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与易错题汇总1
新人教七年级(上)重点知识+重点题型+易错题汇总

第一章 有理数一、方法比较方法1: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①利用数的性质:正数>0>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注意要先将数进行化简(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在4,0,1,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 .-4B .0C .-1D .3②借助数轴:适用于确定两点之间的整数个数;字母及其相反数之间的大小比较若0,0,||||m n n m ><>,用“<”号连接m 、n 、||n 、m -,请结合数轴解答。
③取特殊值法:适用于限定条件的字母比较大小(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0a b >>,则||||a b >B .若||||a b ->-,则||||a b >C .若a 为有理数,则||0a >D .若a 为有理数,则||0a ≥方法2:利用绝对值及偶次幂的非负性解题若2||0a b +=,则0,0a b ==(绝对值)已知|1||2||3|0a b c -+-+-=,求式子2a b c ++的值。
方法3:有理数运算时的四种意识①运算顺序意识: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②转化意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乘除法统一成乘法③符号意识:符号“-”可以表示减号如1-2,也可以表示负号如-1+(-2),还可以表示相反数如-(+3),要养成先定符号,再计算的良好习惯④简算意识:观察式子特点,注意运用运算律有理数的运算(1)(15)(4)(9)-+---(2)121()|12|234-+-⨯-(3)1(0.1)(300)3-÷⨯-(4)3232014112()9()(1)23-÷-+⨯---(5)351(1)24 3.423 6.583468--⨯-⨯-⨯(6)22319345|1|[()2]1543-⨯-+⨯--方法4:有理数加减简便运算的技巧①相加得整数的数相结合;②同分母的分数相结合;③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④符号相同的相结合;⑤整数与整数相结合,小数与小数相结合(有理数的加减法及其简便运算)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有理数知识点总结及易错题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知识要点概括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不小于零旳数;(2)负数:不不小于零旳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旳数);注意:①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旳分界点;②对于正数和负数,不能简朴理解为带“+”号旳数是正数,带“—”号旳数是负数;③字母a可以表达任意数,当a表达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达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达0时,-a仍是0。
④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因此省略“+”旳正数旳符号是正号。
2.有理数旳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旳形式,这样旳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旳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③-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3.有理数旳分类⑴按有理数旳定义分类⑵按性质符号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 0 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⑤0是整数不是分数。
4.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旳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旳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旳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旳单位长度要统一。
(4)数轴一般取右(或向上)为正方向,数轴旳原点旳选定,正方向旳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确实定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旳。
5.数轴上旳点与有理数旳关系⑴所有旳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旳点来表达,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侧旳点表达,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侧旳点表达,0用原点表达。
⑵所有旳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旳点表达出来,但数轴上旳点不都表达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旳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易错点和难点总结

高中数学作为初中数学的延伸,承上启下,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易错点和困难点。
在人教版初一上册的数学教材中,也有一些常见的易错点和难点,下面将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整数在初一上册的数学教材中,整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易错点主要集中在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应用题中。
在加减法中,学生往往容易出现负数的运算错误,尤其是对负数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
在乘除法中,学生常常出现忽略符号、计算错误的情况。
在应用题中,对于正负数的理解和运用也是一个困难点。
二、分数分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基础知识点,但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错误。
易错点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化简和扩展、分数在应用题中的运用等。
学生往往在运算中出现符号忽略、计算错误,对于分数的化简和扩展也缺乏深入的理解。
三、代数方程在初一上册的数学教材中,代数方程也是一个难点内容。
易错点主要包括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的应用题以及方程与图形的联系等。
学生往往对于方程的解法和应用题中的参数化不够熟练,对于方程与图形的联系也缺乏深入的理解。
