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现实
• “第二个新时代”尚未到来 • 感染性疾病面临新局面: 新出现的感染; 已经控制的感染“死灰复燃”; 医院感染; 细菌耐药; 宿主的变化:老年人、免疫抑制宿主增加
•
2006-2007年度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 (Mohnarin)结果
历史和现实的启示
• • • • • 抗菌药耐药严重,并呈发展趋势; 感染性病并未控制,并显示新的特点; 面对感染(细菌),人们仍需要依赖抗菌药; 克服耐药需要“综合治理”; 就抗菌药物应用与防止耐药而言,目前需要的是: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
重症病房常见革兰氏阴性菌
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不动杆菌属 肠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变形杆菌属 沙雷菌属 其它假单胞菌属 枸橼酸杆菌属
2088 1869 1646 1378 1116 410 359 322 302 210
全国7城市14家医院 重症病房分离的菌株
导致院内MRSA感染升高的危险因素1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厦门中医院药剂科 陈雪梅
• 优化抗生素治疗策略及背景 •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 1928年弗莱明发明青霉素,1935年钱恩 和弗罗里对之进行分离、提纯和强化, 1941年青霉素药物上市,标志着人类进 入
抗生素时代
过去近70年细菌耐药性的 三个变化趋势
1940-1960,青霉素时代:解决了链球菌和葡萄
面临主要三大耐药问题
革兰阴性杆菌中的β-内酰胺酶问题,特
别是ESBLs、AmpC酶所致耐药问题
MRSA的继续增加,并出现首先发生在肠球
菌而现在发生在葡萄球菌中的耐万古霉素 问题
其他细菌的耐药问题,尤其非发酵菌耐药
糖非发酵菌 Non-fermenters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

适应降阶梯治疗患者
重症肺炎(高热、呼吸频率快、感染性休克) 存在危险因素(曾接受抗生素治疗、住院时间长、
机械通气) 具有高危死亡风险的患者(如老年人、生理指数
高者、合并多脏器衰竭者及有休克表现者) 由假单胞菌属引起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高度怀疑患者为耐药菌感染及明显具有死亡的危
参与感染,即使联合用药仍不能控制感染 难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和培养出真正的致
病菌,尤其是厌氧菌,而针对性强的抗生 素又须在药敏结果后选择
28
抗感染治疗应考虑原则
病原学治疗——消除致病菌 病理生理学治疗——阻断使疾病进展的恶
性循环 对症治疗——争取足够的时间以利痊愈
前两个方面的成功均可提高生存率,而 最后一方面的成功可降低不适当医疗所导 致的死亡
22
重症HAP(VAP)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通常首选药物为: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 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替代药物
结构性肺病:抗假单胞菌药物(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 巴坦、碳青霉烯类或头孢吡肟)+氟喹诺酮类(包括大剂量 环丙沙星)
β-内酰胺类过敏:氟喹诺酮类+克林霉素 可疑吸入史:氟喹诺酮类+克林霉素或甲硝唑:或β-内酰
39
适当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40
适当起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阻断病情的进展 挽救生命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成本效益
41
抗生素对全身性感染:
是必要的但并不足以完全改善存活率
阻预 断后
病:
情
的
感染
适当抗生素治疗可以
进
使50%的患者避免发
展
展为严重全身性感染
激活炎症/凝血系统
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病情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及药物副作用等,以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避免给其注射多种抗生素,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降阶梯疗法就是为了避免多种药物对新生儿身体的损害,而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案。
降阶梯疗法是一种根据病原体敏感程度梯度依次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首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以涵盖可能感染的所有病原体。
同时,在获得抗生素敏感性结果后,逐渐将其替换为具有更狭窄谱的特定抗生素。
在临床治疗中,降阶梯疗法常用于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
一项研究表明,在使用降阶梯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过程中,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的早期,系统性广谱抗菌药物被用于抑制和控制病原体。
在获取病原体的抗生素敏感结果后,降阶梯疗法将抗生素逐渐替换为具有更狭窄谱的抗生素,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除了提高治疗效果以外,降阶梯疗法在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成本方面也有优势。
在一项研究中,与常规治疗相比,降阶梯疗法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药物费用,降低医疗成本。
这是由于在降阶梯疗法中,只使用必要的抗生素,避免无用药物的使用,从而减少了医疗支出。
总的来说,降阶梯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方法。
而且,它在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成本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应用。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00001)

