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负责人谈无人驾驶汽车背后那些事
人类是否应该实现无人驾驶技术辩论辩题

人类是否应该实现无人驾驶技术辩论辩题正方观点:人类应该实现无人驾驶技术首先,无人驾驶技术的实现将大大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因交通事故而丧生,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可以减少人为驾驶错误导致的事故。
特斯拉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曾表示:“无人驾驶车辆的出现将使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减少至少50%。
”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专家的支持,他们认为无人驾驶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自动驾驶来避免人为错误,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其次,无人驾驶技术可以提高交通效率。
人类驾驶员在道路上的行为往往受到情绪、疲劳、分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交通堵塞和拥堵。
而无人驾驶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配合,避免交通事故和拥堵,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Waymo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他们的无人驾驶汽车在测试中行驶了数百万英里,没有发生任何严重事故。
此外,无人驾驶技术的实现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
无人驾驶技术可以解决老年人和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无人驾驶技术还可以节省人们的时间和精力,人们可以在车上进行其他活动,如工作、休息、娱乐等,提高生产力和生活品质。
苹果公司的前CEO史蒂夫·乔布斯曾说过:“我们不是为了交通而开车,而是为了到达目的地而开车。
”无人驾驶技术的实现将使人们更加专注于目的地,而不是驾驶过程。
综上所述,人类应该实现无人驾驶技术,这将提高交通安全性,提高交通效率,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
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说:“我们应该利用科学和技术的力量来改善人类的生活。
”无人驾驶技术正是科学和技术的结晶,它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反方观点:人类不应该实现无人驾驶技术首先,无人驾驶技术的实现将导致大量的就业岗位流失。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包括驾驶员、出租车司机、货运司机等。
谷歌车辆无人驾驶方案

谷歌车辆无人驾驶方案自动驾驶汽车已成为未来交通的热门话题,谷歌公司一直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该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计划始于2009年,现已发展到阶段性的商业化阶段。
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核心在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公司Waymo拥有高精度地图、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等先进技术,能够在实时情况下进行路况识别、行车决策和车辆控制等操作。
Waymo自动驾驶技术具有以下特点:•数据安全性:Waymo拥有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确保所有数据都在系统内部处理,实现数据隐私保护。
•智能路况识别:Waymo使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技术来捕捉路面实时数据,以及先进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路况分析和行车决策。
•高效能控制:Waymo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效安全的车辆控制,可保证在车辆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反应措施。
经济利益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
对交通流量进行优化,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实现高速公路上的更稳定交通流量,并避免人类驾驶所引起的随机性变化,由此支持全面自动化的交通体系。
通过实现无人驾驶汽车行业,人们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地出行。
无人驾驶汽车的优势在于:无需司机、无需停车、车辆可实现巨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市场前景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2020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约为40亿美元,到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900亿美元。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方案无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挑战与风险尽管无人驾驶汽车方案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当前该行业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技术瓶颈: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精确的路况识别和处理,以及更高强度的数据分析能力。
•安全问题:由于无人驾驶汽车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以及其技术尚未达到成熟阶段,因此存在安全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安全应急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法律法规风险: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法规框架尚不完善,该问题可能导致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受到制约,拖延无人驾驶汽车方案的进一步发展。
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状况及面临的挑战

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状况及面临的挑战王福文【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迅速发展,汽车行业深受影响.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其研发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能够让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安全和快捷,但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并非只有技术障碍,还存在法律、道德等很多非技术瓶颈.分析当前无人驾驶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智能决策与环境感知技术、加快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等相应的对策.【期刊名称】《沧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3)004【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状况;发展障碍;对策【作者】王福文【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 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296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汽车发展的方向是实现自主驾驶,而无人驾驶是自主驾驶的一种高级形式。
