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小说名单

知青小说名单
知青小说名单

大林莽

雪城

啊!“老三届”肖复兴肖复华

绝唱:老三届肖复兴

涅磐—老三届新话丁晓禾

知青生活回忆孔慧云等

老三届采访手记朱文杰

岁月留痕—知青照片、诗词、日记、书信选信群

无悔年华—百名知青话当年信群

知青故事曹淳亮左多夫肖建国

上山下乡—一场决定3000万中国人命运的运动之谜王鸣剑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刘小萌

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定宜庄

北大荒知青

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

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梁晓声所创作的知青小说无疑是独特的:他把“悲壮”与“崇高”带给了我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所闪耀着的“英雄主义”的光芒。一为了能更好地探讨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我们不妨先对知青小说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以便明确梁晓声在知青小说中的特殊位置,找准其在知青文学中的座标。“知青文学”是上世纪80年代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现象,它的特殊性不仅和“文革”相关联,还和60年代末期将数百万知青投入农村这一历史事件相联系。那时,知青们怀着真诚的革命热情奔赴农村,实行自觉的“改造”。但他们于生活的底层一次又一次目睹和遭受“苦难”的袭击,他们终于发现现实欺骗、嘲弄了他们。当一个历史转折时代到来的时候,他们开始了理性的反思。于是,反映知青生活表达知青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的文学应运而生。在“知青文学”中,影响最大、成就最为突出的当属知青小说。引领知青小说潮头的是以卢新华的《伤痕》和竹林的《生活的路》为代表的知青“伤痕小说”。我们发现,文本中充满了对“文革”悲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在这里,知青们美好的青春、信念被一点点埋葬,心灵被一段段扭曲。这类小说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有回首往事的悔恨与悲哀。可以这样说,知青“伤痕小说”唱出了那代知青的人生“悲歌”,它燃烧着满腔的愤怒与沮咒。知青们心灵的创伤、积压的情感,通过小说这一载体以一吐为快的决堤气势冲向社会,它的每一声带血的呼喊,都是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有力控诉和批判。当伤痕的情感潮流决堤般地渲泄之后,知青小说便走上了理性的河岸,开始了艰难的“反思”历程。知青“反思小说”的源头之作当推靳凡的《公开的情书》。这是一部以爱情与理想的乞求为线索,表现一代知青崇尚科学理性的思想特点的小说。孤傲的气质、坦诚的情感、深刻的思辩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在当时较为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的青年读者。此时的“反思”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那时生活的留恋、迷惘,暗示一种情感的较为理性的回归;有的则从文化和哲学角度对知青生活进行深刻的观照,或写知青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弱点(如,张抗抗的《隐形伴侣》);或借知青生活追寻理想的文化人格(如阿成的《棋王》)。此后,知青小说在生活评价上开始发生“分裂”:或者继续坚持对“文革”中“上山下乡”运动的否定和对生活荒谬性的冷静批判;或者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并且不断地将“知青”投身运动抽象化,并坚决地捍卫这“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富有牺牲精神、开创精神和责任感的一代”(梁晓声《我加了一块砖》,《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2期)。梁晓声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最为赤诚与顽强,也最具代表性,他用他的笔为知青一代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而“英雄主义”则是这座丰碑永远的魂。二梁晓声有过七年在北大荒的“知青”经历,这为他创作知青小说提供了丰厚的生活基础。刘再复曾说过:“事实上,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生活的‘敏感圈’,作家在自己的‘敏感圈’中,有自己独特的素材积累、情感积累,有自己的心灵体味过的许多动人的东西。作家在这个敏感圈中,完全处于自由状态,文学研究WENXUE Y ANJIUdernohinesecM32IANDAIXUWENY2005.11他能听懂这个敏感圈中独特的语言,能感知这个圈内各种情感的微妙差别和变异。”可以这样说,七年的“知青生活”就是梁晓声的生活“敏感圈”。他的小说,如《白桦林作证》、《北大荒纪实》、《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为了收获》、《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等,皆以十年动乱为背景,以辽阔、苍凉的北大荒和北大荒人为基本素材,虽然也写到了知青所受的愚弄,但更表达了“我们付出和丧失了许多,可我们得到的,还是比失去的多”的“无悔”宣言,谱写了一曲豪迈悲壮的知青交响乐,在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创作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在“知青”小说创作中,梁晓声自有其独到之处。他不再去诉说“文革”中所遭受的不幸,也不再去表现“知青”返城后对农村的怀念、对土地的眷恋或在新情况下的迷惘和追求,而以充沛的激情和非凡的豪情,去歌颂和礼赞那一代“知青”的英雄主义——悲壮的英雄主义,