19
患者特性
病原学特点
细菌感染多 耐药菌株多 革兰阴性菌多 复合感染多 反复感染多 院内感染多
临床特点
来势凶猛 多种器官受损 死亡率高
20
在治疗上应注意问题
应强调降阶梯治疗用药的早期性和及时性。 由于经验性治疗的基础是本地区、本病房细 菌流行病学与药敏试验。因此,在应用中一 定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不断实践和总结 经验。 最初经验性治疗的抗生素其抗菌谱应选择足 以确保覆盖所有可能致病菌,包括革兰阴性 菌和阳性菌(包括MRSA),以提高首次用药 成功率。
12
呼吸道常见G-致病菌
100%
铜绿假单胞菌
25%
75%
肺炎克雷伯菌
18% 11% 47%
鲍曼不动杆菌
50%
25%
其他(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MRSA及MRSE等)
0%
13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获得性感 染的常见致病菌,由于该菌产生多
种蛋白酶引起组织破坏和感染播散,
常导致致命性的感染。其耐药率高,
感染 激活炎症/凝血系统
适当抗生素治疗可 以使50%的患者避 免发展为严重全身 性感染
阻预 断后 病: 情 的 进 展
严重全身性感染
死亡
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使病死率下降10%15%;病死率仍达 28%-50%
43
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革兰阴 性菌感染的病死率
基础疾病
迅速致死 最终致死 非致死 总计
0 50 60 70 80 90 100
临床疗效(% )
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7天或以上,15d内曾使用抗生素
Trouillet J-L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8;157:531-539.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智能化的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决策支持系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 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治疗策略。
改善抗生素耐药性的策略探讨
加强抗生素研发
研发新型抗生素是应对耐药性威胁的关键。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大投入,支持抗生 素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
推广抗生素合理使用
初始治疗
在严重感染性疾病的初始阶段,通过使用广谱抗生素快速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 化。
降阶梯调整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逐步将抗生素替换为窄谱 抗生素,以减少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耐药性的应对
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通过抗生素降阶梯疗法,避免长时间、 不必要地使用广谱抗生素,减少耐药菌 株的筛选和传播。
VS
促进合理用药
降阶梯疗法有助于促进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和使用,减缓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速度。
临床应用案例分享
重症肺炎治疗:初始阶段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随后根据病原学结果和药敏试验,逐步 调整为敏感窄谱抗生素,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院内感染控制:在医院暴发某类抗生素耐药菌株感染时,采用降阶梯疗法,迅速控制感染传 播,保障患者安全。
抗生素进行初始治疗。
实验室支持
实验室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 敏试验,提供准确、快速的检测 结果,以指导医生进行抗生素的
降级选择。
多学科合作
感染病专家、临床微生物学家、 临床药师等多学科团队进行合作 ,共同制定和执行抗生素降阶梯 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
03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4. 监测和评估
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和药敏试验数据,调 整抗生素选择,降级使用窄谱抗生素,以 更精确地针对病原菌。
抗菌药物的降阶梯疗法

抗菌药物的降阶梯疗法
李燕梅
【期刊名称】《蛇志》
【年(卷),期】2005(17)3
【摘要】抗菌药物依照药效学特征可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两大类。
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应从药效学方面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给药方案。
药效学是衡量药物浓度、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的一门学科。
目前,用于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效学参数包括:(1)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占给药间期的百分比(T〉MIC%),受此参数制约的抗生素主要是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
(2)24h曲线下面积(AUC)与MIC的比率(24hAUIC),其相关抗菌药物是氨基苷类及喹诺酮类等。
(3)峰浓度(Peak)与MIC的比率,其相关抗菌药物有四环素、氨基苷类及喹诺酮类。
【总页数】2页(P203-204)
【作者】李燕梅
【作者单位】汶上县人民医院,山东汶上,27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
【相关文献】
1.抗菌药物阶梯疗法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的疗效分析 [J], 李宛卫;宋瑶;马娟;吴芳;陈晟;赵锦宁;史源;胡章雪
2.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抗菌药物阶梯疗法对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唐阳美
