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防静电控制规范

ESD防静电控制规范
ESD防静电控制规范

1、目的:

规定公司内部的ESD规范,为公司产品在设计、生产、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提供明确可靠的ESD技术支持,从整体上提高公司静电防护和控制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防静电控制。本文中的各项要求适用于防静电敏感区域。当客户的产品有特殊要求时,采用客户要求。

3、职责:

3.1.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3.2.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3.3.质量部负责根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防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静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及所有相关记录的保存。

4、概要:

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穿插介绍了防静电设施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等内容。

5、目录:

4.1. 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

4.2. 静电敏感区域的工程环境防静电规范。

4.3. 静电敏感区域的人员防静电规范。

4.4. 静电敏感区域的防静电操作方法规范。

4.5. 静电敏感区域的工装,设备,仪器以及防静电器材的防静电规范。

4.6. 常用的检测方法。

4.7. 静电防护作业管理指导。

4.8. 附录A ------- ESD相关术语。

4.9. 附录B -------常用的防静电标志。

4.10. 附录C-------部分静电敏感器件的静电敏感电压。

4.11. 附录D------ 引用的标准及参考文献。

4.12. 附录E------相关记录。

4.13. 附录F------版本修订历史记录。

5、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

5.1. 静电敏感区域确定:

5.1.1. ESD敏感器件的生产区域------生产线等。

5.1.2. ESD敏感器件的前加工区域------前加工房。

5.1.3. ESD敏感器件的贮存区域------库房和在线库。

5.1.4. ESD敏感器件的返修区域------返修区及返修工位。

5.1.5. ESD敏感器件的老化区域------老化房。

图A 黄黑相间的斜条静电敏感区域警示标志

图B

防静电标志 5.2. 公司的静电敏感器件:

5.2.1. MOS 器件、MOS 管及MOS 集成电路。

5.2.2. FET 器件、包括场效应管和集成电路。

5.2.3. TTL 器件、包括各种逻辑门数字集成电路。

5.2.4. AMP 放大器、比较器、调节器等模拟集成电路。 5.2.5. X-ROM 存储体器件和记忆体器件、包括PROM 、EPROM 、SRAM 、DRAM 、

防静电标志。如图C:

5.3.5. 含有ESSD 的图纸资料,应有ESSD 标志。

5.3.

6. 设备的外部端口标志应符合GJB1649中第5.8.3条要求。

5.3.7. 整机包装标志应符合GJB1649中第5.10条要求。

5.3.8. 交付文件标志应符合GJB1649中第5.9.1条要求。

6、 静电敏感区域的工程环境防静电规范

6.1. 防静电工程环境的设计原则:

设计防静电工程环境时,为达到静电防护的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

6.1.1. 抑制静电荷的积累和静电压的产生

6.1.2. 安全、迅速、有效的消除已产生的静电荷

6.1.3. 防静电工作区应按电子元器件静电敏感度确定防护所应达到的级别和程度。

一般的要求静电防护区内静电电压绝对值应小于100V。

6.1.4. 防静电区域应标明区域界限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

6.3.1. 接地线:也称为地线母线,防静电地线专供静电工程器具和人体泄漏静电荷

使用,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

6.3.2. 接地主干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100mm2,支干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6 mm2 ,设

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采用截面积应不小于1.25mm2 的敷朔导线,并以黄绿色

为宜。

6.3.3. 防静电设备的连接端子应确保接触可靠,易装拆,允许使用各种夹式连接器,

如鳄鱼夹,插头座等。

6.3.4. 接地电阻:指接地体与大地之间的接触电阻,静电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6.3.5. 地线的埋设:

埋设地线的原则是埋设地点的土壤电阻系数愈小愈好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要大,接触密度要高,接触要紧。

6.3.6. 接地线的定期检查:

6.3.6.1. 检查对象:所有的接地线及接地端口。

6.3.6.2. 检查仪器:万用表和接地电阻测试仪。

6.3.6.3. 检查参数:泄漏电阻(接地电阻)。

6.3.6.4. 检查频率:

6.3.6.4.1. 每条生产线的主接地线对通用接地点的接地性能和设备,工装及工作台等设施

对生产线主接地线的接地性能应每周检查一次。

6.3.6.4.2. ESD桌垫、ESD地垫、周转车、周转架和防静电环等设施的防静电连接线应

每月检查一次。

6.3.6.4.3. 每个通用接地点对地的接地性能每6个月检查一次。

6.3.6.5. 检查标准:

6.3.6.5.1. 每周检查的标准:小于4欧。

6.3.6.5.2. 每月检查的标准:0.9×106Ω ~1.1×106Ω。

6.3.6.5.3. 每6个月的检查标准:小于4欧。

6.3.

7. 接地线的定期维护:

6.3.

7.1. 对于检查不过关的接地线必须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6.3.

7.2. 确保接地线有效接地。

6.3.

7.3. 对于生锈的或接触不好的接地线要及时更换。

6.3.

7.4. 对于松动的接地线要重新连接。

6.3.

7.5. 按接地线相关规定进行维护。

6.4. 人体静电防护系统:

6.4.1. 防静电工作鞋:

6.4.1.1. 在生产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洁净室和超洁净室,以及高精密电子产品的装配

间等对防静电要求较高的场合,作业人员必须穿防静电鞋,经过测试合格后,

方可进入静电敏感区域工作。测试步骤如下:

6.4.1.1.1. 将转换开关拔到左边“FOOT WEAR”档,双脚站在白色不锈钢脚板区域,如下

图一。按住“PRESS TO TEST”键,此时,左边(LEFT)指示即为左脚穿上鞋后

的对地电阻,右边(RIGHT)指示为右脚穿上鞋后的对地电阻,如下图二。如绿

灯亮则表示电阻合格。

6.4.1.2. 防静电工作鞋每半年应做一次防静电特性检测,对于检测不过关的防静电工

作鞋应停止使用,更换新的。

6.4.1.3. 检测指标:体积电阻率和摩擦静电压。

6.4.1.4. 检测标准:0.5*105—1*108Ω和0.10kv。

6.4.1.5. 检测仪器:体积电阻率—兆欧表 ,摩擦静电压—静电电压表。

6.4.1.6. 防静电鞋的使用要求:

6.4.1.6.1. 为使人体有效接地、防止人体和鞋本身带电,并保证操作者因意外接触高电

压时不致受到伤害,除应将车间地面做成防静电地面以外,操作者还应穿用

防静电鞋,而且防静电鞋必须与防静电衣配套使用,同时防静电鞋底应具有

使人体与大地构成回路的材料和结构。

6.4.1.6.2. 穿防静电鞋时不得穿袜子,不得另加鞋垫,特别是绝缘性鞋垫不得在鞋底粘

贴绝缘胶片或其它涂料。

6.4.2. 防静电手套或指套:

6.4.2.1. 在对静电敏感的工位,如MOS管等敏感器件的装配工位,操作员工应戴上防

静电手套或指套,防静电手套或指套兼具防腐蚀的功能。

6.4.2.2. 在不便使用有绳防静电腕带的岗位,如流动操作岗位,须使用防静电手套。

6.4.2.3. 定期更换破,旧和脏的防静电手套和指套。

6.4.2.4. 防静电手套或指套的防静电特性检查请参照防静电服的部分检查方法。

6.4.3. 防静电腕带:

6.4.3.1. 防静电腕带是通过腕带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和静电线接地的方式,将人体皮肤表

面静电泄放掉装置,由松紧圈和接地组件构成。松紧圈的要求是体积电阻率

≤100Ωcm 接地组件必须串接一定数值的电阻,以确保操作者意外触及高电

压时不致发生人身伤害。该电阻的选择原则是,一方面应保证操作者在触及

线电压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不大于5mA,另一方面又要保证人体所带的静电能

通过该电阻很快泄放,使皮肤上的静电压小于100V,一般该电阻阻值取为

106Ω。

6.4.3.2. 因无绳防静电腕带的性能对环境湿度依赖性太强,禁止使用无绳腕带建议使

用在线报警防静电腕带,因为它可以实时监控防静电腕带与人体皮肤是否实

时导通,从而保证人体皮肤静电能及时释放掉。

6.4.3.3. 每班开工前,每位员工都应自检防静电环是否正常,并作好记录,只有测试

合格,才可以进入静电敏感区域工作,测试步骤如下:

6.4.3.3.1. 各分厂将静电环测试仪放在厂房入口处,员工每天上班进入车间时自行测试

及做记录,各分厂指定责任人监督、检查测试结果并在测试表的检查人项目

栏签名确认。品质部QA检查员的静电环测试及记录在相应分厂完成,仓库

及IQC员工的静电环测试及记录在仓库完成。

6.4.3.3.2. 员工进入车间前应首先佩戴好静电环,然后将静电环上的锷鱼夹夹住静电测

试仪的测试端,用手按下测试仪上的PUSH ON开关,如静电环正常,则OK

指示灯亮(中间的LED亮) 如静电环阻值太低,则LO指示灯亮(左边的LED

亮),如静电环阻值太高,则HI指示灯亮(右边的LED亮)。测试合格者,由

佩戴者在静电环测试记录表上当日的编号处画“√”反之,画“?”。严禁

在测试时,将静电环拿在手上进行测试。各部门的责任人应维持测试秩序并

监督每位员工的测试过程。

6.4.3.3.3. 如有测试不良的静电环,值班责任人必须对此静电环重新确认如经过确认后

再合格的可正常使用,仍不合格的必须收回更换。记录表上有不合格的记录

必须有改善行为。测试记录由测试部保存。

6.4.3.3.4. 各线领班和生产主任应确保本线员工在需要的岗位都正确佩戴好静电环,不

能松脱,更不能戴在袜子或袖子上。测试部负责静电工作的技工每天对在线

员工静电环实际佩戴状况抽测一次,抽查人数为每条生产线总人数的10%,

抽测结果记入静电环抽查记录中。

6.4.3.4. 进入静电敏感区域应将防静电环连接好,与皮肤完全接触,保证防静电环正

常有效的工作。

6.4.3.5. 防静电线的有效长度是2.5米,在使用防静电环的过程中,不可过度拉扯而超

过它的有效长度,不可折断防静电线,不可冲洗防静电环,拔插时不可通过拉

防静电线来完成,不可在防静电环金属片上加水等,要注意正确使用和妥善保

护好防静电环。

6.4.3.6. 先戴好防静电环,再拿静电敏感器件ESSD,先放下静电敏感器件ESSD,再拔

防静电环。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此顺序,要养成这种习惯。

6.4.3.

7. 防静电环的防静电连接线的检查请参照7.3.6规定。

6.5. 临时或外来人员的防静电管理:

6.5.1. 临时(外来)人员,包括参观人员、非本车间联系工作人员、临时施工人员(包

括电工、修理工、装饰工等),进入防静电区域时,必须遵守防静电区域和生

产过程的各项防静电要求。

6.5.2. 临时(外来)人员在参观或作业过程中,不得靠近操作静电敏感器件的工作人

员,也不得靠近或徒手接触含有静电敏感器件的在制品或成品。

6.5.3. 临时施工作业在正常生产时间内要避免瞬时高压、瞬时放电的操作(如电焊、

启动电机、开关高压电源等)或事前采取防范措施,或安排在非生产时间内施

工作业。

6.5.4. 防静电区域内需要进行某种维护、修理作业时,维护人员应携带并使用防静

电维修包,并遵守防静电区域的有关规定。

7、静电敏感区域的防静电操作规范

7.1.1. 所有的ESSD(静电敏感器件)及其部件的操作必须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进行。

7.1.2. 进入静电敏感区域的所有电子元器件都应视为ESSD来对待。

7.1.3. 贮存和运输ESSD及其部件时,应妥善进行防静电包装。

7.1.4. 拒绝接受未包装在防静电容器里的ESSD。

7.1.5. 所有用非ESD材料包装的电子元器件都应在指定的静电泄放区域,经过拆包和

静电泄放处理后,方可用防静电中转工具将其转到静电敏感区域。

7.1.6. 不允许在静电敏感区域内存放和处理非ESD的材料,不允许在非静电敏感区

域内存放和处理未包装的ESSD,不允许非ESD的材料与ESSD混放。

7.1.7.进入静电敏感区域的人员,都要必须穿好防静电工作服,必须戴上防静电环,

腕带必须与皮肤有良好接触并将腕带接入可靠的防静电接地系统中,防静电鞋

和脚必须与防静电地板或ESD地垫保持良好接触,防静电帽也必须按规定戴

好。

7.1.8.重要工位上应配备腕带监控器,以随时监控腕带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7.1.9.不得随意拆除和改变ESSD的封装,运送全过程应在防静电容器中进行,清

