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大改造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 (共35张PPT)

个体农民 个体手工业者
集体 集体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人资本家
国家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二
三大改造结果
公有制经济 其它经济成分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我国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
改造中出现的失误
在“三大改造”后期,由于要求过急,改变过 快和形式过于简单化一。在长时间内也遗留了一些 问题。 但总体来说三大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绩辉煌。
赎买政策
到1956年底,全国有99%的私营 工业企业和82%的私营商业户实现了 所有制的改造。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
刘老汉的喜与忧
刘老汉的儿子 的厂子,也顺 利的完成了公 私合营,走出 了困境。
合作探究
改造前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变化
行业
改造前
改造后
三 大 改 造 的 实 质 农业
手工业
「
1956年实现 公私合营后, “鼎丰真”获得 了壮大与发展, 成立了“鼎丰真” 食品店。
1952年公私 合营,末代老 板杨福来。在 中国餐饮业 500强中,全 聚德排名为中 式正餐之首。
拓展延伸:
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中国由封建社会 变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中国由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变为 新民主主义社会
思考: 1.解放后为什么资本家还能剥削 工人?
工厂是资本家的,资本家说了算
2.怎么消灭剥削呢? 把工厂变为国家的。
3.用什么手段将资本家的工厂变 成国家的?
目标导学二:公私合营
(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

2.三大改造的完成
(1)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转变
(2)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相关链接 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
(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 “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 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2)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 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 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 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 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 国有。
课堂小结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农业生产 合作社
手工业生 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随堂训练
1.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振奋,
B 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 )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 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
(3)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 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 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相关链接 什么是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 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 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 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 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 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0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方式)
没收地主土地分 给无地少地农民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地主私有)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农民私有)
农业合作化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土地归集体公有)
合作社农民备齐工具一起劳动 合作社使用机械农具 丰收时节合作社领粮食 毛泽东看农民的丰收报喜信
国家方案: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互助合作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目的)
◆在教材23-24页,落实农业合作化的概况太。分散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
很脆弱
要集中
形式 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
业生产合作社
社员把原
农 业
目的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 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有的界线平掉 ,将分散的各 块土地连成一
合 原则 自愿互利
片。
作 化 发展
阶段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土地交公
机械生产
实质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 公有制(集体所有)
国家投资
集体经营
课堂小练 连线,并解释农业合作化的实质 农业合作化实质上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社会性质变化: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行业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改造前的所有制
农民私有 手工业者私有
资本家私有
方式
改造后的所有制
农业生产合作社 集体所有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练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始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1、工商业改造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2、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3、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三大改造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6、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A.互助组B.家庭个体劳动C.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化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行赎买政策B.成立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一国两制”4、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精品课件)

社会主义改造使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三 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 革,它是怎样进行的呢?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农业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 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 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 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
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 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 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 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 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返回
2.[2022·扬州]1956年,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 惠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道:“毛主席、共产党指出 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 路。”这突出表现了( D ) A.获得民族独立的自豪 B.对人民当家做主的骄傲 C.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悦 D.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
A.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B.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
合作社
C.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
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返回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某班同学在课上讨论:为什么说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 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 下几位同学关于三大改造的看法正确的是( D )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返回
1. [创新题]下面是1953年《解放日报》发表的一幅漫画《小农 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它表达出( D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迫切需求 B.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喜悦 C.农民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 D.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必要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共89张PPT)

