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定位
大连

面积: 13,237 平方公里
人口: 613 万人(2008年)
方言: 胶辽官话
气候条件: 海洋性的暖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大连老虎滩海洋乐园、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圣亚海洋世界等
机场: 周水子国际机场
火车站: 大连站,沙河口站,周水子站
编辑本段名称起源
大连[1],拼音: Dàlián,其他外文名称俄语: Далянь或Дальний,日语: だいれん,英语:Dalian,旧称:Dalny或Dairen。 大连最早的名称为青泥洼。 1897年年底,沙俄为争夺清朝领土,将军舰强行开进旅顺口,随之便派人到大连湾和青泥洼勘察,决定在青泥洼开港建市。1899年8月11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关于建立自由港“Дальний ”(俄文“远方”之意,读音为达里泥)的敕令,将青泥洼改称 Дальний(达里泥)。沙皇敕令发布后,中国人仍称青泥洼。 1904年,日本挑起争夺辽东的的日俄战争。1905年,日本战胜沙俄,将青泥洼也改称为古代中国标称大连湾所用的“大连”二字,一则用海域的名字指称港口,二则也兼取近似俄文“达里泥”音之意(日文汉字同“大连”,音读为“Dairen”)。当时,日军辽东守备军司令部男爵西宽二郎发布传达命令第三号,内容为“自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二月十一日起,‘青泥洼’改称‘大连’”。
车牌代码: 辽B
国际电话区号: +86-411
市树 : 槐树
市花: 月季
目录
城市概况
城市历史
名称起源
管理体制(行政区划)行政区(行政级别副厅级或等同副厅级)
功能区(大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地理介绍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城市分析ppt

02 基本情况
大连,全市下辖7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2574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 普查数据,大连市常住人口为7450785人。 2021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7825.9亿元,同比增 长8.2%。
03 城市历史
大连名称,源于大连湾,始于近代。188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关于大连湾军港建设方案的奏 折中,就提到"大连湾"。一说大连地名是“达里尼”的音转。“达里尼”系俄语,是“远处”之意。 “达里尼”的由来是在大连沦为俄国租借地以后,根据沙皇尼古拉之令将此地命名为达里尼,同时 作为自由贸易港开放。日本侵占期间,于1905年2月始称大连。解放后,1949年4月1日,大连与 旅顺合称为旅大市。198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大连市。
06 经济
2021年,大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25.9亿元,按可比价 格计算,同比增长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13.3亿元, 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3301.6亿元,同比增长9.4%; 第三产业增加值4011.0亿元,同比增长7.5%。
2021年,大连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 1.2%。其中,建设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6.0%,房地产开发投资 下降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9.2%。全年基础设施投资 比上年增长24.9%。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9.6%,其 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9.0%、49.5%。
08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底,大连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3561个,其中医院225个,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站)185个,卫生院92个。全市医疗机构实有床位50542张。卫生从业人员74301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1201人。按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6.8张、执业(助理)医师 3.2人、注册护士3.9人。全年总诊疗量2820.2万人次。医疗机构平均床位使用率为54.3%。
大连属于几线城市

大连属于几线城市
大连属于二线城市,中国东北地区的海滨城市,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东方小巴黎”的美誉。
因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而闻名于世,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
大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大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北中心,东临黄海,西临渤海;北靠燕山、西接内蒙古、南接吉林。
一、城市发展状况
大连是辽宁省省会、计划单列市。
大连是国家重要的沿海港口、能源和工业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滨海旅游城市、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国北方重要的中心之一。
辽宁省大连市下辖9个地级市、1个县级市。
大连有中国最大的海洋城市,辽宁省、大连市的简称分别为连、大、连、旅顺,简称旅顺。
2020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大连市被批准为第七轮全国地级城市中唯一“国字号”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大连市辖3个区(中山区、西岗区、金普新区)和2个县级市,总面积16884平方公里。
2019年常住人口167.53万,城市总人口2774.53万人。
东北地区最大城市。
2020年12月14日,大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统计公报正式公布。
大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海滨城市。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工业、港口城市。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东北端。
地处渤海之滨,与大连隔海相望。
大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
1。
大连市区位因素分析(完整)

