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膏方的制备及讲义注意事项创新
中药膏方的制备及应用详解演示文稿

第10页,共33页。
二、膏方的临床应用
既然膏方只是一种剂型,其功效只能根据组成膏方的药味来确定,那么,只要辨证 组方,理论上应该可以用于人多数疾病。 ❖ l、治外科疾病: 《圣济总录》“一醉膏”,以没药、瓜蒌、甘草,酒煎成膏,治 “发背、脑疽及一切恶疮”再如《洞大奥旨》“文武膏”,刚桑椹、夏枯草两昧熬 膏,每服二匙,白汤化下,一日三次,治“瘰疬,一月即愈”。
第4页,共33页。
❖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皇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 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 的最早记载。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 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
❖ 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 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 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
第11页,共33页。
❖ 4、治男科疾病:如《辨证录》“三仙膏”,用熟地、人参、丹皮、制 成膏,治疗男子“血精”。
❖ 5、治妇产科疾病,如《千金要方》有一首预防难产的膏方,叫“滑胎丹 参膏”,组成为丹参、川芎、当归、蜀椒”等。功效为“养胎,令滑易 产”。
❖ 6、治儿科疾病,如《千家妙方》“二冬膏”,用“天麦冬、瓜蒌仁、 橘红、百部、天竺黄等制膏,用于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治疗百日 咳。
❖ 病情较重、体质较强的人,剂量可以稍大; 病轻或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用量宜小。
❖ 有滋补作用、药性较平的膏方,用量可大些; 含药性剧烈的膏方,用量宜小,应从小剂量 开始,逐步增加。
熬膏药的配方和流程

熬膏药的配方和流程
熬膏药是中草药中重要成分之一,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
但是,要熬制膏药,必须根据药物的配方和加工程序正确执行,因为熬制的技术问题会影响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一、膏药配方
每种膏药的配方不同,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药材,各种药物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有些需要加工药材,把它彻底细碎,然后混合,以达到最佳的结果。
二、熬膏药流程
1)制:将配制好的原料放入容器中,熬制时先将原料粗磨,将药材研磨成粉。
2)液:用火加热,将药材中的活性成分转化成溶解在水中的药物。
3)却:将药液分几次放入桶或桶子中,然后将液体冷却到室温,以让药液凝结变稠。
4)型:将药液放入模具中成形,然后将模具入窑,窑烧膏药,使其结成膏状药物。
三、注意事项
1)烧时,应把熔融的膏药放在室温环境中,保持一定的温度,以防止膏药结块或发热;
2)成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药物会失去其活性成分;
3)物凝固时间以及温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温度过高或凝固时
间过长,药物会发生结块,粘合效果不佳。
总之,熬膏药需要掌握正确的配方和流程,才能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这是熬膏药的基本要素,应该重视,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熬制膏方的方法与讲究

