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说明范文
公园设计说明范文

公园设计说明范文一、设计背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美观的休闲娱乐场所。
在这个背景下,本次公园设计旨在打造一个多功能的休闲公园,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提供一个美好的休闲空间。
二、目标定位1.创造空间通过巧妙的设计,营造出一种宜人的空间氛围,为人们提供一个逃离喧嚣的绿色绿洲,让人们能够在其中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
2.提供服务公园内将建立各种设施和服务,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弘扬文化通过公园的设计布局,宣传本地的历史文化,展示本地特色,以增强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设计要点1.绿化环境公园的绿化环境应该是整个设计的核心。
选择各种植被种类,保证整个公园四季都有植物开花的景观,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感知和美的享受。
同时,在公园中设置喷泉、湖泊等水景,使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水的魅力。
2.设施设备公园内预计设置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备、座椅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健身设施包括有氧器械、力量器械等,让人们可以进行全面的身体锻炼。
儿童游乐设备包括秋千、滑梯、蹦床等能让孩子们玩得开心的设施。
座椅应设置在各个景点的周围,方便市民休息。
3.建筑景观公园设计中应考虑到景观建筑的设置,既能满足实际需要,又能够形成美观的景观,如亭子、展馆等。
这些建筑景观应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通过特殊的造型和装饰方式,展示本地文化。
4.游道与花坛为方便居民在公园中散步,设计中需要设置宽敞的游道,并依据公园布局规划合适的位置,布置各式花坛。
不仅能增添美景,还能提供人们锻炼身体和欣赏美景的舒适环境。
5.景观照明考虑到公园的使用时间,必须充分安排景观照明系统,使公园在夜晚可以保持一定的亮度,并突出重点区域的照明效果,提高夜间使用率,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四、管理与维护为了保持公园的良好环境,需有专门的管理团队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主要工作包括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和更换,维护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清理垃圾,保持公园整洁。
公园设计说明

公园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需求,提升城市品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设计的公园位于_____市_____区,周边有多个住宅小区和商业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
二、设计目标1、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需求。
2、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舒适的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和形象。
3、加强公园与周边社区的互动和融合,促进社区的发展和活力。
三、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设置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和设施,提供便捷的交通和服务。
2、生态优先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营造丰富的植物群落和生态景观,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3、文化传承挖掘和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通过景观元素和活动形式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
4、可持续发展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合理规划水资源和能源利用,确保公园的长期运营和发展。
四、总体布局公园总面积约_____平方米,整体呈不规则形状。
根据功能和景观特色,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入口广场区位于公园的主入口,设置有标志性的景观雕塑和花坛,引导游客进入公园。
广场周边设置有停车场、自行车停放处和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
2、休闲活动区包括草坪、花坛、休息座椅等,供游客休息、晒太阳、野餐等。
3、儿童游乐区配备了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地面采用柔软的材料,确保儿童的安全。
4、健身运动区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等,满足居民的运动需求。
5、景观湖区中心区域是一个人工湖,湖水清澈,周边种植了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景观树木,设置了亲水平台和游船码头,让游客能够亲近自然,欣赏美景。
6、文化展示区通过景观小品、雕塑、壁画等形式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7、生态保护区保留了部分原始的植被和地形,设置了生态步道和观察点,让游客了解生态知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公园设计方案说明

公园设计方案说明公园设计方案说明:一、设计目标:1. 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打造一个绿色环保的公共空间,让人们与自然亲近。
3. 注重文化、艺术和历史元素的融入,给人们带来文化熏陶和艺术享受。
二、设计内容:1.景观布局:将公园划分为几个不同主题的区域,如花卉展区、休憩娱乐区、运动健身区等,使公园空间丰富多样。
设计自然景观,如山水、湖泊和人工瀑布,打造自然触感。
依据城市气候和植物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绿化,增加公园的观赏性。
合理规划道路和人行道,以提供方便快捷的通行系统。
2. 设施建设:周边设立休息亭、长椅和凉亭,供游客休息、聚会和观景。
设置运动场地,为喜爱运动的人们提供足球场、篮球场等场所。
