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属诺卡菌属讲义

合集下载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课件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课件

诺卡菌在农业、工业和医学等 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 用于生物防治和药物生产。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的分类
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均属于放线 菌门,是原核生物中的一大类。
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在分类学上 属于不同的科或属,具有不同的
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
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的分类依据 主要包括菌落的形态、染色反应 、培养特征、生化反应等指标。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的鉴 定与分离培养
放线菌属的鉴定方法
形态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方法
观察放线菌的菌落形态、菌丝分支和 排列方式、孢子丝形状等特征,进行 初步鉴定。
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或DNADNA杂交技术进行放线菌属的鉴定。
生化试验
通过测定放线菌对不同碳源、氮源的 利用以及产生色素、水解酶等生化反 应进行鉴定。
THANKS
感谢观看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的应用前景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 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作为抗生素 的主要生产菌,其应用前景仍然
广阔。
随着人们对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 的需求不断增加,放线菌属和诺 卡菌属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也
十分广阔。
随着酶工程的发展,放线菌属和 诺卡菌属在酶的生产方面的应用
前景也十分广阔。
05
环境适应性
诺卡菌具有较强的环境 适应性,可在干旱、潮 湿等多种环境中生存。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的生态意义
01
02
03
04
生物防治
放线菌可产生抗菌物质,对某 些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
可用于生物防治。
药物来源
放线菌和诺卡菌是许多抗生素 的重要来源,如链霉素、庆大
霉素等。
生态平衡
放线菌和诺卡菌在土壤生态系 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有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课件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课件
放线菌属的细胞形态
放线菌属的细胞形态为革兰氏阳性,呈棒状、杆状或螺旋状,有的 呈分枝状。
放线菌属的细胞壁结构
放线菌属的细胞壁结构较厚,由几层多糖类物质组成,具有抗酸、 抗碱、抗干燥的特性。
诺卡菌属的形态学特征
诺卡菌属的菌落形态
01
诺卡菌属的菌落形态通常为圆形、隆起、湿润、有光泽,有的
菌落边缘呈花瓣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6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的系 统分类学研究
基于传统分类学的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分类研究
总结词
传统分类学是利用形态学、生理学等特征对放线菌和诺卡菌进行分类。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宏观特征以及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如细胞 壁的厚度、鞭毛的数量和类型、芽孢的数量和位置等,传统分类学能够对放线菌 和诺卡菌进行初步的分类。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的遗传与进化
放线菌属
具有复杂的遗传和进化历史,可以适应多种环境条件,包括 极端环境。
诺卡菌属
也具有复杂的遗传和进化历史,可以适应多种环境条件,包 括极端环境。
02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的形 态学特征
放线菌属的形态学特征
放线菌属的菌落形态
放线菌属的菌落形态通常为圆形、隆起、干燥、有辐射状条纹, 边缘常有粉状物。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基因组学研究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基因组学研究的挑战
分析当前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基因组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如数据 解析难度大、实验验证困难等。
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新 技术应用、跨学科交叉研究等。
潜在应用价值
探讨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基因组学研究的潜在应用价值,如新药 研发、环境保护等。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3页
2. 培养特征 培养较困难,厌氧或微需氧, 首次分离加5%C02可促进其生长。在血平板 上形成灰白色或淡黄色粗糙而不规则不溶血 菌落,在牛心脑浸液琼脂培养基上,经 37℃ 厌氧培养18~24h微菌落有利于判定放线菌。 显微镜观察可见菌落由长度不等蛛网状菌丝 所组成,称蛛网状菌落。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2页
二、微生物特征
1. 形态结构 放线菌以裂殖方式繁殖,常形 成份枝状无隔营养菌丝,但不形成空中菌丝, 有时断裂成短杆状或球状,G+无芽胞、荚膜 和鞭毛。
在脓汁标本中可见到分枝缠绕小菌落,即硫 磺样颗粒。制成压片或组织切片,镜下观察 发觉颗粒呈菊花状,由中央和周围两部分组 成,中央为G+丝状体,周围为粗大G-棒状体, 呈放线状排列。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9页
巴西诺卡菌可因侵入皮下组织, 引发慢性 化脓性肉芽肿, 表现为肿胀、脓肿及多发 性瘘管, 好发于腿部, 称为足分枝菌病。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10页
三、微生物特征
1.形态结构 G+杆菌, 有细长分枝菌丝, 形 态与放线菌相同, 但菌丝末端不膨大。色 素小颗粒压碎染色镜检, 可见颗粒呈菊花 状, 菌丝末端不膨大, 中心部位为G+, 边 缘流苏样棒状体为G-。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4页
3. 生化反应 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衣氏放线菌分解葡萄 糖、木糖、棉子糖、甘露糖和甘露醇产酸不 产气,不水解淀粉。能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 酸盐(80%阳性)。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5页
四、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患者局部病灶、窦腔、瘘管 脓汁,痰液或活检组织。首先在标本中 仔细寻找有没有“硫磺颗粒” 观察判定。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十九章分枝杆菌、放线菌、诺卡菌属【67页】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十九章分枝杆菌、放线菌、诺卡菌属【67页】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 (郭霍)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 菌,从而给防治结核病带来突破。此后,随着抗 结核药物研制成功,结核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并在一些地区绝迹。
在纪念郭霍氏发现结核菌100年之际,1982年在 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倡议下, 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 目前结核病是世界上最普遍和最严重的人类传 染病之一,全球人口的1/3感染了结核菌。死亡 人300万/每年。
❖ 对人有致病性的主要为人型、牛型和非洲型, 我国为结核大国,居世界第二位(解放前为世界 之首)。
❖ 耐药菌的增加、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吸 毒、贫困、麻痹心理等原因 使结核病在二十 世纪末死灰复燃。
干酪样肺炎
慢性纤维空 洞性肺结核
Im X光N 片a 诊o 断ge
正常胸部 (右侧 )
右侧浸润型肺结核
No Image
2、肺外结核
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皮肤结核,肾结核,骨 结核等
双重感染
同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 结核菌的人称为双重感染者。其病死率 高,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均构成严重威胁。
No Image
No Image
生化反应
❖ 不发酵糖类

