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术记录

合集下载

腹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
15
物品缺1项扣1分
操作流程75分
1、携用物至床旁,洗手。
5
1项不合要求扣1分
2、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年患者排空膀胱;测血压,叩诊腹部定位,测量腹围,并放入腹带。
10
1.未核对扣1分
2.未告知扣2分
3.动作不规范一处扣1分
3、打开一次性腹穿包(开包前注意灭菌指示条是否合格,穿刺包是否完好及在有效期内),开包后检查物品是否齐全,穿刺针有无倒刺、是否通畅、密闭。
10
违反无菌操作常规一处扣1分
4、带无菌手套后消毒穿刺点皮肤(直径约15cm),常规铺无菌洞巾,抽取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
10
违反无菌操作常规一处扣1分
5、换用穿刺针穿刺,穿刺成功后助手戴无菌手套协助固定,留取送检腹水标本,同时放腹水,放腹水量不超过3000ml。
15
违反无菌操作常规一处扣1分
6、拔出穿刺针,无菌纱布按压至不出血,消毒后无菌纱布覆盖,胶布粘贴,撤除无菌洞巾,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助手协助盖好衣物及被褥,并再次测血压及腹围,扎好腹带。
10
动作不规范1项扣1分
7、收拾用物,垃圾分类处理。
5
未分类一项扣1分
8、腹水标本进行标记,开化验单送检。
5
送检不及时扣2分
9、洗手。
5
不规范1处扣1分
操作时间5分
18分钟
5
每超1分钟扣1分
监考人员:日期:
腹 腔 穿 刺 术
日期姓名分数
项目
操作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得分
操作前准备
20分
1、个人准备:仪表端正,服装整洁。
5
口罩、圆帽佩戴规范,一处不规范扣1分
2、用物准备:手消毒液、利器盒、污物桶(套黄色塑料袋)、帽子、外科口罩、无菌手套1付;血压计、皮尺、腹带、一次性腹穿包、弯盘、碘伏、胶布、2%利多卡因、标记笔(或棉签、龙胆紫)、治疗车2辆,化验单、标记贴、圆珠笔、病历夹。

各种穿刺记录

各种穿刺记录

输血后记录今日患者输型(悬浮红细胞 or血浆) 2U ml改善贫血(低白蛋白血症),输血经过顺利,输血全过程及输血后患者无不良反应。

胸腔穿刺术记录为进一步协助诊治,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及签知情同意书后行胸腔穿刺术。

准备消毒器械及穿刺包,扶病人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

选择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7-8 肋间作为穿刺点(结合X线及超声波检查确定,并用龙胆紫在皮肤上做标志)。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检查穿刺针通畅,胶管无漏气及破损。

用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选在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

以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有突破感时立即停止。

接上注射器后抽取胸水。

共抽出淡黄色液体 ml。

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

用胶布固定。

取抽出液送化验。

术后嘱病人静卧,穿刺过程顺利,患者未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

嘱患者保持穿刺局部清洁,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腹腔穿刺术记录为进一步协助诊治,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及签知情同意书后行腹腔穿刺术。

准备好消毒器械及穿刺包后,嘱病人排空膀胱后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均可)。

取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为穿刺点(必要时超声波定位穿刺)。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

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致腹膜壁层逐层行局部麻醉。

检查穿刺针通畅后,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点逐层刺入腹壁,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立即停止。

用注射器抽液,同时记量,共抽出黄色腹腔液体ml。

取腹腔积液送检验。

术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

术后嘱病人静卧,穿刺过程顺利,患者未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

嘱患者保持穿刺局部清洁,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腰椎穿刺术记录为进一步协助诊治,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及签知情同意书后行腰椎穿刺术。

准备消毒器械及穿刺包。

协助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

腹腔穿刺术操作教学内容

腹腔穿刺术操作教学内容

腹腔穿刺术操作腹腔穿刺术操作脚本Abdominocentesis1.目的:抽取积液用于检查腹腔积液性质、给药、放腹水,进行诊断和治疗。

2.适应证:2.1. 诊断性腹腔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需放腹水缓解症状。

2.3. 腹腔内注射药物协助治疗疾病。

2.4. 腹腔镜前腹穿以形成人工气腹。

2.5. 施行腹水浓缩回输术。

2.6. 诊断性(如腹部创伤时)或治疗性(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腹腔灌洗。

3.禁忌症:3.1. 凝血及止血功能严重障碍,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3.2. 患者有肝性脑病或肝性脑病前兆。

