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飞行计划资料
新版飞行计划资料

S 航空器载有标准的通信、导航、进近设备并可工作(注释1)
先填入“N”或“S”,随后用下列一个或多个字母(建议按英文字母先
后排列),表示可以工作的通信/导航/进近设备与能力:
A GBAS 着陆系统 B LPV(星基增强系统的垂直引导进
近程序)
数据项B — 监视设备与能力。用以下1个或最多20个字符来描述可用的 监机载视设备与能力。 二次监视雷达A和C模式
N 没有应答机。 A 应答机A 模式(四位数― 4096 个编码)。 C 应答机A 模式(四位数― 4096 个编码)和应答机C 模式。 二次监视雷达S模式
S 应答机S 模式,具有气压高度和航空器识别的能力。 P 应答机S 模式,具有气压高度,但没有航空器识别的能力。 I 应答机S 模式,具有航空器识别,但无气压高度发射信号的能力
全向信标台
F 自动定向仪
P1-P9 保留给所需通信性能
G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注释2)
R 获得PBN 批准(注释4)
H 高频、无线电话
T
I 惯性导航
U
J1 管制员驾驶员数据链通信、航空电 V 信网、甚高频数据链模式2(注释3)
J2 管制员驾驶员数据链通信、FANS
W
1/A、高频数据链
J3 管制员驾驶员数据链通信、FANS
3. 编组10 — 机载设备与能力 格式: — A B 本文中没有描述的任何数字字符作为保留字符。机载设备与能力由以
下元素组成: a.在飞机上存在的相关可用设备 b.与机组成员资格能力相符的设备和能力 c.经过有关当局授权使用的 数据项A — 无线电通信、导航及进近助航设备与能力。应填入如下一
个字母表示:
组织设计-国际民航组织新版飞行计划格式标准指导材料

组织设计-国际民航组织新版飞⾏计划格式标准指导材料国际民航组织新版飞⾏计划格式标准指导材料民航局空管局⼆〇⼀⼆年七⽉前⾔按照国际民航组织(ICAO)有关要求,为满⾜具有先进能⼒航空器的需要和空中交通管理⾃动化系统的发展需要,⾃2012年11⽉15⽇起,全球将统⼀执⾏新版飞⾏计划格式标准和空中交通服务电报程序。
新版飞⾏计划标准格式和空中交通服务电报程序是对ICAO《航⾏服务程序-空中交通管理》(PANS-ATM,Doc4444号⽂件)第⼗五版的第⼀次修订。
本指导材料依据ICAO对《航⾏服务程序-空中交通管理》第⼗五版第⼀次修订的相关内容和《ICAO亚太办事处执⾏新版飞⾏计划格式标准指导材料》编制;对飞⾏计划标准格式涉及到修订和调整的相关内容进⾏了说明和例举,对易于产⽣困惑和疑问的重点部分进⾏了的解释。
各相关单位可以依据本材料并结合ICAO相关⽂件和指导材料,以及《民⽤航空飞⾏动态固定电报格式》(MH/T4007-2006)开展⼈员培训⼯作。
华北、华东、西南地区空管,民航数据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单位为本材料的编制⼯作提供了⼤⼒⽀持,谨此致谢。
⽬录1. 空中交通服务通⽤数据的填写说明 32. 飞⾏计划表编组内容的填写说明 33. 重要电报及相关编组项的使⽤原则 174. 相关动态电报的使⽤⽅法 205. 我国执⾏新版电报格式相关⼯作计划说明 246. 附录 251.空中交通服务通⽤数据的填写说明1.1时间数据空中交通服务电报应使⽤世界协调时(UTC),精确到分。
应⽤连续四位数字表⽰。
前⼆位表⽰⼩时,后⼆位表⽰分。
⽰例:0830表⽰世界协调时08:30。
1.2位置及航路数据使⽤重要点(导航台)定位,应⽤2⾄5个字符代表某⼀重要点(导航台)的编码代号,后随6位数字。
前3位数字表⽰相对该点(台)的磁⽅位度数,后3位表⽰距离该点(台)的海⾥数。
为使所要求的位数正确,必要时在数据前加“0”以补⾜位数。
⽰例:距全向信标台“VYK”40海⾥、磁⽅位180度的⼀点以 “VYK180040”表⽰。
飞行计划 - 张军峰 [兼容模式]
![飞行计划 - 张军峰 [兼容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f777732f2f60ddccda38a037.png)
飞行计划张军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计划1 飞行计划的概念22 飞行计划主要使用图表33 航班飞行燃油计算方法z加油量的规定①国内航线的加油量规定CCAR 121.657 国内定期载客运行的燃油量要求…签派飞机或者使飞机起飞时,该飞机应当装有能够完成下列飞行的足够燃油:(1)飞往被签派的目的地机场;(2)此后,按照规定需要备降机场的,飞往目的地机场的最远的备降机场并着陆;(3)完成上述飞行后,还能以正常巡航消耗率飞行45分钟。