3.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对肺炎患者临床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J], 刁振华
4.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J], 倪琳;周海梅
5.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J], 刘玉;张建;郭涛;王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导致一些传统抗生素在治疗某些感染时效果不佳。为 了解决这一问题,抗生素降阶梯疗法被提出,旨在通过早期足量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 药菌的产生。
02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概述
定义和原理
定义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是指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初始采用广谱、强效的 抗生素,以迅速控制病情,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逐渐降阶梯调整 抗生素的种类和强度,以优化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缺点
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
如果降阶梯疗法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细菌产生更多的耐药性, 使抗生素失去作用。
可能影响其他治疗
降阶梯疗法可能会影响其他疾病的治疗,如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 等,因为这些疾病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
可能增加医疗成本
虽然降阶梯疗法可以减少抗生素使用量和住院时间,但也可能增加 其他医疗成本,如检查费用、护理费用等。
比较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抗生素 降阶梯疗法能够更快地控制感染 ,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 治疗效果。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适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败血症、泌尿道感染等。 特别是对于严重感染或耐药性较高的患者,该方法能够迅速控制病情,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禁忌症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过敏体质、药物不耐受等患者,应谨慎使用抗生素降阶 梯疗法。此外,对于某些轻症感染,该方法并非必须使用,应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降阶梯疗 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概述 •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实施步骤 •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临床应用及
效果
ICU降阶梯治疗

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抗生素管理的重视和临 床研究的不断深入,ICU降阶梯治疗得到了进一步 的完善和改进。例如,对于某些特定的感染,如医 院获得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研究人员提出了更 加具体的降阶梯治疗方案。同时,新的抗生素和抗 菌药物的研发也为ICU降阶梯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 择和治疗手段。
02
耐药风险。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具体方法
起始治疗
起始时使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治 疗,以迅速控制感染。
调整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 择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单药 治疗。
转换治疗
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广谱抗生素 转换为窄谱抗生素,以减少耐药风 险。同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 生素种类和剂量。
03
icu降阶梯治疗的临床应用
详细描述
抗生素可能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肝脏或肾 脏损害等。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使病人更加虚弱,增加治疗难度。
病人的依从性问题
总结词
病人可能不遵循医生的建议或忘记服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详细描述
在ICU治疗中,病人可能因为身体虚弱或精神状态不佳而无法完全遵循医生的建 议。此外,由于药物种类繁多,病人可能会忘记服药或混淆药物名称。
脓毒症
脓毒症是降阶梯治疗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另一种应用。脓毒症患者往往病情严重,需 要及时控制感染症状,防止病情恶化。
降阶梯治疗在脓毒症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症状,并 逐渐降低抗生素的强度。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 和病原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早期应用抗生素
及时诊断并治疗
01
一旦确诊感染,应尽早开始抗生素治疗,以减少病死率和缩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抗感染治疗应考虑原则
病原学治疗——消除致病菌 病理生理学治疗——阻断使疾病进展的恶 性循环 对症治疗——争取足够的时间以利痊愈 前两个方面的成功均可提高生存率,而 最后一方面的成功可降低不适当医疗所导 致的死亡
29
降阶梯治疗包括什么?