3.3. 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腹腔内巨大肿瘤。

3.4. 麻痹性肠梗阻及腹腔粘连。

3.5. 妊娠期。

3.6 . 重度电解质紊乱。

3.7. 全身状况差,生命体征不平稳。

3.8.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3.9. 穿刺部位有瘢痕或皮肤感染如脓皮病或带状疱疹。

4.操作前准备:A、材料准备:消毒物品(手消、安尔碘、棉签)、一次性使用无菌腹穿包、止血钳1把、5ml注射器1支,50ml注射器1支,2%利多卡因注射液1支,无菌手套一付,送检腹水用的试管若干支、洁净的500ml(250ml)的注射液瓶、皮尺、多头腹带,血压计、听诊器。

B、操作者准备:1、核对患者信息,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2、明确适应证,排除禁忌症。

3、向患者和(或)委托人说明病情,腹腔穿刺目的,操作可能出现的不良发应和并发症,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及相关责任如何承担。

4、签署腹穿操作同意书。

5、手消液清洁双手,戴好帽子、口罩。

6、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C、患者准备:1、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刺伤膀胱。

有尿潴留者先导尿。

2、请配合操作,不要乱动,.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5. 具体操作步骤:5.1.选择适宜穿刺点。

(可用记号笔在所选穿刺点做标记。

四大穿刺记录

四大穿刺记录

四大穿刺记录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记录患者胸部CT提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为缓解肺部受压症状,今15:30行右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具体过程如下:用物准备完毕,嘱患者取端坐位,平静呼吸,避免讲话或咳嗽,正确暴露胸壁。

拟取右/左肩胛下角线第8肋间叩诊为浊音/超声定位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同时作试探性穿刺。

取专用穿刺针斜行指向肋膈角方向刺入胸壁,带负压缓慢进针。

待有突破感且回抽见有胸水流出时停止进针,从穿刺针针管内置入导引钢丝20cm,固定导引钢丝深度的同时退出穿刺针。

沿导引钢丝置16Ga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胸膜腔内,深度为15cm。

退出导引钢丝,导管体外端接引流袋持续引流,体外部分用缝合固定件和无菌贴膜、胶布妥善固定。

嘱首次引流量不超过800ml。

胸水性质为淡黄、澄清液体,取适量送化验室作相关检查。

操作过程顺利,患者无明显特殊不适,操作者:陈国栋。

胸腔闭式引流记录为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今日16:00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具体过程如下:用物准备完毕,嘱患者取半仰俯卧位,平静呼吸,尽量避免讲话或咳嗽,正确暴露胸部,保持体位不变。

拟取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并作试探性穿刺。

取专用穿刺针斜45度向外侧刺入胸壁,带负压缓慢进针,待有突破感且回抽有气体后从穿刺针针管内置入导引钢丝15cm,固定导引钢丝深度的同时退出穿刺针。

沿导引钢丝置入16Ga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深度为12cm。

退出导引钢丝,导管体外端接闭式引流瓶持续引流,导管体外部分用缝合固定件和无菌贴膜妥善固定。

嘱注意观察导管通畅情况及患者病情变化。

操作过程顺利,患者胸闷、气喘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特殊不适,操作者:陈国栋。

腹腔穿刺记录(诊断性)患者腹胀明显,胸部CT提示腹腔积液,为进一步明确腹水性质,今日10:00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术。

具体过程如下:用物准备完毕,嘱患者排空膀胱,取半仰卧位,稍向左侧倾斜,正确暴露下腹部。

腹腔穿刺记录

腹腔穿刺记录

***医院
***HOSPITAL 病 案 记 录
姓名:***
住院号:***
第(1)页
2020-04-16 10:49 腹腔穿刺记录
今日上午拟行左 侧腹腔穿刺术,将操作的必要 性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与患者 及家属交待,其表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取半卧位,以[穿刺点]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铺洞巾,以[药物]局部麻醉,回抽见淡黄色腹水,以穿剌针垂直缓慢进针约[多少]cm 后有实破感,回抽见腹水,共抽出淡黄色腹水[多少]ml 。

