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鉴赏论文
家具欣赏论文

家具欣赏论文班级:姓名:学号:手机:指导老师:刘建学日期:2012-6-5技艺的完美结晶——浅谈中式家具摘要:明清家具在我国家具制作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明清家具从样式、制作风格、造型结构、选用材质、装饰手法、造型艺术等方面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家具所具有的极其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关键词:明清家具;样式;造型;装饰花纹中式家具历史悠久,从远古时期到近代,从萌芽、发展、鼎盛到中西结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积淀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内涵,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历史特征。
随着人们起居方式从席地坐到垂足坐到演进,家具样式从低矮型发展到高型,家具种类从单一发展到多样,家具制作工艺精湛高超,让人惊叹,在世界家具史上独占鳌头。
一、明清家具的样式优雅的明式家具、华贵的清式家具,是中式家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家具样式。
明式家具造型大方,结构简练,重视木材天然纹理,装饰简洁美观,一直被誉为中式家具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用材上,明式家具崇尚质朴之风,充分运用木材天然的纹理和色泽,多选用紫檀、黄花梨、红木、花梨木、鸡翅木、铁力木、楠木、榉木等优质木材,不加修饰,体现出明代文人追求古朴雅致的审美趣味。
在造型上,明式家具各部件比例合度、协调,基本与人体各部的特征相适应,使用起来十分舒适。
各部件线脚造型挺拔秀丽,挺而不僵,柔而不弱,刚柔相济。
在做工上,明式家具结构严谨,主要运用卯榫结构进行连接,极少用钉和胶,牢固美观,没有丝毫的造作,给人朴素、文雅之感。
在装饰上,工匠们仅在椅子的靠背板、桌案的牙子等明显的部位,雕刻一些简单的纹饰或镶嵌小块玉石等,使小面积的装饰在大面积的素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清式家具追求华丽富贵的装饰和繁缛精细的雕琢。
往往在一件家具上,多种工艺手段结合,多种材料并用,通体装饰,没有空白,达到空前的豪华与富丽。
在用材上,清式家具追求粗大厚重。
它体态丰硕,一改明式家具的秀雅精巧,变为浑厚凝重。
传统文化家具设计论文4篇精品资料

1.中国家具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先秦、两汉时主要以席地而坐使用的汉韵家具和楚式漆木家具,在这一时期家具的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上承两汉、下启隋唐的三国两晋时期的家具中出现了一系列漆木家具,延续了两汉席和榻便利的特点,又在此基础之上加以改造,为隋唐过渡时代的家具奠定了基础。而在宋代以后,经济的繁荣使得手工艺技术和生产发展水平提高,使家具真正发展成为垂足而坐的形式。在文人审美的引导下,黄花梨成为家具制作工艺的主流,文人把其精神注入营造间,产生了代表文人传统精神的家具。
传统文化家具设计论文4篇
第一篇
一、中国传统元素
中国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模仿和再造,它是对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和传承。那么,为了不使中国传统元素彻底消失,设计师该如何正确地把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化发展结合呢?著名设计师赖特在设计流水别墅时就是汲取了老子《道德经》中的空间观念,强调一切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最终体现在人们眼前的就这样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世人感到惊叹的有机建筑精粹。其被世人广泛研究,所包含的许多科学观点为现代室内设计注入了更多的价值和创意构想,给现代设计理念增添了光彩。
3.结合传统元素的新中式家具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根源,是家具设计发展的历史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不断创新的今天,传统观念随时代而变化,受开放的社会形式的影响,一系列的中国概念家具出现了。设计师在家具设计中运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精髓,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结合古代文人的传统内涵,将现代美学中简洁大方的气度加上传统元素“风、雅、颂”的东方文化特质,凝聚了东方艺术与自然的经典元素等,赋予了中国家具特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品位。在众多的现代家具设计中,中式风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结合中国传统元素,推陈出新,结合全人类民族文化艺术精华和社会化新工艺技术,是设计师将中国传统元素完美融入室内设计的一个必修的课题。在信息广泛飞速传播、开放思想冲击设计传统结构与古典观念的当代社会,东方传统文化和古典主义已成为当代设计的潮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传承者,我们有必要将东方传统元素加入设计,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创造出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家具设计时代。
浅析中国古代家具历史特点及用材

浅析中国古代家具历史特点及用材摘要:中国古代家具史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