从1954年起,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
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
概念解读: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国家先是通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
导入新课
上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 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 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 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是 怎么回事呢?他为什么要交给国家?他又是如何 交给国家的?学完本课大家就会明白!那么,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三大改造》。
思考问题
(1)土改后,农民(张老汉)还存在哪些困难 (2)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有哪些变化? (3)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思考问题
(1)土改后,农民(张老汉)还存在哪些困难 (2)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有哪些变化? (3)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1)缺资金、 缺劳动力、缺生产工具,难以抵御自然 灾害,一家一户也无法解决水利问题...
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背景)
思考问题
(1)土改后,农民(张老汉)还存在哪些困难 (2)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有哪些变化? (3)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1)缺资金、 缺劳动力、缺生产工具,难以抵御自然 灾害,一家一户也无法解决水利问题...
原因
(2) 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得 到了恢复和发展。②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 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5、阶段小结
背景: 原因)
形式:
农 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43张PPT)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
布
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湖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先后 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 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次大的 政策调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性质由私有制 转变为公有制的是( B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2.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改造,引导农
民参加生产合作社,主要是因为( D )
①农民缺少生产工具、资金
②不能合理地利用耕地
③很难使用机械化的工具
④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过关训练
7.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C)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一五”计划完成后 C.三大改造完成后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 2、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 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式?具体内容? 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实施过程中的新创举是什么?有何意义?
毛泽东曾亲自主持编写了怎样办合作 社的书,这使得农业合作化进入了高潮。 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 社,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 这比毛泽东的计划早三年。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5课 三大改造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部编历史八下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梳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合作社1.原因: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③农民也有互助合作的要求。
④共产党的理想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消灭剥削,共同富裕⑤到1952年底,组织起来的农户,老解放区占65%,新解放区占25% 据当时调查,粮食产量一般情况是,互助组高于单干,合作社高于互助组。
3.原则:自愿互利4.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5.三个阶段: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有——集体所有)※※注:农业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有较多公共财产)半社会主义性质义性质二、手工业合作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1.原因①建国初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国家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②私营工商业存在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③随着没收官僚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以及一五计划的实行,国营经济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已占优势④农业合作化的影响2.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5.发展: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注:什么是“公私合营”?“公”指国家,“私”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属于新式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求而存在,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注:为什么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和平赎买政策?这是由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①历史上民族资本家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②他们也拥护社会主义改造③资本家有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三大改造》 A.背景:农村个体农民分散经营方式农业生产发展,不能满足工 业化建设需要; B.改造方式:组织个体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改造时间:1953——1956,1955年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 D.结果: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农民参加合作社,农业生产资 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 向毛泽东送喜报。
上海部分工商业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天津市 青年资 本家宣 誓积极 接受社 会主义 改造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 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 在什么缺点?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 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 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 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 存在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等。
如何打消民族资本家 的顾虑 ?
公私合营企业的职工向全国总工会报喜
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 私合营,企业的生产 资料转归国家支配, 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 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 息。年息为5%。即 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 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第5课 三大改造
教学模式 创
解 学 疑
走出历史 走进历史
整合历史 学习历史
知
1.知道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什么时候
在中国确立的么?又是怎么确立的呢?
2.什么是三大改造?具体过程是什么?
3.你想通过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呢?
对于三大改造,有哪些疑问会 在你心中产生呢?
提示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生产资料私有制
改造 公有制 )
三大行 业的社 会主义 改造
1、农业: 2、手工业:
A.改造方式:组织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 B.结果:1956年,全国大部分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业改造 ;手工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改造时间:1954——1956,1956年出现改造的高潮; ③资本主义 B.改造方式:实行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 工商业改造 C.改造中的创举:国家赎买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 A.完成时间:1956年底; ④三大 B.改造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 改造的 义公有制; 完成 C.标志性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D.改造缺陷:改造中出现过急、过粗、过快缺点。
动脑筋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 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 基本制度。
活动与探究 1.小调查:调查一下家乡农村合作化情况,在班里交流。 提示:可访问年长者,也可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列出调查提 纲,充实材料,最后形成文字材料。 2.小调查:调查一个老字号店铺在公私合营时的情况,在班里交 流。 提示:各地老字号店铺很多,可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老字号店铺, 调查其创办的年代,产品销售情况,公私合营情况,写出文字材 料。
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 立的标志是 三大改造的完成 。
5、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主要把分散 个体农民 组织 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集体化 , 走 农业生产合作社 和共同富裕 的社会主义道路。
• 一种是旧的办法,旧的道路,让个体农民 向富农高利贷去借贷,去当雇工,出卖劳 动力,廉价出卖农产品,结果就增加富农 高利贷者、投机商人的剥削对象,这就让 少数人发财致富,多数人破产贫困。 • 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 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再加上国家 帮助来解决生产中的困难,结果就是大家 富裕比较平衡的上升,
•
在1955年秋天,当工商业改造从个别企 业合营进入到全行业合营的时候,一些资本 家心中仍然充满了疑惑。 • 时为上海信谊药厂总经理的陈铭珊说: “当时统战部也召开了座谈会,大家来学习, 当时我不发言,我一句话也不讲,实际上我 心里是有个顾虑的,我想,公私合营怎么搞? 是不是共产党要把我们工厂都吃掉了?”
邓子恢谈农业生产的发展 ,必须帮 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 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 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 等困难。 •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 灾、虫灾等。 • 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 法、施肥法等等。
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有两条道路,两 种办法:
农业集体化道 路
农业生产合作 社
50年代的农村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国家为什么要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过程
• 从1953年开始,资本主义工商 业首先进入单个企业改造的阶段。 在天津,寿丰面粉公司的一个分厂, 在一次粉尘爆炸中被大火毁坏了。
时为天津寿丰面粉公司襄理的乔维熊说: “到晚上的时候,宋彬如总经理、李志道和我, 三个人坐在烧焦的一块冷木上,面对着已经烧 了的厂子,就说怎么办呢?我就提个意见,我 说现在就一条路,我们只能积极,不能消极。 只有请求政府,我们走合营的路子,提出要重 建,真正把厂子重建起来,我说这样做的话, 党和政府要发展生产嘛,它一定会帮助咱们。” 后来,寿丰面粉公司在政府的帮助下重建了工 厂,这样,就很快带动整个公司实现了公私合 营。
3、资本主义工商业:
阅读本课并完成疑问
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 是什么?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 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 在什么缺点?
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 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合作化的主要形式:农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 合作 社
报名参加合作社。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 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 要形式是什么?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 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