亲历者回忆知青岁月

亲历者回忆知青岁月 亲历者回忆知青岁月 文史精华 1968年深冬,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一段几乎影响涉及到中国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有子女家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当我听到这个必然要用锣鼓口号上街游行以示拥护的“最高指示”时,天津晚间的气温已经很低,海河变成了一条冰带。大凡从那年代过来的人都清楚,对“最高指示”的庆祝是不能过夜的。过夜就是不忠,不忠则意味着不革命,而不革命的罪名那是“相当”可怕呀。 天虽冷,但游行的人却满头大汗。有的当场还写了血书,以示坚决去农村扎根一辈子的红心。其时,欢庆中几乎所有人都顾不上细想,“再教育”这句话里可能还含有另一种“解读”,而这种“解读”就催生了知青下乡初期一些很可怕的事情。作为从天津市第一批到长城以北青龙县插队的知青,我愿将亲身经历的一些事写出,以告世人。

那段最高指示中最让人激动并产生联想的话,应该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要说对青少年,就是对成年人,也极富巨大的诱惑力和感召力。尽管我因家庭出身的缘故不是红卫兵,心中对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多有恐惧而缺少激情,但听了街道高音喇叭里一遍遍地广播,还是不由自主也产生了些美好的向往与憧憬。脑袋里的画面于是也就有了,模样基本上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青人》、《朝阳沟》,甚至还有《蚕花姑娘》(女主角很好看)等等。至于接受“再教育”那个“再”字意味着什么,根本就未曾去想。日后才发现那个“再”字很可怕,它毫不留情地使知青身陷于一个很低的层次,从而去接受又一次无情的“教育”。用当时贫下中农中某些人的理解,就是这些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已经不管用了,城里不希罕要他们,因此只能下放到乡下再接受一次教育。这类话在我初到乡下时常听到。 1969年初,我们“老三届”大部分(有少数六八年去了内蒙古农村和黑龙江兵团)还呆在学校里。我是天津第三十四中的学生。三十四中的校舍是原军阀曹锟的公馆,由一片庞大华丽的西洋式楼群庭院组成。在一间宽大的教室里,一位叫林海青的当地干部向我们介绍了青龙县。他口才好,很善讲,

