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将中国的腐败夸大为腐败的中国
贪腐话题系列辩论稿

贪腐系列话题辩论稿1.贪腐愈演愈烈不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必然现象一辩稿2.贪腐的根源在于制度缺失一辩稿3.贪腐根源在于制度缺失四辩稿4.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更为重要一辩稿5.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更为重要一辩稿6.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四辩稿7.惩治腐败比预防腐败更重要1.贪腐愈演愈烈不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必然现象一辩稿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是反方一辩,很高兴在这和大家讨论贪腐愈演愈烈是否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必然现象。
首先,先让我们明确贪腐的定义,即贪污腐败,是权力变质或异化的产物,其基本特征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实质是公共权力蜕变为私有权力。
而我方的观点是贪腐愈演愈烈不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必然现象,即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贪腐愈演愈烈不是一个必然性的结果,是可控可克服的。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贪腐愈演愈烈是由多种因素中和的结果,而市场经济环境只是其一甚至只是外在因素。
“从历史上看,不管在哪一个国家,腐败猖獗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权力不受约束,形成了某种寻租的环境”,吴敬琏先生曾说,“只要权力能够‘驾驭’市场和干预市场,存在广大的寻租环境,就一定会有腐败猖獗的后果。
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贪腐是存在的,但是贪腐愈演愈烈的根本推动力不在于此,如此怎能说贪腐愈演愈烈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必然现象呢?第二,即使市场经济环境作为一种外在因素在贪腐愈演愈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只是市场经济环境的负面因素造成的,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等于市场经济环境。
而且市场经济环境有相对成熟和不成熟之分,我们不能以其的相对不成熟而误认为贪腐愈演愈烈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必然现象。
不难想象,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不够成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过度和失当,出现了许多经济体制上的漏洞,造成大量经济租金的存在,市场受到扭曲,以致贪腐滋生蔓延。
但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后的这样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贪腐愈演愈烈还会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必然现象吗?第三,市场经济环境的稳定对贪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贪腐愈演愈烈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是必然现象,是可克服的。
中国是世界上惩治腐败最严厉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惩治腐败最严厉的国家网友:钟吕来源:人民网2004年12月08日09:38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前几天,我在网上发了一篇《谁在拿腐败问题做文章》的短文。
意想说明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借中国出现的腐败现象大做文章,行攻击、诋毁之能事,以达到和平演变中国之目的。
但却被一些认为不可能的网友嗤之以鼻。
今天,我善意的奉劝同行朋友,认真看一下“纵横财经”网站上刊登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篇文章《中国十诫》,就可以大梦初醒——啊!“狼”来了。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顽症,是依附于国家政权身上的寄生虫。
无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将长期存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古人说过:“尧为匹夫、不能治人,纣为帝王、足以乱天下”,这是对春秋战国殷纣王腐败的真实写照。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对封建社会那些达官贵人奢侈糜烂生活的绝妙比喻。
晚唐诗人杜荀鹤的著名诗篇《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不口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fú),全是生灵血染成”,就是对封建社会卖官鬻(yù)爵的生动描写。
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编写的《世界反贪大案系列——惩治国家首脑贪污纪实》一书,收录了九十年代后期世界上60个有重要影响的大案。
这些大案不仅发生在专制、贫穷、落后的国家,也有发生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发生在所谓高度民主和法制健全的西方发达国家。
如:意大利3位前总理克拉克西、安德烈奥蒂、贝卢斯科尼案,美国国会的“空头支票”案,法国尼斯市长梅德森贪污案等。
当然,中国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样,存在腐败问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有了腐败并不可怕,关键是敢不敢正视它,能不能把它遏制在最小的程度。
这与党和国家的政权性质密不可分,与对人民的态度密不可分。
我经过多年对国内反腐败的观察和研究,并且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处理高官腐败的对比分析。
腐败文化根源及其危害

中国文化腐败的根源及其危害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自从生产力发展到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开始,就有了腐败。
