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减的简便计算

合集下载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P21例4,完成P21“做一做”,P22~23“练习六”第1、3、5、6、8、9*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连减的简便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2.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在计算和解决连减问题中灵活、合理地选择算法,感受数学运算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新课1.师生玩对口令游戏。

游戏一:老师说一个数,你对的数要与老师说的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数。

(如:153和47)游戏二:老师说一个数,你对的数要与老师说的数相减能凑成整百数。

(如:234和34)2.同桌之间玩对口令游戏,规则同上。

3.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而且发现在计算过程中合理使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那减法运算中会不会也存在某些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连减的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运用已有知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而复习铺垫则能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这里通过“凑整”的对口令游戏和对加法的运算定律的简单回顾,引发思考,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设空间,实现高效课堂。

二、合作探究,掌握性质1.在解决问题中初步理解减法的性质。

(1)创设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教科书P21例4的主题图。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个骑自行车旅行的李叔叔吗?看,李叔叔在查阅旅游资料。

【教学提示】你从图上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情预设】我了解到李叔叔看的这本书一共有234页,他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要求的问题是李叔叔还剩多少页没看。

【设计意图】枯燥、单一的计算很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这里仍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进行情境呈现,通过主题图把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融入到学生熟悉的读书活动中。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溱水路小学吴晓丽《连减的简便计算》是一节计算课,而学好《简便计算》对学生今后的计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感知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在教学中,我先创设生活情境,从而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去。

以生活经验的借助,思考数学问题。

把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现对本节课的设计和课堂中的教学处理作如下反思:传统的计算教学很枯燥、乏味,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要解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之后,我大胆放手,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还剩多少钱?”这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学问题。

由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不同,他们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不一样,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最后得出三种解法(234-66-34 ,234-(66+34),234-34-66 ),(但学生并未出现第一种解法,而我在课堂上我对此有点犯傻,浪费了些时间,有点强行把学生拉到也可以这么理解这道题的问题上。

因此,对于如何把握当课堂中学生的生成没有出现教师预设情况时,还需要多点实践,改进自己的这方面缺点。

之后细细想了想,当出现种情况时,教师可以直接自己出示第一种解法,并告诉学生:“老师这还有一种方法,你看这个算式可以怎么理解?”再让学生讲讲算理,这样便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在解决三个算式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算式,再问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算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瞬间被激活。

在这一过程,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有效地获得数学思想方法,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让学生学会灵活地选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我安排了一场比赛,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按计算顺序来计算,一组用新方法(简便方法)计算。

《连减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

《连减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

《连减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第一章:引入连减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连减的定义和意义。

能够识别和列出简单的连减算式。

1.2 教学内容通过举例说明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规则。

1.3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连减的场景,如购物时减去多个物品的价格。

让学生尝试列出简单的连减算式,并讨论运算顺序。

1.4 教学活动引入连减的概念,解释其意义。

举例说明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规则。

学生练习列出简单的连减算式,并讨论运算顺序。

第二章:连减的图示表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使用图示表示连减运算。

理解图示表示与数学表达式的关联。

2.2 教学内容介绍连减的图示表示方法,如线段图、圆圈图等。

解释图示表示与数学表达式的对应关系。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示工具,如线段图、圆圈图等,展示连减运算。

让学生通过图示表示连减算式,并解释其与数学表达式的关联。

2.4 教学活动介绍连减的图示表示方法,并展示实例。

学生尝试使用图示表示连减算式,并解释其与数学表达式的关联。

第三章: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简便方法快速计算连减算式。

3.2 教学内容介绍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如交换减数的位置、结合相邻的减数等。

解释简便计算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3.3 教学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展示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练习,掌握简便计算方法。

3.4 教学活动介绍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解释其原理和步骤。

学生通过实际计算练习,掌握简便计算方法。

第四章:连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将连减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能够解决涉及连减的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问题展示连减的应用,如购物时的折扣计算、体重减轻等。

解释解决实际问题时连减的运算步骤和策略。

4.3 教学方法使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连减运算。

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练习,掌握连减在实际中的应用。

4.4 教学活动介绍连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展示实例。

连减的简便计算

连减的简便计算

连减的简便计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连减计算。

无论是在数学课堂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连减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计算方法。