建设儿童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和蹦床,满足家庭带孩子游玩的需求。
设立音乐喷泉和音乐广场,定期举办音乐表演和演唱会,增加文化活动。
设置花坛和健身器材,以美化公园环境和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
3. 文化元素:设计园林小品,如石雕、铜雕等,展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周边设置音乐广场和文艺表演区,为游客提供文化艺术享受的场所。
不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和文化庆典,增加公园的文化魅力。
三、设计理念:1. 绿色环保: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保留和增加树木和绿地面积,提高公园的绿化率和空气质量。
2. 和谐共生: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城市相融合,打造一个和谐共生的公共空间。
3. 创新发展:在设计中融入新颖的元素和技术,如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工艺装饰等,提升公园的品质和魅力。
四、效益分析:1.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供一个舒适、美丽的生活场所,增加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2. 促进经济发展:公园建设将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如餐饮、娱乐等,提升当地经济水平。
3. 文化传播: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传播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
4. 体育健身:设立运动场地和健身器材,为人们提供锻炼和健身的场所,提升整体体质。
五、施工计划:1. 确定工程范围,明确施工时间和工期。
龙塘湖公园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龙塘湖公园景观设计说明范文朋友!今天来给你讲讲龙塘湖公园这个超酷的景观设计。
一、公园概况与设计理念。
龙塘湖公园,那可是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地方。
咱们的设计理念呢,就像是给这个地方编织一个美好的梦境。
这里要成为城市中的一片绿洲,一个让大家能从忙碌生活中“嗖”地一下就钻进自然怀抱的地方。
龙塘湖就像一颗明珠,我们围绕着这颗明珠打造整个公园,让公园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大自然是主角,而每一个来这儿的人都是快乐的观众和参与者。
二、功能分区。
1. 休闲漫步区。
这是公园的入门级快乐区域。
想象一下,你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脚下是色彩斑斓的砖石小路,就像踩着彩虹的碎片。
两边的花草树木像是热情的迎宾队伍,时不时有微风拂过,花草轻轻摇曳,就像在跟你说:“嗨,欢迎来玩呀!”这儿还设置了很多木质长椅,走累了就可以一屁股坐下,看看湖面上的波光粼粼,听听鸟儿叽叽喳喳,那感觉就像给心灵做了一场按摩。
2. 儿童游乐区。
这个区域就是小宝贝们的欢乐天堂。
有五颜六色的滑梯,那滑梯就像一条通往童话世界的隧道,小朋友们“哧溜”一下滑下来,脸上笑开了花。
还有超大的沙坑,小铲子小桶一拿,就可以在里面创造属于自己的城堡帝国。
跷跷板上一坐,一上一下,笑声就在空气中荡漾开来。
旁边还有各种可爱的卡通造型雕塑,像是从童话书里跑出来的小伙伴,陪着孩子们一起玩耍。
3. 运动健身区。
对于那些充满活力、想要挥洒汗水的朋友们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战场。
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不管是想拉一拉、推一推,还是想跑一跑、跳一跳,都能找到合适的家伙事儿。
还有一个宽敞的篮球场,篮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夹杂着小伙子们的呼喊声,充满了青春的热血。
旁边的羽毛球场也不逊色,白色的羽毛球在空中飞来飞去,就像一只调皮的小精灵。
4. 湖景观赏区。
这可是整个公园的精华部分。
龙塘湖的湖水清澈得像一面大镜子,能把天空和周围的景色都倒映在里面。
湖中心有个小亭子,通过一座弯弯的木桥就能到达。
你坐在亭子里,就像坐在湖的怀抱里。
社区休闲公园设计说明模板范文

社区休闲公园设计说明模板范文一、项目背景。
咱们这个社区啊,就像一个大家庭,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
可是呢,一直缺少一个能让大家好好放松休闲的地方。
于是,就有了这个社区休闲公园的想法,就像在这个大家庭里打造一个超级惬意的小天地。
二、设计目标。
1. 休闲放松。
咱这公园就是要给社区里的男女老少提供一个能甩掉烦恼、舒舒服服待着的地儿。
不管是忙了一天的上班族,想找个安静角落歇会儿;还是精力旺盛的小朋友,有地方撒欢儿;又或者是退休的大爷大妈们,能聚在一起唠唠嗑儿,都能在这儿得到满足。
2. 促进社交。
让社区里的居民们有更多机会互相认识、交流感情。
不能让大家住在一个社区,还跟陌生人似的,这个公园就是要拉近大家的距离,就像一条无形的线,把社区里的每个人都串在一起。
3. 美化环境。
给社区添点绿,加点美。
让大家一出门就能看到花花草草,呼吸到新鲜空气,就像把大自然搬到了家门口一样。
三、总体布局。
1. 入口区。
入口就像公园的大门脸儿,设计得要醒目又亲切。
种上几棵高大的树,像迎宾的卫士一样。
再在旁边摆上一些色彩鲜艳的花卉,就像给来客送上的小礼物。
入口处设置一个小广场,地面用那种防滑又好看的地砖铺着,方便大家聚集,还能当个临时的小舞台,要是有个社区小活动啥的,在这儿就可以开场啦。
2. 休闲区。
这可是公园的核心部分呢。
放了好多舒适的长椅,有的在大树底下,像大树给您撑着伞;有的在花丛旁边,让您能一边闻着花香一边休息。
还设置了一些特色的亭子,有古色古香的中式亭子,也有简约现代的西式亭子。
中式亭子里摆上石桌石椅,大爷们可以在这儿下下棋;西式亭子里放上那种柔软的沙发椅,年轻人可以坐在这儿喝喝咖啡,看看书。
3. 儿童游乐区。
这是小宝贝们的欢乐天堂。
有滑梯,就像一个彩色的小山坡,孩子们从上面“嗖”地一下滑下来,那笑声能传遍整个公园。
还有秋千,荡起来就像小飞鸟一样。
跷跷板也不能少,一上一下,孩子们的友谊就在这一高一低中建立起来了。
周围还种上一些矮矮的灌木丛,既安全又美观,就像给游乐区围上了一个绿色的小栅栏。
公园方案设计说明

公园方案设计说明
为满足城市居民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一个公园方案。
下面是方案的设计说明。
方案概述
本方案建设的公园占地面积为30公顷,共设置了5个区域,
包括:
- 游乐区:提供儿童游乐设施、运动设施等;
- 休闲区:提供草坪、休息座椅、亲水岸等;
- 花园区:以花卉为主要设计元素;
- 景观区:提供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人工景观;
- 文化区:建设文化展示区、艺术展示区等。
设计原则
