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资料说:“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且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从上述资料中可以获取有关中国报纸起源的信息是()

A.唐代“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B.晚清时出现的报纸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C.“邸报”是官吏士大夫创办的

D.报刊业从一出现便展现了革命性的一面

2.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此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它对人们的影响有()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A.图文并茂、声像具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

4.2009年10月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闭幕。《纽约时报》的一位编辑说:“报纸不是唯一传播新闻的地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报纸传播速度不及互联网

B.报纸不是人们获得新闻的唯一来源

C.报纸的发展面临挑战

D.报纸已经不传播新闻

5.1896年8月14 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里蕴含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

A.上海开风气之先B.电影在上海出现

C.电影进口到中国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

6.某制片公司拍摄一部电影,影片反映的是1915年的上海发生的故事,其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住在西式洋楼里的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人力车穿梭在大街上

C.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

D.大街上张贴着《歌女牡丹红》的电影海报

7.“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电视选秀节目近年来风靡全国,这些节目体现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

A.资讯传播B.新闻报道

C.大众娱乐D.艺术鉴赏

8.下列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发展情况的是()

A.随着电视节目的增多质量有所降低

B.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

C.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D.《焦点访谈》等新闻类栏目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9.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 311万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达208.9%。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微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使网络的即时性应用得到了加强

B.互联网可以实现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C.用户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D.微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报刊业的衰落

10.下列对大众传媒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众传媒对社会思潮的影响复杂而矛盾②有新闻导向的作用③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④有利于社会化程度的加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注:1898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从1874年到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 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 725种,刊物的封面和内容异彩纷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

(2)根据前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办报特点的成因。

(3)材料四中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比前三则材料,你得出什么样的认识?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

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材料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世界,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可以说,在这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网络文化产业同时具备了庞大的民间诉求和目标明确的政府支持,一个以网络文化为主体的信息服务业已经凸显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注定将异军突起。

——《发展网络文化的关键在于创新》

材料三根据最近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广东省网民数量为4 554万人,遥遥领先于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广东省网站数也成为国内网站数量最多的省份。这些数据都表明,广东省蕴藏着巨大的网络草根力量。

材料四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广泛地与互联网“亲密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沉湎到网络中去。许多人都有自己的博客,在那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事物的看法。毋庸置疑,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在真实地折射着现实世界。但是,这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比,缺少了一种完善和健全的规则约束,使得人们一方面在这里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食粮,另一方面又在经受种种干扰、困惑,乃至各种不良影响。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消息。一些不负责任、别有用心的人趁机造谣、攻讦,混淆视听,颠倒黑白。往往人们在听到某个消息时,心存怀疑地问一句:“是网上的吧?”色情文字、图片乃至网站等在互联网上暗流涌动,对青少年的毒害尤其恶劣,令家长叫苦不迭,又苦于无方,只好简单地禁止孩子上网。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着人们享受健康、文明、快乐的生活,也制约着互联网本身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搞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软实力》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三个时代”的说法?

(2)互联网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什么时候传入中国?为什么被称为“第四媒介”?

(3)透过上述材料,请分析网络对中国带来的影响,你认为应如何面对网络时代?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1.A解析:材料中提及的是我国报纸的发明历程,唐代的“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晚清时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报纸是中国近代报纸的出现,故B项不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邸报”的创办者是谁,所以C项不正确;D项明显错误。

2.C解析:报纸没有直接减少文盲的作用,减少文盲是教育的作用。

3.B解析:注意紧扣题目,报纸的功能很多,但从题目中对巴黎和会的报道,主要还是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

4.D

5.B解析:《申报》刊登了西洋影戏的广告,说明当时在上海已经出现了电影,在题目材料中并不能说明上海开风气之先,也不能说明当时的报刊业发达和电影进口到中国。

6.D解析:电影《歌女牡丹红》是在1931年公映的,因此D项不正确。

7.C8.A9.D

10.A解析:此题需要注意的是①项,大众传媒对人的思想产生两方面的影响,既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取向,又有评价各异的局面。

