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空间意象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辽宁沈阳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辽宁沈阳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辽宁沈阳摘要: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一、城市意象概念1、城市意象二战以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所占的空间迅速扩大,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密切关注。

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由于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明显地对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

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

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

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以应用,作为城市规划获取相关社会信息的方法。

2、城市意象空间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林奇的城市意象,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形象的研究,以别过去只是由客观的判定;评估性意象是对人这一认知主体对城市意象的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而城市意象空间则是对林奇结构性意象的延续,并融入了评估性意象的某些因素。

因而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设计应在注重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形成有特色的意象空间创造条件。

感知与真实_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

感知与真实_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

感知与真实: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感知与真实: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初步研究导言城市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空间,同时也是人们感知和认知的对象。

城市意象是指人们对城市的主观感受和认知,而城市空间形态则是城市在客观空间上的表现。

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研究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的本质和城市发展的特点。

本文将从城市居民的感知出发,探讨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并通过初步研究来阐述这一关系。

一、城市意象的构成与表达城市意象是城市居民对城市的主观感受和认知,即人们对城市的印象、感觉和理解。

城市意象的构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历史、文化和个人经验等。

城市意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如文字、图像、音乐等。

在城市意象的表达中,城市空间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居民通过观察和体验城市的空间形态来形成他们对城市的感知和认知。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与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在客观空间上的表现,包括建筑、道路、广场等各种空间元素的分布和组合方式。

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与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密切相关。

不同城市的空间形态存在差异,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居民的感知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能够提供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不合理的空间形态则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不舒适。

三、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从城市意象的构成和表达来看,城市空间形态作为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感知和认知起着重要作用。

当人们进入城市空间时,他们通过观察和体验城市的空间形态来形成对城市的感知。

而城市的空间形态又受到城市居民的感知和认知的影响,因为城市居民的需求和偏好会影响城市的设计和规划,进而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

因此,城市意象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四、初步研究方法和结果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选择某城市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大连市城市空间意象初步研究

大连市城市空间意象初步研究
s g eto s ae ma efrte u b n pa nn u g sin r d o h r a ln ig
过研 究 , 奇发 现 , 们 明显地倾 林 人 向于将其 心 中 的城 市意象 按如 下
五种元 素 进 行 构 造 : 径 、 界 、 路 边 区域 、 点及地 标 。 同时他 指 出 , 节
a d te mo t i g a l ae s ae n h s ma e b e ra r
及 城市 空 间 , 免 了传 统 的 城 市 避
规 划 和建 设 明显对 人 的地位 和作
c n e tae i te c ne ot ct o c nr td n h e tr f he iy、 s o p n e tra d b a t p t T e i g h p i gc ne n e uys o . h ma e o mir s a e c n i a e td y i f co p c s e e s f ce b t s
主观心 理 环 境 。在 这 个 环 境 中 ,
市 民处理 由感 应所 获 得 的 信 息 , 做 出决定 并形 成在 物质 空 间中 的 行 为…。这 一理论 从 人及人 在 城 市 中的行 为 角度 出发来 研究 城市
同领域 丰富 和发展 了林奇 的城 市 意象理论 。环 境 心理 学 是 从 心理学理 论入 手来 解释城 市 意象
维普资讯
| 聱 蜷 螂
【 章 号】0—8 (o o一0 —6 文 编 16 32 o 1 04 0 0 6 26 l 3
大 连 市城 市 空 间意 象初 步 研 究
A i tsu y o h m a e o r a p c n Dai n p l t d n t e i g fu b n s a e i l o a

大连城市介绍PPT

大连城市介绍PPT

PART 4
城市文化
复州皮影戏
复州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陕 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复州皮影戏真正活跃和 盛行的时间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1),当时 河北一带“白莲教”盛行,有皮影艺人也参加“白莲教”, 被清政府诬为“悬灯匪”,并下令禁演皮影戏。
河北滦州皮影艺人1大量流入东北并进入辽南。复州皮 影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距今已有300 余年的历史。从1932年开始,复州皮影戏1停止了演 出,抗战胜利后,复州皮影戏恢复。全国解放后,瓦 房店地区的皮影非常活跃,最兴盛时,全县有皮影戏 班43个,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皮影艺人有20多位。
城市介绍PPT
PART 1
01


