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派诗人
玄学派诗歌汇总课件

04
CATALOGUE
玄学派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玄学派诗歌的艺术特色
抽象性
玄学派诗歌在表达思想感情时, 常常运用抽象的表述方式,如对 哲理的深入探讨和内心独白的表
响,如对理性和自由的追求。
文学创新
玄学派诗歌在文学形式和表现手 法上的创新,为后世的文学创作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审美观念
玄学派诗歌所倡导的审美观念, 如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自然美 的欣赏,对后世的审美观念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玄学派诗歌的局限性及不足
01
02
03
难以理解
由于玄学派诗歌运用了大 量的隐喻和象征,对于读 者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其中 的意义和内涵。
背景
在汉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背景下,玄学派诗歌以抽象、深奥的哲理表达方 式,探讨自然与人的关系、生死问题等,成为当时文化领域中的一股新思潮。
玄学派诗歌的特点与风格
特点
玄学派诗歌具有深奥、抽象的特 点,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 手法,表达对宇宙、人生、自然 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风格
玄学派诗歌的风格独特,语言简 练、意蕴深远,既具有哲学思辨 性,又具有文学审美性。
精神启示
玄学派诗歌所表达的人生态度、价值 观念、哲学思考等,对现代人的人生 观、价值观具有启示作用,能够引发 人们的思考和感悟。
玄学派诗歌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பைடு நூலகம்景
传承方式
通过各种传承方式,如学校教育、文化 机构、网络平台等,将玄学派诗歌的文 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传承给更多的人。
VS
新编英国文学及选读--寻学派和骑士派

乔治赫伯特(1593---1633)
乔治·赫伯特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630年,他放弃了世俗追求,供职于英格兰教会。他的160多首诗全部收录在诗集《教堂》(The Temple)中,出版于1633年。他创作了大量的宗教诗歌,其特点是用词严谨、格律多变,巧妙地运用了玄学诗派所崇尚的意象与奇想。
如此精制的骨灰瓮独具高格,
不会比占半英亩的墓葬逊色。
这些颂歌将向普天之下告白:
我们成圣是由于爱。
人们将这样祈求我们:神圣的爱
使你们互为庇护的隐居地,
狂暴的爱,却赋予你们以安谧;
你们把世界的灵魂提炼出来
注入于你们眼睛的明晶,
制成这样的镜子和望远镜,
把一切集中反映于你们之中,
万国、城镇、宫廷:向天膜拜,
它就侧了身.倾听八垠;
那一个一回家,它马上挺腰。
你对我就会这样子,我一生
像另外那一脚,得侧身打转;
你坚定,我的圆圈才会准,
我才会终结在开始的地点。
(本诗译文采自卞芝琳)
封为圣者
看上帝面上请住嘴,让我爱;
你可以指责我中风兼痛风,
可以笑我鬓斑白、家道穷,
且祝你胸有文采、高升发财,
你可以选定路线去谋官,
看重御赐的荣耀和恩典,
我的音乐表明你们也有终止,
And all must die,
万物都得消逝。
Only a sweet and virtuous soul,
唯有美好而正直的心灵,
Like season'd timber,never gives;
犹如干燥备用的木料,永不走样;
But though the whole world turn to coal,
John Donne