熬制膏方的方法与讲究
膏方的熬制讲究六个字:方、药、水、器、火和蜜。
方
“方"指的是药方。
药方分为两种,一种是主治医生开据的中医药方;第二种指的是千百年记载的传统药方。
药
“药”指的是中药调剂的抓药技术,要做到“精准”,即计量要精、药味需准。
水
水的使用也极有讲究,水,需采用高度的纯净水,这样既可以保证膏方的质量,又不会加重病人如结石的病症。
器
膏方熬制的器皿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通常在熬制中药时都会使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受酸碱腐蚀的砂锅,但是砂锅不易做成大型器皿,因此我们将耐酸碱性好、抗腐蚀性强的紫铜锅作为熬制的器皿。
火
火候是成药前的关键,再将药材放入锅中后,倒入相比于药材8倍的水进行大火煎煮。
根据药材的不同情况,文火煎煮3-4个小时,将煮出的药汁儿清出后继续倒水煎煮,这样的程序要持续4遍。
箅出的药汁集中静置12小时以上沉淀后再进行过滤,将澄清的药汁用文火进行16个小时的浓缩,并不停地搅拌,直到“滴水成珠”的清膏出现。
蜜
最后一道“蜜”的工序则更加讲究,蜂蜜不仅起到改善口味的作用,还是一种天然的防腐制剂。
但是入膏方的蜂蜜并不是普通的蜂蜜。
膏方中所用的蜂蜜需要进行锻制成115度-117度的“炼蜜”。
再将清膏与其混合,最终制作成浓稠的膏方,适合长期调养食用。
在熬制益甄膏过程中,严格保持无菌环境,熬制人员必须戴头套,口罩。
成品盛装的器皿至少需要经过6次酒精消毒等等,全程都是高标准严要求。
中药膏方的制作与配方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中药膏方的制作与配方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药膏方的制作工艺、配方流程及注意事项详解中药膏方,源自中国古代医学,是一种将多种中药材熬制成稠厚膏状的治疗方法,具有滋补养生、调理体质的效果。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一、准备原料制作中药膏方需要准备以下原料:1.中药材:根据膏方所需功效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如当归、熟地黄、枸杞子、黄芪等。
2.糖类:如冰糖、红糖、白糖等,用于调节膏方的口感和甜度。
3.蜜类:如蜂蜜、蜂王浆等,用于增加膏方的营养价值和滋补作用。
4.胶类:如阿胶、鹿角胶等,用于提高膏方的粘稠度和稳定性。
5.水:用于浸泡、烊化和熬制膏方。
二、浸泡烊化1.将中药材洗净,浸泡在水中,一般浸泡时间约为2-4小时,以充分渗透中药材。
2.将浸泡后的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熬煮,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逐渐溶解在水中。
3.熬煮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避免糊锅,同时根据需要加入糖类、蜜类、胶类等原料,搅拌均匀。
4.待所有原料充分溶解后,将熬好的药液过滤,去除药渣,得到清澈的膏液。
三、浓缩收膏1.将过滤后的膏液倒入锅中,大火加热,同时不断搅拌,防止膏液粘锅。
2.待膏液逐渐变稠,改小火慢慢熬煮,并继续搅拌,使膏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膏液变得越来越粘稠。
3.待膏液完全浓缩成膏状后,即可关火,稍凉后装入容器中备用。
四、过滤澄清1.将浓缩收膏后的膏方倒在干净的布上,晾至常温。
2.用刀将膏方切割成小块,方便后续过滤。
3.将小块膏方放入过滤网中,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和异味物质。
4.将过滤后的膏方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熬煮,使膏方中的杂质和异味物质进一步去除。
5.熬煮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避免糊锅,同时根据需要加入糖类、蜜类等原料,搅拌均匀。
6.待膏方再次浓缩成膏状后,过滤去除杂质和异味物质,得到清澈透明的膏药。
五、凉膏收贮1.将过滤后的膏药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晾至常温。
2.将晾好的膏药密封保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3.需要使用时,根据需要取出适量膏药,用开水冲服或直接食用均可。
制作中药膏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每一步都需要注意细节和技巧。
通过准备原料、浸泡烊化、浓缩收膏、过滤澄清和凉膏收贮等步骤,可以制作出具有滋补、调理作用的中药膏方。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1. 引言中药膏方是传统中医药中常见的制剂形式之一,它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炮制处理,配合辅料制成的膏剂。
中药膏方通常应用于外用治疗,具有温通、散结、消肿、止痛等功效,对于一些皮肤疾病、外伤、扭伤等有独特疗效。
本文将介绍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制作中药膏方的基本过程。
2. 材料准备准备好以下材料:•中草药(根据具体膏方的选用)•辅料(如凡士林、植物油、蜂蜡、蜂蜜等)•酒精消毒液•研磨器具(研钵、研杵等)•过滤器具(纱布、滤网等)•容器(炼瓶、罐子等)•量杯、注射器等。
3. 制作步骤步骤一:准备草药1.将所需的中草药按比例准备好,根据膏方的配方进行称量。
2.打开酒精消毒液,将使用的器具(研钵、研杵、容器等)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环境。
步骤二:研磨草药1.将已消毒的研钵和研杵准备在案板上。
2.将需要研磨的草药放入研钵中。
3.用研杵按照规律的动作磨碎草药,直至达到细腻的状况。
步骤三:制作草药浸膏1.将制作好的草药粉(研磨好的草药)放入容器中。
2.根据膏方的要求,将适量的辅料(如凡士林、植物油等)加入容器中。
3.在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用量杯或注射器进行准确测量。
4.用瓷棒等工具将草药和辅料充分搅拌均匀,直至形成均一的草药浸膏。
步骤四:过滤和炼制1.将制作好的草药浸膏倒入炼瓶中。
2.用纱布或滤网等过滤器具将草药浸膏中的固体颗粒过滤掉,得到纯净的草药液体。
3.将炼瓶放入加热水池中加热,用小火慢慢炼制,注意防止炼瓶爆炸。
4.不断搅拌炼煮中的草药液体,直至草药液体变浓稠、黏稠。
步骤五:存储和使用1.炼制完成后,将草药膏放置凉透,待其自然凝固。
2.将凝固的草药膏装入容器中,密封保存。
3.使用时,取出适量的草药膏擦拭或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
4. 注意事项•在制作中药膏方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无菌工具和器皿,防止细菌感染。
•制作中药膏方时,应严格按照膏方的比例和步骤进行操作,不可随意更改。
老中医:膏方的服法与用量及制膏注意事项