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妍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隽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
而木头作为中国古代家具的主要用材,在中国家具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成为了一种审美艺术,现就中国古代家具用材问题做几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木材古代家具自然美历史正文:一、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历史特点史前--家具滥觞源远流长:在史前时期,原始的先民们就创造了家具.当中,就有最古老的家具--席(供人席地而坐)和各种原始木器--木案、木俎、木几等,为低矮型家具的源头。
它是我国古典家具的源头,将永远显示着不朽的魅力。
夏商西周--原始古拙质朴浑厚:夏商时期家具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造型原始古拙,质朴浑厚。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楚式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形成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
如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床——彩绘木床(我国最早的卧具,为后世各类床具的始祖),楚式家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的早期形式,其简练的造型对后世家具影响深远。
秦汉--品类繁多精美绝伦:汉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第一个鼎盛时期,整个汉朝家具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几与橱和柜)。
各种玉制家具、竹制家具和陶质家具等,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的家具系列,可视为中国低矮型家具的代表时期。
例:《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三国两晋--崭露新风婉雅秀逸: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胡床等高型家具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并与中原家具融合,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了渐高家具(椅、凳、胡床等)但从总体上来说,低矮家具仍占主导地位。
论如何鉴赏明清古典家具

论如何鉴赏明清古典家具论如何鉴赏明清古典家具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人们对古典家具的收藏和购买的热情高涨。
据记者了解,材料珍贵、工艺精湛的古典家具在拍卖会上更受欢迎。
专家认为,古典家具风格迥异,在用材、工艺精造型方面各具特色,收藏需懂得欣赏家具的不同韵味,了解家具的材质特性、工艺设计,做到心中有数。
明清家具在外形上差别很大,清式华贵,明式文雅。
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
在制作上,为了保证外观的色泽和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实木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料拼接。
明式家具极为讲究线条美,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
明式家具的装饰精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
造型须有“品”但若收藏古典家具,材质、造型、工艺和雕刻都需要注意。
在材质上,中国人把黄花梨、紫檀这两种木头视为木材的最高境界。
清宫廷中紫檀家具占据大多数,而黄花梨则非常受明代文人的`喜爱。
从造型上来看,传统古典家具的“线条美”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鉴赏。
一是整体造型,即外观上。
引用王世襄《明式家具的“品”与“病”》中的十六个“品”来概括,需具备“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华”、“文绮”、“妍秀”、“挺拔”、“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的特点;二是在家具的装饰线上。
装饰线应弯曲有度,精巧流畅,通过装饰线的深浅宽窄、平锐高低造成家具风格上的不同并产生动感。
结构、雕刻要精细“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灵魂。
好的榫卯组装下的家具受力均匀,没有变形,家具的结构水平、垂直,线条连接流畅。
现在有的古典家具采用树脂类的化学胶进行连接处理,有时侯会把家具接缝处完全粘死,致使榫卯无法打开,若强行拆开,榫头会断在榫眼里。
因此消费者在收藏和购买时需要特别留意其工艺。
浅谈明式家具的艺术美论文

浅谈明式家具的艺术美论文浅谈明式家具的艺术美全文如下:摘要:明式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的典范,它是传统艺术与室内设计的精华,明式家具造型简练、以线为主,结构严谨、作工精细,装饰适度、繁简相直,木材坚硬、纹理优美,实现了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关键词:明式家具;艺术美;独立性;简洁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的背景我国家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出现了家具。
至于家具的有关传说,历代史书记载颇多。
传说神农氏发明了席、床、菌褥,少昊发明了箦,尧开始制作毯,伊尹制承尘。