1、位置概况大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位于东经120度58分至123度31、北纬38度43分至40度10分之间,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
是中国的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也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内第二大城市,是中国东北主要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大连市分为3个县级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1个县(长海县)和6个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
另外,还有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先导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和花园口经济区。
2、气候条件大连市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0.5摄氏度,年降水量550--950毫米,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2800小时。
3、交通状况现有海运航线108条,其中外贸航线84条,内贸航线24条,基本覆盖全球主要航区。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全年航班起降10.7万架次;航线总数达到163条,其中国内航线141条,国际和地区航线22条,与8个国家、2个地区的89个国内外城市通航。
大窑湾北岸港区建设进展顺利,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港城一体化建设工程有序推进。
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工程完成围填海面积约15平方公里。
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加快,香炉礁物流园区四大功能区划基本实现;大连港冷链物流园完成70万平方米布局,成为中国唯一集保税港、专业冷藏船泊位、集装箱码头以及港口后方冷库群于一域的专业化冷链物流中心。
4、2014年大连市经济发展状况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0亿元以上,增长6%左右,人均18760美元。
固定资产投资6800亿元,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外贸自营出口与上年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0.8亿元,下降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0%和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和10.5%;万元GDP能耗下降3.8%。
大连市自然资源

大连市自然资源
大连市位于中国辽宁省南部,东临黄海,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
大连市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包括陆地、海洋和气候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和海洋资源四个方面介绍大连市的自然资源。
地理位置:大连市地处辽宁半岛南端,东临渤海、黄海,西南濒临辽宁省境内的锦州市和丹东市。
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大连丰富的自然资源。
大连市地势起伏较大,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岸线等地形交错分布。
地形地貌:大连市地形多样,主要包括大连山脉、大连丘陵、平原和海岸地带。
大连山脉绵延数百公里,为大连市提供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大连丘陵起伏有致,适宜农业发展。
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市区周边,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海岸地带拥有优美的海滩和海岸景观,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气候特征:大连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充沛。
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维护。
同时,大连的气候还为城市旅游业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海洋资源:大连市作为滨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大连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为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大连市海域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为渔业和海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总体来看,大连市自然资源的丰富多样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优质的生活和旅游体验。
主导产业视角下的城市功能定位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行业集 中程度之首 ,由此可见大连建设航运和物流 中心的快速步伐以及显著成效。
3现代 服务 业 中心 。 . 2 0年大 连市 居 民服务 和其 他 服务业 的集 中化 07
系数高达 1 73 . 5 ,说明大连的旅游 、休 闲、会议 、 6 会展等产业都非常发 达。而且 ,住宿与餐饮业集 中化系数也大 于 1 ,产业 的聚集 程度 较高 ,为旅 游 、休 闲、会展 、会议等产业 的发展提供 了良好 的配套条件 ,促进 了产业 的协调发展 。因此 ,大 连作为旅游 、休 闲 、会展及会议 中心发挥 的功能 将会 越 来越 大 。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是近年来大连 市 发展迅 猛 的行业 。20 年该行 业 的集 中化系数 小 05 于1 ,但是20 年就高达 1 59 06 . 3 ,成绩令人 瞩 目。 9 20 年该行业的集中化系数虽然有所下降 ,但仍保 07
曼城 发 战 】 【 市 展 略
曼 市 展 略 【 发 战】 城
表 I 2o 0 5年 ~ o 7年 大 连市 产 业 集 中 化 系数 表 2o
~ ~
~
—
~
行业
— — \ 制 造 业
年 份
2 0 年 R 05 l 11 8 .8 3 1 6l . 6 4
2 0 年 R 06 2 1 03 . 7 2 1 50 . 8 5
金 融 业 租赁 和 商 业 服 务 业
O9 1 . 4 O
161 . 9 2 1 76 . 3 0
07 9 .6 5 13 51 .4
1 59 . 3 9
08 2 .1 2 1 39 . 8 0
08 5 .9 2 08 1 .8 1
大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整体策划

