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病人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预防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粘膜炎的护理措施分析

预防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粘膜炎的护理措施分析【摘要】口腔粘膜炎是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通过对口腔粘膜炎的原因分析,提出了预防口腔粘膜炎的护理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保持口腔卫生。
常见的护理方法包括口腔护理和局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口腔粘膜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加强对预防口腔粘膜炎的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预防、头颈部肿瘤、放疗、口腔粘膜炎、护理措施、注意事项、护理方法、药物治疗、生活质量、重要性、必要性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头颈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口腔粘膜炎的情况。
口腔粘膜炎是由于放疗引起口腔黏膜细胞受损,导致口腔黏膜发生炎症和溃疡的一种疾病。
口腔粘膜炎的发生不仅会引起患者口腔疼痛和不适,还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和生活质量。
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口腔粘膜炎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和生存率。
预防和有效护理口腔粘膜炎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口腔粘膜炎的原因分析、预防口腔粘膜炎的护理措施、注意事项、常见护理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口腔粘膜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2. 正文2.1 口腔粘膜炎的原因分析口腔粘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通常是由于外界刺激或内部病变引起的。
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放疗引起的局部损伤:放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放射线对口腔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容易导致口腔黏膜炎。
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的细胞受损,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
2. 口腔卫生不良:口腔卫生是口腔粘膜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口腔卫生不良会导致口腔细菌、病毒的增殖,从而引起口腔黏膜炎。
3.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一些患者在治疗头颈部肿瘤时需要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会影响口腔黏膜的健康,导致口腔粘膜炎的发生。
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头颈部肿瘤放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放疗期间可能会引起黏膜反应,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不适和痛苦。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需要进行预防和护理。
以下是关于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的建议。
预防黏膜反应的方法有:1.保持口腔卫生:每次饭后用温盐水漱口,可杀菌消炎;使用温水擦拭牙齿和舌头表面,保持口腔清洁。
2.避免刺激性食物:在放疗期间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酸性食物、酒精等,以免进一步刺激黏膜。
3.保持充足的水分:放疗期间口干是常见的症状,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口腔干燥。
4.补充养分:适当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补充养分,增强抵抗力。
5.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烟、尘、花粉等,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1.注意口腔卫生:放疗期间应每天多次漱口,以温盐水漱口最佳,可起到抑菌、减轻黏膜炎症的作用。
2.用温盐水局部湿敷:对于已经发生黏膜反应的患者,可以用温盐水湿敷患处,可缓解疼痛、消炎、减轻肿胀。
3.定期检查:定期请医生检查黏膜反应的情况,及时处理并调整治疗方案。
4.控制疼痛:如果患者有疼痛,可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如局部涂药、口服止痛药等,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医生。
5.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为了预防口腔干燥和疼痛,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定时喝水或使用喷雾器向口腔喷水。
6.均衡饮食: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适当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7.呼吸道护理:患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道感染,可适当使用湿化器、漱喉液等护理措施。
8.心理护理:放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家人应提供支持和安慰,注意开导和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
对于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合理饮食,定期检查和处理黏膜反应的情况,同时也要进行心理护理,提供患者所需的支持和关怀。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分析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分析【摘要】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在接受放疗时常常会出现黏膜急性放射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放射反应的特点和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临床表现。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在护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最后结论指明了护理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问题,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疗、黏膜急性放射反应、护理、干预措施、注意事项、护理效果、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头颈部肿瘤放疗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式,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放疗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放射反应,其中最常见且影响较大的是黏膜急性放射反应。
黏膜急性放射反应主要表现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咽喉、食管、上呼吸道等部位的黏膜受损,出现疼痛、溃疡、红肿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进食、呼吸和语言功能。
