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失误(英语专业毕业论文_跨文化交际方向)

A Study of Social Pragmatic Failures in 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Abstract: Pragmatic failure 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that give rise to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reakdowns. Due to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pragmatic failures often exist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 resulting in communication breakdow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study of politeness in its manifestat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It provides basic theories of politenes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and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s in interpretation of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with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the resources of those differences, so as to avoid pragmatic failures of politeness and effect successfu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 In brief,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support the view that pragmatic failures do exist in greeting, accepting gifts, table manner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daily communicat ion because of people’s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to underst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so as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s and miscommunications.Key Word: politeness;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cultural differences摘要:语用失误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语言看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实例分析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与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的过程。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实际运用的情况,即主要研究言语行为及其进行的条件。
“语用失误”不是指英语学习者的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指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文中列举分析了十个语用错误的实例以期对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学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的过程。
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随着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人们有可能频繁接触,这在一定意义上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1992)。
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有交往就要进行思想交流或沟通。
这种与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大致采用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
语言交际又有话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两种。
非语言交际主要是通过体态语言进行的交际形式。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
但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不少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说不通,当然无法进行交际;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只懂语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交际受阻或失败不是完全由语言引起的。
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
语用学(pragmatics)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所涉及的内容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说它年轻,是因为它只是现在才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出现,并得到语言学界的承认和支持。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从国外引入跨文化交际学的理念,对语用学的研究也从最初对语用学理论的引进到结合汉语实际开展语用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语用学的研究在中国已经历20多年的发展。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分析和规避方法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分析和规避方法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语言学习其实就是语言学习的文化,最终目的是交流。
本文主要讨论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并分析了语用失误的原因。
一、引言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和社会习俗,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而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规范和语用规则。
这些因素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障碍、交际低效、相互误解以及可能的文化冲突,给交际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仅仅意味着表达,而真正的交流涉及到很多沟通问题。
交流的目的是让听者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而不是他们说了什么。
因此,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
二、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理解语言,就要理解文化,要理解文化,就要理解语言。
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沟通和交流并不容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中往往会遇到困难。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经常会出现交际失误。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它也指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
