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百科 危险的信号
地震危险性的地震警示信号

地震危险性的地震警示信号地震危险性的地震警示信号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而又具有巨大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它常常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陡然来袭,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地震研究中心的任务之一是通过警示信号来提前通知人们,以减少地震造成的危险和损失。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震警示信号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类型的警示信号。
一、地震的危险性1.1 地震的原因和危害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引发的,通常是地壳板块相互摩擦或移动导致的。
地震的危害因地震的震级、深度和距离等因素而异。
它可以引发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破坏建筑物、道路和桥梁,导致火灾、电力中断和供水问题。
最严重的地震甚至可能导致数以千计的人员伤亡。
1.2 地震的不可预测性地震的不可预测性使其成为一种特别危险的自然灾害。
尽管科学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仍然没有可靠的方法来预测具体的地震时间、地点和强度。
因此,地震研究中心致力于发展地震警示系统,以在地震发生前提供尽可能早的警示。
二、地震警示信号的重要性2.1 提前警示的价值地震警示信号的目的是提前通知人们潜在的地震威胁,使他们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来保护自己和财产。
提前警示可以减少伤亡,帮助人们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避免危险的建筑物,准备好急救设备,以及切断天然气和电力等服务,以减轻地震的影响。
2.2 不同类型的地震警示信号地震警示信号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地震预警和地震警报。
2.2.1 地震预警地震预警是一种用于检测和预测地震的系统,通常利用地震传感器网络来监测地震的初期震动波。
这些系统可以在地震主震波到达之前的几秒到几十秒内发出警报。
虽然这段时间很短,但对于采取紧急措施来说是宝贵的。
2.2.2 地震警报地震警报是在地震已经发生时发出的信号,旨在通知人们可能有余震的风险。
余震通常在主震后不久就发生,它们可能比主震更小,但仍然具有潜在的危险。
地震警报的目标是提醒人们保持警惕,避免暴露在继续的地震风险中。
2.3 地震警示信号的挑战尽管地震警示信号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它们也面临一些挑战。
应当注意的八个起重机危险信号范本

应当注意的八个起重机危险信号范本起重机是一种用来移动和举升重物的工业机械设备,因其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所以在操作起重机时必须特别注意安全。
以下是八个常见的起重机危险信号,详细范本如下:1. 吊钩与物体之间存在明显的摇摆可能原因:起重物体悬挂不稳定,天气影响,吊钩和起重物之间的连接不牢固等。
危险信号:应立即停止起重机的操作,并采取措施稳定起重物体。
检查吊钩和起重物之间的连接是否安全,如有必要,重新悬挂起重物体。
2. 吊钩或起重物体被卡住或卡死可能原因:起重物体与其他物体或结构碰撞或交叉,并导致卡住或卡死。
危险信号:应立即停止起重机的操作,并检查吊钩或起重物体所卡住的位置。
如果可能,移动其他物体或结构以释放吊钩或起重物。
3. 起重机发出异常噪音或震动可能原因:起重机的部件出现故障或磨损,使用不当或未经维护。
危险信号:应立即停止起重机的操作,并检查起重机的部件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故障或磨损,应立即进行修理或更换。
4. 起重机超载或负载过重可能原因:起重机操作员误判或忽视负载的重量,超过了起重机的额定负载。
危险信号:应立即停止起重机的操作,并检查负载的重量是否超过了起重机的额定负载。
如果超载,必须减少负载的重量或更换更大的起重机。
5. 起重机的移动速度过快或过慢可能原因:起重机的控制系统故障,操作员的操作失误或违规。
危险信号:应立即停止起重机的操作,并检查起重机的控制系统。
如果发现故障或操作失误,必须修理或更换控制系统,并重新教育操作员。
6. 起重机运行不平稳可能原因:起重机的支架或基础不稳定,操作员的操作失误或违规,风速过大等。
危险信号:应立即停止起重机的操作,并检查起重机的支架和基础是否稳定。
如果发现不稳定,必须采取措施加固支架和基础。
7. 起重机的电气系统故障可能原因:起重机的电气系统部件老化,潮湿或受损,电源问题等。
危险信号:应立即停止起重机的操作,并检查起重机的电气系统。
如果发现故障,必须进行修理或更换电气部件。
雷电预警信号

雷电预警信号引言:雷电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它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当雷电形成时,它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和电源,可能对人类、动物和设施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对雷电预警信号的了解和遵守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雷电预警信号的含义、应对措施以及保护自己和财产安全的方法。