我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广泛存在自不必说,而纵观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政治史,可以说是一部封建官僚的贪污史;历史发展到今天,就在我国社会主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之时,腐败也较为猖獗、泛滥。
正如英国学者保罗•哈里森谈到:腐败是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恶性肿瘤,它吞食着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使国家无力实施自己的法律和法规,改革即使在法律上通过了也很难实施。
中国的腐败,制度不够完善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中国文化本身才是腐败的根源,所以,要杜绝或减少腐败现象,如果不在中国文化自身上动手术,一切都是徒劳的。
我国的腐败现象近些年成了政治、社会学界关注的热点、焦点。
自然要研究、解决腐败问题,探求腐败根源成了第一要务。
政治学者们有许多理论研究成果,较多的是在政治、经济以及体制等方面寻找根源,而对于文化方面的根源,重视程度还似乎不够。
应该说,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只有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和清除腐败;然而事实上,在我国腐败现象并没有随着社会主义的建设、巩固和发展而销声匿迹,而且近一个时期在不少方面呈滋长、蔓延和发展的趋势。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我们回答,仍要在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中去找原因。
这并非阶级的偏见,而是存在的事实。
列宁也说过:旧社会在灭亡的时候,它的尸体是不会被装进棺材,埋进坟墓的,它在人们中间腐烂发臭,继续发生作用。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特别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腐败的根源,对我们认识、解决腐败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从漫长的封建社会脱胎而来,长期的专制集权统治,儒、佛、道思想、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等等,都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关于腐败的定义腐败的定义颇多,但归结起来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的腐败指公共权利的非公共运用,是掌握公共权利的机关或工职人员利用职务和权利,谋取私人目的的而滥用公共权利的行为。
反腐是不是当今中国头等大事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反腐是不是当今中国头等大事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反腐是当今中国头等大事吗?我认为不是。
当然,反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它不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才是真正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
反腐是一项必要的任务,但是我们不能将其过度渲染和夸大。
如果我们把反腐看作是头等大事,那么我们就会忽略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这是不可取的。
因此,我认为反腐不是当今中国头等大事。
二辩:我认为反腐是当今中国头等大事。
反腐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前提条件,只有打击腐败,才能为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
如果我们不解决腐败问题,那么其他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此外,反腐也是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的重要手段。
腐败会导致社会不公,破坏社会稳定,影响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因此,反腐不仅是当今中国头等大事,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之一。
三辩:我认为反腐是当今中国头等大事。
腐败是一种严重的社会病态,它不仅会破坏社会公正和稳定,还会损害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如果我们不加以打击,那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就无法得到维护。
此外,反腐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条件。
只有打击腐败,才能建设一个清廉、公正、透明的社会,才能实现中国梦。
因此,反腐不仅是当今中国头等大事,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四辩:我认为反腐是当今中国头等大事。
腐败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还涉及到社会道德、人性等方面。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打击腐败,那么我们就无法建设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国家。
此外,反腐也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必要条件。
腐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都在积极打击腐败。
如果我们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我们就会落后于其他国家,无法在国际上有话语权。
因此,反腐不仅是当今中国头等大事,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要条件。
对贪官的讽刺语

对贪官的讽刺语20句
1. “贪官们的口袋可比我的心脏还要大!”
2. “贪官们打算把国家财政当成自己的救济站。
”
3. “贪官说的话,别信头一遭,信了就是傻瓜。
”
4. “贪官腐败的本事不亚于蝼蚁挖洞。
”
5. “贪官们自己满口仁义道德,却心怀鬼胎。
”
6. “贪官们就像是大腐败以家族式组织。
”
7. “贪官就算有千万家财,也买不到一个清白。
”
8. “贪官们总是善于将黑的说成白的。
”
9. “贪官们的人生理念就是欺骗,掠夺,腐败。
”
10. “贪官们能发家致富,却不能实现自己灵魂的升华。
”
11. “贪官们的腐败可比大街上的胡同里的苍蝇还要多。
”
12. “贪官们就像是的丑八怪,让人一看就想吐。
”
13. “贪官们就是政坛上的败类,为民众带来巨大伤害。
”
14. “贪官们就像是吃了“贪”的苦心海棠,却看不到山间红霞。
”
15. “贪官的腐败就像是白蚁啃噬树木的过程,让人痛心。
”
16. “贪官就像是大江大河里的垃圾,污染了政治生态。
”
17. “贪官们总是喜欢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可恶至极!”
