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花道:追求“静、雅、美、真、和”的艺术

合集下载

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摘要花道,在日本,是一种传统的大众文化。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日本花道象征着生活的自然美。

通过日本花道可以了解日本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 日本花道感情自然美引言听说日本花道古今都非常有名,通过日本花道我们可以更深的了解日本的文化。

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探讨一下日本花道。

1.日本花道日本的插花艺术,也就是日本花道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花道最早的起源却是中国佛教的供花。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花道受到日本个方面的重视,据说主要原因为“日本人对自然的一种心情”。

日本人民自古以来就热爱大自然。

他们甚至对一朵花,也要研究它的来龙去脉,观察它的形状姿态,喜欢它的千娇百媚。

这种深刻重视植物,甚至和植物心心相应的日本人特有精神,是发展花道艺术的主要原因。

花道的基本点,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2.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花道家不仅认为花是美丽,还觉得花反映了时光的推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

花道所要呈现的是一件美的事物,同时也是一个表达的方式、修炼方式。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

插花是将具有观赏价值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材料和非植物材料按照一定的构思、遵循一定的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花艺之路,要以爱为根,以美为本,以真为魂,以勤为茎,将内涵美与外形美统一于造型之中,将人间正道与花道融为一体,不断惠美人群。

在日本天文元年相传的《池坊秘传》中,就有“花之心应为我之心也”。

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一Hale Waihona Puke 花道起源,发展 二.花道的内涵 三.花道的精神 四.花道的艺术形式 五.花道的流派
花道的内涵
花道的宗教根源和它与生老病死的自然周期的紧密关联, 使得花道具备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任何自然的物质都可能被使用。作为日本的一种传统艺 术,花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象征语言和装饰概念; 在花道中使用自然的、生命短暂的花卉和枝干使得时间 维度成为创造活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花道的实 践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排列和布置的风格、容器的大小、 形状、质地、容量和颜色、展示的地点和场合等等都是至关 重要的因素。 花道被当作针对四季的变迁、时间和变化进行冥思的一 种形式。
盛花
字面意思是堆积花。景观造型是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 是现代插花艺术的主流。
花道的流派
花道的流派15世纪立 花名家池坊专庆创造的池坊 立花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
池坊流
15世纪立花名家池坊专庆创造的池坊立花 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成了花道的代 名词。 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 大的花道流派,据说其弟子有100万人。
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
室町时代池坊专庆创立了立花花形
日本天应年间,专应 专应(人名)将插花的构想具体化。 专应 专应的后代专荣在整理茶花构成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真、 真 副请、真隐、见越、流枝、前置即“七种工具插花 副、副请、真隐、见越、流枝、前置 法”。日本天正年间至元和年间一直很有名气的第一代专 好及宽永年间十分活跃的第二代专好又使插花枝艺有了很 大的发展,技法更加复杂。在七种工具的基础上又推出了 侗作、大叶、后围、木留、草留、会释。 扣、侗作、大叶、后围、木留、草留、会释 • 第二代专好 专好强调立花的基础为“真”。以“副”和 专好 “请”求对称。以“流枝”和“扣”求均衡。以“见越” 和“前置”求远近。由于插花技艺的进步,使插出的鲜花 比真花的姿态更富有变化,出于自然美又超出自然美。专 立花”。 好父子的插花技法经后人整理、发展,正式称“立花 立花 •

花道与茶道-日本人对美德追求

花道与茶道-日本人对美德追求

Thank you!
开心每一天
花道的内涵
• 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于家庭和社会。
花道的内涵
• 最后花道是一种易 于为大众所接受的, 可以深入浅出的文 化活动。
花道的内涵
• 在日本,花道艺术已经成为许多不属于任 何特定流派的普通人士,日常生活中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各种花道造型装点着普通 人的家庭生活,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和节日 中,人们则采用某些特殊的材料表达了美 好的愿望。
• 除了要慢慢细品,如果出喝茶时出声音的话,表示你对主 人好茶的赞赏,声音越大越是赞赏
• 喝完后放在桌子上,顺时针转动两下,正面对着自己,观 赏茶碗的造艺,为制造茶碗的师傅致敬。
• 观赏完以后,把茶碗正面转到外面。
和果子
• 生果子: 新鲜糕点,保 存期限短。 • 干果子: 保存期限长。
日本茶道精神
花道
• 插花的真正的含义 • 插花艺术加深了日本人与自认的关系,培 养了日本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在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里追求美的真谛,使 人们在与大自然的交流中产生一种共鸣, 从而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花道的类型
• 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插花类型,一直 持续发展到今天的有:立花、生花、投入花、盛 花。
七月七日,星星节的造型“棚机”是 用竹子作为装饰的一部分
• 九月,人们集会赏月时,用 南美洲草来做花道造型,代 表了萧瑟的秋天。
• 九月,人们集会赏月时,用 南美洲草来做花道造型,代 表了萧瑟的秋天。
日本茶道文化
•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 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 化艺术活动。
“和、敬、清、寂” ——日本茶道的根本,融宗教、 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

