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大改造

合集下载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 (共35张PPT)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 (共35张PPT)

个体农民 个体手工业者
集体 集体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人资本家
国家
生产资料所有制

三大改造结果
公有制经济 其它经济成分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我国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
改造中出现的失误
在“三大改造”后期,由于要求过急,改变过 快和形式过于简单化一。在长时间内也遗留了一些 问题。 但总体来说三大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绩辉煌。
赎买政策
到1956年底,全国有99%的私营 工业企业和82%的私营商业户实现了 所有制的改造。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刘老汉的喜与忧
刘老汉的儿子 的厂子,也顺 利的完成了公 私合营,走出 了困境。
合作探究
改造前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变化
行业
改造前
改造后
三 大 改 造 的 实 质 农业
手工业

1956年实现 公私合营后, “鼎丰真”获得 了壮大与发展, 成立了“鼎丰真” 食品店。
1952年公私 合营,末代老 板杨福来。在 中国餐饮业 500强中,全 聚德排名为中 式正餐之首。
拓展延伸:
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中国由封建社会 变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中国由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变为 新民主主义社会
思考: 1.解放后为什么资本家还能剥削 工人?
工厂是资本家的,资本家说了算
2.怎么消灭剥削呢? 把工厂变为国家的。
3.用什么手段将资本家的工厂变 成国家的?
目标导学二:公私合营
(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

2.三大改造的完成
(1)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转变
(2)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相关链接 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
(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 “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 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2)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 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 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 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 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 国有。
课堂小结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农业生产 合作社
手工业生 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随堂训练
1.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振奋,
B 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 )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 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
(3)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 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 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相关链接 什么是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 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 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 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 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 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0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0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方式)
没收地主土地分 给无地少地农民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地主私有)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农民私有)
农业合作化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土地归集体公有)
合作社农民备齐工具一起劳动 合作社使用机械农具 丰收时节合作社领粮食 毛泽东看农民的丰收报喜信
国家方案: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互助合作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目的)
◆在教材23-24页,落实农业合作化的概况太。分散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
很脆弱
要集中
形式 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
业生产合作社
社员把原
农 业
目的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 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有的界线平掉 ,将分散的各 块土地连成一
合 原则 自愿互利
片。
作 化 发展
阶段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土地交公
机械生产
实质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 公有制(集体所有)
国家投资
集体经营
课堂小练 连线,并解释农业合作化的实质 农业合作化实质上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社会性质变化: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行业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改造前的所有制
农民私有 手工业者私有
资本家私有
方式
改造后的所有制
农业生产合作社 集体所有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练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始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1、工商业改造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2、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3、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三大改造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6、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A.互助组B.家庭个体劳动C.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化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行赎买政策B.成立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一国两制”4、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精品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精品课件)

社会主义改造使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三 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 革,它是怎样进行的呢?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农业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 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 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 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
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 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 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 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 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返回
2.[2022·扬州]1956年,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 惠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道:“毛主席、共产党指出 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 路。”这突出表现了( D ) A.获得民族独立的自豪 B.对人民当家做主的骄傲 C.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悦 D.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
A.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B.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
合作社
C.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
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返回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某班同学在课上讨论:为什么说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 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 下几位同学关于三大改造的看法正确的是( D )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返回
1. [创新题]下面是1953年《解放日报》发表的一幅漫画《小农 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它表达出( D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迫切需求 B.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喜悦 C.农民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 D.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必要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共8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共89张PPT)
2、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从1954年起,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
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
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
概念解读: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国家先是通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
导入新课
上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 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 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 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是 怎么回事呢?他为什么要交给国家?他又是如何 交给国家的?学完本课大家就会明白!那么,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三大改造》。
思考问题
(1)土改后,农民(张老汉)还存在哪些困难 (2)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有哪些变化? (3)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思考问题
(1)土改后,农民(张老汉)还存在哪些困难 (2)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有哪些变化? (3)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1)缺资金、 缺劳动力、缺生产工具,难以抵御自然 灾害,一家一户也无法解决水利问题...
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背景)
思考问题
(1)土改后,农民(张老汉)还存在哪些困难 (2)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有哪些变化? (3)怎样解决这些困难?
(1)缺资金、 缺劳动力、缺生产工具,难以抵御自然 灾害,一家一户也无法解决水利问题...
原因
(2) 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得 到了恢复和发展。②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 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5、阶段小结
背景: 原因)
形式:
农 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4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课件(43张PPT)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

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湖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先后 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 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次大的 政策调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性质由私有制 转变为公有制的是( B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2.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改造,引导农
民参加生产合作社,主要是因为( D )
①农民缺少生产工具、资金
②不能合理地利用耕地
③很难使用机械化的工具
④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过关训练
7.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C)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一五”计划完成后 C.三大改造完成后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 2、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 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式?具体内容? 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实施过程中的新创举是什么?有何意义?
毛泽东曾亲自主持编写了怎样办合作 社的书,这使得农业合作化进入了高潮。 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 社,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 这比毛泽东的计划早三年。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5课 三大改造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5课 三大改造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部编历史八下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梳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合作社1.原因: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③农民也有互助合作的要求。

