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英汉语言对比
英语基础翻译经典译例35710

第三章英汉语言对比1.Its gleaming闪烁的sands and backdrop背景of pine woods and distant hills give it a pleasant and restful atmosphere. (动静结合)【译文】这儿沙滩闪烁,松林掩映,远山连绵,自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气氛。
2.On several occasions I watched him paint fluffy毛绒绒的little chicks and vivid cormorants with their heads in clear green water. (化零为整)【译文】我曾多次见他画小鸡,毛茸茸,很可爱;也见过他画的鱼鹰,水是绿的,钻进水里的,很生动。
(化整为零)3.If you confer(授予,赋予) a benefit,never remember it;If you receive one,remember it always.(形合,直译)【译文】施恩勿记,受恩勿忘。
4.Slowly climbs the summer moon.(句型结构转换)【译文】夏天的月亮慢慢地爬上来了。
5.Heat is constantly produced by the body as a result of muscular肌肉的and cellular细胞的activity. (被动变主动)【译文】由于肌肉和细胞活动的结果,身体不断地产生热。
6.In future conflicts, similar logistical后勤方面的problems are likely to be repeated.(被动变主动)【译文】在未来的冲突中,类似的后勤问题大概还会重复出现。
7.That girl student is in the green.(英语词汇含义多——内涵意义)【译文】那个女生正值青春年少8.Science is a servant of mankind.(英语词汇含义多)【译文】科学造福于人类。
第三讲:英汉语言对比

Leamas guessed she must have been briefed to
take that way and that they were followed by another car. 利玛斯心想,一定有人向她交待过走这条路, 后面还有一辆车相随。 Never had she so honestly felt that she could have loved him as now, when all love must be vain. 她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到她会爱上他,只 可惜如今纵有千情万爱,也是枉然。(when引 导的从句是不是译得灵活、传神?) Hence English sentences are long and complex, while Chinese sentences are short and simple.
Frollo had tried to set Quasimodo’s tongue
free,but Quasimodo made it silent . 弗罗洛曾试图让卡西莫多自由讲话,但 卡西莫多却沉默不语。 The criminal was hanged. 犯人被绞死了。 Hadn’t the reservoir been built,there would have been a terrible flood. 假如没修这座水库,就会发生可怕的水 灾了。
英汉词类(parts of speech)对比: 以名词为例
有些名词的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意义不同:
custom 习惯 customs 海关,关税
economy 节约 economies 节约措施 damage 损坏 damages 赔偿费 ground 场地 grounds 理由 export 出口 exports 出口货物 对某些抽象名词采用具体化译法,有时需增加 “现象”、“状况”、“情绪”等词 unemployment 失业现象 tension 紧张局势 arrogance 骄傲情绪 shortage 短缺情况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语音对比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
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差别较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一切声音所共有的属性,即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
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
正因为语音有各种不同的音色,而各种语言所选择的具体音位又不同,这才构成各种语言不同的音位系统。
对于其他3种要素,英汉两种语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英语对音强变化非常敏感,它强调重音的作用,因此被列为重音语言。
汉语则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音高的区别即为声调,因此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
1.英汉元、辅音系统对比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由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组成。
汉语(以北京普通话为主)的元音系统较为复杂。
汉语的每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而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分别由单元音、复元音及元音加鼻辅音n 或ng充当。
英语有辅音24个,汉语有22个(包括作韵尾的ng)。
2.英汉音节结构对比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区别词义的音位,不仅如此,各个音位在音节中分布的位置和聚合方式,两种语言也各有特点。
比如说,汉语里辅音只有n和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如ān安、áng昂,而英国英语的辅音除/h、j、w、r/外,都可出现载词末位置上(美国英语中/r/可以再次为出现)。
汉语构成音节的方法非常简单:前声后韵,声调则附于整个音节之上。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加上声韵配合的受限性,使得汉语音节数目小得很,据一中国学者(1957)统计,除儿化音和轻音外、不分声调的音节只有432个,分声调的有1376个;而1950年美国出版的《普通语音学》(General Phonetics)一书中,则认为汉语若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则有1644个音节。
这两组数字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拿来与英语近万的音节数相比,无论如何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第三章英汉语言对比

1. 英语有形态变化, 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1) 构词形态,即起构词作用的词缀变化包括 大量的前缀和后缀。英语可以运用丰富的 词缀构词造句,如:
• His moved astonishingly fast. • 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 rapidity. • His movements were astonishingly rapid. • His rapid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by their rapidity. • 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 was astonishing. • The rapidity with which he moved astonished me. • He astonished us by moving rapidly. • He astonished us by his rapid movements. • He astonished us by the rapidity of his movements.
