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政策解析

合集下载

[精选]海关对加工贸易管理业务简介

[精选]海关对加工贸易管理业务简介
• 须列明外商以免费方式提供,不需加工贸易经营 企业付汇进口、也不需用加工费或差价偿还设备 款
• 不作价设备自进口之日起至退运出口并按海关规 定解除监管止,属海关监管货物,监管期限为5 年。
• 在监管期限内,不得擅自在境内销售、串换、转 让、抵押或移作他用。
• 每年一月份分别向商务主管部门和主管海关书面 报告不作价设备的使用情况,海关定期核查。
• 电子化手册分备案资料库、通关手册。
报关单和清单录入 电子帐册报备报核
企业ERP/仓储 管理系统
审 批
相关部门审 批计算机管
理系统
不同业务的处理流程
报关单/清单
申报 反馈
清单 备案数据
海关备案、 核销系统
(电子账册)
数据仓库
海关审单查 验放行系统
(通关)
查询

底 帐
日 核 算


电子底帐
报关单
每日核对
结转
内销征税
进出口
• 从境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以及 深加工结转进出口。
• 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免于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 出口有限制性规定的,应当向海关提交出口许可 证件。
• 加工贸易项下出口应税商品征收出口关税。
料件串换
• 保税料件和非保税料件(包括国产料件和非保税 进口料件)可以串换使用。
海关对加工贸易管理业务简介
保税货物介绍
主要特点:经海关批准,监管货物,复运出口。
主要种类: • 储存出境:转口贸易货物、国际运输工具的燃料; • 加工生产:经批准保税的加工贸易货物; • 进海关批准缓办纳税手续进境的货物:供维修外
国产品所进口寄售的零配件 。
加工贸易介绍

关于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的若干政策措施

文章标题:稳定与提升加工贸易的政策措施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何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的贡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的角度出发,探讨若干政策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减轻税收负担1.1 降低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部分给予退还的一项政策。

降低出口退税率可以有效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的税收负担,提升出口竞争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2 减免进口关税针对加工贸易原料的进口关税,可以适当减免或免除,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加工贸易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二、优化外贸环境2.1 简化贸易流程简化加工贸易的贸易程序和手续,缩短通关时间,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2.2 拓展出口市场通过拓展出口市场,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走出国门,将产品销售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降低对某一特定市场的依赖性,分散市场风险。

三、加强技术支持3.1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工贸易企业应该鼓励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3.2 加强人才培养加工贸易企业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政策支持4.1 扶持政策针对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税收优惠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4.2 降低宏观经济波动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加工贸易企业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宏观经济波动对加工贸易的影响,保障企业稳定发展。

在加工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在政策上和实践上加强协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我们可以看到,要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需要政府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加工贸易企业也要积极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

加工贸易的关税优惠和免证优惠

加工贸易的关税优惠和免证优惠

(⼀)进料加⼯的关税优惠主要有:
⑴专为加⼯出⼝⽽进⼝的料、件,海关按实际加⼯复出⼝的数量免征进⼝关税、产品税(或增值税)。

加⼯的成品出⼝,免出⼝关税。

⑵进⼝直接⽤于加⼯出⼝成品⽽在⽣产过程中完全消耗掉的数量合理的⾓媒剂、催化剂、洗涤剂等化学物品,予以免税。

⑶对⽤于加⼯成品必不可少的但在加⼯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消耗掉的仍惺褂眉壑档奈锲泛蜕 讨胁 母贝纹繁呓敲祝 9馗 萜涫褂眉壑捣直鸸兰壅魉盎蜃们榧趺馑啊?nbsp;
⑷由于改进⽣产⼯艺和改善经营管理⽽节余的料、件或增产的产品转为内销时,经海关审核,情况属实,其价值在进⼝料、件总值百分之⼆以内并且总值在⼈民币五千元以下的,可以免税。

(⼆)进料加⼯的免证优惠:
进料加⼯项下的料、件,属进⼝配额许可管理的,除⽺⽑、棉花、植物油⽤⾷糖外,免领货物许可证,海关凭《登记⼿册》和进⼝合同验放;加⼯出⼝的成品,如属出⼝许可证管理商品,应向海关交验出⼝货物许可证,海关凭证验放。