从广义上说,无人驾驶汽车是在网络覆盖下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感知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武装起来的智能汽车,它是有着汽车外壳的移动机器人[1]。
2017年7月5日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利用视频直播向公众展示了一段自己乘坐在百度公司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里的场景。
李彦宏称,自己已经行驶在前往会场的北京五环路上,而智能汽车正处在无人自动驾驶的模式。
李彦宏的这段视频将无人驾驶汽车再次拉入公众的视野。
一、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状况近年来,随着市场对汽车主动安全和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无人驾驶汽车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越发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并推动无人驾驶领域的发展。
目前阶段,能够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车辆还没有正式批量生产销售,但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实验车型可以通过环境感知实现制动、停车等高度自主驾驶行为。
(一)国外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状况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便开展了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工作。
1995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制出无人驾驶汽车Navlab系列,逐步完成了横穿美国东西部大陆的无人驾驶实验。
无人驾驶汽车调查报告

无人驾驶汽车调查报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本报
告将对这一新兴技术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原理
无人驾驶汽车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系统,实
现车辆自主行驶的技术。
它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监测
周围环境,结合地图数据和路况信息,自主决策和控制车辆的运动。
二、市场现状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大汽车厂商和科技公
司纷纷加入竞争。
特斯拉、谷歌、苹果等公司都推出了自家的无人驾
驶汽车,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测试和试运营。
三、安全性问题
无人驾驶汽车在提高交通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安全性问题。
事故率、隐私泄露等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在确保安全的
前提下推广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了行业和政府的重要课题。
四、法律法规
当前,各国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立法尚不完善,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
在推动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框架。
五、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无人驾驶汽车有望成为未来交通出行的主流方式。
它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事故风险,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以上是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调查报告,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原理、市场现状、安全性问题、法律法规和未来展望。
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普及。
愿无人驾驶汽车的未来更加美好!。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无人驾驶汽车?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无人驾驶汽车?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使用无人驾驶汽车。
首先,无人驾驶汽车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虽然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无法完全避免的技术故障和失灵的可能性。
据统计,自动驾驶汽车在道路上发生事故的概率要高于人工驾驶汽车,这就意味着无人驾驶汽车对道路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正如美国著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所说,“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还不够成熟,目前还无法保证其安全性。
”因此,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应该禁止使用无人驾驶汽车。
其次,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将会导致大量的就业岗位消失。
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传统的司机岗位将会受到严重冲击,这将直接影响到数百万家庭的生计。
据估计,如果无人驾驶汽车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人工驾驶汽车,将有数百万的司机失业。
而且,这些司机很难再找到其他的工作,因为他们的技能很难在其他行业找到应用。
正如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所说,“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将会对就业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其对社会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就业岗位的稳定,应该禁止使用无人驾驶汽车。
综上所述,无人驾驶汽车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其普及将会导致大量的就业岗位消失,因此应该禁止使用无人驾驶汽车。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使用无人驾驶汽车。
首先,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相比于人工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系统来实时监测道路情况,从而避免了许多由人为驾驶而引起的交通事故。
据统计,无人驾驶汽车的交通事故率要远远低于人工驾驶汽车,这就意味着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有效地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
正如谷歌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所说,“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将会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其次,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由于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交通信息来规划最佳的行车路线,从而避免了许多交通拥堵的情况。
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怎么认定?