浅谈知青文学

何为知青文学?当代人普遍认为,知青文学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对文革中知青的遭遇,以及文革后知青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的文学表达。这与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对知青文学的界定保持一致。不过,这只是狭义上的知青文学。根据学者定宜庄、刘小萌对上山下乡史的研究,上山下乡的起止时间为1953年到1980年。如果将上山下乡作为知青文学的大背景,那么知青文学的外延就包括不限于文革。在此基础上,学者郭小东给出了广义的知青文学概念,即,以上山下乡为题材,展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与精神风貌的一种文学样式。从郭小东的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知青文学几乎是贯穿新中国历史的文学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以不同的面貌存在,被归入不同的文学思潮范围中。 一、文革前的知青文学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始之年,也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这一年,团中央下发文件,组织高小、初中毕业生回乡。这次号召知识青年回乡是一种政策性的倡导,本质上是人力资源调配的行为。除了强制性地把右派分子赶到农村监督劳动外,其他人的回乡行为基本上是自愿的、零散的。不久后,文坛便出现了一批描写回乡知青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如马烽的《韩梅梅》、邓普的《军队的女儿》、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黄天明的《边疆晓歌》、冯金堂的《红姑娘》、柯蓝的《洋土结合》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革命理想与革命豪情,以及这种理想与豪情在现实斗争中的消长变化,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这类文学作品包含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所创造的人物概念化、简单化,只不过是国家政策的传声筒罢了。 二、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 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流价值下的文学创作;另一部分是带着反叛精神的地下文学。文革10年给广大知识青年带来的精神伤痛,一直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如食指等人的诗歌创作。那些所谓的地上文学,则处在话语权与文学精神被阉割的状态下。 1973年前后,文坛出现了一些反应知青生活的中长篇小说,如,张抗抗的《分界线》、邢凤藻与刘品青合著的《草原新牧民》、汪雷的《剑河浪》、王世美的《铁旋风》等。这些小说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青生活的状态,但受先天不足的影响,难免堕入俗套。与此同时,政治审查也是无处不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如今的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于1975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处女作《分界线》。有一处写到北大荒的原野上有野罂粟花,当时没留意。样书出来后,被送到有关部门审查。张春桥夫人发现了罂粟这两个字,立即召见出版社领导,指出这是一个政治性错误:罂粟是国际公认的毒品,而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杜绝了毒品的国家,中国的土地上怎么可以生长罂粟?这不是往我们国家脸上抹黑吗?这不是为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提供攻击我们的口实吗?出版社当即让印刷厂悄悄地将已经印出书全部返工,翻到书中出现罂粟字样的那一页,由工人把每一页上的罂粟用纸贴上,换成石竹花的名字。尚未印出来的那几十万册,那一页全部改版重印,另行装订。 这类作品是作者在时代大潮下滥用激情,失去独立个性的产物。这些小说中的人物模式

叶辛知青小说研究

叶辛知青小说研究 叶辛最主要的成就是其创作的大量知青题材作品。知青小说《蹉跎岁月》和《孽债》,使叶辛在全国赢得广大读者的同时也收获了巨大声誉。作为知青小说的代表作家,叶辛在他的小说中对知青一代人整个人生历程的方方面面进行描述,力图以此勾勒出一代人的命运、呈现出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探究与思考。论文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叶辛的知青小说大多是建构在自己的知青生活体验上,从这个角度而言,要真正认识叶辛的知青小说,首先就得研究知青生活体验与叶辛创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第一章分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第二章是对叶辛知青小说阶段特征的阐述。作为立志要写出一代人命运的作家,叶辛始终关注知青一代,他的知青叙事随着他们生活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反映插队生活的知青时代的《蹉跎岁月》,再到反映知青返城后人到中年的人生无奈、苦涩与挣扎的《孽债》,直至新世纪书写步入老年的知青的回忆、反思、忏悔与救赎的《客过亭》,三部长篇小说分别呈现了知青一代的三个人生阶段。叶辛通过这三部小说完整地勾勒出知青一代人漫漫几十年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这一章把叶辛知青创作生涯大致分为早期、中期和近期三个阶段,以《蹉跎岁月》、《孽债》、《客过亭》三部小说为代表,分别阐述三个阶段的创作特征,即早期诉说青春的苦痛与拼搏,中期描写中年的挣扎与无奈,近期叙述老年的怀旧与忏悔。第三章重点分析叶辛知青小说最重要的两个主题:情爱与人性。由于知青小说描述的故事多与文革和上山下乡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相关,所以叶辛的创作从来没有停止对那个特殊

时代一代人情爱与人性的关注与思考。在叶辛的知青小说中,对于爱情的执着关注与探究特别引人注目,作家立足高远,把作品中男女个人的情爱与整个社会时代潮流涌动的宏大背景结合起来,通过个人曲折的情感生活折射个体所在的时代风貌,从极为个人化的角度呈现和反思社会,同时通过对“爱情”流转得失的剖析与追问来审视个人的人格操守。在文革那个荒谬的年代,人性的善恶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以此叶辛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知青》读后感

