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合集下载

八上生物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第1节《光合作用的产物》参考课件(共18张PPT)

八上生物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第1节《光合作用的产物》参考课件(共18张PPT)

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
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把点燃的蜡烛、活着的小白鼠和活着的植物分别放进密闭的容器,蜡烛 点燃的蜡烛或小白鼠分别从绿色植物那里得到了什 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植物为什么死掉? 么?
光 照 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1绿色植物在______ 了 有机物 和 氧气 ,并可进一步合成其他有 机物。这些有机物不仅供植物体本身需要,也是 动物和人类食物的来源。 2农业生产中常用 合理密植 ,立体种植 等措施增 大光合作用的总面积,从而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3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量保持相对稳定,正是( A)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多的结果 D氧大量消耗的结果 4下列哪种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B ) A芦荟 B蘑菇 C白菊 D火鹤
身边事
有些花草,放在室内不
见光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后, 叶色发黄,长势缓慢;放在 阳光下,就会枝繁叶茂,生 长旺盛。为什么绿色植物在
有光和无光的情况下长势不
同?植物在阳光下能产生什 么物质呢?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产物
探究竟一: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
实验材料:
盆栽天竺葵
选一个叶片,把其中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遮光纸 遮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2—3h
答:由于酒精的沸点比较低,如果对酒精直接
加热,会使酒精沸腾而全部汽化,甚至着火。
4.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答:溶解掉叶片中的叶绿素,让叶片变成黄白色。 此时酒精溶液变成绿色
想一想: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答:实验结果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实验二
步骤:(1)取银边天竺葵叶 (2)酒精脱色(3)清水 冲洗(4)滴加碘液(5) 清水漂洗 现象:边缘白色部分没有变 蓝,中间绿色部分变蓝 结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 条件之二 •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第三单元3~5章叶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八年级生物上学期冀少版

第三单元3~5章叶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八年级生物上学期冀少版
叶绿体
场所
(储存能量) +氧气 产物
光合作用完成了哪两个方面 的转化?
把无_机物制造成_有 机物
把光_能转变成_化_ 学能
第四章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考点一:呼吸作用
探究竟:实验一
将燃烧的火柴分别放入两份个瓶子,会看到什么现象?
新鲜的树叶
熄灭
干枯的树叶
继续燃烧
本实验说明了什么? 植物呼吸消耗氧气
探究竟:实验二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3-5章复习课件
目 录
CONTENT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1
第四章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2.
第五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考点一 光合作用的产物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对照作用
使叶绿素溶 解,实验效 果更明显。 水浴加热受 热均匀
叶片见光部分变成 了蓝色,遮光部分 仍为黄白色

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
图3-5-2 生物圈中气体循环示意图
泥炭
煤 石油
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稳定水循环







大坝
径 流









图3-5-3 绿色植物与水循环示意图
此外,绿色植物还有......
调节气候
防止水土流失
美化环境
涵养水分 防风固沙
消毒杀菌 消除噪音
气孔 下表皮多。是进行蒸 腾作用的门户
表皮细胞 无色透明,无叶绿体
保卫细胞 吸水 失水
气孔 张开 闭合
蒸腾作用 进行 停止
水分 散失 不散失

第三章叶的光合作用知识点2021--2022学年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叶的光合作用知识点2021--2022学年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淀粉1、实验过程:(1)、把盆栽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2)选一个叶片,把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遮光纸遮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2-3h,(3)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纸,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

(4)叶片变黄白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5)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2、目的暗处理目的: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部分遮光的目的:形成对照叶片在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溶解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水浴加热的目的:酒精沸点低,直接加热不但蒸发快而且容易引燃滴加碘液目的: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实验现象:叶片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遮光部分扔为黄白色,这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

3、实验结论:(1)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产生淀粉(2)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二、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二氧气1、现象:快要熄灭的火柴复燃2、结论: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光合作用意义: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小结: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三、应用:如何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可以使作物增产,措施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也可以提高产量,措施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一、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1、原理: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2、现象:盛有清水装置中的叶片产生了淀粉,盛有氢氧化钠溶液装置中的叶片没有产生淀粉3、结论: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应用:如何提高作物产量: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使光合作用效率显著增强,作物产量明显提高5、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

6、拓展: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方法(1)施加有机费或碳酸氢铵肥(2)控制种植密度,保持良好通风(3)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二、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水,这说明也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小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一、观察叶片结构叶片有哪些适应光合作用的特点?体现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