And pampered swells with one blood made of two, 饱餐了我们的血滴后大腹便便, And this ,alas, is more than we would do. 这种享受我们无能企及。 Oh stayபைடு நூலகம் three lives in one flea spare, 住手,一只跳蚤,三条生命啊, Where we almost, nay more than married are. 它是我们婚姻的见证。 This flea is you and I, and this 它,你和我, Our marriage bed and marriage temple is; 以及我们的婚床,婚姻的殿堂; Though parents grudge, and you, we are met. 父母怨恨,你不情愿,我们还是相遇了,
Die not, poor death, nor yet canst thou kill me. 可怜的死神,他们没死,你现在也还杀不死我。 From rest and sleep, which but thy pictures be, 休息,睡眠,这些不过是你的写照, Much pleasure; then from thee much more must flow, 既能给人享受,那你本人提供的一定更多, And soonest our best men with thee do go, 我们最美好的人随你去得越早, Rest of their bones, and soul’s delivery. 越能早日获得身体的休息,灵魂的解脱。
His works
Songs and Sonnets《歌曲与十四行诗》 The Sun Rising《日出》 The Flea《跳蚤》 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紧急场 合的祈祷》 Death, Be Not Proud《死神,你莫骄横》 The Elegies《挽歌》 The First and Second Anniversaries《一周年与 二周年》
论约翰·邓恩的诗歌写作特点

论约翰·邓恩的诗歌写作特点约翰.邓恩(John Donne 1572-1631)被公认为是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英国最著名的诗人。
他是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现代派诗歌的先驱。
他打破了传统诗歌所采用的彼待拉克式的甜美、娇柔的诗风,对诗歌进行了大胆的变革,“通过逻辑、类比、科学参照的暗示,运用独创性的比喻复杂事物意象的手法,展现了沉博绝丽的诗歌形式和起伏跌宕的节奏”。
他的诗歌凝聚着智慧、幽默、激情、哲理;语言生动、格律多变、意象夸张,具有浓厚的思辨特征。
托马斯.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认为邓恩“以极富热情的庄严感融合了别人不曾做到过的------辩证之精妙和谈吐的最高升华。
”玄学奇喻(metaphysical conceit)是邓恩的诗歌最显著和最出名的特征。
所谓玄学奇喻,也就是“将很明显的两个毫不相关的主题以一种奇妙的、匪夷所思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比喻”,即“a combination of dissimilar images,or discovery of occult resemblances in things apparently unlike.”(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如他将夫妻比喻为圆规的两个腿;将死亡和拯救比喻为地图上的东方和西方,甚至将跳蚤比喻为恋人的婚床、婚姻的殿堂等。
邓恩的诗歌类比独特,诡异新颖。
不同的思想、情感、意象的交织,赋予了他的诗歌一种清新、独特、奇异的美。
本文拟以邓恩在诗歌中的戏剧性独白的元素及口语体为视角,探讨邓恩的玄学奇喻所带来的戏剧性对比及语言口语化的效果。
一、新颖的比喻、奇特的意象约翰·邓恩的诗歌以想象大胆、独特,比喻新颖、别致而著称。
奇思妙喻(metaphysical conceit)是其诗歌最显著的特征。
诗人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中可知可感的具体事物中获取意象,并借助于它们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译文|艾略特:玄学派诗人(李赋宁译)

译文|艾略特:玄学派诗人(李赋宁译)本文来源:《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英]托·斯·艾略特著,李赋宁、王恩衷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转自:黄灿然小站从一代人的作品中收集了这些诗[1],格里尔森教授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因为这些作品常被人们提到,而不是被人们阅读,即使阅读了也没有得到很多启迪。
