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强度校计算表
压力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预应力、自应力砼管:Q= (L/min·km)
2、未委托监理的工程由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人员签字。
qwt1lminm3恒压时间内补入水量wl实测渗水量qlminm1试验方法注水法次数观测起始时间tmin观测结束时间tmin恒压时间tmin2工作压力pmpa试验压力psmqa10分钟压力降psmpa允许渗水量qlminkm管管内径dmm管材接口形式试验段长度lm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试验段起止桩号井位编号试验日期年月日页工程名称施工单位表45压力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共页第钢管
12.压力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总1页)
压力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试验段起止桩号(井位编号)
试验日期
管道内径D(mm)
管材
接口形式
试验段长度l(km)
工作压力P(MPa)
试验压力PS(MPa)
15分钟压力降△PS(MPa)
允许压力降△PS
(MPa)
允许渗水量Q (L/min·km)
试验方法
注水法
次数
达到试验压力的时间T1(min)
恒压结束时间T2(min)
恒压时间T(min)
恒压时间内注入水量W(L)
实测渗水量q(L/
1
2
3
折合平均实测渗水量L/min·m
计算式:q =W/T·l (L/min·km)
放水法
次数
由试验压力降压的时间T1(min)
由试验压力放水下降的时间T2(min)n·km)
1
2
3
折合平均实测渗水量L/h·m
计算式:q =W/(T1-T2)·l L/min·m)
压力管道各种壁厚计算及校核

2.8 0.103 0.026
1.5 0.004
<
2.28667E-07
2.8 0.108 0.283
1.5 0.040
<
5.48753E-08
2.8 0.103 0.035
1.5 0.004
<
0.03D 0.030 0.014 0.014 0.021 0.012
结果 校核合格 校核合格 校核合格 不合格 校核合格
0.3 1
192000 MPa
1.1E-05 ℃-1 50 oC
15 oC 0.3 1.95 cm
1.63 cm 104.8 MPa 100.2 MPa
GB50316 GB50316
373.5
当量应力 校核 管外径mm
1016 711 457 273.1 219.1
壁厚mm 19.5 9.5 5.6 6.4 5.6
<
261 校核合格
单位管长截面惯 土壤变形
竖向载
性距(m4/m) 模量N/m2 基床系数 荷
变形滞后 水平方向变
系数
形量
I
Es
K
W
Z
Dx
4.46615E-07
2.8 0.103 0.026
1.5 0.005
<
2.98259E-08
2.8 0.103 0.026
1.5 0.006
<
5.48753E-08
σL=μ σh+Eα (t1-t2)
σ h=Pd/ (2dn)
σe=σ h-σL < 0.9σs
W=rt.hc.g. 10-6 MPa
rt-土壤 密度 kg/m3(170 0~1800 kg/m3)
压力管道计算

4、支承环及其旁管壁 a、支承环截面尺寸 肋高 肋宽 支承板宽 支承板厚 管壁等效翼缘 0.4 0.036 0.400 0.018 0.165760553 B1 支承环截面积 有效截面积 截面惯性矩 β 0.022248 0.03541538 1.00E-03 0.619053078 0.889 单支面积 0.028215 双支面积 0.03541538 截面惯性矩计算见截面几何性质 b、环向应力 水压力σθ2 23440.8927 kPa 支承环TR的σθ3 计算断面θ 0 67 90 90 113 180 支承环M的σθ4 ZR1 计算断面θ 0 67 90 90 K1 -0.2387324 -0.2645964 -0.25 0.25 0.26459637 0.23873241 0.2 K3 K2 0.318 0.124 0.000 0.000 -0.124 -0.318 ZR2 K4 K1+B1*K2 0.044327599 -0.15399601 -0.25 0.25 0.153996008 -0.0443276 0.182 MR TR 58.95837564 -204.823963 -332.515053 332.5150528 204.8239633 -58.9583756 ZR3 管内壁 77843.12866 -99774.343 7176.187348 -7176.18735
压 力 管 道 计 算
一、管径计算 1、经济流速 参数 设计流量 经济流速 88 5 2、经验公式 参数 设计流量 经济流速 88 -3、彭德舒公式 参数 设计流量 设计水头 45 88 二、管壁厚度计算 a、按内水压力初步计算 参 钢管内径 跨中总水头 钢材屈服强度 钢材材质 m m kpa 5 45 99000 Q235 工程计算取值 0.015 工程采用壁厚 18 b1、稳定要求管壁厚度 40 mm b2、稳定要求最小管壁厚度 10 mm c、不设加劲环,外压稳定计算 不设加劲环, 钢材弹模 壁厚 内径 kpa mm m 2.06E+08 18 5.000 设加劲环, c、设加劲环,外压稳定计算 参 临界压力 19.222272 数 数 强度 折算系数 0.44 不满足 满足要求 抗外压稳定 安全系数 2 SD144-8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最新压力管道强度校核计算表资料