——Mother Goose’s Fairy Tales (英国民间童谣)
trespass?
3)指示意义相同,在一种语言中有 丰富的联想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
却没有
例:“竹”与“bamboo”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
Chaucer在《坎特伯雷》故事的引子中说: “When the sweet showers of April fall and shout … / From which there springs the engendering of the flower, / When also Zephyrus with his sweet breath / Exhales an air in every grove and heath. / Upon the tender shoots, and the young sun.”
【全文】英汉语言对比_3

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交际过程中,难 免会出现差异,探索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并分 析其原因,有利于避免产生失误,提高翻译质 量。我们知道,英语重客体,重形式上的逻辑 关系;汉语重关系,重意合,重主体。汉语重 人际关系;英语重客观事实。汉语重含蓄;英 语重精确。这便是英汉两种语言在风格上和文 化上的差异,正是这种文化差异造成了翻译中 的障碍和难题。
19 返回章重点 退出
例3:He tried to seem angry, but his smile betrayed him.
A. 他装出生气的样子,可是笑容暴露了他的真实情 感。
B. 他试图看上去是生气的样子,但是他的笑容背叛 了他。
C. 他试图生气忍住不笑。 D. 他心里很生气,却笑不出来。
3. 1. 1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是指英语语言符号之间有较强 的逻辑关系;汉语重意合(parataxis)是指汉语句子主要通 过字词的意义连结起来。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文字的图 形表示其意义,并引起意义上的联想,发展形象思维;英 语是拼音文字,字母是基本的文字表达符号,词的拼写与 发音按一定的发音规则形成逻辑关系,而字母对意义而言 只是意义的替代符号,语言信息的表达依靠符号按一定的 语法逻辑关系排列组合,所以说英语是一种重形式逻辑的 语言。
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仅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且与思维及逻辑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思维 及逻辑方式的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表现既存在 于语篇的思路和结构上,也存在于句子水平上。
9 返回章重点 退出
3. 1英汉语言特征对比
Comparis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Features
Chapter3英汉语言文字形态对比

一、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先有语言 , 后有文字。文字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 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二、汉字是语素文字 ●语素文字
汉字是语素文字。一个汉字记录 一个语素,一个语素一般用一个汉字 记录。
●表音文字
用字母记录音素、音节的 叫音素文字、音节文字,英文、 俄文是音素文字,日文是音节 文字。
二、金文 这里的“金”指铜,金文是商代、西周 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熔铸在钟鼎等青铜器 上的文字,因为在青铜器中钟鼎是代表 性的器物,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文。金文 的字形同甲骨文接近,但象形符号的图 画性有所削弱,字形渐趋匀称、整齐、 方正,笔画因熔铸而成的缘故显得肥丰 圆转,异体字仍然比较多。在文字构造 上,形声字增多,汉字发展的形声化趋 势进一步明朗。
二、英语字母的来源与形态结构
大约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 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个字母(无元音)。这是腓尼 基人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 文字的开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腊字母,后者又 发展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 母是所有西方国家字母的基础。在东方,它派生出阿 拉美亚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莱、 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国的维吾尔、蒙古、满文字母也பைடு நூலகம்是由此演化而来。
王羲之 丧乱帖
王羲之 丧乱帖
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
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
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 号。 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 点、折的笔画。书写更方便了。 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主要趋势。 文字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汉字的形态结构
第三章 张春柏 汉译英 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

第三章: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英汉两种言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英语是拼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首先反映在词汇上。
与翻译关系比较密切的因素主要包括词义、词形、和词的音律和节奏等。
3.1英汉语的词义对比与翻译说到翻译,人们自然会想到词的选择。
