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反驳

合集下载

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学号2010050499 本科学年小论文学院、系表演艺术系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年级 2010级六班12组学生姓名申馨2011 年10月 24日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与老师的讲解,我更深入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

过去我们常常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为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些话,当成“圣旨”。

这是造成今天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马克思个人的产物,而是人类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主义是研究和探讨,人类如何认识自然人类社会的科学成果。

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人类如何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客观实在,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所以说,它是人类科学发展的成果。

所谓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普遍规律的学说,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它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并且强调人在充分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系统的介绍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提出了共产主义是人们最为崇高的共同理想。

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只要世界上还存在剥削与压迫,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这不是等于说马克思主义是“过时”的。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依然是知道我们不断前进与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必须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发展。

驳马克思主义过时1

驳马克思主义过时1

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等错误的论断,本文拟将对“过时”一词进行探析,并就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及其意义进行分析,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思想,以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理解和解读。

关键词:过时;马克思主义;合理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一论调,在列宁时期便已经存在。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先生曾以其科学的言论击退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那么,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者究竟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呢?什么叫做过时?他们的说法为什么是不正确的呢?笔者将首先从过时一词的释义说起。

一、过时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大词典》对过时有三个解释:1. 超过一定的时限。

2. 过去相当时间以后。

3. 过去流行现在已经不流行;陈旧不合时尚。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于过时(obsolete)解释为no longer used,out of date.(outmoded)解释为(often derog)no longer fashionable.这两处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再使用的,过时的,不再时尚、流行的。

综合以上两点可以对过时一词的词义做一个界定,就是时间上的过时且意义上的不再实用。

是否马克思主义超过了它所存在的时段呢?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从物理性质的时间来说,距现在的21世纪的确已经有一段历史了。

但是我们如果要判定它是否过了它存在的时段,我们就必须要从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来看他所在的时间段即存在的依据是否依然存在着。

(一)产生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p4) 在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所处的环境中,已经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条件,正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p277—278)第一卷中所提出的那样:“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的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论”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论”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论“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在经过时间的洗礼下,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然而,还是有那么一部分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在未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之前,我也曾愚昧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但是经过老师的细致讲解,我深入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所在,所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完美的,也并不能适应所有人的想法。

当然,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

其又落后的一部分,但是先进的思想占大部分。

虽然其具有历史局限性,但这并不等于其就是“过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之前,我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它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继承与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特殊国情具体结合,即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是因为他们仅仅看到了狭隘的马克思主义,仍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即是空想的理想社会模式的错误认识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认清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辩论稿

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辩论稿

我宁愿站在通向真理的荆棘丛中哭泣,也不愿站在通往谬误的康庄大上微笑。

也许当站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庞大“科学”体系之中来审视全部马克思主义时,很难发现其会有过时的倾向,或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述【我认为,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这一命题,若以单纯“是”或“否”的判定形式来回答未免过于粗糙。

因为在现阶段并不能说他已过时(否过时)——我发现有不少前沿人物不管是在他们的著述中还是谈话中都有清晰的论述:“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生活、工作的全部。

”但在将来(不知是几年?几个世纪?几十个世纪后?)某时他却要过时(是过时)】。

既然如此,何不跳出马克思主义,站与他的旁边或以更高姿态来审视这一科学呢?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近二十年时期里,人类思想、科学技术已达到了一个更新的层次,特别是随着一种“预言”的迫近,对马克思主义所描述的关于人类未来的观点形成一种不言自明的威胁。

那么在此,我先与辩论稿的展开提出自己不成熟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会过时,但有其在当下及以后相当长一段时空距离中存在并被运用的自身合理性和社会必然性;对待马克思主义应当以审慎求真的态度和符合伴随人类时代大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的发展的眼光;马克思主义并非终极真理,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并非万古长青。

下面几行字是通篇辩论稿的整体思路和大体框架的展示。

一、哲学是什么?一)定义二)学科:引出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坐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一)产生基础(早期工业时代)二)存在(有用性)基础(中盛期工业时代)三)局限性——上层建筑三、现代经济基础的嬗变(后工业时代)一)由市场经济(工业时代)到知识经济(科技时代)的嬗变二)基本经济理念的嬗变(机器、体力劳动、有形的原材料到若机器化显现、脑力劳动、无形商品)四、站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高度一)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二)从纳米技术到费米技术的构想五、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狂热一)儒学的宗教狂热——一言堂二)悖论出现六、马克思主义哲学悖论一)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二)马克思主义的阶段性七、结尾谈到哲学是什么,在《哲学导论》(孙正聿著)一书中持“普遍规律学说”者这样定义:各门学科只是研究世界的各种“特殊领域”,并提供关于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而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并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运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的世界观理论。

