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牛和鹅》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牛和鹅》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牛和鹅》导学案

白银区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学导案

课后链接:

任大霖(1929~1995)浙江萧山人。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山岗上的星》、《童年时代的朋友》,儿童剧集《水淹春花田》,童话集《鹰妈妈和她的孩子》,中篇小说《我们的田庄》、《喀戎挣扎》、《哥哥二十四我十五》,短篇小说集《蟋蟀》、《秀娟姑娘》、《少先队员的心灵》、《心中的百花》,通讯集《红泥岭的故事》等。

课后反思:

《牛和鹅》学单

1.认真分析学习目标

2.介绍作者

3.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解决生字词,并用你智慧的眼光发现课文中重要的字词,用横线画下来,并在下面抄一抄。

4.细读课文,标好自然段的序号,并大声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做好全班朗读的准备。

5.精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并用﹏﹏线画出你认为重要的、有意思的词语、句子,在旁边适当写出自己的看法,。

6. 分享:自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想与同学分享什么?

7. 质疑:再读课文,用……画出你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并针对课文写下你自己的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牛和鹅》检测单

一、词语注音。

惹怒饭碗池塘

卡住束缚

二、比一比、再组词。

碗()塘()贴()屁()

婉()搪()帖()屉()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1.看到牛,我们可以()它的背,()它的肚子,用树枝去()它的屁股,用瓦片去()它的皮,还敢()它的角,()到它的背上去。

2.看到鹅,则()着墙壁,()地走,心里(),鹅朝我们走来,便急急(),吓得腿也()了,甚至害怕被()。

四、修改病句。

1.清晨,阳光从东方慢慢升起来。

2.这件洁白的衣服真是白。

3.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睡着了。

《牛和鹅》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牛和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篇明意,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牛和鹅,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课文,谁能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接着写……最后写……)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牛,害怕鹅。接着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最后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态度。) 二、理解课文,精读课文,感知品味: 1、请大家默读课文(1-4自然段),画一画,做批注。 (1)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牛怕人,鹅不怕人)为什么?(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2)“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然后到小组里交流。 对牛:欺负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触它的屁股、刮它的皮、扳牛角、骑牛背 对鹅:害怕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绕个大圈子 (3)找出“我们”对待牛的动词,并打上三角符号。(拍、摸、触、刮、扳、骑) 2、读第五—七自然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怕鹅?(1、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2、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 3、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3、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鹅的神气?画一画。 (1)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2)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导学案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4、65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 2、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 学习难点:对平行四边形概念及特征的理解。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二、自主学习: 1、自学64页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找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_____________ ,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组对边平行。(用纸剪两个完成一样的任意形状的三角形,上课时用) 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________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___。 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平行四边形有()条高。 3、长方形和正方形各画1个后,观察它们分别都有哪些边平行? (1)独立画图后,找出各自平行的对边。 (2)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否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吗?它们是否属于平行四边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形。 三、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 1、平行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特征以外还有哪些特征呢?用刻度尺和量角器分别测量平行四边形的每一条边的长度和每个角的度数,标在图上。

通过测量我们发现: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__并且________。平行四边形对角____________ 。 2、利用学具材料中的平行四边形框,学习例2。 3、思考并操作,完成65页做一做第1题。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确定了,它的形状能确定吗?答: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容易________,这种性质也叫做不稳定性。 四、过关检测: 1、完成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2。 2、完成课本67页第1题。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平行四边形。 3、完成课本第67页第2题。两个同学一组拼一拼。 4、判断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2)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不易变形。() 5、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几个角,如果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动手剪一剪,把示意图画下来。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1.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把握课文。 知识连接: 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 日在海宁县所见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令人难忘。 预习任务: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的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那些时段的景象? 蒙薄号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2)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3)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3、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朝来之前,江面上----------,潮来之时,只见---------------------------------,浪潮越来越近--------------------------------------,那声音----------------------------- ----------------------,潮过之后,江面上------------------------------------,看看堤下---------------------------------------------,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我们为之----------------------,为之-------------------------------。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江潮的名诗句。