的确,读者会遇到许多已收在其他选集里的诗篇,同时也发现收集在里面的还有像奥雷里安·汤森[2]或彻伯里的赫伯特勋爵[3]这一类人的诗篇。
但是像这样一个选集的作用不同于圣茨伯里教授编辑的查理王朝诗人的极好选集或《牛津英诗选》的作用。
格里尔森先生的书本身就是一部评论著作,而且也是一部激发评论的著作。
我们认为他收集了这么多首从别处也能找到的(尽管版本并不很多)多恩的诗篇,作为“玄学诗歌”的记录证明他的这一做法是正确的。
“玄学诗歌”这个名称长期以来用作贬义词,或用作一种古雅和诙谐趣味的代号。
问题是在多大程度上这些所谓的玄学诗人们形成了一个学派(在我们的时代,我们应称作一种“运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这个所谓的学派或运动背离了诗歌的主流。
不仅给玄学诗歌下定义是极为困难的,而且想要确定哪些诗人写的是玄学诗,以及在他们的哪些诗篇里他们这样做,也是很困难的。
多恩的诗歌(与任何其他作家相比,马韦尔和金主教[4]有时与多恩更为近似)是属于伊丽莎白时代晚期的,其情调常常和查普曼的情调极为相似。
“优雅”诗是从琼森派生出来的,琼森又大量借鉴了拉丁诗;优雅诗到了下一个世纪随着普赖耶[5]的柔情和妙语的出现而告终结。
最后还有这些人的虔诚诗:赫伯特[6]、沃恩[7]和克拉肖[8](很长时间以后被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和弗朗西斯·汤普森[9]所模仿);较其他诗人有时更深刻、更少宗派性,克拉肖有一种特征,这种特征通过伊丽莎白时代回到了早期意大利人的时代。
很难找到对于暗喻、明喻或其他奇想怪喻的任何明确的运用,既是这些诗人所共有的特点,又同时作为一种风格的重要因素,足以把这些诗人游离出来成为一个群体。
东晋玄学诗人谢灵运的简介

东晋玄学诗人谢灵运的简介谢灵运是东晋重要的大诗人,也是著名的玄学诗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东晋玄学诗人谢灵运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诗人谢灵运简介谢灵运,原名公义,小名客儿,南北朝时期非常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与旅行家,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秘书郎谢瑍的儿子,母为王羲之与郗璿的女儿王孟姜之女刘氏。
谢灵运是陈郡阳夏人,在会稽始宁出生,小时被寄养在钱塘道士杜炅的道馆之中,直到十五岁才回到建康。
谢灵运博览群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十八岁时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公或谢康乐。
谢灵运二十一岁出仕,历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
刘裕创刘宋之后,谢灵运的爵位被降为康乐县侯,之后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
公元433年,宋文帝以“叛逆”的罪名将其杀害,终年四十九岁。
谢灵运少时便非常好学,善书法,诗文俱佳,他的诗与颜延之齐名,二人并称为“颜谢”,且谢灵运将自然美景引入诗中,加强诗歌的艺术技巧与表现力,开创了影响了一代诗风的山水诗派。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首先,魏晋时期是一个玄学昌盛的时候,山水诗的创作也都是在玄学的方式下进行的,山水就是诗人用来领略玄学趣味的道具,而且谢灵运本人在老庄、佛家等领域也有着不错的造诣,所以在诗歌之中往往会显现出佛老之语,因此可以说谢灵运的山水诗还是没有跳出时代的束缚,还有着深深的魏晋玄学的烙印。
然而值得肯定的是他的山水诗之中很少有突兀的出现玄学语句,基本上玄理和景物结合的都比较好,所以一点都不显得晦涩难懂。
从艺术上的特点来看,谢灵运的是非常的优美,简单的景象经过他的描绘就呈现了优美的意境,这些意境有的清秀脱俗,有的幽深秀丽,不一而足,让读者身临其境。
后来人称赞他的山水诗之时经常提到一句:“如清水出芙蓉,自然可爱。