例如,在中国的母语为汉语的人和美国的母语为英语的人的交流中,由于价值观、习俗、思维模式等的差异。
,在交际中何时何地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对不同的受众说什么,都是交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听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不同,这时就产生了语用失误。
jenny thomas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划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指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语用错误,涉及到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人际关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等,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都免不了接触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当然,其中也包含诸如语法、社会等方面知识。
对此,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无法正确理清以上几方面的关系,则在跨文化交流中难免会出现问题。
而这种的问题通常亦将表现出语言用语与社会用语两大方面。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社会用语跨文化的交际过程,掌握语言仅是其一,能可基于不同的语境揣测到对方真正的会话含义,方能尽可能低避免语用失误,进而确保交际过程的顺利。
至于实际交际过程所涉及的相关认知语境,其中则分别包含了文化与思维两方面的要素。
一、跨文化语用失误表现(一)语用语言失误外语学习者,其之所以容易出现语用方面的失误,通常是因未能掌握语言的使用语境,或是依照了自身母语的套用方式来盲目套用了其他语言的表达方式。
1、套用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如当中国售货员以“What do you want?”的方式问及外国顾客,则显然不符合英语习惯。
虽然,外国顾客亦能理解其所指为何意,但这确实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而正确的询问应是“What can I do for you?”2、违法了语言习惯。
如Mother:Jim,have you finished yourhomework?Jim:Yes,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从此句的语法上来看,看似没有错误,但却违背了英语的表达习惯,并且让提问者认为说话者极不耐烦,故正确的说法应是“Yes,I have,”或“No,Ihaven't,”。
3、混淆相同表达在不同语言中的语用意义。
基于不同的语境,则相同的语言亦可表达不同的含义,如当外来游客问及中国路人“Shall I take this way?”。
若路人回以“Of course,”,雖也表达着当然之意,但却隐约包含不耐烦的情绪。
(二)社交语用失误社会用语上的失误,通常是因双方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有所差异而导致,且鉴于交谈双方的身份以及谈话语域的不同亦可能导致双方理解产生歧义。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而语言中的语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然而,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发生语用失误。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
一、语用失误的概念语用失误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之间的差异,使用不当的语用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语言行为的不适当或无效。
语用失误可以参照Grice的合作原则进行研究。
合作原则是指在语言交际中,人们都有一个合作的目的,可以通过遵守一些基本原则来达到这个目的。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说话人应该说出真实的、相关的、明确的、完整的信息,听话人应该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不破坏交际双方的合作意愿。
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时人们不知道如何遵守合作原则,就会发生语用失误。
二、语用失误的例子1、称呼和称谓的不当使用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称呼和称谓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规定。
在中国,我们通常会用称呼加姓氏来表示尊敬。
例如,我们会称呼老师为“张老师”,长辈为“张叔叔”或“张阿姨”。
然而,在西方国家,称呼和称谓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
比如,在美国,称呼老师应该使用“先生”、“女士”或姓氏的缩写,而不是称呼张老师为“张先生”。
如果不知道这些规则,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语用失误。
2、基于不同文化习俗的礼貌用语的误用礼貌用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在日本,人们通常用“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表示感谢,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会用“Thank you”表示感谢。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了不当的礼貌用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
3、基于不同文化习俗的非语言行为的误解在不同的文化中,非语言行为的习俗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比如,在中国,人们通常会给送别的人手中塞一些东西,以表达祝福和感谢之情。
然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会用拥抱和亲吻来表示感情。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把这些非语言行为的习俗用错了,就会出现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交际行为和交际过程。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交际约定的差异,常常会导致在交际过程中发生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在语用过程中违反了某种交际规范或者导致了交际故障的一种言语行为。
本文将就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进行浅析,探讨如何避免和处理这些失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更好开展。
一、文化背景引起的语用失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待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方式往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样的文化差异极易导致语用失误的发生。
在中国,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会通过“客气”、“礼貌”的语言表达来传递自己的尊重和友好,而在一些西方国家,过分客气和谦虚反而会被认为是虚伪和不诚实的表现。
所以,当中国人使用过分客气的语言表达时,很容易造成西方人的不适。
类似的情况在各个方面都会存在,比如对待称呼的用词、言语的严谨性、交际的直接性等。
这些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造成语用失误,而且有时会给交际双方带来尴尬和误解。
二、语言虚构引起的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对所处语境的不熟悉而造成语用失误。
由于对外语习得的限制,有些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会使用错误的词语或者语法结构,这样的“语言虚构”往往会导致语用失误的发生。