有人以为手持一本英汉词典和一本汉英词典就可以翻译了。
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想法。
这不仅是因为翻译牵涉到诸多非语言因素,如文化知识和科学常识等,而且还因为英语和汉语和词汇之间本身就有着很大的差别。
这种差别首先表现在词义上。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把最广义的意义划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外延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除了主题意义外,其他六种意义都与词义密切相关。
显然,词典告诉我们的主要是词的外延意义,如“土地”、“红色”、和“荷花”在英语中分别为earth、 red和 lotus flower,而它们的其他意义则不大可能作全面的反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科技词汇外,英语和汉语中几乎没有两个词在所有的意义和用法上是完全对等的。
具体而言,英汉词汇在意义上主要有以下区别:1 词汇的意义范围(semantic scope)不一样,如英语中的kill 一词和汉语中的“杀”就相去甚远。
例如:1 Japanesekilled millions of innocent people during the war.army在那场战争中日本军队屠杀了成百上千万无辜的平民。
2) Three men were killed in the accident.有三个男子在事故中丧生。
3) The engine was killed by the flood.汽车的引擎由于大水而熄了火。
4) Your joke nearly killed me.你的笑话真是笑死人。
5) I’m reading this book just to kill time.我读这本书只是为了消磨时间。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主要依靠语境和语序来表达意义。
汉语句子结构以主题+谓语为核心,强调主题的突出和语序的自然。
汉语中常用主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执行者,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汉语中常用动词来表达具体动作,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
01
02
03
04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多用被动语态,汉语多用主动语态;
例如,“一”在英语中是“one”,在汉语中是“一”;“二”在英语中是“two”,在汉语中是“二”。
数字词汇对比
例如,“东”在英语中是“east”,在汉语中是“东”;“西”在英语中是“west”,在汉语中是“西”。
方位词汇对比
CHAPTER
04
语法对比
英语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包括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等。
01
02
04
03
CHAPTER
02
英汉语言概述
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主要依靠显性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和意义。
英语中常用被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
英语句子结构以主语+谓语为核心,通过丰富的时态、语态和词形变化来表达动作的时间、方式和状态。
英语中常用名词化手段来表达抽象概念,使语言更加客观、正式。
CHAPTER
06
文化背景与语言对比
英语文化背景概述
01
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起源于欧洲,后传播至全球。英语文化背景涵盖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历史、社会制度等。
英语文化特点
02
英语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竞争和自我实现,鼓励创新、冒险和自我表达。在英语文化中,礼貌和得体非常重要,人们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 练习
4. A just cause enjoys abundant support whereas an unjust cause finds little help.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形合 vs 意合
5. My sister was expecting me, so I had to go now. 妹妹在等我,我得走了。
Syntactic difference between E/C
sentence structure: complex vs. simplex use of connectives: compulsory vs. optional means of connection: lexical vs. logical
Topic-prominent Language
话题突出型语言
主语突出型语言
1. A dialect is known by every linguist in this
room. 在这房间里的每位语言学家都懂一种方言。
比较:有一种方言,这间屋子里的每个语 言学家都懂得。
译例 列举
2. You don’t grow the grain you eat and you don’t make the clothes you wear. 你不种……你不吃......
翻译以 下几个 ②他通晓多种不常使用的语言,这使我 们大家感到惊讶。 句子, 看怎样 His familiarity with many rarely used 变原文 languages surprised us all. 的“动” 为译文 ③了解一点世界史对研究时事很有帮助。 的 An acquaintance with the world history “静”。 is helpful to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affairs.1. Admittance Free
2. Off-limits for tourists
课内 练习
请翻译以 下几条标 识语
3. Staff only 4. Danger ahead 5. Authorized cars only
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 他能吃又能睡。 You must be a very bad learner;or else you must be going to a very bad teacher.