环 境
地理环境
CHENGSHIJIESHAO
PART 1
地理环境
地质特征
大连市位于华北板块东部,胶辽台隆之辽东半岛南端。境内有太古宙变质杂岩、早元古宇变质地层和晚元古宙 以来的沉积盖层(属华北地层区辽东分区旅大小区)以及各构造岩浆期的侵入岩和喷出岩等。其中太古宙变质 杂岩主要分布在新金县城子坦—金州区董家沟地区,主要有花岗质岩类和火山-沉积岩系组成的上壳岩。早元 古宇变质地层由辽河群榆树砬[lá]子群组成,主要分布于长山列岛和庄河县东、北部。
城市介绍PPT
大连城市介绍
大连市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成为连接中原地区和东北腹地、俄 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交通枢纽,同时也居于 连接欧亚大草原东端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西交流的要冲, 使之成为东北亚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城市介绍PPT

地 理
著 名
特 色
城 市

环 境

大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整体策划

大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整体策划

大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整体策划【摘要】城市形象的策划是当今发展城市旅游中极受注目的课题。

本文在分析了形象定位的支持系统和影响系统之后,从文化特质、旅游功能、市场定位入手,提出塑造旅游城市形象的CIS系统,即文化识别(CI)、功能识别(FI)、市场识别(MI),进行形象定位。

借助对大连城市形象的认知调查来思考如何以创意性思维塑大连个性化旅游城市形象,提出大连在突出现代化都市旅游形象、濒海区旅游形象方面表现个性的方法。

一、大连城市旅游的定位分析大连是一座依山傍海的海滨城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有1900多公里曲折延绵的海岸线和170个大小岛屿,风光秀丽。

近年来,大连城市主要干道和街心广场改造,大面积常绿草坪的铺设、烟尘的控制、河流的整治的完成,现代化花园城市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要推出吸引人的旅游卖点,必须找准城市的定位,塑造具有独特品牌、独特氛围的城市整形象。

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规划要从多角度研究,以市场定位与形象策划为前提,现以大连为例。

(一)形象定位的影响系统1.城市区位、社会历史背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条件、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广阔的东北腹地,是东北地区连通华北、华东、华南以及海外的主要出口,具有旅游开发的地缘优势。

2.市场发育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保障条件,影响着城市兴衰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大连又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圈首,京津的门户,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区域,具有经济依托优势。

3.政策与政府行为是调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能否发挥最大作用的重要条件,取决于领导层的素质水平和能力。

大连的都市风貌、人文景观多为政府行为,并且在国内较有影响。

(二)形象定位的支持系统1.科技创新:技术革命带来的进步浪潮冲击城市的各个方面,创新成为人类进步的灵魂。

大连这个新兴现代化城市能够运用科技创新探索人才、资本、物力、信息等要素的转化与流动,以此作为综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城市管理软科学。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481/规划设计/T e chnology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肖先超(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规划分局,湖北随州441300)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建设已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意向研究可为城市规划总体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通过对城市意象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城市规划中对于城市意象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规划;城市意象;应用研究在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加快城市功能性建设中,城市规划工作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导向,引领城市科学发展。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需做好城市意象分析,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特色与经济状况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城市意象分析,为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1城市意象概念城市意象概念最早由林奇于1630年提出,并著有《城市意象》一书,由此开始对城市意向的研究工作。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为规划学、城市学的研究及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新方向,强调城市规划与环境的融合。

城市意象最主要的内容是城市建设发展与周围环境变化对城镇居民空间意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使居民对周围环境产生感知。

