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分析

合集下载

英汉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其图式论解释

英汉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其图式论解释

英汉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其图式论解释英汉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其图式论解释语用失误是指在语言交际中产生的由于语言使用不当或语言选择不当而导致的交际失误。

在英汉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类型有指称失误、表达失误和礼貌失误。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三种语用失误类型及其图式论解释。

1. 指称失误指称失误是指用词不准确或不当,导致对所指事物理解不清的失误。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常常出现指称失误。

例如,汉语中的“老外”用来指称外国人,在英语中是不礼貌和冒犯的。

这种失误来源于不同文化中对称呼的差异。

图式论解释:图式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知识结构,用于理解和组织经验。

在语用交际过程中,人们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来解释和理解他人的说话,但由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根据不同的图式进行解释。

指称失误可以解释为图式不匹配所导致的。

对于不同文化中的人来说,他们根据不同的图式对语言进行解读,从而产生了指称失误。

2. 表达失误表达失误是指使用错误的语言结构或表达方式,导致表达的含义与预期不符的失误。

例如,英语中表示“我喜欢你”可以使用“Ilike you”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但在汉语中,直接说“我喜欢你”会显得太直接和冒犯,通常会使用更委婉的表达方式,如“我对你有好感”。

图式论解释:在表达失误中,图式起到了解释和理解的作用。

不同语言对经验的组织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同,人们根据自身的图式来进行表达。

由于文化的不同,不同文化中的人使用不同的图式来表达自己的语义和意图。

表达失误可以解释为文化图式不匹配所导致的。

人们使用自己的图式去理解对方的表达,从而产生了表达失误。

3. 礼貌失误礼貌失误是指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礼貌规范的认知不同,导致的交际中的失误。

在英汉交际中,不同文化中的礼貌规范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当别人邀请你去他们家做客时,通常会说“I’d love to”表示欣然接受邀请,而在汉语中,直接说“我愿意”可能会显得太直接和不得体。

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

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

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对于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很常见的。

因为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有着自己的礼仪和习惯,而同一种礼仪在不同的文化中却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含义。

下面重点介绍几类常见的英汉礼貌用语语用失误。

第一,语言的形式和用法。

例如,英语中有很多委婉语,常常通过使用比较含蓄的措辞来表达意图,但如果直接翻译成中文,可能会背离中文语言的礼貌习惯。

如“Can you please pass the salt?”直接翻译成中文是“你能帮我递一下盐吗?”而用“请问能给我递一下盐吗?”或者“请问麻烦给我递一下盐好吗?”会更符合中文礼仪。

第二,对于称呼和尊称的措辞。

在中文礼仪中,给长辈和上司使用尊称是很正常的。

但如果用那样的方式称呼一个英语母语者,可能会让对方感到尴尬或者不舒服。

而英语中使用Mr/Mrs/Ms等尊称是非常常见的,但在中文中直接翻译也许会让人感到傲慢或过于生硬。

比如你不应该在中文讲话时使用Mr. Smith而应该真名或者姓氏+先生/女士。

第三,表达感谢和道歉的措辞。

在英语中,当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帮助时,通常会说thank you,而不同的动作可能有着不同的感谢措辞。

但在中文中,情况也许不同。

例如,对于帮忙打开门的人,我们可以说“谢谢”;但对于好朋友帮忙处理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则需要用更正式地措辞感谢对方,如“非常感谢您给我这么大的帮助”,这样会更符合中文的礼仪。

同样,对于对方的失误或错误,英语中常常会使用excuse me或I’m sorry表示歉意。

但在中文中,直接说“对不起”可能会让人感到过于委屈或心虚,所以诸如“不好意思”“抱歉”等措辞是更加合适的。

第四,身体语言的使用。

身体语言通常是与语言一起使用的一种交际方式,但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身体语言会产生不同的含义。

例如,在北美,双手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通常会握对方的手或摸对方的肩膀来表示友好或者尊敬。