《牛和鹅》教案

《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体会作者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上受到启发。 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师:(出示牛的图片)同学们对牛有什么印象?板书:牛(生自由说)(出示鹅的图片)你对鹅又有什么看法呢?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看法?(生自由答)板书:鹅(牛字稍小,鹅字稍大) 师: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一篇关于牛和鹅的课文。(板书:和)齐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质疑,师提炼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牛字小,鹅字大?)师: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一起来读。 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指4名学生读第3、5、8、12自然段,检查预习阅读情况,师生评价。 2、默读课文,思考之前提出的问题,如果有收获,请在书上作批注。3、指名汇报,你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指名说) (1)本文的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小结: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用“课文先写……接着写……最后写……”的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得更清楚。 (2)为什么把牛字写得小,把鹅字写得大?(生自由说) 师:因为这就是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 ①“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指名朗读)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板书:牛怕人鹅不怕人 过渡:因为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 ②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2自然段)过渡:作者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鹅)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

《牛和鹅》教学设计

《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以“角度”为主题的第八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写了“我”因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常欺负牛,怕鹅。在遭到鹅袭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励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说明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 学情分析: 文章内容涉及到动物,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侯的事,便于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因为“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与牛和鹅的接触的情形前后比较变化明显,学生易于理解。从本文获得的启示学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师点拨,同学间互相交流启发的基础上完成。 教学目标: 1. 会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读准除生字外,一些易读错字的读音。 2.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中一处破折号的作用;体会作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好处;学习准确使用动词使文章更生动;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3. 悟出这样的道理:“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从中受到教育,指导今后的行为。 教学重点: 继续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由读文——理解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包含图片、重点词句的多媒体 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漫画] 图1:一个人物背影全身照片,这个人留长发,体型消瘦,旁边一个女孩怯生生地问:“阿姨,几点了” 图2:被称做阿姨的人,一转头,小女孩怔住了,原来这个人是个叔叔。 提问:看过这组漫画你想到什么 师从同学们谈的看法中提炼出这一条:“不能带着固有的思想看待事和物。”[点评: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带着固有思想看问题这一点] 2.[出示一张牛的图片、一张鹅的图片]提问:你对它们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 [点评:使学生对牛和鹅先有初步印象,进而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进行对比阅读]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牛和鹅》,“我”与牛和鹅发生了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北师大版2019年春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角度牛和鹅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2019年春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角度牛和鹅导学案(无答案) 》课型阅读课备课教师小组评价:组长审批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的 1、学会5个生字,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膊”等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总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体会作者进行心理描写的作用。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资料搜集学案预习 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学案导案 一、目标导航 1、说说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读读老师出示的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1、(出示牛和鹅的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

2、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学探究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读文、识字、释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说说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文解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细心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讲的?理清课文条理。 三、交流展示 1、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 2、男女生赛读生词。 3、指读象声词和较难读的词语。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交流。 2、巡视指导,相机板书易写错的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 4、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牛和鹅》教学设计

《牛和鹅》教学设计 徐吾学校 陈嘉琪

《牛和鹅》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牛和鹅》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记叙作者原来非常怕鹅,一次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不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已得到充分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书写、朗读、课外阅读和习作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好处,学习准确使用动词使文章更生动。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2、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内容安排 第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称赞的是牛默默奉献的精神。而唐代著名的诗人骆宾王笔下的《咏鹅》通过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更是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那么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牛和鹅》这篇课文,看看你会从这篇课文得到什么启发。

新版PEP四年级英语上册导学案(全册)

四会市城中街道中心小学四年级英语科导学案 主备人:华国英复备人:华国英时间:2015.9.1 课题:Unit 1My classroom A Let’s learn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习目标: 1.我能听懂、会说:What's in the classroom? One blackboard, one TV, many desks and chairs.并能在实际情景中来问答教室中的各种物品。 2.我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lackboard, light。 重、难点预测:学习What's in the classroom?及相关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lackboard, light。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在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时,注意单词复数的读音。 二、课前预习 1、请同学翻开课本P5,跟录音读5遍。 2、你能知道教室里有什么设备吗?请大家分享一下吧。 3、写出下列单词的中文意思: 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lackboard light 三、家长加油站() 1、孩子听录音、跟读P5课文5遍。() 2、能知道教室的设施,并能与大家分享。() 3、完成预习部分的内容。() 完成情况:()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__ 四、活动探究部分 (1)课前精彩三分钟。 (2)课前热身Warm-up: Free talk T: Hello! .... S:Hi!Miss Hua ! T: What’s this? S: It’s a(an)... . T: Where is it? S: It’s on/in/under the...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 总复习 导学案