大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整体策划【摘要】城市形象的策划是当今发展城市旅游中极受注目的课题。
本文在分析了形象定位的支持系统和影响系统之后,从文化特质、旅游功能、市场定位入手,提出塑造旅游城市形象的CIS系统,即文化识别(CI)、功能识别(FI)、市场识别(MI),进行形象定位。
借助对大连城市形象的认知调查来思考如何以创意性思维塑大连个性化旅游城市形象,提出大连在突出现代化都市旅游形象、濒海区旅游形象方面表现个性的方法。
一、大连城市旅游的定位分析大连是一座依山傍海的海滨城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有1900多公里曲折延绵的海岸线和170个大小岛屿,风光秀丽。
近年来,大连城市主要干道和街心广场改造,大面积常绿草坪的铺设、烟尘的控制、河流的整治的完成,现代化花园城市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要推出吸引人的旅游卖点,必须找准城市的定位,塑造具有独特品牌、独特氛围的城市整形象。
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规划要从多角度研究,以市场定位与形象策划为前提,现以大连为例。
(一)形象定位的影响系统1.城市区位、社会历史背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条件、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广阔的东北腹地,是东北地区连通华北、华东、华南以及海外的主要出口,具有旅游开发的地缘优势。
2.市场发育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保障条件,影响着城市兴衰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大连又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圈首,京津的门户,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区域,具有经济依托优势。
3.政策与政府行为是调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能否发挥最大作用的重要条件,取决于领导层的素质水平和能力。
大连的都市风貌、人文景观多为政府行为,并且在国内较有影响。
(二)形象定位的支持系统1.科技创新:技术革命带来的进步浪潮冲击城市的各个方面,创新成为人类进步的灵魂。
大连这个新兴现代化城市能够运用科技创新探索人才、资本、物力、信息等要素的转化与流动,以此作为综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城市管理软科学。
大连 城市的发展趋势