18. “贪官们就像是迷雾重重的浓雾山,把人们的信任掩盖了。
”
19. “贪官们把公共资源当成自己的私人摇钱树。
”
20. “贪官们的腐败就像是新娘子的脸上强硬的大胡子,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
如何正确认识反腐败的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反腐败的问题当前,在人们对我国反腐败问题的认识中有两种观点值得警觉。
一是认为当今世界腐败问题普遍存在,不可能根除;二是把我国腐败问题的存在归咎于中国共产党。
这两种观点很能蛊惑人心,特别是它可能动摇人们对党领导人民反腐败的信心,因此必须与之辩明是非。
分析第一种观点产生的思想根源,可以有内外两种原因。
其外因,是西方长期“和平演变”的宣传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恶劣影响。
多年来,由于西方不断利用一切手段和时机宣传其落后腐朽的思想,渲染和夸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声称共产党解决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使那些思想认识上易产生偏颇的人,对我们党和政府在反腐败问题上的信心和决心产生了误解。
其内因,首先是因为一些人误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不可避免;其次,是主观地认为“无官不贪”是历史规律;再次,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清。
多年来,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人在思想上悲观失望,或者放松了警惕性,从而给腐败酿造了得以滋生蔓延的温床,这是多年来腐败问题趋于严重的主要根源。
事实上,腐败分子在我国许多经济建设领域得以兴风作浪,就与一些重要岗位上的个别人失去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意志力不无关系。
从产生第一种观点的内外两种原因来看,在我国,腐败的蔓延和存在本来是人为的,尽管它是一种顽疾,但终究有药可治。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第一种观点存在的后果,是它使一些人忽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彻底清除腐败的信心、决心和能力。
在这里,我们说有信心,是因为腐败的性质和党的性质水火不容。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腐败分子则只会从根本上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腐败分子则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为思想基础。
我们说有决心,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不是腐败亡党,就是党彻底治理腐败。
我们说有能力,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又是我们党反腐败的力量之源和执政之基。
中国历史上的贪官故事

读《中国反贪史》三叹——《中国反贪史》序言2008-10-21 08:45读了《中国反贪史》,余有三叹焉。
一叹:贪官污吏何其多也。
贪污是腐败的核心,也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我国以历史悠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无奈的是,我国贪污犯的资格之老,在全世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夏、商、西周,号称“三代”,建立在广大奴隶血泪、枯骨之上的家天下政权,就其国家机器的完备来说,一代强似一代。
但是,远在夏朝末年,贪贿风气已很严重。
据《荀子·大略》记载,当时成汤求雨的祷词中,提问六件失政之事,三项便是贪贿问题。
这是他鉴于夏朝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导致灭亡的教训,而有所儆惕的表现。
可是,到了商末,恶名昭著的帝辛——也就是殷纣王,大肆聚敛,奸佞费仲、恶来都是大贪污犯。
文王被囚于羑(音yǒu)里监狱时,周人正是通过费仲,向纣王贿赂珍宝、美女、良马,纣王大悦,释放了文王。
放虎归山的结果,最终导致殷商王朝的崩溃。
与其相类似的是,春秋时,吴国太宰嚭受贿亡国,其教训也是广为人知的。
被吴国打得“败鳞残甲满天飞”、岌岌乎殆哉的越国,“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
”并进而煽情说:“你若肯帮助,还有更美于此者。
”帮助什么?求和也。
太宰嚭贪污了八位美女,并指望笑纳“更上一层楼”的越国漂亮姐,便鼓其如簧之舌,说服吴王夫差许越求和,从而吞下了致命的苦果:养虎贻患,越兴吴灭。
古汉语中有“贪墨”一词。
墨,古义是不洁之称。
历代贪官当然都是些一屁股屎,心黑如墨之徒。
他们的贪婪峻刻、残民以逞,有时真出乎常人想象之外,简直成了笑话。
据《五代史补》记载,五代时赵在礼在宋州做官,贪暴至极。
百姓苦不堪言。
后调往他处,百姓互相祝贺,说:“拔掉眼中钉了!”不料消息传到赵在礼耳朵里,他向上司要求,仍调回宋州。
每岁户口,不论主客,都征钱一千,名曰“拔钉钱”,宋州父老哭笑不得。
值得指出的是,有些贪官虽然心狠手辣,却满脸精神文明,俨然一尘不染,实际上,就像鹭鸶一样,“飞来疑似鹤,下处却寻鱼”。
反腐是不是当今中国头等大事(表演赛)?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反腐是不是当今中国头等大事(表演赛)?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辩词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首先,我要提醒大家,我们反方并不否认反腐败在当今中国的重要性,但我们认为它并非头等大事。