DATA SHEET OF STRENGTH工程名称:项目号:版次:设计单位:项目负责:设计:校核:审核:工业及热力管道壁厚计算书1直管壁厚校核1.1计算公式:根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6.2中规定,当直管计算厚度t s 小于管子外径D o 的1/6时,承受内压直管的计算厚度不应小于式(1)计算的值。
设计厚度t sd 应按式(2)计算。
[]()PYE PD t j tos +=σ2 (1)C t t s sd += (2)21C C C += (3)式中 s t —直管计算厚度(mm );P —设计压力(MPa ); o D —管子外径(mm );[]t σ—在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j E —焊接接头系数;sd t —直管设计厚度(mm );C —厚度附加量之和(mm ); 1C —厚度减薄附加量(mm ) 2C —腐蚀或腐蚀附加量(mm )Y —计算系数设计压力P:P=2σt/(D-2tY)Y=0.4--0Cr18Ni9式中设计温度为常温,一般取50℃,[]tσ根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附录A金属管道材料的许用应力表A.0.1进行选取,故20#为130MPa,0Cr18Ni9为128.375 MPa。
E取值是根据《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2部分:材料》j(GB/T20801.2-2006)表A.3,故20#和0Cr18Ni9的取值都为1。
Y根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表6.2.1进行选取,故20#和0Cr18Ni9的取值都为0.4。
1.2常用低压管道计算厚度1.3常用高压管道计算厚度1.4厚度附加量(1).C1厚度减薄附加量(mm),取钢管允许厚度负偏差。
根据《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2002)规定:热轧(挤、扩)钢管壁厚<15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高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热轧(挤、扩)钢管壁厚≥15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5%δ)高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冷拔(轧)钢管壁厚≤3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4%δ)高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冷拔(轧)钢管壁厚>3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高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
压力管道强度计算书

强度计算书工程名称:XXXXXXXXXX 项目号:XXXX版次:0设计单位:XXXXXXXXXX项目负责:设计:校核:审核:工业及热力管道壁厚计算书1直管壁厚校核1.1计算公式:根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6.2中规定,当直管计算厚度t s 小于管子外径D o 的1/6时,承受内压直管的计算厚度不应小于式(1)计算的值。
设计厚度t sd 应按式(2)计算。
[]()PYE PD t j tos +=σ2 (1)C t t s sd += (2)21C C C += (3)式中 s t —直管计算厚度(mm );P —设计压力(MPa ); o D —管子外径(mm );[]t σ—在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j E —焊接接头系数;sd t —直管设计厚度(mm );C —厚度附加量之和(mm ); 1C —厚度减薄附加量(mm ) 2C —腐蚀或腐蚀附加量(mm )Y—计算系数式中设计温度为常温,一般取100℃,[]tσ根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附录A金属管道材料的许用应力表A.0.1进行选取,故20#为130MPa,S30408为137MPa。
E取值是根据《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2部分:材料》j(GB/T20801.2-2006)表A.3,故20#和S30408的取值都为1。
Y根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表6.2.1进行选取,故20#和S30408的取值都为0.4。
1.2管道计算厚度1.3厚度附加量(1).C1厚度减薄附加量(mm),取钢管允许厚度负偏差。
根据《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2012)规定:热轧(挤、扩)钢管壁厚<15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高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热轧(挤、扩)钢管壁厚≥15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5%δ)高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冷拔(轧)钢管壁厚≤3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4%δ)高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冷拔(轧)钢管壁厚>3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高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
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用钢管壁厚校核、开孔补强计算excel自动计算表格模板