最终储备燃油(45分钟正常巡航)国内有备降场的飞行剖面备降燃油航程燃油TaxiParking IFR procedurewheel touch downmissed approachDEPARTURE ALTERNATEDESTINATIONBrake release总燃油量= 航程燃油+ 备份燃油=+备份燃油= 备降燃油+ 最终储备燃油补充●所谓国际标准大气(ISA),就是人为的规定一个不变的大气环境,包括温度、密度、气压等随高度的变化关系,得出统一的数据,作为计算和试验飞机的统一标准。
国际标准大气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它是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物理特性的平均值为依据建立的。
补充ISA偏差某处实际温度与ISA标准温度的差值。
例:已知某机场场温°20C,机场压力高度2000英尺。
求:机场高度处ISA偏差。
解:在压力高度为2000英尺的机场处,ISA标准温度应为:T标准=15°C−(2°C/1000ft)×2000ft=11°C,°而实际温度为:T实际=20C,所以,ISA偏差即温度差为:ISA偏差= T实际−T标准=20°C−11°C=9°C,表示为:ISA+9°C②国际航线的加油量规定CCAR 121.661除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飞机之外的涡轮发动机飞机国际运行的燃油量要求... 应当在考虑到预计的风和其他天气条件后,飞机有足够的燃油完成下列飞行:(1)飞往目的地机场并在该机场着陆;(2)从起飞机场到目的地机场并着陆所需总飞行时间的10%的一段时间的飞行;(3)此后,按照规定需要备降机场的,由目的地机场飞至签派或者放行单中指定的最远备降机场并着陆;(4)完成上述飞行后,还能以等待速度在备降机场,或者当不需要备降机场时在目的地机场上空450米(1500英尺)高度上在标准温度条件下飞行30分钟。
d新版飞行计划培训47页PPT

编组10a
10a
现有格式
X 不具备RVSM能力(CAAC)
Y 带有空中交通服务部门确定 Z 其他所载设备
新版格式
获得最低导航性能规范(MNPS)批准
有8.33 千赫频道间距能力的甚高频
携带的其他设备或能力(编组18 注明所载 的其他设备,并视情况冠以COM/,NAV/ 和/或 DAT。)
15
编组10b
设备或此不类设备工作
备或此不类设备工作
S VHF RTF、VOR、ADF、ILS
VHF RTF、VOR、ILS(取消ADF)
A 未分配
GBAS(地基增强系统)着陆系统
B 未分配
LPV(星基增强系统的垂直引导进 近程序)
C 罗兰C
罗兰C
D DME
DME
E 未分配
E1 FMC WPR ACARS E2 D-FIS ACARS E3 PDC ACARS
F ADF
ADF
12
10a
G GNSS
现有格式
H HF RTF I 惯性导航 J 数据链设备
K MLS L ILS
编组10a
新版格式
GNSS(在编组18中NAV/代码注明任何 GNSS 外部的类型)
HF RTF 惯性导航 J1 CPDLC ATN VDL Mode2 J2 CPDLC FANS 1/A HFDL J3 CPDLC FANS 1/A VDL Mode A J4 CPDLC FANS 1/A VDL Mode2 J5 CPDLC FANS 1/A SATCOM(INMARSAT) J6 CPDLC FANS 1/A SATCOM(MTRSAT) J7 CPDLC FANS 1/A SATCOM(Iridium) MLS ILS
民航资料:民航飞行签派员执照考试简易飞行计划制作模板

民航飞行签派员执照考试简易飞行计划制作模板
一、业载计算:(单位)
旅客:
行李:
货物:
邮件:
总业载:
二、总油量计算:(单位)
航线耗油+45分钟等待油+备降油+滑行油+额外油=实际放行油量
计算航线耗油:
45分钟等待油:
备降耗油:
滑行油:
额外油:
放行总油量:
三、起飞重量:(单位)
D O W+P A Y L O A D+总燃油=起飞重量
D O W:
P A Y L O A D:
总燃油:
起飞重量:
四、最大允许起飞重量计算:
1
附:飞行计划表格
2
