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汉字》优质教学设计.doc
《优美的汉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优美的汉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优美的汉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导言:汉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从笔画的构造到词义的内涵,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我们学校在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开设了《优美的汉字》的课程。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过程,掌握一定的汉字书写规范。
2. 能够感受并欣赏汉字的艺术魅力,从中领略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对汉字文化的自豪感,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和传承汉字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 汉字的构造和书写规范。
3. 汉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讲述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课件展示教师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美的汉字,并让学生通过观看、感受来领略汉字的艺术魅力。
3. 实践操作教师在讲解笔画的构造和书写规范的同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体验、手写,落实操作性教学,加深学生对汉字书写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教师通过PPT和图片的展示,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
与此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汉字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特点,并通过讨论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
2. 汉字的构造和书写规范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笔画的构造和书写规范,分配学生到黑板前来模拟汉字的书写,检查学生对笔画和书写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书写规范、字形美观。
3. 汉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教师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美的汉字,并要求学生欣赏和体会汉字的艺术魅力和内涵。
同时,教师组织学生以汉字为主题,设计和制作一些图文作品,以此来表现对汉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效果:1. 学生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汉字书写规范。
(完整word版)人教版必修一优美的汉字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优美的汉字教案《优美的汉字》教案(内含练习)--人教版·必修一·写作一、教学目标学习有关汉字知识,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
二、难点、重点分析怎样识记和纠正错别字?分析:识记和纠正错别字的主要办法是熟悉汉字的结构,善于识别错别字。
错字指字的笔画没有写对,别字指写"白字"。
造成错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多写笔画而错,如"步"误写为" "、"染"误写为" ";②因少写笔画而错,如"初"误写为" "、"速"误写为" ";③因误用偏旁而错,如"淫"误写为" "、"抓"误写为" ",造成别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音近而错,如"刻苦"误写为"克苦"、"书籍"误写为"书藉";②因形似而错,如"针灸"误写为"针炙"、"仓库"误写为"仑库"。
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有:①抓字音,记字形。
例如"令"和"今"两类字容易相混,可以抓往它们的声母来区分。
凡是声母是"L"的都写"令"如"苓"、"岭"、"龄"、"铃"、"冷"、"领"、"邻","怜"、"玲"、"伶"等;其他声母的都写"今"如"岑"、"含"、"贪"、"念"、"吟"、"矜"等。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并梳理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等知识。
(重点是汉字的构成。
)2、让学生认识汉字的“优美”,增强学生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3、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学好汉字、传播汉字文化的使命感。
【教学准备】1、结合课本、网络、工具书等资源,梳理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演变规律,汉字的构成方法等知识。
2、学生查阅工具书或网络资源,搜集自己名字中各个字的本义,探究其构成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展示相关图片。
中国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优美的汉字》,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二、汉字的起源1、了解仓颉造字说。
展示仓颉以及仓颉庙图片,解释“倉”的含义(人下一君,君上一人),引导学生理解造字是集体的功劳,而非一人的贡献。
2、由甲骨文是汉字的雏形,过渡到汉字的演变。
三、汉字的演变1、幻灯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图、表,让学生形成对汉字演变的总体印象。
2、逐一展示每一种汉字形体的图片,并播放视频。
提问: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展现,你能总结一下汉字演变的规律吗?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总结: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
四、汉字的构成1、幻灯展示4种主要构字方式2、逐一分析每种构字方式,配图说明。
五、汉字游戏1、汉字字义的探讨。
2、汉字听写。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说说自己名字的本义以及尝试分析其造字方式。
七、课堂小结汉字优美的形态,端庄沉稳的结构,和谐的音韵,丰富的意蕴,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力。