但在中国,触碰别人的肩膀或者在不同的情况下握手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或者是不礼貌的。

简析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简析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2202018年43期总第431期ENGLISH ON CAMPUS简析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文/陈双莲一些语言专家和学者认为,语用失误就是交流双方没有真正明白和理解对方语句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或者是表面语言背后的隐含含义。

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人们思维习惯的差异,在英汉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更是常见。

一、在英汉交际中语音方面的语用失误在汉语中有四种声调,同一个音,声调不同则表示的意思不同。

因此在汉语中,表示肯定或者疑问语气所选用的词语是不同的。

而英语则是语调语音,也就是说,同一个单词不会因为语调是升调还是降调而改变原本的意思。

而英语中通常将语调运用于语句的陈述中,会用降调来陈述一件事,用升调来表示疑问的语气。

由于二者声调和语调在语用上的差别,很容易导致不同母语的两国人在进行交流时产生一些误解。

笔者通过观察日常的英汉交流发现,用声调会很容易辨别出英语人士的是否是在开玩笑,但他们却很难通过语调来辨别汉语使用者的某一句话是否属于是玩笑,因此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会造成误解。

另外,由于汉语在发音时采用声调的发音方式,而在语调方面却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因此以汉语为母语者在使用英语时也会显得语调平平,无法真正通过语调来显示语句的陈述性或者是疑问性。

同时,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使用汉语时对于某些个别的声调也无法准确地表达出来 ,也会将多种音调混淆使用。

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之为语言的负迁移现象,在语调和声调的负迁移影响下就会很容易造成英汉交际中的语误现象。

再有就是在英语口语的表达习惯中会经常出现词汇连读的情况,而汉语则是以一字一音为发音特点。

因此,很多初学英语的中国人无法准确把握音节的轻重,也无法熟练地进行词汇连读,因此发音听起来不是十分正统。

同样,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学习汉语的初期,也会将词汇连读习惯性地运用到汉语发音中,比如“西安”会念成“先”,那么发音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就完全不同了。

二、在英汉交际中词汇方面的语用失误词汇语用失误也是英汉交际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较为常见的原因是二者文化的差异,会出现一些词汇空项。

浅谈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浅谈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浅谈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际舞台上,由于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了解不足或者不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英语,以至于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

本文就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定义,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类别及日常生活中注意的对策做探讨,以便更好地增进跨文化交流。

标签:跨文化交际语用学语用失误(一)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中国申奥成功,中国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许多西方人来中国旅游或工作,同时也有很多中国人走出国门到其它国家学习和交流,这就要求更多的人能够很好地用英语与世界进行交流。

由于文化的不同,当我们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时,有时会产生一些误解,甚至无意间伤害了他们。

我们对别人的大多数误解不是因为我们不能听清楚他们所说的话,或是不能正确分析他们的语句,交谈过程中一个更为重要的难处在于——我们经常误解说话人的意图。

(二)语用原则和语用失误的关系传统的语用学研究将指示语、言语行为、会话含意理论、预设以及会话结构等作为研究的基本内容。

语用学家十分注重研究说话者的“意图”(intension)和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的区分。

语用学家认为,人们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谈话双方要想利用语言来表达、实现自己的意图,就必须共同遵守一些语用原则。

首先,谈话双方必须要遵守交际原则。

其次,谈话双方还必须得遵守“合作原则”。

最后,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还要遵循礼貌原则。

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语用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了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或套用汉语的表达结构等。

(三)语用失误的分类英语语言学家托马斯(Jenny Thomas)在1983年发表了《跨文化语用失误》,对语用失误进行了定义分类。

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类:1.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

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与语言本身有关,是指所讲的习得语不符合这种语言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不合适的表达方式,或者不懂得习得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按母语的语言习惯直接套入习得语中去。

