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第六章税收效应理论
税收的经济效应PPT68页

最适所得税率呈倒“U” 型
税收效应
1.含义 是指税收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所产生 的影响,即征税对纳税人的影响。
2.内容 微观经济效应 宏观经济效应
1
第一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一、税收微观经济效应
主要研究税收对个人的影响
税收效应
税收收入效应
税收替代效应
二、税收收入效应
1、概念 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购买方面的影响, 表现为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 降低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2、机制 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 纳税人收入水 平下降 减少商品购买量 消费水平 下降
源配置效率方面也是所得税所不能取 代的。所以,最适课税理论首先承认 无论是商品税还是所得税都有其存在 的必然性。
2、税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目标 在复合税制情况下,主体税的选择影响到
税制的总体功能。
所得税适用实现分配公平目标,如果政府 的政策目标以公平为主,应选择以所得 税为主体税的税制模式。
2、最适商品课税理论要求开征扭曲性 税收。
政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获得完全的 信息,而且征税能力受到限制,按 逆弹性命题课征商品税不能保证生 产高效率,因此需征收其他扭曲性 税收。
要使商品课税具有公平收入分配功能, 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1)要有一套差别税率; (2)对必需品适用低税率或免税,对
奢侈品适用高税率。
商品税适用实现经济效率目标,如果政府 的政策目标以效率为主,应选择以商品 税为主体税的税制模式。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第一章税收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税收2。
征税对象3。
纳税人 4.税率 5.超额累进税率 6.减税、免税7.起征点与免征额8.税收体系1。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强制性的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2。
课税对象: 又称征税对象,即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物或行为3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4税率:是指政府征税的比率。
税率是税收制度得的核心,反映的是对课税对象征税的制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二、判断题1.在税收的“三性”中,强制性是税收的第一性。
(×)无偿性是第一性2.税收的“三性”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的基本标志,是鉴别一种分配方式(主要指财政收入)是不是税的基本尺度或标志。
(√)税收的重要意义3.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模式下,依据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税收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公债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税收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公债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4.税目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征税对象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5.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
(√)起征点规定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6.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
(×)纳税人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负税人是指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人7.当计税价格为含税价格,即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流转税额时,如果没有现成的含税价格,就需要组成计税价格。
第6章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第六章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在现代税制体系中,所有税种都影响经济行为。
它们在把资源从个人和企业那里转移到政府的过程中,会以某种方式改变各行为主体的决策和行为。
当然,不同的税种将对不同的经济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税收政策所产生的激励效应也不会相同。
本章主要考察税收对家庭储蓄、私人投资、劳动供给等微观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我们在详细分析税收对各种经济行为的影响之前,首先要理解经济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从某种程度上说,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是理解税收影响经济行为的关键。
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一般含义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价格变动情况下商品购买调整时使用的两个概念。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将会导致(1)你能以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比率发生变化;(2)你的收入的全部购买力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如果商品A的价格下降了,这意味着你为购买商品A可以少放弃一些商品B;同时,还意味着你的货币收入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A。
前者指的就是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后者指的就是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具体来说,收入效应是用来说明,一种商品购买量的增减,是因价格引起的某一固定收入购买力的变化造成的。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收入效应就会使人们以既定的收入购买的商品减少了。
简单来说,收入效应是指因收入的购买力下降或上升对商品消费所作的调整。
替代效应是指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人们用一种价格下降的商品替代其他价格保持不变的商品,增加对价格相对下降的商品的需求。
换言之,替代效应是指消费者因商品相对价格变化而对其开支结构所作的调整。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简要回顾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基本含义之后,我们用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即一种税完全由消费者负担的情况来说明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假定一个人的收入是固定的,他在衣服和食品这两种商品之间作出选择。
公共经济学 税收效应

政府课税造成课税商品产量减少,社 会福利损失(税收额外负担)
产量由q减少至q
*
税收总成本:A+B+C+D 税收总收益:A+C 税收的净效益: -(B+D)
政府课税,造成生产者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 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 替代可税或重税商品
X 政府对商品 X 征税, 的边际成 本升高,边际替代率提高,均衡 点C 沿TT线移动至C 点. X X 产量下降, 产量增加, 即 X 的生产相应替代了一部分X 的生产。
1 2 2 2
L1
劳动时数
三、税收与劳动投入:无差异曲线分析
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投人方面的两种效应是反向的。因此,要分析税收对劳动投 人的总效应或净效应,将收人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如图1010所示
,
(1)假定收入不变,课税使AB线调整 为DF线, 考察替代效应 L L2 P1 P2 , 1 (2)在(1)基础上课税使收入改变, DF线调整为CB线,考察收入效应 ,
10.3 税收与劳动投入
(1)对劳动投入的研究,不仅研究人们如何实现劳 动投入最大化,而且研究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和 闲暇之间的选择上有何影响。 (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供给 曲线的形状,当劳动者的供给曲线上扬时,课税 会使其减少劳动供给,增加闲暇;当劳动供给曲 线向后弯曲时,课税会使其增加劳动供给,减少 闲暇。
不同税种对劳动投入的效应不尽相同,图10-11揭示了人头税和比例所得税对纳 税人在劳动投入方面的效应区别
人头税: P
1
P3 , L 1
1
L3
, L
1
比例所得税: P
P2
4、税收职能、效应理论