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怎么认定?近日报道,谷歌的无人汽车因车辆追尾发生车祸,网友们好奇无人驾驶汽车出了事故谁来负责?现在我就带你了解一下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问题。
《机器人也是人》(Robots Are People, Too)一书的作者、法律约翰-弗兰克-韦弗(John Frank Weaver)称,如果我们希望让机器人为我们做更多的事情,例如当我们的全职司机或给我们运送货物,那么我们可能就需要赋予他们法律主体资格。
机器人毕竟并不是人,赋予其法律主体资格不符合社会常理。
但是,法律主体资格的概念说的并不是谁是或不是活生生的人以及谁能或不能被诉诸公堂。
“如果我们对待机器人就像对待真人一样,那么法律就应该认可我们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等同于我们与真人之间的互动。
”韦弗写道,“有时候,这要求我们承认:机器人是可接受保险的实体,就像真人或企业一样;而且,机器人的责任是独立的。
”关键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不将机器人定义为负有某种法律责任和义务的实体,那么我们将很难有效地驱使它们。
现在,像谷歌(微博)这样打造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面临的处境就非常耐人寻味。
假设谷歌卖了一俩无人驾驶汽车给你,然后它出了车祸。
那么,谁该为此事故造成的损失负责呢?是你?还是谷歌?驱动汽车的算法、感应器以及所有控制系统,均是谷歌设计和研制的。
就连谷歌内部员工也认为,损失赔偿责任不应由车主承担,而应由谷歌负责。
责任主体花落谁家?法律主体是指活跃在法律之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人。
在我国,法律关系主体一般包括国家、机构和组织以及公民。
有法律说:“无人驾驶自动车是全新概念,目前法律还未更改。
但根据常理,我认为若发生意外,负责的应该是车子的拥有人,或给予车子指示要去什么地点的人,因为无人驾驶自动车终究还是要得到人为指示才会开动,因此给指令的人须要负责。
除非车子拥有人能证明汽车的电脑系统出现问题导致车祸,那制造商就有责任。
”也有人觉得这责任本身就是明显的于是否是机器人驾驶无关。
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近年来,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了热门话题。
这项技术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使汽车能够在没有司机的情况下自主行驶。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驾驶汽车正逐渐走向商业化,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1. 当前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1.1 科技公司的介入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科技公司显然是领头羊。
谷歌、特斯拉、优步、苹果等公司都在积极地投入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
其中,谷歌自主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并于2015年展示了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目前该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公路上进行测试。
1.2 汽车制造商的努力汽车制造商也表示出了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极大兴趣。
通用、福特、奔驰等公司都在加大研发力度。
尤其是在2017年,通用公司宣布将在2020年前推出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并派出了高级研究人员成立专门的技术中心。
1.3 政策的推动政策的推动也是无人驾驶汽车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美国、英国、中国等多个国家都陆续出台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相关法规。
这些政策的制定对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 未来展望2.1 商业化应用在不久的将来,无人驾驶汽车有望成为一种可靠、高效的交通方式。
首先,无人驾驶汽车能够根据路况、交通信号等信息实现自主行驶,能够减少人为的操作,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次,无人驾驶汽车还能够提高出租车、运货车等商业应用的效率,提高出租车的使用效率和减少物流成本。
2.2 海量数据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应用,将产生大量的交通数据和驾驶数据,这些数据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例如,根据驾驶数据,无人驾驶汽车能够设计出更加安全、更加适合的行车路线和速度,这样就能够让交通更加流畅、快速。