日本的艺术(一)

日本的艺术(一)

装清水的水缸。

竹勺(把水从水缸里勺到茶釜)。
“枣子”(又名
“利休枣”),因 为形状像红枣,故 名。放置抹茶的木 制漆器,带盖儿。
陶 茶 如茶 罐 水 ,具 。 , 金代 火 铁表 点 釜着 燃 ,世 的 木间 火 竹的 炭 勺所 , ,有 土 水事 物 。 -

大唐 这 抹 应代 种 茶 禅。 吃 是 师南 法 一 传宋 也 种 入时 名 青 日, “ 绿 本经 末 的 。圣 茶 茶 一”叶 禅,粉 师起末 、于,

关 于 抹 茶
日本茶道历史 代表人物
荣西
荣西既是日本的禅宗
之祖,也是日本的 “茶之祖”。
村田珠光
(1423-1502) 珠光被称为茶道的 “开山之祖”。正是 他把饮茶从游艺上升 为茶道。
武野绍鸥
曾师从当时最有名的 学者三条西实隆学习 “和歌道”。并从珠 光的门人处修习茶道。 他扰日本“和歌道” 中的素、净、雅思想 引入茶道,是茶道民 族化的一个重要人物。




因的据花 素角日道 产度本自 生和人中 了四自国 两季身传 、花的入 三草喜日 千的好本 个不、后 流同欣, 派等赏根 。

池坊立花
“池坊立花”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
弟子约有100万人。池坊则成了日本花道的 代名词。 池坊的历史,就是插花的历史。 池坊插花已有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日 本花道的本源,也是日本最古老的花道。 其发源可以追溯到隋代的佛教插花。
盛花
投入
自由花(じゆうか)

自由花也称“前卫花”是从上述“盛花投入”派生出 来的现代花形,所以自由花也可说是现代的“盛花 投入”。自由花没有立花和生花在花材等方面的种 种制约。各流派只要合乎本派的基本型,可以自 由地大胆创新,它的特点除了色彩本位与自然本 位外也很注意造型,是这三者结合起来的的有现 代化感觉的花形。

日本花道 插花 小原流花道 插花培训 花艺 李姿筱生活美学馆

日本花道 插花 小原流花道 插花培训 花艺 李姿筱生活美学馆

李姿筱生活美学馆李姿筱生活美学馆—主题茶道、日本小原流花道,主要以茶艺培训、花道培训、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以及茶事活动为主的文化传播中心,以茶会友、因茶结缘,致力于弘扬传播悠久的茶文化,体现花的自然优雅,美学馆以一种全新的理念、灵动的姿态、新颖时尚的表现形式,为大家打造一个有文化底蕴且有内涵的茶道、花道的文化交流平台。

李姿筱生活美学馆主要针对女性朋友,希望众多的女性朋友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琐碎之余,可以寻找内心平静的自我,富有内涵。

茶道是一种释放自我、修炼自我的方式。

一杯香茗,细细品味,你会发现,生活不过是拿起、放下,如此而已。

花道不单纯是插花,它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讲究人花一体,更像是一种修行。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

茶道源于中国,之后又传入西方。

日本小原流花道:作为东方插花主流之一的日本插花,起源于中国,传承中国古典插花风格,结合日本的文化习俗,演变发展至今,花道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小原流花道是日本三大主流花道之一。

是一种以色彩美为中心,结合季节美和形态美的花材造型艺术。

十九世纪末,创始人小原云心将盛花的新概念引入插花中,即是把花“盛”于浅水盘中,表现出面的扩展,小原流创发的古典插花的水盘沿用至今,是日式花道的必备道具。

以写景出名的小原流花道,作品构思变化灵活,注重花的个性及组合的协调性,格调高雅、清新脱俗,整体的线条流畅连贯,展现出一种真实地自然意境。

如今在日本,随处可见插花作品,随处都有花道学校,日本女性把花道当成了一种必修课。

花道代表着一种生活情趣,它是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观的极好的方式,是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

