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四川单招语文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6四川单招语文真题、答案及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3题15分)
4、选择题(5分)
5、翻译题(6分)
6、默写题(2句4分)
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方法:通读全文,掌握文意;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留调换补,恰当处理。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第4小题5分, 第5小题6分,第6小题4分,共15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 . 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 . . 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 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 . . 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 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之也。(选自《游褒禅山记》)
丰富文章的内容,增添变化的波澜(5分),突出了飞来 树给我带来的惊喜。(5分)
8.第④段加点的“撩”有何妙处?请赏析。(10分)
……用……手法(2分)描述了……的情形,表现 了……的形象(4分),表达了……之情(4分)。
“撩”用拟人手法(2分)描述了树叶在风的吹拂下, 不时摇动碰到窗玻璃的情形,表现了树叶顽皮可爱 的形象(4分),表达了“我”对树叶的喜爱之情 (4分)。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 非同寻常的景观 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5、请把选段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 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 存留,后世讹传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

四川省单招考试真题语文

四川省单招考试真题语文

1、下列哪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不懈努力最为贴切?
A. 卧薪尝胆
B. 悬梁刺股
C. 指鹿为马
D. 画蛇添足
(答案)B
2、在古文中,“之”字常有多种用法,下列句子中“之”作为代词使用的是:
A. 学而时习之
B. 吾欲之南海
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答案)A
3、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盘(罗盘)
(答案)D(注:罗盘虽为重要发明,但不属于“四大发明”之列)
4、下列哪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案)D
5、下列哪个词语与“春天”的季节特征最为相关?
A. 蝉鸣
B. 桃红柳绿
C. 桂花飘香
D. 银装素裹
(答案)B
6、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封神演义》
(答案)D
7、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战国时期的人物相关,且表达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
A. 亡羊补牢
B. 负荆请罪
C. 刻舟求剑
D. 井底之蛙
(答案)B
8、下列哪项不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等级或名称?
A. 进士
B. 举人
C. 秀才
D. 状元郎(仅指称号,非考试等级)
(答案)D(注:状元是进士中的第一名,但作为“状元郎”更多是指称号,而非一个独立的考试等级)。

2016年四川对口高职高考语文试题

2016年四川对口高职高考语文试题

2016年四川对口高职高考语文试题篇一: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四川)Word版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2016四川对口高考语文(职高类)真题解析

2016四川对口高考语文(职高类)真题解析

A.3D打印这种新型数字制造技术,形成了一种新的高智能
数字制造装备产业。
X
[对应文句]②以3D打印……这种新型数字制造技术,可能 会导致一种新的高智能数字制造装备产业的形成。……
A项,原文说“可能会……形成”选项变成“形成了”,说 法太绝对。
B.3D打印有材料的创新,也有包括黏合在内的整个制造技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四川·2016】
A.中国自古以来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
者,囊萤映雪者,闻鸡起舞者,历史上可谓汗牛X充栋。 ••••
B.产后的妻子待业在家,天天拾人牙X 慧,她心里颇不舒服,不久 •• ••
就和几个好姐妹倒腾出一个像模像样的公司来。 C.学校集思广益,让学员们自主发言,就转变培训观念、加强技
8.依据原文,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持续生存危机越重,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就 会越快。 B.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使地球气候变暖,威 胁人类生存。 C.大规模定制制造模式将改变人们的交易方式,街市上 “实体店”大大减少。 D.人类要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还需长期努力。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XA.2015年是歌剧《白毛女》70周年的复排,《白毛女》延
安时期的原班人马中,如今只剩贺敬之人,每次重大修改、 调整,他都参与其中。
B.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将提升我国工业制造过程的自动 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上升和人口红利减少对我国 工业竞争力的影响。
XC.可是我常常自已推门进去以后才意识到做错了,往回走也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
6、单项选择题(选出不正确项;3分) 7、单项选择题(选出不符合项;3分) 8、单项选择题(选出不正确项;3分)

四川高职对口语文试题及答案

四川高职对口语文试题及答案

四川高职对口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一愁莫展C. 手屈一指D. 恣意妄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能力很强。

