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优美的汉字教案

合集下载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优秀篇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优秀篇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优秀篇《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优秀篇)《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之一【教材地位】此文被安排在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梳理探究部分,有助于指导学生深刻理解我国汉字文化,把握汉字的结构,也有助于汉字意义的理解,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去。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并掌握汉字的由来,能分析好汉字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搜集掌握一些汉字“六书”代表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整体上了解汉字,了解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底蕴。

使学生能有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腾飞而去创新发展。

【设计思想】实现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学会主动学习。

【教学重点】对于汉字“六书”结构的掌握,能较好的分析汉字本义,加深学习知识的巩固。

【教学设想】明确汉字初始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寻找“六书”各种代表字。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学生分析】这些高一的学生他们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①使学生课前通过字典或电脑等搜集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②对“汉字的文化”课前自己思考,积累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解晓东一首《中国娃》唱出了汉字的特点: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是它的“音美”;横平竖直、端正大方是它的“形美”;以形出义、意蕴深刻是它的“义美”。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每个民族的文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而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文字。

汉字的历史究竟可以上溯到什么时代?汉字从古到今发生过哪些重要变化?它在传承古代文明、创造中国历史中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这应是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关心中国文化史的人都很感兴趣的问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领略其精妙,感受它的优美。

《优美的汉字》的活动教案

《优美的汉字》的活动教案

《优美的汉字》的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知道汉字是由甲骨文、金文等演变而来的。

2. 使学生认识到汉字是一种艺术,感受汉字的美。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 感受汉字的美,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理解。

2. 学生对汉字美的感悟和书写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

3. 采用实践法,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汉字起源和演变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汉字美的实例。

3. 练习书写汉字的纸和笔。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分析汉字的美,学习欣赏汉字的美。

3. 进行汉字书写练习,提高书写能力。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展示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2.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3. 分析汉字的美,让学生欣赏和感悟汉字的美。

4. 进行汉字书写练习,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

八、作业布置1. 练习书写本节课学习的汉字。

2. 收集一些自己认为美的汉字,下节课分享。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汉字美的感悟和书写能力的提高程度。

3.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得当,是否需要改进。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感受汉字的艺术美。

2. 开展汉字书写比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3. 邀请书法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的美。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分析汉字的美,学习欣赏汉字的美。

3. 进行汉字书写练习,提高书写能力。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展示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2.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3. 分析汉字的美,让学生欣赏和感悟汉字的美。

4. 进行汉字书写练习,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 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 教案

《优美的汉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识记汉字起源、形体和构成方面的常识,了解汉字的演变之美、构成之美、文化之美。

2、理解汉字“四书”的构字方法,能利用“四书”的相关知识解读汉字。

3.了解与汉字相关文化,培养对祖国文化和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利用“四书”的相关知识解读汉字。

2、理解、运用汉字的文化之美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PPT)1、猜字谜2、有趣的汉字谐音笑话二、学习目标展示(PPT)1、识记汉字起源、形体和构成方面的常识,了解汉字的演变之美、构成之美、文化之美。

2、理解汉字“四书”的构字情况,能利用“四书”的相关知识解读汉字。

3.了解与汉字相关文化,培养对祖国文化和文字的热爱之情。

三、自主学习:汉字的优美起源知识知多少(PPT)快速阅读教材73-74页一二两部分内容,即“汉字的起源”和“汉字的形体”部分。

勾画涉及以下两个问题的相关重要信息。

(一)汉字的起源是什么?(二)汉字的形体演变及其特点?1.汉字的优美起源(1)劳动创造说(2)仓颉造字说2.汉字的形体演变之优美(二)汉字从创造出来后,它的形体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一共有哪些字体?主要在什么时期使用?各有什么特点?①汉字的演变经过了古汉字阶段和隶书阶段,前一阶段自商代到秦代,第二阶段自汉代延续到现代;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用于占卜,应用在商代后期。

