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肌钙蛋白I
心肌肌钙蛋白I(医学参照)

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参考范围:<0.1nm/mL 排除心肌损伤0.1~0.5ng/mL 心肌损伤低风险,需结合多种诊断结果及临床症状综合判定0.5~25ng/mL 心肌损伤高风险>25ng/mL 严重心肌损伤临床意义:CTnI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指标。
心肌梗死发生后4~8h血清中cTnI水平即可升高,12~14h达到峰值,升高持续时间较长,可达6~10天。
CTnI的诊断特异性优于Mb和CK-MB,可用于评价不稳定心绞痛,cTnI水平升高预示有较高的短期死亡危险性,连续监测cTnI有助于判断血栓溶解和心肌再灌注。
在AMI时,所有生化标志物的敏感度都与时间有关。
对于胸痛发作4h以内的患者,首先应测定Mb水平;3h后得到的血液标本,应同时评价Mb和人cTnI。
所有阳性结果,都可确认为AMI;所有阴性结果都可以排除心肌损伤,当结果不一致时,需要进一步联合检查胸痛发作后9h,此时所有的生化标志物都达到最大的敏感度。
D-二聚体(D-Dimer)参考范围<500ng/ml 可以排除>500ng/ml 提示出现高凝状态,并结合临床临床意义1.是交联蛋白降解中的一个特异性产物,在深静脉恤衫、肺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肝炎、肺栓塞等疾病中升高。
2.也可作为溶栓治疗的观察指标3.陈旧性血栓患者D-二聚体并不升高4.凡有血块形成的出血,本试验均可呈阳性,故其特异性较低。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BNP)参考范围检测结果<300pg/ml可排除心衰50岁以下>450pg/ml提示心衰的可能性较大50岁-75岁>900pg/ml提示病人心衰的可能性较大75岁以上>1800pg/ml提示病人心衰的可能性较大临床意义①、BNP 诊断症状性心衰: 心力衰竭时,心脏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加,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引起血中BNP 浓度增高,可诊断心力衰竭。
②、BNP 诊断无症状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在无症状性左室收缩功能低下的患者中,NT2ANP 和BNP均会增高。
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构成、区别及肌钙蛋白非特异性升高鉴别

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构成、区别及肌钙蛋白非特异性升高鉴别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标志物。
肌钙蛋白T和I肌钙蛋白(cTn)是调节横纹肌肌动蛋白收缩过程的钙调节蛋白,由肌钙蛋白I、T、C 三亚基构成。
cTnC 可结合钙离子,是钙离子的结合亚基,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中,而且骨骼肌和心肌中的cTnC 是相同的。
cTnT 是原肌球蛋白结合亚基,它们在骨骼肌和心肌中的表达分别受不同的基因调控,所以心肌及骨骼肌中的 cTnT 是不同的。
cTnI 是肌动蛋白抑制亚基,心肌亚型相对骨骼肌亚型约有40% 的不同源性,心脏cTnT 和cTnI 是心脏独特的结构蛋白,是心肌细胞坏死的敏感和特异的生化标志物。
肌钙蛋白T和I的区别正常情况循环血中cTn 的浓度很低,使用现有的普通肌钙蛋白试剂检测不到。
当心肌细胞遭受损伤坏死时,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就会被破坏,释放出cTn 到外周血中。
与cTnT 相比,cTnI 具有较低的初始灵敏度和较高的特异性(93%—99%)。
AMI 发病后 3—6 小时,cTnI 即升高,5—7 天恢复正常。
而 cTnT 恢复正常需要 10—15 天。
肌钙蛋白与超敏肌钙蛋白的不同在心肌损伤早期,由于肌钙蛋白的延迟入血,血液中的cTn 水平升高缓慢,传统cTn 检测方法在患者发病初期敏感性低,由此超敏肌钙蛋白(hs-cTn)应运而生。
hs-cTn 不是一类新的心脏生物标志物,因其能够检测低于传统的肌钙蛋白试剂最低限值10 倍因而得名。
hs-cTn定义指在50% 以上正常参考人群(或表面健康人群)中检测到cTn,且参考范围上限第99 百分位值的检测变异系数≤10%。
与传统cTn 相比,hs-cTn 的最低检出限可降至传统cTn 的 10—100 倍,甚至连正常人体内生理性肌钙蛋白浓度都能测出来,使其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不仅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还可以有效缩短疾病从症状出现到发现cTn 升高的时间。
心肌肌钙蛋白I的医学用途及检测进展

心肌肌钙蛋白I的医学用途及检测进展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心肌肌钙蛋白的一种亚型,正常人血液中含量很低,当心肌细胞损伤时,cTnI在血液中的含量迅速升高。
近年来随着cTnI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cTnI已成为最具有价值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
标签:心肌肌钙蛋白I;医学用途;酶联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心肌肌钙蛋白(cTnI)是一种新型的的心肌生化标志物,广泛用于诊断急性心肌缺血,能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地反映心肌损伤,其特点是在血液中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
cTnI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检测酶活性的心肌酶学,成为目前评价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及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1 医学用途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临床诊断、危险性估计和预后判断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和Q波心肌梗死的一系列临床病征。