④共产党的理想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消灭剥削,共同富裕⑤到1952年底,组织起来的农户,老解放区占65%,新解放区占25% 据当时调查,粮食产量一般情况是,互助组高于单干,合作社高于互助组。

3.原则:自愿互利4.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5.三个阶段: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有——集体所有)※※注:农业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有较多公共财产)半社会主义性质义性质二、手工业合作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1.原因①建国初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国家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②私营工商业存在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③随着没收官僚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以及一五计划的实行,国营经济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已占优势④农业合作化的影响2.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5.发展: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注:什么是“公私合营”?“公”指国家,“私”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属于新式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求而存在,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注:为什么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和平赎买政策?这是由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①历史上民族资本家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②他们也拥护社会主义改造③资本家有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农业 改造 ㈠ 三 大 改 造
第5课《三大改造》 A.背景:农村个体农民分散经营方式农业生产发展,不能满足工 业化建设需要; B.改造方式:组织个体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改造时间:1953——1956,1955年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 D.结果: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农民参加合作社,农业生产资 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 向毛泽东送喜报。
上海部分工商业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天津市 青年资 本家宣 誓积极 接受社 会主义 改造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 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 在什么缺点?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 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 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 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 存在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等。
如何打消民族资本家 的顾虑 ?
公私合营企业的职工向全国总工会报喜
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 私合营,企业的生产 资料转归国家支配, 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 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 息。年息为5%。即 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 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第5课 三大改造
教学模式 创
解 学 疑
走出历史 走进历史
整合历史 学习历史

1.知道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什么时候
在中国确立的么?又是怎么确立的呢?
2.什么是三大改造?具体过程是什么?
3.你想通过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呢?
对于三大改造,有哪些疑问会 在你心中产生呢?
提示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生产资料私有制
改造 公有制 )
三大行 业的社 会主义 改造
1、农业: 2、手工业:
A.改造方式:组织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 B.结果:1956年,全国大部分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业改造 ;手工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改造时间:1954——1956,1956年出现改造的高潮; ③资本主义 B.改造方式:实行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 工商业改造 C.改造中的创举:国家赎买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 A.完成时间:1956年底; ④三大 B.改造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 改造的 义公有制; 完成 C.标志性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D.改造缺陷:改造中出现过急、过粗、过快缺点。
动脑筋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三大改造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 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 基本制度。
活动与探究 1.小调查:调查一下家乡农村合作化情况,在班里交流。 提示:可访问年长者,也可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列出调查提 纲,充实材料,最后形成文字材料。 2.小调查:调查一个老字号店铺在公私合营时的情况,在班里交 流。 提示:各地老字号店铺很多,可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老字号店铺, 调查其创办的年代,产品销售情况,公私合营情况,写出文字材 料。
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 立的标志是 三大改造的完成 。
5、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主要把分散 个体农民 组织 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集体化 , 走 农业生产合作社 和共同富裕 的社会主义道路。
• 一种是旧的办法,旧的道路,让个体农民 向富农高利贷去借贷,去当雇工,出卖劳 动力,廉价出卖农产品,结果就增加富农 高利贷者、投机商人的剥削对象,这就让 少数人发财致富,多数人破产贫困。 • 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 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再加上国家 帮助来解决生产中的困难,结果就是大家 富裕比较平衡的上升,

在1955年秋天,当工商业改造从个别企 业合营进入到全行业合营的时候,一些资本 家心中仍然充满了疑惑。 • 时为上海信谊药厂总经理的陈铭珊说: “当时统战部也召开了座谈会,大家来学习, 当时我不发言,我一句话也不讲,实际上我 心里是有个顾虑的,我想,公私合营怎么搞? 是不是共产党要把我们工厂都吃掉了?”
邓子恢谈农业生产的发展 ,必须帮 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 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 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 等困难。 •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 灾、虫灾等。 • 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 法、施肥法等等。
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有两条道路,两 种办法:
农业集体化道 路
农业生产合作 社
50年代的农村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国家为什么要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过程
• 从1953年开始,资本主义工商 业首先进入单个企业改造的阶段。 在天津,寿丰面粉公司的一个分厂, 在一次粉尘爆炸中被大火毁坏了。
时为天津寿丰面粉公司襄理的乔维熊说: “到晚上的时候,宋彬如总经理、李志道和我, 三个人坐在烧焦的一块冷木上,面对着已经烧 了的厂子,就说怎么办呢?我就提个意见,我 说现在就一条路,我们只能积极,不能消极。 只有请求政府,我们走合营的路子,提出要重 建,真正把厂子重建起来,我说这样做的话, 党和政府要发展生产嘛,它一定会帮助咱们。” 后来,寿丰面粉公司在政府的帮助下重建了工 厂,这样,就很快带动整个公司实现了公私合 营。
3、资本主义工商业:
阅读本课并完成疑问
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 是什么?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 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 在什么缺点?
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 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合作化的主要形式:农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 合作 社
报名参加合作社。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 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 要形式是什么?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 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