”可见谢灵运的山水诗最主要的艺术特点还是在于清新自然,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矫揉做作的语句,细细品味之下,显得更加的纯粹自然。
纵观谢灵运的诸多山水诗,虽然不免因为当时时代的局限性,有一些会显得疏于裁剪、铺垫不足,再加上过分注重玄理的交融,所以有些难懂,但是瑕不掩瑜,谢灵运的众多山水诗依旧以其清丽脱俗的风格在中国诗歌历史中占据一席之地。
浅析玄学派诗歌的特点

浅析玄学派诗歌的特点浅析玄学派诗歌的特点论文导读:正是由于这种融诗人的巧智、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于一体的特点,才使奇思妙想成为玄学诗的重要标志。
玄学派诗歌在18和19世纪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直到20世纪初,玄学派诗人的声望迅速提高。
关键词:玄学派诗歌,约翰邓恩,奇思妙想玄学派诗人是指17世纪初在英国出现的一批诗人,他们的创作时间大约从1610年到1680年。
这派诗人以约翰邓恩为领袖,还包括安德鲁马维尔、乔治赫伯特、亨利沃恩、亚伯拉罕考利。
这些诗人在世时并未被称为玄学诗人,这一称谓是后来兴起的。
18世纪,塞缪尔约翰逊在1779年《考利传》中对玄学作了进一步的说明,第一次明确提出玄学诗人这一术语。
他说玄学派诗人是一群有学问的人,他们的全部努力即是要表现他们的学问,他们习惯作哲理性的争辩诗,并且喜欢用大量牵强附会的意象。
②于是这一派诗人正式得名玄学派。
试着简要介绍玄学派诗歌的特点,并且以邓恩的《告别辞:莫悲伤》、《跳蚤》两首诗为例分析玄学派诗歌中奇思妙想(oneit)的独特性,最后简单阐述玄学派诗歌对20世纪现代诗歌的影响。
一、玄学派诗歌的特点玄学派诗人运用相同的创作手法,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段,表现出对伊丽莎白时期爱情诗中浪漫主义的甜腻空泛诗风的反叛。
参考。
这一派诗歌说理辩论多于抒情,倾向于对爱情和宗教进行细致的心理分析。
玄学派诗人的比喻新颖奇特、意象深刻,摆脱了伊丽莎白时代玫瑰般的脸颊、樱桃般的嘴唇、珍珠般的牙齿之类的俗套的比喻。
看上去是平常的叙事或者描述,却常常出人意料地穿插天文地理的知识,以纵横时空的想象力启人情思。
这些相异乃至对立的因素并存于一诗之中,成为有机的整体。
③确如所言,玄学派诗人正是在诗中采用独特的艺术手段与表现形式而特立独行。
诗中多抒发诗人对人生的错综复杂的,充满矛盾的感受,还有对死亡、肉体情爱和献身宗教的沉思,富于理性、善于分析。
玄学派诗人在表现手法上也大胆求新,与伊丽莎白时期和新古典主义时期诗歌不同的是,其诗歌用词简约,以口头谈话的方式,使用口语化的语言。
metaphysical school of poetry

metaphysical school of poetry,玄学派诗歌英国十七世纪诗歌的一派,代表诗人有约翰·邓恩(John Donne)和安德鲁·马韦尔(Andrew Marvell)玄学派诗歌的特点是采用奇特的意象和别具匠心的比喻,揉细腻的感情与深邃的思辩于一体。
玄学派诗歌在18和19世纪一直为世人所忽视,直到20世纪初,才从历史的尘封中重见天日,对现代主义诗风产生很大影响。
玄学派诗歌的特点是采用奇特的意象和别具匠心的比喻,揉细腻的感情与深邃的思辩于一体。
玄学派诗歌在18和19世纪一直为世人所忽视,直到20世纪初,才从历史的尘封中重见天日,对现代主义诗风产生很大影响。
十七世纪的玄学派诗歌曾经被德莱顿、约翰逊等人认为取喻怪诞,古奥晦涩,太过学究气和思辨化,而二十世纪盛极一时的新批评理论诸将都不约而同地推崇玄学派诗风,认为玄学派诗歌将思想和情感完美结合,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独创性,堪称英语诗的最高峰.这与当时的文艺背景有关,也与新批评派的诗学观和文学批评思想有关.邓肯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的代表,他的诗充满了富有哲理的奇思妙喻,而敏捷活泼的思维活动又与强烈的激情——爱的激情、宗教的激情融为一体,从而制造出一种新颖的和谐。
读邓肯的诗,如同参加一项智力游戏,惟有开动脑筋,方能追赶上诗人飞驰的想像,品味出他精妙的思辨分析一诗玄学派诗歌(Metaphysical school of poetry)作为一种文学倾向流行于十七世纪,但这个称呼最早是英国诗人德莱顿在一六九三年才提出来的。
