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幸福课》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 第一集 笔记(April记录)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Harvard Open Course : Positive Psychology背景:“幸福课”是2010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
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泰勒•本-沙哈尔。
他的课程使得他成了“哈佛红人”。
他提出: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他的课程目标在于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让学生懂得自我帮助。
第一课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由来首先,解释自己为什么想开这门课“因为这是我自己想上的一门课”,然后叙述自己走入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过程。
——当自己刚进入哈佛,一切都仿佛很好,但他却不快乐。
于是他想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慢慢从计算机走入心理学领域。
(好棒的跨度,在国外因为想了解一样东西而跨专业好像蛮common的)然后介绍了他逐渐从8个人的讨论组到850个人的大课的过程,写到达到850人后,引起了媒体的兴趣,然后描述了媒体采访他的时候,总是提出的一个问题“你比我们想象的更内向”,作为一个joke,1米7不够资格传授快乐吗?(good joke point,并且不光是joke,是发人深思的一种现象)但点出了他最后反思而得:因为他们想给自己一个答案:为什么这个课这样流行,唯一解释就是导师乐观开朗、高大。
但他们关注错了,他们应该关注信息,而非传达者。
因为这个课程遍及全国,以及全球。
(这样引入幸福课的普及,远较直接说XX学校也开了XX好得多)各个大学开设此课程,各国政府也是,为什么?因为它有效。
幸福感这一领域,此前一直被心理自助运动统治,心理自助运动带来什么?热情外向的宣讲者,常具领袖气质,吸引大众参加他们的讲座,但常常言过其实。
(通过描述相对立的一种心理学运动来映衬积极心理学)再来说说学术界——(引入人们对学术界知之甚少,但学术界有好东西,又用了一个比较):有多少人度过最近12期的《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博士班的班主任估计过,学术期刊上一篇文章的读者只有7个人,甚至包括作者的母亲。
哈弗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哈弗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观后感看了哈佛大学的幸福课,我就像挖到了一座宝藏,恨不得逢人就安利。
以前吧,我总觉得幸福这东西就像天上的云,看得见摸不着,全靠运气。
但是这课就像一个智慧的老大哥,拉着我的手说:“兄弟,幸福可不是这么回事儿。
”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就像是个幸福魔法师。
他讲的那些内容啊,特别实在,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大道理。
他告诉我们,幸福不是等到你实现了所有目标才会出现的神秘礼物,而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的。
这就好比我们去爬山,以前我总想着只有站到山顶看到风景那才叫爽,可现在我明白了,在爬山途中听到鸟儿叫,感受到微风拂面,那也是幸福的一部分啊。
课里提到积极的自我认知很重要。
咱好多人啊,老是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就像眼里进了沙子似的,看自己哪儿哪儿都不顺眼。
其实呢,我们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就像一颗颗小星星,只是有时候被乌云遮住了。
这课就像一阵清风,吹散了那些乌云,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星星在闪闪发光。
比如说我以前觉得自己有点内向,老是羡慕那些在人群里侃侃而谈的人,觉得自己这样不好。
但是上完课我就想,内向怎么了?内向的我更善于倾听,更能深入思考,这也是我的优点呢。
还有那个关于人际关系对幸福的影响。
真的是太对了!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嘛。
这就像一场欢乐的聚会,有一群好朋友在身边,大家一起笑、一起闹、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那幸福指数“嗖”地就上去了。
而且不是那种表面的朋友关系,是那种真正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关系。
我就想到自己身边那些铁哥们、好姐妹,每次跟他们聊天或者出去玩,心里就觉得特别温暖,就像冬天里的小火炉。
再说说关于面对压力和挫折这块。
以前我一遇到点难事,就像个霜打的茄子,整个人都蔫儿了。
但是这课教会我,压力和挫折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巧克力里的苦味儿,虽然不太好受,但也能让幸福这颗巧克力变得更有层次。
我们可以把这些困难看作是成长的机会,就像游戏里的关卡,过了一关就升级了。
这让我对待生活中的麻烦事儿有了全新的态度,不再是一味地抱怨,而是想着怎么从中学到东西,变得更强大。
哈佛大学的“人生幸福课”:告诉你幸福的真谛

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
“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30年。”本-沙哈尔这样说自己。
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
在“幸福课”上,本沙哈尔也一直给学生们传授着他从吃汉堡中发现的“幸福理念”——第一种是口味诱人的汉堡,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享受眼前快乐,同时埋下未来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即“享乐主义型”;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面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但吃了可以使人日后健康,即为追求未来目标而牺牲眼前幸福,这是“忙碌奔波型”;第三种汉堡既不美味,吃了还影响健康。这种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是“虚无主义型”;而那种既好吃又健康的汉堡,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能获得美满的未来。