日本的花道艺术

日本的花道艺术

日本的花道艺术一修学堂 ||小原流花道学习课程日本人说,我们的地球在微笑,因为有鲜花包围着它。

而日本的花道j使美丽的鲜花更温馨,更富于哲理。

它是日本美学的一部分,并作为日本独特的传统文化广为普及。

与西方插花艺术不同,日本强调插花的线条美。

花道艺术发展到将花瓶、根茎、叶子和花朵都包括在内,形成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为一体的和谐统一,追求“静、雅、美、真、和”,有量感和动感。

在日本,花道不是单纯的插花,而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因此被推祟为妇女的“必修科目”,这是日本花道的突出特点。

日本花道经历了古典插花艺术、自然主义插花艺术和现代插花艺术三个阶段。

花道源于古代的佛事活动,唐宋时,中国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俗,这习俗与佛教一起传入日本,但那只是原始花道,不论花朵或枝干都要向着天空摆放,以表示诚与信,在日本《古事记》中就有供花的记述。

《万叶集》和《古今集》中也有“大宫人戴花冠”、“瓶中斜插花”的描述。

”起初,插花人并不要求华丽的“花之美”,只求自然简朴,这是日本人古代的爱花意识,有的插花人只把一枝白梅插入花筒,而茶道宗师干利休,在茶室里也只留一轮向日葵或者在花笼上画上竹花。

”从8—12世纪,插花逐渐摆脱了佛教色彩,演变成供观赏的艺术。

室叮时代,涌现出专以插花为业的花道家,如池坊专庆和立阿弥两位花卉名家。

他们把饮茶、居室、插花看作是艺术的一个整体,把瓶内插花称为“立花”他们把“立花”规范化、程式化和艺术化,使它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因此他们被尊为日本的“花道之父”。

“立花”讲究插花技术,池坊系第一代传人曾用巨大的花器以松相配,竖起高达7米的立花。

后来,又在大云院百瓶花会上,展示多姿多采的立花。

第二代传人的“立花原理”,是把多种多样的花组合在一起,力求均衡和比例统一的造型美。

这种立花样式,反映出大自然的宏伟壮丽,如松枝象征大山,白菊花代表河流或小溪。

立花式插花逐渐进入黄金时期,各种仪式或节庆时大都以立花为装饰品。

日本文化日本花道ppt课件

日本文化日本花道ppt课件

美的表达、修炼的方式
花道家不仅认为花是美丽,还觉得花反映了时光的推 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花道所要呈现的是一件美的事 物,同时也是一个表达的方式、修炼的方式。
彰显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造化将美丽的花木无私奉献给了人类。
人格塑造
仪礼、德行、胸中的气韵、内心的澄明
人、花一体
“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室町时代池坊专庆创立了立花花室町时代池坊专庆创立了立花花江户时代出现生花花形江户时代出现生花花形近代西化风潮中产生自由花近代西化风潮中产生自由花花道意境花道意境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花道道意花道道意从深处看花道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
谢谢大家!
SUCCESS
THANK YOU
2019/9/16 20
SUCCESS
THANK YOU
2019/9/16 11
花道技艺
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于家庭和社会。
花道艺术
花道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采用园艺、美术、雕 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
“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花道各流派的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统 一,这是东方特有的自然观念和哲学观念。
日本花道
制作:哲学 刘慧明
主要内容
1
花道含义
2
花道,是一种插花艺术
就是把花、树枝、树叶按一定的要求插入花瓶中,从 而形成千姿百态的形状,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韵味。
花道,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日本花道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来插花,任何人 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
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

室町时代 池坊专庆创立了“立花”花 形

浅析日本花道

浅析日本花道

浅析日本花道作者:刘洋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2期摘要:日本花道最初起源于中国,隋朝时期的佛堂供花就是日本花道的原型。

供花传到日本之后,日本的地理环境和它当时的国情使花道逐渐获得发展,相继又产生了许多各种不同的流派,并且成为日本人教育子女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些流派的特色和规模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基本点却都是相通的,就是天、地和人的统一。

日本花道是一种综合艺术,亦是一种技艺,还是一种广为大众接受的文化活动,更是一种追求“静、雅、美、真、和”的一种道意。

日本花道在娱乐、服务大众的同时,更是逐步培养了插花人的身心和谐、有礼。

关键词:日本;花道;花道精神[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3--01一、日本花道的历史及其发展日本花道是日本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所谓“花道”,是指适当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等,将其艺术地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欣赏其美丽的容姿及其生命力的艺术。

“花道”也称为“华道”,或“生花”。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佛教从中国传到日本,与此同时,与佛教相关的一些仪式和装饰也都被传到了日本。