我国古代人们的起居形式分为席地和垂足两种,家具的发展又是根据人们的起居方式的变化而向前发展的,各类家具在其功能、形制、尺寸等方面都要适应起居形式的需要。
我国家具的发展经历了由低型家具向高型家具的演变。
商周至案汉时期使用的是适应席地跪坐方式的低型家具。
魏晋至唐五代时期,北方的高型坐具“胡床”传到中原。
宋以后,则是适应垂足坐的高型家具时期。
经过宋元时期的普及和发展,到了明代中期,已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加上海外贸易和手工艺技术的提高,使家具艺术进入了成熟阶段。
形成了被誉为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明式家具”。
在海外,人们把它比喻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2、研究的意义明式家具的沉淀,已为一个时代的象征物,一个物质的灵魂。
它证明了设计反映着时代风尚的本质与精神,以及生存方式源头既有的动力。
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体现的文艺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明式家具反映了当时家具设计的辉煌乃至对现今的家具设计主义思潮有深远影响力。
明式家具位列世界三大家具之首,在奢侈品包括的各个领域内,确实存在家具的身影。
根据十八世纪英国家具大师chipppendale在其《家具指南》中描述,以“式”相称的家具类型仅有三类,即明式家具、哥特式家具、洛可可式。
其中,中国的明式家具居首位。
明式家具作为一个较为独立且成熟的家具设计,体现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古典家具设计的研究论文(大全5篇)

古典家具设计的研究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古典家具设计的研究论文一、古典家具在室内设计中的搭配原则倡导绿色生活。
古典家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讲究功能与结构通过人的行为才能建立联系,实现环保、节能、生态、古典气息等多方面的功能,设计更符合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习惯,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茶几不同于市面上普通的规则式茶几类型,它在造型装饰上更别致更突出。
四块菱形顶面构成了茶几的主体结构,菱形面可组合易拆解,既可以组合成单面菱形的超小型茶几,又可组合成两面菱形小型茶几,还可组合成普通规格的三面菱形,以及四面菱形的大型茶几。
茶几四角可收缩和折叠,不占用空间面积,整体线条流畅,功能简约而不简单,菱形面的手工油彩图案使得它多了几丝艺术的气息。
主材采用北美白橡木与高密度板的组合,木材表面贴木皮和涂绿色环保的NC硝基漆。
简洁中蕴含中国味。
古典家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就是把设计回归到它本质,以最质朴的形态展示出来,强调它内在的文化魅力,突出中国古典情结。
把现代生活倡导的简约融入到设计之中,褪去中式风格中的繁琐,提炼设计精华,展现高深的创意,简而不空。
追求自然视觉效果。
古典家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引自然之象,就是将自然元素直接引进室内,使室内空间可以分享自然视觉环境。
比如原木纹、天然雕花等。
电视柜主体材料采用实木框架与高密度板,表面贴木皮,用LS-3668白胶粘合剂粘合,辅材是高分子材料运用在茶几的顶面。
油漆工艺采用绿色环保的NC硝基漆,经过复杂的擦色工艺保留橡木材料本身的纹理与质感。
饰面喷漆使表面光滑,易清洁和美感。
木材是北美白橡木通板直拼,而非下脚料碎块拼接,白橡木色差小,防腐耐侵蚀。
最引人注目的是电视柜的造的设计少了色彩上的单一和沉闷,多了很多亮丽明快的色彩,在色彩的选择上不再有太大的局限性。
古典家具运用空间色彩来降低中式风格中沉重颜色的比重,用一些不饱和色来为空间做大面积的铺垫,也可以利用亮丽色彩来打破中式家具的单调氛围,比如利用一些饱和度高的颜色,这样会让人情绪高涨,充满激情。
研究明代古家具,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思考的论文[五篇模版]
![研究明代古家具,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思考的论文[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e63bb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4.png)
研究明代古家具,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思考的论文[五篇模版]第一篇:研究明代古家具,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思考的论文摘要:虽然家具设计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财富,提供了赏心悦目的精神食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设计文化,并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但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式家具尚未形成。
本文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我国古代家具(以明代时期为例)的设计点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我国现代家具设计对现代设计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明代;古家具;现代设计一、前言现在社会,家具设计不但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带来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产生了形式多样的设计文化,同时在群众生活方式方面产生了非常关键的影响,保证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群众设计及营造高水平的生活。