9 总复习 本单元复习的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 总复习的内容基本是按照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复习的,同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1.通过总复习,正确地读写多位数,熟练地对多位数进行改写和省略尾数。 2.通过总复习,正确、熟练地进行乘、除法的口算和笔算。 3.通过总复习,会画角、垂线和平行线,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4.通过总复习,能看懂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1.大数的认识。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4.角的度量。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1.大数的改写。 2.周角的认识。

3.积和商的变化规律。 4.画垂线、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1)多位数的认识(1课时) (2)乘法和除法(1课时) (3)空间与图形(1课时) (4)统计与数学广角(1课时)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融汇贯通,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复习的能力。学生主动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系统,准确把握本学期所学知识。 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 2.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大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的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复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渗透了解国情、热爱祖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大数读、写的方法;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1单元四则运算 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材2、3页例1,练习一1~5题。 学习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应用。 学习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导学流程 定向自学 1、复习铺垫:加减5分钟口算。 2、自学例1理解加法的意义。 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加法的意义。 3、理解减法的意义。 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根据线段图写出减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减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 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观察以上三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观察算式,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和=()+()加数=()-()】 【被减数=()+()减数=()-()】 展示反馈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1~5题拓展提升 猜猜我是几?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科书5—6页例2、3与“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学习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推理、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学习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导学流程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那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又是怎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定向自学 1、乘法的意义:结合例2插图和第(1)题写出乘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乘法的意义。 2、理解除法的意义 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并写出除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除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 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观察以上三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我加上89得243。600减去我得309.。

(五年级语文教案)《牛和鹅》的教学设计

《牛和鹅》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注意象声词的读音。 2、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学情分析: 文章内容涉及到动物,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侯的事,便于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因为“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与牛和鹅的接触的情形前后比较变化明显,学生易于理解。从本文获得的启示学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师点拨,同学间互相交流启发的基础上完成。 教学重点: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学案(全册)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通过拨计数器,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并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知道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并能熟练掌握“个级”和“万级”各个数位的顺序。 【学习重难点】 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导】 借助计数器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 【自学互助】 (一)课前自学 1、我们已经学过计数单位有()、()、()、()、(),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2、数数: (1)从213一个一个的数到235。 (2)从320一十一十的数到440。 (3)从1500一百一百的数到2000。 3、5673中的5表示(),6表示(),7表示(),3表示()。 4、收集生活中哪些地方看见过较大数并记录下来。 (二)课中自学 1、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数(小精灵提示:计数器上哪一位上的珠子满10颗,就要向前一位进1。) (1)在计数器上分别表示出500和1000。 (2)一万一万地数, 10个一万是(),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2、独立阅读教材第3页,完成下题。 (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都是()。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从右边起,每()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级,()位、()位、()位和()位是万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 (4)75620003中的7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展示互导】 大家把自学互助的结果展示给小组同学或者全班同学。(可以交流这节课学到的新知识) 【质疑互究】 我的疑惑: 【检测互评】 1、完成第四页的“做一做”。 2、填空: (1)10个一万是();100个十万是();10个()是一亿。 (2)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六位是()位,第八位是()位,第()位是亿位。*(3)65300060中从左边数的第一个“6”比第二个“6”多()。 【总结提升】 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亿以内数的读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难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数位上出现0的读法。 【学法指导】 通过类比个级数的读法得出万级数的读法。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自学互助】

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牛和鹅教学设计 《牛和鹅》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 执教王翔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包含图片、重点词句的多媒体 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句 1、板书课题:牛和鹅 生回答:主要写了我原来十分怕鹅,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我再也不怕鹅了。 过渡:根据刚才概括的主要内容,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原来为什么怕鹅?后来又为什么不怕了?我怎样怕鹅?) 1、请同学们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我们首先来解决“我原来为什么怕鹅”? 1)指名说(生: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出示小资料: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在人面前十分驯良、温顺。而鹅则相反,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缩小了。 3)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读读你画的句子, (课件出示学生画的句子)我们看到牛,一点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用破碗片去刮它的皮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 师:这些词都是动词,这些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对牛的不害怕。 (课件出示学生画的句子)可是当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 2、. 谁来说说有哪些语句? 课件交流: 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交流:(课件出示)