比如,日本人爱好把自然的花草放入器皿中以作装饰,因为自然的花草要比人工制的供花有生气。

公元8世纪,插花技术出现了,但是直到12世纪,插花技术才得到真正的发展。

到了室町时代,由于贵族对插花技术的喜爱,“立花”逐渐发展了起来。

“立花”成了贵族前客厅的一种摆饰。

“立花”,是根据花草向上生长的姿势而采用的一种竖立式插花术,多种花材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忠实再现了大自然的美景。

而在江户时代,日本经济稳步发展,插花技术逐渐不再是佛教弟子及王公贵族的象征,其他阶层如武士、富商和妇女也可接触花道。

由于“立花”的俞显呆板,因此“生花”——一种更为简单的造型——出现了。

“生花”尊崇天地人的统一,并以五行——金、木、水、火、土——来命名它的花型,并且其采用一些技术使得花枝增加了一丝曲线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花道:追求“静、雅、美、真、和”的艺术
花道在日本称为“华道”,起源于奈良时代,最终在平安时代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自然艺术。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也不是将花材进行简单的摆放和堆积,而是一种人类情感的表达,不仅要表达花的美态,还要展现出“美而不艳,媚而不妖”的矜持与谦和,这是一种形神兼备的品味造型的艺术。

(华,古汉语为“礼”之意,代表着人的修养,以及对自然万物的尊重)
道,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人理解自然万物的智慧,也是华夏民族感悟人生的哲学。

随着时代流变,日本人继承了“道”的精神,并彻悟了“道”的智慧,将其当作人生之中最高的事业,作用在一切社会生活之中,花道便是其一。

花道是日本美学的一部分,并作为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流传至今。

与欧洲插花艺术不同,日本强调的是插花的线条美、观赏的结构感,以及被赋予的人文精神。

花道艺术是将花器、根茎、叶子和花朵都包括在内,形成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追求“静、雅、美、真、和”的境界,以量感、质感和动感的视觉艺术直至人心。

欧洲花艺使用花朵数量之多,其作品主要强调色彩的浓郁和视觉的感观。

与此相对,日本花道的花朵数量之少,是依靠线与面来表现的“省略美”,还有利用空间,衬托花朵以表现出的“空境”之美。

这种特有的“美学”传承,所传授的不仅仅是花枝最佳的定位技法,更是磨练五感,体会自然,陶冶高品位审美观的过程,从中领悟人文
与自然的精华所在。

日式花道以花材用量少,选材简洁为主流,有时会以花的含苞、待放、盛开代表过去、现在、将来的时空概念。

他们强调花与枝叶的自然循环生态美姿,便是天人合一、宇宙与精神永恒的缩影。

若常以宽宏意境和深邃内涵从事花道艺术的表达,自然体会到花道艺术家对植物本性的认识,以至尊重的境界。

日本花道的变迁过程,孕育出众多的流派,但多数以三枝构成基本形式,其本质都是以三点为中心的结构追求美的极致。

三枝连接而成的线,构成的面,组成了各式各样的三角形,具有稳定的平衡感。

花道的魅力在于"非平衡之中的平衡"、"不稳定之中的稳定",这种非对称的不等边三角形更能生动表现出花草自然舒展、植物自由生长的生命力。

在池坊流派的概念里,虫蚀之叶、残枯之叶与水嫩娇艳的鲜花一样,都是草木生命“生、老、病、死”的自然体现。

在各个时间段中,植物与人类世界一样,都在不断地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

池坊插花的理念,便是将这种生命变化之美最大程度展现出来。

不过,池坊认为最美的莫过于含苞待放的花蕾了,因为它象征着通向未来的生命之源。

池坊流派,还以古典“阴阳五行哲学”为理论基础,讲究花材之间、花材与花器之间的和谐与严谨。

坊,在今天理解为“小巷、场所”,而在先秦时期,“坊”是君子严谨的行为、道德的自律,是“礼”的表现,华即礼,故而花道亦为华道。

坊以土、方相合,“土”在五行
哲学中为“德”,“方”为自然规则,合成之意便是地之方——行为的界限和道德的自我约束。

池坊流派,以花代人、育花教人、花我为一的哲学,成就了插花艺术最高“道”的境界。

(坊的理解来自于《礼记·坊记》;远古哲学中“天圆地方”,天之圆为无边无限之意。

)(《五行哲学》:水,五行哲学中为“智”,其本为生命之源,然过多必然至泛滥成害。

所以,要想引导水流走向正常(让人的聪明才智不用在恶),并为人谋福,就需要以土克之。

然而,一盘散土难以克水,将其锻造烧结成方形,才能铸就堤坝,防止水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