通过加强对城市意向的研究,分析城市规划方向,构建城市空间体系与城市内部其他建设的空间层次。

城市意象在城市规划中已成为重要的参考数据,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城市意象进行分析,决定城市建设主体,增强居民的空间感知动力,并以此分析研究城市未来整体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城市意象要素2.1城市通道城市通道指城市中具有功能性的城市道路、铁路、运河等,在城市规划中,城市道路交通为重要规划内容。

通过对城市功能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城市道路的功能性及特殊通道结构与城市的协调性。

道路交通网络和城市绿化对城市意象有极大影响,城市通道成为城市印象的关键性要素,直接影响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感知。

2.2城市边缘城市边缘并非指城市空间化的边缘线,其主要包含城市内部建设中不可作为通道的线性部分。

大连城市空间环境意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连城市空间环境意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连城市空间环境意象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城市空间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空间环境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如何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有效的研究和管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连市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其城市空间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拟以大连市为例,通过对该市城市空间环境的调研与分析,探讨其意象特征及其在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连市城市空间环境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其意象特征及其在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帮助和参考。

三、研究内容1.对大连市城市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及其意象特征进行研究。

2.通过对大连市不同城市空间环境要素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其意象特征及其在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3.结合城市空间环境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优化和改进措施。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大连市的实际情况,对其城市空间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五、研究意义1.对大连市城市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和意象特征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展现大连市的文化魅力和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

2.通过分析不同城市空间环境要素的意象特征及其在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深入解析城市空间环境的结构和内涵,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3.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优化和改进措施,可以为大连市城市形象和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分析

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分析

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分析摘要: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对城市绿地是否形成稳固的体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效果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改善建议。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现状;科学布局随着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形象建设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

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是城市形象建设的自然物质基础,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如何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绿地总面积的占地比重,提高人均绿地占有面积,提高城市绿地的质量,并因地而异的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

本文结合大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特征分析,主要从生态城市的内涵着手,论述城市绿地系统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进而讨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合理布局,为大连市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出对策及建议。

1 大连绿地系统现状1.1 大连市绿地概述由于大连市建成区的地理环境复杂,受气候、水资源、土壤、街道狭窄曲折,建筑密度大等原因影响,造成城市的绿地面积少,而且分布不均。

虽然经过近几年来的大规模绿化建设,绿地面积有所增加,但与国际性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大连市总面积1257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415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0平方米。

大连市绿地系统是由公共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和广场游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和海滨风景区八大系列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园林绿地体系(如图)。