1. Route T/O RWY SID
ROUTE STAR ILS/RWY
ALTN AIRPORT(s):T/O ENROUTE DEST
2. Flight Level:
3. Aircraft NO:
4. Time enroute:
5. ETA:
6. T/O Fuel :Pounds total T/O Fuel;time total
7. Number of pax :people
8. Total Cargo load :pounds
9. MEL(S):
Impact on aircraft/ pilot:
10. Weather:
T/O Airport Temp C Wind Vis Cloud Enroute(headwind or tailwind)
Destination Vis Wind Cloud Significant Weather for Flight
11. NOTAMS:
3。
飞行计划

中国民航大学 空管学院 航务系
飞行计划实做训练 Flight Planning Practice 请做简化飞行计划(国内航线)并确定TOC、TOD二点 的最佳高度、最大巡航推力限制高度、1.3g过载限制高 度和改航备降场时的巡航高度。
FL351
习题 讲解
解: 先算出A→B航路上的当量风,当量风:
中国民航大学 空管学院 航务系
飞行计划实做训练 Flight Planning Practice
9、因为等待过程中燃油流量是个变量,因此要计算等待油量必须算出平 、因为等待过程中燃油流量是个变量, 均燃油流量。先根据 均燃油流量。先根据W结束查等待油量表,得到单发燃油流量FF1,这是一 查等待油量表,得到单发燃油流量 , 个粗略的平均燃油流量,然后根据它计算等待油量 等待1 × 个粗略的平均燃油流量,然后根据它计算等待油量F等待 =2×FF1×45/60, × , 这也是一个粗略值。然后计算等待中的平均重量 这也是一个粗略值。然后计算等待中的平均重量W平均= (W结束+W开始) 再根据W 查等待油量表,得到单发燃油流量 , /2= W结束+ 1/2F等待 ,再根据 平均查等待油量表,得到单发燃油流量FF, 等待1 这就是等待中的平均燃油流量。最后计算等待油量 这就是等待中的平均燃油流量。最后计算等待油量F等待=2×FF×45/60。 × × 。 10、计算等待开始重量W开始=W结束+F等待。 、计算等待开始重量 11、根据W开始查改航油量表得改航油量F改航= ,T改航= 、根据 查改航油量表得改航油量 12、在目标机场着陆重量LWD=W开始+F改航。(检查 、在目标机场着陆重量 。(检查 检查MLWD) ) 13、计算在目标机场进近耗油 进近每分钟耗油×进近时间 、计算在目标机场进近耗油= 进近耗油 14、在目标机场进近前重量W进近前=LWD+进近耗油 、在目标机场进近前重量 进近耗油
无人机飞行计划书模板下载

无人机飞行计划书模板下载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无人机飞行计划书是无人机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指导和管理飞行任务的作用。
为了方便广大无人机操作人员编写飞行计划书,我们提供了一份模板供大家使用和参考。
一、飞行计划书的基本信息在飞行计划书的开头,需要填写基本的信息,包括:1. 任务名称:填写该飞行任务的名称,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2. 飞行时间:填写计划的飞行时间,包括日期和具体的起飞时间。
3. 飞行地点:填写计划的飞行地点,包括具体的坐标或地名,并注明该地点是否有特殊限制。
4. 飞行任务目的:简要描述该飞行任务的目的和意义。
二、飞行计划的内容飞行计划书的主体部分是飞行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1. 飞行器准备:填写飞行器的基本信息,包括品牌、型号、负载等。
2. 飞行任务概述:简要描述该飞行任务的概述和要求。
3. 飞行路线规划:详细描述该飞行任务的飞行路线,包括起飞点、飞行高度、航线、目标点等。
4. 飞行器性能要求:填写飞行器的性能要求,包括飞行速度、最大飞行高度、最大载荷等。
5. 飞行器操作要求:填写飞行器的操作要求,包括起飞、飞行、降落等具体操作步骤。
6. 飞行任务安全要求:填写飞行任务的安全要求,包括飞行器的安全操作规范、安全飞行距离等。