318 彭小兵 转载自 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 | 2010/3/23 2:46 | 投票 关键字:哈佛大学 幸福 人生 Ben-shahar 忧郁症
“幸福课”在哈佛最火爆
来源:品牌世家网站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往往忽略了眼前的快乐,真正的幸福也就随之而去了。”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幸福课”上,年轻讲师泰勒·本沙哈尔(Tal
“在内心深处,我常觉得自己会窒息或死去。”一位哈佛优等生说,她时常不明原由地哭泣,总要把自己关起来才能睡觉。她看过几个心理医生,试过6种药物,甚至休学2个月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个成绩优异的精神病患者。”她这样描述自己。调查显示,面对繁重课业和激烈竞争,80%的哈佛学生感到过沮丧。一些人因心理问题无法完成学业,10%的学生甚至想过自杀。
哈佛心理学幸福课程

哈佛心理学幸福课程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一门课程是幸福课,这门课的教授不是心理学家,而是哲学家塔利·本-沙哈尔。
如果你想在哈佛学习这门课,你需要签署保密协议,因为学校不希望这门课程的影响扩散到外界。
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门神秘的课程。
一、课程背景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感到极度疲惫和不满足。
他们认为,只有当他们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名望时,他们才可能感到幸福。
然而,这种想法被哈佛大学幸福课程所反驳。
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获得更富有意义的生活和真正的幸福。
二、课程内容1. 找到自己的心流状态心流状态是人类可以最快乐的一种状态。
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或爱好来达到这种状态。
但是当我们追求物质或名誉时,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个事实。
在这个部分,课程会提供一些方法来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心流状态。
2. 发掘价值观发掘价值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在这个部分,课程将会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并且帮助他们避免被外界所干扰。
发掘自己的价值观可以让人更好地处理人生各种问题并且更好地拥抱生活。
3. 建立和谐关系人类需要其他人的支持和爱。
在这个部分,课程将会探讨如何建立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同事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更好地加强。
4. 刻意培养感恩之心感恩之心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这个部分,课程将会探讨如何刻意培养感恩之心。
并且为什么感恩之心可以让人们更加幸福。
三、总结以上就是哈佛心理学幸福课程的内容简述。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而且可以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和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各种挑战。
无论在什么时候,这些技巧都不会过时,并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享受生命。
哈佛幸福课简介

哈佛幸福课简介
《哈佛幸福课》是哈佛大学的一门心理学课程,也被称为“积极心
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这门课程由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主讲,旨在帮助学生和普通人更好地理解幸福的本质,并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来提高幸福感。
该课程涵盖了许多与幸福相关的主题,包括积极情绪、人际关系、成就、意义和目的等。
通过讲座、小组讨论、实践练习和个人反思等
形式,学生们学习如何培养积极的思维模式、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追求个人成长和实现人生目标。
《哈佛幸福课》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成为了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课程之一。
该课程的视频也在网上广泛传播,吸引了数百万的观众。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幸福的本质,掌握提高幸福感的方法,从而过上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哈弗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哈弗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观后感最近看了哈佛大学的幸福课,讲积极心理学的,那可真是让我有种脑袋被点亮的感觉。
以前吧,老觉得幸福是那种特别虚的东西,就像天上的云彩,看着美,但是摸不着。
可这课一讲,才发现幸福原来也是有套路、有方法可以靠近的。
讲师一上来就打破了我的一个观念。
我以前觉得成功了就会幸福,拼命努力工作、学习,想着等我考了好成绩、赚了大钱,幸福就像小狗一样摇着尾巴来找我了。
但课里说,反而是幸福的人更容易成功呢。
这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不过现在我明白了,幸福和成功不是简单的先后关系,而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小伙伴。
这个课里还特别强调了要关注自己的优点。
我就寻思着,我们平时总是盯着自己的缺点看,老想着怎么弥补不足。
就像我一直觉得自己数学不好,就整天愁眉苦脸地在那刷题,想要把数学这个短板给补上。
但是这个课告诉我,也得看看自己的长处啊,我语文好啊,写作能力强啊,这也是我的闪光点。