《知青》读后感 数日前,逛当当偶尔翻到了梁晓声先生的新作,买回来读得有些如饥似渴。好久没有读那么两大厚本的上下册,我喜欢未被删节的原汁版东西,不管是创作还是做人,还是原汁原味更具有本真和人性。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了好几天。当看完最后一页进入梦乡以后,居然是无边无际的麦海,是北大荒那广袤的土地。 作为一名21世纪中科院的研究生,与当年下乡的知青相比,我的生活简直是天堂。楼房有空调暖气,办公室有电脑可以互联各种数据库,一顿三餐有园区食堂,出门有大商场大超市,有双休日,可以看日落西山,可以滑雪溜冰逛公园,更奢侈的是每天可以给家里打电话。这与梁晓声那里的“北大荒”经常挨饿,不敢“大声语”的年代已经完全是天壤之别。但我喜欢梁晓声笔下那个原始的北大荒,《知青》几次让我泪如泉涌。周萍和赵天亮的爱情,孙敬文临死前的嘱咐,沈力那样一个天才的画家,还有赵曙光与冯晓兰那种奉献。虽然有文化大革命当年对人性的摧残,但是整个小说是让人感动的。 封皮上那种“史诗巨作”的评价不知道是不是过火,但通过那些灵动的人物让人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更像一种历史的纪实。父辈们的事与我们些八零后似乎很遥远,但那

一切都影响着我们八零后的一生……人不但无法选择家庭出身,更无法选择所处的时代。但无论这两点对人多么不利,人仍有选择自己人性坐标的可能,哪怕选择余地很小。于是,后人会从史性文化中发现,即使在寒冬般的时代,竟也有人性的温暖存在,而那,正是社会终究要进步的希望。《知青》这部小说,让人感动的正是寒冬般时代的人性本真之温暖,是余地很小很小的理智的思想。 那个年代缺吃少穿,食不果腹,这些物质的奇缺人是可以忍受的,可以通过劳动创造,只要勤劳付出土地就会满足。那个年代对人性和人本能思想的自己之剥夺可谓是史无前例的。一句话,一封信,一首诗,都会成为现行反革命,政治的可怕贯彻得淋漓尽致。但既使这样,仍然有周萍这种“仙人掌”一样的姑娘,不管经历多少委屈和痛苦,最后仍然善良温暖让人感动。一如赵曙光那封写给赵天亮封在枕头里“中国病了”那封让人做了多少恶梦的“信”,这些可贵可贵的东西,不知道在这个时代是否还有多少。那个年代,哥们是真哥们,命换的情谊。那个年代爱情真是爱情,会一辈子忠贞不渝。那个年代无法选择,却可以选择坚守人性的温暖。 同学说我不要总是看这些“怀旧”的书,容易变老。在读的时候就想,我们身边还是有的,只是我们能看到的机会并不多。如果这种“怀旧”真的能让人变老,我情愿这样怀