四、几何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初一上册的教材中,也存在一些易错点和难点。
主要包括角的性质、相似三角形、平行线和相交线等内容。
学生往往在运用角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时出现错误,对于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也理解不够深入。
初一上册数学教材中存在着一些易错点和难点,但只要学生能够认真总结和回顾这些知识,勤加练习,相信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高中数学作为初中数学的延伸,承上启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之一。
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内容和问题,因此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尤为重要。
在人教版初一上册的数学教材中,整数、分数、代数方程和几何是一些常见的易错点和难点。
一、整数在高中数学中,整数的运算不仅仅局限于加减乘除,还涉及到整数的乘方、开方、整数的分数指数和分数根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易错题讲解及答案_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易错题讲解及答案_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易错题练习一.推断⑴ a与-a 必有一个是负数 .⑵在数轴上,与原点0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5.⑶在数轴上,A 点表示+1,与A 点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4.⑷在数轴的原点左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等于6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的肯定值是-6. ⑸肯定值小于4. 5而大于3的整数是3、4. ⑺假如-x =- (-11),那么x = -11.⑻假如四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那么负因数个数是1个. ⑼若a =0, 则a=0. b⑽肯定值等于本身的数是1. 二.填空题⑴若-a =a -1,则a 的取值范围是: .⑵式子3-5│x │的最值是 .⑶在数轴上的A 、B 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1和-15,则线段AB 的中点表示的数是 . ⑷水平数轴上的一个数表示的点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________. ⑸在数轴上的A 、B 两点分别表示的数为5和7,将A 、B 两点同时向左平移相同的单位长度,得到的两个新的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需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⑹已知│a │=5,│b │=3,│a +b │= a +b ,则a -b 的值为;假如│a +b │= -a -b ,则a -b 的值为 .⑺化简-│π-3│= . ⑻假如a <b <0,那么11. a b⑼在数轴上表示数-1的点和表示-5的点之间的距离为:13121=-1,则a 、b 的关系是________. b a b ⑾若<0,<0,则ac 0.b c⑽a ⋅⑿一个数的倒数的肯定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这个数是 . 三. 解答题⑴已知a 、b 互为倒数,- c 与⑵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化简:│a -b │+│b -a │+│b │-│a -│a ││.x d互为相反数,且│x │=4,求2ab -2c +d +的值.32⑶已知│a +5│=1,│b -2│=3,求a -b 的值. ⑷若|a |=4,|b |=2,且|a +b |=a +b ,求a - b 的值.⑸把下列各式先改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再求出各式的值.①(-7)- (-4)- (+9) +(+2)- (-5);②(-5) - (+7)- (-6)+4.⑹改错(用红笔,只改动横线上的部分) :⑺比较4a 和-4a 的大小①已知5. 0362=25. 36,那么50. 3620. 050362 ②已知7. 4273=409. 7,那么74. 2730. 074273 ③已知3. 412=11. 63,那么2=116300;④近似数2. 40×104精确到百分位,它的有效数字是2,4;⑤已知5. 4953=165. 9,x 3=0. 0001659,则x ⑻在交换季节之际,商家将两种商品同时售出,甲商品售价1500元,盈利25%,乙商品售价1500元,但亏损25%,问:商家是盈利还是亏本? 盈利, 盈了多少? 亏本,亏了多少元? ⑼若x 、y 是有理数,且|x |-x =0,|y |+y =0,|y ||x |,化简|x |-|y |-|x +y |. ⑽已知abcd ≠0,试说明ac 、-ad 、bc 、bd 中至少有一个取正值,并且至少有一个取负值. ⑾已知a 0,推断(a +b )(c -b ) 和(a +b )(b -c ) 的大小. ⑿已知:1+2+3……+33=17×33,计算1-3+2-6+3-9+4-12+……+31-93+32-96+33-99的值.四.计算下列各题:1⎛2⎛137⑴(-42.75)×(-27.36)-(-72.64)×(+42.75) ⑵--- +⎛---- ⑶-7÷(35+)3⎛3⎛4495⎛2⎛3⎛1⎛226⑷-2000+ -1999⎛+4000+ -1⎛⑸⨯1.43-0.57⨯(-) ⑹(-5) ÷(-6) ÷(-)6⎛3⎛4⎛2⎛335221144 42⎛-2-(-3) ⑺9×18 ⑻-15×12÷6×5 ⑼-1-(1-0.5) ⨯÷⎛⑽-2-(-2)⎛3⎛18⑾(-3⨯2) 3+3⨯23有理数·易错题练习一.多种状况的问题(考虑问题要全面)(1)已知一个数的肯定值是3,这个数为_______;此题用符号表示:已知x =3, 则x=_______;-x =5, 则x=_______;(2)肯定值不大于4的负整数是________; (3)肯定值小于4.5而大于3的整数是________.(4)在数轴上,与原点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5)在数轴上,A 点表示+1,与A 点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21(6) 平方得2的数是____;此题用符号表示:已知x = 412, 则x=_______; 4(7)若|a|=|b|,则a,b 的关系是________;(8)若|a|=4,|b|=2,且|a+b|=a+b ,求a -b 的值.二.特值法帮你解决含字母的问题(此方法只适用于选择、填空)正数有理数中的字母表示,从三类数中各取1——2个特值代入检验,做出正确的选择负数(1)若a 是负数,则a________-a ;-(2)已知-a 是一个________数;x =-x , 则x 满意________;若x =x , 则x 满意________;若x=-x,x 满意________;若a=____ ;(3)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a + b<0 B.a + b>0; C.a -b = 0 D.a -b >0 (4)假如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且,则代数式2ab-(c+d)m =3,+m2=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上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练习题第一章有理数【知识梳理】1.数轴: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2.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反之亦然;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3.倒数:若两个数的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4.绝对值: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5.科学记数法:,其中。
