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曲组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合集下载

五大盆地综合柱状图

五大盆地综合柱状图

系统

度 段 (m)
剖面
岩性简述
生储盖组合 烃源 储集 盖层 组合
第四系 100
+

第三系 380

汉 50


拉 472

二 400

段 1500 △



白 垩 系
下 统

一 50

段 1000
黄灰色及灰色砂、砾岩
杂色泥岩、砂砾岩, 底部为砂砾岩夹泥岩 灰—深灰色泥岩, 夹少量砂岩及粉砂岩
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与 深灰色、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
And
中 涟源、 组 邵阳两 合 个凹陷
下 涟源、 组 邵阳两 合 个凹陷
9
思茅坳陷地层综合柱状图
2021/6/16
10
2021/6/16
11
塔里木盆地地层综合柱状图
2021/6/16
12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2021/6/16
13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2021/6/16
楚雄盆地地层综合柱状图
中西部坳陷
东部坳陷
地层系统 岩性柱
统组 E 赵家店组 K2 江底河组 K1 普昌河组
高峰寺组 J3 妥甸组
蛇店组 J2 张河组
储盖组合 组合 地层系统 岩性柱 储层 盖层 划分 统 组
E 赵家店组 K2 江底河组
缺失
Ⅰ J2 张河组
储盖组合 组合 储层 盖层 划分

J1 冯家河组
上部:粉砂质泥岩、泥灰岩;下部:砂岩为 主、泥岩及煤层
在黑色钙质泥页岩、偶夹砂岩
P1m:以灰岩为主,夹硅质灰 岩 P1d:灰黑色~ 棕色含铁硅质岩夹硅质灰岩

【2019年整理】地层综合柱状图作图方法

【2019年整理】地层综合柱状图作图方法

• 马家沟组(O2m):青灰色厚层灰岩、纹带灰岩、豹皮灰 岩,夹薄-中层白云质灰岩,海水趋于正常,为正常浅海 沉积。厚180m,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 上古生界
–石炭系
• 本溪组(C2b):底部为硬绿泥石角岩或红柱石角岩,太 平山北坡出现底砾岩(三好砾岩);下部以灰色、灰绿色 粉砂岩、粉砂质板岩为主,夹有一层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 上部为黑灰色板岩及红柱石板岩、压力影板岩。化石: Fusulina sp.(纺缍蜓)及蜓、腕足类、双壳类、植物类等 碎片,主体为滨湖沼泽相沉积。厚24m,与下伏地层呈平 行不整合接触,代表了一次构造升降运动——加里东运动。 • 太原组(C3t):下部为灰色细砂岩及粉砂岩与红柱石角 岩互层;上部为炭质板岩、杂色板岩夹薄层粉砂岩,顶部 见煤线。含化石:Neuropteris ovata(卵脉羊齿),为 砂泥坪与近海湖泊沼泽相沉积。厚68m,与下伏呈整合接 触。
• 张夏组(2z):灰色板岩夹中层鲕粒灰岩,为浅海高能 环境下产物。厚36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 黄院组( 3h ):下部以灰黄色薄-中厚层泥质条带灰岩 为主,夹数层鲕粒灰岩;上部为豹皮状灰岩与纹带灰岩及 白云质灰岩。含化石:Ptychaspis sp.(褶盾虫), Blackwelderia sp.(蝴蝶虫)。为滨浅海沉积,相对张夏 组海水变浅。厚123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奥陶系
• 冶里组(O1y):底部泥质纹带灰岩,向上泥质成分减少, 以中厚层灰岩为主,夹白云质灰岩和白云质豹皮灰岩,含 化石:Piloceras sp.(枕角石),Ophiteta sp.(蛇卷螺), 为水下高能带产物,仍为浅海陆空环境。厚67m,与下伏 地层呈整合接触。 • 亮甲山组(O1l):灰色中厚层白云岩与灰质白云岩,含 少量燧石团块,含化石:Armenoceras sp.(阿门角石), 为潮上蒸发环境。厚7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沉积相柱状剖面图编制方法

沉积相柱状剖面图编制方法
• 泥晶灰岩等:1.6CM • 亮晶颗粒灰岩:2.2CM • 砾屑灰岩、礁灰岩:
2.8CM 层厚画法要求:
页状:0.5MM 薄层:1MM 中层:2MM 厚层:3MM 块状:4MM
样号的画法
分层描述的写法
组段综述 的写法
(参考指导书第 17、18页)
组段综述 的写法
沉积相、 海平面变 化曲线的 画法
造 及 含 有
描 述