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连减可能会变得非常复杂和困难。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并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首先,连减是一种便捷的计算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计算一系列相同的减法运算。

当我们遇到需要计算多个相同减数的情况时,连减就会派上用场。

例如,我们需要计算20减去3、再减去5、再减去7这样一系列的数。

在进行连减计算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规律来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将被减数写在前面,然后依次减去后面的减数。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我们可以将后面的减数转化为加数,然后使用加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以前面的例子为例,我们可以将20减去3转化为20加上负的3,即20 + (-3)。

然后,我们再将结果减去5,即 (20 + (-3)) - 5。

最后,我们再将结果减去7,即 ((20 + (-3)) - 5) - 7。

通过这种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减法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加法运算。

这不仅可以节省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效率。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除了使用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进一步简化连减的计算。

首先,我们可以将相同的减数组合在一起。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计算20减去3、再减去3、再减去5,我们可以将前两个3相加,得到6,然后再减去5。

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进行一次减法运算,而不是多次重复计算。

其次,在进行连减计算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法则和特殊性质进行简化。

例如,当我们需要连减的数是连续递增或连续递减的数时,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数列求和的方法进行计算。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避免出错。

最后,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不仅适用于数学课堂上的计算,也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连减的简便运算

连减的简便运算

分配律的使用
总结词
通过分配律,将连减问题中的公共因子提取出来,简化计算 。
详细描述
在连减问题中,如果有多个减数,可以将公共因子提取出来 ,即a-(b+c)=a-b-c。通过分配律,将公共因子提取出来,从 而简化了计算。
代数变形技巧
总结词
通过代数变形技巧,将连减问题转化为更简便的形式。
详细描述
在连减问题中,可以通过代数变形技巧,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将问题转 化为更简便的形式。例如,可以将a-(b+c)=a-b-c转化为a=b+c-a。这样可 以简化计算过程。
简便运算的含义
含义
简便运算是一种通过运用数学技巧和规律,简化复杂计算过程的运算方法。
目的
目的是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速度,使得计算变得简单、快捷。
连减简便运算的实现方法
方法一:结合律法
应用:a-b-c=a-(b+c)=(a-b)-(c+b)。
分配律:对于连减运算,可以将减法分配到各个加数上 ,即a-(b+c)=a-b-c=(a-b)-c。
连减的简便运算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连减的简便运算是什么 • 连减的简便运算的技巧 • 连减简便运算的实例 • 连减简便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 连减简便运算的注意事项
01
连减的简便运算是什么
连减的定义
连减定义
连减是一种数学运算,指在一个减法运算中,连续减去两个 或多个数。
运算符号
用“-”表示连减符号,表示后面的数依次从前一个数中减去 。
结合律:对于连减运算,可以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即ab-c=a-(b+c)。 方法二:分配律法
应用:a-(b+c)=a-b-c=(a-b)-c=(a-c)-b。

四年级上册数学连减的简便计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连减的简便计算
第14页/共29页
填上正确的运算符号
300-105=300-100 5
-
=300-(100+ 5)
300-95 =300-100+ 5 =300-(100- 5)
第15页/共29页
1.在 里填上运算符号
289-102=289-100 2=289-(100 2)
498-207=498-200 7=498-(200 7)
一个数连续减 234-66-34
去两个数等于减去
这后两个数的和。 =234-(66+34) =234-100 =134
第2页/共29页
在连减算式 中,可以先减第 二个减数,再减 第一个减数。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
第3页/共29页
看看哪个方法最好.
⑴ 800-138-162 ( ) ⑵ 472-49-272 ( )
234-95 =234-100 5=234-(100 5)
第16页/共29页
填上正确的运算符号
655-(200+55)=655-200 55
-
75743-(300-57)=743-300+
第17页/共29页
2.把下列算式去掉括号
543-(95-57) 468-(89-32)
559-(143-41)
1
么规律吗
0 50+20-5-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 里,如果只有加减
10
法,可以带着符号
任意交换位置。
注意:第一个数 不能交换位置
第23页/共29页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672 +64-72+36
=67272+64+36 =(67272)+(64+36) =600+100=700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减的简便计算邹红梅教学目标: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探索、研究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时,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