税收效应一、税收效应1、税收效应(Tax Effect):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税收对经济所起的调节作用。
(税收效应是与税收中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2、思考:税收效应与税收职能的联系和区别。
3、税收效应的分类:(1)从税收对纳税人的影响来看,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所谓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课税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改变了纳税人的相对所得状况。
税收的收入效应本身并不会造成经济的无效率,它只表明资源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
但因收入效应而引起纳税人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等所作出的进一步反应则会改变经济的效率与状况。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
例如,累进税率的提高,使得工作的边际效益减少,人们就会选择休息来代替部分工作时间;又如对某种商品课税可增加其价格,从而引起个人消费选择无税或轻税的商品。
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妨碍人们对消费或活动的自由选择,进而导致经济的低效或无效。
(2)按影响的具体对象,可分为税收的行为效应(比如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储蓄,私人或企业投资等等按影响的不同层次,分为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消费行为与生产行为、私人储蓄、私人投资及劳动供给)与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经济增长、经济稳定、收入分配)。
)与福利效应(私人、企业及社会福利)。
(3)按影响的不同税收,可分为所得税、财产税、商品间接税、行为税的税收效应。
二、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1、为什么选择生产、消费、劳动力、投资、储蓄作为税收效应的研究对象:(1)微观经济学架构为基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行为(以收入及价格变动为媒介)(2)是对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解。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因为政府课税对纳税人在其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中做出的反应。
其研究的是2、税收对生产的影响税收对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对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是指政府对商品、所得或者财产课税使市场的供求数量较征税前有所下降,即造成企业实际收入或可支配收入的减少。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5.均等牺牲说要求每个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用绝对相等。比例牺牲说要求每个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
用与其税后效用之比相同。(V)他们的含义
6.古典学派亚当•斯密的“确实”、“便利”、“节省”原则实质上就是税收的经济效率。(X)行政效
率
7.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除了一次总付税(人头税)之外,其他任何税制都可能产生额外负担。所以
5.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来满足的社会共同需要,应有全社会的成员来分担,而这种分担又必须通 过向人民收费来实现。 (X) 人民课税来实现
6.牺牲说产生于19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法国)、穆勒(英国)以及英国
著名财政学家巴斯泰布尔等。这种学说认为,税收对于人民是一种强制征收,对于国家是一种牺牲。
3.一般说来,从价固定税率的形式有()。
A.产品从价固定税率B.行业从价固定税率C.地区从价固定税率D.幅度从价固定税率
4.减税、免税具体包括()。
A.减税B.免税C.起征点D.免征额
5.对于一个税种来说,按一种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被确定的纳税环节的多少,课征制度可以分为
( )。
A.—次课征制B.两次课征制C.多次课征制D.每次课征制
现实中的税收制度只能尽可能地接近中性,以减少额外负担或效率损失。(V) 税收中性
三、选择题
1.在现今理论界比较公认的税收原则有()。
A.财政B.稳定C.公平D.效率
2.瓦格纳的国民经济原则提出了()。
A.充分原则B.弹性原则C.慎选税种原则D.慎选税源原则
3.公平原则包括( )。
A.受益原则B.公正原则C.能力原则D.平等原则
4.税收有哪些职能?研究税收职能意义何在?
税收学原理学习题及答案(1)

第一章税收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税收2.征税对象3.纳税人4.税率5.超额累进税率6.减税、免税7.起征点与免征额8.税收体系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强制性的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课税对象: 又称征税对象,即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物或行为3纳税人:又称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4税率:是指政府征税的比率。
税率是税收制度得的核心,反映的是对课税对象征税的制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二、判断题1.在税收的“三性”中,强制性是税收的第一性。
(×)无偿性是第一性2.税收的“三性”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的基本标志,是鉴别一种分配方式(主要指财政收入)是不是税的基本尺度或标志。
(√)税收的重要意义3.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模式下,依据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税收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公债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
(×)税收主要为政府提供耗尽性公共产品而筹资,公债主要是为政府提供资本性公共产品而筹资4.税目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征税对象规定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反映着征税的广度;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5.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
(√)起征点规定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要对征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6.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
(×)纳税人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负税人是指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人7.当计税价格为含税价格,即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流转税额时,如果没有现成的含税价格,就需要组成计税价格。
税收效应课件ppt

