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心态环境

合集下载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含答案)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含答案)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通过利用明显的刺激(线索)改变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是( ) 分值 0.5 分A、行为塑造技术B、饱和策略C、行为渐隐技术D、代币管制法正确答案:C2、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是()。

分值 0.5 分A、印象输入B、印象形成C、印象管理D、印象输出正确答案:C3、面谈技巧中最复杂的技术是( ) 。

分值 0.5 分A、指导B、面质C、解释D、释义正确答案:C4、幼儿的自我中心现象表现为( ) 分值 0.5 分A、只关注个人的需求而不考虑他人的需求B、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C、善于吸引其他小朋友关注自己,并能影响他人。

D、具有物主意识,缺乏与他人分享意识。

正确答案:B5、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 分值 0.5 分A、绝对感觉阈限B、感觉阈限C、感受性D、最小可觉差正确答案:C6、不会产生压力体验的心态是()。

分值 0.5 分A、左右为难B、漠不关心C、无法选择D、无所适从正确答案:B7、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 分值 0.5 分A、定势B、动机C、态度D、迁移正确答案:A8、个体人格中不同的元素是依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则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运行系统,不能被拆散为各个部分,这说明人格具有()。

分值 1.5 分A、功能性B、独特性C、统合性D、稳定性正确答案:C9、“飞来横祸”可以用来形容()分值 0.5 分A、同时性叠加压力B、单一性压力C、继时性叠加压力D、破坏性压力正确答案:D10、“非真实感”属于()分值 0.5 分A、感知综合障碍B、感觉障碍C、知觉障碍D、自知力障碍正确答案:A11、在整理临床资料时,应该对来自求助者亲友和中介人的资料( )。

分值 2 分A、直接使用,并作为重要的参开依据B、注意排序,不对求助者形成暗示C、进行可靠性验证,并做必要的说明D、先行筛选,避免对求助者构成伤害正确答案:C12、认为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持该观点的学者是( ) 分值 0.5 分A、普莱尔B、皮亚杰C、施太伦D、吴伟士正确答案:B13、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 分值 0.5 分A、形象逻辑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直观动作思维正确答案:B14、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

高职《心理学基础》试题(一)

高职《心理学基础》试题(一)

《心理学基础》试题(一)(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 、 。

2、梦是生理-心理现象,是 的极端形式。

3、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类: 、 、 、 。

4、处理病人孤独情绪的措施有 、 、 、 。

5、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 、 、遗传和社会实践。

6、气质类型有 、 、 多血质。

7、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 、 、 、 。

8、个性心理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呢、自我意识组成。

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 、 、 、 、信念、世界观。

9、沟通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 。

10、医患关系在技术性方面分为 、 、 三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3分)1、非技术性的医患关系,包括社会、心理、经济、道德、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 ( )A .心理因素B .法律关系C .道德关系D .社会文化因素 2、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正常还是变态,首先必须考虑以下哪个要素( ) A .家庭 B .职业 C .信仰 D .文化3、妄自尊大并总是需要得到别人注意和赞美,这些特点是哪一种人格障碍类型的表现( )A .自恋型B .反社会型C .偏执型D .控制型4、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 )A .恐怖症B .一般性焦虑障碍C .抑郁症D .强迫症5、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 ( ) A .自由联想 B .显相联想 C .阻抗 D .移情6、下列哪一种治疗中最强调角色扮演 ( )A .心理剧B .意识训练C .家庭治疗D .交朋友7、如果两个相互排斥的动机强弱相当,个体在抉择时就很难决定取舍,就会产生相互冲突的矛盾心理,这叫什么心理现象( )A .动机冲突B .趋避冲突C .双趋冲突D .双避冲突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自制性 D .坚持性 9、考试焦虑主要属于( )方面的问题。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课件大纲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课件大纲
特征和水平。
02 认知过程
感觉与知觉
01
02
03
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如颜色、声音、 气味等。
知觉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人脑 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 反映,如空间知觉、时间 知觉、运动知觉等。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 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注意与意识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04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 进行观察,探究其发生机制和
影响因素。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仪器记录 被试在自然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以了解其心理活动。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被 试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以 分析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测验法
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对 被试进行测量,以评估其心理
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是意识的基础,只有被注意到的 事物才能进入意识领域。
意识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包括对自 己身心状态的反映,如对自我、环境、 时间等的意识。
记忆与学习
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 和再现,包括识记、保持、 回忆和再认等过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心理学思想
包括古希腊哲学家的心理学观点, 如柏拉图的灵魂三分说、亚里士 多德的官能心理学等。
近现代心理学派别
如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等,它们 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 产生了深远影响。