这是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 鹅真的就这么厉害吗?真的就这么可怕吗?出示资料 5. 我们害怕鹅,可是金奎叔不怕啊!金奎叔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老雄鹅动作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指名回答:“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语生动地再现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老雄鹅此时的表现。 6. 不可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通过这件事,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读读11、1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7.谁来说一说作者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 8. 是啊,金奎叔的话让作者永远难忘!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在鹅的眼里我们比它小,但在我们的眼里,我们比它强!这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启发?谁来说说?(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地认识生活。)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六、总结升华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2、老师还想给你推荐一篇文章,就是《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打算,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啊!请你在课后读一读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大家今天的表现令老师非常满意,和大家在一起学习篇二:牛和鹅教学设计 牛和鹅的教学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号。我讲课的题目是《》,下面开始上课。(师喊)上课!同学们好!(鞠躬)请坐!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并初步感知了这篇课文,同学们都表现得很优秀。 好,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篇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说一说。 过渡:根据刚才概括的主要内容,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我原来为什么怕鹅?后来又为什么不怕了?他怎样怕鹅?) (1)我原来为什么怕鹅?指名说(生: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新版PEP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导学案(全册)

中心小学四年级英语导学案 主备人:讨论人:使用人:使用时间: 课题:Unit 1My classroom A Let’s learn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我能听懂、会说:What's in the classroom? One blackboard, one TV, many desks and chairs.并能在实际情景中来问答教室中的各种物品。 2、我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lackboard, light。 重、难点预测:学习What's in the classroom?及相关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lackboard, light。 学法指导:见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自学导航: 1、课前热身Warm-up: Free talk 2、请同学翻开课本P5,跟录音读5遍。 3、你能知道教室里有什么设备吗?请大家分享一下吧。 4、写出下列单词的中文意思: 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lackboard light 5、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 Open your pencil-box. Carry your bag. Close your book. Put your pencil on your desk. Put your eraser under your chair. 6、呈现目标、自主学习 1)、读学习目标,检查预习情况,教师情景导入新课。 2)、听力大冲关。(listen to the tape and try to remember their pronunciation.)(听录音,用红笔画出你不会读的单词或句子。) 3)、跟录音读,跟老师读,尝试记住它们的发音。 探究提升:(合作交流,群学) 1、自己先读单词。 2、小组内讨论交流难读单词或难懂句子,或组长检查。 3、Learn with teacher. (1) 教学单词picture和句子Put up the picture. 教师将一张教室的图片裁成四份,出示其中一份提问:What’s this?引导学生回答:It’s a picture.教师接下来说:Let me put up the picture.并将图片贴到黑板上,灾情几名学生说:Let me put up the picture.并贴图片。 (2) 师生做“拼图”游戏,教学单词classroom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编写教师 授课 时间 总第 1课时审核人学习 内容 教材第2、3和4页。 学习目标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及相邻记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及读数方法。 重点难点认识计数单位。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学习流程 学案导案 一、复习导入 下面是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北京:19612368人西藏:3002166人 四川:80418200人河南:94023567人 新疆:21813334人黑龙江:38312224人 我国总人口:1339724852人 这些数你会读吗? 二、合作学习 1.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⑴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 千位满十要怎样? 10个一千是多少? 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 万位满十要怎样? 10个一万是多少? 九十万再加十万是多少? 十万位满十要怎样? 10个十万是多少? 九百万再加一百万是多少? 百万位满十要怎样?10个百万是多少? 九千万再加上一千万是多少?千万位满十要怎样? 10个千万是多少? ⑵思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⑴叫做数位。 ⑵根据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第五位是,…第九位 是。 一、创悦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 学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 产中,我们还经常 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 你会读吗?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 亿以内数的读法, 同学们有信心 吗? 二、释悦疑 1. 同学们,拿出 你们的计数器一 起拨数,认识万、 十万、百万、千万、 亿等计数单位。 2. 两个相邻计数 单位之间的进率 都是10,即十进 关系。 3. 在用数字表示 数的时候,这些计 数单位要按照一 定的顺序排列起 来,它们所占的位 置叫做数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 Unit 1 My Classroom(Part A) 一、学习目标 1、本部分要求会听,说,认读的单词: window oard light picture door Classroom what in the we have new go where 2、本单元要求会听,说的单词和词组: many our seat near classmate have a look 3、帮助学生在掌握单词的基础上造出句子,编出对话,学以致用。 4、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要求 1、能听懂、会说,会用每一课会话。 2、掌握本单元出现的生词,词组和字母。 3、会唱本单元的歌曲。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1、对于较长的单词如classroom, classmate, 的掌握以及对于第一次出现的词组和短语如have a look的掌握。 2、对于礼貌用语“Thank you , Excuse me, After you”的掌握与应用。 3、描述教室中所有物件,并能据此编出对话。 四、学习过程(见教案) 五、自我检测 1.填入所缺字母,使单词拼写正确,并写出其中文意思。 1、fl r ( ) 2、f n( ) 3、w ll( )

