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2.七步诗_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解释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解释

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毫)人。

曹植后期的诗歌实际上是他的痛苦培育出来的;大多是慷慨悲壮之音。

现存有《曹子建集》。

2、漉:过滤。

3、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

4、萁:豆茎。

5、釜:古代一种煮食器。

6、煎:一种烹饪方法。

[题解]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曹丕在争当太子的过程中战胜了曹植;做了皇帝。

有一次;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作不成就要杀头。

曹植应声而作《七步诗》;曹丕听了之后十分尴尬。

此诗是对曹丕企图加害同胞兄弟的控诉;曹植没有被兄长的淫威吓倒屈服;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这首诗;巧妙地运用豆和萁的特殊关径流;无情地嘲讽了曹丕的卑鄙行径。

诗中“泣”字;用得十分惨痛;诗人内心的痛苦跃然纸上;感人至深;结尾两句揭示全篇主旨。

这首诗从形式上很像寓言诗;诗中的豆不仅会泣而城能诉;诗中句句咏豆、萁;无不带有象征意义。

[诗译]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总结]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2.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词语注释:1.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2.闲:安静。

3.时:时而;偶尔。

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三国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

三国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

三国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国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赏析【导语】: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

小学必背古诗词详解01曹植《七步诗》

小学必背古诗词详解01曹植《七步诗》

小学必背古诗词详解01 曹植《七步诗》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作品《七步诗》。

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七步诗[三国·魏] 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lù shū)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简化版本,只有四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有两种版本,但是讲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煮豆子做豆羹,用的燃料是豆萁。

“羹”是一种糊状的食品,“豆羹”就是把豆子熬成糊。

“菽”是豆类的总称,“漉菽”就是过滤豆子。

“豆萁”是扒完豆子剩下的植物的茎,晒干了可以当柴火烧。

“釜”就是指煮豆子的锅。

我这么一说你就明白了吧?豆子跟豆萁原本生长在一起,现在豆子被人架在火上煮,这火,偏偏是离自己最近的豆萁烧起来的,豆子心里当然要难过了,所以它在锅里哭哭啼啼地对豆萁说,咱们本来生长在同一条根上,为什么你这么着急要害我呢?这首诗讲了一个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故事。

曹植是三国时期魏国领导人曹操的儿子,他还有个哥哥叫曹丕。

按理来说,兄弟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但是到了他们老曹家可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曹操打了一辈子仗,好不容易才攒下一大块地盘,在他年老的时候,这块地盘传给谁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众多孩子中,他最看重的就是曹植和曹丕,在曹植和曹丕之间,他又喜欢曹植更多一些,因为曹植从小就喜欢读书,有学问,写了很多好文章。

曹操有点偏心,更喜欢这个儿子。

曹操这一偏心,曹丕不高兴了,都是儿子,凭什么我就不如弟弟呢?于是他处处跟曹植竞争,也想在父亲面前好好表现,争取当上接班人。

后来,经过几次明争暗斗,曹丕终于如愿以偿继承了父亲曹操的地位,成了魏王。

曹丕当了魏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当年跟他竞争王位的兄弟们,这下曹植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成天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被哥哥责罚。

有一天,曹丕把曹植叫到大殿上,对他说:“曹植,父亲在世时经常说你读书多,文采好,今天我就来试试你的本事。

曹植《七步诗》诗词原文及赏析

曹植《七步诗》诗词原文及赏析

启发文学创作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启 发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 参考。
丰富文学形式
曹植的《七步诗》在文学形式上具有创新性 ,采用了六句诗的形式,为后世诗歌创作提 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传递中华文化
曹植的《七步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 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向世界传递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和价值观念。
和艺术魅力。
教育意义
这首诗在语文教育中具有重 要地位,被广泛用于中小学 的文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 古代文化和文学,提高他们
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社会影响
由于其考家族、亲情等伦理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个人评价
• 感受与启示:在个人阅读和理解中,《七步诗》让我感受到了 古代文学的深厚底蕴和人文精神,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族情 感和亲情的珍贵。这首诗让我认识到亲情和家族情感是我们生 活中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之一,我们应该珍惜它们并努力维护它 们。同时,《七步诗》也启示我们要在困难和困境中保持坚强 和乐观的心态,不放弃希望和追求。
传承与发展
《七步诗》在古代文学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影响深远,被后人 广泛传颂,并被收入各种文学典籍。
文化价值
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 现象和思想观念,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评价
文学价值
在现代文学评价中,《七步 诗》被视为古代文学的经典 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儒家思想的体现
诗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 体现了儒家强调的亲情和仁爱的思想。这种 思想强调家庭和睦、亲情友爱,与封建社会
中的兄弟相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七步诗