在中文中,“对不起”是用来表示道歉的词语,但是在英文中,“sorry”并不一定用于道歉,而是可以用来表示遗憾、懊悔等。
有些人在英文交际中过度使用“sorry”,往往会被人认为是不必要的客气。
由于对语法和词汇的掌握不到位,在外语交际中难免会出现语法错误或者词语搭配不当的情况,这也会成为语用失误的来源。
三、非语言交际的失误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言语交际,还包括非语言交际行为。
身体语言、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交际元素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文化对于非语言交际方式的认知和运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往往会导致非语言交际的失误。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例子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例子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流和理解。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也是常常被忽视的问题。
语用失误是指在特定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由于使用不当或不适当的语言习惯导致的交际失败。
这种交际失败可能会导致误解、冲突甚至尴尬的局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例子:1.直率的表达方式在某些文化中,直率的表达方式被视为坦诚和直接,而在其他文化中则被视为粗鲁和冒犯。
例如,在美国,人们通常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在日本,人们更倾向于暗示和间接地表达。
如果一个美国人对日本人说:“你的衣服看起来很难看”,这可能会被误解为对对方的冒犯。
2.礼貌用语的使用不同文化中的礼貌用语有所不同。
例如,在英语中,当我们向别人提出请求时,会使用"Could you please..."(你能...吗?)来表示客气和礼貌。
然而,在中国文化中,直接使用"你能..."可能会被视为粗鲁,更常见的表达方式是使用客气的称谓和语气,如"请问..."或"麻烦您..."。
如果一个英国人直接使用"Could you please..."向中国人提出请求,可能会给对方一种不礼貌的印象。
3.身体语言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对身体语言的解读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些北欧国家,保持距离和避免身体接触被视为礼貌和个人空间的尊重。
然而,在一些地中海文化中,人们更喜欢靠近并有更多的身体接触。
如果一个北欧人在与一个地中海人交流时保持距离,他可能会给对方一种冷淡和不友好的印象。
4.对颜色和符号的解读差异不同的文化对颜色和符号的解读也会导致语用失误。
例如,在中国,红色通常被视为吉利和喜庆的颜色,因此在节日和庆祝活动中广泛使用。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常常与危险、警告和暴力相关联。
如果一个中国人在西方国家举办的活动中使用大量的红色装饰,可能会给参与者一种不安和警惕的感觉。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跨文化交际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涉及到不同背景、文化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常见的现象,它经常导致沟通中断、误解和冲突。
因此,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首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类:非故意的失误和故意的失误。
非故意的失误是指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的误解和沟通中断。
而故意的失误则是指通过语用手段故意制造误解和误导对方。
这两种失误虽然有所区别,但其后果都是影响到交际的顺利进行。
非故意的失误最常见的情形是信仰、价值观和礼仪的不同。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没有礼貌的行为如直接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和财富状况是被视为不得体的。
但在其他文化中,这样的问题是可以随口问的,而不被视为失礼。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会不经意地问出这些问题,而导致另一方感到不舒服或者不开心。
另一个常见的非故意的失误是语言体系的不同。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和语言使用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可能会遇到这些语义和语法的差异,并因此产生误解。
例如,俄语和英语的语法规则完全不同。
由于这种语言间的差异,人们可能会用不当的方式表达思想。
故意的失误则更加微妙,因为它需要对文化的理解和对他人的意图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故意的失误可能涉及了歧视、诽谤、攻击和威胁行为。
例如,在一些国家,对同性恋者的攻击和歧视是非常普遍的。
在这些国家,如果一个同性恋者表达了自己的性取向或穿着较为“女性化”的衣服,他们可能会遭受歧视和攻击。
这种歧视和攻击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
为了避免产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文化差异:我们应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这可以通过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历史、艺术和文学来完成。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各种背景的人交流,了解其他文化的风俗习惯。
2.避免使用带有文化色彩的语言:我们应该避免使用那些具有不好的文化含义的词汇和语句。
例如,在西方国家,对非洲国家的人或居民使用一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词语是非常不得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文化等因素导致的不恰当的语用行为。
本文将以中美跨文化交际为例,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其对交际的影响。
一、语言差异引发不适当的语用行为
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差异引发的语用失误是最常见的。
例如,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由于语言差异较大,中方的谈判人员会
倾向于使用模糊的语言来表达意见,而美方的谈判人员则更喜欢直
截了当的表达。
这种情况下,如果中方谈判人员不注意语言表达的
精准性,就容易导致信息传递的不准确,进而影响谈判的结果。
二、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违规现象
文化差异是中美跨文化交际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中美文化
差异中,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区别非常显著。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称呼长辈或者领导时需要加上一些尊敬的称呼,但在美国文化中则
较为简单,直接称呼名字即可。
如果在交际中不注意到这些文化差异,就容易引起文化违规现象,进而导致交际破裂。
三、情境背景引发的不适当语用行为
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情境背景的差异也很大可能导致不适当
的语用行为。
例如,在中美谈判现场,使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和口吻
都有很大差异。
中方的谈判人员往往喜欢在谈判中加入一些文化元素,如引用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而美方的谈判人员则一般
更注重直接表达,更注重交流的内容。
如果在情境背景的差异中不适当地使用语言,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很容易发生。
重点是在交际中要注意到差异性,注意语用行为的跨文化特点,减少不恰当的语用行为。
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