7. 飞行器维护要求:填写飞行器的维护要求,包括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等。
8. 飞行任务监督:填写飞行任务的监督要求,包括指导员的职责和监督方式。
三、飞行计划书的附件在飞行计划书的最后,可以附上一些必要的附件,包括:1. 飞行器操作手册:将飞行器的操作手册作为附件,方便飞行员查阅。
2. 飞行器维护手册:将飞行器的维护手册作为附件,方便维护人员参考。
3. 飞行器证书:将飞行器的证书复印件作为附件,以证明飞行器的合法性。
4. 飞行器保险单:将飞行器的保险单复印件作为附件,以保障飞行任务的风险。
四、飞行计划书的审批和执行在填写完飞行计划书后,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审批,确保飞行任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第九章 飞行计划(new)

飞 行 计 划 Flight Planning 经局方批准,合格证持有人可以采用由预定点飞至备降场
的方法确定燃油和滑油:签派放行飞机起飞前, 该飞机应当装 有足够的油量,经预定点飞至备降场,此后以正常巡航消耗率 飞行45分钟,但所载油量不得少于飞至所签派的目的机场,此 后以正常巡航消耗率飞行2小时所需要的油量。
* 对涡轮动力装置(不包括涡桨)的飞机, 所加油量应保证在 计入予报的风和其它气象条件下, 能飞到予定的目标机场并能 以正常燃油消耗再飞行二小时。
中国民航大学 空管学院 航务系
飞 行 计 划 Flight Planning
(3) 除上面的情况(1)和(2)外, 对每一个目标机场至少指定一 个备降场。 对于有备降场的情况: * 对于涡桨飞机或非涡轮动力装置的飞机, 要考虑预报的
6.轮挡油量(Block Fuel)和轮挡时间(Block time) =航程油量(时间)+开车滑出油量(时间)+滑入油量(时间)
7.改航油量(diversion fuel)和改航时间(diversion time) 即从目标机场复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直到备降场 着陆(不含等待)所用的油量及时间。 8.航线应急油-- 10%航程时间的巡航油量。
※注:一定要结合飞行剖面来 理解记忆每个概念。
中国民航大学 空管学院 航务系
飞 行 计 划 Flight Planning
如何制作一 份飞行计划
中国民航大学 空管学院 航务系
飞 行 计 划 Flight Planning
做飞行计划的两种方法
一、由备降场停机坪开始往回推算
7643251、、、起根等在飞 据待备目机 进 等结降标场 近 待束场机停 开后着场停机始重陆进机坪前重量重近坪重量=量开:备量由始=降查备=P前起场2图降2重飞着2得场查量重陆航停得=量重程机目改+量油坪标航滑+量重机油出进量场,量油则近,量油则量 在着飞目陆 机起等标+重飞待滑机量重开入场=量始+油Z着进=重F量陆W进近量重+近油=C量等开量O=待始F等=结重O待束E量开W后+始航+重P重程量L+量油+C等+量O改待F航油油量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ILS”。
新版数据项A 中不再使用“E、J、M、P、Q” 3.2 编组10 数据项B 的修改说明
—新版数据项B 新增、减监视设备与能力及变化数据项B 项用1 个或超
过1 个字符(有时是字母与数字)表示,最多不超过20 字符。 —新增了对监视雷达S 模式“E、H、I、L”的定义。
—新增了对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B1、B2、U1、U2、V1、V2”的定义。
国际航班可以按国际通常做法,但不应超过120 小时。
2. 当航空器飞行计划变化时,航空器营运人及其代理人应当于航空器
预计撤轮挡时间前45分钟提交飞行计划修改。
3. 当航空器飞行计划预计推迟时,航空器营运人及其代理人应当于航 空器预计撤轮挡时间前45分钟提交飞行计划延误情况。
二、电报拍发
1. FPL(领航计划报)在航空器预计撤轮挡时间2小时前拍发。国内航空 器执行国内飞行任务时,不得早于预计撤轮挡时间前24小时拍发; 航空器执行其他任务时,不得早于预计撤轮挡时间前120小时拍发。 对于因特殊原因不能在预计撤轮挡时间2小时前收到飞行计划并拍 发FPL电报的,管制单位应当及时受理和拍发,同时记录情况,并 向所在地区空管局汇总报备。
L
S
如果填写L,就不能再用I,P,X.
如果填写S,就不能再用I,P,X.