将腹水送检腹水常规、生化等。

拔针后局部消毒,无菌纱布覆盖。

操作过程顺利.患者无胸痛咳嗽胸闷气喘等不适主诉。

操作者:[人员名单]医师,指导主管医师。

[医师签名]
2020-04-16 10:49:22 {新建病历}。

腹腔穿刺操作总结范文

腹腔穿刺操作总结范文

腹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腹腔积液等相关疾病。

为了提高操作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现将腹腔穿刺操作总结如下:一、术前准备1. 确定穿刺目的:根据患者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如诊断性穿刺、治疗性穿刺等。

2. 术前沟通:向患者解释穿刺过程、可能的风险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同意。

3. 术前检查: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出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4. 术前准备:备好穿刺包、无菌手套、消毒液、局麻药、注射器、穿刺针等。

二、操作步骤1. 体位: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坐位、半卧位、平卧位等。

2. 穿刺点选择:根据穿刺目的、患者体型及病情,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常见穿刺点有:- 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偏右1~2cm。

- 左下腹部穿刺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

- 侧卧位穿刺点: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

3. 消毒、局麻:术区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以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4. 穿刺: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与腹壁呈垂直角度刺入腹腔。

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提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

缓慢抽出针芯,即可见腹腔积液流出。

5. 抽取积液:根据需要抽取适量积液,一般初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0ml。

6. 穿刺结束:拔出穿刺针,消毒针孔部位,用蝶形胶布固定,纱布覆盖。

大量放液者需加用腹带加压包扎。

三、术后处理1.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2. 观察穿刺部位,如有出血、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向患者解释穿刺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如轻微疼痛、恶心等,嘱患者保持卧床休息。

4. 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止血药物等治疗。

四、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2.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等症状,立即停止操作,给予对症处理。

3.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穿刺点和放液量。

4.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腹腔穿刺术详细操作步骤

腹腔穿刺术详细操作步骤

要点1.腹膜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从腹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

其目的是明确腹水性质、减轻压迫症状或行治疗性穿刺。

2.穿刺点一般选择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 cm、偏左或偏右1.5 cm处;侧卧位时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

3.操作要点: ①无菌操作。

②大量腹水时采取迷路进针。

③避免在手术瘢痕附近或肠襻明显处穿刺。

④若腹水流出不畅, 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⑤术后平卧, 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防腹水漏出。

4.抽液量:①诊断性腹穿50~100 ml。

②首次放液不超过1000 ml。

③以放液减轻腹内压力为目的者,速度宜慢,初次放腹水不宜超过3000 ml。

5.并发症:①麻醉意外。

②腹腔感染。

③损伤周围脏器。

④电解质紊乱。

⑤肝性脑病。

一、适应证1.明确腹腔积液(peritoneal effusion)的性质, 协助诊断。

2.抽出适量腹水, 以减轻腹水过多引起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 减少静脉回流阻力, 改善血液循环。

3.进行治疗性腹腔灌洗(peritoneal lavage)。

如腹腔内注抗生素或化疗药或腹水浓缩再输入等。

4.注入一定量的空气以增加腹压, 使膈肌上升, 间接压迫两肺, 减小肺活动度, 促进肺空洞愈合, 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 人工气腹(artificial pneumoperitoneum)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

二、禁忌证1.肝昏迷(hepaticcoma)先兆者;2.严重腹内胀气, 肠梗阻肠管扩张显著者;3.大月份妊娠者, 卵巢巨大囊肿者;4.躁动而不能合作者;5.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引起腹腔内广泛粘连者;6.包虫病(echinococcosis)。

三、术前准备1.医患沟通交流交代检查的必要性, 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取得患者的合作, 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测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2.医生的准备操作室消毒;核对患者姓名, 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并将穿刺操作程序全过程复习一遍;衣帽口罩穿戴整齐、清洁洗手。

腹腔穿刺的操作步骤(参考模板)

腹腔穿刺的操作步骤(参考模板)