对黏膜急性放射反应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促进黏膜的修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策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黏膜急性放射反应,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价护理效果。
通过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也可以为今后的护理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改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奠定基础。
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由于放疗对黏膜组织的损伤较大,患者常常出现黏膜反应,表现为口腔及咽喉部的疼痛、溃疡、干燥、流涎、食欲不振等症状。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在放疗期间需要进行正确的预防及护理。
预防黏膜反应:1. 必须及时接受放疗的黏膜保护技术,如首次放疗前采用口腔保护剂,如乳酸菌、甲基纤维素质干糖浆等,可以减轻黏膜受损程度。
2. 餐前用冰水漱口,可以改善黏膜血液循环,减轻放疗对黏膜的损伤。
3. 食用软、糊状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食物通过口腔时对黏膜的摩擦和刺激。
4. 定期复查口腔黏膜状况,发现溃疡、炎症等情况及时治疗,预防感染。
护理方法:1. 饮食:选择易于咀嚼和吞咽的软食,如豆腐、烂煮的米面、瘦肉等,避免辛辣、硬和粗糙的食物。
适量摄入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骨汤、鸡蛋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免疫力提高。
2. 口腔卫生:患者每餐后及时漱口,用温开水轻轻漱口5-6次,不用过热或过凉的水,避免使用酒精漱口水。
使用软毛牙刷进行轻柔刷牙,选择温和的牙膏。
每天几次口腔内用药,如茶叶树油、甲庆霉素等,以防止感染。
3. 喂养:用小勺子或注射器将食物慢慢送入口腔,尽量避免食物接触溃疡处。
若患者进食困难,可考虑通过管饲进行营养补充。
4. 预防感染:每天更换床单、枕巾等物品,保持环境清洁。
避免与感染者直接接触,保持手的清洁,并给患者提供合适的个人洗浴用品。
5. 缓解疼痛:可使用专业的口腔喷剂或含漱液,如利多卡因、酮康唑等,缓解疼痛和炎症。
避免食物和饮料过热、过冷,以及刺激性食物,如酒精和烟草。
6. 心理护理:黏膜反应严重时,患者的口腔功能受到很大影响,常常感觉疼痛和不适。
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情绪,提高对治疗的信心和耐受力。
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黏膜的恢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头颈部肿瘤是常见的肿瘤之一,放疗是其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而放疗期间黏膜反应是不可避免的。
黏膜反应包括口腔及咽喉部位灼痛、干燥、口臭、口腔溃疡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预防措施1.口腔卫生的维护放疗期间,口腔黏膜受到较大的刺激,容易产生溃疡。
故保持口腔卫生是非常重要的,每餐后漱口,注意用牙缝棒清理牙齿间的食物残渣。
2.口腔保湿口腔黏膜保持湿润状态有益于溃疡的愈合和疼痛的缓解。
可用人丹等药物泡腾片,也可以口含透明质酸,缓解口干症状,并保持口腔黏膜湿润。
3.饮食调整放疗期间,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过热、过冷、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可以适当添加蛋白质高、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肉类、蛋类、奶类、水果和蔬菜等。
4.口腔护理口腔溃疡的前期常常伴有疼痛,可以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可以缓解疼痛,加速溃疡的愈合。
护理包括轻轻擦拭溃疡部位,涂抹软膏等。
护理措施1.用温盐水口腔清洗口腔清洗可以清除口腔中的细菌,缓解口腔发炎、疼痛等症状。
每天用温盐水漱口,对于口腔黏膜的保护十分有用。
口腔黏膜干燥,会加重疼痛。
使用润滑麻醉剂或口腔湿润剂可以缓解疼痛和不适感,保持口腔黏膜湿润。
患者在放疗期间应该尽量选择软食,不要过于刺激口腔黏膜。
保持饮食清淡,可以适当选择加速愈合的食物,如蛋白质、维生素等。
4.涂抹药物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口腔软膏或者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
患者应该在医生或者护士的指导下,按照药物说明进行涂敷,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者用药。
总之,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
在放疗期间,患者和家属应该密切协作,按照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尽可能的预防黏膜反应,并进行良好的护理工作。
有问题及时向医生或护士咨询,确保放疗期间黏膜反应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放疗期间的黏膜反应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困扰。
预防和护理放疗期间的黏膜反应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一、放疗期间黏膜反应的原因头颈部肿瘤放疗期间的黏膜反应是由于放射线对黏膜细胞的直接损害所致。
在放疗期间,患者常常会出现口腔、咽喉、食道等部位的黏膜炎症、溃疡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预防放疗期间的黏膜反应1. 保持口腔卫生放疗期间,患者应加强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避免刷牙过度或使用过硬的牙刷,防止口腔黏膜受到刺激和伤害。
还需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刺激性食物,如烟酒等,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2. 合理饮食患者在放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和易于消化,避免食用过于刺激性和粗硬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以减轻对黏膜的刺激。
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以保持黏膜的湿润。
3. 避免阳光直射阳光会对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伤,因此在放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特别是在口腔、咽喉等黏膜部位。
4. 避免接触化学刺激物在放疗期间,患者需避免接触化学刺激物,如化妆品、香水、洗洁精等,以免加重黏膜的刺激和损伤。
5. 合理作息患者在放疗期间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作息时间,避免劳累和过度疲劳,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对黏膜的损伤。
2. 谨慎进食放疗期间,患者需避免食用过硬、过烫的食物,选择容易消化的软食或流质食物,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减少对黏膜的刺激。
3. 补充营养放疗期间,患者需要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帮助黏膜组织修复和保持身体的免疫功能。
4. 监测黏膜状况放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及时了解黏膜状况,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5. 应对副作用放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干燥、疼痛、溃疡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应对,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口腔护理用品和药物进行治疗。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体会放疗是治疗口腔、鼻咽等部位肿瘤首选的治疗手段。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指由放射性治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症性和溃疡性的反应,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常见的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影响患者进食、睡眠及情绪,给病人造成身心痛苦甚至中止放疗。