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doc

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doc

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一种错误的理论、观点。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巨大变化,因而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它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空界限混为一谈,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

这一错误的理论、观点在国际、国内都有所表现。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既然真理总是相对的,那么,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推论出马克思主义也是相对的。

但是,他们对真理的相对性又作了错误理解,以为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曾经是科学的,由于时代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就完全不适应了,完全“过时”了。

例如,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端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波及整个世界的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所带来的强大冲击,西方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第二次浪潮社会的产物,在新技术革命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面前已经“失效了”,即所谓“不能借助马克思去了解高科技的现实”(阿·托夫勒)。

作为共产党革命成功的理论工具和思想武器,刚开始由于各个阶层或者国家的实际情况和统治者的理解不同,不仅在宣传上有天壤之别,而且在政府对待其理论态度上也产生很大分歧,谩骂者有之,赞美者有之,视为异端邪说必欲彻底扫除赶尽杀绝者有之,迫不及待地当作一种先进政治理论和革命学术进行引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者也有之。

中国的共产党是从原苏联成功的社会主义曙光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中国反封建反压迫革命上的希望,无数革命先烈或者飘洋过海或者翻译原著拼命汲取其中的营养力图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事实上经过毛主席等一大批革命家几十年的努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为宣言团结领导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终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1949年毛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又是几十年过去了,中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甚至到了今天市场经济的复杂时期,但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尴尬,那就是原来一套能够指导中国旧时代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却真正是老经验出现了新问题,明显出现落后的迹象,不少人怀疑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了吗?我以为尽管其基本的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是毕竟马克思生活和研究的年代已经久远,他不是先知不是神仙岂能够料事如神万万年,如此僵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亵渎与错误理解,邓小平面对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地按照一百年前的马克思理论走向死胡同,还是推陈出新地批判吸收马克思的学说成为决定中国生死存亡命运的痛苦抉择,中国人长期在理论的土井中摸索怪了,就如同一批蒙着黑布的驴子拉着共和国意识形态的磨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咀嚼着陈词滥调.当出现新的不能够解释的问题时,甚至为了圆谎千方百计地生拉硬拽,贻笑大方,因此邓小平当机立断用实事求是的改革勇气与方针彻底扭转中国封闭守旧的落后政治经济面貌,唯一遗憾的是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没有同步进行或者说政治改革十分不彻底,遗留下今天官僚势力猖獗的局面。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逻辑悖论与理论陷阱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逻辑悖论与理论陷阱

Criticism of Historical Logic of Marxist "Outdated
Theory"
作者: 彭志恩[1]
作者机构: [1]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出版物刊名: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29-37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期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分析
摘要: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一边肯定改革开放成就,一边质疑马克思主义合法性。

这一悖论的直接原因包括:误将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等同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西方思潮涌入导致的“晕轮效应”、形式逻辑主导下的错误归因、对党的建设存在问题的不当解读。

更深层原因是“西方中心论”的理论陷阱:体现了部分西方学者的傲慢与偏见、部分西方政治势力的保守性、部分西方利益集团的本质面貌。

事实证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论、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性以及勇于独立思考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生机勃勃——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马克思主义生机勃勃——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作者: 林志
作者机构: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出版物刊名: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页码: 16-19页
主题词: 过时论;资产阶级自由化;普遍指导意义;革命任务;城市武装起义;自身解放;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国家前途命运;现代化建设
摘要: 近几年来,极少数顽固坚持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企图推翻共产党的领导,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把攻击的目标直接指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他们利用国内外的各种刊物,各种理
论“沙龙”和大小字报,以及演讲等形式,肆意地贬低、歪曲、否定、诋毁和攻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与老师的每一次精彩的讲解,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我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局限性也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的发展的潮流中已经过时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尤其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但远远不是过时。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