例析汉英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例析汉英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有 时中国人在 与外宾交 际时 , 受到 “ 语用 迁移 ” 的影 响 . 会使 用超乎 寻常 的正式语 体 。在 我 国一 所名 牌大学外 语 系 里 曾经发生 过这么一件 事 : 一位 主修 英语 的硕士研 究生 , 在
对 一 名外 教征 求 意见 时说 了这 么一 句话 :I m dsru f “ a ei s o o
epoigyu e n s nte etr.( 极 想 领 教 阁下 对 本 x lr o r el g cue” 我 n f i o hl
同 而犯 的语 用错 误 , 涉哪 些该讲 , 牵 哪些 不该 讲 , 际关 系 人 的远 近 , 人们 的权利 和义务 等 , 与人们 的价值 观念有 关 。不 过, 两类语用失误 的 区分不是 绝对的 。跨文 化交际要做到得 体 , 际时 双方就 要考 虑 交际 对象 所处 的场 合 、 空 、 交 时 谈论 的话 题 , 以及 所使 用 的语体 、 对方 的社 会 文化 背景 、 值观 价 念、 信仰 、 与对方 的关 系等 。如 果交 际一方违 背 了 目标语 的 语用 或语域使用 规则 , 就会 造成跨文化语 用失误 。这些语 用
问” 信 息性 的提 问” 和“ 两类 。 一个 社会性 的提 问 , 即使它是 以 疑问 的方式 出现 , 问者 也并 没有 想要 从 它身 上获 得任 何 发 信息 , 只是在对 话开始前 的一种 语言 的铺垫 和润滑 ; 而信 息 性 的提 问 , 则是 发问者在 想要从 对方 获得一 些必要 的信息 。
定会误 以为你要邀请他一起用餐 , 如果此时非就餐时间 , 就会 使交际陷于尴尬境地。或者 , 当你用 :Wh r ae o on ?” “ ee r yugig 向英美人打招呼时 , 他们会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唐突 . 可能不知 道怎么 回答 , 并且认为你干涉 了他人 的隐私 。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用失误是常见的现象。

语用失误是指由于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不准确而产生的交际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惯和观念的差异,参与者可能在表达意思时使用不适当的语言,从而导致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可能源于对语言的理解不准确。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和词汇用法,而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概念不对等的情况。

在英语中,“have a cow”意为非常生气,但在中国文化中,牛常常被看作是吉祥和忠诚的象征,所以这个短语有可能引起误解。

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个词语有时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英语中,“bold”指的是勇敢和自信,而在中文中,这个词可能被理解为鲁莽和冒失。

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语言差异,并及时纠正误解。

语用失误可能源于对文化背景的了解不足。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因此一些在一个文化中被认为是礼貌的说话方式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冒犯或失礼。

在英语文化中,对于同事或朋友的邀请,回答“Sorry, I can't make it”通常被视为礼貌和诚实的表达,而在一些亚洲文化中,这种直接的回答可能被视为不友好或不尊重。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社交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语用失误还可能源于非语言因素的干扰。

非语言因素包括身体语言、表情和语调等,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不同文化对于非语言因素的理解和运用方式不同,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解读。

在西方文化中,对眼神的直接接触被认为是诚实和自信的表现,但在一些东方文化中,直接的眼神接触可能被视为挑战或不礼貌的行为。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非语言因素的运用,并尽量避免引起误解和冲突。

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常见的现象。

这些失误可能源于对语言的理解不准确、文化背景的了解不足和非语言因素的干扰。

为了避免语用失误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提高对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敏感性,以及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跨文化交际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涉及到不同背景、文化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常见的现象,它经常导致沟通中断、误解和冲突。

因此,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首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类:非故意的失误和故意的失误。

非故意的失误是指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的误解和沟通中断。

而故意的失误则是指通过语用手段故意制造误解和误导对方。

这两种失误虽然有所区别,但其后果都是影响到交际的顺利进行。

非故意的失误最常见的情形是信仰、价值观和礼仪的不同。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没有礼貌的行为如直接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和财富状况是被视为不得体的。