6.实数大小的比较:利用法则比较大小;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7.在实数范围内,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都可以进行,但开方运算不一定能行,如负数不能开偶次方。
实数的运算基础是有理数运算,有理数的一切运算性质和运算律都适用于实数运算。
正确的确定运算结果的符号和灵活的使用运算律是掌握好实数运算的关键。
【能力训练】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④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A 1B 2C 3D 42.a,b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把a,-a,b,-b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A -b<-a<a<bB -a<-b<a<bC -b<a<-a<bD -b<b <-a<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7-2×5=-9×5=-45C 3÷D -(-3)2=-95.若a+b<0,ab<0,则 ( )A a>0,b>0B a<0,b<0C a,b两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D a,b两数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6.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25±0.2)kg, (25±0.3)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A 0.8kgB 0.6kgC 0.5kgD 0.4kg7.一根1m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它的,第二次截去剩下的,如此截下去,第五次后剩下的小棒的长度是()A ()5mB [1-()5]mC ()5mD [1-()5]m8.若ab≠0,则的取值不可能是()A 0B 1C 2D -2二、填空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及试题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a ≥0 ⇔ a 是正数或0⇔a 是非负数;a ≤0 ⇔ a 是负数或0⇔a 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4)相反数的商为-1.(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0a 1a a<⇔-=;(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5)-1,-2,+1,-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知识点+易错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整式的加减知识点+易错题整式的加减知识点整式知识点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
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数字系数,简称单项式的系数;系数不为零时,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注意:(若a、b、c、p、q是常数)ax2+bx+c和x2+px+q是常见的两个二次三项式.5.整式:凡不含有除法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代数式叫整式.整式分类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9.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在去括号的基础上,把多项式的同类项合并.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注意:多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一般应该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11. 列代数式列代数式首先要确定数量与数量的运算关系,其次应抓住题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和、差、积、商、平方、倒数以及几分之几、几成、倍等等.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反复咀嚼,认真推敲,列好一般的代数式就不太难了.12.代数式的值根据问题的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所得的结果是代数式的值.13. 列代数式要注意①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要把乘号省略;②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除,要把它写成分数的形式;③如果字母前面的数字是带分数,要把它写成假分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及解析第一章有理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及解析第一章有理数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有理数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负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备注:在正数前面加“-”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性质:(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4.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性质:(1)数a 的相反数是-a (a 是任意一个有理数);(2)0的相反数是0;(3)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若a 、b 互为相反数且a 、b 都不等于零,则1-=ba ;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性质:(1)a 的倒数是(a ≠0);(2)0没有倒数;(3)若a 与b 互为倒数,则ab=1;若a 与b 互为负倒数,则ab=-1。