(二)利息税对储蓄的影响
1.利息税对储蓄的影响税收效应的原理(二)利息税对储蓄的影响
税收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会对个人的经济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利息税作为个人所得税中与储蓄行为直接相关的税目,其税率的变化以及征税政策的调整都会对储蓄产生深远的影响。
2.利息税对储蓄者行为和决策的影响首先,利息税的征收会对储蓄者的行为产生激励。当利息税的税率上升时,储蓄者的收益会减少,他们可能会减少储蓄,或者选择投资其他有更高回报的资产。相反,当利息税的税率下降时,储蓄者的收益会增加,他们可能会增加储蓄。
PART THREE
税收与投资
Taxation and Investment
03
投资成本
私人投资
税收
投资决策
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应
税收效应的原理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权衡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税收效应
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应
谁受影响私人投资的原理
税收效应的影响因素
(一)谁受影响私人投资的原理
私人投资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税收政策是其中之一。税收效应的原理是,税收会改变投资者的收益和成本,从而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例如,增加税收可能会增加投资者的成本,从而降低他们的投资意愿。相反,减少税收可能会增加投资者的收益,从而提高他们的投资意愿。因此,税收政策可以对私人投资产生显著的影响。
税收效应
Principles of tax effects
极光
2023/10/6
Contents
目录
PART ONE
税收效应的概念
The concept of tax effects
01
税收的定义和分类
1. 税收效应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利息税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利息税对储蓄的替代效应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 根据生命周期模型来分析
简单两时期生命周期模型
简单两时期生命周期模型下 利息税对储蓄的效应分析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个人所得税对储蓄的影响
简单两时期生命周期模型下所得税对储蓄的效应分析
第六章 税收效应理论
本章重点
•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本章难点
• 图示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用简单两时期生命周期模型分析利息税对储蓄的效
应 • 用简单两时期生命周期模型分析个人所得税对储蓄
的效应
第六章 税收效应理论
• 第一节 税收效应概述 •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 第三节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 税率的普遍降低会提高个人所获得的资产报酬率和公司 税后利润率,从而提高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进而促进 经济发展;而过高的税率会挫伤工人的积极性,即高税 率使闲暇的相对价格上升,人们会选择更多的闲暇和更 少的工作时间。
• 公共部门的生产率远没有私人部门的生产率高,所以把 资源从公共部门转向私人部门会提高整个经济的生产率。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人头税,比例所得税和累进所得税的比较
• 人头税比比例所得税更加激励个人的劳动力供给 • 比例所得税又比累进所得税更加能够激励人们更多
的工作 • 在实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三、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 当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时,税收会自动地减少而使总需求 增加
• 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状态时,税收会自动地增加而抑制 总需求
第三节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三、 税收与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的衡量
税收与收入分配 税种的选择和差 别税率 累进税和比例税
第一节 税收效应概述
一、税收效应的概念
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抉 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即通常所说的 税收调节作用或效用。
税收效应是与税收中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二、税收效应的分类
正效应与负效应 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因为政府课税对 纳税人在其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中做出的 反应。
一、税收对生产、消费的影响
税收对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对生产的收入效应
税收对生产的替代效应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税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商品税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 所得税税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二、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拉弗曲线
第三节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二、 税收与经济稳定
税收的相机抉择稳定机制
第三节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结论:
• 如果经济生活是自有放任的,私有经济是趋于稳定 的
• 旨在对付失业的系统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 无效性
第三节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
• 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指在既定的税收制度和政策下, 累进的税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自动做出调整,从 而减缓经济的波动。
税收对投资的效应分析
• 对投资收益课税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 税收影响企业投资的因素分析
• 税率 • 对费用扣除范围和标准的规定 • 对折旧和投资抵免规定 • 减税免税
税收对资产组合和承受风险的影响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四、税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第六章 税收效应理论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结构
第六章 税收效应理论
本章属于税收经济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了税收的微观效应和宏观效应。税收效 应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通过本章 的学习,要求掌握:微观层面及宏观层面下的税收效 应。在微观层面中,要掌握税收对生产消费、劳动力 供给、投资以及个人储蓄等的效应;在宏观层面,要 求把握税收与宏观经济增长、税收与经济周期以及税 收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熟悉凯恩斯学派、供给学 派和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能够运用 AD-AS模型、乘数模型、拉弗曲线模型说明经济问题, 掌握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财产税对储蓄的影响 遗产税和赠与税对储蓄的影响 一点补充说明
第三节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税收与经济增长
AD-AS模型
第三节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乘数模型
• 乘数模型的推导
• 关于乘数模型的几点说明
第三节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供给学派减税理论
• 供给学派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