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表示》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节的内容,化学方程式不仅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从教材体系上看,本节是第三单元所学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初中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的”中介”,学生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

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不仅为化学定量计算打好基础,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从本节开始,以后所学的化学反应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因此本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在化学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讨论、归纳、对比,明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独特优点。

②通过对简单具体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尝试、归纳分析整理出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正误,获得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②通过合作讨论、指错纠错的方式,从步骤和注意事项建立正确书写方程式的强烈认识。

《化学反应的表示》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也认识了一些化学反应和他们的文字表达式,上一节中又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已具备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上比较活跃,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探究和学习,让他们在体验正确书写的成就感中找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效果分析这节课教学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掌握了方程式书写的原则、步骤和配平方法,能用方程式表示简单的化学反应。

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学生思维积极活跃,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相结合,有认知冲突,有精彩碰撞,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1化学变化是指,也叫。

物理变化是指。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等现象。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还会伴随着。

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和的释放或吸收。

4.镁带燃烧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

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6.化学就是在、水平上研究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的、和物质。

7.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8.从微观角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等微粒。

从宏观角度,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组成的。

如:从微观角度看,水是由大量的构成的;1个水分子又是由个和个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水是由和组成的。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1. 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物质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异?。

3.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包括、等)、、、。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1.药品的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拿:,不闻:,不尝。

(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取少量,液体取 ml,固体只需要盖满。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要,也不要,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内。

2.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3.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药品使用或;取用块状药品使用。

(2)液体药品的取用,量多时,直接用试剂瓶倾倒,倾倒时,取下瓶塞,放在实验桌上,试剂瓶口试管口,标签手心,缓缓倾倒;量少时,用滴加,滴加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上方,不能接触试管,更不能伸入试管。

4.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火焰分为、和。

取下灯帽,用点燃酒精灯;用温度较高的给物质加热;用盖灭酒精灯。

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酒精灯内添加的酒精量一般控制在酒精灯容量的至。

不能用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试管中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同步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2024)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同步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2024)
中正确是( C )
A.反应条件应改为燃烧 B.氧气后应添加“↑” C.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 D.五氧化二磷后应添加“↓”
课堂达标
4.某高校实验室用CH4和CO2用 抗积碳催化剂制取合成气,下图
是抗积碳催化反应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Ni基双金属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B.反应方程式为 CH4+CO2催化剂 C+2H2+CO C.反应前后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D.合成气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1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掌握化学反 应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及其意义
CONTENTS
目 录
重点:化学方程式意义及正确书写
2 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3 能够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课堂导入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一 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而且转化过程遵循质量守恒 定律。那么,怎样用化学语 言简明、科学地把这些化学 反应表示出来呢?
质量比。 2H2
粒子数目之比 2
+ O2 :1
=通=电= 2H20 :2
相对质量之比(2×2) : (1×32) : (2×18)
物质质量之比 4 : 32 : 36
3.读法:
2H2 + O2 =通=电= 2H20
(1)宏观读法: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2)微观读法: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
课堂达标
7.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作为燃料、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未 来世界将进入氢能源时代。固体MgH2作为一种储氢介质,遇水时可生
成氢氧化镁并放出氢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化学反应的表示》省级优课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化学反应的表示》这一节内容是鲁教版教材初三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的课题。

在《课程标准的5个一级主题中,该节内容属于《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一级主题,属于《质量守恒定律》这一二级主题。

本节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上看,是第三单元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初中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

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帮助学生形成“变化观”这一化学学科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化学方程式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以符号的形式科学、简明地表达物质间的变化规律,成为联结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与化学原理概念、化合物特点、计算类问题的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被认为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科研究交流、化学语言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价值。

二、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表示》是鲁教版化学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化学方程式不仅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基本内容有三:一是化学上用什么来表示化学反应(定义),二是为什么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意义),三是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怎样书写)。

针对本节内容,我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有如下一些思考:1、衣兰教授说过:教学的本质是活动,课堂是一个个富有情趣、挑战、生活化的大大小小的活动创建起来的。