目前大连市建成区规划总用地11538公顷,其中绿地率42%;公园46处,包括居住区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205处;行道树3.75万株,覆盖面积为63.66公顷;居住区绿地包括居住小区及小区以下的绿地,风景林绿地不包括风景区内风景林,风景区绿地不包括公园、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2BC77C2=D!! &’($% 122.C2EC72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F2FG7277>?? @! !"#$%&’(")* -HIJ4KH5?? -HI9LH5?? ,MJNKMN?? O49KPHIJ4K? ? 4Q?? #RJKH;?? -46? F2FG7277A ./01- 李雪铭 S7=.FC>;? 男 ;? 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 主 要 从 事 城 市 人 居 环 境 # 城 市 化 与 人 工 地 貌环境变化研究与教学工作 " &CTHJ5U?5JV9NTJK:===W7.E6M4T
7?!! 引言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综合空间系统 ! 在对城市空间进行研究时 ! 可根据研究的 目的和对象划分为物质空间和感知空间 " 对城市物质空间的研究只注重对空间物质属性 的分析往往过于主观武断 ! 并不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过程 % 感知空间的研究角度则充分 重视了人对于城市物质空间的主观体验 " 如果市民的感应空间扩大了 ! 体验的内容丰富 了 ! 就有助于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和规划 ! 从而创造出更为舒适 # 更为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 城市意象是通过市民的感受 ! 由物质空间产生的主观心理环境 ! 是指市民个人所接 受的稳定的城市结构 " 在这个环境中 ! 市民处理由感应所获得的信息 ! 做出决定并形成 在物质空间中的行为 @7A" 这一理论从人及人在城市中的体验及行为角度出发利用意象空间 来研究城市及城市空间 ! 避免了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明显对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的弊端 "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 ! 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 局部印象 ! 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 " 他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 空间的研究 ! 通过研究 ! 林奇发现 ! 人们明显地倾向于将其心中的城市意象按如下五种 元素进行构造 $ 路径 # 边界 # 区域 # 节点及地标 " 同时他指出 ! 这些元素无一是独立的 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 " 区域与节点构建在一起 ! 并由边界来界定 ! 被路径所渗透 ! 而地 标就闪耀在其中 " 因此各个元素互相重叠 ! 互相贯通 ! 而有些元素在心理上的主导性可 能会相对较强一些 " 要素在城市意象中的分布 # 可识别程度和空间组合结构等形成城市 意象空间的特点 @1A" 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 ! 在他之后 !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
7### 微观空间情景意象
微观空间情景是指由某一建筑实体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 " 市民能够直接到达并能在 其中进行相应活动的场所 ! 对大连市微观空间情景意象的研究采用图片再认方法 " 在所 选的 >< 张图片中有 "< 张图片的辨出率小于 @A " 将这 @ 张去掉不予考虑 " 对 余 下 的 <8 张进行分析 ! !"# 微观情景空间意象影响因素分析 将 <8 张图片根据功能分为 9 类 " 即政治性地标建筑 $ 人口集散 !"$%$ 图片分类分析 地 $ 商业购物场所 $ 休闲娱乐场所 $ 旅游风景点 $ 文体场所 $ 地标性建筑 ! 各种类型建 筑物的辨认率如表 " 所示 ! 表 " 的结果显示 % 0".# 各类建筑物 0 景观 . $ 场所的辨认率大多数都在 7>A 以上 " 而且大于 9>A 的占绝大 部分 " 说明大连市的整体可识别性较高 ! 07.# 政治性地标建筑的辨认率最高 " 其后依次是人口集散地 $ 商业购物场所 $ 旅游风 景点 $ 文体场所 $ 休闲娱乐场所 " 最后是地标性建筑 " 前两者的辨认率均较高且比较接
D"(
" # $ %
!"#!
由于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 ! 俄罗斯风情一条街的辨出率比日本风情一条街的辨出率高出 一倍之多 " $%&# 地标性建筑的辨认率则与其功能及所服务群体的范围有关 ! 服务范围较大则辨认 率较高 ! 如广播电视中心和电视塔都是为全体市民服务而且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 因此其辨认率也较高 ! 而富丽华酒店和希尔顿酒店仅是为部分人群服务 ! 虽然其知名度 较高但仅为部分人群所熟悉 ! 所以辨认率较低 " 以上分析表明 ! 微观空间情景的可意象程度主要受其功能 # 使用人群 # 区位以及文 化影响 " 将每一位被访者对每张图片辨认的结果按意象等级打分 ’ 具体打 !"#"! 意象偏好分析 分 标 准 见 表 ( " 用 )*))"+,- 对 每 一 位 被 访 者 对 表 ! 意象等级评分标准 $%&" ! $’( ()%*+%,-./ 01’(2( .3 -2%4(%&*( 5%/60 个空间情景的意象等级打分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进行分析 ! 将各建筑物 / 景观 &# 的因子得分列于表