当时是含有贬义的,他认为以多恩为代表的一些诗人“好弄玄学……爱情诗本应言情,他却用哲学的微妙的思辩,把女性们的头脑弄糊涂了”1。
十七世纪的约翰逊(Samuel Johnson)进一步作出评论,认为十七世纪“涌现出一批可以称之为玄学派诗人的作家”2,从而使这一术语广为流传。
二十世纪的大师艾略特等人(他写过《玄学派诗人》著名论文)更是对该派诗歌大加赞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玄学派诗人
[编辑本段]
1 玄学派诗人The Metaphysical Poets
指英国17世纪以约翰·多恩为首的一派诗人,还包括赫伯特、马韦尔、克拉肖、亨利·金、克利夫兰、特勒贺恩、沃恩、考利、凯利、拉夫莱斯等。
其中有些诗人在风格和内容上也属于"骑士派",如克利夫兰、凯利、拉夫莱斯。
他们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文学团体,只有在诗歌风格上有共同点。
首先用"玄学派"这名词的是17世纪英国诗人、批评家德莱顿,他指出多恩这一派诗人太学究气,他们用哲学辩论和说理的方式写抒情诗,用词怪僻晦涩,韵律不流畅。
18世纪英国批评家约翰逊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派的特点,指出"玄学派诗人都是学者",他们的"才趣"在诗歌中的表现是"把截然不同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从外表绝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隐藏着的相似点","把最不伦不类的思想概念勉强地束缚在一起"
(即所谓"奇想")。
18世纪古典主义诗人重视规范,19世纪浪漫派诗人强调自然,都不重视玄学派诗歌。
20世纪初英国学者格里尔逊先后编选了《多恩诗集》(1912)和《十七世纪玄学派抒情诗和诗歌》(1921),引起了强烈反响。
美裔英国诗人、批评家艾略特广为传布,并指出玄学派诗人是"把思想和情感统一起来",是"统一的感受性"的典范。
30年代"新批评派"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英美文学评论界对玄学派的兴趣迄今未衰。
他们之间有意见分歧,但基本态度是肯定的。
玄学派诗歌主要有爱情诗、宗教诗、挽歌、诗简、讽刺诗、冥想诗等。
爱情诗用说理辩论的方式,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反映出对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彼特拉克式的"甜蜜的"抒情诗的不满。
宗教诗和其他诗歌则多写信仰上的苦闷、疑虑、探索与和解。
玄学派诗歌反映了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日趋反动和旧教重新抬头的情况下人文主义传统中肯定生活、歌颂爱情、个性解放的思想遇到的危机。
玄学派诗歌的情绪很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遍存在的怀疑气氛,符合对维多利亚和爱德华两朝的温情和庸俗道德观念的不满情绪,也符合作家追求新的生活体验和表现方式的要求,因而风行。
[编辑本段]
2 玄学派诗人写作特点
玄学派诗人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试图从伊丽莎白时期传统的爱情诗歌中分离出去。
诗人的措辞采用简洁的白描法,大大区别于伊丽莎白时期或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诗歌风格,并反映了普通语言和强弱自然的节奏。
诗中的意象都是从现实的生活中提取。
诗歌的形式经常都是以作者同爱人,同上帝,甚或同自己进行争论的方法存在的。
由于品味的不同,邓恩及其后继者们的作品在18世纪与19世纪初期备受冷落,然而到了19世纪晚期及20世纪初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于邓恩及其他玄学派诗人的作品。
这种对邓恩的重新承认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了他们创艺术的严肃性,并对他们的叛逆精神,他们的现实主义以及他们与现代人思想品味的相似非常感兴趣,同时还由于邓恩派诗人们的确创作了绝妙的作品。
T.S.艾略特,约翰·兰塞姆与埃伦·泰特都是深受玄学派影响的现代诗人典例。
[编辑本段]
3 代表人物约翰邓恩John Donne.