一、游戏引入对口令游戏1、师说一个数,生对的数要与师说的数的和能凑成整百。

2、师说一个数,生对的数要与师说的数的差能凑成整百。

小结: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可以用凑整的方法来使计算更简便。

同学们在游戏中已经体会到,下面我们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起来探讨在连减中怎样使计算更简便。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1、出示情境图:“五星”学雷锋小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品并回收,一段时间后共积攒了346元钱。

大家决定用这笔钱买一些图书充实班级图书角。

买故事书花了154元,买科技书花了46元,还剩多少钱?2、提问:你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请你们用一个算式表达出来。

〔学生独立列式 教师巡视〕4、指名学生汇报。

师板书:346-154-46 346-〔154+46〕 346-46-1545、学生分别计算这三道题。

算完后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

指名板演。

6、汇报:〔1〕判断对错。

〔2〕说一说你在计算时的发现和感受。

〔三题结果一样,第二、三题更好算〕〔3〕总结规律。

〔课件出示〕我们得出三个算式的结果相等,也就是说:346-154-46 〔=〕 346-〔154+46〕〔=〕346-46-154指名学生黑板写出公式。

a-b-c=a-(b+c) =a- c – b〔课件出示〕7、分析算法。

如果把346改成354,354—154—46你会选择什么方法计算。

小结:进行连减计算时,可以根据算式中数字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使计算更简便。

出示课件填空。

8、出示452-〔76+52〕的算式这道题怎样进行简便计算?去掉小括号以后的算是应该怎样写呢?请你们试一试。

XXX数学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

XXX数学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

XXX数学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连减的简便运算》是数与代数知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小学数学课标》中强调: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在《小学数学课标》具体目标中规定:探索和理解运算定律,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把知识研究的过程本身作为一个课程目标努力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有不同的算法。

并且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尽可能使个别学生的创见为其他同学共享。

另外还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包括允许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选用不同的直观支撑,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

总之在本课中,要让学生正确理解连减算式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实质,能用连减的简便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研究连减的简便计算,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感知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可以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后一个减数,再减去前一个减数。

在教学中,我力求把减法的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问本节课是在理解与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连减的简便算法。

本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2、我的思考:(1)学生在计算四则式题时审题意识弱,不看数据特性,只循序渐进的按运算顺序计算,致使计算不轻便。

(2)学生在做四则运算时简算意识薄弱,没有审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所以出现了364-51-64=364-(64-51)的错误想法,没有运用简算;还有364-51-64=364-(51+64)错用运算性质,致使题目做起来不简便的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减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对应算法的意识与水平,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灵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用简便方法解决连减计算题。

2、教学难点是观察数字特点,选择最恰当的简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生疑
1、竞赛
出示两组题,分男女各算一组,比赛看哪组同学即对又快?(幻灯片出示)
第一组(男生做)第二组(女生做)
136-65-35 136-(65+35)
362-87-113 362-(87+113)
545-149-251 545-(149+251)
根据比赛的结果提问:男同学输了,服不服气呀?你们就不想知道女同学为什么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2、发现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猜想
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
4、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能够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5、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能够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
6、举例验证
7、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

二、探讨新知
1、师:小明是爱读书的孩子,想知道他在读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吗?出示:这本书共
有234页,小明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还剩几页没有看?
师: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

234-66-34 234-(66+34)234-34-66
(1)、分别说算理
(2)、交流、比较
师:这3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和理由
2、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3、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算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才选择具体的算法来计算,我想下面的这道题你们也一样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

4、即时练习。

528-53-47 470-254-46 545-167-145
三、巩固提升
1、判断:他们算的对吗?
325-175-25 672-36+64
=325-(175-25) =672-(36+64)
=325-150 =672-100
=175 =572
师:刚才我们所讲的简便计算方法只适用于连减运算.(板书:连减运算中)所以在计算时,要先认真审题。

2、连一连.让学生通过连线了解减法性质也能够倒过来使用。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总结:在计算连减时,先要认真审题,再根据数字的特点,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实行计算。

4、算一算。

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审题。

搞清已知“样品现价2255元”是降了再降后的价钱,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原价是多少钱。

四、小结
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能用到简便计算的地方,希望同学们能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五、欣赏音乐。

鼓励学生多读书。

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41页练习七的2、3题。

板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
a-b-c=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