点也尽可能在原包装内完成。

7.1.10.测试ESSD时必须遵守加电和去电顺序,严禁带电插拔ESSD。

7.1.11.持拿ESSD,应持其外壳两端,严禁人手触及其引脚或接线片,特别是空悬

的输入端。

7.1.12.ESSD器件的引脚或接线片,特别是空悬的输入端不可放在金属桌面上,容

易引起导通,短路等ESD事件,从损坏ESSD器件。

7.1.13.装配ESSD时,尤其是MOS管等静电敏感器件,应戴上防静电手套或指套。7.1.14.清洗ESSD及其部件时,不得使用塑料刷。

7.1.15.不具备防静电功能的必备工具和用具,应放在防静电桌垫上,并应置于离子

风机的作用范围内。

7.1.16.操作时应尽量减少对ESSD及其部件的接触次数。

7.1.17.组装电子设备时,如果需要使用电动批,应使用有接地线的低压直流电动批。

7.1.18.在手工焊接时,应采用防静电低压恒温烙铁。对GJB1649规定的I类ESSD

焊接,还应在拔掉烙铁电源插头后进行。

7.1.19.禁止重复使用ESSD器件包装管来包装ESSD器件。

7.1.20.原包装标识为静电敏感的元件其散料必须使用防静电材料盛放和包装。

7.1.21.ESSD器件初始包装应在静电敏感区域内完成,并要用防静电材料包装。完

成了初始包装的ESSD器件进行二次包装时可以在非ESD区域内完成,也需

要防静电材料。

7.1.22.禁止使用超过有效期的防静电材料来接触或包装ESSD器件。

7.1.23.在任何场合均不允许未采取防静电措施的人员接触ESSD及其部件。

7.1.24.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成型机、插件机、波峰焊机、贴片机、切脚机、清

洗机等)必须采取接地等防静电措施。

7.1.25.运输ESSD及其部件时,应将其放入防静电包装内进行,必要时,应用离子

风机来消除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静电。

7.1.26.新布置的生产线或工位等都应进行ESD认可,只有认可合格后,方可给生产

线使用。

7.1.27.新投入防静电敏感区域的防静电材料,包括主料,辅料和包装材料都应进行

ESD认可,只有认可合格后,方可给生产线使用。

7.1.28.新投入防静电敏感区域的防静电工具等都应进行ESD认可,只有认可合格后,

方可给生产线使用。

7.2.

工作台的安装(配置)要求: 7.2.1.

按照工作台面的大小选择所需的防静电台垫的尺寸。 7.2.2.

使用异丙基酒精彻底清洗台垫下表面(即黑色的一面)。 7.2.3. 从防静电台垫正面压下旋钮接头(可用不锈钢螺钉、螺母、垫片组成的连接

点代替),使其穿过台垫和箔带有(多层箔带时应保证全部穿过),以保证电接触良好。

7.2.4.

使用异丙基酒精清洗防静电台垫上表面和各组成构件。 7.2.5.

将经过以上准备好的防静电台垫平整的铺于工作台面上。 7.2.6.

按操作人员的作业范围、确定铺放台垫的面积。 7.2.7.

将工作台置于防静电地垫上。 7.2.8. 防静电工作台的接地,使用横截面不小于2mm 2的绞合铜芯软线或电缆把防

静电台垫和地垫分别串联1M Ω电阻后连接到地线配置系统上。 7.2.9. 全部安装完毕后,对各参数指标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使用。 7.3. 防静电工作台接地要求:

7.3.1. 防静电工作台的台垫和地垫,分别串联1M Ω+\-10%的电阻接地(即软接地)。 7.3.2. 防静电工作台垫和地垫上任意一点与地线配置系统间的电阻为1X106~1X109Ω。

7.3.3. 接地电缆应采用中间无接头、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7.3.4. 多台防静电工作台的接地线不能相互串接。

7.3.5.

防静电工作台上的测试仪器、稳压电源、电动工具、和电离器等所有外部零件表面、屏蔽面均应接地对地线配置系统电阻值不大于2Ω, 所有接地点应集中接于一点,就近牢固搭接至地线系统上,稳压电源尽可能远离工作台。 7.3.6.

对载流接地线,应使用同轴电缆来接地和屏蔽。 7.3.7. 为带有金属外壳的便携工具及仪器、设备提供的电源插头座,应选用安全型,

以使其配接时工具和设备的金属外壳能够自动接地且接地脚要首先接地,断电时接地脚最后断开。

7.3.8.

手工工具的绝缘把,应定期用抗静电剂处理,使其电阻值为1X106~1X108Ω。 7.4.

防静电工作台使用与维护要求: 7.4.1.

防静电工作台在日常使用中,必须确保正常接地状态。 7.4.2. 防静电工作台上不允许存放塑料盒、橡皮、玻璃、白色塑料袋等易产生静电

的物品,图纸、资料等应放入防静电文件袋中。

7.4.3. 测量工具使用兆欧表(额定电压250~500V ,量程0~1000M Ω), 测量台垫,地垫,腕带和接地电缆等的电阻值。

7.4.4. 使用防静电剂喷涂工作服、工作椅、工具的绝缘部分,及非导体或非防静电的塑料容器、椅子坐垫和椅子靠背等。

7.4.5. 使用中性清洗剂或防静电剂清洁防静电台垫和地垫。

7.4.6.

对所有建筑地板使用防静电溶液进行维护保养。

7.4.7.以上条款必须定期进行监测。

7.4.8.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每半年检测一次地线配置系统电阻值,必要时,在每批

此产品投产前检测一次。

7.5.台式设备的防静电技术要求:

台式设备如元器件成型机、半自动或手工插件机等应通过台垫实施软接地,

即在放置台式设备的工作台面上铺设防静电台垫,并将台垫有效接地。

7.6.工具的防静电技术要求:

7.6.1.带有金属外壳的便携工具及仪器、设备提供的电源插头座,应选用安全型。

7.6.2.烙铁等手持工具非电力线外壳部分应实行硬接地防静电烙铁的绝缘电阻为

1X107~1X108Ω,采用24V低压供电。防静电真空吸锡器的泄漏电阻为1X105

Ω。

7.6.2.1.防静电烙铁的检查频率:每月一次。

7.6.2.2.防静电烙铁的检查指标:交流电压和泄漏电阻。

7.6.2.3.防静电烙铁的检查仪器:万用表。

7.6.2.4.防静电烙铁的检查部位:烙铁头到地的交流电压和泄漏电阻。

7.6.2.5.防静电烙铁的检查标准:分别是<0.5V AC , <10Ω。

7.6.3.电动批非电力线外壳部分应实行硬接地,也应定期检查:

7.6.3.1.检查频率:每月一次。

7.6.3.2.检查指标:交流电压和泄漏电阻。

7.6.3.3.检查仪器:万用表。

7.6.3.4.检查部位:电动批到地的交流电压和泄漏电阻。

7.6.3.5.检查标准:分别是<0.5V AC , <10Ω。

7.6.4.非防静电的条码枪的外壳部分应实行硬接地,应定期检查。

7.6.4.1.检查频率:每月一次。

7.6.4.2.检查指标

:静电电压和泄漏电阻。

7.6.4.3.检查仪器:静电电压表和万用表。

7.6.4.4.检查部位:外壳到地的静电电压和泄漏电阻。

7.6.4.5.检查标准:分别是<0.1Kv , <10Ω。

7.6.5.防静电器材及其使用维护要求:

图D

9、记录

9.1《传送带静电电压检测记录》

9.2《静电环抽测记录》

9.3《防静电衣、帽、手套检测记录》

9.4《静电环检测记录》

10、修改栏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作者:————————————————————————————————日期:

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 工作指引 文件名称: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部门:工程部 文件编号: VP-QA-004 版本:A/0 编写:谭桂审核: 批准:生效日期: 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者原版本 会签部门□工程部______ _ □ PMC__ _ _ _ □仓管部 □生产部□产品部____ __ _ □采购部 □品质部_____ __ □销售部_____ _ _ □行政部____ _____

分发份数共份 1.0目的 本公司规定了产品和电子组件在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防止因静电的力学和放电效应而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或将这些危害限制在最小程度。以确保产品的设计性能及使用性能不致因静电作用受到损害,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寿命。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物料的采购、验收、储存、搬运、加工、包装及生产装配、产品测试等全过程。 3.0定义 3.1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主要是指两个带有不同静电电位之物体,当它们接近并能够发生电 荷传送,由于电荷的传送产生了电流,使器件损坏或造成寿命上的伤害,一般称为静电泄放或简称ESD。 3.2SSD(Static Sensitive Device): 凡对静电敏感的电子元器件一般称为静电敏感元器件或简称SSD。 4.0职责 4.1工程部依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及 日常维护。 4.2品质部负责制定防静电措施要求和标准及监督执行状态。 4.3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5.0工作程序 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 5.1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 5.1.1ESD敏感器件的生产区域------生产线等。 5.1.2ESD敏感器件的前加工区域----前加工房。 5.1.3ESD敏感器件的贮存区域------仓库 5.1.4ESD敏感器件的返修区域------返修区及返修工位。 5.1.5ESD敏感器件的老化区域------老化房。 5.2静电敏感区域的标识:

ESD防静电手册20.20标准

深圳電子有限公司 SHEN ZHEN POWER E LECTRONIC CO. , Ltd ESD防靜電手冊 手冊編號: ESD-001 手冊版本: 1.0 發行日期: 2014年10月06日 持有人: 總頁數: 28頁 (含此頁) 擬定: 日期: 審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目錄

1目的 規定ESD S20.20-2007防靜電控制技術規範,為產品在元器件進料、製造、貯存、包裝等各個環節提供明確可靠的ESD 技術支援,從整體上提高公司靜電防護和控制水準,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2範圍 本規範適用於公司內部靜電防護工程的設計、使用、管理、維護和檢測。同時,此標準也適用於公司的電子設備的最終用戶的靜電放電控制。 3公司ESD組織結構和職責 任命書 本公司依據ESD S20.20:2007防靜電管理體系要求建立的,為確保公司防靜電管理體系有效地建立、健全、運行和保持,特任命先生為ESD總負責人,全面負責ESD體系的建立、實施、保持、改進,並負責與ESD體系有關的內外部各方的聯繫協調工作。 執行董事:先生 2014年09月12日

3.1ESD總負責人 確保職責和許可權被明確定義並得到充分溝通,以保證公司ESD體系有效運行。 3.2ESD 小組成員: 3.2.1制定ESD程式檔、檢測標準、和檢測專案和檢測頻率。 3.2.2建立ESD培訓制度,包括每年的週期性培訓。 3.2.3制定ESD稽核專案、稽核頻率並指定稽核人員。 3.2.4抽樣檢查公司ESD日常執行情況。 3.2.5ESD相關的計量儀器定期校驗。 3.2.6ESD基礎設施的建立。 3.2.7各靜電防護區域靜電防護線網的維護和檢測。 3.2.8溫度和濕度的管控。 3.2.9對新進廠的職員工進行防靜電知識的培訓。 3.3採購部: 3.3.1按要求購置防靜電物品。

ESD审查管理规范.doc

G/QM-ZZ-00002 ESD 审查管理规范 版本: 1.0 生效日期: 2014 年 7 月 14 日

文件审批 编制 / 修订部门质量管理部 编制林军 审核 批准 文件修订履行 版本修订内容简述生效日期修订部门/ 修订者1 新制定2014. 7. 14 林军 文件发放范围 1 惠州 TV一厂 2惠州 TV二厂 3VQA部品部 4 仓储部 5 无锡工厂 6 内蒙工厂 7 成都工厂 8 生产技术部 9商务计划部 10质量管理部

1 目的 为确保审查工厂 ESD 管理体系、地线系统、人员防护管理等健全与完善;预防、消除 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危害,保证产品品质并推动持续改善。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 TCL 多媒体全球制造中心自有工厂及外发工厂制造、 处理、装配、安装、包装、 测试和检验等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1 《防静电管理规定》 3.2 《 ESD 静电测量标准》 4 术语和定义: 4.1 静电( Electrostatic ,Static Electricity ):简单讲静电就是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 的相对静止电荷, 它是电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静电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是通过电子转移而形成的。 这些不平衡的电荷, 就产生了一个可以衡量其大小的电场称为静电场,它能影响一定距离内的其它物体使之感应带电影响距离之远近与其电量的多少有关。 4.2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 4.3 EPA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 ):防静电工作区。 4.4 静电耗散材料:指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分别在 1× 105Ω~ 1× 10 11 Ω之间的材料,这种 材 料有足够的导电性,允许其本体上的电荷通过其表面扩散掉。 4.5 静电导体材料:指表面电阻小于 1× 105Ω,体积电阻小于 1× 10 5Ω的材料。 4.6 静电敏感器件( ESDS ):指对静电放电敏感的、易受静电放电损伤的器件。如: IC (集 成电路)、 MOS 管、光电器件、 Open-cell 液晶屏、 PCB 板组件等。 5 职责 5.1 质量管理部:负责 ESD 审核体系建设、策划、实施及落实与验证。 5.2 商务计划部:负责外协厂的商务对接,协调资源为外协厂生产提供支持与保障。 5.3 生产技术部:负责审核工厂的 ESD 管理体系、文档管理及培训管理。 5.4 TV 工厂工程部:负责审核工厂的机架、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与校准及设备接地管理。 5.5 TV 工厂动力部:负责审核工厂的地线系统管理。 5.6 ESD 专员:负责审核工厂的人员防护管理、符合性验证管理、生产现场 ESD 防护等情 况进行统计并整理发布评审相关的书面审核报告。