大连城市的发展趋势
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以下是大连城市发展的趋势:
1. 战略定位升级:大连正在转型升级为全球性国际港口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市。
该市正在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和培育,特别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及装备、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
2. 经济结构优化:大连一直以来以重工业为主导,但目前正着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加大对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支持。
大连的金融、旅游、物流和文化创意等服务业正在逐渐壮大。
3. 人口规模稳定增长:大连市的人口规模稳步增长,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
同时,大连也在鼓励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留用,以推动城市的创新发展。
4.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连市重视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正在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
大连也在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
5. 区域协同发展:大连是“中国东北亚博物馆之都”的核心城市,而且也是中国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要枢纽城市。
大连正积极推进区域的合作
与发展,加强与沿海城市和经济区的联系,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经济互利。
总的来说,大连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战略的更新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大连将进一步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城市定位
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如何,与其城市定位是否准确有着直接的关系。
城市定位决定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的各项举措;决定城市把有限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都用到什么地方,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
而大连,就走在了城市定位的前面。
大连人对城市定位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
“港口、工业、贸易、旅游城市”是大连人对城市最早的认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大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把大连定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并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1992年中国共产党大连市七届七次全会提出把大连建设成社会主义“北方
香港”。
2006年中国共产党大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把城市定位为“东北亚重要的国
际城市”,并把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城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城市,其主要内涵就是立足辽宁,依托东北,辐射东北亚,使大连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先进制造业和软件产业基地及商贸、金融、旅游、生态宜居名城。
现在好多同学提起旅游城市的选择时,很多人都选择了大连。
因为那里干净,时尚,浪漫。
大连,似乎摆脱了作为一个东北城市的形象(豪放的重工业城市),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了以软件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国际化的浪漫之都。
而定位要想成功,必须拥有有杀伤力的特色。
并且,必须建立在对自身优势的分析基础上。
所谓特色,就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了。
大连港濒临渤海,面向黄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对,共扼渤海湾,处于环太平洋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中国东北地区同东北亚各国进行经贸往来的主要窗口与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承担着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任务。
基于这样的区位优势,大连的一个目标就是,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东北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就是老工业基地。
而工业,就代表着污染,资源消耗。
而毫无疑问,现在的城市,都在努力转变产业结构,摆脱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格局。
但是,在工业社会里,制造业还是必不可少并且举足轻重的。
况且,大连有制造业基础。
大连在制造业和其他产业上兼顾得也很好,并不因为制造业就把个城市弄得乌烟瘴气了,反而,大连在全国人民眼中塑造的形象确实干净的,绿色的。
而制造业并不具有明显的特色。
于是,大连选择了软件和服务外包。
软件产业低投入、高产出、能耗低、占地少,软件产业的发展还会为大连聚集一大批优秀人才,改善大连人的智力结构,改变大连人的文化层次,发展软件产业会带来多方面的效应。
大连近年来在建设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方面成绩显著,该定位是2007年大连市政府首次提出的。
同年9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后指出,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要争做中国的第一、世界的第一。
软件和服务外包需要的政策支持有了,国家支持,政府推广。
大连优美的环境、与日本地理上接近的地缘优势、集中的日语人才以及与日本文化较高的融合度、较高的国际化程度等,都有利于发展对日软件和服务外包。
毫无疑问,大连是具有国际眼光的。
在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同时,也
积极发展金融商旅等产业,大连拥有专业的团队,使得大连打败了深圳,青岛,承办了夏季达沃斯论坛。
谁都知道达沃斯论坛在经济界的地位,大连承办达沃斯,就把世界的眼光吸引到了大连。
于是,大连有了世界知名度。
由于大连城市形象的宣传广告实在有点铺天盖地的意思,熟悉的刘欢的歌声响起时,大连的形象广告扑面而来。
很多人拿大连和青岛比较,提到大连,就是干净、广场,提到青岛,则是蓝天白云、红瓦绿树。
青岛的美,大多在自然,而大连的美,更多的却处于人造。
大连的知名在于它的宣传,而青岛则更为实在。
大连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定位重点却不在沿海。
因为中国的沿海城市实在不少,把沿海城市这一特点作为宣传重点,难免陷入同质化的格局中。
我国很多沿海城市就错误地把宣传重点放在沿海城市,这样就没什么特色可言了。
大连的旅游形象定位,在浪漫时尚。
而大连也在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这个定位。
大连经过几年改造,已经掌握了“全国文明城市”、“最佳旅游城市”“世界环境500佳”、“园林城市”等优势品牌资源,建了很多干净的广场,配合先前的欧式建筑,更突出了浪漫的特点。
而时尚,则是源于开放的眼光。
开放的城市,才会有发展,才会紧跟时尚潮流。
大连女孩在穿着打扮上,是很区别于东北其他城市的,形成了一种时尚婉约的风格。
大连,作为一个浪漫的移居城市,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人才到这里定居。
而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世界眼光是宏观层面的,真正落实到实际上,还是需要大量人才。
然而在做城市形象宣传的同时,城市的其他很多方面都会对城市的形象形成深刻的影响。
比如城市居民的素质。
因为我在听到很多人提到大连的时候,也重点强调了大连人素质不好。
在百度上输入“大连人素质”出来的尽是些大连人素质差的原因等等诸如此类。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个别现象,但是这至少能说明很多问题。
大连定位于国际城市,源于它的国际眼光,但是之前定位的“北方香港”,却很少有旅游者认同。
据调查,仅11.43%人认同“北方香港”的提法。
对于定位,大连应该更具体,更明确。
而东北亚重要的国际城市立足于东北亚,虽然比北方香港具体了些,但作为城市定位仍显不够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