B.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被取消了。

C. 我们一定要避免不发生类似事故。

D. 这部电影的情节非常感人,让我深受感动。

3.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小节,因此常常被人诟病。

B. 这次考试,他的成绩一落千丈,令人大跌眼镜。

C.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精神矍铄。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让人印象深刻。

B. 他的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大发雷霆。

C. 她的笑容如春花般灿烂,让人如沐春风。

D. 他的知识渊博,学富五车。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这么努力,难道不应该得到表扬吗?C. 这个问题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了理想而奋斗吗?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痛。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步伐像风一样轻盈。

D. 他的意志像钢铁一样坚强。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C.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还很有才华。

D. 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创新。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

B. 他为什么要离开?因为那里没有他想要的。

C.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需要集思广益。

D.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勇敢地迎难而上。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勇敢。

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一,语文单项选择(共4小题,计1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纤.细翩跹.信笺.歼.灭草菅.人命B.渎.职赎.罪案牍.牛犊.穷兵黩.武C.对峙.款识.挚.友滞.后栉.风沐雨D.辅弼.媲.美譬.喻庇.护刚愎.自用错别字的一组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A.装订节骨眼见危授命叨陪鲤对B.亲睐照相机声名雀起涣然冰释C.国粹坐上客关怀备至揠苗助长D.诛连舶来品攻城掠地溯流而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B.孔繁森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对大家都不陌生C.日子长了,老王一家对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D.无论老师和学生,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真实的事情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

C.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二、(本大题共三小题共14分,第5,7题4分,第6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6题。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

父秘,为偏将军,镇陇西。

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

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

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曰:“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

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

唐虞之时,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

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

(完整word版)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2),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6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含答案)(2),推荐文档

语文一、(12分,每小题3分)一,语文单项选择(共10小题,计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纤.细翩跹.信笺.歼.灭草菅.人命B.渎.职赎.罪案牍.牛犊.穷兵黩.武C.对峙.款识.挚.友滞.后栉.风沐雨D.辅弼.媲.美譬.喻庇.护刚愎.自用错别字的一组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A.装订节骨眼见危授命叨陪鲤对B.亲睐照相机声名雀起涣然冰释C.国粹坐上客关怀备至揠苗助长D.诛连舶来品攻城掠地溯流而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B.孔繁森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对大家都不陌生C.日子长了,老王一家对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D.无论老师和学生,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真实的事情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

C.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的模式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

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

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在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在2013年的春节,你要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回到20年前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的年代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2016年四川单招语文(中职类)真题解析

2016年四川单招语文(中职类)真题解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面对洪水灾害,两位镇长的做法各有千秋:张镇长组织灾民自救
· ·· ·
互助,李镇长到县里要钱要人。
B.突然站在我前面的是我分别三十年的战友,却一见如故,拥抱
· ·· ·
之后,傻傻地互相看了对方半天。
C.大学是理想的天堂,大学是梦想的摇篮,祝愿我校八名莘莘学
1.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A.感慨
B.蠕动
C.凄厉
水泻X不通
目不暇接 无与伦比
炽.热(chì) 一蹴. 而就(cù) 解剖. (pōu) 玲珑剔. 透(tī)
遒.劲(yXóu) 断碣.残碑(jié)
D.云霄 穿流X不息 虔. 诚(qián) 岿.然不动(kuī)
A是C力D容项项连 。 行, ,水 人多““也 、水 遒 穿指流 车泻 劲 流书不 马”不 不画读出 等通 息的音去 像””运应应。 水笔为形 流;““容 一水 q川i拥 样ú泄流挤 连j不不ìn或 续g通息”包 不””,, ,围 断强泄 川的 。劲::非有排河常力泄流严;刚。。密健像形;有
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 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 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
[译文]
始皇既没【始皇去世之后】,余威震于殊俗【他的余威 (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可是, 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氓隶 之人【是氓、隶一类的人】,而迁徙之徒也【(后来)做了 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及中人【才能不如普通人】,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陶 朱、猗顿之富【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蹑足行伍之 间【(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而倔起阡陌之中【从田 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疲弊之卒【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 兵】,将数百之众【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转而攻秦【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2分,每小题3分)一,语文单项选择(共10小题,计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纤.细翩跹.信笺.歼.灭草菅.人命B.渎.职赎.罪案牍.牛犊.穷兵黩.武C.对峙.款识.挚.友滞.后栉.风沐雨D.辅弼.媲.美譬.喻庇.护刚愎.自用错别字的一组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A.装订节骨眼见危授命叨陪鲤对B.亲睐照相机声名雀起涣然冰释C.国粹坐上客关怀备至揠苗助长D.诛连舶来品攻城掠地溯流而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B.孔繁森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对大家都不陌生C.日子长了,老王一家对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D.无论老师和学生,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真实的事情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