目前,公认的早期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主要限于肌红蛋白(myoglobin,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
肌钙蛋白(Troponin,Tn)是横纹肌收缩的重要调节蛋白,由3个亚基组成:肌钙蛋白C(TnC),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
cTnI仅被发现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含量比CK-MB高13倍。
心肌受损发生时,cTnI被释放入血液中,而在慢性肾病、骨骼肌疾病和创伤性疾病发生时很少升高。
因此,cTnI的测定对心肌损伤具有高度特异性。
有文献报道[2]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胸痛发作2~6 h即可升高,8~16 h达高峰,明显早于CK-MB,其诊断AMI的敏感度为98.6%,特异度为94.4%,且在血中可持续5~7 d。
因此,测定cTnI含量可提高诊断AMI的敏感性,延长诊断窗口时间。
心肌肌钙蛋白I

心肌肌钙蛋白I (cTnI )参考范围:v 0.1 nm/mL 排除心肌损伤0.1~0.5ng/mL 心肌损伤低风险,需结合多种诊断结果及临床症状综合判定0.5~25ng/mL 心肌损伤高风险>25n g/mL 严重心肌损伤临床意义:CTnl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指标。
心肌梗死发生后4~8h血清中cTnl水平即可升高,12~14h达到峰值,升高持续时间较长,可达6~10天。
CTnl的诊断特异性优于Mb和CK-MB,可用于评价不稳定心绞痛,cTnl 水平升高预示有较高的短期死亡危险性,连续监测cTnl 有助于判断血栓溶解和心肌再灌注。
在AMl 时,所有生化标志物的敏感度都与时间有关。
对于胸痛发作4h 以内的患者,首先应测定Mb水平;3h后得到的血液标本,应同时评价Mb和人cTnl。
所有阳性结果,都可确认为AMI ;所有阴性结果都可以排除心肌损伤,当结果不一致时,需要进一步联合检查胸痛发作后9h,此时所有的生化标志物都达到最大的敏感度。
D-二聚体(D-Dimer)参考范围v 500ng/ml 可以排除>500ng/ml 提示出现高凝状态,并结合临床临床意义1. 是交联蛋白降解中的一个特异性产物,在深静脉恤衫、肺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肝炎、肺栓塞等疾病中升高。
2. 也可作为溶栓治疗的观察指标3. 陈旧性血栓患者D-二聚体并不升高4. 凡有血块形成的出血,本试验均可呈阳性,故其特异性较低。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BNP)参考范围检测结果v 300pg/ml可排除心衰50 岁以下>450pg/ml 提示心衰的可能性较大50 岁-75 岁>900pg/ml 提示病人心衰的可能性较大75岁以上> 1800pg/ml提示病人心衰的可能性较大临床意义①、BNP诊断症状性心衰:心力衰竭时,心脏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加,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引起血中BNP浓度增高,可诊断心力衰竭。
②、BNP诊断无症状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在无症状性左室收缩功能低下的患者中,NT2ANP 和BNP均会增高。
高敏肌钙蛋白i高的原因

高敏肌钙蛋白i高的原因
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是一种心肌肌纤维损伤的生物标志物,通常与心肌梗死有关。
当心肌细胞受损或死亡时,它们会释放肌钙蛋白到血液中,导致hs-cTnI 水平升高。
以下是导致高敏肌钙蛋白I升高的一些可能原因:
* 心肌梗死:
* 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原因,因为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细胞死亡,释放大量肌钙蛋白到血液中。
* 心肌炎:
* 心肌炎是心肌组织的炎症,也可能导致hs-cTnI 水平升高。
* 心肌病:
* 一些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或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进而升高hs-cTnI。
* 缺血性心脏病:
* 缺血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可以导致心肌缺血和损伤,引起hs-cTnI 升高。
* 心脏手术:
* 进行心脏手术,尤其是冠脉搭桥手术等,可能导致一过性的hs-cTnI 升高。
* 严重心律失常:
* 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速或室颤,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引起hs-cTnI 水平上升。
* 慢性肾脏疾病:
* 部分慢性肾脏疾病也可能与hs-cTnI 升高相关。
需要强调的是,hs-cTnI 水平的升高并不总是表示心肌梗死,还
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
如果存在高敏肌钙蛋白I升高的情况,医生通常会进行更多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具体的原因。
如果你有相关症状或担心,请及时咨询医生。
肌钙蛋白I测定试剂盒技术要求

肌钙蛋白I测定试剂盒技术要求肌钙蛋白I(cTnI)是心肌细胞特异性的蛋白质,它的释放与心肌损伤和坏死相关。
因此,cTnI的测定对于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至关重要。
肌钙蛋白I测定试剂盒是一种用于测量血液中cTnI浓度的试剂盒,其中包含了测量所需的试剂和标准品。
1.灵敏度:试剂盒应具备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cTnI。