2024年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场所

2024年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课时目标1.概述叶片的结构特点,解释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功能,树立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学习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叶片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难点:探究叶片的结构的实验。

课时活动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提出问题:叶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呢?叶片有什么样的结构?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明确学习任务。

探究实验:制作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

教师活动:1.给出实验目的:①制作叶的横切临时切片;②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③理解叶片适于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

2.给出材料用具:新鲜叶片(菠菜、大叶黄杨等)、清水、显微镜、双面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叶片横切永久切片、滴管、吸水纸。

3.播放视频:叶片的临时切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提出问题——①叶片有哪些适应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②光合作用只能在叶片中进行吗?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动手操作,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

2.对照课本中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认识叶片的结构名称,分析各部分结构的特点。

3.小组讨论,总结出叶片利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

得出结论: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教师活动:知识拓展,讲述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学生活动:分析得出——植物体中有叶绿体的细胞,见光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植物细嫩的茎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设计意图:在动手实验和分析总结结构特点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及概念。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和场所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回忆学过的内容,一一回答,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最后总结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三章叶的光合作用3.3.1光合作用的产物教案(新版)冀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三章叶的光合作用3.3.1光合作用的产物教案(新版)冀教版

光合作用的产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2.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分析淀粉、氧气的鉴别方法.4.尝试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2.分析、处理光合作用的有关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或结论.3.运用植物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尝试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2.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3.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所需条件、产物的实验。

2、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教学难点】证光合作用产物实验的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大屏幕展示处于与不处于阳光照射的植株的差异.请学生观察比较二者的差异,想一想原因,是不是二者产生的物质不同?二、新课学习自主学习1.绿色植物在_______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产生_______,并可进一步合成其他有机物2.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中的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贮存在有机物中.3.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由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_____等),并且释放出_______.合作探究知识链接1.淀粉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氧气的特性:支持燃烧,助燃.探究实验与思考预习P32探究竟实验1: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思考:每一个步骤的意义.分析探究实验1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1.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A.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B.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吸收尽容器中的二氧化碳 D.吸收尽容器内的氧气2.用黑纸片遮住叶片一部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有关小烧杯加热:①能否将小烧杯直接加热?_________②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A.溶解淀粉 B.分解淀粉C.将淀粉煮熟 D.把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③这种加热方式称为________④酒精颜色及叶片颜色变化________________4.清水漂洗叶片,漂洗叶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5.叶片上滴加碘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6.(1)在课外活动中,小明设计了“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有如下操作:①选叶遮光②酒精脱色③黑暗处理④碘酒显影⑤清水漂洗⑥观察变化他的操作顺序对吗?_______请将正确步骤的序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合作用进行所需的外界条件_______参照课本P34页探究竟2,分析实验现象.1.观察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气泡生成?_______2.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验试管中的气体,请注意卫生香的燃烧情况_______(燃烧剧烈、熄灭)该气体是_______A.氧气 B.二氧化碳C.空气 D.水蒸气3.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能量C.淀粉和水 D.淀粉和氧气4.韭黄、韭菜如何培养获得的?【课堂小结】【课堂练习】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一节光合作用的产物一、什么是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的产物三、人类对光合作用的利用。

冀教版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

冀教版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

(一片)冀教版八年级上生物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章 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一、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和功能:(双子叶植物,如:大豆、花生、油菜、南瓜等)大豆种子结构 功 能 图 示种皮 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胚 胚 芽 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 轴 将来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位胚 根 将来发育成根子 叶 有两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 玉米种子结构功 能图 示果皮与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胚乳 贮存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胚胚芽 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 将来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位胚根 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只有一片(不肥厚),将胚乳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吸收利用☆温馨提示☆......(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因为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2)我们平时吃的面粉和大米都是来自于小麦和水稻种子的胚乳。

(3)我们平时吃的花生仁和花生油都是来自于花生种子的子叶。

(4)市场上卖的绿豆芽主要是来自于绿豆种子的胚轴。

(5)玉米、水稻和小麦等的种子,由于它们具有果皮,所以,严格地说应称为果实而不是种子。

三、种子萌发的条件: 内在条件(自身条件) 胚是完整而且是活的,并富含有机物和渡过休眠期的。

外在条件(外界条件) 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动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种子萌发时最先发育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玉米)或子叶(菜豆),所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同时萌发。