30
降阶梯治疗的策略
第一阶段
应用最广谱的抗生素治疗以改善病人预 后(降低病死率,防止器官功能障碍, 并缩短住院时间)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8
相关名词及缩写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 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 (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 肺炎。
9
HAP
以ICU的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较为常见;此外,HAP亦常 发生于免疫抑制宿主的肺炎以及其它 重危患者。 常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不 动杆菌、肠杆菌属细菌、厌氧菌。
39
适当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40
适当起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阻断病情的进展
挽救生命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成本效益
41
抗生素对全身性感染: 是必要的但并不足以完全改善存活率
感染
适当抗生素治疗可以 使50%的患者避免发 展为严重全身性感染
阻预 断后 病: 情 的 进 展
激活炎症/凝血系统
42
抗生素对全身性感染: 是必要的但并不足以完全改善存活率
25
HAP和严重全身性感染
HAP和严重全身性感染是重症监护病房
(ICU)中两种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
HAP和严重全身性感染病死率很高
HAP和严重全身性感染的抗生素治疗如 不适当,可以增加病死率
26
细菌性脑膜炎(CSF)
临床上细菌性脑膜炎(CSF)培养的阳性率很 低,且培养需要一定时间,脑膜炎为一急 性危重临床疾病,在留取标本后尽早治疗, 故经验治疗就显得特别重要。
16
特性
开始抗感染治疗即选用广谱、强效的抗生 素,或通过联合用药,以尽量覆盖可能导 致感染的病菌。 在用药48~72小时,当病情得到控制、临床 症状改善、体温下降,此时再根据微生物 学检查和药敏的结果,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使之更具有针对性。
1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强效抗生素的目的
阻断感染的进展及由此引发的多器官
23
最强疗法
针对MRSA感染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关联的混合感染 提出了抗菌药物的最强疗法: 方案1:
1.
2. 3. 4. 5.
磷霉素 2g + 5 %葡萄糖注射液 40ml 一次静脉注射(间隔 60min) 头孢哌酮/舒巴坦4g+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60min 万古霉素0.5~1g+生理盐水100ml 静脉滴注60min 向2中加入氢化可的松30mg 加3d
2
相关名词及缩写
3
相关名词及缩写
MS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E: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
MSCNS: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SA: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RCNS: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SE: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
4
重症病房常见革兰氏阴性菌
适当抗生素治疗 的病死率(范围)
84% (80-86%) 42% (39-45%) 10% (0-13%) 28% (22-32%)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陈吉生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
前言
重症感染往往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更令人 担忧的是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 使原有效的抗生素变得无效,甚至出现交叉耐药,给曾 经辉煌的抗生素时代笼罩上了阴影。合理、有效地使用 抗菌药物是抗感染治疗的一项新挑战。抗感染治疗的主 要目标必须是增加危重患者的存活率,并能防止细菌耐 药性的产生。在重症感染治疗的初期阶段使用广谱抗生 素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早期有效的治疗才能增加其生存 的机会,这已形成了一个具备国际性的共识,即采用降 阶梯治疗(De-Escalation Therapy)的策略。
造成病原体未被覆盖的原因有: 该种病原体在该医院不常见; 感染源控制措施不适当; 患者存在真菌感染,如念珠菌属感染 及曲霉菌属感染。
38
优化初始抗生素治疗措施
了解当地细菌耐药性特点 影响前期抗生素治疗药物选择 及时恰当的治疗 运用合适的治疗剂量 需要时应用联合治疗 抗感染控制措施(如限制应用) 抗生素轮替使用 降阶梯和及时停药 缩短治疗时间 抗生素选择多元化(如选用不同的抗生素)
Bid 连用7d
24
最强疗法
方案2:
1. 2.
3.
4.
5.
磷霉素2g+5%葡萄糖注射液40ml 一次静脉注射 阿贝卡星100mg+生理盐水100ml(在“1”的60min 后)静脉滴注30min 头 孢 哌 酮 / 舒 巴 坦 4g + 葡 萄 糖 注 射 液 250ml 静脉滴注60min 向3中加入氢化可的松30mg 加3d Bid 连用7d
0 50 60 70 80 90 100
临床疗效(% )
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7天或以上,15d内曾使用抗生素
Trouillet J-L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8;157:531-539.