开孔补强计算
公式代 单位 输入数据
d0 mm
90
δnt mm
5
di mm 80.00
C1 mm
0.5
C2 mm
1.0
C3 mm
0.5
C mm
2.0
d
mm
84.00
B mm 168.00
h1 mm 20.49
h2 mm
10
Pc Mpa
10
& Mpa
320
D0 mm 114.3
δ Mpa
245
F
0.5
δ mm 7.464489796
C1 mm
0.5
C2 mm
1.0
C3 mm
0.5
C mm
2.0
δn mm 9.4644898
δ mm 11.1346939
δ mm 8.00
备注 请输入数据 请输入数据
可变 0.4-0.6 加0—2为取用壁
计算输出 不满足
项目 支管外径 支管名义壁厚 支管内径 工艺减薄量C1 腐蚀余量C2 板材/管材负偏差C3 厚度附加量C 开孔直径 有效补强宽度 补强外侧高度h1 补强内侧高度h2 计算压力Pc 材料强度& 母管外径 母管名义壁厚 母管内径 母管计算壁厚δ 支管计算壁厚δt 开孔削弱面积A 母管开孔处有效厚度 支管有效厚度 焊缝脚高 补强面积A1 补强面积A2
请输入数据
补强面积A3 总补强面积Ae
要否补强
A3 Ae
mm m2m
32 926.65213
2
无须补强
l自动计算表格模板
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用钢管壁厚校核、开孔补强计算excel自动计算表格模板
项目 计算压力Pc 母管外径 材料强度& 设计强度系数F 母管计算壁厚δ 工艺减薄量C1 腐蚀余量C2 板材/管材负偏差C3 厚度附加量C 钢管名义壁厚 实际壁厚
压力管道的强度计算

压力管道的强度计算1.承受内压管子的强度分析按照应力分类,管道承受压力载荷产生的应力,属于一次薄膜应力。
该应力超过某一限度,将使管道整体变形直至破坏。
承受内压的管子,管壁上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可以用3个互相垂直的主应力来表示,它们是:沿管壁圆周切线方向的环向应力σθ,平行于管道轴线方向的轴向应力σz,沿管壁直径方向的径向应力σr,如图2.1,设P为管内介质压力,D n为管子内径,S为管子壁厚。
则3个主应力的平均应力表达式为管壁上的3个主应力服从下列关系式:σθ>σz>σr根据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材料的破坏由最大剪应力引起,当量应力为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差,故强度条件为σe=σθ-σr≤[σ]将管壁的应力表达式代入上式,可得理论壁厚公式图2.1 承受内压管壁的应力状态工程上,管子尺寸多由外径D w表示,因此又得昂一个理论壁厚公式2.管子壁厚计算承受内压管子理论壁厚公式,按管子外径确定时为按管子内径确定时为式中:S l——管子理论壁厚,mm;P——管子的设计压力,MPa;D w——管子外径,mm;D n——管子内径,mm;φ——焊缝系数;[σ]t——管子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基本许用应力,MPa。
管子理论壁厚,仅是按照强度条件确定的承受内压所需的最小管子壁厚。
它只考虑了内压这个基本载荷,而没有考虑管子由于制造工艺等方面造成其强度削弱的因素,因此它只反映管道正常部位强度没有削弱时的情况。
作为工程上使用的管道壁厚计算公式,还需考虑强度削弱因素。
因此,工程上采用的管子壁厚计算公式为S j=S l+C (2-3)式中:S j——管子计算壁厚,mm;C——管子壁厚附加值,mm。
(1)焊缝系数(φ)焊缝系数φ,是考虑了确定基本许用应力安全系数时未能考虑到的因素。
焊缝系数与管子的结构、焊接工艺、焊缝的检验方法等有关。
根据我国管子制造的现实情况,焊缝系数按下列规定选取:[1]对无缝钢管,φ=1.0;对单面焊接的螺旋线钢管,φ=0.6;对于纵缝焊接钢管,参照《钢制压力容器》的有关标准选取:①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焊缝:100%无损检测φ=1.0;局部无损检测φ=0.S5。
压力管道数据表