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七步诗

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七步诗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七步诗》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如果他做不出来他的哥哥曹丕就会把他处死。

店铺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七步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七步诗》《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七步诗》鉴赏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目为仇。

相传曹丕当了皇帝以后,就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

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

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釜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釜下面的豆秆。

豆子和豆秆本是同根一体,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

曹植用这个比喻,指责曹丕对自己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

相传曹丕听了面有惭色。

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

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排挤斗争的一个故事。

全诗用比喻的方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秆,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秆,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

诗人十分悲愤地责问:咱们本是同根生,为什么你要这么急切地迫害我那!他不懂得,在封建统治集团里,为了争权夺利,斗争从来就是你死我活,十分残酷的。

据记载,诗人七步之内写成这首诗,使曹丕失去了迫害他的借口。

尽管曹丕看了诗也心有所动,感到惭愧,但是始终害怕诗人与他争夺王位,一直把他软禁终生。

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七步诗》作者简介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少年时就很有才华,得到曹操的喜爱,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后来郁郁而死。

他的诗语言精练,词采优美,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

其生平、思想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可分为前后两期。

其诗歌创作也同样地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是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有描写宴饮游乐的诗歌。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分五言七言)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分五言七言)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说明:1—27为无言诗(一二年级)28-80为七言诗与词(三四五年级)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魏·三国曹植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登鹳鹊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9.《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0.《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12.《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3.《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4.《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5.《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七步诗赏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七步诗赏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七步诗赏析《七步诗》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曹操的儿子曹植所作。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曹操去世后,曹植与其兄曹丕之间的权力斗争。

曹丕继位后,对曹植心存猜忌,多次试探曹植。

其中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便要处死他。

曹植在七步之内即兴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兄弟之情的珍视以及对政治斗争的无奈。

诗的内容如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意象鲜明:诗中用“煮豆燃豆萁”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兄弟间的争斗。

豆萁是豆的茎,豆是豆萁的果实,本应相互依存,却因争斗而相互伤害。

2. 情感真挚:诗中“豆在釜中泣”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豆子在锅中受煎熬时的无奈与悲伤,暗喻曹植自己内心的痛苦。

3. 哲理深刻:诗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两句,深刻揭示了兄弟间的争斗是无谓的,因为他们本是同根生,应该相互扶持,而不是相互伤害。

4. 语言简练:整首诗只有四句,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每一句都饱含深意,让人回味无穷。

5. 历史背景: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诗中的情感和哲理。

曹植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家族纷争的深刻反思。

6. 文学价值:《七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才情,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追求。

通过赏析《七步诗》,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理解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珍惜亲情,避免无谓的争斗,追求和谐共处。

古诗文经典赏析之曹植七步诗

古诗文经典赏析之曹植七步诗

成王载
诗结内命吊想植



肆 作品鉴赏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 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 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
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 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
止。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 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 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 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大曹山立的问的求其人批间中

量欲,业物:《贤情退评的重
的有建。质”大、操出动隐视
隐所功此享今墙让,山摇士网
士作立诗受我上众把林隐人罗
不为业受诱隐蒿人隐入士才民
为,的到发约行入士世所都间
朝另影曹隐欲》世视治信聚隐
廷一响植士何开治为国仰集士
所方。《们为头国同。的起,
用面这七出?即辅道另荒来试 。也一启山”以君中一诞。图
肆迫 面 明 反 规 讥 口 害也才映劝讽吻 手反智了。之委 足衬,曹这中婉 的了另植一有深 残曹一的方提沉 忍丕方聪面醒, 。
文学赏析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 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 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 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 定。
分比“内秸好根豆
贴喻哭的燃比上和
切兄泣豆烧同长豆
感弟”煮起胞出秸
人相,得来兄来是
。残以翻却弟的同
,此转把;,一
十来
锅豆就个
有深迫他曹为全 提沉害众丕比诗 醒,。兄对喻以 规讥口弟自,萁 劝讽吻的己控豆 。之委残和诉相
中婉酷其了煎
壹 叁
贰行 足 用 成 相 迫 己 喻 诗 为情来了煎害和,人 。深批千何。其控以 而评古太“他诉箕 骨那名急本兄了豆 肉些句”是弟曹相 相不,也同的丕煎 残顾常因根残对为 的手被此生酷自比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2.七步诗
2.七步诗
曹植(三国·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

[简析]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