组段 综述
1 1 1 1 1.5 1 1 1.5 1 3
2
2
15
6
沉积 相 海平 面 剖

化面
微相 亚 相 降 相
位 升置
3
2
1
3
1
地层系统的画法
比例尺、层号的画法
新编层号 分层厚(m) 22
累计厚度 (m)
累计图长 (cm)
21
20
19
18
岩性宽度要求: 页岩:宽1CM
沉积相柱状剖面图编制方法
地质工业图件包括:柱状剖面图、平面图、横 剖面图和立体图四种类型
灿烂 的阳光 下,各 种各样 的花儿 竞相开 放着, 散发着 清香, 张扬着 美艳, 令 人 心似琉 璃,沉 醉飘荡 。闭上 双目, 我手捧 花蕊深 呼吸, 用身体 每一寸 肌肤去 感 受 那朵朵 柔情, 任思绪 轻舞飞 扬,灵 魂如同 洗礼, 感觉一 切杂念 全无, 只剩下 纯 美 的 享 受 , 在时光 里淡泊 安然…… 忽 然 , 一 声汽 笛呼啸 入耳, 嘈杂蜂 拥而至 , 我 猛 然 惊 醒,茫 然望向 窗外灰 蒙蒙的 天空, 不禁自 嘲一笑 ——原 来只不 过是南 柯 一梦! 然而梦 中景象 历历在 目,那 一隅不 染烟火 的世外 桃源, 让我产 生一种 亟 不 可 待 的 冲 动,我 要走近 你——魏 高邑 。 沿 着 水 泥 路面 前行, 我看到 功能齐 全 的 立 体 养 殖区, 一派水 乡景象 跃入眼 帘。100亩 蔬菜 大棚内 ,那些反季节蔬菜冒 着 嫩绿, 长势喜 人。紧 靠旁边 的是百 亩苗木 ,还有 我梦中 的百亩 花卉, 她们在 晨 风 中友好 地迎接 我的到 来。 兴冲 冲踏入 梦中的 圣地, 却发现 那似锦 繁花已 赧 颜 不见, 花圃里 一派凋 零空寂 。秋风 袭来, 怅然而 立的我 如梦初 醒。噢 ,此时 已 是 深秋! 大自然 以不可 抗拒的 姿态, 令人间 芳菲进 行着下 一个轮 回。人 生路上 , 又 何尝不 是如此 时刻准 备着呢 ?一抹 莫名忧 伤如同 这秋末 的薄露 ,慢慢 沁入心 脾 。 就在将 要黯然 转身时 ,我却 惊鸿一 瞥,那 空旷的 花圃四 角,一 盏盏金 黄的秋 菊

沉积相

沉积相

沉积作 用
粒度特征
沉积构造
韵律及规模
砂、泥岩 发育状况
测井曲线 形态
地震反 射特征
孔、渗与粒度的 对应关系
层内非均质性
勘探开发问题
注采问题 有利于注聚合物, 降低中下部的渗 透率,开采速度 应是稳中求慢
垂积 (Vertical Accretion)
以粗粒沉积为 主,通常为砾 岩或含砾粗砂 岩
以大型板状、槽状 交错层理为主,小 型流水沙纹一般不 太发育
不明显的正韵律,以及 突变叠加正韵律(复合 韵律);通常规模较大
粗粒部分达85%或 90%以上,“砂包 泥”
高 幅 锯齿状 箱形
中 强 震幅的 下 凹 ,下 切 谷
中等偏好,对应关系无明 显的规律,最大渗透率通 常为于底部,但无明显的 规律
无规则或具叠加正韵 律的非均质性,变异 系数中等,级差大
A. 通 常 缺 乏 良 好 的盖层,泥岩和 夹 层 不 发 育 ; B. 勘探前景位于下 游
强度高,颗粒愈细, 低,颗粒愈细含水 沉强度愈大,深海 越多则强度愈低 沉积和含沥青的泥 岩强度很高 强度高,与泥岩相 似 强度低,含泥愈少 则愈低,泥质砂岩 及含独居石,海绿 石或火山灰的砂岩 则强度高 中等。在泥质砂岩 中强度高 中等
页岩
砂岩
砾岩
泥灰岩
石灰岩和 白云岩
石膏、盐岩 等化学岩
5—30,炭质页岩和油页 岩较大,其大小取决于 碳化程度和含油率 0.3—10000,其数值大 小决定于空隙中流体性 质及矿化度,含高矿化 度水者电阻率低,反之 高 与砂岩类似,变化范围 大,泥质砾岩电阻率较 小,钙质及硅质胶结的 和含较大砾石的砾岩电 阻率高 电阻率随岩石密度及钙 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松散者可低到 5—7,致 密者可高达几百至几千 1—10000,电阻率与岩 石的孔隙性和结构有 关。含有高矿化度水的 高孔隙性的碳酸盐岩, 其电阻率较低 大于 1000