翻开书本,你会觉得每一个汉字都是鲜活的,一个个汉字犹如一幅幅精美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日”的形状像太阳,“月”的形状像月牙,“山”像高高隆起的连绵山峰,“川”像飞流直下的悬崖瀑布,“鸣”似鸟儿在引吭高歌。
三人为“众”,日月为“明”,“步水(三点水)”为“涉”,双“木”成“林”⋯⋯几乎每一个汉字都能为我们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在汉字的世界里自由畅想,在汉字艺术的画廊里得到形象真实的美感。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doc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学习目标:1.了解掌握汉字的有关知识和文化。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梳理汉字的方法。
3.了解汉字的起源、形体演变、汉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运用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学习重点:了解汉字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实际中的问题。
学习难点:查找有关文化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在世界文明史上,埃及的象形字(圣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字、中国的汉字并称为三大古文字。
然而,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纪销声匿迹,圣书字也在公元前5世纪折戟沉沙,唯独中国汉字生生不息,沿用至今,堪称世界文化的奇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优美的汉字》。
二、汉字的魅力:什么是汉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
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一)汉字的意境美。
中国方块字的魅力首先体现在它能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意境。
余光中先生在他的文章《听听那冷雨》中提到“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常在”。
那一个个看似固执呆板的方块字竟然能组合成如此美丽的意境,“春雨,杏花,江南”,六个字描画出一幅图画,让我们看到了江南旖旎的春景,让海外游子生出思乡之情;马致远的“老树、枯藤、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独造了一幅让我们感叹不尽的“离人秋思图”;徐志摩用“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牵动少男少女们纯真的爱;毛泽东的“大雨落幽燕”给人以开阔深远的意境享受,也传达出作者的豪迈之情。
(思考问题:同学们是否还能举出体现汉字意境美的例子,请举例说明?)(二)汉字表意美。
尽管如今学外语成风,但是我们能得承认汉字在表意上具有其他表音文字所不能及的魅力。
余光中先生对中文汉字的推崇很是精彩:“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小学语文《优美的汉字》教案

小学语文《优美的汉字》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知道汉字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2. 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能够正确书写常用的汉字。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能够正确书写常用的汉字。
2. 教学难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的运用,以及书写的规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基本笔画和结构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书写汉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PPT,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激发他们对汉字的兴趣。
2.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掌握书写汉字的方法。
3. 示例讲解:教师示范书写常用的汉字,讲解其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跟着书写。
4. 练习书写: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书写常用的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自主练习书写常用的汉字,加强巩固。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展示自己书写的汉字。
3. 鼓励学生参加有关的书法比赛,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PPT展示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汉字的发展。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书写汉字,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3. 采用激励评价法,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回家向家长介绍汉字起源和演变的过程。
2.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书写汉字的方法。
3. 进行书写练习,学生独立书写常用的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4. 点评学生的书写情况,指出不足之处,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优美的汉字精彩教案

优美的汉字——综合教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汉字书写规范,提高书写速度和字形美观度。
3. 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讲解汉字的起源,如甲骨文、金文等,以及汉字的发展过程。
2. 汉字的结构特点:分析汉字的笔画、部首、结构等特征。
3. 汉字书写规范:介绍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如横平竖直、一笔一画等。
4. 书法艺术:讲解书法的基本技法,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5. 汉字文化:介绍汉字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如诗词、成语、典故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结构特点等基本知识。
2. 演示法:教师现场书写,展示书法艺术。
3. 练习法:学生动手练习书写,教师点评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汉字文化,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汉字结构特点:分析常用汉字的结构,讲解书写规范。