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有了线条化和平直化的特点,应用于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大篆也叫籀文,是西周晚期的文字;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秦国的文字,具有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的特点;隶书产生于战国晚期,是两汉通行的主要字体,特点是弯曲的线条平直化,字形进一步简化;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也叫正楷、真书,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

三. 合作探究(一)汉字的演变之优美1、观察下面各种形体的汉字有何特点,你能指出它属哪种形体的字吗?你能认出它们是什么字吗?(PPT)2.根据汉字形体图片的观看,汉字从画图的象形文字发展到现在的点横竖撇,它的演变具有什么规律?①象形性逐渐减弱,从图形化演变为线条化、平直化、符号化。

《优美的汉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优美的汉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优美的汉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优美的汉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导言:汉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从笔画的构造到词义的内涵,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为了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我们学校在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开设了《优美的汉字》的课程。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过程,掌握一定的汉字书写规范。

2. 能够感受并欣赏汉字的艺术魅力,从中领略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对汉字文化的自豪感,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和传承汉字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 汉字的构造和书写规范。

3. 汉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讲述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课件展示教师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美的汉字,并让学生通过观看、感受来领略汉字的艺术魅力。

3. 实践操作教师在讲解笔画的构造和书写规范的同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体验、手写,落实操作性教学,加深学生对汉字书写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教师通过PPT和图片的展示,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

与此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汉字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特点,并通过讨论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

2. 汉字的构造和书写规范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笔画的构造和书写规范,分配学生到黑板前来模拟汉字的书写,检查学生对笔画和书写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书写规范、字形美观。

3. 汉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教师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美的汉字,并要求学生欣赏和体会汉字的艺术魅力和内涵。

同时,教师组织学生以汉字为主题,设计和制作一些图文作品,以此来表现对汉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效果:1. 学生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汉字书写规范。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并梳理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文化等知识。

(重点是汉字的构成。

)2、让学生认识汉字的“优美”,增强学生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3、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学好汉字、传播汉字文化的使命感。

【教学准备】1、结合课本、网络、工具书等资源,梳理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演变规律,汉字的构成方法等知识。

2、学生查阅工具书或网络资源,搜集自己名字中各个字的本义,探究其构成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展示相关图片。

中国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优美的汉字》,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二、汉字的起源1、了解仓颉造字说。

展示仓颉以及仓颉庙图片,解释“倉”的含义(人下一君,君上一人),引导学生理解造字是集体的功劳,而非一人的贡献。

2、由甲骨文是汉字的雏形,过渡到汉字的演变。

三、汉字的演变1、幻灯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图、表,让学生形成对汉字演变的总体印象。

2、逐一展示每一种汉字形体的图片,并播放视频。

提问: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展现,你能总结一下汉字演变的规律吗?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总结: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

四、汉字的构成1、幻灯展示4种主要构字方式2、逐一分析每种构字方式,配图说明。

五、汉字游戏1、汉字字义的探讨。

2、汉字听写。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说说自己名字的本义以及尝试分析其造字方式。

七、课堂小结汉字优美的形态,端庄沉稳的结构,和谐的音韵,丰富的意蕴,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力。

翻开书本,你会觉得每一个汉字都是鲜活的,一个个汉字犹如一幅幅精美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日”的形状像太阳,“月”的形状像月牙,“山”像高高隆起的连绵山峰,“川”像飞流直下的悬崖瀑布,“鸣”似鸟儿在引吭高歌。

三人为“众”,日月为“明”,“步水(三点水)”为“涉”,双“木”成“林”⋯⋯几乎每一个汉字都能为我们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在汉字的世界里自由畅想,在汉字艺术的画廊里得到形象真实的美感。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优美的汉字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优美的汉字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优美的汉字教案名称:探寻优美的汉字教学目标:1. 了解优美的汉字的特点和传承;2. 培养学生对优美汉字的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