因此,做好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护理及治疗非常重要。
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0月,对32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头颈部肿瘤患者32例,其中鼻咽癌17例,舌癌5例,颊黏膜癌3例,牙龈癌2例,口底癌1例,喉癌4例。
男26例,女8例;年龄31~68岁,平均43.5±5.4岁。
放疗过程中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反应,急性黏膜炎的临床分级使用CTC2.0版急性放射黏膜损伤分级标准:0级,无变化;I级,黏膜红斑片状;Ⅱ级,假膜反应(一般片状直径≤1.5cm且非连续性);Ⅲ级,成片的假膜反应(连续片状一般直径>1.5cm);Ⅳ级,坏死或深溃疡可引起非微创或擦伤性出血。
其中I级18例,Ⅱ级9例,Ⅲ级5例。
结果本组32例无1例出现Ⅳ级口腔黏膜炎,无1例因口腔黏膜反应而中断放疗,均顺利完成放疗,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明显减轻,保证了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做好口腔健康教育,放疗前期指导患者正确刷牙,鼓励进食后立即用淡盐水或温开水漱口。
积极治疗口腔炎症,填补或拔除龋齿,待创口愈合7~10天后开始放疗。
饭后和睡前用0.03%呋喃西林和3%碳酸氢钠溶液交替含漱,可有效防治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及真菌的感染,3%碳酸氢钠溶液每日分数次漱口还可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同时伴口臭或口腔出血可给予1%~3%过氧化氢溶液交替漱口。
饮食指导:讲解饮食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多进食,保证在放疗期间的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品为主。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分析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分析头颈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头颈部的各种肿瘤,包括口腔、咽喉、颅底等部位的肿瘤。
这些肿瘤通常需要接受放疗治疗,而放疗对患者的身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黏膜急性放射反应。
黏膜急性放射反应是指在头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由于放疗对黏膜组织的损伤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如口腔炎、咽喉炎等。
对于这些患者,我们需要进行专门的护理,以减轻他们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进行分析。
1. 观察患者症状放疗导致的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口腔炎、咽喉炎、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尤其是要密切关注患者的饮食和吞咽情况,避免发生误吞误咽等问题。
2. 给予合理营养支持放疗导致的黏膜急性放射反应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口腔溃疡等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提供易于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并通过口腔卫生护理减轻口腔炎的症状,促进患者的营养吸收。
3. 给予疼痛缓解黏膜急性放射反应往往会伴随剧烈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口腔局部药物镇痛、口腔冷敷等,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 提供口腔卫生护理口腔是黏膜急性放射反应最容易受影响的部位,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等症状。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给患者口腔卫生护理,包括漱口、口腔护理、牙刷消毒等,避免口腔感染,减轻黏膜反应症状。
5. 给予心理支持患者在接受头颈部肿瘤放疗时往往会感到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疾病带来的困难,提高对治疗的接受度和依从性。
6. 规范化药物护理针对患者出现的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症状,如口腔炎、吞咽困难等,护理人员需要合理使用口腔药物,如口腔溃疡贴剂、咽喉喷雾等,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颈部肿瘤病人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
临床观察与护理
徐雪芳,曹 琪,顾燕娅
摘要:[目的]观察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病人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口腔干预效果。
[方法]将90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口腔漱口,观察组采用碳酸氢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口腔含漱。
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口腔黏膜炎放射损伤程度。
[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第4周、第6周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
[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病人进行口腔干预,可减轻病人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程度。
关键词:肿瘤;头颈部;放射治疗;口腔黏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8.027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0A-2627-02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据统计,恶性肿瘤病人在综合治疗过程中,大约70%的病人需要接受放射治疗[1]。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种并发症[2,3]。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是放射本身及其他多因素产生的一个综合临床结果[4]。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最难以承受的急性反应,妨碍口腔清洁,严重影响病人进食,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导致放射治疗的暂停或终止,影响疗效。
采取合理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减轻口腔黏膜的损伤,对保证病人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提高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减轻口腔黏膜的损伤,我科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病人采用碳酸氢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口腔含漱,取得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病人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26岁~64岁,中位年龄45岁;鼻咽癌70例,舌癌12例,上颌窦癌8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均行常规放射治疗和其他支持治疗;Kanofsky评分60分~100分。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Kanofsky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常规口腔漱口。