沉积相带图制图及应用教材

沉积相带图制图及应用教材

【实战训练3】根据图1-2-6描述单砂体对比的等高程法。

图1-2-6 单砂体对比等高程法【实战训练5】根据图1-2-8分析相变式砂体对比模式使用的资料及表达方法。

图1-2-8 相变式砂体对比模式图1-2-9 下切式砂体【典型案例1】根据图1-2-11描述夹层类型图1-2-11 两个沉积单元间夹层类型的划分从砂岩厚度划分的角度来说,一般定义两个砂岩之间的夹层为一类夹层(图中的Ⅰ);同一个砂岩内部的两个有效厚度之间的夹层为二类夹层(图中的Ⅱ),有效厚度内部在自然电位曲线和微电极曲线上有明显回返的夹层为三类夹层(图中的Ⅲ)。

从沉积的角度来说,如果下部沉积单元的沉积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所形成的两个沉积单元间的稳定泥岩夹层为一类夹层;如果下部沉积单元的稳定泥岩被上覆沉积单元侵蚀,而保留了岩性变差的砂泥交互段,称为二类夹层;如果下部沉积单元岩性变差的砂泥交互段被上覆沉积单元侵蚀,形成了对下部沉积单元的叠放模式,称为三类夹层。

【典型案例2】根据图1-2-12描述不同类型砂体(独立型、叠加型、切叠型和深切型)特点及划分不同砂体类型的意义。

图1-2-12 不同类型砂体特点一类夹层间的砂体叫独立型砂体,这些夹层在油田开发中能起到隔离作用;二类夹层遮挡的砂体叫叠放型砂体,这类夹层在局部能起到遮挡作用,但在平面上分布不稳定,因此不能完全起到隔层作用;三类夹层遮挡的属于切叠型砂体,这类夹层基本上不能起到隔层作用,但在注水开发或三次开采中对一些措施的实施可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

【实战训练】根据图1-2-13砂体剖面图,描述沉积单元间夹层类型划分及特点。

图1-2-13 砂体剖面图5.对比下列左右两个油层剖面图,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和从中得到的启发。

图2-3-11图 2-3-11 加密前、后油层剖面图对比【典型案例】图2-4-1是7-2912井GI2+3层的沉积相带图,该井采油指数持续较低,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整改方案。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富集层基本都是注采完善程度差或注水受效差的油层部位,为提高其压裂改造效果,首先提高其注水受效程度。

沉积相课件-课件_沉积相模式

沉积相课件-课件_沉积相模式

亚相划分
• 滨湖亚相
- 氧化环境 - 红色、紫色杂灰绿色泥岩 - 常见暴露标志 - 砂岩成熟度高 - 低角度大型交错层理 - 重矿物富集条带 - 鲕粒和生屑贝壳 - 横向相变快
亚相划分
楔形,近岸带顶部有削蚀和顶超,底部为下超或上超,连续性差-中等和中-弱振 幅的发散同相轴组成
亚相划分
• 扩张湖亚相
- 与深湖区关系
近深湖:常具多旋回多套生储盖组合,如东营凹陷东 辛三角洲
远深湖
- 平面形态
伸长形:鸟足状或舌状 平直形:发育平行湖岸的滩坝或堤岛条带
- 水进退
湖退 湖进
三角洲砂体
识别 三层结构 反韵律前缘河口砂坝 漏斗状自然电位 前积结构的地震相 特殊地理位置
扇三角洲
• 概念
- 扇体推进到滨-浅湖(延伸至扇前缘入湖)
漏斗状含泥造成 三角形或梯形
指状
基线
沉积特征
• 冲积扇前缘的相变(指状交错)
- 过渡为河流相
平行长轴:天山北麓独山子以东和昆仑山北麓 垂直长轴:独山子以西 扇缘与河流泛滥平原直接过渡,难区分
- 过渡为沙漠相
被风成沙覆盖:昆仑山北麓西段 限于扇缘:见盐结皮或碱滩过渡带
- 过渡为湖相
分界明显:见盐结皮或碱滩过渡带,博斯腾湖北岸 伸入湖体:扇三角洲
• 曲流河
- 侧向侵蚀 - 二元结构 - 半韵律旋回内向上变细 - 单向水流型层理,底部大型槽状交错层 理、大型板状交错层理,上部水平层理 - 顶部泥裂、钙质结核、植物根、虫孔等
古河流的鉴别
• 辫状河
- 下切侵蚀不均匀性 - 砂体在剖面上呈透镜状,平面上不稳定 透镜状-带状 - 旋回上部粉、泥较少 - 常出现向上变粗 - 平行层理、大型槽状交错层理、逆行砂 波 - 冲刷面频繁