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指引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人类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但是在上个世纪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失败,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灭亡,没有过时,而且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获得了新生,对马克思学说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

如参加马克思主义论坛的人逐渐增加,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并没有像过时论所说的那样而过时。

而且在时代中不断发展,到现代依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谬误“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西方推行意识形态渗透、颜色革命的重要工具,我们必须从理论上上澄清它的错误。

( 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是对理论本质的误读人们通常所说的“过时论” 的第一层含义是: 理论总有其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 当这种时代背景或现实生活条件发生变化后, 这种理论的合理性或解释力就消失了。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的重要依据之一, 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 其“理论打着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的烙印”。

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 特别是 20世纪 50年代以来, 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些人由此认为, “古典马克思主义已不再能确切地说明先进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 ( 赖特·米斯) , 马克思主义已经在新技术革命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面前“失效了”, “不能借助马克思去了解高科技的现实” ( 阿·托夫勒) 。

这种观点看到了理论及其产生的具体环境的关联, 但却忽视了理论本身的特质。

这是因为, 理论并非对现实的简单摹写, 而是观念层面的建构, 仅仅停留于现实的思想观念并不能被称为理论。

理论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这种本质和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稳定性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说, 凡是科学的理论都包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意义, 因而能够超越产生它的那个时代。

因此, “真正的理论认识与现实并非亦步亦趋, 而一定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1〕否则, 任何理论一经产生都必然已经过时。

从文化角度看, 任何真正有价值的思想都不会过时。

正如黑格尔所说:“伟大的灵魂———哲学史上的英雄们的身体, 他们在时间里的生活 , 诚然是一去不复返了, 但他们的著作( 他们的思想, 原则) 却并不随着他们而俱逝。

”〔2〕42两千多年前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 今天仍然是中国人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从产生至今都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 它们的基本精神仍然影响着当今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生活;古希腊哲学一直启迪着西方人, 是欧洲人永恒的“精神家园” ( 黑格尔) 。

因此, 一种理论是否过时, 并非取决于它产生于哪个年代, 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是否能够继续与当代人进行对话, 启迪人们的思考, 指导人们的实践。

显然, 仅仅用时代的发展或历史条件的变化推导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的结论, 不但是浅薄的, 而且从根本上否定了理论存在的合法性及其价值。

同时还应看到, 理论本身具有不同层次,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包含体现理论本质的科学内容、价值取向和基本方法等, 也包括研究时代或社会问题得出的各种具体结论, 尽管理论的核心本质与其结论有着内在联系, 但是它们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具体结论可能会随着时代特点和时代问题的转换不再具有直接现实性, 但是蕴含于其中的科学内容、价值理念和基本方法仍然具有合理性。

一切具体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都会过时, 而一种理论是否过时, 更重要的是看其核心部分、本质部分是否过时, 不能因为某些具体结论随着时代发展而失效了, 就认定一种理论已经过时。

持“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的人将马克思主义仅仅理解为一种革命的理论, 甚至将其等同于阶级斗争, 并由此得出马克思主义无法指导现代化建设的结论, 不但是肤浅的, 而且是片面的。

( 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是对理论发展的误读人们常说的“过时论” 的第二层含义是:一种思想被新的思想取代了, 因而原有的思想就过时了。

应当看到, 后来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所发展, 往往是因为时代的发展为后来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 提供了新的领域、对象和问题, 使后来者能够在某些方面超越前者。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前者的思想就过时了, 就如同有了康德和黑格尔, 并不意味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过时了一样。

因为一种思想或理论即使真正被超越了, 但是这种超越正是由原有的思想或理论发展而来, 前人思想中的精华实际上已经保存在后来者的思想之中, 已经积淀在人类文化的整体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 思想或理论正是不断借助于超越者而保存和发展自身的, 这是思想或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

因此, 任何有价值的思想或理论都是活着的, 都活在当代。

事实上, 尽管在马克思主义之后诞生了众多的思想流派, 但是真正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学说并不多, 似乎还谈不上有什么全面超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 因此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 ( 萨特) 。

我们看到, 一些西方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 往往只是对马克思的某些观点进行“修正”, 或者填补“空白”, 而鲜有宣称自己已经从总体上超越马克思的。

( 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是对理论指导作用的误读“过时论” 的第三层含义, 是说随着时代的发展, 诞生于过去的理论无法指导今天的实践。