(三)来料加⼯的关税优惠和免证优惠主要有:
来料加⼯项下进⼝料、件,以及加⼯返销出⼝产品,海关准予免领进出⼝货物许可证,并对下列进⼝物资免征进⼝的关税和进⼝环节税验放:
⑴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于加⼯返销出⼝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
⑵进⼝属于加⼯装配项⽬所必须的机器设备、产品检验仪器、安全和防治污染设备、装卸设备;
⑶进⼝合理数量的⽤于安装、加固设备的材料;
⑷进⼝直接⽤于企业加⼯⽣产出⼝成品⽽在⽣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燃料油。

加⼯成品出⼝时,海关免征出⼝关税。

(四)对外加⼯装配业务中属于外商不作价提供设备⽅式的,由加⼯贸易合同备案地海关办理免税⼿册,核发⼿册,⼝岸海关凭设备⼿册验放。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加工贸易是指国内企业将进口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加工后出口的一种贸易形式。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是指对加工贸易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管的制度体系。

下面将从加工贸易的定义、发展背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加工贸易的定义和发展背景加工贸易是指国内企业利用国外进口的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进行加工、组装、包装等处理后,再出口到国外的贸易形式。

加工贸易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主要得益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深度分工。

加工贸易的发展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逐渐形成,加工贸易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比亚互利共赢。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跨国公司的崛起,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和空间。

二、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许可证制度:加工贸易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取得加工贸易许可证后方可进行。

加工贸易许可证的核发主要考察企业的资质、实力和信誉等方面。

2.对外贸易合同备案制度:加工贸易企业需要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到相关部门,包括合同的内容、金额、合同方信息等。

备案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监管外贸合同的履约情况和防止欺诈行为。

3.加工贸易税收政策:加工贸易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关税减免、退税等方面。

税收政策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和促进出口。

4.质量检验和监管:加工贸易产品需要符合国家和进口国的质量和标准要求。

相关部门对加工贸易产品进行抽查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三、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信息不对称:加工贸易涉及到多个部门和环节,信息的对称性较差。

企业难以全面了解政策和监管要求,导致操作上出现问题。

2.管理制度复杂: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繁多且复杂,涉及到很多具体的规定和流程。

企业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来适应和遵守这些管理制度。

国内加工贸易当前问题分析及措施

国内加工贸易当前问题分析及措施

国内加工贸易当前问题分析及措施所谓加工贸易从广义讲,是指外国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的一种贸易形式。

从狭义讲,加工贸易是指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

从本质讲,加工贸易是指一国进口料件,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的生产与贸易活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巨大成绩。

据统计,在1982-2008年间,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 24.8%,其中出口增长26.7%,进口年均增长22.7%,比同期进口总额年均增速高7个百分点。

①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但我国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总额仍达9093.2亿美元,其中出口5869.8亿美元,进口3223.4亿美元。

②2010年前5个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 429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4%,其中出口2699.2亿美元,增长32.9%;进口1598.4亿美元,增长51.8%。

③30多年来, 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经贸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有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加工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约0.761个百分点。

[1](66)此外, 加工贸易还推动了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成为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并且对解决劳动力就业也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长期以来,低端加工贸易的发展使我国加工贸易呈现出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局面,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深入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现存的问题, 采取有效可行的对策措施,对于促进我国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一)加工贸易产业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环节这表现在:1.加工增值环节主要停留在材件加工生产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主要是作为跨国公司国际产业链中的下游产业,是开展加工或组装业务的生产单位。

最新-国加工贸易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精品

最新-国加工贸易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精品

国加工贸易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一、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加工贸易管理涉及海关、质检、外汇、税务、外经贸等多个部门,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对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部门分别制定政策,缺乏正式的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因此,部门间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作。

例如,由于退税不及时,加工贸易一日游现象日趋严重,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行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如果发挥现有保税区的功能,可以替代香港的中转作用,境外一日游将大大减少。

但是,海关与税务部门对保税区的规定是不配套的,海关认为货物运到保税区视同出口,但税务部门认为只有货物离境才能享受出口退税。

税务部门的这一规定,不仅使加工贸易境内一日游取代境外一日游成为不可能,而且也大大阻碍了保税区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发展国际物流业务。

实际上,税务部门关于退税的规定,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就存在差别,国内货物进入出口加工区可以享受出口退税。