C.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工业化时代,学校的模式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

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

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在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在2013年的春节,你要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回到20年前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的年代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这78分背后的因素考虑进去: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把它们和78分联系在一起,这就成了“数据”。

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就有非结构化、分布式、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

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于集中在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个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演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游戏。

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由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变化(教育环境,实验场景, 时空变化,学习变化,教育管理变化等等),确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决策,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东西,在云、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

教育将继经济学之后,不再是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和道德良心的学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目前的经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与机器的主流社会关系也逐渐转向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若干年后的社会的竞争是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的,然而我们的教育还围绕着减少犯错和标准化的魔咒。

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的培养方式。

这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的模式。

5.下列关于大数据教育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标准化地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的个性和创新性不足,这样的弊端直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

B.大数据教育的特点是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

C.以数据支撑为标志的大数据教育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社会效益,但不少人没有对它给予应有的关注。

D.大数据教育将不再是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会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的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6.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一项是()A.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等由数据支撑。

B.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他们与家长,社区交流的大量信息得以处理为数据,可以丰富教育资源。

C.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送到教育发展滞后的学校,学生们在校即可同步学习,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D.累积足够的学生个体信息并据此对学生进行个体化辅导,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每个人的进步与成功。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数据教育”中的“数据”不是孤立的“数字”,而是对数字及其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处理所形成的“数据”。

B.大数据教育时代,随着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情感交流和思想教育将会出现新的情况。

C.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培养的少犯错和标准化的人才,难以适应后工业化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D.大数据教育由网络完成标准化教育,而学校主要承担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

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

父秘,为偏将军,镇陇西。

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

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

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曰:“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

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善积则习与性成。

唐虞之时,皆比屋而可封,及其废也,而云可诛,岂非化以成俗,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御,天下分崩,江表寇隔,久替王教,庠序之训,废而莫修。

今四海一统,万里同轨,熙熙兆庶,咸休息乎太和之中,宜崇尚道素,广开学业,以赞协时雍,光扬盛化。

”乃具为条制。

于是至者七百余人。

溥乃作诰以奖训之,曰: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始涉学庭,讲修典训,此大成之业,立德之基也。

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故始学者不好也。

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闻所不闻,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至道之入神也。

故学之染人,甚于丹青。

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质,后事其色,质修色积,而染工毕矣。

学亦有质,孝悌忠信是也。

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

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

斯非其效乎!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体闲庠序之训,比及三年,可以小成。

而令名宣流,雅誉日新,朋友钦而乐之,朝士敬而叹之。

于是州府交命,择官而仕,不亦美乎!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

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溥为政严而不猛,风化大行,有白乌集于郡庭。

注《春秋》经、传,撰《江表传》及文章诗赋数十篇。

(节选自《晋书·虞溥传》)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汉氏失御.御:控制。

B.未见久学而渝.者也渝:违背。

C.夫工人之染.染:着色。

D.朝士敬而叹.之叹:赞叹。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岂非化以.成俗始以.强壮出B.成休息乎.太和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C.甚于.丹青善假于.物也D.朋友钦而.乐之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3分)四、(31分)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2)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11.第Ⅰ卷文言文中,王筠是怎样学习的?请简要概括。

(5分)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9处)(4分)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13.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8分)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⑴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

(3分)⑵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6小题)(6分)子·告子下》)子·劝学》)《兰亭集序》)路难》)怀古迹》)记》)赋》)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太湖碎锦范烟桥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

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

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

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

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

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

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

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

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

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

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

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

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

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

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

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

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

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

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