当我开始关注自己的优点,就感觉整个人都自信了不少,就像给自己穿上了一件闪闪发光的铠甲,这种感觉真的超棒。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是关于人际关系的。
我们都知道朋友很重要,但是这课把人际关系和幸福的联系说得特别透彻。
好的人际关系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进我们的生活里。
那些和家人、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一起笑、一起闹,甚至一起哭的时候,都是幸福的点滴积累。
而且积极心理学说,要有深层次的人际关系,不是那种表面上的寒暄,而是真正的心灵交流。
就像你能和朋友分享你的梦想、你的恐惧,他们也能给你回应,这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灵魂的避风港。
从这个课里我还学到了要学会感恩。
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值得感恩的小事情了,每天早上能喝到一杯热乎乎的咖啡,走在路上能看到美丽的花朵,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些。
当我们开始用心去感恩这些小事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幸福就在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我现在每天都会花几分钟想想当天让我感恩的事情,这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富有,不是那种金钱上的富有,而是内心满满的幸福。
《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书籍信息全书名:《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英文名:《Happier: 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作者名:[美]泰勒·本-沙哈尔译者名:汪冰,刘骏杰前言我们从《这才是心理学》中知道,心理学涉及许许多多的领域,而现在我们来学习了解一些可能对我们帮助最大的领域,那就是积极心理学,也就是本书相关内容。
作者泰勒·本-沙哈尔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他有两门非常受欢迎的公开课,一门讲积极心理学,另一门讲领导力,这本书就脱胎于他所讲述的积极心理学。
作者把获得幸福当作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既然是一门技能,那光看书肯定是没什么效果的,所以他在书中列举了很多的反思条目与练习项目,目前也有放在每个大章节结尾处,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阅练习。
一、疑惑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我们每天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自己现在又是一个怎样的状态?1.1 对幸福的疑惑作者曾是一名壁球运动员,在经过5年的艰苦训练后,终于在16岁那年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
他曾经一直相信成功后的喜悦可以弥补训练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为了达成成就,之前受的苦都是理所应当的。
事实证明,获得冠军确实让作者获得了强烈的快乐,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快乐也是短暂的。
当天晚上他躺在床上,这种成功的快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其实我们也有很多类似的体验。
读高中的时候,每天起早贪黑,想着只要高考考好了,这些苦也就值得了,而考高分的喜悦可能在报完志愿之后就感觉不到了;上大学的时候,为了一张漂亮的简历受过很多罪,幻想着只要找个好工作幸福就来了,最后找到工作的喜悦很快就被工作压力取代了;谈恋爱的时候,觉得只要步入婚姻殿堂就算修成正果了,结果婚后又经常为一些生活琐事烦恼。
想得到持久的幸福就这么难吗?我们总以为,达成某个目标或者实现某个愿望之后,幸福就会突然降临。
在这种观念中,我们把幸福当成了一个终点,一旦达到,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就结束了,可实际上这个终点并不存在。
哈弗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观后感

哈弗大学幸福课积极心理学观后感看了哈佛大学的幸福课,我就像在心灵的花园里溜达了一圈,采了不少让生活变甜的小花。
这课刚开始就像给我脑袋上来了一锤,敲醒了我对幸福的那些迷糊想法。
以前我老觉得幸福就是那种大喜事,中彩票啊,突然出名啥的。
但这课告诉我,幸福就像个调皮的小精怪,它藏在生活的小缝小隙里。
比如说,每天早上喝到的第一口热咖啡,那股子香味在嘴里散开的时候,这就是幸福的味道啊。
还有走在路上看到一朵开得特别艳的小花,就那么一小朵,可它就能让心情变好。
讲师也特别有意思,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给你讲大道理的人。
就像一个特别贴心的大哥,拉着你坐下来,跟你唠唠生活里的那些事儿。
他讲那些积极心理学的知识的时候,我感觉就像是在听故事。
他提到的那些研究案例,我听着就忍不住想,“这事儿还真有趣,原来人是这么回事儿啊!”比如说关于感恩的部分,他说要是每天都写点感恩的小事情,时间长了,人就会变得更积极。
我当时就想,这不是魔法嘛,但是又觉得挺有道理的。
就像我有一次心情不好,我就试着想了想我有一个超棒的朋友,每次我有困难都陪着我,想着想着,心里就暖乎乎的,坏情绪就散了不少呢。
这个课里还提到目标的重要性。
我原来觉得目标就是那种远大的梦想,遥不可及的那种。
但这里告诉我,小目标也是很厉害的。
就好比我想减肥,那每天少吃一块小蛋糕,多走几步路,这就是小目标。
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就像给自己的幸福小盒子里放了一颗小糖果。
慢慢的,这个小盒子装满了,那幸福感就爆棚了。
还有关于人际关系这一块。
这可太重要了。
以前我觉得自己一个人也能过得挺好,看了这课才知道,我是在骗自己呢。
人就像小刺猬,需要互相取暖。
有个能陪你哭陪你笑的朋友,就像有了一个避风港。
这课里讲怎么去维护人际关系,怎么去表达爱和接受爱,我听了之后就想,我以前在这方面可真是个小迷糊。
我决定以后要对朋友更好一点,多给他们一些拥抱,多和他们说些暖心的话。
这堂幸福课就像一个魔法课,教我怎么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到那些闪闪发光的幸福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