V1
V2
4. 编组18 — 其他情报 格式1: — 格式2: — A 或 (空格) (空格) ……
本编组无任何信息时,在数据项 A中填入数字“0”。
本编组有信息时,应按照下列所示的先后次序,随以一斜线“/”填写有关情 报,在各数据项中只能出现一次斜线“/”,且不应再出现其他标点符号,数据 项间以空格隔开,若某个数据项无内容,则该项应省略,并且避免某个数据项 的重复使用,针对某个数据项有多条信息时,应用同一个数据项标识符,并
段均按照新版格式进行拍发;对于不具备接收新版格式的其他国家或
地区,仍按照现行格式对其进行拍发。北京时间2012 年11 月15 日后, 国内拍发的所有报文均应为新版格式,具体说明如下:
1.
2012 年10 月18 日起,国内各航空公司执行国内飞行任务时将全部按 照新版格式要求提交飞行计划,按照新版格式标准对外拍发各类动态
注释5:如果使用字母“Z”应在第18 项注明所载的其他设备,并视情况冠以COM/,
NAV/和/或DAT。 注释6:如果在编组10A 中 有W 项,则编组18 中不能有STS/NONRVSM,且如果
在编组18 中有STS/NONRVSM,则编组10A 项中不能有W。
数据项B — 监视设备与能力。用以下1个或最多20个字符来描述可用的 监机载视设备与能力。 二次监视雷达A和C模式 N A C 没有应答机。 应答机A 模式(四位数― 4096 个编码)。 应答机A 模式(四位数― 4096 个编码)和应答机C 模式。
H
高频、无线电话
T
塔康
I
J1
惯性导航
管制员驾驶员数据链通信、航空电 信网、甚高频数据链模式2(注释3)
U
V
特高频无线电话
甚高频无线电话
J2
管制员驾驶员数据链通信、FANS 1/A、高频数据链
W
获得缩小垂直间隔批准
J3
管制员驾驶员数据链通信、FANS 1/A、4 模式甚高频数据链
X
获得最低导航性能规范批准
新版飞行计划格式标准
前 言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ICAO)有关要求,为满足具有先进能力航空 器的需要和空中交通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需要,自2012 年11 月15 日起,全球将统一执行新版飞行计划格式标准和空中交通服务电报程 序。 结合ICAO 指导建议和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定于北京时间2012 年 10 月18 日开始进入“过渡期”,过渡期内针对国内用户,所有国内航
契约式自动相关监视
D1
具有FANS 1/A 能力的契约式自动相关监视 具有航空电信网能力的契约式自动相关监视
G1
注释1:以上未列出的字符属于保留。 注释2:附加的监视应用应在编组18“SUR/”标记后列出。 示例1: —ADE3RV/EB1 示例2: —DFGOV/HU2
3.1 编组10 数据项A 的修改说明 新版数据项A 中新增: —“E1、E2、E3”,“J1、J2、J3、J4、J5、J6、J7”,“M1、M2、M3”。 —A:GBAS(地基增强系统) —B:LPV:(星基增强系统的垂直引导进近程序) 新版数据项A 中的“S”,不再包含“ADF”含义,只代表“VHF RTF、VOR
H 应答机S 模式,具有航空器识别、气压高度发射信号和增强的监视 能力。 L 应答机S 模式,具有航空器识别、气压高度发射信号、超长电文( ADS-B)和增强的监视能力
注释:增强的监视能力是指飞行器能够下发来自于模式S 转发器的数据。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B1
具有专用1090 兆赫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发送”能力的广播式 自动相关监视
二次监视雷达S模式 S P I 应答机S 模式,具有气压高度和航空器识别的能力。 应答机S 模式,具有气压高度,但没有航空器识别的能力。 应答机S 模式,具有航空器识别,但无气压高度发射信号的能力
X
应答机S 模式,没有航空器识别和气压高度能力。
E
应答(ADS-B)能力。
机S 模式,具有航空器识别、气压高度发射信号和超长电文
2.
3.
CHG(修订领航计划报)最迟在航空器预计撤轮挡时间30分钟前发出。
CPL(现行飞行变更报)不迟于航空器飞行航路(航线)等数据开始
发生变化的位置点前10分钟发出。
4.