但在其他文化中,这样的问题是可以随口问的,而不被视为失礼。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会不经意地问出这些问题,而导致另一方感到不舒服或者不开心。

另一个常见的非故意的失误是语言体系的不同。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和语言使用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可能会遇到这些语义和语法的差异,并因此产生误解。

例如,俄语和英语的语法规则完全不同。

由于这种语言间的差异,人们可能会用不当的方式表达思想。

故意的失误则更加微妙,因为它需要对文化的理解和对他人的意图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故意的失误可能涉及了歧视、诽谤、攻击和威胁行为。

例如,在一些国家,对同性恋者的攻击和歧视是非常普遍的。

在这些国家,如果一个同性恋者表达了自己的性取向或穿着较为“女性化”的衣服,他们可能会遭受歧视和攻击。

这种歧视和攻击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

为了避免产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文化差异:我们应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这可以通过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历史、艺术和文学来完成。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各种背景的人交流,了解其他文化的风俗习惯。

2.避免使用带有文化色彩的语言:我们应该避免使用那些具有不好的文化含义的词汇和语句。

例如,在西方国家,对非洲国家的人或居民使用一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词语是非常不得体的。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习俗、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出现各种语用失误,这些失误不仅可能导致沟通的障碍,甚至可能引发误解和冲突。

因此,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文章首先回顾了相关理论和研究,界定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和分类。

然后,结合具体案例,从语言习惯、社会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其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语用失误的发生。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提高个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有指导意义,也对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和谐共处具有积极意义。

二、语用失误的定义与分类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涉及到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或冲突。

语用失误不仅反映了语言本身的问题,更揭示了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和认知冲突。

语用失误通常可以分为两类: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主要发生在语言使用的形式上,是由于对语言本身的误解或使用不当造成的。

例如,在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礼貌或谦逊的表达,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直接或冒犯。

这种失误通常是由于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言规则掌握不足或误解造成的。

社交语用失误则更加复杂,它涉及到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对文化规范、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误解或忽视。

这种失误往往是由于交际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社会距离、行为准则和期望的误解造成的。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询问他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或收入等私人信息被视为不礼貌或侵犯隐私,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友好或关心的表现。

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避免语用失误至关重要。

这不仅需要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则,更需要他们深入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分析。

Ⅰ. 绪论
跨文化交际,是指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形成多文化融合的过程。

英汉跨文化交际也就是指英语为母语国家与汉语为母语国家之间进行交流时,经常会遇到语用失误现象,而这些失误也会带来误解,降低联系的效果。

Ⅱ. 英汉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
1. 文化差异:汉语与英语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一般而言,不同的文化氛围并不能代表同一种真实性。

汉语与英语不同语言文化背景造成的文化差异,意味着不同文化社会信仰体系及不同认知特征,这将会使英汉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一些未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的语用失误。

2. 语言的表现能力:从英汉二者的词汇形式上看,英语重视发音,而汉语重视拼音,两者在表达上的细节也是不同的。

这也会造成跨文化的交流当中出现一些意义的误解与表达上的失误。

Ⅲ. 改善英汉跨文化交际的失误
1. 多方参与学习英汉:在英汉跨文化交流中,双方应尝试彼此学习和了解彼此语言文化背景,且将两门语言即英语与汉语并行学习,尝试通过双语阅读材料,以较快的速度跟上双语学习的步伐,以提升双语交流本领。

2. 加强跨文化交际训练:此外,双方还需多参与在英语与汉语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训练,不断解决好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发音及英语环境下的汉语发音问题,以提升双方的跨文化交流本领。

Ⅳ. 结论
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连接双方的效果降低,影响双方的沟通效果,必须被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多参与英汉跨文化交流,加强跨文化交际训练,将有效改善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维护双方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