在当今中国,存在着许多其他同样重要甚至更为紧迫的问题,如经济发展、社会不平等、环境污染等等。
反腐败是一项重要任务,但我们不能把它夸大到“头等大事”的地步。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是更加迫切的任务。
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在经济发展上,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提供更好的就业条件。
此外,反腐败不能简单地依靠整治个别腐败分子或制定一些监管措施来解决。
我们应该从源头上改革治理体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法律体系,以及培养廉洁文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并推动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反腐败固然重要,但并非当今中国的头等大事。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其他重要问题,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分配到各个领域,为中国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反方辩词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认同一辩的观点,反腐败是中国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我们不能将其视为头等大事。
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我们面临着更多紧迫的挑战,需要放在更高的优先级。
首先,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是当务之急。
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如产业转型、创新能力提升、改善民生等。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应该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其次,中国社会仍然存在许多不平等现象,如贫富差距、教育资源不均等。
这些问题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有着严重的影响,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和解决。
最后,环境保护也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我们应该将其放在更高的优先级,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家园。
综上所述,反腐败是中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但并非当今中国的头等大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将中国的腐败夸大为腐败的中国1新中国第一个三十年的历史证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不可逾越的,即使在落后国家建成了社会主义政权,但在发展生产的方式上,在经济建设领域,它仍然不能取消自然的历史发展阶段。
(本论的前提,是否成立)中国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在本质上是在社会主义政权的控制下大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是落后而又不甘落后的中华民族向西方资本主义低头学习以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补课过程。
已经建成的社会主义政权和不可逾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即是中国社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政治和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延伸到思想文化领域,进而形成义和利的矛盾——社会主义是追求终极正义,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则是以“利”作为核心的驱动力。
这一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的现实基础,是决定中国社会在现阶段乃至今后长期一定历史阶段内发展演进路线的总矛盾,是认识中国国情以及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地位乃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中的核心线索。
这是一种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能够也只能在发展中才能逐步解决的矛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重大矛盾,既需要尊重现实,还不能放弃理想;既要发展市场经济,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既需要追求效率,又必须重视公平;既需要追求物质文明,又必须重视精神文明;既需要法治,又需要德治;既需要重视利,又必须尊奉义;既需要顾及先富群体的利益,又不能忘记共同富裕的政治责任和历史重任。
2站在历史的高空俯瞰中国社会,站在时代的巅峰纵览天下格局,我们仿佛看到,中华民族的航船正航行在这片漩涡和暗礁交织密布的激流险滩,这是一段光荣而又艰难、辉煌而又惊险的历史航程,这是一片共产主义的伟大曙光在东方破晓之前的短暂黑暗。