3. 书法艺术展示:教师现场书写,学生欣赏并学习。
4. 练习书写:学生动手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汉字文化,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搜集汉字起源与演变的相关资料,加深对汉字发展过程的了解。
2. 练习书写常用汉字,提高书写速度和字形美观度。
3. 深入了解书法艺术,尝试创作一幅书法作品。
4. 探索汉字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如诗词、成语、典故等。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汉字的学习,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训练学生通过汉字学习,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七、教学内容:1. 汉字与传统节日:通过汉字的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2. 汉字与传统习俗:学习汉字的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等。
3. 汉字与传统艺术:通过汉字的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如剪纸、国画等。
《优美的汉字》教案

《优美的汉字》教案《优美的汉字》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从整体上了解汉字的演变,积累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收集与整理与汉字有关的传说、书法、字谜、隐语等,探究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重点难点:认识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自学纠正错别字。
【自学互学】一、自主学习: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
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汉字是智慧和想象力的宝库。
——索尼公司创始人井深大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香港语文协会名誉会长安子介符号文字最有国际性,汉字是符号文字,汉字有希望成为国际文字。
——中国中文信息研究会会长钱伟长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汉字是国家统一之本;汉字是国人立命之神。
——中文信息研究会的秘书长萧启宏1、常识了解(1)汉字的起源:汉字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物语”“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与汉字并称为世界三大古文字的埃及圣书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消亡,唯独中国汉字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2)汉字的形体古汉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籀)----小篆形体使用器物使用朝代形体特点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商代后期象形、字形方向不固定金文铸在青铜器上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线条化、平直化趋势大篆刻在石鼓西周晚期小篆可以书写在竹简等器物上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隶书楷书阶段: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正楷、真书)形体使用朝代形体特点隶书产生于战国晚期,汉代通用形体扁方,较长横画呈微波起伏,右下斜笔带捺脚草书形成于汉代使用连笔,书写快捷,难以辨认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比草书容易辨认,介于草楷之间楷书形成于汉魏之际,南北朝至今形体方正严整,有撇、捺、硬钩,笔画平易圆转(3)汉字的构成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与合体字之分。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共五篇]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9bd85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1.png)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此课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一梳理探究部分之中,有助于指导学生深刻地理解我国与汉字有关的知识和文化,把握汉字的结构,也有助于汉字意义的理解,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去。
学情分析:此学段的学生没有系统的了解过与汉字有关的知识,以及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形体、汉字的构成、汉字的文化都没有太深的接触,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祖国的文字文化。
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与汉字有关的知识和文化。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梳理汉字的构字方法。
3、了解汉字的起源、形体演变以及汉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运用汉字的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感受汉字的音美、形美、意美,梳理汉字的起源、构成、发展等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汉字的构成方法,运用汉字的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教学方法:1、梳理法:通过罗列、比较的方法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
2、探究法:通过搜集、研究的方法探究文字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感受汉字的音美、形美、意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副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他在这里所盛赞的这个字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那么我们中国的汉字有怎样的魅力竟然让一个外国人如此赞赏。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它、领略它的精妙,感受它的优美。
(板书:优美的汉字)二、汉字的“三美”: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同学们知道是哪三美吗?对,音美、形美、意美。
音美以感耳,悦耳动听;形美以感目,赏心悦目;意美以感心,心旷神怡。
