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的故事及寓意
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和出处

买椟还珠的寓⾔故事和出处 买椟还珠这个成语是说买来装珍珠的⽊匣退还了珍珠,⽐喻没有眼⼒,取舍不当。
它是出⾃《韩⾮⼦·外储说左上》的⼀个寓⾔故事,那么下⾯是⼉童⽹⼩编给⼤家分享的买椟还珠的寓⾔故事,让我们⼀起来看看吧! 买椟还珠的寓⾔故事 ⼀个楚国⼈,他有⼀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下,他觉得有了⾼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份”就⾃然会⾼起来。
这个楚国⼈找来名贵的⽊兰,⼜请来⼿艺⾼超的匠⼈,为珍珠做了⼀个盒⼦(即椟),⽤桂椒⾹料把盒⼦熏得⾹⽓扑⿐。
然后,在盒⼦的外⾯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件精致美观的⼯艺品。
这样,楚⼈将珍珠⼩⼼翼翼地放进盒⼦⾥,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都围上来欣赏楚⼈的盒⼦。
⼀个郑国⼈将盒⼦拿在⼿⾥看了半天,爱不释⼿,终于出⾼价将楚⼈的盒⼦买了下来。
郑⼈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往回⾛。
可是没⾛⼏步他⼜回来了。
楚⼈以为郑⼈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想完,郑⼈已⾛到楚⼈跟前。
只见郑⼈将打开的盒⼦⾥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说:“先⽣,您将⼀颗珍珠忘放在盒⼦⾥了,我特意回来还珠⼦的。
”于是郑⼈将珍珠交给了楚⼈,然后低着头⼀边欣赏着⽊盒⼦,⼀边往回⾛去。
楚⼈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分尴尬地站在那⾥。
他原本以为别⼈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哭笑不得。
买椟还珠的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韩⾮⼦外储说左上》:“楚⼈有卖其珠于郑者,为⽊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饰以玫瑰,辑以⽻翠,郑⼈买其椟⽽还其珠。
” 买椟还珠的作者简介 韩⾮⼦⽣于周赧王三⼗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四年(公元前233年),韩⾮为韩国公⼦(即国君之⼦),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
师从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家,法家思想的集⼤成者,后世称“韩⼦”或“韩⾮⼦”,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物。
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和寓意

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和寓意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和寓意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
那么这个成语故事有什么寓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和寓意。
买椟还珠的故事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室珠。
为了招揽生意,他精心制作了一只盛放宝珠的盒子。
这只盒子选用名贵的木兰做材料,再用香喷喷的桂、椒反复熏烤,又用光闪闪的珠玉镶嵌四周,还用通红的玫瑰和碧绿的翡翠装饰点缀。
真是珠光宝气,异香扑鼻。
有个郑国人看中了这只精美无比的盒子。
他把盒子买走了,却把盒中的宝珠退还给珠宝商。
买椟还珠故事的寓意启示: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十分可笑。
寓意:1、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
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象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2、商人过份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
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装饰外表,使得外表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了许多。
3、现代还用作比喻花很高的资本取得了更少的回报,卖椟的人用一个椟得到了珠。
4、形容目光短浅,取舍不当的人。
5、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的人工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如果一个事物真正美丽,那么他是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帮助来衬托他的.6、不要太注重外表,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7、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人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郑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
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象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亭来。
买椟还珠故事的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①,熏以桂椒②,缀以殊玉③,饰以玫瑰④,缉以翡翠⑤。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⑥。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⑦。
《韩非子》[注释]①为(Wéi)制做。
《买椟还珠》的文言文翻译及解析五篇

《买椟还珠》的文言文翻译及解析五篇买椟还珠的故事篇一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
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很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
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
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
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
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到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
”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
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道理:郑人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舍本求末;楚人过度包装,本末倒置。
因此说,我们应主次分明,不能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买椟还珠的故事篇2【出处】《韩非子》。
在春秋期间,楚国有一个人得到一颗大珍珠,晶莹圆润,十分珍贵。
他想把珍珠高价卖出,于是就做一只盒子装这颗珍珠。
这只盒子选用了兰香木精心制成,又用桂椒香料将它熏得馨香扑鼻,用珠粒状宝玉将它周围镶嵌起来,又雕刻上玫瑰花的装饰花纹,再用翠绿色的羽毛编织成衬垫。
买椟还珠寓言故事的意思