一、雷电预警信号的含义雷电预警信号是指为了提醒人们注意雷电危险而发出的特定信号。
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预警信号系统,但通常都包括声音和灯光警报等多种形式。
这些信号的目的是提醒人们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雷电危险。
在不同地区,雷电预警信号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及时了解本地的雷电预警信号系统,并妥善利用。
二、雷电预警信号的种类和警示阶段雷电预警信号通常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警示阶段。
以下是常见的雷电预警信号种类和警示阶段的概述:1. 低等级警报:低等级警报表示雷电距离相对较远,暂时不会对人们造成直接威胁。
尽管如此,在收到低等级警报后,人们仍然应该保持警觉,做好应对措施的准备。
2. 中等级警报:中等级警报意味着雷电距离逐渐接近,人们应该立即采取防护措施。
这可能包括提前回到安全地点、避开高高的区域和杂乱的地方,以及保持远离水体。
3. 高等级警报:高等级警报代表雷电非常接近,人们应该立即寻找安全的内部空间或避雷设施。
避免站在露天地区、高地、树下或者任何高水平暴露的位置。
避免接触任何金属物体,并迅速查找接地良好的避雷设施。
三、雷电预警信号的响应措施在收到雷电预警信号后,人们应该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 寻找合适的避难场所:雷电常常发生在露天场所,如野外、高山等,因此在雷电预警信号响起后,应尽快寻找安全的避难场所。
室内是最安全的避雷位置,如建筑物、电线杆等。
如果在户外且没有室内可用,可以选择躲进车内,但要确保车辆有金属屋顶以便提供一定的保护。
2. 避免高处和开放空间:在雷电预警信号期间,尽量避免站在开放空间和高处,如山顶、高楼大厦、高耸的物体旁边等。
户外遭遇危险时的各种求救信号(通用版)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户外遭遇危险时的各种求救信号(通用版)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accidents.户外遭遇危险时的各种求救信号(通用版)在野外,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各种灾难会不期而至。
对野外生存者来说,及时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困境,通知别人,求得救援,至关重要。
遇险求救时,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别人取得联系。
发出的信号要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同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条件,发出不同的求救信号。
一般情况下,重复三次的行动都象征寻求援助。
烟火信号燃放三堆火焰是国际通行的求救信号,将火堆摆成三角形,每堆之间的间隔相等最为理想,这样安排也方便点燃。
如果燃料稀缺或者自己伤势严重,或者由于饥饿,过度虚弱,凑不够三堆火焰,那么因陋就简点燃一堆也行。
记住,有时候不可能让所有的信号火种整天燃烧,这种情况下应随时准备妥当,使燃料保持干燥,一旦有任何飞机路过,就尽快点燃求助。
火堆的燃料要易于燃烧,点燃后要能快速燃烧,因为有些机会转瞬即逝,白桦树皮就是十分理想的燃料。
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汽油,但不可将汽油倾倒于火堆上,用一些布料做灯芯带,在汽油中浸泡,然后放在燃料堆上,将汽油罐移至安全地点后再点燃,火势行将熄灭添加汽油时,要确保添加在没有火花或余烬的燃料中,否则爆燃的火苗会伤及自己。
在白天,烟雾是良好的定位器,火堆上添加些绿草、树叶、苔藓和蕨类植物都会产生浓烟,浓烟升空后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对比,易受人注意。
其实,任何潮湿的东西都产生烟雾,潮湿的草席、坐垫可熏烧很长时间,同时飞虫也难以逼近伤人。
注安-危险危害因素辨识要点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一、重要概念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F,C)式中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死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一旦有某个触发条件触发,就可发生事故二、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类。
l.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丫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明火危害。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危害(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危害(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在海上遇到这些“信号”就要警惕啦!

在海上遇到这些“信号”就要警惕啦!