触酶试验 热触酶试验
结核分枝菌 +
-
非结核分枝菌 +
+
抵抗I 力m :因N 其细a 胞壁o 中g 含有大e 量的脂质,可防
止菌体水分的丢失,故对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在 干燥的痰内可存活6—8个月。
❖ 四怕 湿热 紫外线 乙醇 抗痨药物(链霉素、 异烟肼、利福平等)

(优)医学微生物学第章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PPT资料

(优)医学微生物学第章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PPT资料
第18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第一节 放线菌属
一、生物学性状
G +,丝状菌,可缠绕成团,非抗酸菌, 产抗生素
培养比较困难,厌氧或微需氧,培养时间 较长〔5天左右),液体——混浊
病灶中可以形"S成ulf菊ur g花ranu形les"的硫磺颗粒
are characteristically found in pus from lesions and are diagnostic
二、 致病性
▪ 放线菌大多属于正常菌群,寄居口腔等、
可以成为条件致病菌〔衣氏放线菌)
▪ 放线菌病: 特点:脓肿、多发性瘘管、脓
汁中有硫磺颗粒,好发于面颈部.
放线菌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 From:Mary T.
From:Mary T.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星形、巴西诺卡菌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不高,生长缓慢
tissue exudates.
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放线菌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 第18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平板——黄白色R型菌落 平板——黄白色R型菌落
Johnson, Ph.
其他细菌的进一步侵入:引起牙龈炎,牙周炎 放线菌大多属于正常菌群,寄居口腔等、可以成为条件致病菌〔衣氏放线菌)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不高,生长缓 tissue exudates.
Johnson, Ph.
慢 Johnson, Ph.
Johnson, Ph. 平板——黄白色R型菌落
液体——菌膜 Johnson, Ph.
From:Mary T. Johnson, Ph. G+丝状菌〔末端不膨
内氏放线菌,粘液放线菌-- 产生6-去氧太洛 特点:化脓、坏死、结节、瘘管,