1. 人性化:公园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人们,满
足他们的休闲需求;
2. 美化环境:公园建设要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美的自然景色,增强市民生活品质;
3. 生态友好:公园设计要结合环境特点,充分考虑到生态需求,尽可能减少公园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设计特色
1. 层次分明:本方案的公园设计注重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结合
和分离,强化景观的“主次分明”特点;
2. 紧扣主题:公园的五个区域分别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设计,
体现了公园整体设计的主题性;
3. 内容丰富:公园设计着重考虑到不同人们的休闲需求,提供
了儿童游乐、运动、文化展示等多种服务内容,为市民提供多元化
休闲体验。
总结
本方案的公园设计是根据人性化、美化环境和生态友好的原则而设计的,具有层次分明、紧扣主题、内容丰富等特点。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将为市民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生态友好、多元化休闲体验的公园。
公园设计说明范文

公园设计说明一、设计目标和背景1.1 设计目标本文档旨在说明公园设计的目标和背景,并提供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公园的布局、景观元素、设施设备和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设计的目标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安全、舒适的休闲空间,促进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增加社交互动的机会。
1.2 设计背景公园作为城市的绿地,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园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本次公园设计项目的背景是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园休闲娱乐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环境。
二、设计方案2.1 公园布局本次设计方案中,公园采用分区的布局方式,充分考虑各种人群的需求和兴趣爱好。
公园主要分为休闲区、运动区、游乐区和景观区等几个主要区域,每个区域的功能和设计风格各不相同。
通过合理的布局,实现不同区域的互补和相互联通。
2.1.1 休闲区休闲区是公园中心位置,以宽敞的草坪、树木和长椅为主要景观元素,为居民提供休息、聚会和户外活动的场所。
在休闲区的设计中,考虑了遮阳设施和自动喷水装置,以提供适合不同季节的休闲环境。
2.1.2 运动区运动区主要包括篮球场、足球场和健身区等设施,为居民提供各种户外运动的场所。
在设计运动区时,考虑到运动安全和便利性,设置了合适的围栏和运动设备,并保证了场地的良好排水和通风。
2.1.3 游乐区游乐区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而设立的,在这个区域内设置了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如秋千、滑梯和蹦床等。
设计游乐区的时候,考虑到孩子们的安全和娱乐需求,采用了安全材料和防滑措施,并设置了监控设备以确保安全。
2.1.4 景观区景观区是公园中的亮点,通过精心设计的植物景观和水景等元素,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赏心悦目的环境。
景观区的设计中考虑了植物的选择和摆放,以及灯光的照明效果,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2 设施设备公园设计中,除了各种功能区域的景观元素外,还设置了一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和提高公园的管理水平。
公园设计说明范文

公园设计说明范文公园是城市中的绿色空间,是人们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场所,也是社交交流的地方。
一个好的公园设计能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环境,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本文将对公园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公园设计应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
公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植被和景观,合理利用地势和地貌,使公园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同时,公园设计应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各种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可以设置人工湖泊或湿地,吸引各种鸟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栖息,打造生态公园。
其次,公园设计应考虑人们的需求和利益。
公园应有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们的活动区域。
比如,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区、老年休闲区、青年运动区等,让人们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区域。
此外,公园应设置舒适的休息区,提供休息椅、遮阳棚等设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公园设计还应注重人们的安全。
公园应设置围墙或护栏,保障公园内的人们不受外界干扰和危险,同时也避免动物逃出公园。
公园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公园道路应铺设防滑、防颠倒的材料,避免人们滑倒和受伤。
在公园内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保障夜间人们的安全。
此外,公园设计应注重节水和节能。
可以在公园内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利用于浇灌植物和清洗。
公园内的灯光、喷泉、音乐等设施应采用节能型产品,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公园内可以设置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太阳能为公园内的设施提供电力。
公园设计还应注重环境艺术的融入。