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将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视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与管理中存在的第一位问题参见表1。

表1企业认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按重要程度排序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1管理规定过于严格、手续过多2有关管理部门有效协调不够3鼓励国内采购政策不明显4来料加工企业深加工结转不能退增值税5管理机构办事效率过低6管理人员操作随意性过大7保证金台帐制度增加企业资金成本8深加工结转视同国内销售征税9审批规定不明确10企业遇到问题无处咨询11不法企业走私,造成不平等竞争12管理人员有意刁难企业13企业受到不公正待遇,投诉无门14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二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

加工贸易名词解释

加工贸易名词解释

加工贸易名词解释
加工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将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行加工和组装,然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或地区销售的贸易形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工合作:加工贸易中,各国或地区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合作完成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比如,某国可能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承担组装任务,而另一国可能提供零部件或技术支持。

2. 增值创造:加工贸易使得参与国或地区能够通过加工和组装过程为产品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 互利共赢:加工贸易可以促进各国或地区之间的互利共赢。

原材料出口国能够获得市场需求和外汇收入,而加工出口国则能够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及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

4. 跨国企业参与:加工贸易往往涉及跨国企业的参与,这些企业具有全球化的生产布局和供应链网络,能够更好地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和市场,实现产品的高效生产和销售。

总的来说,加工贸易是一种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贸易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和增值创造,促进了各国或地区之间的互利共赢,也为跨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加工贸易政策介绍PPT课件

加工贸易政策介绍PPT课件

2021
26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效果体现
产品结构层次提升
内源化本地化趋势明显
东中西部布局趋向合理
➢规模小、竞争力低的企业在过程中淘汰;
➢更加自主选择贸易方式,转为一般贸易或国内贸易;
➢加工贸易增速趋缓也是产业竞争力不断加强、贸易方式趋
于多样化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持续推进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成效。
2021
2021
8
进料加工的特点
A、进口原料外汇购买, 出口成品收汇。 B、自行生产、自行销 售。 C、自负盈亏、风险自 担。
来料加工的特点
A、由外商提供全部或 部份料件,不占用我方 外汇。 B、我方不负责成品销 售。 C、我方不拥有所有权。 D、我方只收取合同规 定的工缴费。
2021
9
一、加工贸易基本概念及管理政策介绍
70% 用企业自主备案模式,实现手册立等可取,审核时间缩短

2021
20
加工贸易基本概念及政策介绍
近年来海关加工贸易政策改革
提醒注意的事项
2021
21
三、提醒企业应注意的事项
(一)核查发现企业常犯的错误
1、帐册不健全。 2、入帐不及时。 3、单耗不准确。 4、报关较随意。
2021
22
三、提醒企业应注意的事项
2021
14
加工贸易改革—内销集中征税
加工贸易内销集中征税是指符合条件的加工贸 易企业先行内销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再集中向 主管海关办理内销纳税手续。
“先税后销”
“先销后税”
2021
15
加工贸易改革—加工贸易无纸化
通过无纸化、信息化在线审核,优化加工贸易作业模式,降低企业关务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
23.55 %
66
一般 总户 生 贸易 数 产
569 1528 2097
600 1948 2548
2008 年
615
20.92 %
79
615 2325 2940
嘉兴市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 (三)加工贸易以传统大宗出口商品的纺织服装类产品为 主,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表三、2007年嘉兴市加工贸易出口超亿元的商品(亿美元)
加工贸易政策解析
主要内容
• 一、加工贸易发展的简要概况 • 二、加工贸易复出口货物退(免)税
规定 • 三、加工贸易操作流程 • 四、加工贸易探索--加工贸易联网监管 • 五、加工贸易税务管理的难点和热点
第一部分
加工贸易发展的简要概况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 快,加工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 是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 动力。近几年,浙江在外贸事业长足发展的同 时,加工贸易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浙 江的重要外贸方式之一。加工贸易不仅发挥了 浙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而且还成为 以商品为载体的变相劳务输出方式,在扩大出 口、吸引外资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
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
• (一)加工贸易增长迅速, 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 高
• 由于加工贸易的发展,它已逐渐成为浙江外贸出口 不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重要的贸易方式。2008年, 全 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58.75亿美元, 突破 400亿美元, 同比增长15.70%, 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1.73%。其中加 工贸易出口308.59 亿美元, 同比增长13.00%, 在全省外 贸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20.00%。而进口达到150.25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1.76%,占全省进口总额的比重为 26.43%。与此同时,浙江加工贸易进口增幅开始高于 一般贸易4.05个百分点。
嘉兴市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 (一)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嘉兴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
表一、嘉兴市出口情况表(亿美元)
项目 2006年
出口额
一般贸易