11.(1)特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刊业的主体;但寿命大多很短暂;报刊多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为主要内容。

(2)成因: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手段;外国人在华办报客观上提供了借鉴;维新变法失败后,中国报刊业遭受重创。

(3)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认识: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实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报刊业的独立与繁荣发展。

12.(1)这个说法阐述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某些重要成果,铁路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火车的问世),高速公路时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的问世),宽带网络时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信息产业经济)。

(2)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因为报纸、广播和电视是传统的三大媒介。

(3)推动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政治透明度、促进军事创新,方便和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等。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一面,也要看到它的负面影响,要成为网络的主人,不要成为网络的奴隶。

【教案】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2、出现: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讨论商情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报刊业起步阶段有两份报刊:其一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二是1872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纸”,成为新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合作探究】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的报刊。 3、发展 (1)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国闻报》等 (2)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3)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每周评论》 (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938年1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迁重庆。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还出现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合作探究】2: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⑴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⑵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⑶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3、繁荣: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案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标要求】 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民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强,学生与互联网的共同发展,对互联网较为熟悉,但由于的报刊和影视的兴起年代久远,对其发展历程欠缺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近代不同时期与报刊、影视、互联网相关的图片与材料,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了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进步发展历程; 2、根据自身体验,发现大众传媒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影响; 3、通过分析材料和阅读课本,课堂解决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生活上的影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解读材料的技巧; 4、通过分组合作互助的形式理解报业的特点和发展原因; 5、作为大众传媒(报纸、电视、电影、网络)变迁的见证人,体会中国自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6、通过分析材料中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报道,学会在信息海洋中保持理智,结合现实历史地看问题,培养历史的敏锐感和眼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材与学生具体情况,把教学 重点设定为:报刊与影视的发展, 把难点设为:报刊与广播影视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家想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呢? 邸报:《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但有史可依的中国最早的报纸,起源于唐朝的邸报。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但这个称呼出现,是从宋朝开始的。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报刊业进展的过程,了解中国影视业进展的过程,识记第四媒介奇异的魅力;明白得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阻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关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庞大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进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进展对中国社会进展的阻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大众传媒确实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显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庞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2、显现:要紧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讨论商情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报刊业起步时期有两份报刊:其一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二是1872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阻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纸”,成为新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主动作用。 【合作探究】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入侵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入侵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格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荣的角色,但其主动作用依旧不容忽视的,其本身确实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主动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的报刊。 3、进展 (1)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国闻报》等 (2)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3)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每周评论》 (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布发行的报纸。1938年1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迁重庆。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要紧舆论工具,还显现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如《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资料说:“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且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从上述资料中可以获取有关中国报纸起源的信息是() A.唐代“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B.晚清时出现的报纸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C.“邸报”是官吏士大夫创办的 D.报刊业从一出现便展现了革命性的一面 2.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此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它对人们的影响有()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A.图文并茂、声像具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 4.2009年10月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闭幕。《纽约时报》的一位编辑说:“报纸不是唯一传播新闻的地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报纸传播速度不及互联网 B.报纸不是人们获得新闻的唯一来源 C.报纸的发展面临挑战 D.报纸已经不传播新闻 5.1896年8月14 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里蕴含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 A.上海开风气之先B.电影在上海出现 C.电影进口到中国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 6.某制片公司拍摄一部电影,影片反映的是1915年的上海发生的故事,其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住在西式洋楼里的洋人吃西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6课 综合探究_破解“李约瑟难题”(教案1)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李约瑟难题”。 2、理解并例举比较西方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技的异同。 3、引导学生探究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追根溯源的历史思维能力。 4、补充有关图片和历史材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启发学生自行设计探究思路,或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围绕主题提出各自有价值的观点,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培养学生搜索和利用相关信息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兴趣 和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中西科学技术成就的比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2、中国传统科技影响巨大,尤其是对欧洲,由此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激励青年学生奋起直追,勇于探索,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什么是“李约瑟难题”;如何理解它? 【教学难点】 对“李约瑟难题”较为正确的阐释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 什么是“李约瑟难题”?如何理解它?(学生议论,教师简略归纳,导入新课。) 导入二: 先出示投影:

(1991年11月7日邓伟摄影) 江泽民同志曾为他题词:“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请问这个外国人是谁? 新课讲授: (多媒体显示)第17课破解“李约瑟难题” (多媒体显示)根据导语提示,阅读课本,了解本节基本内容。 师:通过阅读课本,请回答什么是“李约瑟难题”?你想了解李约瑟吗?(见备课资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这就是后人称之为的“李约瑟难题”。 (多媒体显示)1、什么是“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 〖问题探究〗(媒体显示)结合第6、第16课所学内容,举例说明古代科技成就与近现代科研成果的区别。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近代科学是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观察试验基础上的实验科学,并广泛应用数学方法使科学知识日益精确化;同时发展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和以归纳推理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确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科学定律。如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就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 中国古代传统科学基本属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例如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

2020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6课

第五单元第十六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9·宿迁高一检测)《故都杂咏》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C)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D.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解析]题干中体现了秀才不出门也能知道世界大事,说明近代报纸推动了社会新闻的传播,故选C项。 2.(2019·铜陵高一检测)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上海出版的报纸多达1 786种,其中小报就有1 266种。《福尔摩斯》报是当时小报界“四大金刚”之一,该报注重揭露党政军和社会各界的黑幕,特别注重新闻报道,常抛出惊人消息,销路很广。这表明,近代报刊(A) A.发挥了舆情监督的功用B.是列强文化侵略的产物 C.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D.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多元 [解析]“发挥了舆情监督的功用”与材料中“该报注重揭露党政军和社会各界的黑幕”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上海出版的报纸……”反映了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而非侵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销路很广”,但未涉及推动习俗的变迁,故C项错误;材料中“上海出版的报纸多达1 786种”不等于文化多元,故D项错误。 3.报纸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推动该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A) ①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②报纸可以迅速传递信息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A.①②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报纸是第一媒介,可以迅速传递信息,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故①②正确;图中文字“宣统元年”即1909年,而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发起,故③错误;④属于古代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课标要求: 1、 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 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 了解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4、 感受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 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检测】 【自主学习】阅读p72 — 75并思考: 1、 列举大众传媒的四种媒介 2、 列举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 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 列举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知识构建】 一、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 1)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英文刊一一比较著名的有 《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刊一一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是中国境内创办最 早的中文报刊。1872年外国人创办的 《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的报纸。 2) 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开始办报: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 ,开国人办报之先河。 3) 维新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 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 新 青年》,成为宣 传新思想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1949) 中共先后创办的《 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 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 要作用。【1931年在瑞金创办的《红色中华》,1938年在武汉创办的《新华日报》(现 为江苏省委机关报),1941年在延安创办的《解放日报》(现为上海市委机关报)】 3、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 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 容比较丰富。 4、 改革开放后 授课课时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1课时 新授课 学习目标及 重难点 认识到传媒的力量。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2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标要求】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要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方法】 本课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而且比较有趣味性,应锻炼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历史知识和思想意识相结合。 【自主学习】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因为人的视觉具有一种短暂的记忆功能,能将迅速连续移动显示的图像连接起来,如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相差甚微,并以每秒10幅以上的速度在人眼前显示的话,人眼所看到的将是一组活动着的图像。 中国电影历程: 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 1905年,拍摄第一部电影——京剧《》;

1931年,中国拍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风云儿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主题歌──《》,现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文革时期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入低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走向辉煌。 电影媒介的特点: 1. 时效性不强; 2. 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3. 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思考: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电视会得到普及? 1.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 2. 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 3. 国家的政策支持。 三、互联网的兴起 思考:互联网有何好处? 1. 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 费用低廉; 3.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2)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趋势: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3)社会风俗的特点: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 (1)从动态运演的整体过程看,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 (2)从空间上看: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优质教案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本课概述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信息传播的途径非常有限,口语和书籍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发挥着迟缓而重要的作用。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报刊应运而生,这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 本节课通过对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的介绍,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揭示出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目“报刊业走向繁荣”主要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以及报刊业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所起的作用。第二目“影视事业的发展”则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中国电影事业和电视事业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三目“互联网的兴起”叙述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它与以往的传统媒介相比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课的内容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的发展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在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应用启