腹腔穿刺的操作步骤(参考模板)腹腔穿刺的操作步骤腹腔穿刺是一种经皮经导引下通过腹壁进入腹腔进行治疗或诊断的操作方法。

它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用于腹腔腔内治疗、腹水引流、腹腔内压力测定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下腹腔穿刺的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在进行腹腔穿刺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 确认穿刺的目的和需要获取的信息,以及对患者的适应证和禁忌症进行评估。

2. 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获得患者的同意。

3. 准备所需的穿刺器械和材料,包括穿刺针、穿刺导管、局部麻醉药物、消毒剂等。

4. 准备清洁手术器械,并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操作步骤以下是一般腹腔穿刺的操作步骤的简要说明:1. 安放患者:让患者平躺,抬起下肢,屈膝,使腹肌松弛。

用消毒剂清洗腹部,并遮盖好患者周围的无菌布。

2. 局部麻醉:使用合适的局部麻醉剂,通过皮下注射或浸润注射麻醉腹部。

等待麻醉效果出现。

3. 确定穿刺点:使用消毒剂清洗后,寻找最佳的穿刺点。

通常选择在脐中线下方2-3cm处。

4. 穿刺针的插入:拿起穿刺针,以约30°角度,缓慢但有力地插入腹腔。

当穿刺针进入腹腔后,会感到腹腔内的压力减小。

5. 穿刺导管导入:在穿刺针穿刺到腹腔内后,保持穿刺针稳定,将穿刺导管通过穿刺针逐渐推进到腹腔内。

6. 抽取样本或引流:将需要抽取的样本或者是需要引流的液体通过导管进行抽取或引流。

将样本放入试管中,并标记清楚。

7. 完成穿刺:当需要抽取或引流的样本完成后,缓慢地将导管从腹腔内抽出,然后将穿刺针从腹腔中拔出。

8. 处理和护理:用消毒剂清洗腹部,覆盖无菌敷料,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或感染的迹象。

9. 记录信息:重要的操作细节、抽取的样本或引流液的量、性质等应及时记录在病历上。

注意事项在进行腹腔穿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操作者具备相关的操作经验和技能。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减少感染风险。

- 注意患者的疼痛感受,适时使用镇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穿刺术记录
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对于过分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

),争取患者同意及理解后签知情同意书。

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洗手。

嘱告诉病人先排尿,以免损伤膀胱。

准备好消毒器械及穿刺包后,嘱病人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均可)。

取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为穿刺点(必要时超声波定位穿刺)。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

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致腹膜壁层逐层行局部麻醉。

检查穿刺针通畅后,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点逐层刺入腹壁,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立即停止。

用50 ml注射器抽液或引流腹腔积液,同时记量,共抽出腹腔液体ml,色淡黄,不易凝固。

将抽出的腹腔积液ml送检验。

术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头进行穿刺抽液)。

术后嘱病人静卧,并嘱患者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整理物品后,术毕。

重要提示:①为防止腹腔积液沿穿刺针线路外渗,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稍向周围移动一下针头,然后再刺向腹腔;②术中病人出现头晕、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脉搏明显增快时,应立即停止操作;③放液不能过快、过多,肝硬化病人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
骨穿:
1.体位:侧卧位,上面的腿屈曲,下面的腿伸直。

也可同腰穿的体位。

2.定位:沿髂嵴往外后走,最突起处(靠近脊柱/骶椎,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距后正中线约4~6cm),再往外1-2cm选一个平滑骨面。

消毒,铺巾。

3.麻药:先打皮丘,再垂直进针。

一进,一回抽,再打药。

到骨头处,将麻药多打点。

(不需要往个个方向打,损伤大)
4.骨穿针:根据麻醉进针长度判断骨穿针需要长度,调整好,用纱布包着骨穿针,方便旋转。

左手食指和中指绷皮,右手持针,左右旋转,垂直皮肤进针。

碰到骨面后,稳定右手,旋转进针。

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大约入骨1cm,有些病人骨质疏松或者比较瘦,要注意穿进骨头的深度,骨穿针能固定稳即可,不需要追求突破感。