% ./ & % 0 ’ 122. ( 0 )
!! " # $
"#$"!!%&’%(")*+#"!!,+-+#"
3456.78!-460! "9:6;!122.
大连市空间意象分析
李雪铭 ;!! 李建宏
<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 大连 77.21=>
摘要! 近年来! 城市空间意象研究开始在我国城市地理学界逐渐兴起" 通过问卷调查# 图片 辨认和认知地图调查对大连市微观空间情景和宏观空间结构意象进行研究 ! 在国内首次将因 子分析方法应用于微观空间情景的意象偏好分析! 并运用均值比较检验及方差分析研究了年 龄# 性别# 学历等属性对个人辨认照片数目及意象范围的影响 " 研究结果表明$ 大连市总体 可意象程度较高% 微观空间情景的意象受其功能# 区位# 使用者# 自然环境以及建筑本体的 影响% 宏观空间结构意象是以道路为主要支撑! 以居住区与商业区为背景! 人口集散地与特 色建筑点缀其中的立体框架结构% 意象区域是以中部为主轴向东西两个方向辐射! 并且主要 集中在市中心# 商业区及风景旅游区% 由于受到年龄# 性别# 学历的影响! 个人的意象范围 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 " 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上对大连市旅游规划及城市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关键词 ! 大连 % 城市意象 % 空间意象 % 微观空间 % 宏观空间
02=C07G .
B"8
" # $ %
!"#!
面继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如林奇的同事阿普莱亚德 %&’’()*+,-./ 对委内瑞拉的新城市奎戴 德瓜扬纳 0123-+-/43+*+5+./ 的意象调查 6 把城市意象体系推进到更精细一层的分析 ! 国内 学者许学强在对广州市城市意象空间分析中研究了广州市城市意象的结构 " 并分析了意 象构成要素受市民属性的影响 # 顾朝林 $ 宋国臣在对北京市意象空间的调查中提出了城 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 $ 发展 $ 改变的影响 ! 78 世纪 98 年代 " 城市意象理论和方法还被应用于研究城市旅游地意象空间 " 并从意象的类型 $ 构成要素 $ 影响因素和空间认知过程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旅游地意象空间 :;6/<=! 另外 " 出于对城市的人文关怀 " 还有许多学者从环境心理学 $ 城市社会地理学 $ 行 为学 $ 人类学等学科的视角阐述了城市环境和人类的关系 6 从他们著作的字里行间 6 可以寻 找到与城市意象相关的内容 ! 环境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理论入手来解释城市意象是如何形 成的 # 而 城 市 社 会 地 理 学 与 环 境 行 为 学 则 着 重 于 研 究 城 市 意 象 与 人 们 的 行 为 有 何 关 联 " 同时还向人们提出了社会空间辩证法的概念 6 即人们在创造和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 们所生活的空间以各种方式控制着 " 而且这是一个连续的双向过程 ! 因此 " 对城市意象 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从而达到城市与人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8=" 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大连市市区 " 通过对部分市民进行调查 " 对大连城市 空间意象进行研究 " 并运用数学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空间意象的客观因素及主观因 素 ! 试图从意象角度提出有关城市规划及旅游规划的建议 ! 林奇在其早年的研究中所用的方法称为草图技巧 " 即要求被试者凭记忆在白纸上画 出所在城镇的地图 0 草图 . " 这种草图也被称为认知地图 ! 但是这种方法过分强调意象的 视觉方面 " 而且容易受个人绘图技巧的影响 ! 后来许多学者将意象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引 入到不同微观领域的同时增加了不少辅助方法 " 如问卷调查和图片再认的方法 :""?"!=" 但因 子定量分析方法少见报道 ! 本文采取图片再认 $ 认知地图以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因子分析研究了大 连城市空间意象 ! 图片再认选取了大连市内四区的风景及建筑物照片 >< 张 " 被访者需要 回答是否知道图片中景物的名称或地点 " 知道其中一项就算辨认成功 # 认知地图是要求 被访者凭头脑中的印象画出大连市或大连市某一区域的草图 " 并作适当标注 ! 本次调查 对象为大连市内中山 $ 西岗 $ 沙河口 $ 甘井子四个行政区的常住居民 " 随机地抽取了初 高中学生 $ 大学生及各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共 788 人并对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 回收率 达 @>A " 问卷有效率为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