要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要从纯而又纯“狠斗私字一闪念”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尊重个人利益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公和私、义和利、家和国、个人和集体的矛盾就会在整个社会乃至每个人的心中复活并且纠结起来。
曾经被压制了的私欲的魔鬼开始在人们的心中重新萌芽并日益肆虐,由此而造成的则是见利忘义、人心不古、利欲熏心和物欲横流,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开始蓬勃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却开始了沦落,以至于经济的发展和道德的滑坡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物质的富有衬托着精神的空虚、鼓鼓的口袋上耷拉着空空的脑袋。
以利益驱动为核心的市场机制一旦与权力勾肩搭背,义和利的矛盾就会作用于官场,就会通过权力者的私心而使得公权力成为一种资本,进而形成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而如果作用于市场,就会形成见利忘义追名弃义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不良的商业行为;如果作用于学术界,就会在知识分子阶层形成沽名钓誉攀附权贵见风使舵智为利谋利令智昏的不良学风。
因此,中国的腐败,绝不只是官场的腐败,绝不只是权力参与市场经济的腐败,它更是整个社会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腐败——无论是官场、商场还是职场,无论是商界、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还是娱乐圈,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各行各业,哪一个领域不存在重利轻义甚至见利忘义的腐败思想和行为呢?3别说美国的腐败少,那是因为他们用对外侵略、军事抢劫、市场垄断和资本投机代替了腐败,就像偷窃的小偷一旦变成掠夺的强盗,也就用抢劫代替了盗窃一样,你能够称赞那些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劫的强盗比在暗夜中偷偷摸摸的小偷更光明磊落吗?这是一个利欲压制正义、邪气压制正气、魔暂时高于道的时代,一群心中丧失正义之气而只是嘴上高呼着正义口号的无知民众无能甚至无胆对着公然打家劫舍的强盗恶霸发出正义的呐喊,却只会对着做贼心虚的小偷小贼义正言辞,这难道不是吃柿子专拣软的捏吗?这种欺负小偷而恐惧强盗恶霸的行为难道不也是一种欺软怕硬吗?不可否认,中国社会的“仇腐”情绪不乏正义的成分,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其中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己没机会腐败的思想意识,是愤慨“腐败机会”分配的不公平,如果给这些人以权力和机会,他们马上也会变成腐败分子,他们痛恨腐败,在本质上是“恨自己没机会腐败”,这在本质上仍然是出于“利”而非“义”的思想意识,是不正义的仇腐观念。
看看中国民间那些普通民众的主流意识,他们一个个奈何不了权贵官僚,却又纷纷趋炎附势巴结权力;他们一个个学的世故老成心怀城府却自以为成熟,他们怀着私心杂念面对权力,想的却是如何与权力者搞好关系以谋取一己之私利;他们大都不是心怀大义的公民,而是追求一己之私利而不顾道义的利益奴才,面对整个社会见利忘义利欲熏心的病症,难道我们要把病根只归因于官场的腐败吗?4如果将权力视为可以谋取一己之私利的资本,人的脑袋就会为了口袋而拜倒在权力面前,人心中的利欲就会战胜义气,而一旦丧失义,人的思想精神就会被权和利所支配而沦为奴——权贵是掌权的权奴,权奴则是未掌权的权贵;权贵得到了腐败机会,而权奴则渴望着腐败机会;权奴是潜伏着的权贵,权贵则是现身出来的权奴,他们前赴后继,构成了官场争权夺利沽名钓誉见利忘义的权奴部队。
权奴在本质上是利益的俘虏,是追求一己之私利而忘记道义的奴才,他们只追求做大官而非做大事,一旦得到权力,就会在百姓和下级面前变脸为骄横跋扈趾高气昂的权贵官僚,就会在更高的权力者面前巧言令色奴颜婢膝——这是一群混入官场和政治场合的商人,他们把权力当成资本并追求做大做强做稳做牢,他们不断地以权谋财、谋色、进而谋取更大的权力。
官僚主义和权奴主义是一种同根相生的孪生兄弟,争权夺利的官僚主义是官场的权奴主义,而追权拜权的权奴主义则是一种民间的官僚主义,他们在本质上都是拜金主义向着权力延伸而产生的变种,是新时期的权力拜物教,是权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资本化进而反过来统治人们的思想意识的产物。
因此,要从根本上反腐败,绝不是只盯着官场,也不能只依赖法治、制度和机制的健全完善,绝不是只用财产公开等形式盯着官员们的口袋,而是要瞄准整个社会的脑袋,瞄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只有认识到拜金主义以及拜权主义是整个社会道德堕落的根本原因,才能从思想上找到根治腐败的根本办法,那就是用以义取利、以智取利的思想乃至管理机制使拜金、拜权自动升级为拜义和拜智。
5很多人认为中国社会的腐败是制度性腐败,将其归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归因为一党集权的政治制度,归因为法治体系司法体制的落后,我们应该承认,这样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至今仅仅60余年,社会主义社会的管理需要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探索完善的过程,正是因为制度本身必然存在不足,所以,整个社会的管理体系才需要不断完善。