浅析羌塘盆地岗尼乡布曲组沉积特征

浅析羌塘盆地岗尼乡布曲组沉积特征

浅析羌塘盆地岗尼乡布曲组沉积特征前人在羌塘盆地岗尼乡布曲组二段泥微晶含膏灰岩中发现了冷泉碳酸盐岩,间接证明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

文章基于此基础,着重描述了该组2条剖面,认为布曲组一段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二段则为一套碎屑岩沉积,顶部发育一套泥灰岩和石膏层;三段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角砾状灰岩以及顶部的砂1 野外实测剖面西藏土门地区岗尼乡达卓玛东中侏罗统布曲组一、二段实测地层剖面,剖面代号P05,剖面起点坐标N32°55′30.1″E90°49′4.7″,剖面终点坐标N32°55′23.8″ E90°49′41.4″,剖面长度237m,厚度165.7m;西藏土门地区岗尼乡达卓玛东中侏罗统布曲组三段实测地层剖面,剖面代号P06,剖面起点坐标N32°55′23.8″ E90°49′41.4″,剖面终点坐标N32°54′58.9″ E90°49′58.9″,剖面长度197m,厚度73.3m。

P05剖面描述如下:布曲组二段(J2b2)这两条剖面都位于倒转背斜的倒转一翼,因此,整个布曲组剖面都被挤压过,厚度较其他区域更薄。

布曲组在研究区侏罗系地层中分布最广,颗粒灰岩为主,夹浅灰色泥质灰岩、泥岩。

根据岩石组合的特征,本次调查将布曲组划分为三段:一段为灰色、深灰色中层-厚层结晶灰岩、泥灰岩、生物灰岩、砂屑-砾屑灰岩,生物灰岩与砂屑、砾屑灰岩中常见递变层理,生物类别主要以腕足类为主,常见有腹足类、双壳和海百合茎;二段为紫红色、土黄色、浅灰色(杂色)厚层粉砂岩、钙质泥岩夹泥灰岩,上部发育黄褐色冷泉碳酸盐岩和1-8m乳白色石膏层,泥岩块状构造,局部发育弱水平层理;三段为浅灰色、灰白色薄层-中层夹厚层泥晶灰岩、生物灰岩,上部夹角砾状灰岩,近顶部发育砂糖状白云岩;生物灰岩中生物以腕足类、海百合茎为主,少量腹足类和双壳。

2 布曲组岩石学特征布曲组在研究区分布最广,颗粒灰岩为主,夹浅灰色泥质灰岩、泥岩。

五大盆地综合柱状图

五大盆地综合柱状图

气 层
表 井 反射层 界面
性质
T 赛 2 不整合
40
T 井 3 不整合
T6 不整合
赛 1 井

尔0 善│ 组 800
褐灰色砂岩、砾状砂岩与 深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 灰色—杂色凝灰质砾岩、 砂砾岩夹同色泥岩
T8 不整合
赛 4 井

上统

罗 系
中下统
古生界 (Pz)
0-200
0 │

720 ~ △ 未
~~
黄灰~黄褐色砂岩、粉砂岩夹砂质泥岩
黄灰~深灰色灰岩、泥灰岩
灰~深灰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可相变 为泥灰岩
灰~深灰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可相变 为泥灰岩
砂岩、砂砾岩夹砂质泥页岩 石英砂岩、砂砾岩、砾岩
And
中 涟源、 组 邵阳两 合 个凹陷
下 涟源、 组 邵阳两 合 个凹陷
思茅坳陷地层综合柱状图
T3Z 灰白~灰黑色砂岩、粉砂红泥岩、泥岩夹煤层
T3S
灰~灰白色砂岩、粉砂红泥岩、泥岩夹煤层或 煤线
选 中 麒麟山组
T2q T2q:钙质粉刷岩、钙质页岩加薄层砂质泥灰岩。
系统
三宝坳组 T2s
T2s: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泥灰岩
上 残留分 组 布于零 合 陵凹陷
下 嘉陵江组