4、l ght( ) 5、p ct re( ) 6、w d ( ) 2.耳聪目明。 ()1、A、hand B、face C、nose D、car ()2、A、farmer B、fish C、doctor D、teacher ()3、A、cat B、egg C、duck D、dog ()4、A、fan B、picture C、small D、floor ()5、A、hamburger B、goose C、ice-cream D、cake 3.我会写(注意大小写)。 1). A______ C 2). _______ f _______ 3). _______ Q _______ 4). ______ F ______ H _______ 5). _______ h _______ 4.我会翻译。 1)、看一看_________ 4)、a big classroom_________ 2)、讲台_____________ 5)、look at 3)、我的同班同学________ 6)五个窗户___ 5.达标检测 ①Good morning! A.Really? ②How many doors do you have? B.Good morning. ③I have a toy dog. C.We have two.

《牛和鹅》优秀教学设计

《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细致的文本阅读,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学习抓住关键句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重点:抓住关键句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最后领略到换个角度看问题,所得的结果不一样这个道理。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自探(5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 (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初读课文自学要求。 预设:1、借助工具书自学完成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并组词。 2、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并学会带感情朗读。 二、自主解疑(15分) (一)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 遍。 (二)检查自学效 果。 1、出示生字。 扳、襟、惹、啄、臂、挣、缚、掐、鹅、触、跪、塘、概、胳、欺 2、师生共同交流容易写错的生字。 扳、襟、啄、掐 3、出示词语。 大概、欺负、无缘无故、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胳臂、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4、边读边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6、引导学生交流。 通过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从作者小时候怕鹅到不怕鹅的经历,告诉我们,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可能改变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全册导学案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数一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数较大数的过程,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借助方块图和计数器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建立计数单位的数学模型。 3、在认知活动中,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类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难点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区别。 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数一数P2页上图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教材助读 预习自测。 一、填空 1、从个位起第第五位是()位,与它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位和()位。 2、一亿里面有10个(),十万里面有()个一万。 3、是()位数,最高位是()位,“6”在()位上,表示()个()。 4、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计数单位是(),从右边数第()位的计数单位是千。 二、仔细观察,然后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997 () 999 ()

2、5080 5090 () ( ) 3、()() 8100 8200 4、()8000 9000 ()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你能数一数P2页下图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 1、找规律,数一数 2、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3、说一说: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探究点二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因为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倍的关系,所以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几个间隔,进率就是几个() 探究点三根据P4页中表格,你是怎样认识十进制数位顺序表的 什么是数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 数位顺序表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当堂检测

牛和鹅教案

牛和鹅教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体会作者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上受到启发。 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师:(出示牛的图片)同学们对牛有什么印象?板书:牛(生自由说)(出示鹅的图片)你对鹅又有什么看法呢?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看法?(生自由答)板书:鹅(牛字稍小,鹅字稍大) 师: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一篇关于牛和鹅的课文。(板书:和)齐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质疑,师提炼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牛字小,鹅字大?)师: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一起来读。 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1、指4名学生读第3、5、8、12自然段,检查预习阅读情况,师生评价。 2、默读课文,思考之前提出的问题,如果有收获,请在书上作批注。3、指名汇报,你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指名说) (1)本文的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小结: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用“课文先写……接着写……最后写……”的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得更清楚。 (2)为什么把牛字写得小,把鹅字写得大?(生自由说) 师:因为这就是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 ①“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指名朗读)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板书:牛怕人鹅不怕人 过渡:因为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 ②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2自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