EST(预计飞越报)我国各管制区域间移交时,根据各管制区间的协议
在不晚于航空器预计飞越管制移交点前10分钟发出。
三、飞行计划表编组内容的填写说明
B2
具有专用1090 兆赫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发送”和“接收”能
力的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U1 使用UAT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发送”和“接收”能力
使用VDL 模式4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发送”能力 使用VDL 模式4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发送”和“接收”能力
N S 航空器未载有无线电通信、导航、进近设备或此类设备不工作 航空器载有标准的通信、导航、进近设备并可工作(注释1)
先填入“N”或“S”,随后用下列一个或多个字母(建议按英文字母先 后排列),表示可以工作的通信/导航/进近设备与能力:
A B C D E1 E2 E3 F G GBAS 着陆系统 LPV(星基增强系统的垂直引导进 近程序) 罗兰C 测距仪 飞行管理计算机、航路点位置报告、 航空器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 数据链飞行情报服务、航空器通信 寻址与报告系统 起飞前放行、航空器通信寻址与报 告系统 自动定向仪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注释2) J7 K L M1 M2 M3 O P1-P9 R 管制员驾驶员数据链通信、 FANS 1/A、卫星通信(铱星) 微波着陆系统 仪表着陆系统 空中交通管制无线电话、卫星 通信(国际海事卫星组织) 空中交通管制无线电话(多功 能运输卫星) 空中交通管制无线电话(铱星) 全向信标台 保留给所需通信性能 获得PBN 批准(注释4)
电报。
2. 2012 年10 月18 日至11 月15 日为“过渡期”。“过渡期”内,各系 统同时具备接收、处理各类新版和现行版本动态电报的能力。
3.
各航空公司(国内航空公司国内航班)按照FPL 拍发时间不超过
EOBT(起飞前)24 小时,减少国内现有系统处理超长FPL 申请的压 力。国外航空公司和国内公司执行的国际航班可以按国际通常做法,
否则甚高频无线电话,全向信标接收机和仪表着陆系统都应视为标准设备。 注释2:如果使用字母“G”,应在编组18 中NAV/代码之后注明任何GNSS 外部增 强的类型,其间用空格隔开。 注释3:对于数据链服务、空中交通管制放行和情报/空中交通管制通信管理/空中交 通管制麦克风检查,见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欧洲民航设备组织对航空电信网基 线1 的互用性要求标准(航空电信网基线1 互用性标准-DO-280B/ED-110B)。 注释4:如果使用字母“R”,应在编组18 中PNB/代码之后填入能够满足基于性能 的导航水平。有关对特定为航段、航路/或区域适用基于性能导航的指导材料载于 《基于性能导航手册》(Doc 9613 号文件)。
如果使用字母Y或Z时,计划改变飞行规则的各个航路点应按编组15的要求填写
数据项B — 飞行种类。用一个字母表示有关空中交通服务当局要求的飞
行种类:
G M N S X 表示通用航空飞行 表示军用飞行 表示非定期的航空运输飞行 表示定期航班 表示除上述之外的其他飞行种类
注:如有需要,具体任务性质可在编组18“STS/”后说明飞行状况,或如果需要表示
—新增了对契约式自动相关监视“D1、G1”的定义。 —未被列入编组10B 项的其他监视设备,在第18 编组中的SUR/中进行说明。
—编组10B 项使用的特点:字母与数字结合,通常用一个字符表示SSR 的能
力。 —不再使用“D”。 —各字符具备关联性:如填写了“B1 或B2”,则必须选择“E、L、H、I”中 的一个作为匹配,否则提供的信息不完整。
但不应超过120 小时。
4. 2012 年11 月15 日起,国内各相关单位只接收、处理新版动态电报。
一、飞行计划提交
1. 航空器营运人及其代理人应当于航空器预计撤轮挡时间2.5小时前提
交飞行计划。国内航空器营运人执行国内飞行任务不得早于预计撤
轮挡时间前24小时提交飞行计划;国外航空公司和国内公司执行的
2—X 7—S
3—W 8—R
4—V 9—Q
2.
编组8—飞行规则及种类 格式: — A B
数据项A — 飞行规则。用一个字母表示如下:
I V Y Z 表示整个飞行准备按照仪表飞行规则运行 表示整个飞行准备按照目视飞行规则运行 表示飞行先按照仪表飞行规则运行,后随对飞行规则的一个或多个相应修改 表示飞行先按照目视飞行规则运行,后随对飞行规则的一个或多个相应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