不过现在我国现实意义中的现代中式家具还有没产生。
当代香港室内设计之父高文安在2006年中国家具设计大赛上曾这样评述当代中国家具设计:“还没有什么家具可以放在米兰家具展。
表现现代中国的家具,我觉得没有,至少现在还没见到。
”由此可见,处在信息时代的中国家具设计,如何发挥中华民族特色和传统家具文化的优势已经成为了一个急迫需要解决的话题。
本文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我国古代家具(以明代时期为例)的设计点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我国现代家具设计对现代设计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古家具设计的特点中国古代家具规划从漫长阶段的进步环节内,慢慢产生了鲜明的个性。
在全球家具设计、进步方面占据了非常关键的地位。
这些古代家具中的设计典范,尤其以明代时期为例,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材质自然明代家具科学借助了材料原来的色泽还有纹理,没有进行人为处理,色泽庄重清新、纹理优美雅致,质感坚致细腻,能够满足稳定及协调方面的标准,展示了设计者崇尚自然,展示材料独特性质的观念。
(二)结构优美明式家具没有借助胶和钉,关键借助榫卯结构,各个位置借助具备明显差异的榫卯,展示木制家具独特风格还有设计者的设计观念。
中国古典家具鉴赏论文

学生姓名:姚宾宾学生学号:311109040529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编号:02名册序号:116中国古典家具鉴赏自16世纪中国家具传到欧洲以来,一直受到欧洲人的热情追捧。
三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厚厚沉淀,赋予了中国古典家具丰富的内涵与韵味,使得欧洲的博物馆、收藏家、文人艺匠、达官显贵对中国古典家具青睐有加。
时至今日,经过千年演绎和民族文化滋养的中国明清式古典家具以及仿古的红木家具和古典装饰品更加广受国外用户的欢迎,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的很多国家广为流行。
明清的家具有着造型简练、结构严谨、做工精细、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木材坚硬、纹理优美等特点。
备受家具收藏界的喜爱。
对于明清时期的家具制造业,在中国古代家具历史中空前的繁荣,大致上可归于两个原因,一是城市乡镇的商品经济普遍发达起来,社会时尚的追求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刺激了家具的供需数量;另一个原因可能与海运的开放有关,硬质木材大量涌入,使工匠们有发挥的空间,竞相制造出在坚固程度和美观实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家具。
崇尚简约,在选材时追求天然美,巧妙地运用木材天生的色泽和纹理之美,而不做过多的雕琢——这与现代人返璞归真审美时尚是完全契合的。
家具对于人类的作用体现在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历史中不断更替的家具形式,更是在生活甚至是艺术上代代都有着不同的创新。
家具一直以独特的方式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具也会一直以它自己的方式继续变化发展下去。
从家具本身来说,它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产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技和工艺水平。
古代的家具的本身体现的是同时代的文化和民间习俗,以及材质的分类则具有不同的价值。
而现代家居更是体现了当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现代家居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现代家具制作工艺和设备的创新,是现代家居形成的重要原因。
现代家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以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存在的,它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线条到优雅的线条,不断经历着时代和文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具鉴赏
古代家具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家具鉴赏论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尧舜禹至今的几千年里,围绕古人生活而存在的器具不断演化,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其中最为出色,也最贴近人类生活的器具便是家具。
家具,即家庭器具,是在生活、工作或社会交往中供人们坐、卧、支撑或贮存物品的一类器具。
家具鉴赏是以时代发展为背景,以科技进步为脉络,以文化底蕴为根基。
赏析经过千年流变的家具,实用与审美功能的高度融合,品鉴家具在视觉上荡起的精神波澜,以及人们在鉴赏过程中绽放的人文情怀。
学习的该课程共由“关于家具、古典家具谱精粹、现代家具写华章及物尽其用品,传承”四部分组成,重点进行家具的功能美、材质美、色彩美、形式美、人文美等内容的阐释,其宗旨就是:以科学促认知,解析家具艺术的深刻内涵,以文化定调,弘扬家具承载的精神元素,以传承为目的,界定家具物尽其用的产品本质。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家具历经沧桑,随时代变化,随要求变化,密切反应了各时代中先人的生活状态和要求,以及时代所内涵的历史意义。
为现代人追古溯今提供了有利线索,同时也丰富了现代家具的内涵。
古代家具我们根据时代的划分,可以有如下的叙述:
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
从历史文献可知,我国早在殷商以前就已发明了家具:席——榻(ta)之始; 俎(zu)、几——案之始;禁——柜之始; 扆(yi)——屏风之始。