计 出口额 比重
加工贸易
其他
出口额
比重
同比增 长
出口额
比重
96.24 61.63 64.04% 34.50 35.85% 46.87% 0.11 0.11%
2007年 118.98 76.88 64.62% 41.93 35.24% 21.52% 0.17 0.14%
2008年 142.47 92.54 64.95% 49.07 34.44% 17.03% 0.86 0.60%
嘉兴市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 (二)加工贸易企业占嘉兴出口企业的五分之一。
表二、嘉兴市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单位:户)
项目
2006 年
2007 年
加工贸易
户 数
占比
外 贸
569
27.13 %
62
表四、嘉兴市加工贸易出口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加工贸 易合计
进料加工
出口 额
比重
进料深加工
出口 额
比重
来料加工出口 额比重来料深加工出口 额
比重
2006年
34.50
26.69
77.37 %
3.57
10.35 %
4.24
12.28 %
0.00
0.01 %
2007年
41.93
33.68
80.33 %
• (三)浙江加工贸易的增值率逐年提高,在全国处于 领先地位
• 加工贸易对迅速扩张其世界份额发挥了不可替代的 作用,而加工增值是加工贸易的一项重要特征,加工 贸易增值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内企业效益。加工贸易 增值率为加工贸易出口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差额再 比上加工贸易进口额的值。而浙江省加工贸易的特点 是“小进大出”,因此增值率一直都比较高,2002年 为96.6%,2004年有所下降,但2005年又开始迅速增长, 2006年其增值率超过100%,达到121.3%,远远高于全 国水平。
4.21
10.04 %
4.04
9.63%
0.00
0.00 %
2008年
49.66
40.11
80.78 %
4.86
9.78%
4.65
9.37%
0.04
0.08 %
嘉兴市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 (五)加工贸易出口区域分布较均衡。
表五、2008年嘉兴市分加工贸易出口区域分布(单位:亿美元)
出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其他
产品项目
出口 同比 额 增长
机电产品
10.7 36.5 6 0%
服装及衣着附 件
9.78
15.3 0%
家具及其零件
6.07
19.4 0%
纺织纱线织物 及制品
3.58
5.10 %
橡胶制品
2.19
0.30 %
嘉兴市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 (四)进料加工占主导地位,并且进料加工出口额不 断上升, 来料加工出口额逐步下降。
6.6 24. 3 81%
0.1 4
0. 52 %
0.
嘉兴市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 (六)进料加工免税证明开具量不断增大。
表六、嘉兴市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免税证明开具情况表(单位:亿 美元、亿元)
项目
料件进口 额
金同 额比
不免征抵 减额
金同 额比
免抵退税 抵减额
金同 额比
2006 年
40. 29
278 .71
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
• (二)进料加工贸易地位不断上升, 来料加工贸易地位 逐步下降

在浙江加工贸易的构成中,进料加工贸易额不断
增加,其进出口总额已由2000年的48.02亿美元上升到
2006 年的293.93 亿美元。其中2006年进料加工出口额
为 207.71 亿美元, 同比增长42.74%, 进口额为 86.22亿
美元, 同比增长 28.02%。而来料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
2000年的13.82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34.19亿美元,其
中出口额为 18.56亿美元, 同比增长 11.61%,进口额为
15.63亿美元, 同比增长 14.93%。进料加工比重的提高,
意味着加工贸易企业自主经营能力的不断提高。
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
项 目
口 额 合 计
出 口 额
比 重
出 口 额
比 重
出 口 额
比 重
全 市
142 .47
92. 64. 54 95%
49. 34. 07 44%
0.8 6
0. 60 %
本 级
45. 37
30. 66. 19 53%
15. 33. 05 17%
0.1 4
0. 31 %
海 宁
26. 72
19. 74. 95 67%
%
1.5 1
263 .54
%
5.3 4
283 .24
%
2007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