教学内容:1. 优美的汉字的特点和传承;2. 优美的汉字的欣赏和书写。

教学重点:1. 了解优美的汉字的特点和传承;2. 培养学生对优美汉字的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优美汉字的欣赏能力;2. 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黑板、彩笔;3. 练习纸、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形式引发学生对优美汉字的兴趣,例如,展示几个优美汉字的字形,并让学生说出其含义和音读。

Step 2:讲解 (1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黑板展示,向学生详细讲解优美的汉字的特点和传承,包括:1. 优美的汉字常常取材于自然界,如:山、水、草等;2. 优美的汉字注重形、音、义的和谐统一;3. 优美的汉字传承了古代文化的智慧和精髓。

Step 3:示范 (15分钟)教师示范优美汉字的欣赏和书写:1. 展示一些具有特色的优美汉字,解释其含义和读音;2. 通过抄写这些汉字,演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画。

Step 4:练习 (20分钟)学生利用练习纸和笔进行练习,完成以下任务:1. 抄写所示的优美汉字,并致力于书写的工整与端正;2. 同学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觉得最美的汉字,并陈述其原因。

Step 5:总结归纳 (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复习优美汉字的特点和传承,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Step 6:作业布置 (5分钟)布置书写作业:要求学生每天练习书写至少三个优美的汉字,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优美的汉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提高了他们的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优美的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优美的汉字精彩教案

优美的汉字精彩教案

优美的汉字——综合教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汉字书写规范,提高书写速度和字形美观度。

3. 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讲解汉字的起源,如甲骨文、金文等,以及汉字的发展过程。

2. 汉字的结构特点:分析汉字的笔画、部首、结构等特征。

3. 汉字书写规范:介绍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如横平竖直、一笔一画等。

4. 书法艺术:讲解书法的基本技法,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5. 汉字文化:介绍汉字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如诗词、成语、典故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结构特点等基本知识。

2. 演示法:教师现场书写,展示书法艺术。

3. 练习法:学生动手练习书写,教师点评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汉字文化,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汉字结构特点:分析常用汉字的结构,讲解书写规范。

3. 书法艺术展示:教师现场书写,学生欣赏并学习。

4. 练习书写:学生动手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汉字文化,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搜集汉字起源与演变的相关资料,加深对汉字发展过程的了解。

2. 练习书写常用汉字,提高书写速度和字形美观度。

3. 深入了解书法艺术,尝试创作一幅书法作品。

4. 探索汉字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如诗词、成语、典故等。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汉字的学习,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训练学生通过汉字学习,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七、教学内容:1. 汉字与传统节日:通过汉字的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2. 汉字与传统习俗:学习汉字的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等。

3. 汉字与传统艺术:通过汉字的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如剪纸、国画等。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共五篇]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共五篇]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此课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一梳理探究部分之中,有助于指导学生深刻地理解我国与汉字有关的知识和文化,把握汉字的结构,也有助于汉字意义的理解,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去。

学情分析:此学段的学生没有系统的了解过与汉字有关的知识,以及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形体、汉字的构成、汉字的文化都没有太深的接触,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祖国的文字文化。

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与汉字有关的知识和文化。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梳理汉字的构字方法。

3、了解汉字的起源、形体演变以及汉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运用汉字的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感受汉字的音美、形美、意美,梳理汉字的起源、构成、发展等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汉字的构成方法,运用汉字的构成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教学方法:1、梳理法:通过罗列、比较的方法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

2、探究法:通过搜集、研究的方法探究文字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感受汉字的音美、形美、意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副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他在这里所盛赞的这个字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那么我们中国的汉字有怎样的魅力竟然让一个外国人如此赞赏。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它、领略它的精妙,感受它的优美。

(板书:优美的汉字)二、汉字的“三美”: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同学们知道是哪三美吗?对,音美、形美、意美。

音美以感耳,悦耳动听;形美以感目,赏心悦目;意美以感心,心旷神怡。

首先,我们听两个音频,来感受一下汉字的音美(播放音频MP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优美的汉字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优美的汉字》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音、形、意三个角度来欣赏汉字的美。