首先,我们听两个音频,来感受一下汉字的音美(播放音频MP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梳理掌握有关汉字的知识和文化,深刻理解汉字的美。
2.能力目标:学会从现象梳理中发现规律,从规律探究中总结方法,养成自觉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
3.情感目标:了解汉字历史与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珍视汉字的感情。
〔教学重点〕1.通过梳理有关汉字的知识,探知汉字构字规律,总结正确识写汉字的方法。
2.探究汉字文化,深入理解汉字的内涵美,激发对汉字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方法特点,以及如何利用汉字构成规律指导解决汉字实际应用问题。
2.如何引导学生领会汉字中包含的古人的智慧,以及怎样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方法〕1.直观图片展示2.现象梳理与问题引导相结合〔学法指导〕1.现象梳理法:找出共性,发现规律2.比较联想法:发现差异,把握特点3.逆推思维法:逆推规律,指导应用〔教学准备〕1.布置预习:通读教材,初步把握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2.ppt课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美的评价“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这句话所盛赞的正是我们的汉字!汉字是我国先民的伟大创造,比四大发明更早。
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字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竟使得一个外国人也对她如此地赞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优美的汉字”到底美在何处。
二、溯源:创造美1.“美”字的起源与演变(图片展示)①甲骨文(象形字):一个人头戴羊角或羽毛等饰物②发展变化: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2.“马”字的起源与演变(图片展示)①甲骨文(象形字):一匹势欲奋蹄的骏马②发展变化: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3.探知汉字起源,总结汉字演变规律①让学生结合图片“美”“马”的相关信息谈发现:汉字起源于象形(字画同源,具画面美),是我们祖先的积极探索精神和丰富想象力的伟大产物。
②让学生再结合教材中的“汉字字形演变表”,总结出汉字字形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到简的演变规律。
③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汉字非但形美,更有意美4.小结: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演变的过程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
每一个汉字产生的背后都对应着一段相关的历史,汉字不只是一个美的符号,她还是会说话的,能够告诉我们与之相关的历史。
三、解字:构造妙、内涵美(一)解构造1.展示图迷、字谜。
借趣味猜谜活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并准确梳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四种构字方法。
(具体见ppt)2.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
3.引导学生通过对汉字现象梳理发现规律:几种不同的构字方法,皆以象形字为基础,而决定字义的正是这个不变的“形”。
32019-07-28〔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梳理掌握有关汉字的知识和文化,深刻理解汉字的美。
2.能力目标:学会从现象梳理中发现规律,从规律探究中总结方法,养成自觉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
3.情感目标:了解汉字历史与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珍视汉字的感情。
〔教学重点〕1.通过梳理有关汉字的知识,探知汉字构字规律,总结正确识写汉字的方法。
2.探究汉字文化,深入理解汉字的内涵美,激发对汉字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方法特点,以及如何利用汉字构成规律指导解决汉字实际应用问题。
2.如何引导学生领会汉字中包含的古人的智慧,以及怎样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方法〕1.直观图片展示2.现象梳理与问题引导相结合〔学法指导〕1.现象梳理法:找出共性,发现规律2.比较联想法:发现差异,把握特点3.逆推思维法:逆推规律,指导应用〔教学准备〕1.布置预习:通读教材,初步把握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2.ppt课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美的评价“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这句话所盛赞的正是我们的汉字!汉字是我国先民的伟大创造,比四大发明更早。
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字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竟使得一个外国人也对她如此地赞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优美的汉字”到底美在何处。
二、溯源:创造美1.“美”字的起源与演变(图片展示)①甲骨文(象形字):一个人头戴羊角或羽毛等饰物②发展变化: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2.“马”字的起源与演变(图片展示)①甲骨文(象形字):一匹势欲奋蹄的骏马②发展变化: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3.探知汉字起源,总结汉字演变规律①让学生结合图片“美”“马”的相关信息谈发现:汉字起源于象形(字画同源,具画面美),是我们祖先的积极探索精神和丰富想象力的伟大产物。
②让学生再结合教材中的“汉字字形演变表”,总结出汉字字形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到简的演变规律。
③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汉字非但形美,更有意美4.小结: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演变的过程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
每一个汉字产生的背后都对应着一段相关的历史,汉字不只是一个美的符号,她还是会说话的,能够告诉我们与之相关的历史。
三、解字:构造妙、内涵美(一)解构造1.展示图迷、字谜。
借趣味猜谜活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并准确梳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四种构字方法。
(具体见ppt)2.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