梁晓声知青小说简论

悲愤压抑的年代,慷慨激昂的人生 ——梁晓声知青小说简论 摘要:梁晓声是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知青小说在主题思想,审美特征等方面与其他知青小说所宣扬的理念和价值不同,他以独有的视角,向人们呈现了充满理想,充满激情的知青时代。 梁晓声以及他的知青小说在知青文学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梁晓声;知青小说;主题;审美;存在意义 Abstract: Liang Xiaosheng is on behalf of youth literature writers, his novel in the theme of youth,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vel with other youth by promoting the value of different ideas and his unique perspective, to show people full of ideals, full of passion the times of the educated youth. Liang Xiaosheng youth and his literary fi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youth can not be ignored and has a pivotal position. Key words: Liang Xiaosheng; youth fiction; theme; aesthetic; meaning 知青文学是上世纪80年代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现象,它的特殊性不仅和“文革”相关联,还和60年代末期将数百万知青投入农村这一历史事件相联系。那时,知青们怀着真诚的革命热情奔赴农村,实行自觉的“改造”。但他们于生活的底层一次又一次目睹和遭受“苦难”的袭击,他们终于发现现实欺骗、嘲弄了他们。当一个历史转折时代到来的时候,他们开始了理性的反思。于是,反映知青生活表达知青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的文学应运而生。在知青文学中,影响最大、成就最为突出的当属知青小说。在创作知青小说的作家中,梁晓声又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异数之一。 梁晓声是当代作家中极具个性的一位,具有知青,作家,教授多重身份的他,至今创作了包括小说、散文、杂论,剧本等大量文学作品,梁晓声的文学作品在体裁和题材上,涉猎广泛,总体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取材于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等生活领域,作品相对朴实,纪实风格鲜明;另一类则是使梁晓声蜚声文坛,一直受到评论界所关注,最能代表梁晓声风格的作品——知青小说。 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作为知青文学的一部分,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通过缅怀知青在苦难中的奋斗历程,抒发“青春无悔”的情感,怀念的背后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在梁晓声的记录中更多的是对过去生活经历的怀念,不管是苦难还是悲痛,那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他的笔下,压抑都充满激情。知青是那个时代的开拓者,在他们的身上凝聚了一种不可亵渎的精神散发出了一种不可轻薄的力量。在他们身上,一切感情得到了更好的诠释。梁晓声的知青小说讲述了知青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梁晓声的作品不但得到了曾经是知青身份读者的认同,也得到了不了解那时代,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充满了想象和好奇的非知青读者的认同。

知青岁月留痕

知青岁月留痕 1955年,毛主席关于“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批示发表,由此开始,一个延续20多年,先后与1800多万青年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笔者也是其中一员。 1960年9月,我考入河北承德石油学院。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国家决定大量精减职工,减少城镇人口,并再次掀起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1962年9月,石油学院和国内许多院校一样,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一些专业被取消了,包括我在内的数百名学员不得不中止学业,含泪离开校园。 当时,离校学员的安置方向主要是到国营农、牧场;其次是返回原籍。我原籍石家庄市,为了响应“大

办农业”的号召,毅然放弃回城的机会,和120多名同学一起到河北坝上地区一个自然条件非常艰苦的国营牧场落户,当了一名农工。我在那里工作、成家、入党、提干,一千就是30年,把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坝上,留在了草原。 如今我已年近古稀,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资料和物品尤为钟爱。每次见到这些物品,我都觉得好像看到了那日渐远去的知青岁月,似乎那些工友同学又久别重逢回到了身边。 以下是我多年收藏的一些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藏品: 图1~6是发表毛主席指示的《人民日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文件选编》、下乡上山批准书、光荣证、不动员下乡证明、回城证。 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严格的政策规定。例如,

知识青年要上山下乡,必须经过个人申请、组织批准的手续,并有明文规定。上述证件等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按照有关政策进行的明证。 图7~9是赠送下乡知识青年的《毛选》、搪瓷水杯和购物券。 被批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下乡之前会参加隆重的欢送会领取下乡上山批准书或光荣证,同时,还会收到一些纪念品。比如各种版本的《毛选》和《毛主席语录》和搪瓷脸盆、水杯等生活用品。在完全依靠布票、棉票、粮票等票证购物的年代,有的地方也赠下乡知青一些购买棉、布等的购物券。 图10是知识青年房屋产权移交证书。知识青年下乡初期,多分散居住在农村社员家中。为了减轻农村困难,方便对知青进行再教育,国家投入的包括盖知青点房屋在内的安置费超过100亿元。后来,根据