观察组采用碳酸氢钠250mL+维生素B12100mg+地塞米松10mg,每日口腔含漱3次,每次15min~20min;在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中和放射治疗后均使用,以保持口腔的清洁。
1.2.2 护理方法 ①加强口腔卫生,餐后勤漱口,用含氟的牙膏刷牙,在放射治疗前仔细检查口腔牙齿,龋齿在放射治疗前修补,不能修补的牙齿或残根应给予拔除[5]。
指导病人做张口锻炼,减轻张开困难的症状。
放射治疗后,牙齿可能会逐渐龋变,甚至脱落。
一般牙病,应请口腔科医生给予保守治疗,尽量不要拔牙,以免拔牙后伤口愈合不佳。
如拔牙指证较强时,最好在放射治疗后2年进行,同时要防止感染。
②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普遍存在恐惧、悲观情绪,顾虑重重。
护士应热情耐心地接待病人,尽量取得病人的信任,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6],使癌症病人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极为重要。
医务人员均应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给病人以精神上的支
持,使病人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感受到医护人员是在积极为其进行治疗,存在治愈的希望。
③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进食高热量、优质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吃硬或粗糙的食物,如生的蔬菜、油炸或粗粮食物,不进食酸的食物,以防刺激口腔和咽喉;不吸烟,不吃糖。
1.2.3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标准 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6周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程度。
根据美国放射肿瘤学协作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标准,口腔黏膜放射损伤表现由轻到重可分5级,0级:无反应;1级:红斑;2级:斑块状黏膜炎;3级:融合性黏膜炎;4级:溃疡或出血。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治疗后口腔黏膜放射损伤程度比较例
组别例数 第2周
0级或1级2级
第4周
0级或1级2级3级4级
第6周
0级或1级2级3级
观察组45 45 0 8 15 22 0 28 15 2
对照组45 42 3 0 19 24 2 18 29 8
P>0.05<0.05<0.05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口腔黏膜炎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40%~100%[7]。
口腔黏膜炎的发生不仅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及效果,还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并有发生局部和全身感染的潜在危险。
口腔黏膜受放射线照射后,放射线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作用达一定累积量时,细胞增殖减慢,显著退变、脱落,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闭塞,黏膜完整性受到破坏,微生物侵入导致黏膜炎症,加上涎腺常不可避免地受到照射,浆细胞凋亡,引起唾液分泌量明显减少,口腔自洁作用降低,进而导致口腔黏膜炎性改变,组织细胞再生修复能力下降,出现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白膜形成、疼痛、吞咽困难。
放射线除直接损伤口腔黏膜外,还会使放射野内的微血管管壁发生肿胀,管腔变窄或堵塞,使受损部位供血不良,严重者甚至出现口腔黏膜溃疡出血。
观察组中碳酸氢钠溶液是碱性的,碱性的环境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防止真菌感染,保持口腔的清洁。
维生素B12具有活化氨基酸的作用和促进核酸的生物合成,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参与脱氧核酸(DNA)的合成以及脂肪、糖类及蛋白质的代谢,增加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
地塞米松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抗感染、抗毒、抗过敏、抗风湿。
观察组经有效的口腔护理,减轻了口腔黏膜炎的症状。
参考文献:
[1] 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
[2] 谷铣之,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470.
[3] 陈震东,孙燕.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64.
[4] 孙扬,祝玲,杨爱仙.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9):529-530.
[5]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603-604.
[6] 吴金华.口腔癌术后复发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21.[7] 李少兰,蔡棠,羊娟.预防和治疗与肿瘤相关的口腔黏脑膜炎的护理计划[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0):586.
作者简介 徐雪芳,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14002,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曹琪、顾燕娅单位:214002,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2-07-24)
(本文编辑王钊林)
APACHEⅡ评分对老年术后危重病人
ICU停留时间的影响
陈红梅,谢 颖
摘要:[目的]探讨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对老年术后病人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的影响。
[方法]对55例ICU老年术后病人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评定的严重程度,观察APACHEⅡ评分与ICU停留时间。
[结果]老年术后危重病人APACHEⅡ评分越高,ICU住院时间越长;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且ICU停留时间长于存活组。
[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可较好预测老年术后病人在ICU的停留时间。
关键词:急性生理功能及慢性健康评分系统;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老年病人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8.028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0A-2628-02
急性生理功能及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是科学、客观评定各类危重疾病病人,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体系。
ICU住院时间对于指导临床判断重症监护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Derek等[1]曾报导APACHEⅡ评分与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ICU治疗时间正相关。
为了探讨APACHEⅡ评分对老年术后危重病人ICU治疗时间的影响,本研究对ICU老年术后危重病人进行分析,以了解APACHEⅡ评分系统对老年术后病人预后的判断价值,从而为老年术后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
8
2
6
2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October 2012Vol.10No.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