ESD(防静电系统)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1目的 本文件旨在规定ESD防静电控制技术规范,为产品在元器件进料、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提供明确可靠的ESD技术支持,从整体上提高公司静电防护和控制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供应商和合作方的供应链体系内部静电防护工程的设计、使用、管理、维护和检测。同时,此标准也适用于公司的电子设备的最终用户的静电放电控制。 3职责权限 3.1公司ESD组织结构和职责 公司ESD控制组织结构框图: 3.1.1公司ESD管理小组负责公司的防静电控制规范、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ESD管理规章制度。 定期组织ESD抽查和评审,确保公司ESD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3.1.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3.1.3品管部负责公司各部门ESD日常执行状况的监督,包括ESD实施情况的定期检查﹑抽测和测 试。 3.2外协厂:外协厂必须达到ESD控制最基本要求: 3.2.1建立ESD培训制度,包括每年的周期性培训 3.2.2ESD敏感等级分类定义 3.2.3建立EPA区域 3.2.4操作与包装的防静电要求

3.2.5执行月度、季度、年度ESD稽查 4术语定义 ESD:指静电防护。 EPA: 指静电防护区域。 5工作程序 5.1EPA的划分与标识 5.1.1EPA的划分 a.EPA必须具有如下的基本环境要求: ⑴明确的区域界限和防静电警示标志。 ⑵对区域内的所有导体包括人员可靠接地。 ⑶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静电产生源。 ⑷静电敏感器件必须远离静电源至少100厘米处。 b.根据本公司产品器件的静电敏感度等级,将本公司EPA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00V。防护要 求为: (1)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00V,应尽量避免产生200V以上的静电电荷源,如不能避免,应通过有效方式消除。 (2)采用防静电标识与其它区域分隔开,未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的人员、设备、物料、工具等皆不得入内。 (3)进入本区域应作好人员防静电要求,包括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鞋套)、腕带或手套并作人体综合电阻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 5.1.2EPA标识 防静电工作区、防静电包装材料和转运工具、设备仪器的接地等都应该具有防静电标识。防静电标识的作用是警示任何靠近防静电工作区的人员,区域内存在静电敏感器件的操作;警示任何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对该器件的操作必须进行静电防护。 (1)任何防静电工作区都必须有区域标识,除非此工作区位于静电安全工作区内。标识上应注意说明,如“注意:静电安全工作区“或其同意语。“放电”,“注意”,“危险”等标示对静电控制是不合

ESD防护要求规范

E S D防护要求规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目的 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同时,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供应链ESD运作及维护管理。 三、定义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后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静电敏感元件。 通常分为两类: 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1V ~ 1999V,I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2000V ~ 4999V。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四、分类 根据ANSI/ CLASS M1标准,如下: 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 静电测量:<200V 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产品或其他高等级ESD产品的储存和装配区域等) Ⅱ级静电敏感区:放电:2000~3999V 静电测量:<500V Ⅲ级静电敏感区:4000~15999V 现规定HYT制造车间敏感级别为: I级区域—— SMT、部件装配部、电子原料仓; (针对特殊客户需求,如飞博创光电产品的生产、储存等,SMT、电子原料仓采用“特殊静电防护区”等级,静电测量:<100V;部件装配部采用“Ⅰ级静电敏感区” 等级,静电测量:<200V) II级区域——终端包装部。 公司内部由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为防静电工作区 根据材料的导电性,将防静电工作区内使用的材料分为以下四类: 五、职责 设备组工程师负责ESD总线接地有效并定期进行点检; 技术员定期对各工位进行静电电压测试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工程师处理;

ESD防护要求规范

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同时,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供应链ESD运作及维护管理。 三、定义 4.1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后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4.2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静电敏感元件。 通常分为两类: 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1V ~ 1999V,I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2000V ~ 4999V。 4.3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4.4 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四、分类 根据ANSI/ESD-S5.2 CLASS M1标准,如下: 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 静电测量:<200V 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产品或其他高等级ESD产品的储存和装配区域等) Ⅱ级静电敏感区:放电:2000~3999V 静电测量:<500V Ⅲ级静电敏感区:4000~15999V 现规定HYT制造车间敏感级别为: I级区域—— SMT、部件装配部、电子原料仓; (针对特殊客户需求,如飞博创光电产品的生产、储存等,SMT、电子原料仓采用“特殊静电防护区”等级,静电测量:<100V;部件装配部采用“Ⅰ级静电敏感区” 等级,静电测量:<200V) II级区域——终端包装部。 5.1 公司内部由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为防静电工作区 5.2 根据材料的导电性,将防静电工作区内使用的材料分为以下四类: 五、职责 设备组工程师负责ESD总线接地有效并定期进行点检; 技术员定期对各工位进行静电电压测试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工程师

ESD-电子产品防静电管理规范

目录 1.目的 (2) 2.适用范围 (2) 3.定义 (2) 4.职责 (2) 5.工作程序 (2) 6.相关文件和记录 (21) 7.参考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目的 建立全面的ESD持续控制程序,减少静电对ESD敏感元器件和本公司产品的制造环境的破坏,从而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在开发、制造、存储、搬运和运输等过程中任何与产品ESD相关的各个环节: 如:设备的ESD保护要求; 元器件和产品在存储,生产制造过程,运输过程等环节的ESD要求。 3.定义 ESDS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ESDP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ESD –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CBA -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4.职责 Testing可靠性部门选择评估并提供ESD标准,相关部门负责贯彻执行 5.工作程序 5.1 概要 5.1.1静电损伤的危害 静电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与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应在公司内部进行全方位、全员采取防静电措施和监控。直接接触产品的区域点包括:DVT试验室、可靠性试验室、制造车间、库房等;涉及静电防护控制流程的环节还包括,ESD设计环节,ESDS器件物料认证环节,QA检验等等。