买椟还珠寓言故事的意思买椟还珠是一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贪念而错失了珍贵的宝物。
故事从一个年轻人购买一只废弃的椟柜开始,一直到他发现柜子内藏有宝贝的过程。
整个故事简短而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个寓言故事借由生动的情节和巧妙的遣词用句,向人们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教育。
故事开始时,一个年轻人听到一个消息,说是有一个村民要卖一只破旧的椟柜。
年轻人心存侥幸,想着这个椟柜里面可能藏有宝贝,于是便花了一些钱购买了这只破旧的椟柜。
年轻人满心欢喜地将椟柜搬回家,准备仔细检查椟柜里面的宝藏。
然而,当年轻人打开椟柜的时候,却只看到了一堆破旧的木屑和一些锈迹斑斑的铁片。
看到这个情况,年轻人心里十分失望,但他也知道已经花了一大笔钱购买了这个椟柜,所以决定将它打开修复一下,并将它放在家里当做一个摆设。
日子一天天过去,椟柜一直摆放在年轻人的家中。
有一天,年轻人翻出去一些书来看,无意中发现了一张陈旧的纸片,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字。
年轻人拿着这张纸片思来想去,终于读懂了,原来这个椟柜里面还藏有一枚十分珍贵的玉璧。
年轻人吓了一跳,他意识到自己几乎就要因为一时的心急让自己失去了一个宝贵的财富。
年轻人这时才意识到,买椟还珠的故事教导人们的不仅是关于物质财富的珍惜,还有生活中的道理。
这个故事传达的深刻内涵正如寓言故事一样,生动而有趣。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迷失自己的陷阱,但是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就能够发现那些被隐藏的珍宝。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贪心的人注定会失去更多,因为他们会因为贪婪而失去对一件事物的正确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也像年轻人一样,一旦得到了一些东西,就会失去对它的珍惜。
这些人总是不满足现状,跃跃欲试,想方设法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将很容易陷入贪婪的陷阱,最终失去一切。
因此,买椟还珠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贪得无厌。
我们不能够贪图一时之快,而忽略了珍宝背后的价值,更不能因为贪心而失去更多。
小古文买椟还珠注释及译文

小古文买椟还珠注释及译文
买椟还珠是一个中国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故事讲述了有人买珠宝时只看重装珠宝的木盒子,却忽视了珠宝本身,最终只拿走了木盒子,留下了珠宝。
这个故事寓意着人们有时会过于注重表面,而忽略了实质。
1. 买椟还珠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寓意深刻。
它告诉我们,不要只看到表面,要看到事物的本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被外在的华丽所迷惑,而忘记了内在的真实。
比如,有些人可能只看重外表的美貌,而忽略了内在的品质;又比如,一些人在购买物品时,可能只看重包装的精美,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
这些都是买椟还珠的体现。
2. 在小古文中,买椟还珠的“椟”指的是木盒子,“珠”指的是珠宝。
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只看到了木盒子的华丽,而忽视了珠宝的价值,结果只拿走了空盒子,留下了珍贵的珠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看清楚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面所迷惑。
3. 买椟还珠的译文是:“有一位人买了一颗珍珠,珍珠被装在一个精美的木盒子里。
他只欣赏木盒的精美,却忽视了珍
珠的价值。
结果,他只拿走了空盒子,留下了珍珠。
”这段译文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买椟还珠的含义和故事情节。
成语买椟还珠的历史故事

成语买椟还珠的历史故事买椟还珠这个成语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没有眼力,取舍不当的意思,这个成语是出自中国的一个历史故事,现在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吧!买椟还珠的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买椟还珠的翻译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
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装饰,用翡翠连缀。
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
买椟还珠的成语典故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
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
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
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
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
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
”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
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买椟还珠的启示与鉴赏郑人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舍本求末;楚人过度包装,本末倒置。
买椟还珠的寓言和道理