37
初始抗生素经验性治疗失败原因
所选用的抗生素不能全面覆盖病原体
的耐药性
选择对耐药性影响最小的药物 注重门诊抗生素治疗对住院患者抗生素耐药的影响
适当情况下应选择联合用药
33
确定起始治疗时应考虑的因素
单药治疗与联合治疗
药物剂量和用药频率 组织穿透性
用药时机
药物毒性 影响耐药性的危险 既往的抗生素治疗
34
选择起始适当治疗时要考虑的因素
21
在治疗上应注意问题
最初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策略是“猛
击”,培养报告后再针对性调窄抗菌谱,
这是避免VAP治疗不足最安全的方法。
避免传统性“从低到高”的“阶梯治疗”
或“逐步升级”的“螺旋式”治疗安排。
22
重症HAP(VAP)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通常首选药物为: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 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替代药物 结构性肺病:抗假单胞菌药物(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 巴坦、碳青霉烯类或头孢吡肟 )+ 氟喹诺酮类 (包括大剂量 环丙沙星) β-内酰胺类过敏:氟喹诺酮类+克林霉素 可疑吸入史:氟喹诺酮类+克林霉素或甲硝唑:或β-内酰 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碳青霉素烯类+氨基糖苷类+氨曲南
10
相关名词及缩写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是由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呼吸 道防御功能受损,并暴露于大量潜在病原
菌之后所发生的一种肺炎。是HAP的一个
重要方面,其病死率高。
11
VAP
由耐药细菌引发VAP的两个危险因素为: VAP之前机械通气的时间大于7d以及近 期(15d)使用过抗菌药物。 而导致VAP的主要是多重耐药细菌,包 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 芽窄食单胞菌、MRSA及 ESBLs ,其中 90%的致病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 万古霉素的联合方案敏感。
15
降阶梯治疗(De-Escalation Therapy)
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对于严重细菌感染 的新的治疗策略。该策略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使用最广谱的抗菌药物,目的在于 防止患者病情迅速恶化,避免产生细菌耐药 性,防止器官功能障碍,挽救患者生命,并 缩短其住院天数; 第二阶段注重降级换用相对窄谱的抗菌方案, 以减少耐药菌发生的可能,并优化治疗的成 本效益比。
12
呼吸道常见G-致病菌
100%
铜绿假单胞菌
25%
75%
肺炎克雷伯菌
18% 11% 47%
鲍曼不动杆菌
50%
25%
其他(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MRSA及MRSE等)
0%
13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获得性感 染的常见致病菌,由于该菌产生多
种蛋白酶引起组织破坏和感染播散,
常导致致命性的感染。其耐药率高,
功能不全,控制疾病的发展,一旦明确了 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即可有针对性地降 级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以减轻起始广谱 抗生素治疗的压力,这就是降阶梯疗法全 部含义。
18
适应降阶梯治疗患者
重症肺炎(高热、呼吸频率快、感染性休克) 存在危险因素(曾接受抗生素治疗、住院时间长、 机械通气) 具有高危死亡风险的患者(如老年人、生理指数 高者、合并多脏器衰竭者及有休克表现者) 由假单胞菌属引起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高度怀疑患者为耐药菌感染及明显具有死亡的危 险因素
感染 激活炎症/凝血系统
适当抗生素治疗可 以使50%的患者避 免发展为严重全身 性感染
阻预 断后 病: 情 的 进 展
严重全身性感染
死亡
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使病死率下降10%15%;病死率仍达 28%-50%
43
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革兰阴 性菌感染的病死率
基础疾病
迅速致死 最终致死 非致死 总计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 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 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常见病原体: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为肺炎链 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 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 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