早春地膜覆盖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使种子早萌发。

3.探究实验名称:4、种子发芽率5 玉米、水稻和小麦等的种子,由于它们具有果皮,所以,严格地说应称为果实而不是种子。

6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动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初二生物叶的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初二生物叶的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初二生物叶的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一、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概述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 光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葡萄糖体中,需要光的存在。

主要包括光能的吸收、光能的转化和光化学反应三个过程。

- 光能的吸收:光能被叶绿素吸收,从而激发叶绿体中的电子。

- 光能的转化:叶绿体内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的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光化学反应: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同时,还伴随着水的分解和氧气的释放。

2. 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不需要光的存在。

主要包括固定二氧化碳和合成有机物两个过程。

- 固定二氧化碳:通过酶催化作用,将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反应,形成六碳化合物。

- 合成有机物:六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酶催化作用,最终合成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水分等。

1.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但过强的光照会导致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2.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浓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3. 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但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光合作用。

4. 水分:水分不足会导致植物叶片脱水,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四、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具有以下意义:1. 产生氧气: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呼吸所需,维持了氧气的含量和质量。

2. 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通过固定二氧化碳,减少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有利于调节气候。

3. 提供能量: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是植物的能量来源,也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4. 维持生态平衡: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一章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一、种子的结构1、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由种皮、胚、胚乳构成。

双子叶植物的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胚乳都比较肥厚,里面贮存这较多的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2、3、二、种子萌发过程1、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1)菜豆种子接触水分后便吸水膨胀,种皮软化且透性增加,从而使外界的氧气容易进入胚,(2)在酶的作用下,贮存在子叶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供胚吸收利用。

(3)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4)胚轴也在伸长,并弯曲着拱出地面,将两片子叶带出地面,(5)不久子叶展开,露出胚芽,胚芽继续发育,形成茎和叶。

这时就生长成幼苗了。

2、玉米种子萌发过程:(1)玉米种子吸收水分后,(2)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子叶转运给胚根、胚轴和胚芽。

(3)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4)胚轴伸长,(5)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进而长成幼苗。

3、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体的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所以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

三、播种1、一般大型的、子叶不出土的种子要播种的深些,小型的、子叶出土的种子要播种的浅些四、拓展1、花生豌豆主要吃的子叶,大米面粉主要吃的胚乳2、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减少,总质量增加,这是因为萌发过程中吸收大量水分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1、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所必须的外界条件。

2、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主要是种子要发育完全、胚完好无损、种子已通过休眠阶段,且在寿限之内3、种子的休眠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4、种子的发芽率是指萌发的种子数占全部被测种子数的百分率。

发芽率=(萌发种子数÷全部被测种子数) ×100%种子的发芽率在90%以上时才能播种使用测种子发芽率要随机抽取种子,不能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拓展1、(1)播种之前先松土:为了提供充足的氧气(2)浇水:为了提供适量的水分(3)春播:为了提供适宜的温度(4)地膜覆盖:为了提供适宜的温度2、种子萌发与阳光、土地是否肥沃无关3、种大米不能萌发:因为胚被破坏了,大米是胚乳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的场所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叶片的结构
2、解释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3、阐述光合作用的公式和实质.
4、应用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对植物种植、栽培等进行解释或改进
能力目标
1、通过练习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2、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或者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1、利用叶绿素形成的原理,理解韭黄等蔬菜形成的原因,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生产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叶片适于光合作用的特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实质.
难点:叶片适于光合作用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具。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不同植物的叶片图片.每种植物叶子的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也有所不同,但是每种植物的叶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叶子损伤过多,就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

叶在植物的生长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的步骤。

讲述注意事项。

例如如何切割,如何制片等。

学生: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利用显微镜观察临时切片,认识叶片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讨论教材P42页问题回答,
教师:结合图片,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叶片适于光合作用的特点.
教师: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所以叶片呈现绿色,那“蒜黄"、“韭黄”中是否含有叶绿素呢?你知道它们是如何培育的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展示培育过程。

教师:什么是光合作用呢?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思考光合作用的过程。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师: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中是如何应用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描述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师生通共同构建知识体系.
(四)达标训练
教师:出示训练题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反馈、释疑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场所
七、课下作业
尝试培育“蒜黄”或者“韭黄”。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通过让学生动手
实验、仔细观察、探究分析,在自主获得新知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