膏方的基本要点1.膏方中的中药以饮片为主体,还包括细贵药、胶、糖、辅料等组成。
2.尽量多选用易出膏的药物,如黄精、玉竹、怀山药、山萸肉、桑椹子、薏仁米等,尽量不用草药、矿物化石贝壳类药物,以利于膏滋的形成。
3.药味一般相当于汤剂的2~3倍左右,处方总量为常用每日量的15剂左右。
4.生晒参、西洋参等每日用量3~5克,不超过10克;野山参每日不超过0.5克,蛤蚧粉每日不超过2克,河车粉每日不超过2克,西红花每日不超过0.5克,冬虫夏草每日不超过1克,珍珠粉每日不超过1克。
5.收膏用胶一料总量300克左右,用糖一料总量300克左右。
一料膏滋总量3000克左右。
6.一料膏方服用时间一般为30~50天。
7.人参、虫草等贵重药材应用文火另煎或碾粉末于收膏时调入膏中。
膏方的服法与用量1.冲服、调服、噙服(含化),通常每次15~30毫升(30克左右),一天1~2次。
2.以开水调服,饭前为好。
胃有疾病者,可以饭后服用。
初次服用先以半量开始,饭后15分钟内服完,适应一周后,改为常规用法用量。
3.少用海腥、油腻、辛辣、油炸等食品,不饮浓茶、咖啡,戒烟酒,以利于膏方吸收。
4.不以萝卜为菜,以免与人参作用相拮抗。
5.感冒、腹泻、慢性病发作期、妇女月经期暂停饮用,待症状缓解或经期后再以续服。
膏方制膏注意事项房屋布局及要求:1.准备间。
膏方饮片核对,细料、贵重药称量核对等。
制作间→煤气灶或不锈钢夹层蒸气锅,通风设施以及下水道。
贮存间→整洁,足够的货架,消毒或净化装置,温度20℃以下,湿度45~65﹪。
2.制膏设备。
浸泡、煎煮、浓缩、压榨、过滤设备以及药液储存容器、膏方制备所用的专用铲片,如铜锅或煎药机、不锈钢桶、不锈钢筛网、竹片、膏方包装机。
加热一般采用液化气(天然气)灶、控温电炉或蒸气加热。
3.物料准备。
中药饮片调配、核对,贵重细料称量、核对后,需另炖或另煎,如人参类,贵重细料枫斗、西红花、虫草等;需打成细粉,如紫河车、珍珠粉等;需炒、碾碎或碾成泥状,核桃肉、芝麻等。
中药膏方与制作

膏方制作和传统膏方介绍开膏方的药方往往是很大一张,里面有二三十味药。
膏方最好请富有经验的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开具,医院和药店都可以代加工,患者也可以自己在家中熬治。
胡庆余堂煎制膏方的韩师傅介绍煎膏要领步骤一:饮片入冷水浸泡,然后入锅煎煮,若药方中进补药多,煎煮时间较长。
同时,把荤膏(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放入黄酒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步骤二:根据个人体质,可在药汁中加入适量冰糖、饴糖、蜂蜜,糖尿病患者可加入木糖醇。
煎煮浓缩药汁,沉淀。
离火待用。
步骤三:熬糖膏。
把蜂蜜或饴糖放入火上浓缩,待糖变稠。
步骤四:把浓缩药汁与糖膏混合,可加入适当盐炒核桃、芝麻调味,一并放入不锈钢锅或沙锅中用文火煎熬,不停搅拌,熬至黏稠状。
步骤五:离火,自然冷却。
用搪瓷罐、瓷罐、沙锅陈放。
若用沙锅存放,沙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
名中医为你开出“名膏方”国家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专家王会仍主治:亚健康、术后、病后体虚未复西党参(研末)250g、黄芪250g、白术120g、茯苓120g、甘草50g、熟地150g、全当归120g、川芎60g、白芍120g、桂枝60g、淮山药150g、陈萸肉120g、枸杞子120g、灵芝150g、陈皮60g、五味子60g、制黄精200g、玉竹120g、麦冬120g、巴戟肉120g、丹皮90g、杜仲120g、补骨脂120g、生米仁300g、龙眼肉60g、胡桃肉(研末)60g、阿胶250g、鹿角胶250g、黄酒250ml、冰糖250g。
(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省级名中医,儿科专家俞景茂主治:小儿哮喘太子参150g、天冬120g、熟地30g、炙冬花90g、黄芪120g、补骨脂90g、丹参90g、椒目45g、炙甘草50g、红枣150g、冰糖160g、阿胶120g、黄酒100ml、川贝粉30g。
(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此方为小儿固本克喘膏,可预防哮喘反复发作,有良好的抗哮喘复发作用。
妇科专家傅萍主治:子宫肌瘤气虚血滞、疾湿内停,结而成症,月经量偏多,宜扶正运脾攻湿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