《中国知青文学》阅读题及答案

《中国知青文学》阅读题及答案 (一)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是“上山下乡”的起始之年,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此后,文坛便出现了一批描写知识青年回乡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革命理想与革命豪情,以及这种理想与豪情在现实斗争中的消长变化,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 “文革”结束后,“归来”的“右派”作家,批判“文革”、反思历史,将历史的伤痕展示于众。以反思“文革”、批判“极左”路线为主题的伤痕文学成为新时期的文学主潮。展示伤痕的同时,作家们不忘记与主流政治价值保持一致,将作品的主题归到“赦免个人,搁置对历史与人性的讨论,团结一致向前看”上面。 “文革”结束后返回城市的知青作家,更多是通过回忆性叙述,书写知青的困惑与迷茫,以及暴露知青岁月时的伤痛与阴暗。这些创作可以归入伤痕文学的大类里,也有些学者将这些作品及之后的知青文学作品归入反思文学。从伤痕文学一脉下来的知青文学,展示蹉跎岁月的壮丽与沉湎于青春失落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并没有对知青这一代人与历史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在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现代派思想的影响下,知青文学的创作主体开始反省并寻求艺术上的突破。面对现代主义思潮,中国文学的主导文化受到来自创新的新文化的冲击。主导文化中的变革因子与创新文化相结合,催生了寻根文学的发生。 寻根文学是知青作家面对现代主义冲击的自然反应,但同时也是他们追踪现代主义的结果。陈晓明教授认为:“‘寻根’可以从西方现代主义的高度撤退下来,回到熟悉的民族本位,甚至再回到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书写乡村生活,而并不一定会失去现代主义的艺术性质或水准,这是中国作家豁然开朗领悟到的一个境界。” 在新世纪的今天,知青文学已经成为历史。知青文学与政治意识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它的厚度与反思的力度有限。很多知青小说反思“文革”,批判极左路线,没有反思人性,更没有反思中国人在那个时期应该承担的责任。随着文学多元化时代的到来,知青文学所秉持的隐晦的价值受到消解,而知青文学也响起了丧钟。总的来看,知青文学是中国特殊时期政治话语的文学表达。当新时期的主导价值观念变成稳定的社会意识时,知青文学便失去了它固有的作用。 (节选自2014年1月《文化观察》,有删改) 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对的的一项是 A.早在1953年文坛就已经出现了一批描写知识青年回乡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在新中国历史上,1953年可以看作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 B.知青文学作品的主题比较统一鲜明,而且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 C.“文革”结束以后返回城市的知青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有人把它们归类为伤痕文学,也有人把它们归类到反思文学里。 D.从伤痕文学一脉下来的知青文学,并没有对知青这一代人与历史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更多的是展示蹉跎岁月的壮丽与沉湎于青春失落的情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革”结束以后,伤痕文学虽然在反思“文革”、批判“极左”路线,但作品的主题与主流政治价值保持了一致,搁置了“对历史与人性的讨论”。 B.由寻根文学的出现可见,中国知青作家受到了现代主义的冲击,同时也在追踪现代主义。 C.在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现代派思想的影响下,知青文学的创作主体开始反省

知青文学

知青小说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知青小说是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真实面目。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知青出身的作家们对知青生活的缅怀、对农民问题的独到探讨、对人生真谛的求索,使知青小说成为新时期小说中凝重而奇特的组成部分。 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知青”出身的作家们对知青生活的缅怀、对农民问题的独到探讨、对人生真谛的求索,使知青小说成为新时期小说中最凝重、最奇特的组成部分。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叶辛、刘海[1] 等,代表作品有《今夜有暴风雪》、《我遥远的清平湾》、《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蹉跎岁月》、《青春无主》等。 2代表作品 编辑 张承志《绿夜》(象征着发现“美丽瞬间”)《黑骏马》(象征着“永远的缺憾”)《北方的河》(象征着人生的理想境界)《黄泥小屋》(象征着“人的念想”)《金牧场》(象征着“人类的理想”)《心灵史》等。 3发展阶段 编辑 第一阶段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带“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主要作品:叶辛《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第二阶段 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 知青小说 主要作品: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黑骏马》,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第三阶段 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 主要作品:朱晓平《桑树坪纪事》,张抗抗《隐形伴侣》,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老鬼《血色黄昏》,李锐《合坟》。 第四阶段 90年代至2000年代后,这代知青已进入中、老年,时有冷峻回忆录,纪实作品,或伴有根据自己知青亲身经历创作的文学作品出现。 主要作品:刘海《青春无主》,该小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