18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18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治疗:局部手术清创,全身抗生素用药
星型诺卡菌纯培养的镜下形态 G+
二、致病性
侵入途径:呼吸道或皮肤创伤 所致疾病:诺卡菌病(nocardiosis)
化脓性感染:肺部、脑部
经皮肤创伤感染,侵入皮下引起慢性 化脓性肉芽肿与瘘管的形成。从瘘管中 可流出许多小颗粒,即诺卡菌的菌落。
三、微生物学检查及治疗
检查: 1. 取痰、脑脊液、脓汁:
涂片->革兰染色及抗酸染色 2. 生化试验
胺类
第二节 诺卡菌属
广泛分布于土壤,多数为腐生性非致 病菌
需氧菌 多为பைடு நூலகம்源性感染,致病菌有
星形诺卡菌(N. asteroides) 巴西诺卡菌(N. brasiliensis) 豚鼠诺卡菌(N. caviae)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放线菌相似,G+ 抗酸染色:阳性 脱色时间延长->阴性(与TB区别)
大部分为正常菌群,主要引起内源性 感染,对人致病的主要为衣放线菌;
放线菌是制备抗生素的重要来源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丝状杆菌,菌丝无隔,有分枝 染色性:G+,非抗酸性
衣氏放线菌在厌氧平板上粗糙型菌落
二、致病性
所致疾病
– 1.抵抗力降低->内源性感染->软组织肉芽 肿性炎症(慢性,无痛,多发性瘘管,排出硫磺 样颗粒)
第十二章 放线菌属 与诺卡菌属
主要内容
掌握:放线菌和诺卡菌的概念;硫 磺样颗粒的本质和临床意义;
熟悉:放线菌和诺卡菌的致病性。
特点:
1. 细长菌丝(过去:真菌) 2. 并非真核细胞型,是原核细胞型 3. 繁殖方式:分裂 4. 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对抗生素敏感
第一节 放线菌属

放线菌属、诺卡菌属

放线菌属、诺卡菌属

在患者病灶和脓汁中,
肉眼可见黄色小颗粒,
称为硫磺样颗粒(sulfur granule), 压片后镜检,可见放 射状排列的菌丝, 形似菊花状
硫磺样颗粒压片镜检形态 (李凡 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第8版)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二、致病性
放线菌正常寄居在口腔、上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
生殖道,为人体的正常菌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 口腔卫生不良、拔牙或口腔粘膜受损时,可致内源 性感染,引起放线菌病。
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
第一节
放 线 菌 属 actinomyces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生物学性状
革兰阳性,非抗酸性丝状菌 厌氧或微需氧 菌落特征 硫磺样颗粒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放线菌属革兰染色
放线菌属菌落特征
(李凡 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第8版光盘)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放线菌病的主要特征
放线菌病是一种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多呈慢性肉芽肿,常伴有多发性瘘管形成, 脓汁中可见特征性的硫磺样颗粒 可引起不同器官和组织感染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临床类型 面颈部放线菌病:最常见放线菌感染,约占60% 大多近期有口腔炎、拔牙史或下颌骨骨折史。临 床表现为后颈面部肿胀,不断产生新结节、多发 性脓肿和瘘管形成 脑膜炎和脑脓肿 : 肺部感染:症状和体征类似肺结核
Hale Waihona Puke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诺卡菌属革兰染色(康颖倩提供)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二、致病性
星形诺卡菌
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引起 肺炎、肺脓肿,慢性者类似肺结核或肺真菌病。 巴西诺卡菌
可侵入皮下组织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表现为肿 胀、脓肿及多发性瘘管。感染好发于腿部和足,称 足分枝菌病 。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正常菌群。
免疫力低下、口腔卫生不良、拔牙、或外
伤时可引起内源性感染。
面颈部、胸部、腹部、盆腔、骨骼、中枢
神经系统感。其中面颈部感染最为常见,约
占6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疾病特点:
导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若无继发感染大多呈慢性无痛性过程。 并常伴有多发性瘘管形成。
诊断与防治
※最主要和简单的方法: 从脓或痰中寻找硫磺样颗粒。