3.引导学生通过对汉字现象梳理发现规律:几种不同的构字方法,皆以象形字为基础,而决定字义的正是这个不变的“形”。
32019-07-28〔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梳理掌握有关汉字的知识和文化,深刻理解汉字的美。
2.能力目标:学会从现象梳理中发现规律,从规律探究中总结方法,养成自觉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
3.情感目标:了解汉字历史与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珍视汉字的感情。
〔教学重点〕1.通过梳理有关汉字的知识,探知汉字构字规律,总结正确识写汉字的方法。
2.探究汉字文化,深入理解汉字的内涵美,激发对汉字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方法特点,以及如何利用汉字构成规律指导解决汉字实际应用问题。
2.如何引导学生领会汉字中包含的古人的智慧,以及怎样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方法〕1.直观图片展示2.现象梳理与问题引导相结合〔学法指导〕1.现象梳理法:找出共性,发现规律2.比较联想法:发现差异,把握特点3.逆推思维法:逆推规律,指导应用〔教学准备〕1.布置预习:通读教材,初步把握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2.ppt课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美的评价“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这句话所盛赞的正是我们的汉字!汉字是我国先民的伟大创造,比四大发明更早。
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字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竟使得一个外国人也对她如此地赞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优美的汉字”到底美在何处。
二、溯源:创造美1.“美”字的起源与演变(图片展示)①甲骨文(象形字):一个人头戴羊角或羽毛等饰物②发展变化: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2.“马”字的起源与演变(图片展示)①甲骨文(象形字):一匹势欲奋蹄的骏马②发展变化: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3.探知汉字起源,总结汉字演变规律①让学生结合图片“美”“马”的相关信息谈发现:汉字起源于象形(字画同源,具画面美),是我们祖先的积极探索精神和丰富想象力的伟大产物。
②让学生再结合教材中的“汉字字形演变表”,总结出汉字字形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到简的演变规律。
③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汉字非但形美,更有意美4.小结: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演变的过程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
每一个汉字产生的背后都对应着一段相关的历史,汉字不只是一个美的符号,她还是会说话的,能够告诉我们与之相关的历史。
三、解字:构造妙、内涵美(一)解构造1.展示图迷、字谜。
借趣味猜谜活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并准确梳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四种构字方法。
(具体见ppt)2.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
3.引导学生通过对汉字现象梳理发现规律:几种不同的构字方法,皆以象形字为基础,而决定字义的正是这个不变的“形”。
32019-07-28〔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梳理掌握有关汉字的知识和文化,深刻理解汉字的美。
2.能力目标:学会从现象梳理中发现规律,从规律探究中总结方法,养成自觉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
3.情感目标:了解汉字历史与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珍视汉字的感情。
〔教学重点〕1.通过梳理有关汉字的知识,探知汉字构字规律,总结正确识写汉字的方法。
2.探究汉字文化,深入理解汉字的内涵美,激发对汉字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方法特点,以及如何利用汉字构成规律指导解决汉字实际应用问题。
2.如何引导学生领会汉字中包含的古人的智慧,以及怎样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方法〕1.直观图片展示2.现象梳理与问题引导相结合〔学法指导〕1.现象梳理法:找出共性,发现规律2.比较联想法:发现差异,把握特点3.逆推思维法:逆推规律,指导应用〔教学准备〕1.布置预习:通读教材,初步把握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2.ppt课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美的评价“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这句话所盛赞的正是我们的汉字!汉字是我国先民的伟大创造,比四大发明更早。
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字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竟使得一个外国人也对她如此地赞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优美的汉字”到底美在何处。
二、溯源:创造美1.“美”字的起源与演变(图片展示)①甲骨文(象形字):一个人头戴羊角或羽毛等饰物②发展变化: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2.“马”字的起源与演变(图片展示)①甲骨文(象形字):一匹势欲奋蹄的骏马②发展变化: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3.探知汉字起源,总结汉字演变规律①让学生结合图片“美”“马”的相关信息谈发现:汉字起源于象形(字画同源,具画面美),是我们祖先的积极探索精神和丰富想象力的伟大产物。
②让学生再结合教材中的“汉字字形演变表”,总结出汉字字形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到简的演变规律。
③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汉字非但形美,更有意美4.小结: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演变的过程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
每一个汉字产生的背后都对应着一段相关的历史,汉字不只是一个美的符号,她还是会说话的,能够告诉我们与之相关的历史。
三、解字:构造妙、内涵美(一)解构造1.展示图迷、字谜。
借趣味猜谜活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并准确梳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四种构字方法。
(具体见ppt)2.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