但倘若因此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因此而否定社会主义的政治集权,进而主张照搬西方的多党制、三权分立等政治制度,那就大错特错了,原因在于,在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历史背景中、在霸权主义图谋称霸世界的国际环境内,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必须依靠集权才能应对霸权,社会主义政权必须强化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才能保护国民经济体系的独立完整和安全。
当然,有其利必有其害,政治集权制度对外可以有效抵御霸权,而在其内部却因为官僚主义失去民众的控制而容易滑向专权和特权,这也是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遭受各界诟病的原因所在,但我们决不能因为官僚的专权和特权而否定社会主义的政治集权——官僚主义只是家贼,而霸权主义却是外敌,我们不能为了杜绝家贼而引入外敌,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在抵御外敌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寻找探索并完善消灭官僚主义以杜绝专权和特权的办法。
6我们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所谓信息就是社会舆论,就是媒体负责任地关注、报道和传播,就是群众雪亮的眼睛、就是老百姓的唾沫星子、就是民众的耳朵,是人民群众群体的心灵,是人民的精神,这种精神一旦汇聚起来,所形成的则是一种管理社会的强大力量。
将这种信息力量能够真确引导运用起来,就可以反过来变成社会管理的崭新模式,比如可以通过网络实名制对互联网进行管理,将政府、公民、以及企业等社会机构的信息公开到网上,并允许民众关注、议论和传播,让传统媒体担负起调查真相的责任,就可以使得公众用信息的形式反过来参与社会管理,从而倒逼每个人、每个官、每个公民正大光明光明磊落地做人做事。
事实上,这种信息管理的模式来源于毛泽东发明的文化大革命,文革中那一张张的大字报小字报,正是如今互联网上的帖子,而如今有了互联网,人们再也不用乘坐火车去串联了,通过各种网络通讯方式,他们就能迅速低成本的联系在一起,这种信息管理的模式正是信息时代提供给人类的崭新民主形式,即信息民主。
与资本主义那种资本的民主、金钱的民主和财主们的民主不同,这种民主是脑袋的民主而非口袋的民主,是大众的民主而非精英的民主,只要围绕这种信息管理模式构建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引导广大民众参与社会的管理,使民心、民意和民智通过传播而诉诸于管理决策层,人民就可以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在信息时代来临的今天,要重新评价文革,要从文革这个历史的错误中寻找新时期安邦定国的思想营养,中国社会只需要将主导文革的阶级斗争思想升级转变为社会管理思想,用以完善信息时代的人民民主模式,并使其与政治集权制度相互对接,就可以有效的根治专权和特权,从而形成集权和民主的和谐统一,确保社会主义政权掌握在广大人民群众而非少数权贵官僚的手中,有谁知道,这正是信息时代对民主集中制的升级换代呢?7将中国的腐败无限夸大为腐败的中国,这是西方资本主义煽动的自由化思潮图谋颠覆并搞垮搞乱中国的阴谋诡计,其目的就在于令民众对社会主义政权丧失信心甚至产生鄙视和仇视心理,他们企图以权贵官僚的专权特权来反攻社会主义的政治集权,为的是铲平集权这一障碍而向中国社会顺利扩张他们的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
实际的情形则恰恰相反,中国的腐败绝不是社会主义造成的,而恰恰是社会主义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所造成的,是市场经济缺乏社会主义政权的控制而造成的。
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间,中国社会一直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直在弥补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不足,属于社会主义重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补课的阶段。
只要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就必须尊重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就必须尊重雇佣劳动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就必须允许先富和后富的并存,就必须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允许人们依靠个人的才能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而由于中国社会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转型而来,这种从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向公私可以并存多种经济成分的社会转型必然会导致一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以及权钱交易的行为,必然会滋生造成社会不公的腐败现象。
但这种现象恰恰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始资本积累是靠对外掠夺、欺凌和殖民弱势民族,是靠卖鸦片、用战争索取赔款而完成的,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必须向外扩张和掠夺;而中华民族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补课则没有向外掠夺、扩张和殖民,没有对人类造成血与火的灾难,中华民族的崛起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我们没有向外伤人,必然向内而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