5.1.2静电防护控制规范的制订 为了对产品研制与生产等全寿命周期进行有效防静电控制,应制订详尽的防静电控制规范。基本内容如下: 1). 规定重要件(BOSA,IC等)和产品级(Transceiver)的敏感度水平, 并进行分级实施重点防静电控制。(见第3.3) 2). 防静电基本措施和方法 (1). 静电泄漏法 (2). 静电中和法 (3). 静电屏蔽法 (4). 湿度控制法 3). 失效分析。分析ESD的失效模式、原因及纠正措施建议。 4). 制订ESD控制大纲计划 5). 设计保证准则 6). 质量保证规定 7). 评审与检查 8). 建立静电防护系统设施要求 9). 静电防护的详细要求(见第3条) 10). 生产过程ESD控制指引 5.1.3 产品全寿命周期的防静电体系框架 5.2 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 5.2.1 设计保护电路

ESD静电产品检测要求规范

1.目的: 1.1编拟本静电防护外围环境设施检测办法是要以一有系统之管制方式,以求 达到本厂静电防护设备之完善管理检测系统. 1.2避免经过长时间使用,防护设备或材料由于自然或人为之破坏以致丧失其 ESD作用. 2.范围: 适用于XX电子有限公司,保护ESD敏感性电子组件及产品所使用的所有相关材料. 3.权责: 3.1工程部:负责制订静电防护外围设施材料检测规范. 3.2各相关部门:依循静电防护外围设施材料检测办法实施,及相关资料归档. 4.参考文件: 4.1 ANSI/EIA-625 4.2 ANSI/ESD S20.20-1999 5.定义及相关朮语: 5.1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 5.2 EOS(Electrical Over Stress):电压过应力 5.3CGP(Common Ground Point)共同接地点 5.4 EPA(ESD Protected Area)静电防护区

6 流程图: 6.1 无. 7 内容 7.1.导电地板测试 Floor Materials test spec: Resistance to Ground point : 104Ω~ 106Ω Resistance top to top :104Ω~ 106Ω 测试仪器:数显式双锤表面阻抗测试器(测试电压:10V) 7.1.1测试方法 7.1.1.1将表面阻抗测试仪拨至10伏檔位. 7.1.1.2用潮湿的抹布将地面和双锤擦拭干凈. 7.1.1.3连接表面阻抗测试仪,分别将双锤放在地板上或一端放在地板上 另一端接接地测试点.(注意两测试点的距离不可超过90cm) 7.1.1.4按住测试键(约3秒)后,读取仪器上所显示的数值. 7.1.2作业规范 7.1.2.1平均每1000平方英尺必须有壹个测试点. 7.1.2.2地板检测及清洗周期为每30天1次.

ESD防静电系统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1目的 本文件旨在规定ESD防静电控制技术规范,为产品在元器件进料、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提供明确可靠的ESD技术支持,从整体上提高公司静电防护和控制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供应商和合作方的供应链体系内部静电防护工程的设计、使用、管理、维护和检测。同时,此标准也适用于公司的电子设备的最终用户的静电放电控制。 3职责权限

3.1公司ESD组织结构和职责 公司ESD控制组织结构框图: 3.1.1公司ESD管理小组负责公司的防静电控制规范、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ESD管理规章制度. 定期组织ESD抽查和评审,确保公司ESD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3.1.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3.1.3品管部负责公司各部门ESD日常执行状况的监督,包括ESD实施情况的定期检查﹑抽测和测 试。 3.2外协厂:外协厂必须达到ESD控制最基本要求: 3.2.1建立ESD培训制度,包括每年的周期性培训 3.2.2ESD敏感等级分类定义 3.2.3建立EPA区域 3.2.4操作与包装的防静电要求 3.2.5执行月度、季度、年度ESD稽查 4术语定义 ESD:指静电防护。 EPA: 指静电防护区域. 5工作程序 5.1EPA的划分与标识 5.1.1EPA的划分 a.EPA必须具有如下的基本环境要求: ⑴明确的区域界限和防静电警示标志。 ⑵对区域内的所有导体包括人员可靠接地。 ⑶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静电产生源。

⑷静电敏感器件必须远离静电源至少100厘米处。 b。根据本公司产品器件的静电敏感度等级,将本公司EPA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00V。防护要求为: (1)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00V,应尽量避免产生200V以上的静电电荷源,如不能避免,应通过有效方式消除. (2)采用防静电标识与其它区域分隔开,未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的人员、设备、物料、工具等皆不得入内. (3)进入本区域应作好人员防静电要求,包括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鞋套)、腕带或手套并作人体综合电阻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 5.1.2EPA标识 防静电工作区、防静电包装材料和转运工具、设备仪器的接地等都应该具有防静电标识.防静电标识的作用是警示任何靠近防静电工作区的人员,区域内存在静电敏感器件的操作;警示任何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对该器件的操作必须进行静电防护. (1)任何防静电工作区都必须有区域标识,除非此工作区位于静电安全工作区内.标识上应注意说明,如“注意:静电安全工作区“或其同意语。“放电”,“注意”,“危险”等标示对静电控制是不合适的.EPA标识所在的位置及其大小应该至少保证在距离工作区1米时清晰可见。 (2)应该使用黄底黑字的地板胶带将每一个防静电工作区围起,EPA的边界线如(图A)中所示,它由黄黑双色的平行四边形图案相间构成,其宽度为4~5cm。是专门用来标志静电敏感区的区域界限的。 (3)需要在静电安全工作区的每一个入口和出口放置防静电标识牌和控制说明。 (4)防静电器材、工具和静电敏感物料都必须具有明显的防静电标识,防静电接地系统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识说明。 (5)防静电容器(防静电周转箱,防静电元件盒等),元件架和运输车等器材上应有防静电标志,其标志应置于明显且不易受到磨损的地方。如图B, (6)经过防静电液处理的物品和场所也应有防静电标志。如图C: 图A 黄黑相间的斜条 静电敏感区域警示标志 图B 防静电标志