(20ml的注射器,要先抽点空气,因为只抽取一点点骨髓(0.1ml),没空气则易粘在注射器上。

注射器吸头向下,以便一吸到骨髓,骨髓便停留在注射器口,不会流动。

注射器接上骨穿针后,双手可以放心放在注射器上,因为接头那里一般会很稳,不会被拔出来。

)抽取骨髓,量不能多,否则抽到血稀释骨髓,一旦抽到,马上拔出注射器,涂片。

5.拔针:把骨穿细针接回骨穿针上,拔出。

按压,消毒,贴胶布。

(如疑有败血症,则于骨髓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1.0ml于试管中,送骨髓培养。

)
抽到骨髓,看一下有无骨髓小粒。

有的医生第一次抽,抽不到,把骨穿针往后退点,抽到,此时抽到的是血液,不是骨髓。

一旦抽不到,要重新拔出,再进。

穿后,叮嘱病人伤口3天不要碰水。

抽不到,可能是针腔被皮肤或皮下组织块堵塞,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

如仍吸不出骨髓成分或仅吸出稀薄血液,则称为“干抽”,多见于骨髓纤维化、恶组、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需更换其他部位再穿。

涂片:要稳,手可以往下握一点。

用力要均匀一致。

要马上涂,否则易凝固。

注意
1.骨穿前行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2.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过深(胸骨外板厚仅1.35mm,髓腔7.5mm),以免损伤胸骨后的大血管
4..如穿刺过程中,感到骨质坚硬、穿不进髓腔,提示可能是大理石骨病,应作骨骼X 线检查,不可强行操作,以防断针。

备物:2%盐酸利多卡因1支;5ml注射器(抽麻药用);20ml注射器(抽骨髓用;有的小孩一般直接用10ml注射器,在胸骨抽,定位: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胸骨较薄,约1.0cm左右,其后方为心房和大血管,穿刺深度不超过1cm,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仰卧位,肩下可置枕头,使胸部略为突出。

不需要麻药,消毒,直接抽);骨穿包;无菌手套;载玻片;普通手套;棉签,氨尔碘
腰穿:
1.体位:虾米样,弓起身子(背与床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但肩膀要注意是伸直的,不要搭耸下去。

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加椎间隙宽度。

2.定位:两侧髂嵴,双手水平围绕腰后,上下两个突起之间,为第3,4棘突之间。

取其中点。

消毒,铺巾。

3.麻醉:先打皮丘,再垂直进针。

一进,一回抽,再打药。

一定要注意,一旦回抽到
脑脊液,即不可往里面打麻药。

成人一般可以整个注射针埋进去还没抽到脑脊液,小孩则不一定。

期间突破的组织有: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穿过黄韧带就到达了硬膜外腔,通过往硬膜外腔主要可以达到硬膜外麻醉的目的,腰穿是需要到达蛛网膜下腔的,达硬膜外腔再往前进针穿破硬脊膜和蛛网膜到达了蛛网膜下腔,这才是腰穿的目的地。


4.进针:垂直,在3,4棘突中点,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着,右手一样,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儿童为2~4cm,儿童突破感一般不强。

如果碰到骨头,则把针退出到皮下,再垂直进针,不可在骨面上改方向,损伤大),见脑脊液流出即成功。

5.测压:接上测压管,读颅内压。

正常:成人70~200mmH20,儿童50~100mmH20。

若压力低/流出脑脊液少,可令助手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若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又迅速降至原来水平,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静脉后压力不升高,表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压迫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表示不完全阻塞。

(可能与多次抽液或神经系统白血病粘连有关)
6.接脑脊液:用试管接,每管2ml。

送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查白血病细胞。

7.白血病患者要做鞘内注射:插上枕芯,准备注药。

注药前,排注射器内空气,有一点点气泡不要紧。

注药一定要慢,和用力均匀。

回抽1格,注射2格,用脑脊液不断稀释药物浓度。

每注射一次,稍微歇一会,通常在10min内注射完毕。

8.拔针: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消毒,包扎。

9.术后去枕平卧6h,可避免术后低颅压性头痛。

(过早地抬头与起床可以出现头痛、呕吐甚至脑疝)
注意无菌,头发不要撘拉下来,手时刻主要标准动作,切记无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