因为心肌损伤时cTnI释放的浓度可能很低,所以试剂盒需要具备足够高的灵敏度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2.特异性:试剂盒需要具备对cTnI的高特异性,即只能有效地识别和测定cTnI而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
这是为了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精确性:试剂盒需要具备高精确度,能够提供稳定且一致的测量结果。
这要求试剂盒的反应性和稳定性非常好,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储存时间等。
4.操作简便:试剂盒的操作应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专业人员。
推荐使用简化的步骤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减少用户误操作的可能性。
5.储存和保质期:试剂盒的储存和保质期要求较长,能够在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试剂的稳定性和活性。
并且在试剂盒使用前后,可以通过储存和保质期的信息确定试剂盒的有效性。
6.经济实用:试剂盒的价格相对较低,并且具有良好的性价比,使其更易于普及和推广使用。
同时,试剂盒的包装也要方便用户使用,减少浪费和交叉污染。
7.文献支持:试剂盒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献和临床数据支撑,能够证明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此外,厂家还应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和使用试剂盒。
总结起来,肌钙蛋白I测定试剂盒需要具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精确性、操作简便、储存稳定、经济实用等特点,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提供有效工具。
同时,厂家还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和文献支持,以保证试剂盒的质量和用户的满意度。
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心肌肌钙蛋白I的检测与临床意义海军青岛疗养院军以上干部疗养科何勤郭呈香20世纪80年代前,世界卫生组织(WHO ) 一直将心肌酶谱活性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科研人员发现,肌钙蛋白 (troponin,Tn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乳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标志。
心肌肌钙蛋白I(cTnI) 可检出微小心肌损害,成为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强的标志物之一,是公认的快速诊断AMI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 ),以及协助ACS危险分层和反映其预后的主要生化标志。
CTnI的物生学特性Tn是由TnI、TnT和TnC三个亚单位组成,其中TnI是抑制性亚单位,可抑制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组合,阻止肌肉收缩,TnT是与原肌球蛋白结合的亚单位;TnC是与钙离子结合的受体。
1.CTnI的心肌特异性和抗原性TnI有三种亚型:分子量分别为24kD的cTnI,20kD的快骨骼肌和慢骨骼肌肌钙蛋白I ( sTnI)。
CTcI与sTnI的氨基酸序列有40%的异源性,cTnI氨基端有31 个氨基酸是sTnI所不具有的;两者在人体中的含量相差也较大,cTnI为5.7±0. 6mg/g, sTnI 为8. 4±2. 7|ig /g,比值为680±7 5 ;cTnI 与sTnI 的交叉反应最早认为是2%,后来由于检测技术的发展,交叉反应已降至0.007%。
在出生9个月后,新生儿心肌中仅存cTnI,且无任何亚型。
在个体发生的全过程中,无论骨骼肌受到任何病理刺激,均不表达cTnI,,所以cTnI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
人cTnI有五个螺旋区域,呈伸展式构型。
抗体识别相应抗原表位不依赖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使nTnI氨基酸序列易被免疫系统识别,故cTnI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肌钙蛋白I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探讨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缺血、缺氧及中毒等均可造成心肌损害,肌钙蛋白I(cTnI)是心肌特异性抗原,作为心肌肌钙蛋白的亚基单位是诊断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1]。
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患者具有多器官损伤,尤其是重症患者,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容易发生多器官衰竭。
如果重症患者合并心肌损伤,则患者病死率会大大提高。
目前有研究[2]表明,非心源性损害的重症患者,cTnI 也会有所升高,表明cTnI 不仅是判断心肌损害和预后的指标,同时也提示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可能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及预测严重程度,有效采取抢救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减少病死率意义重大。