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

16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报刊业进展的过程,了解中国影视业进展的过程,识记第四媒介奇异的魅力;明白得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 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阻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关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庞大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进展。难点:大众媒体的进展对中国社会进展的阻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大众传媒确实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显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庞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2、显现:要紧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讨论商情 (1)19 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报刊业起步时期有两份报刊:其一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德 国汉学家郭实腊 1833年 7月在广州创办的,这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 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二是 1872 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 《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阻碍最大的中文报刊。 “申报纸”,成为新 闻界和报业的巨擘,对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定的主动作用。 【合作探究】 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 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 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入侵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入侵 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格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荣的 角色,但其主动作用依旧不容忽视的,其本身确实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 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主动作用,这是不可 否认的历史事实。 (2)19 世纪 70 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1873 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昭文新报》是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的报 刊。 维新变法时期:《时务报》《国闻报》等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青年》《每周评论》 20 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 、《红色中华》、《新 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是由周恩来等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布发行 的报纸。 1938年 1月,《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后 迁重庆。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 路线、政策和方针的要紧舆论工具,还显现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 的各种报刊,如《光明日报》 《文汇报》等。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 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要紧报 刊之一。 1948年 6月,《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产生, 1949年 3月, 迁至北平(今北京),作3、 进展 (1) (2) (3) (4) 华 日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最全版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本课既是上一课《罗斯福新政》的延续,又是对全单元核心内容的总结。课文内容围绕“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展开,包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三目内容。第一目分析了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有利于学生对这项制度的全面认识。第二目则介绍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演变,反映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阶级矛盾而对政策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整。最后一目则反映了当今资本主义经济新的增长模式。本课教材结构编排清晰明朗,有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知识,教师可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并联系现实,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相关内容。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教学中应结合多媒体课件,主要以“引导—分析式”教学法为主,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并联系现实,同时配合提问、合作探究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比较和阐释,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 (2)通过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探究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原因及其实质。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相关历史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前后知识的联系、归纳和总结,使学生从整体上全面认识和把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情境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连德国总统都不得不感慨万千地说,德国人的生活有些优越过头了。 提问:这段材料向大家展现了当代西方国家的什么制度? 回答:社会福利制度。 过渡:很多同学看完上段材料很是羡慕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那么,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有没有缺陷呢?二战后的西方国家,除了建立起较完备的“福利国家”,还有哪些新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推进新课 合作学习 问题情境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罗斯福新政,请大家回忆一下,罗斯福新政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曹宝红赵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优质教案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同盟会及三民主义;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三民主义的实践;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主要内容、进步性;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理解: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提高学生比较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二、过程与方法 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理解先进中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二)教学过程 【复习】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