2.3 城市规划在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城市规划也将发生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道路和停车场将不再适用于这种新型交通方式。
人工智能安全伦理问题的案例

人工智能安全伦理问题的案例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事故
2016年6月,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了一
起致命事故,一名女司机在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操控下,不慎撞上了一辆卡车,导致司机及另一名乘客受伤,司机当场死亡。
这起事故把人工智能安全伦理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事故发生后,谷歌首先暂停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并调查了该事故的原因。
谷歌的调查发现,该事故是由于司机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以及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缺陷造成的。
此外,谷歌还发现,由于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缺陷,导致该汽车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从而导致了这起事故。
从这起事故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安全伦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在这起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技术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就可能导致更多的事故发生。
因此,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应该重视人工智能安全伦理问题,以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歌负责人谈无人驾驶汽车背后那些
事
克里斯·厄姆森据科技博客Re/code 报道,谷歌今天在Code大会上发布了新的无人驾驶汽车。
该汽车看起来像是有轮子的缆车,它既没有驾驶盘,也没
有刹车踏板和加速装置。
Re/code采访了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主管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期间谈及该项目革命背后的概念、产品何时上路等问题。
谷歌在过去的5年里改装了现成车型去试验无人驾驶技术。
除了车
顶的旋转激光装置外,它们看上去跟普通车没什么不同。
而该公司今天发布的汽车看上去则非常怪异。
它们又小又圆,配备各种小型黑色传感器(车顶也有旋转激光装置),用泡棉做的前保险杠,以及柔韧的挡风玻璃。
它们由一款
移动应用外加两个实体按键(出发键和停止键)控制。
以下是对厄姆森的采访摘要:问:谷歌为什么要自己打造汽车呢?答:我们对于完全无人驾驶的汽车概念感到非常兴奋。
在研发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要将项目做好来,你就需要
从头开始打造一款汽车。
问:谷歌自己打造的汽车有什么是改装而成的无人驾驶汽车所不具备的?答:这些原型车拥有新的传感器,一些可让它们看得更远的新雷达装置和新激光装置,以及一些新摄像头。
例如,原来的雷克萨斯改
装车顶部拥有这种绝妙的360度视角装置,但由于汽车本身的几何结构问题,车子侧边附近有些地方是它们无法看到的。
而这些原型车的侧边则装有激光传感器,因而能够看得很清楚。
基于我们从雷克萨斯改装车学到的经验,我
们还给原型车内置了一些安全特性。
我们将此称为防御性驾驶。
问:没有驾驶盘,没有刹车踏板,车子万一发生故障要怎么办?答:由于没有驾驶盘,我们必须要设计非常基础的功能。
该汽车实际上有两个发动机,如果其中一个坏
了,另一个就会自动接管。
所以它能够一直进行操纵,刹车方面同样是有两个系统。
问:两个系统都不是由人来操控?答:是的,我们将此称为容错结构。
我们给乘坐者提供了碰撞防护,不过让我们真正感到兴奋的是针对行人和其
他道路使用者的保护。
我们想要确保,即使发生意外事故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害。
因此,我们用可压缩的泡棉来做车子的前保险杠,柔韧的挡风玻璃也应该可以给予人们更好的保护。
问:你们这么做是因为该汽车的定位是
都市车还是别的什么吗?答:涉及两点。
首先,我们需要在保护道路使用者上进行大幅的提升。
要知道,全球每年有120万人被撞身亡,其中约40%是行人和骑车者。
另外,这是一项我们将带到世界的新技术,我们想要使得它尽可
能安全。
因此,我们仔细考虑如何为路上的人创造额外的安全保护。
最后,我们将会把这些汽车的最高车速限定在每小时25英里。
告诉你一项有趣的数据,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时速25英里所产生的动能仅为时速35英里的一
半。
速度慢一点,就能大大提升安全性。
问:谁来开这些汽车呢?你早些时候说从今年夏天开始,未来至少会有100人参与。
答:是的。