大冶组
大隆组
上 统
龙 潭
9
100
3
7.0
200
4
7.0
300
3 7.0
3
400 7.30
4
500
3 4
3
600
4 5
4
700
3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形石灰岩
700
96-95
鲕粒灰岩 深缓坡
94-90
600
89-88
介壳灰岩
87-78
500 77-76 75-67 e e e
泥灰岩 潮坪
生物碎屑、砂屑、藻屑 生物碎屑、砂屑
e 鲕粒、核形石、 生物碎屑、藻屑 e 核形石,生物碎 屑、藻屑、砂屑 e 生物碎屑,砂屑、藻屑 以核形石为主,少量生 物碎屑、砂屑、藻屑 e e
泥岩 浅滩 泻湖 潮坪 泻湖 页岩
400
66-64 63-58 57-56
e e e
e
300
55-50 e
球粒灰岩 以藻鲕粒、核形石为主, 少量藻砂屑、生物碎屑 e 生物碎屑为主,少量 砂屑、核形石、藻屑 生物碎屑为主, 少量砂屑 少量生物碎屑 少量生物碎屑 少量生物碎屑 少量生物碎屑 少量生物碎屑 少量生物碎屑 腕足、腹足、瓣鳃、棘屑 腕足、介形虫、棘屑、瓣鳃 腕足、瓣鳃、海百合、 苔藓、蓝绿藻 以棘屑、介形虫、瓣鳃为 主,少量有孔虫、腹足 腕足、瓣鳃、腹足、介形 虫,海百合、有孔虫 少量介壳碎片 少量瓣腮 少量腹足、瓣鳃、介形虫 浅滩
0
沉积环境变化曲线
TF LN SS SB DR OR Ba
图例
120-117 1000 116-115
e
泻湖 泥晶灰岩 浅滩 e e e e 生屑灰岩 e
900
114-107
核形石、生物碎 屑、砂屑
苔藓、腕足、有孔 虫、介形虫、海百合
泻湖
106-103 102
核形石、生物碎 屑、砂屑、鲕粒
腕足、介形虫、苔藓、海百合 浅滩 泻湖
砂屑灰岩
800
101-97
核形石、鲕粒、砂屑、 腕足、介形虫、腹足、海胆、 浅滩 生物碎屑、鲕粒、藻砂 海百合、苔藓、有孔虫 砾屑 外缓坡 e e 生物碎屑、少量砂屑 e e 核形石、鲕粒、藻砂砾 屑、生物碎屑、藻屑 e e 核形石、生物碎屑、 砂屑、藻屑、鲕粒 腕足、介形虫、苔藓、 海百合、海胆、有孔虫、 米齐藻、蓝绿藻 腕足、介形虫、海百合、 有孔虫、苔藓 介形虫、腕足 泻湖 腕足、介形虫、海百 合、有孔虫、蓝绿藻 腕足、介形虫、海百合、 苔藓、有孔虫、蓝藻 腕足、介形虫、棘屑、 苔藓、腹足、蓝藻 腕足、苔藓、海百合、介形 虫、珊瑚、海胆、有孔虫 泻湖 腕足、介形虫、海百 合、海胆、苔藓、有 孔虫、腹足、蓝绿藻 浅滩 腕足、介形虫、腹足、瓣 鳃、海胆、海百合、有孔 虫、苔藓
比例尺 1100
1:5000
镜下特征 岩性柱
颗粒类型
藻砂砾屑、藻球粒、生 物碎屑、砂屑、鲕粒 生物碎屑、 藻屑、砂屑 核形石、鲕粒、生物 碎屑、砂屑、藻砂屑

层号
123-121
生物地层
腕足、瓣鳃、棘屑、有孔虫 腕足、介形虫、腹足、海百 合、海胆、苔藓 苔藓、腕足、介形虫、 腹足、海百合、蓝藻
沉积相
浅滩
49-44 200 43-40 39-37 36-34 100 33-29 28-25 24-22 21-20 19 18-17 e e e
e e e e e e e
滨岸带
深缓坡 外缓坡
TF:潮坪 LN:泻湖 SS:浅滩
盆地
外缓坡 盆地
SB:滨岸带 DR:深缓坡 OR:外缓坡 Ba:盆地
外缓坡
盆地 外缓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