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

本节课教师设置了看视频、微观粒子模型模拟反应实质、丰富的图片事实、趣味实验、尝试书写、合作探究、观察对比等多种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和谐有趣而又环环相扣的活动中初步认识方程式承载的强大功能。

2、化学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化学用语,它的学习要伴随其化学学习的整个过程。

其种类之多,配平方法之异,不可能在一节课里达到一个至高的境界,要随着后续学习不断提高书写技能。

5.2化学反应的表示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5.2化学反应的表示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 382
::
396
2H2 + O2 =点燃
1
2
宏观读法
微观读法
2H2O
3
质量读法
氢气和氧气在点 燃的条件下反应 生成水。
每两个氢分子和 一个氧分子在点 燃的条件下反应 生成两个水分子。
每3点生氢的条3264成燃份气氧件份份3的质和气下质每质6 份条量3在反量4量2份质的件点应份的的质量氧下燃生质水氢量的的成量。气反气的水和在应。
课堂练习
(二)药理作用
2.对于化学方程式2C+O2点燃 2CO的读法正确的是( D )
A.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一氧化碳 B.两个碳加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一氧化碳 C.氧气在碳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D.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课堂练习
3.书写化学方程式。
(1)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同时生成一种能 支持燃烧的气体。
任务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思考:你能写出氢气、碳和红磷分别 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
书写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点燃
H2 + O2 = H2O2
生成物错误
C + O2 = CO2
缺少反应条件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P + O2 点=燃 P2O5
? 反应前后磷原子和氧原子个 数均不一致。
配平
目的
点燃
4 P + 5O2 = 2 P2O5
A. C + O2 点燃 CO2↑
C. 3Fe + 2O2
Fe3O4
B. Mg + O2 点燃 MgO2 D. 2H2O 通电 H2↑+ O2↑
将其中有错误的化学方程式字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初中化学】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初中化学】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A. NO2为空气污染物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在NO中N的化合价为+2 D. 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质量比为15∶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目录
5. 如图,四名同学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他们描述的化学方 程式可能是( B )
A. CH4+2O2 点燃 CO2+2H2O
子的质量 ;“两改变”为 分子的种类 和 物质的种类 ;两个 ⁠
“可能改变”为 分子的数目 和 元素的化合价 。 ⁠
返回目录
1. (2024·邯郸鸡泽期末)只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的是( B ) A. 反应物、生成物 B. 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C.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D. 反应条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目录
11. 某纯净物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O2 点燃
2CO2+3H2O,则物质A中含有元素
C、H、O
(填元素符号);

9.2g A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是 4.8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参与反应的A、B和生成的C的分子个数比为 2∶1∶2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目录
第7题
(2) 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
(填名称)。
(3) 此反应生成的乙与丙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8∶9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返回目录
8. 二氧化氯(ClO2)的制备方法有2NaClO2+Cl2 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X的化学式为NaCl B. 1个ClO2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 Na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NaClO2与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_气_体____或是__沉_淀___(必须是反应前无气体或固 体)。
思考
在化学方程式中: 1. 什么时候标注“↑”号? 2. 什么时候标注“↓”号?
目的:把生 成物与反应 物的状态加 以区分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各物质间的粒子个数比 ——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A.反应条件应改为燃烧 B.氧气应改为“↑” C.没有配平化学方程式 D.五氧化二磷应改为“↓”
课堂练习
4.如图四位同学所描述讨论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观看!观察下面几个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 2Cu+O2
2CuO
2. 2H2O 通电 2H2↑+ O2 ↑
3. CuSO4+2NaOH
Cu(OH)2↓+Na2SO4
4.2Na2O2+2CO2 =====2Na2CO3+O2
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表示反应需 要_加__热__,用“↑”或“↓”注明生成物是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
课堂练习
2.对于化学方程式2C+O2点燃2CO的读法正确的是( A )
A.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一氧化碳 B.两个碳加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一氧化碳 C.氧气在碳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D.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课堂练习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中2P+5O2点燃P2O5指出其中错误是( C )
4 : 32 : 36
即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
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分质量的水。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面之 间的粒子个数比即各化学 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表示》是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重要章节,是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重要起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步骤及注意事项。