跟一样雷克萨斯改装车,它们一开始也将被用来测试无人驾驶软件,让我们看看可以如何进行改
良。
到该软件通过安全评估时,我们就会开始让社区里的人来参与一些试驾。
另外,测试也让我们有机会确切了解人们如何使用它们。
对于这些汽车,用户不必担忧那些琐事。
他们只需要想想要去哪里,一路上要做些什么。
我们将会
利用它们来探索那种体验,看看它对于社区而言的意义。
问:你们知道制造这种汽车会需要多少成本吗?答:我们还在研究这个问题。
目前它们还是原型产品。
问:你们会在车上打广告吗?答:我们不觉得那么做是合理的。
问:不需
要人驾驶的话,那完全没有人的汽车上路是否合法?答:你可以那么做。
这就要说回我们的初衷了。
给像史蒂夫马汉(Steve Mahan)(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早期测试者)这样的盲人提供一辆间或需要他操作的汽车显然帮不到他。
能够
自动去到他面前、带他去他想去的地方和让他只需要坐着的汽车才是我们想要追逐的,才是令我们感到兴奋的。
问:那意味着路上的车会变多还是变少?答:我的愿景是,这些汽车最终会共享,不管是在家庭内共享,还是在社区内。
这将使得路上的汽车减少,它们的使用效率将大大提升,这会造福每一个人。
译者:乐邦百度新闻与网易科技合作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克裡斯·厄姆森據科技博客Re/code
報道,谷歌今天在Code大會上發佈瞭新的無人駕駛汽車。
該汽車看起來像是有輪子的纜車,它既沒有駕駛盤,也沒有剎車踏板和加速裝置。
Re/code采訪瞭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主管克裡斯·厄姆森(Chris Urmson),期間談
及該項目革命背後的概念、產品何時上路等問題。
谷歌在過去的5年裡改裝瞭現成車型去試驗無人駕駛技術。
除瞭車頂的旋轉激光裝置外,它們看上去跟普通車沒什麼不同。
而該公司今天發佈的汽車看上去則非常怪異。
它們又小又
圓,配備各種小型黑色傳感器(車頂也有旋轉激光裝置),用泡棉做的前保險杠,以及柔韌的擋風玻璃。
它們由一款移動應用外加兩個實體按鍵(出發鍵和停止鍵)控制。
以下是對厄姆森的采訪摘要:問:谷歌為什麼要自己打造汽車
呢?答:我們對於完全無人駕駛的汽車概念感到非常興奮。
在研發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要將項目做好來,你就需要從頭開始打造一款汽車。
問:谷歌自己打造的汽車有什麼是改裝而成的無人駕駛汽車所不具備的?答:這些原型車
擁有新的傳感器,一些可讓它們看得更遠的新雷達裝置和新激光裝置,以及一些新攝像頭。
例如,原來的雷克薩斯改裝車頂部擁有這種絕妙的360度視角裝置,但由於汽車本身的幾何結構問題,車子側邊附近有些地方是它們無法
看到的。
而這些原型車的側邊則裝有激光傳感器,因而能夠看得很清楚。
基於我們從雷克薩斯改裝車學到的經驗,我們還給原型車內置瞭一些安全特性。
我們將此稱為防禦性駕駛。
問:沒有駕駛盤,沒有剎車踏板,車子萬一發生故障
要怎麼辦?答:由於沒有駕駛盤,我們必須要設計非常基礎的功能。
該汽車實際上有兩個發動機,如果其中一個壞瞭,另一個就會自動接管。
所以它能夠一直進行操縱,剎車方面同樣是有兩個系統。
問:兩個系統都不是由人來操
控?答:是的,我們將此稱為容錯結構。
我們給乘坐者提供瞭碰撞防護,不過讓我們真正感到興奮的是針對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保護。
我們想要確保,即使發生意外事故也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傷害。
因此,我們用可壓縮的
泡棉來做車子的前保險杠,柔韌的擋風玻璃也應該可以給予人們更好的保護。
問:你們這麼做是因為該汽車的定位是都市車還是別的什麼嗎?答:涉及兩點。
首先,我們需要在保護道路使用者上進行大幅的提升。
要知道,全球每年
有120萬人被撞身亡,其中約40%是行人和騎車者。
另外,這是一項我們將帶到世界的新技術,我們想要使得它盡可能安全。
因此,我們仔細考慮如何為路上的人創造額外的安全保護。
最後,我們將會把這些汽車的最高車速限定在
每小時25英裡。
告訴你一項有趣的數據,當汽車發生碰撞時,時速25英裡所產生的動能僅為時速35英裡的一半。
速度慢一點,就能大大提升安全性。
問:誰來開這些汽車呢?你早些時候說從今年夏天開始,未來至少會有100
人參與。
答:是的。
跟一樣雷克薩斯改裝車,它們一開始也將被用來測試無人駕駛軟件,讓我們看看可以如何進行改良。
到該軟件通過安全評估時,我們就會開始讓社區裡的人來參與一些試駕。
另外,測試也讓我們有機會確切瞭解人
們如何使用它們。
對於這些汽車,用戶不必擔憂那些瑣事。
他們隻需要想想要去哪裡,一路上要做些什麼。
我們將會利用它們來探索那種體驗,看看它對於社區而言的意義。
問:你們知道制造這種汽車會需要多少成本嗎?答:我們還
在研究這個問題。
目前它們還是原型產品。
問:你們會在車上打廣告嗎?答:我們不覺得那麼做是合理的。
問:不需要人駕駛的話,那完全沒有人的汽車上路是否合法?答:你可以那麼做。
這就要說回我們的初衷瞭。
給像史蒂夫馬
漢(Steve Mahan)(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早期測試者)這樣的盲人提供一輛間或需要他操作的汽車顯然幫不到他。
能夠自動去到他面前、帶他去他想去的地方和讓他隻需要坐著的汽車才是我們想要追逐的,才是令我們感到興奮的。
問:
那意味著路上的車會變多還是變少?答:我的願景是,這些汽車最終會共享,不管是在傢庭內共享,還是在社區內。
這將使得路上的汽車減少,它們的使用效率將大大提升,這會造福每一個人。
譯者:樂邦百度新聞與網易科技合作稿
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