约翰.邓恩便是“玄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给人一种固有的戏剧性,展示了看上去零散多样的经历与观念,以及漫无边际的情感与心境。
他的诗歌形式是动态的,语言别致精巧,意象栩栩如生,韵律生动活泼,与其他单纯静谧,乐感十足而平淡无奇的伊丽莎白时代爱情诗相比大相径庭。
邓恩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那强烈的现实主义气息,也就是说诗中的反映不是诗意的世界而是现实的世界。
除了邓恩,玄学派诗人的代表还有赫伯特,沃恩,克拉肖,马韦尔及考利。
玄学派诗人
[编辑本段]
1 玄学派诗人The Metaphysical Poets
指英国17世纪以约翰·多恩为首的一派诗人,还包括赫伯特、马韦尔、克拉肖、亨利·金、克利夫兰、特勒贺恩、沃恩、考利、凯利、拉夫莱斯等。
其中有些诗人在风格和内容上也属于"骑士派",如克利夫兰、凯利、拉夫莱斯。
他们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文学团体,只有在诗歌风格上有共同点。
首先用"玄学派"这名词的是17世纪英国诗人、批评家德莱顿,他指出多恩这一派诗人太学究气,他们用哲学辩论和说理的方式写抒情诗,用词怪僻晦涩,韵律不流畅。
18世纪英国批评家约翰逊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派的特点,指出"玄学派诗人都是学者",他们的"才趣"在诗歌中的表现是"把截然不同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从外表绝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隐藏着的相似点","把最不伦不类的思想概念勉强地束缚在一起"
(即所谓"奇想")。
18世纪古典主义诗人重视规范,19世纪浪漫派诗人强调自然,都不重视玄学派诗歌。
20世纪初英国学者格里尔逊先后编选了《多恩诗集》(1912)和《十七世纪玄学派抒情诗和诗歌》(1921),引起了强烈反响。
美裔英国诗人、批评家艾略特广为传布,并指出玄学派诗人是"把思想和情感统一起来",是"统一的感受性"的典范。
30年代"新批评派"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英美文学评论界对玄学派的兴趣迄今未衰。
他们之间有意见分歧,但基本态度是肯定的。
玄学派诗歌主要有爱情诗、宗教诗、挽歌、诗简、讽刺诗、冥想诗等。
爱情诗用说理辩论的方式,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反映出对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彼特拉克式的"甜蜜的"抒情诗的不满。
宗教诗和其他诗歌则多写信仰上的苦闷、疑虑、探索与和解。
玄学派诗歌反映了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日趋反动和旧教重新抬头的情况下人文主义传统中肯定生活、歌颂爱情、个性解放的思想遇到的危机。
玄学派诗歌的情绪很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遍存在的怀疑气氛,符合对维多利亚和爱德华两朝的温情和庸俗道德观念的不满情绪,也符合作家追求新的生活体验和表现方式的要求,因而风行。
[编辑本段]
2 玄学派诗人写作特点
玄学派诗人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试图从伊丽莎白时期传统的爱情诗歌中分离出去。
诗人的措辞采用简洁的白描法,大大区别于伊丽莎白时期或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诗歌风格,并反映了普通语言和强弱自然的节奏。
诗中的意象都是从现实的生活中提取。
诗歌的形式经常都是以作者同爱人,同上帝,甚或同自己进行争论的方法存在的。
由于品味的不同,邓恩及其后继者们的作品在18世纪与19世纪初期备受冷落,然而到了19世纪晚期及20世纪初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于邓恩及其他玄学派诗人的作品。
这种对邓恩的重新承认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了他们创艺术的严肃性,并对他们的叛逆精神,他们的现实主义以及他们与现代人思想品味的相似非常感兴趣,同时还由于邓恩派诗人们的确创作了绝妙的作品。
T.S.艾略特,约翰·兰塞姆与埃伦·泰特都是深受玄学派影响的现代诗人典例。
[编辑本段]
3 代表人物约翰邓恩John Donne.
约翰.邓恩便是“玄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给人一种固有的戏剧性,展示了看上去零散多样的经历与观念,以及漫无边际的情感与心境。
他的诗歌形式是动态的,语言别致精巧,意象栩栩如生,韵律生动活泼,与其他单纯静谧,乐感十足而平淡无奇的伊丽莎白时代爱情诗相比大相径庭。
邓恩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那强烈的现实主义气息,也就是说诗中的反映不是诗意的世界而是现实的世界。
除了邓恩,玄学派诗人的代表还有赫伯特,沃恩,克拉肖,马韦尔及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