6. The wind was so strong that he found it difficult to keep on his feet. 风太大了,他感到很难站稳。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课内 练习
Even if the monk can run away, his temple cannot run with him.
proposes, God disposes. No pains, no gains. Easy come, easy go.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First come, first served. Like father, like son. Nothing venture, nothing gain.
课内 练习
请大家 将下列 “话 题—评 论”结 构的汉 语句译 成英语 句。
5. 他会干这种事我不相信。 I don’t believe (that )he would do such things. 6. 全市都在新建新工厂。 New factories have been built all over the city. 7. 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I own you a lot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8. 他的学识我羡慕,他的为人我鄙视。 I admire his learning, but I despise his character.
语义型语言 (以意统形)
1.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形合 Vs 意合
2. 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3. Modesty helps one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形合 Vs 意合
英语句法结构重形合Hypotaxis ,句 中的词语和分句之间常用适当的连 接词语,句子结构的修饰关系很明 显。(grape-vine structure/法治)
汉语句法结构重意合Parataxis ,句 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多依靠语义的 贯通,语境的映衬,少用或不用连 接词语。(bamboo structure/人治)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hinese English
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 Structure (主语-谓语结构)
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
主语 vs 话题
Topic-Comment Sentence Structure (话题-评论结构)
英语——物称impersonal 物称倾向十分明显,主要见于其对主 语的择定。英语常选择不能施行动 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作主语。 汉语——人称personal 更习惯于人称化的表达,尤其是主语, 能施行动作或有生命物体为主语首 选.
物称 vs 人称
物称 vs 人称
英语——静态stative
少用谓语动词、或用其他手段(名词、 介词、形容词、副词)表示动作意义的 自然倾向; 英语每个句子中只能使用一 个限定式动词(Finite verb),并列句动词 谓语除外;
静态 vs 动态
汉语——动态dynamic
有一种多用动词的固有习惯, 有的句子 几乎全句都是动词。
比较:你吃的粮食不是你自己种的,你穿 的衣服也不是你自己做的。
课内 练习
请大家 将下列 简单句 子译成 汉语的 “话 题— 评 论”结 构
1. I would not believe what he said. 他的话,我可不信。 2. I did not remember a single point discussed at the meeting. 会上讲了什么,我一点没记住。 3. I worked very hard on this book. 这本书我花了很多心血。 4. I will make my own decision in marriage. 在婚姻问题上,我得自己做主。
Hypotaxis:
dependent relation or construction, as of clauses; syntactic subordination.
形合 Vs 意合
Parataxis:
the placing together of sentences, clauses or phrases without a conjunctive word.
近闻夫人健康如常,颇感欣慰。
形合 vs 意合
It is a supreme comfort to me when I am informed that you are as healthy as ever.
课内 练习
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 补短,共同进步。 We should respect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draw upon others’ strong points to offset our own deficiencies for achieving common progress. 那时舅舅抱着我,哄着我,我觉得很 温暖。 sitting in my uncle’s lap, being humored all the way, I was feeling very good.
你一定很不善于学习,要不然就是教你的人 很不会教。
翻译以 下几个 句子, 看怎样 变原文 的“静” 为译文 的 “动”。
I used to be a bit of a fancier myself.
我过去常常有点喜欢胡思乱想。
① 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 He was a nonsmoker and a teetotaler.
Chapter 3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只有比较才能看 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异之点。 拿外语跟汉语进行比较,可以启发我们注 意被我们忽略的现象。” 汉语和英语的对比研究,始于100年多前 《马氏文通》,这是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 书,是在比较和模仿拉丁文法的基础上写 成的。
形合 vs 意合
汉语重意合,连接成分“尽在不 言中”。英语重形合,具有实在 意义的形合连接成分一般不能省 略。
小结
因此汉英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从 “形散神聚”的汉语析出条理, 然后用“以形驭意”的目的语使 诸般条理各就各位的过程。
Man
现代英 语中的 一些 意 合句子: 主要是 古英语 或中古 英语遗 留下来 的谚语 成语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hinese
English
Form-focused with emphasis on explicit cohesion (显性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