下列信号,不论是一起或分别使用或显示,均表示遇险需要救助
1、每隔约1分钟鸣炮或燃放其他爆炸信号一次;
2、以任何雾号器具连续发声;
3、以短的间隔,每次放一个抛射红星的火箭或信号弹;
4、以任何发信号方法发出的由《莫尔斯信号规则》中的···———···(SOS)信号组构成的信号;
5、无线电话发出“梅代”(MAYDAY)语音信号;
6、《国际简语信号规则》中表示遇险的信号N.C.;
7、由一个球体或任何类似球体的物体及其在上方或下方的一面方旗所组成的信号;
8、船上的火焰(如从燃着的柏油桶、油桶等发出的火焰);
9、火箭降落伞式或手持式的红色突耀火光;
10、放出橙色烟雾的烟雾信号;
11、两臂侧伸,缓慢而重复地上下摆动;
12、在下列频道或频率上发出的数字选择性呼叫(DSC)遇险报警信号;
(i)甚高频第70频道;
(ii)2187.5kHz,8414.5kHz,4207.5kHz,6312kHz,12577kHz or 16804.5kHz频率上的中频/高频;
13、船舶的Inmarsat或其他移动卫星业务提供商的船舶地球站发出的船到岸遇险报警信号;
14、由无线电应急示位标发出的信号;
15、无线电通信系统发出的经认可的信号,包括救生艇筏雷达应答器。
除为表示遇险需要救助外,禁止使用或显示上述任何信号以及可能与上述任何信号相混淆的其他信号。
应注意《国际信号规则》、《商船搜寻和救助手册》的有关部分,以及下述的信号:
(1)一张橙色帆布上带有一个黑色正方形和圆圈或者其他合适的符号(供空中识别);
(2)海水染色标志。
深入了解危险 (小班安全第一课)

深入了解危险 (小班安全第一课)简介该文档旨在向小班的学生们介绍有关安全的重要概念,重点关注危险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深入了解危险,我们可以做出明智的决策并确保自身的安全。
危险的定义危险是指可以对人们的生命、身体或财产造成伤害、损失或危害的潜在因素或条件。
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危险,例如火灾、溺水、电击、交通事故等。
了解这些危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或危险。
危险的种类危险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种类:1. 物理危险:这些危险涉及到物体的特性和状态,比如锋利的刀具、火焰、高处等。
我们应该学会正确使用和处理这些物体,同时注意避免接触到它们带来的危险。
2. 化学危险:这些危险与化学物质和材料有关,比如有毒的药品、腐蚀性液体等。
我们需要了解正确的使用和储存这些物质的方法,以避免受到化学危害。
3. 生物危险:这些危险涉及到生物体,如细菌、病毒、动物等。
我们应该学会预防疾病传播和避免与危险动物接触的方法。
危险和安全意识了解危险的存在并不足以保证我们的安全。
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即时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危险对我们的影响。
这包括但不限于:- 遵守安全规则和指示:不靠近危险区域,正确使用安全装备等。
- 寻求帮助和报告危险:如果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找到合适的人员寻求帮助,并及时向相关方面报告。
- 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学会正确、安全地应对危险情况,如研究基本的急救知识等。
结论了解危险是提高安全意识和保护自己的关键。
通过从小班开始学习有关危险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潜在的危险并确保自身的安全。
GHS危险性符号

GHS危险性公示要素(图形符号)适用范围
GHS标签要素中使用了9个危险性图形符号,每个图形符号适用于指定的1个或多个危险性类别
以上为物理危害性
以上为健康和环境危害性
注意事项:
1、危险信息先后排序
当某种化学品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危险性时,安全标签的象形图、信号词、危险性说明的先后顺序规定如下:
(1)象形图先后顺序
物理危险象形图的先后顺序,根据GB 12268中的主次危险性确定,未列入GB 12268的化学品,以下危险性类别的危险性总是主危险:爆炸物、易燃气体、易燃气溶胶、氧化性气体、高压气体、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发火物质、有机过氧化物。
其他主危险性的确定按照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危险性先后顺序确定方法确定。
对于健康危害,按照一下先后顺序:如果使用了骷髅和交叉骨图形符号,则不应出现感叹号图形符号;如果使用了腐蚀图形符号,则不应出现感叹号来表示皮肤致敏物或者皮肤/眼睛刺激。
(2)信号词先后顺序
存在多种危险性时,如果在安全标签上选用了信号词“危险”,则不应出现信号词“警告”。
(3)危险性说明先后顺序
所有危险性说明都应当出现在安全标签上,按物理危险、将可危害、环境危害顺序排列。
2、颜色
标签内象形图的颜色根据GB 30000.X-2013的规定执行,一般使用黑色图形符号加白色背景,方块边框为红色。
正文应使用与底色反差明显的颜色,一般采用黑白色。
若在国内使用,方块边框可以为黑色。
3、标签尺寸
标签最低尺寸
参考:
/link?url=G74iAXBFtVzBVAavNfNUblN1TGLPM03Qm1KTi3l9NcOzcMFoS5QamVD9PO7if3y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危险的信号
1943年1月,天气非常寒冷。
一艘美国新造的巨型油轮正在交付使用,突然发生了事故:油舱不可思议地裂为两截。
据当事人回忆,油舱断裂前有一种嚓嚓的声响。
这声响和那灾难是否有关系呢?