应当看到,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的历史理论或社会学思想, 而是作为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存在的, 指导现实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归。

但是, 如果将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解为按图索骥, 这种观点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教条主义味道, 也是任何理论都无法做到的。

理论之所以不同于现实, 乃是因为它是对现实的抽象把握, 现实永远是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

换言之, 一种理论是否仍然具有指导作用, 必须根据理论的精神实质及其所蕴含的基本原理与时代的主要问题是否契合来加以判断, 即理论是否还能够对时代的主要问题做出合理解答。

理论不等同于问题的解决, 理论必须与主体能力相融合, 并在主体的努力下与现实相结合, 如此才能实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进而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的产生, 往往源于一种似是而非的“实用主义” 真理观, 即用短期的或某方面的实践结果来判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理论是对客观事实的抽象把握, 而不是事实本身。

理论总是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 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而影响社会历史运动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 理论只是其中之一, 理论正确并不能保证实践成功。

同时, 任何运动都有高潮和低潮, 如果将运动低潮等同于理论过时, 那么运动的高潮就等同于理论不过时, 这样, 一种理论就会忽而过时, 又忽而不过时。

不难看出, 这种评价理论过时与否的观点只是对现象的简单描述, 而没有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因而也无法发现理论的真正生命力。

“过时论” 和教条主义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主要错误态度, 它们既是截然相反的两种错误倾向, 同时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内在联系, 因为它们都源于对理论的错误态度和错误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并不是针对马克思本人的思想, 而是针对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特别是针对原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由于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其他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样本”, 因此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都运演着相同的理论逻辑:将马克思主义等同于苏联模式, 进而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严重误读。

实际上, 苏联的解体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而只是意味着苏联版本的马克思主义的过时。

其实, 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曾经出现的很多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而是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 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 源于自身实践中的失误。

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的原因( 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代表着人类对美好的、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向往, 其实现全人类解放、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始终是激励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自问世以来, 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例如, 在资本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的劳动状况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经济、政治、社会权利的扩大, 都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有着直接关系。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许多西方学者都做出了比较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如伯尔指出, “没有工人运动, 没有社会主义者, 没有它们的思想家, 他的名字叫卡尔·马克思, 当今六分之五的人口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的状态中;没有斗争, 没有起义, 没有罢工, 这需要发动, 需要引导, 资本家是连半步也不会让的”〔3〕60。

美国德州大学哲学教授凯尔纳 (D.Kel l ne r )认为, “ 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将有助于促进民主、自由、正义和平等, 并能够同仅仅促进富豪权贵利益的保守思想相抗衡。

只要巨大的阶级不平等、人类痛苦和压迫还存在, 就有必要存在马克思主义这样的批判理论和它的社会变革思想”〔4〕35 。

德里达则说道, “不能没有马克思, 没有马克思, 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 没有马克思的遗产, 也就没有将来”〔5〕21。

理查德·诺曼也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那内在吸引力在于它表现了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更美好社会的向往……人们被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是基于这样一个判断: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剥削和压迫基础上的, 它压迫和束缚人的生命力, 阻碍人们充分实现人生潜能, 它应该让位于社会主义社会, 在那里人们能够获得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平等”〔6〕51。

(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没有过时理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任何理论都具有历史性, 尤其是其中的某些具体论断会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不再适用。

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同样如此。

那种要求理论的具体内容或具体论断永远适用, 是对“神” 的要求, 而不是对思想家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有史以来体系最为宏大、逻辑最为严密、立论最为坚实的思想体系, 一方面深深植根于欧洲几千年的文化沃土之中, 另一方面又与当代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 先后出现过众多的哲学和社会学理论, 但是就科学性和彻底性而言, 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全面超越马克思主义, 或者撼动其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

正如萨特所说, 马克思主义是“不可以被超越的, 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7〕24。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证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没有过时。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 160 多年中, 尽管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其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框架内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对此, 詹姆逊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 既然资本主义还存在, 马克思主义就不存在过时的问题〔8〕。

2008年以来席卷西方世界并影响至今的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 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预言的深刻性和科学性。

在这场经济危机中, 马克思的《资本论》再度成为畅销书, 人们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新自由主义最终证明是一个虚假的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