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综合ICU 126例多发伤患者血清cTnⅠ的测定,探讨其在ICU 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能为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DOI:10.16662/ki.1674-0742.2021.01.075肌钙蛋白I 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探讨何飞,柴珍峰,尤伟宾,叶剑鸿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建厦门361021[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 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6例综合ICU 患者,根据肌钙蛋白I(cTnI)阳性和阴性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变量Logistic 分析。
结果126例患者中cTnI 阳性组患者50例(A 组),阴性者76例(B 组),单因素分析A、B 两组患者的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15分、血液净化治疗、机械通气治疗、低蛋白血症、MODS 所占比例显著高于B 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5、6.603、18.582、6.172、4.919、8.020,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肌钙蛋白I(cTnI)
参考范围:
<mL 排除心肌损伤
~mL 心肌损伤低风险,需结合多种诊断结果及临床症状综合判定
~25ng/mL 心肌损伤高风险
>25ng/mL 严重心肌损伤
临床意义:
CTnI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指标。
心肌梗死发生后4~8h血清中cTnI水平即可升高,12~14h达到峰值,升高持续时间较长,可达6~10天。
CTnI的诊断特异性优于Mb和CK-MB,可用于评价不稳定心绞痛,cTnI水平升高预示有较高的短期死亡危险性,连续监测cTnI有助于判断血栓溶解和心肌再灌注。
在AMI时,所有生化标志物的敏感度都与时间有关。
对于胸痛发作4h以内的患者,首先应测定Mb水平;3h后得到的血液标本,应同时评价Mb和人cTnI。
所有阳性结果,都可确认为AMI;所有阴性结果都可以排除心肌损伤,当结果不一致时,需要进一步联合检查胸痛发作后9h,此时所有的生化标志物都达到最大的敏感度。
D-二聚体(D-Dimer)
参考范围
<500ng/ml 可以排除
>500ng/ml 提示出现高凝状态,并结合临床
临床意义
1.是交联蛋白降解中的一个特异性产物,在深静脉恤衫、肺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肝炎、
肺栓塞等疾病中升高。
2.也可作为溶栓治疗的观察指标
3.陈旧性血栓患者D-二聚体并不升高
4.凡有血块形成的出血,本试验均可呈阳性,故其特异性较低。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BNP)
参考范围
检测结果<300pg/ml可排除心衰
50岁以下>450pg/ml提示心衰的可能性较大
50岁-75岁>900pg/ml提示病人心衰的可能性较大
75岁以上>1800pg/ml提示病人心衰的可能性较大
临床意义
①、BNP 诊断症状性心衰: 心力衰竭时,心脏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加,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引起血中BNP 浓度增高,可诊断心力衰竭。
②、BNP 诊断无症状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在无症状性左室收缩功能低下的患者中,NT2ANP 和BNP均会增高。
这有助于心衰的早期诊断。
③、BNP 鉴别诊断呼吸困难病因:
在急诊,BNP 还有助于判断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病因。
最近对321例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了BNP 测定(由于肺心病导致的右心衰归属心衰组) ,结果心力衰竭患者(134 例) 的平均BNP 水平[ (758. 5 ±798) pg/ ml ]明显高于肺部疾患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85 例, (61 ±10) pg/ ml ] 。
既往有肺部疾患史,此次诊为心衰患者(54 例) 的BNP[ (731 ±764) pg/ ml ]又显着高于既往有心衰病史,此次诊为阻塞性肺病的患者[ 11例, (47 ±23) pg/ ml ] 。
肺癌及肺栓塞也可以导致BNP 水平增高,但它与急性左心衰导致的BNP 增高的水平不同。
即使同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此次导致呼吸困难的原因不同,BNP 水平也大不一样。
另外,BNP 同样可以帮助诊断右室功能异常。
伴有肺动脉高压的右室功能异常的患者中BNP 值高于一般水平,也与慢性肺栓塞导致的肺动脉高压程度相关,且在血栓动脉内膜切除术后,BNP 水平也随肺动脉阻力下降而下降。
降钙素原(PCT)
参考范围:
<ml 正常人
≤PCT≤轻度局部细菌感染或细菌感染早期
<PCT≤2 很大可能为全身细菌感染,或继发于细菌之上的真菌感染,但应排除48h
内
的新生儿、严重外伤、烧伤、较大外科手术、重度心源性休克等临床状
态
2<PCT<10 全身感染
PCT≥10 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
临床意义
◇对败血症做早期诊断
◇对系统性的严重细菌感染(腹膜炎或软组织感染等)做早期诊断
◇对败血症和SIRS作鉴别诊断
◇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性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鉴别诊断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脑脊膜炎等)
◇器官移植术后鉴别诊断(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吸收热、排斥反应、真菌感染等)
◇对不明原因发烧诊断及对特殊感染高危患者(重症监护室、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期)监测◇?脓毒性休克和非脓毒性休克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