单位负责人签章: 填报部门负责人签章: 填报人签章:
填报日期: 联系电话:
压力管道数据表
管道名称
管道编号
管道类别
公称直径(mm)
材质
壁厚(mm)
管道长度(m)
最高工作压力(Mpa)
强度试验压力(Mpa)
严密性实验压力(Mpa)
输送介质
最高工作温度(℃)
投用日期
敷设方式
防腐方式
绝热方式
管道图号
调压站数量
设计规范
设计单位
安装规范
安装单位
管道经过地区(厂区)
设计
设计规范选用
强度计算
管道材质选用
管道布线
防腐措施
决热措施
与道路(建筑物或其他管道)间距
强度实验方法
及压力选用
严密性试验方法
及压力选用
支吊架设计
埋地深度
安全装置
设计文件
施工
焊接质量
材质验收
支吊架质量
埋地深度
防腐工程质量
决热工程质量
严密性实验
强度试验施工质量文件使用Fra bibliotek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TA SHEET OF STRENGTH
工程名称:
项目号:
版次: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
设计:
校核:
审核:
工业及热力管道壁厚计算书
1直管壁厚校核
1.1计算公式:
根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6.2中规定,当直管计算厚度t s 小于管子外径D o 的1/6时,承受内压直管的计算厚度不应小于式(1)计算的值。
设计厚度t sd 应按式(2)计算。
[](
)
PY
E PD t j t
o
s +=
σ2 (1)
C t t s sd += (2)
21C C C += (3)
式中 s t —直管计算厚度(mm );
P —设计压力(MPa )
; o D —管子外径(mm );
[]t σ—在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
j E —焊接接头系数;
sd t —直管设计厚度(mm );
C —厚度附加量之和(mm )
; 1C —厚度减薄附加量(mm ) 2C —腐蚀或腐蚀附加量(mm )
Y —计算系数
式中设计温度为常温,一般取50℃,[]tσ根据《工业金属管道设
计规范》(GB50316-2000)附录A金属管道材料的许用应力表A.0.1
进行选取,故20#为130MPa,0Cr18Ni9为128.375 MPa。
E取值是根据《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2部分:材料》j
(GB/T20801.2-2006)表A.3,故20#和0Cr18Ni9的取值都为1。
Y根据《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表6.2.1进行选取,故20#和0Cr18Ni9的取值都为0.4。
1.2常用低压管道计算厚度
1.3常用高压管道计算厚度
1.4厚度附加量
(1).C1厚度减薄附加量(mm),取钢管允许厚度负偏差。
根据《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2002)规定:热轧(挤、扩)钢管壁厚<15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
高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热轧(挤、扩)钢管壁厚≥15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5%δ)
高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冷拔(轧)钢管壁厚≤3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4%δ)
高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
冷拔(轧)钢管壁厚>3mm时,普通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
高级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
根据《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规定:
热轧(挤压、扩)钢管外径≤102mm时,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或0.40中较大值);
热轧(挤压)钢管外径>102mm时,当壁厚和外径的比值
≤0.05时,允许厚度负偏差(15%δ或0.40中较大值)
>0.05~0.10时,允许厚度负偏差(12.5%δ或0.40中较大值)
>0.10时,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
冷拔(轧)钢管壁厚≤3mm时,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或0.15中较大值);
冷拔(轧)钢管壁厚>3mm时,允许厚度负偏差(10%δ)。
综上所述,考虑到CNG站用钢管基本上为冷拔(轧)钢管,故
厚度负偏差应按照上面规定根据钢管材质选择。
(2).C2腐蚀附加量(mm),20#钢管的腐蚀裕量参照《钢制对焊管件规范》(SY/T0510-1998)取1.5mm,0Cr18Ni9钢管的腐蚀附加量一般为0mm。
1.5常用管道的设计厚度
钢管的公称壁厚大于设计壁厚,故所选钢管的壁厚符合要求。
2弯管壁厚校核
2.1计算公式
根据《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3部分:设计和计算》(GB/T20801.3-2006)6.2规定:
内压弯管的计算厚度(位于2
处,最危险处)应按式(4)计算:
[]⎥⎥⎦
⎤
⎢⎢⎣⎡+⎪⎪⎭⎫ ⎝⎛=
PY I E PD t j t
o
w σ2 (4)
当计算弯管的内侧厚度时: ()()2
41
4--=
o o D R D R I (5)
当计算弯管的外侧厚度时:
()()2
41
4++=
o o D R D R I (6)
式中 w t —弯管(内、外侧)的计算厚度(mm );
α—弯管的转角(度);
I —计算系数;
R —弯管在管子中心线处的弯曲半径(mm )
; 2.2弯曲半径
根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中规定:高压钢管的弯曲半径大于管子外径的5倍,其他管子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3.5倍。
对于一些在工厂内加工的弯管,最小可以使R=1.5D o ,而在一般情况下R ≥3D o ,故在计算中选用R=1.5D o 和R=3D o 两种情况,因为只要这两种情况下的设计壁厚可以符合要求,其他情况下的设计壁厚就都是符合要求的。
2.3常用弯管的设计厚度
弯管的公称壁厚大于设计壁厚,故所选壁厚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