【导入】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历史背景 【探究】引导学生新闻记者教材第78页的导言和正文,归纳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1)社会基础:19世纪末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改良方案失败;(出示《时局图》)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来源: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特别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影响; 4)个人因素: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中国民主革命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16)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二、本课目标 1.课标要求:以我国近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 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2.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1 报刊业走向繁荣 1. 下列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最能表明孙中山先生政治主张的报刊是 A .《国闻报》 B .《新青年》 C .《民报》 D .《新华日报》 3.在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哪份报刊没有为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A .《解放日报》 B .《红色中华》 C .《中央日报》 D .《新华日报》 ★4.(2007海南卷,14)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 .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 .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 .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 .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知识点2 影视事业的发展 5. 1905年中国人首次自己摄制电影并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这部电影是 A .《歌女红牡丹》 B .《渔光曲》 C .《风云儿女》 D .《定军山》 6.康有为等人宣传维新思想时不可能使用的传媒形式是 A .创办报刊 B .上书皇帝 C .放映电影 D .演讲集会 7.1980年平均每百户中国家庭电视机的拥有量还不到一台,到2000年,国产彩色电视机 超过了4000万台。出现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科技的进步 B .社会经济的发展 C .中外交流发展 D .市场体制建立 知识点3互联网的兴起 8.目前在传统的三大媒介外,20世纪90年代,出现第四媒介,那么第四媒介是指 A .多媒体 B .三维动画 C .互联网 D .FLASH ★9. 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 .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 .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 .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10.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A .电影电视 B .电报电话 C .报纸杂志 D .铁路交通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 ② ③ ④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二)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限时训练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2.右图取自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它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 电影的情景。据图判断,以下正确描述画面的选项是 ①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②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 露诧异情③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④电影初创寂无声, 旁有吹吹打打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19世纪中后期中国办报的主力军是 A.外国在华传教士B.清朝政府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D.洋务派 5.美国许多青少年无休止地看电视,日益“发福”,成为“沙发土豆”。这主要说明了 A.电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电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美国的电视事业发达D.电视引领了文明的发展趋势 6.近年来中国人的流行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如手机、互联网、数码等新词汇,根本原因是 A.高科技产品的问世B.大量新事物涌现 C.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变化D.人们都追求时尚 7.中国的互联网日益普及,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出现是 A.中国改革经济体制的结果B.中国对外开放的结果 C.中国科技进步的结果D.中国人民生活巨变的结果 8.下列关于中国传媒业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电影事业诞生②中国电视事业诞生③互联网进入中国④中国近代报业萌芽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9.“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诗中所赞叹的是 A.高架铁路B.化学工业的进步C.电报电话D.火车的发明 10.1995年后,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其影响是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第16 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第16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 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影响 前自主学习 .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是中国境内创办的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②一一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纸有、。 3.新中国建立后,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的代表性党报党刊是、。 4。190年,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堂合作探究 知识一 报刊业走向繁荣 民主革命时期,我国各阶级各阶层在不同时期创办了代

表性报刊,试说明它们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舆论作用。 .中国报业的形成阶段 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 自19世纪70年代起,又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办的报刊。这些报刊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2.中国报业的发展阶段 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新青年》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先后创办了《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主要舆沦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的内容比较丰富。 3.中国报业的繁荣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

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各报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并重视可读性。 4.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达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例1】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B.18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刊物 D.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报、《中央日报》等报刊 【变式题2】下列中国近代报刊属进步势力创办的有 ①《新青年》 ②《新民丛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3(人教版)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基础达标 1.(2014·浙江会考)孙中山主张:“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下列各项中,着重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答案:D 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这样评述:“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这一“发展”在“民族主义”的论述上体现为() A.反对帝国主义B.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C.建立民国,国民平等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答案:A 3.1924年,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A.是接受英美帮助的结果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为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 D.标志着孙中山阶级立场的改变

答案:C 4.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实行三民主义B.推动民主进程 C.建立共和政体D.实行君主立宪 答案:B 5.(改编题)孙中山说:“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由此可以得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政治目标是() A.结束满洲贵族的统治 B.教育国民改造国民性 C.实现民主政治 D.平均地权解决国民生计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为国民所公有……国民所共理……国民所共享”可知孙中山明确主张民有、民治、民享,也就是实现民主政治,故C项正确。 答案:C 6.有学者认为:“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已超越了满汉他我之辩,而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下列最能反映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同盟会的成立B.武昌起义 C.颁布《临时约法》D.国民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民族主义……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说明与新三民主义有关。结合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故D项正确;A、B、C项与旧三民主义有关。 答案: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三、道家和法家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儒学成为正统 第3课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美德即知识”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二、文艺复兴 三、宗教改革 第7课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二、宋词和元曲 三、明清小说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三、京剧的出现 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经典力学 二、相对论的创立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一、教会的禁锢 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维新变法思想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 二、新文化运动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伟大的转折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