倒数与相反数的区别和联系:(1)a 与-a 互为相反数; a 与a1(a ≠ 0)互为倒数;(2)符号上:互为相反数(除0外)的两数的符号相反;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3)a 、b 互为相反数→→ a+b=0;a 、b 互为倒数→→ ab=1;(4)相反数是本身的数是0,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 。
6.绝对值: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性质:(1)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2)若a >0,则︱a ︱= a ;若a <0,则︱a ︱= -a ;若a =0,则︱a ︱=0;(3)对任何有理数a,总有︱a ︱≥0.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可通过数轴比较: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即:若a <0,b <0,且︱a ︱>︱b ︱,则a < b.8.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 有理数 知识明细与提优
(注意点:计算与概念的认识,期中考试重点)
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负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备注:在正数前面加“-”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性质:(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4.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性质:(1)数a 的相反数是-a (a 是任意一个有理数);(2)0的相反数是0;(3)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若a 、b 互为相反数且a 、b 都不等于零,则
1-=b a ; 5.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性质:(1)a 的倒数是(a ≠0); (2)0没有倒数 ;(3)若a 与b 互为倒数,则ab=1;若a 与b 互为负倒数,则ab=-1。
倒数与相反数的区别和联系:
(1)a 与-a 互为相反数; a 与a
1(a ≠ 0)互为倒数;(2)符号上:互为相反数(除0外)的两数的符号相反;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3)a 、b 互为相反数 →→ a+b=0;a 、b 互为倒数 →→ ab=1;(4)相反数是本身的数是0,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 。
6.绝对值: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性质:(1)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2)若a >0,则︱a ︱= a ;若a <0,则︱a ︱= -a ;若a =0,则︱a ︱=0;(3) 对任何有理数a,总有︱a ︱≥0.
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可通过数轴比较: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
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即:若a <0,b <0,且︱a ︱>︱b ︱,则a < b.
8.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其中1≤|a|<10,n 为正整数, n=原数的整数位数-1。
二、有理数的运算
1、运算法则:
(1)有理数加法法则: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③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用数学语言描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相加:若a>0,b>0,则a+b=︱a ︱+︱b ︱;若a<0,b<0,则a+b=-(︱a ︱+︱b ︱)。
②异号相加:若a>0,b<0,︱a ︱>︱b ︱,则a+b=︱a ︱-︱b ︱;若a>0,b<0,︱a ︱<︱b ︱, 则a+b= -(︱b ︱-︱a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
③与0相加a 是任一个有理数,则a+0=a 。
(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b=a+(-b)。
(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规律:①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②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用数学语言描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同号相乘:若a>0,b>0,则 ab=+︱a ︱×︱b ︱;若a<0,b<0,则 ab=+︱a ︱×︱b ︱;
②异号相乘:若a>0,b<0,则 ab=-︱a ︱×︱b ︱;若a<0,b>0,则 ab=-︱a ︱×︱b ︱;
③数与0相乘:a 为任何有理数,则 a ×0=0。
(4)有理数除法法则: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即b a b a 1⨯=÷ (b ≠0); ②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有理数的乘方
①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即a ·a ·a · ··· ·a=
a n
2、运算顺序: (1)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3)对只含乘除,或只含加减的运算,
应从左往右运算;(4)可以使用运算律的尽可能使用运算律。
3、有理数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 b b a +=+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乘法交换律:ab ba =
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
乘法分配律:()a b c ac bc
+⨯=+
1.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且0不能作除数。
2. 有理数的乘方:求n 个相同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n a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n
a 读作a 的n 次幂(或a 的n 次方)。
3. 乘方的正负: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4. 混合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乘除,后加减;
·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 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5.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是正整数,
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