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平行文下行文

合集下载

公文的三种行文方向

公文的三种行文方向

公文的三种行文方向
公文的三种行文方向是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

1. 上行文:上行文是指向所属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的行文。

它一般用于请示、报告、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

2. 平行文: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行文。

它一般用于商量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等。

3. 下行文:下行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

它一般用于布置工作、传达政策、批转文件、答复下级机关请示等。

关于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关于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三一文库()〔关于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写作基础知识〕应用写作中按照行文关系、文件去向,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写作基础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行文上行文。

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

其行文方向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三种。

▲ 1.逐级行文即下级机关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行文,是上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

除特殊情况外,下级机关一般均应向直接上级机关行文,以保持正常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 2.多级行文即下级机关在必要时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和更高一级的上级机关行文。

这种行文方式只在个别特殊情况下,如遇有重大问题时才可使用。

▲ 3.越级行文即下级机关在非常必要时,越过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而向更高级的上级机关行文。

这种方式只能在下列特殊情况下采用:(1)由于发生特殊紧急情况,如严重自然灾害等,逐级上报会延误时机,造成更大损失的问题;(2)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一级机关请示多次,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3)隶属下级机关与上级机关之间有争议而无法解决的问题;(4)上级机关交办的,并指定越级上报的事项;(5)对上一级机关进行检举、揭发的问题;(6)询问与请示极个别的、必要的具体问题等。

平行文。

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如通知、函。

下行文。

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指令、决定、决议、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下行文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所属的下级机关的行文。

其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达基层行文三种。

▲ 1.逐级行文即采取逐级下达的方式或只对直属的下一级机关行文:▲ 2.多级行文即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向所属的几级下级机关行文。

▲ 3.直达基层行文即上级机关直接向最基层机关行文.采用这种方式行文的多是无须保密的普通文书。

平行文平行文是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同级机关或者不属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问的行文。

属于下行文的文种

属于下行文的文种

下行文有命令、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

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给上级机关的行文,如国务院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行文。

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平行文有议案、函、会议纪要和意见,其中函、会议纪要和意见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上行、下行。

下行文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公文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备受青睐的考点,几乎每个省份均有涉及,但是对很多考生而言,公文是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都没有关注过的,备考起来比较困难。

为了方便考生的备考,以及提高考生的备考效率,下面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公文的易考点有哪些。

一、公文格式公文格式考点多,但是只要掌握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对公文格式的规范要求,就能够在公文格式考点上不失分。

公文格式中有一下常考考点1、发文字号。

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

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2、主送机关。

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3、附件说明。

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XX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4、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1)加盖印章的公文。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

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

(2)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两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两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两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公文种类

公文种类

公文种类公文的种类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分类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行政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

如报告、请示等。

平行文平行文是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

如函等。

下行文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

如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报、批复等。

通知在不同情况下属于平行文或下行文。

会议纪要在不同场合分属下行文和上行文。

函一般属平行文,但有时也属上行文(如请示较小事情的函),有时也属下行文(如答复下级机关询问的函)。

按照保密程度分类按照保密程度来分,行政公文可以分为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

按照紧急程度分类按照紧急程度分类,行政公文可分为“特急”、“急件”两类。

按照具体职能分类按照具体职能的不同,行政公文可以分为:法规性公文法规性公文是用来颁布法令、法律或对有关问题作出规定的公文。

指挥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是直接体现上级机关的决策意图,对有关事项的处理、有关工作的进行起着指令或指导作用的公文。

一、公文的种类党的机关公文的常用种类:(一)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二)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三)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四)意见:用于对重要课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五)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同知的事项。

(六)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七)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策和或者重大事件。

(八)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十一)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十二)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几种常用文件的格式

几种常用文件的格式

几种常用文件的格式一、文件的形式按文件来源分:1、发文:内部文件2、收文:外来文件按行文关系分:1、上行文2、平行文3、下行文按格式分:1、命令。

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我们一般不用)2、决定。

重要事项或行动做出安排,奖罚有关单位及人员成立、变更、撤销某部门。

3、通知。

转发上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工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和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4、通报。

表彰、批评、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5、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答复上级询问。