过程与方法:收集与整理与汉字有关的传说、书法、字谜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欣赏汉字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思路和方法
学生听诗歌朗诵,聆听汉字的音美;欣赏书法艺术,感受汉字的形美;趣解汉字,感受汉字的意美。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放歌曲《中国娃》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汉字的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它的字形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显着特征:表意。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感受它的美。

(二)走近汉字
1、听汉字的音美
播放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
思考:学生从汉字声调的角度来谈谈自己听完诗歌后的感受。

教师指导:汉字讲究声韵铿锵有力、音节和谐、抑扬顿挫.刚才我们欣赏的作品或如奔放的大海、或如涓涓的小溪。

其声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净化了我们浮躁的心灵。

2、看汉字的形美
展示名人的书法艺术以及学生的书法作品(这里学生课后准备)
思考:学生从汉字的笔画和字形的角度来谈自己的感受。

汉字的字形由点横竖撇捺等构成。

其方方正正、四平八稳,那些经过艺术处理的汉字或跳起了拉丁舞、有的如同酒醉的成龙打起了醉拳更是让我们感到的是在欣赏汉字在纸张上跳舞,所以:书法是“纸上的舞蹈”。

我们用耳朵欣赏了汉字的音美,用眼睛鉴赏了汉字的形美,下面就请用我们的心来感受汉字的意美。

简洁的明字,有怎样的意美呢
3、品味汉字的意美
(1)欣赏汉字日、月、山(板书:)
教师:(幻灯片)一轮圆圆的红日描画出太阳圆圈的形状,如钩的新月与太阳的形状区别开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

简单的几笔勾画,万物形态尽现。

学生讲解“明”字的象形构造,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由形美引发出怎样的意美。

(幻灯片):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2)研讨:学生指出自己所找出的汉字的意义
劣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缺少能力的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
舒舍予是一种忘掉自己的精神,这种境界多么令人舒畅;只有不断地舍弃和给予,才会感到舒心快乐
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是事事走在别人的前面的。

美,羊大为美。

原始社会过着狩猎的生活,物质欠缺。

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和审美习惯。

唐代社会“以胖为美”因为他也有游牧民族(鲜卑族)的血统。

(学生会意的)
(3)是否任何汉字都可以这样解释呢请听苏东坡和王安石的一段故事
坡滑鸠
王安石对苏东坡说:“我估计你是你家东面山上的一层皮,因为“土之皮”曰“坡”。

苏东坡答到:“以老师高见,那么‘水之骨’曰‘滑’,可水是没有骨头的啊”。

接着,苏问到王:“你知道‘鸠’为什么是‘九’和‘鸟‘组成的吗”王答到:“因为它家有九个人。

”苏东坡继续问到:“那为什么它家只有九个人呢又是怎么构成的呢”王只好摇头作罢。

苏东坡答到:“桑之鸠兮,其子有七”《诗经》。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汉字并不是都能这样去会意的。

这是因为汉字的构字不一样而导致的。

主要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4)探究汉字之美:
请仔细观察右边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然后思考:这个会徽蕴含了怎样的汉字之美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准备用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在全班交流。

参考要点: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

她像一个“人”,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

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三、汉字与我
用优美的语言来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

四、猜字谜
1、春节三日(人)
2、一半在河海,一半在天空,到底在哪里老家在山东。

(鲁)
3、一个字,生得怪,六张嘴,两只角。

(曲)
4、汉语文字国,有三个“兄弟”:
虽都是三笔,性格却不同。

大哥大张嘴,不管他人事;
二哥半张嘴,只管过去事;
老三闭着嘴,十点迟迟起。

(己已巳)
5、有心走不快,见水它过满,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曼)
五、课堂小结:
汉字的音、形、意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希望大家都能够沉醉在汉字的海洋里不知归路。

五、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找一些汉字,体会汉字丰富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