ESD管理规定

车间ESD管理规定版本: 1.0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司的静电防护工作,规范各静电敏感区域的静电防护管理,并建立静电敏感区域管理的制度,规定如下: 一、区域静电管理要求: 1、各个区域的ESD负责人为该区域的最终负责人,负责本区域的ESD控制问题处理、管理、 反馈。 A)车间B线、加工组ESD负责人:王榜东 B)车间B线ESD负责人:张燕志 C)车间IQC室、QA室、老化室ESD负责人:周焰刚 D)仓库ESD负责人:谢淑芳 E)售后部ESD负责人:钟海东 2、进入ESD区域的人员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进入车间必须更换指定的工鞋才能进入; B)车间员工在上班前必须自行到静电环检测处对所用的静电环进行性能测试并做好记录; C)所有需接触到带有电子元件的物体时,必须带好静电手环; 3、流动岗位人员,不便于使用有绳防静电腕带的岗位,但必须使用无绳静电手带或戴好防静 电手套。(流动人员指:物料员、组长、主管、经理及外来人员) 二、外来人员管理要求: 1、供应商进入送货只至车间门口,不得随意进入车间;

车间ESD管理规定版本: 1.0 2、供应商来我司进行返工、追加工的,如果其部品为静电敏感器件,必须在静电工作区域内 进行,并且其人员按照区域要求进行管理。 3、客户参观、领导检查,如果不接触产品。可不采取防静电防护措施,但必须穿戴一次性鞋 套或车间防静电拖鞋。 4、客户工程师进入车间,需要接触产品的,在接触产品时必须配戴防静电手套或防静电手环。 5、其他人员进入车间时,不接触产品。可不采取防静电防护措施,但必须穿戴一次性鞋套或 防静电拖鞋。 7、所有人员进入车间必须接触ESD释放挂链,释放人体电荷。 三、监督责任与通报: 1、各区域负责人负责对进入本区域的人员进行监督和监查、警告、处罚; 2、各区域负责人有权拒绝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入车间及区域; 3、 ESD稽查小组每周对车间各个区域ESD进行检测确认,并对不符合项目进行及时整改;负 责协调各部门的静电防护工程工作,各静电防护类信息的交换和处理。 4、外来参观人员、必须由相关部门人员陪同,陪同人员有责任提醒和监督需接触产品人员进 行静电防护的相关措施。行走路线原则上只能沿通道行走,不得靠近或接触产品。 四、问责制 1.责任人已经开始工作,但静电记录未做点检,视为未对静电手环未做点检;第一次口头 批评教育一次;第二次警告一次; 2.有接触静电敏感部件,但未戴静电手环;第一次罚款10元,第二次罚款20元,第三次 罚款50元,第四次罚款200元处理;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分析

深圳市微浦技术有限公司 工作指引 文件名称: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部门:工程部 文件编号: VP-QA-004 版本:A/0 编写:谭桂审核: 批准:生效日期: 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者原版本 会签部门□工程部______ _ □ PMC__ _ _ _ □仓管部 □生产部□产品部____ __ _ □采购部 □品质部_____ __ □销售部_____ _ _ □行政部____ _____ 分发份数共份

文件类别工作指引制订日期2015-12-01 版本A/O 文件名称ESD控制程序文件编号WI-PE-001 页数3-2 1.0目的 本公司规定了产品和电子组件在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防止因静电的力学和放电效应而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或将这些危害限制在最小程度。以确保产品的设计性能及使用性能不致因静电作用受到损害,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寿命。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物料的采购、验收、储存、搬运、加工、包装及生产装配、产品测试等全过程。 3.0定义 3.1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主要是指两个带有不同静电电位之物体,当它们接近并能够发生电 荷传送,由于电荷的传送产生了电流,使器件损坏或造成寿命上的伤害,一般称为静电泄放或简称ESD。 3.2SSD(Static Sensitive Device): 凡对静电敏感的电子元器件一般称为静电敏感元器件或简称SSD。 4.0职责 4.1工程部依据本程序要求实施静电用具的进料检测和电线、接地线、静电垫等防静电设施测试和记录以 及日常维护。 4.2品质部负责制定防静电措施要求和标准及监督执行状态。 4.3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5.0工作程序 本文主要从静电控制的五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来论述ESD规范,贯穿了公司产品设计、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防静电控制。 5.1静电敏感区域的界定: 5.1.1ESD敏感器件的生产区域------生产线等。 5.1.2ESD敏感器件的前加工区域----前加工房。 5.1.3ESD敏感器件的贮存区域------仓库 5.1.4ESD敏感器件的返修区域------返修区及返修工位。 5.1.5ESD敏感器件的老化区域------老化房。

生产现场ESD防护管理规定

History 生产现场ESD防护管理规定

1.0目的:为确保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的长期可靠性,避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 受到静电放电的影响而导致品质不良. 2.0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进入生产现场的所有人员. 3.0职责: 3.1生产部科长:制定并完善本规定,监督生产现场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3.2生产部班长:负责本规定在本责任区内的实施,确保进入本责任区的所有人员按本规定执行. 3.3其他部门主管:负责监督本部门人员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确保与本部门有关系的外来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前了解本规定并予以执行. 3.4现场操作员:执行本规定,在本操作区域内监督其他人员的执行情况. 4.0内容: 4.1生产现场区域分类及标识 4.1.1生产现场区域分四类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标识带进行区分. A)EPA防静电工作区:由黑黄相间的标识带所划定的区域范围.在标识带上 贴有警示标记. B)清洁防护区: 由绿色标识带所划定的区域范围.在标识带上贴有警示标记. C)物品放置区: 由黄色标识带所划定的区域范围.在标识带上贴有所放置物 品的种类. D)非保护区: 清洁区以外的区域. 4..1.2生产现场标识管理: A)标识带由生产部统一请购保管,设置最低库存量.标识带上的标记内容由 生产部统一制作. B)标识带及标记内容的完整性及准确性由班长负责监控. 4.2人员管理 4.2.1生产现场防静电着装原则: A)进入生产现场清洁防护区的人员需穿戴防静电工作衣,鞋或鞋套. B)进入生产现场EPA防静电工作区的人员需穿戴防静电工作衣,鞋,头发长 度覆盖到耳朵的人员需戴戴防静电工作帽,佩戴经当天检测合格的防静 电手腕带和脚腕带. C)进入生产现场EPA防静电工作区进行设备维修的电工和钳工可以仅穿 鞋套,但不可以接触产品.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一、目的: 指导员工正确认识静电防护与点检,规范相关生产人员及进入防静电区域人员的ESD控制行为。减少或消除静电对产品造成的损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组焊组 三、定义: 静电:静电就是物体上多余的电荷。它所产生的效应包括带电体之间力的作用和电场。 ESD:ESD的全称是Electro-static discharge, 中文意思为静电放电。即带有不同静电电势的物体或表面之间的静电电荷转移。有两种形式:接触放电,电场击穿放电。 四、静电防护要求: 4.1 进入防静电区域必须按规定穿好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且要保持干净。 4.2 流水线长头发作业员或任何进入防静电区域的长发人员需将头发扎起。 4.3 每天上班各生产线点检使用工具或仪器设备接地是否良好。(如静电手环、电批、烙铁接地状态) 4.4 静电环测试说明: 4.4.1 每个员工检查自己的静电环是否良好,并每日一次进行静电带检测。 4.4.3 确认静电环接好地线后,将戴好静电环腕带的手按住测试器上金属测试按键,保持3--5秒钟。 4.4.4 如果测试器上红色*HIGH*指示灯亮或黄色*LOW*指示灯亮,同时伴有响声,则表示静电环功能不正常,需要立即更换。