本章节不仅是对之前所学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后续深入学习化学反应规律、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学会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形成化学符号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对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而,他们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如何准确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还存在较大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发,逐步深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实验演示法: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4. 练习巩固法: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燃烧、食物的腐烂等,引出化学反应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旧知:有人说21世纪是氢能源的世纪,氢气 作为能源具有哪些优点呢?
氢能(H2)
氢气燃烧
来源广、放热多、产物是水无污染
成果展示
文字表达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图形表达式: 化学式表达式:
② HH HH + O O
点燃
O
HH
O
HH
点燃
③ 2H2 + O2
2 H2O
合作探究 反应物
反应条件
H2O
H2 + O2
配 配平过程: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
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配平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H2O
2H2 + O2

将短线改为等号.
2H2O 2H2 + O2
标 标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
[加热(△)、点燃、催化剂、气体↑、沉淀↓
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确有气体物质生成, 则在气体物质化学式的右边注“↑” 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中无固体,确有固 体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化学式的右边注“↓”
问题思考
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出微粒之间的关系,能不能 表示出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粒子数目
1
1
1
相对质量
12
相对质量之比 12
16×2
: 32
12+ 16×2
: 44
质量观: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 件下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点燃
尝试读方程式: 2H2 + O2

2KCl+ 3 O2
固体
固体 气体
[练习1]: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点燃
4P+ 5O2
2P2O5
[练习2]: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Cu(OH) 2难溶)
CuSO4 +2NaOH Cu(OH)2 + Na2SO4
原子团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配平
[练习3]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
②微观读法: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在点燃 条件下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③质量读法: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 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练习2:读出下列方程式
CH4+2O2 =点=燃= CO2+2H2O
宏观: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
微观: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完 全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质量观:每16份质量的甲烷和6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 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 份质量的水。
二、如何正确书 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 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书写步骤(写、配、等、标、查)
例如:水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写 左反右生中短线
2H2O 通电 2H2 + O2 液体 气体 气体
查 检查以上四项是否正确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归纳为:以KClO3分解为例
左反右生一横线 配平以后加一线 等号上下注条件 箭号标气或沉淀
KClO3 KCl+ O2
2KClO3 2KCl+ 3 O2
2KClO3
MnO2

2
KCl+
3
O2
2
KClO3
MnO2
点燃 2 高温
Al2O3
(3)2 CuO + C
2Cu + CO2
(4)Na2CO3+BaCl2 BaCO3 +2NaCl
溶液 溶液 (BaCO3难溶)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 硫在氧气中燃烧 3. 白磷在空气中自燃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6.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7.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8.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 9. 电解水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 (1)3Fe+2O2 Fe3O4↓
错误1:反应条件
点燃
3Fe+2O2
Fe3O4
(2) H2O 2 2H2O 2
MnO2 H2 ↑+ O2↑错误2:违反客观事实 MnO2 2H2 O+ O2↑
P + O2 ↑ 点燃
4P + 5O2 点燃
P2O5

错误3:↑、↓符号 使用不当
2P2O5
错误4:化学式正确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原子
的个数不相等)
课堂小结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反应是真实存在的。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书 写 步 骤
写配 等标查
课堂练习: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 + CO2 高温 2 CO
(2)4Al +3O2
2H2O
宏观: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
微观: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 下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质量观: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 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练习1: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点燃
4P + 5O2
2P2O5
124 160
284
①宏观读法: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 化二磷
生成 物
文除字以表上达信式息:外, 还能表示出物质 图微物形粒与表构生达成成式及物:反的应微 粒数目关系
化学式表达式:
①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② HH HH + O O
点燃
点燃
③ 2H2 + O2
O
HH
O
HH
2 H2O
分析上集述上3述种全表部示优方点法外的,优还能点和缺点, 表简你示捷认出 、为生直哪成观种物、表的国示状际方态通法,用最且好?
点拨指导
一、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式前的这些数字称为“化学计量数”。
点燃
2H2 + O2
2H2O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该化学方程式中包含哪些信息
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微观: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
下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提示:可以尝试着从宏观、微观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