可以在公园内设置雕塑、喷泉、水景等艺术装置,提升公园的审美价值。
可以利用草坪、花坛、花墙等植被景观,打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同时,公园内可以设置活动广场,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享受文化的熏陶。
最后,公园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以在公园周边设置自行车停车场和公交车站,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的使用。
公园内可以设置垃圾分类设施,鼓励人们垃圾分类投放。
公园内的建筑、设施等应采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园设计说明设计说明:该园是一个规则式的小游园,设计布局合理,从功能角度出发,全园有休息广场,和儿童游乐场及老年人的活动区。
该园前是校园图书馆,说以人口比较密集,必须有个大的广(不同的铺装突出风型图案)供人们集散,花坛供人们休息之余欣赏。
从道路系统分析,园路成对称式,本园道路贯穿全园,设有大的入口,而且多个入口,减少了人流拥挤现象。
园内景点多个,左右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景点,小型观景墙广场,组合型花架,设计巧妙的将这两个景点缩小和中央景点放大,从而突出主题。
儿童游乐区配有儿童游乐的基本设施,地面是沙地,防止儿童受伤,老年活动区配有老年人健身的基本设备,园内还设有一个小水池假山,道路通过桥连接两侧,让人们在园中不尽能看到山还可以看到水,好比自己就生活在自然中。
园内植物配置种类多样,为园内营造了一个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让游人不仅能观赏景色,更能享受生活。
(一)地理位置游园位于河南城建学院校图书馆后面,游园东临十号教学楼,西邻山顶操场,北对校图书馆,南为学院教师公寓。
二、设计理念 (一)绿地定位:游园公共绿地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
它既是各座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延伸和补充,更是展示多种学术风格、思想方式的公众舞台。
(二)我们的理念: 1.完整的生态理念,自然 (1)尊重现实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采取的态度,我们的生态理念也源于这一朴素的自然观。
(2)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在继承先人思想的基础上,我们融合了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现代的生态观。
采用综合的、完整的生态设计方法,在各绿地所处位置、环境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绿地的要素设计均考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对生态最大程度的改善。
2.独特的文化理念,沟通与超越(1)“游园喷泉区”的设计依托“沟通”和“超越”理念。
人们获取信息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自身以及整个团体得到提高。
其后,终将实现自我的超越,这也是人类体育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最佳体现。
(2)我们希望这种对环境景观的体验与实践,能让莘莘学子们获得源于自然,超越自我的一种感悟。
(3)植物配置说明1.绿化的分区本标段的公共绿地是我们学院公共景观的核心部分。
其位于整个学院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块地区,地块呈弧形状,分为2、渗透“以人为本”的主题植物配置中所谓的“开放式”,充分体现了1标公共绿地的共享属性,这是一片从功能和形式上都必须考虑其使用主体(广大学子以及教工)的热土。
哈尔滨公园景观设计说明一、项目认知1.1区位关系此基址位于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开发区占地面积较大,但是在这里目前还没有综合性公园。
今年政府决定拟在开发区内建一开放型综合性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1.12公顷。
南面、西面为公司云集的高楼大厦,北面和东北是新建的住宅小区。
其中西面街道为城市交通干道,其余三条街道人流量并不是很大。
1.2区域自然条件 1.2.1气候条件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城市。
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
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
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14] 4-6月份为春季,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10℃左右。
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左右。
7-8月份为夏季,气候温热湿润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19-23℃,最高气温达38℃。
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为各季之最。
9-10月份为秋季,降雨明显减少,昼夜温差变幅较大,9月份平均气温为10℃,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南部地区2-4℃。
11-次年3月份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有时也会出现暴雪天气。
1月平均气温零下15℃-零下30℃,最低气温曾达零下37.7℃(1985年1月26日)。
1.2.4地形地貌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区、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县(市)多山及丘陵地。
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
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140米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145~175米,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180~200米,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
1.2.3水文条件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
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