买椟还珠的寓言和道理
买椟还珠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贪心而失去了珍贵的宝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心是一种不好的品质,它会让我们失去更多的东西。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人,他得到了一颗珍贵的珠子,但他却想要更多的财富。
于是他决定将珠子藏在一个椟中,然后去寻找更多的财富。
但当他回来时,他发现椟中的珠子已经被别人拿走了,而他却只能得到一个普通的石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心是一种不好的品质。
当我们贪心时,我们会失去更多的东西。
我们应该珍惜手中的财富,不要总是想着得到更多的东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
除了贪心,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珍惜眼前的东西。
有时候,我们总是想着得到更多的东西,而忽略了手中已经拥有的东西。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东西,不要总是想着得到更多的东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
此外,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谨慎行事。
有时候,我们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
我们应该谨慎行事,不要
轻易地做出决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犯错。
总之,买椟还珠是一则非常有启示性的寓言故事。
它告诉我们,贪心是一种不好的品质,珍惜眼前的东西,谨慎行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
买椟还珠的故事和道理

买椟还珠的故事和道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楚国的商人,他在郑国贩卖珠宝。
为了能够把他的珠宝卖个好价钱,这个商人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他找来名贵的木材,精心打造了一个装饰华丽的匣子。
这个匣子用上等的香料熏染过,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匣子的四周还用珍珠和宝石镶嵌着,显得格外精美华贵。
商人把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这个精美的匣子里,然后带着它来到了集市上。
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很快,就有很多人被这个精美的匣子吸引了过来。
其中有一个郑国人,他一看到这个匣子,眼睛就直了。
他被匣子的华丽外表深深地吸引住了,对其爱不释手。
他立刻询问商人这个匣子的价格。
商人心里暗自高兴,开出了一个很高的价钱。
没想到,这个郑国人居然毫不犹豫地掏出钱把匣子买了下来。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郑国人买完匣子后,竟然把里面那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取了出来,还给了商人。
然后,他满心欢喜地捧着那个空匣子离开了。
商人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惊讶得合不拢嘴。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郑国人居然只看重匣子的外表,而舍弃了那颗无比珍贵的珍珠。
这个“买椟还珠”的故事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首先,它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分清主次,不能只注重表面而忽略了实质。
就像那个郑国人,只看到了匣子的华丽外表,却没有认识到珍珠的真正价值。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
比如说,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有些人只看重工作环境的舒适和表面的风光,而忽略了自身的兴趣和职业发展的前景;在学习的时候,有些同学只注重追求漂亮的笔记和表面的分数,而忽视了真正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
其次,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珍珠代表着内在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匣子只是外在的装饰。
如果我们过于追求外在的浮华和虚荣,而忽视了内在的品质和能力的培养,那么最终可能会像那个郑国人一样,失去真正宝贵的东西。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追求名牌服装、高档汽车等物质享受,却忽略了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内心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椟还珠的故事及寓意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
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
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
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
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
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
”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
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令楚人哭笑不得。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1、郑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
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2、商人过分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
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装饰外表,使得外表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了许多。
3、现代还用作比喻花很高的资本取得了更少的回报,卖椟的人用一个“椟”得到了“珠”。
4、形容目光短浅,取舍不当的人。
5、美丽是可以营造的,但真正的美丽却不应有丝毫的人工雕琢,它应是真实的沃土中盛开的鲜花!!
6、如果一个事物真正美丽,那么他是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帮助来衬托他的。
7、不要太注重外表,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8、买椟之人应是一位注重欣赏艺术的人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所欣赏的“价值”是盒子的艺术美,而不是世俗认
可的价值。
所以他应该是一位非凡的现代艺术家或艺术收藏家。
9、卖珠的商人为了显示珍珠更有价值,做了超值“包装”结果是喧宾夺主,反而淹没了珍珠的价值。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用华丽的“包装”掩饰自己真正“用意”这是魔术和军事里常用的方法。
10、讽刺那些只重形式,不顾实质的人,也用它比喻取舍不当、轻重倒置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