6、请示。

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

7、批复。

答复下级请求。

8、函。

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间用此函,上级对下级答复。

(编号在标题右上方)9、会议纪要。

记载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与“会议记录”有区别。

10、呈批件。

是请示的一种。

可以不用会议决定的,领导直接批准的事项。

二、行文的程序注意:1、承办文件的单位(部门)负责起草文件2、部门负责人议定要认真审核、修稿,不能出现差错,尤其是低级错误,不要指望别人去给你改正。

3、文件内容一事一议、一事一文。

4、办公室(综合事务部)做好文件编号、登记。

5、文件落款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需要做的基础工作1、各部门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收文登记本,一个发文登记本。

2、综合事务部还要准备两个本子,一个行政,一个党工委登记本,负责全公司的文件登记。

3、综合事务部印刷呈批件及函件的文件空白纸(行政发文、党工委发文上行文、下行文各一种)。

三、文件的日期1、文件的日期不能以文件起草日算起,必须按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四、主题词主题词是为了归类及今后检索方便而设定的。

1、主题词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分类词。

不能做标准(主题词用),只是对主题词进行分类。

比如:一、综合。

二、综合经济。

三、基本建设。

第二层为类别词。

如“文秘工作”“行政事务”“经济”“计划”“基建管理”等。

第三层为类属词。

“文秘工作”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就是类属词。

比如:“公文”、“汇报”“建议”“转发”等。

党政公文的种类

党政公文的种类
再次是发文类型代字。目前除了信函式公文在在机关代字后标注“函”以外,其余发文一般都用“发”作为总的发文类型代字。目前不少机关在文号中是以“发”、“呈”、:“函”三字分别作为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的发文类型代字的。
把区域代字、机关代字、发文类型代字三个部分合在—起,就构成了地方行政,机关发文常见的代字,如“甘政发” 。
11、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应该排列在前,其余按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先后。此时,版头的“文件”二字应置于发文机关名称的右侧,“文件二字上下居中,整体左右居中”美观排列。
12、发文机关标识常见考点,要与标题中机关一致。如“××市人民政府文件”中“××市人民政府”要与标题中出现的发文机关以及落款中的成文单位保持一致。
4、公文的生效标识——印章。除了“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公文以外,公文都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联合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印章用红色。
5、联合行文时,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15、首先是公元年份的四位数不可简化成两位数,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如不可把〔2007〕标为〔07〕,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必须用阿拉伯数字标识,三要素组成要素不可随意增删,其排列顺序也不能随意颠倒。。
16、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上行文的文种目前就是请示、报告和上行意见。
19、标注的具体方法是:“签发人”三字在前,用3号仿宋字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字标注签发人姓名。
版头中的分割线
标题

公文种类及公文格式

公文种类及公文格式

公文种类及公文格式行政公文种类和公文格式一、公文种类行政公文主要有十三种,分为上行文(含报告、请示)、平行文(函、议案)、下行文(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意见、会议记要)。

1、命令(令)适用于县级以上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做出特殊贡献、取得卓越成绩的有关单位及人员。

国家行政机关工作部门不适用此文种。

2、决定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励做出重大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及个人,惩处有关单位及个人,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单位)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向国(或企事业)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4、通告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公布社会(或企事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6、通报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表彰做出较大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人员,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7、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报告中不应加有请示内容。

8、报告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中不应加有请示内容。

报告是陈诉性的、上级无须回复。

9、请示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请示是陈请性、审批性的,上级机关必须批复。

10、批复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1、意见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方法。

公文分类

公文分类

公文分类
一、根据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下行文:是机关内部上级对下级下发的文件(决议、决定、命令、通知、通报、批复)上行文:是机关内部下级对上级上陈的文件(报告、请示)
平行文:向同一系统的同级机关或非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的文件(函、议案)
三者都是的(意见、纪要)
二、按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划分:分为三类涉密公文和三类普通公文涉密公文:
1、绝密文件国家核心机密特别重要
2、机密文件:国家重要机密很重要
3、秘密文件:国家一般秘密比较重要
普通公文
4、内部文件:虽不涉及秘密,但不宜社会公开,部门内部使用
5、限国内公开文件:不涉及秘密,但不宜对国外公布
6、对外公开文件
三、按内容性质划分为
1.规范性、
2.领导指导性、
3.公布性、4陈述呈请性、5.商洽性、6.证明性文件;
四、按处理时限的要求分为
特急:已临近规定的办时限
急件:打破工作常规优先迅速传递处理
平件:需按工作常规依次传递处理
五、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
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