清创处理,同时应用大剂量 青霉素较长时间治疗。
诺卡菌属(Nocardia) 生物学性状
•G+ •形态与放线菌 属相似
致病性
星形诺卡菌属:
•呼吸道: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产
生类似肺结核的症状。
巴西诺卡菌属:
•外伤侵入皮下组织:慢性化脓性肉芽
肿。
诊断与治疗
标本:脓、痰 检查:涂片和压片检查 结果:G+和部分抗酸性分枝菌丝
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的主要区别
特 征 放线菌属 诺卡菌属
培养特点 厌氧或微需氧,35~37℃ 专性需氧,37℃或20~ 生长,20~25℃不生长 25℃均生长 染色性 分布 非抗酸性 弱抗酸性
在人和动物口腔、上呼吸 在土壤等自然环境中, 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 多为腐生菌 外源性感染 星形诺卡菌 巴西诺卡菌
感染来源 内源性感染 致病菌的 衣氏放线菌 种类 牛放线菌
放线菌属(Actinomyces)
生物学性状
G+、非抗酸性丝状菌 培养比较困难,厌氧或微需氧 脓样物质中,可找硫磺样颗粒 压片或组织切片,在显微镜 下可见颗粒呈菊花状
图菊花状
硫磺样颗粒
压片镜检成菊花状
致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原发性化脓性肺部感染,引起 肺炎、肺脓肿,慢性者类似肺结核或肺真菌病。
巴西诺卡菌
可侵入皮下组织引起慢性化脓性肉芽肿,表现为肿 胀、脓肿及多发性瘘管。感染好发于腿部和足,称 足分枝菌病 。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肉眼观察:
在脓汁、痰等标本中黄色或黑色颗粒状诺卡菌菌落 显微镜检查:
为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的某些菌群 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一、生物学性状 革兰阳性,非抗酸性丝状菌 厌氧或微需氧 菌落特征 硫磺样颗粒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 放线菌属革兰染色
• 放线菌属菌落特

(李凡 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第8版光盘)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放线菌呈分枝状生长、革兰染色阳性、 广泛分布、种类繁多 放线菌属为人体的正常菌群,可引起内源性感染 诺卡菌属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引起外源性形态与放线菌属相似 部分诺卡菌具有弱抗酸性 大多数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 生长缓慢,一周左右可见表面干燥、有皱褶的菌落;
在液体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膜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 诺卡菌属革兰染色(康颖倩提供)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二、致病性 星形诺卡菌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肉眼观察:
在脓汁、痰液和组织切片中寻找硫磺样颗粒 显微镜检查
将标本中可疑硫磺样颗粒制成压片,革兰染 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特征性的菊花状菌丝 分离培养 将标本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及血平板上,在 37℃、5% CO2 分离培养 1~2周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放线菌属诺 卡菌属
第一节 放线菌属 第二节 诺卡菌属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重点难点
掌握 1. 放线菌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2. 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特点
熟悉 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了解 放线菌与医用抗生素的关系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放线菌的主要特征
呈分枝状生长、革兰染色阳性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 绝大多数不致病,致病性放线菌主要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放线菌病的主要特征 放线菌病是一种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多呈慢性肉芽肿,常伴有多发性瘘管形成, 脓汁中可见特征性的硫磺样颗粒
可引起不同器官和组织感染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腹部感染:常能触及腹部包块与腹壁粘连,出现 便血和排便困难
盆腔感染:多继发于腹部感染 原发性皮肤放线菌病:常由外伤或昆虫叮咬所致 龋齿和牙周炎:与内氏和黏液放线菌感染有关
四、防治原则
预防: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治疗: 对脓肿和瘘管及时外科清创 足量的抗生素长期治疗
第二节
诺卡菌属 Nocardia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广泛分布于土壤,不属于人体的正常菌群, 引起外源性感染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将标本制成涂片或压片,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检查 分离培养与鉴定:
将标本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和血平板上, 在 30℃ 或37℃条件下分离培养鉴定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四、防治原则
预防:诺卡菌的感染无特异性预防方法
治疗:对脓肿和瘘管等手术清创 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在患者病灶和脓汁中, 肉眼可见黄色小颗粒, 称为硫磺样颗粒(sulfur granule), 压片后镜检,可见放 射状排列的菌丝, 形似菊花状
硫磺样颗粒压片镜检形态 (李凡 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第8版)
• 医学微生物学 (第9版)
二、致病性
放线菌正常寄居在口腔、上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 生殖道,为人体的正常菌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 口腔卫生不良、拔牙或口腔粘膜受损时,可致内源 性感染,引起放线菌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