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解放以来,全市最大水利工程,西泉眼水库工程,1996年已经合龙蓄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库面面积40.86平方公里。
水库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积15133.3公顷。
哈尔滨水资源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
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630立方米。
1.2.2土壤条件受地形、气候、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全市土壤类型较多,共有9个土类、21个亚类、25个土种。
黑土,是郊区及12县(市)的主要土壤,也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土壤类型。
黑土在全市分为2个亚类(黑土和草甸黑土)、3个土属(粘质黑土、砂质黑土、草甸黑土),共7个土种。
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比较丰富,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
黑钙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川地和岗平地上,在全市分为3个亚类:黑钙土、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共8个土种。
黑钙土养分含量仅次于黑土,适于作物栽培。
草甸土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多数分布在沿江河低洼淋溶地带和松花江台地漫滩地带。
草甸土在全市分为6个亚类: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泛滥地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硫酸盐草甸土,共10个土种。
草甸土大部分宜耕性较差,宜发展草场和栽植薪炭林。
砂土及沼泽土,主要分布于江河两岸河滩和低洼地块,适于发展渔业、牧业。
1.3历史文化1.3.1历史沿革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
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
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
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
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
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
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
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
与此同时,中华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
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
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
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
哈尔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
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70余万。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发展国民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
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
“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1996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辖七区十二县(市),行政区划面积5.3万平方公里。
2004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动力、平房、松北和呼兰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代管五常、双城、阿城、尚志等4个县级市。
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72平方公里。
2023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销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区;撤销阿城市,设立阿城区;将阿城市永源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
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五常、双城、尚志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
2023年5月,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销县级双城市,设立双城区。
[8] 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双城9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五常、尚志2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
二、场地现状分析2.1现状山体改造由于场地内自然山体的存在,在公园设计中对部分等高线进行了改造,挖湖堆山--在场地内设计一水域,在水体内设计了岛,在布置场地时将原油等高线进行了小的改动,保证场地内部的平整,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竖向设计,增强立面景观的丰富性。
2.2场地适宜性分析1、该场地周边建筑是居民区和办公楼,为了满足周围居民及工作人员休息娱乐的需要,将该公园设计成一综合性质的公园。
2、场地地势有平坦,也有山体。
所以将中心景区及广场、老人休闲活动区设置在平坦地区。
设计标高比义峰路低,植被尤其是大树比较丰富,宜挖湖形成水面加大景观的纵深,避免单一,另将挖出的土方堆在垂直的山脚形成缓坡。
3、场地北侧为居民区宜设计绿色屏障,减少公园对商业及居住区的影响。
4、场地西侧为商场,所以在此设置公园主入口。
东侧设置次入口,入口处为老年活动区。
5、湖体南侧栽植大量密林,打造生态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