静电环配带:手环扣紧到手腕上,不能将手套或衣物隔开手环。 4.5 保证明显而严重的静电源远离防静电工作区1米以上,工作区内必须存在的一些静电源远离ESD敏感器件和敏感单板30cm以上。在接触IC、模块、单板等静电敏感器件、组件的过程中必须佩戴防静电有线腕带或防静电手套。 若单板或模块需要放置在工作台上时,可直接放置于防静电台垫上或用防静电材料去垫衬,但不能用普通白色塑料袋、普通白色泡沫类材料、普通白色气泡袋、其它普通白色塑料制品、白色透明胶带等静电源去垫衬。 严禁将单板、IC等裸露叠放或与其它静电源混放,每个防静电屏蔽袋只能装一块单板、组件或模块,需同时包装多块小板时必须用防静电材料将不同物料相互隔开,不得接触混放。 所有单板、模块、静电敏感元器件必须采用防静电材料包装,禁止用非防静电的普通白色塑料胶袋、普通白色气泡袋、普通白色泡沫等物料包装。 严禁使用普通胶带(包含白色透明胶带、黄色/红色/绿色标识用胶带)等不防静电的胶带粘在防静电工作台、流水线体、防静电毛刷、扫描仪、电批/电烙铁手柄、防静电椅子/小凳子、IC管、防静电周转箱/车/托盘等防静电工具上。 对静电敏感元器件的搬运、储存及分发必须存放在防静电包装内。存放静电敏感器件的库房应设置防静电工作台或分料车用于分料;分料人员在分料时必须戴防静电手套或戴防静电有线手腕并可靠接地。 接地要求:防静电区域各设备(包含线体、电烙铁等)、仪器、工作台垫、腕带插孔座必须可靠接地。防静电环接地线要与其它接地设备工具的接地线分开使用。 工具设备接地点检要求: 烙铁接地:烙铁接地后测量烙铁嘴对地电阻R<10Ω,漏电压U<0.01V。锡线接地后测量锡线对地电阻R<5Ω。(PCBA车间锡线接地、其它车间不需要) 电批接地:电批接地后测试电批嘴对地电阻R<50Ω。 4.6 生产车间作业区域应铺设防静电胶皮,且防静电胶皮需接地。静电胶皮安

ESD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1目的 本文件旨在规定防静电控制技术规范,为产品在元器件进料、制造、贮存、包装等各个环节提供明确可靠的技术支持,从整体上提高公司静电防护和控制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供应商和合作方的供应链体系内部静电防护工程的设计、使用、管理、维护和检测。同时,此标准也适用于公司的电子设备的最终用户的静电放电控制。 3职责权限 3.1公司组织结构和职责 公司控制组织结构框图: 3.1.1公司管理小组负责公司的防静电控制规范、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组织 抽查和评审,确保公司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3.1.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的静电防护措施的执行。 3.1.3品管部负责公司各部门日常执行状况的监督,包括实施情况的定期检查﹑抽测和测试。 3.2外协厂:外协厂必须达到控制最基本要求: 3.2.1建立培训制度,包括每年的周期性培训 3.2.2敏感等级分类定义 3.2.3建立区域 3.2.4操作与包装的防静电要求 3.2.5执行月度、季度、年度稽查 4术语定义 :指静电防护。 : 指静电防护区域。 5工作程序 5.1的划分与标识 5.1.1的划分 必须具有如下的基本环境要求: ⑴明确的区域界限和防静电警示标志。

⑵对区域内的所有导体包括人员可靠接地。 ⑶消除一切不必要的静电产生源。 ⑷静电敏感器件必须远离静电源至少100厘米处。 b.根据本公司产品器件的静电敏感度等级,将本公司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00V。防护要求为:(1)静电敏感度等级防范要求为200V,应尽量避免产生200V以上的静电电荷源,如不能避免,应通过有效方式消除。 (2)采用防静电标识与其它区域分隔开,未采取有效防静电措施的人员、设备、物料、工具等皆不得入内。 (3)进入本区域应作好人员防静电要求,包括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鞋套)、腕带或手套并作人体综合电阻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 5.1.2标识 防静电工作区、防静电包装材料和转运工具、设备仪器的接地等都应该具有防静电标识。防静电标识的作用是警示任何靠近防静电工作区的人员,区域内存在静电敏感器件的操作;警示任何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对该器件的操作必须进行静电防护。 (1)任何防静电工作区都必须有区域标识,除非此工作区位于静电安全工作区内。标识上应注意说明,如“注意:静电安全工作区“或其同意语。“放电”,“注意”,“危险”等标示对静电控制是不合适的。标识所在的位置及其大小应该至少保证在距离工作区1米时清晰可见。 (2)应该使用黄底黑字的地板胶带将每一个防静电工作区围起,的边界线如(图A)中所示,它由黄黑双色的平行四边形图案相间构成,其宽度为4~5。是专门用来标志静电敏感区的区域界限的。(3)需要在静电安全工作区的每一个入口和出口放置防静电标识牌和控制说明。 (4)防静电器材、工具和静电敏感物料都必须具有明显的防静电标识,防静电接地系统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识说明。 (5)防静电容器(防静电周转箱,防静电元件盒等),元件架和运输车等器材上应有防静电标志,其标志应置于明显且不易受到磨损的地方。如图B, (6)经过防静电液处理的物品和场所也应有防静电标志。如图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