在生活中也常见到类似的现象:儿童攀登树木,当树杈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时,危险就要来临了;有经验的矿工听到坑木的某种声音,便知道要发生事故;老农把西瓜拿到耳边,用手一按,根据西瓜受压以后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西瓜的生熟。
在金属世界,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象:如果找到金属锡,你不妨用两手反复地弯曲它,听!它“噼啪”、“噼啪”地提抗议了,这就是“锡鸣”。
精确的科学实验证明,材料承受机械负载时,它的内部会发射声波(包括听不见的次声波和超声波)。
这种现象就叫声发射。
强的声发射人耳可以听到,一般的声发射,我们是听不到的。
油舱断裂前的嚓嚓声绝非偶然,它是一种声发射。
许多重型机械与大型工程结构发生断裂之前都有过类似的嚓嚓声。
尤其严重的是,这些机械往往没有超载,事故是在安全应力下发生的。
嚓嚓声是多么危险而又多么重要的信号啊!那么,能不能利用声发射来预测断裂呢?
5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凯塞尔在做金属拉伸实验时,发现金属试样变形会发出微弱的声音。
这些微弱的声响使他想起了巨轮断裂等一系列事故,便对金属在拉伸或其他变形中的声发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凯塞尔和他的同事们发现,金属在塑性变形时发出的声响是由于内部产生位错运动而引起的。
要说明位错运动,就要从晶体结构谈起。
不计其数的固态物质共分两大家族,金属所属的家族名曰:“晶体”,食盐、水晶、冰都是晶体。
晶体中的分子、原子或离子是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好像运动场上的运动员表演“叠罗汉”,每个运动员在空间都有一定的位置。
叠罗汉的队形尽管琳琅满目,即都是由那些“罗汉”组成。
晶体分子、原子或离子的“队形”,叫做晶格。
在金属中的分子或原子虽每“人”都有一定的位置,但总有少量不守纪律者站错了队,而且在其中“暗藏”着外来的“奸细”——杂质。
这些地方就是“位错”,在那里隐藏着内部的“破坏分子”。
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而位错则是个缺口。
倘若有外力加在构件上,位错的地方就会出现裂口。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位错的运动往往导致裂纹和断裂。
重要的是,位错的运动并不是默不作声的,那些“破坏分子”的运动会产生音响,这就是声发射。
既然位错运动是断裂的前提,而声发射又是位错引起的,利用声发射来预测断裂,查找缺陷,防止事故,当然是可以的。
问题并不那么简单,金属的声发射信号远比周围的噪声微弱,而且有相当多是超声与次声,靠我们的耳朵去听,常常听不到,或者到时已经无力挽救了。
到了60年代,由于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利用电子技术已经能把声发射信号和环境声区别开。
电子“耳朵”能“听”到位错的动静,于是产生了理论的声发射检测技术。
近十年来,声发射技术发展较快,在航空、航天、原子能以及金属加工方面大显身手;在巨大的高压容器、发动机和核反应堆旁,声发射监测器正在默默无声地工作着,保卫着人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