而商代髹(xiu)漆技术也被运用到家具纹饰上,还可镶嵌象牙、松石等。
春秋、战国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走向崩溃,整个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也相应地得到改善,与前代相比,家具的制造水平有很大提高。
尤其在木材加工方面,出现了象鲁班这样的技术高超的工
匠,不仅促进了家具的发展,而且在木构建筑上也发挥了他们的才能。
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铁制的锯、斧、钻、凿、铲、刨等等,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
相传锯子就是由鲁班发明的,工艺的改进也促进了家具的改进。
人们的工艺制造水平明显提高,衍变繁多,这个时期开启了后世家具雕刻的先河。
归纳起来有四大贡献:一是出现了最有名的木匠——鲁班;二是出现了人类最重要的朋友——床;三是出现了铁制的锯、斧、钻、凿等器械;四是雕刻被广泛应用到家具装饰中;有浮雕和透雕等。
秦汉时期:为“垂足而坐”而生
秦汉之前,几、案、衣架和床榻都很矮,都是席地而坐,直到对西域的频繁交流渐深,胡床传入。
胡床——是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
后来被发展成可折叠马扎、交椅等,为后来人们的“垂足而坐”,拯救罗圈腿奠定了基础。
隋唐及五代:高家具盛世时期,高矮家具并存互进
真正的繁荣时期是在唐代。
唐代初期就出现了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长时间的战乱和流离失所在江山统一后,人们的生活热情得以爆发。
“贞观之治”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文化上的空前繁荣。
唐代的家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显现出它的浑厚、丰满、宽大、稳重之特点,体重和气势都比较博大,但在工艺技术
和品种上都缺少变化。
豪门贵族们所使用的家具比较丰富,尤其在装饰上更加华丽,唐画中多有写实体现。
这一时期的家具出现复杂的雕花,并以大漆彩绘,画以花卉图案。
从唐代敦煌壁画上除了可以看到鼓墩、莲花座、藤编墩等,还可以见到形制较为简单的板足案、曲足案、翘头案等。
文人士大夫们多追求素雅洁净,所以这一时期的立屏、围屏多素面无饰。
床榻类无多变化,因袭上代形制,以箱式床、架屏床、平台床、独立榻为主。
晚唐至五代,士大夫和名门望族们以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为时尚,许多重大宴请社交活动都由绘画高手加以记录,这给我们研究、考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极为可靠的形象资料。
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画面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五代时期家具的使用状况,其中有直背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
等等。
唐代家具完整简洁的形式也向我们预示了明式家具前期形态,为中国历史家具的最完美阶段打下了基础。
宋、元时期: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宋代家具借鉴建筑的梁架结构,取代了隋唐的箱型壸门结构。
开始使用束腰、马蹄、蚂蚱腿、云兴足、莲花托等装饰;同时使用了罗锅枨、矮佬、霸王枨、马蹄脚等部件,部件之间多数以直线形榫卯接合而成,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使家具结构更趋合理。
不作大面积的雕镂装饰,局部点缀以求画龙点睛。
观其外简洁刚直,观其内隽永挺秀,与宋人简洁朴素的审美观契合。
相对而言,元代立国时间也比较短,统治者采用的政策是汉制,所以,不仅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沿袭宋、辽、金各代,家具方面亦禀承宋制,工艺技术和造型设计上都没有大的改变。
元代中国最高统治者虽是蒙古族,但传统文化没有中断,家具仍在宋、辽的基础上缓慢发展,是宋明之间一条不很明显的纽带。
元代匠师在承具上做了两种创造性尝试。
一是桌面不探出的方桌,其形象见于冯道真墓壁画,高束腰,桌面不伸出。
二是抽屉桌,桌面下设抽屉的创意,以后为明代所继承,沿用至清。
明代:中国家具的鼎盛时期
到了明代,中式家具进入了完备期,形成了独特风格,被称“明式家具”。
文人参与家具的设计,所以明式家具中夹杂着文人化的意趣。
古代文人对生活的理解很独到,对产品的造型、加工更加刻薄,促使中式家具从形态到神韵的进化,将中国家具艺术升化到颠峰之极。
明代家具历经几百年的变迁,流传至今仍很牢固,除了优质木材外,主要就是榫卯结构的精密与科学合理。
清:中国家具的衰退期,装饰手法史无前例
清初家具沿袭明代风格,用料更为丰盈。
除用硬木外,还选用优质软木。
乾隆时期,家具生产达到了高峰,装饰手法之多样也史无前例。
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点:一是多种材料并用。
无论是雕、嵌、漆、绘,还是骨、木、竹、玉、瓷、法郎,都为家具装饰服务;二是多种工艺结合。
有浮雕与透雕的结合,有雕与嵌的结合,雕嵌与描金的结合,有雕嵌与点翠的结合;三是
装饰“多”和“满”。
追求光华富丽的富贵之感,但有的过分追求奢侈,显得繁琐累赘。
[总结]: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现存众多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中国古代家具历史的变迁,明白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国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感到骄傲,同时也提醒自己从历史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完善自我,同时也激发自我兴趣,为中国古代家具的历史传承以及精神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