心理学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的生理基础
荷尔蒙水平变化
焦虑症患者的荷尔蒙水平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可能发生 变化,导致身体紧张和不适感。
精神分裂症的生理机制
大脑结构异常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结构可能存在异常,如脑室扩大、皮质萎缩等, 影响神经元信息传递和大脑功能。
神经递质失衡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中的多种神经递质可能失衡,如多巴胺、谷氨 酸等,导致思维障碍、幻觉和妄想等症状。
记忆形成的生理机制
1 2 3
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生理机制
短期记忆主要依赖于大脑皮层和海马体的活动, 而长期记忆则需要新的蛋白质合成和突触结构的 改变。
记忆编码与存储
记忆的编码涉及信息的选择、处理和整合,而记 忆的存储则依赖于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和突触强度 的维持。
记忆巩固的过程
记忆巩固是记忆信息从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转化 的过程,涉及大脑皮层和海马体的共同活动。
04
认知过程的生理基础
感知觉的生理机制
01
02
03
感觉器官
人类和动物通过感觉器官 接收外部环境信息,如眼 睛、耳朵、鼻子等。
神经传导
感觉信息通过神经元传导 至大脑皮层进行处理,大 脑皮层是处理感知觉信息 的主要区域。
感觉适应
随着刺激的持续,感受器 的敏感度会逐渐降低,这 是由于感受器的适应机制。
06
心理活动的调节与控制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交感神经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做出 “战斗或逃跑”反应,而副交感神经则负责维持机体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功能。
自主神经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脏器官、血管、腺体等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也参与情 绪反应和行为调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复杂图形及脸孔识别 环境声音及音乐 运动模式的空间组织
几何学、方向感觉和心理旋 转
表2-1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性功能
案例评析:
【案例2-2】 1848年9月13日,铁路监工盖吉在一次爆破中,一根3.7英尺长的铁杆刺
穿了他的颅骨。当人们用卡车把他送回旅馆的时候,他自己还能走上楼,但 随后的2~3周内,他濒于危亡,到10月中旬他却逐渐恢复。恢复后盖吉的左 眼失明,左脸麻痹,但姿势、运动和言语上无恙;在心理上,他却变了个人, 他的理性和动物性之间的平衡似乎已遭破坏,他随时发作、放纵,还伴有无 礼和污秽的语言,这些都不是他过去的习惯,他不听从朋友和伙伴的劝阻, 特别是当这些劝阻与他的需求冲突时,他表现得很不耐烦。他随时异想天开 地提出很多计划,瞬间又一次否定,反复无常。他的智能和表现像个孩子; 可是却有着一个成年男子所具有的强烈本能。他受伤之前虽未受到良好的学 校教育,但他具有平衡的心态,受到熟人的尊敬,大家认为他是个机灵、聪 明的生意人,精力充沛,毅力不凡,努力实现自己的计划,就这些方面来说 他已经完全变了。他的朋友和熟人都说他”不再是以前的盖吉了”。
例如,门在关闭与半开时,它在人们视网膜上的投影形 状是不同的,但人们知觉到门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4.知觉的种类
传统的心理学,通常把知觉分为四类。
(1)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 空间知觉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 觉、深度知觉。
(2)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包括:对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 间的确认和对时间的预测。
(3)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运动特性的反映。 运动知觉有: 真动知觉、诱动知觉、自主 运动。
(4)错觉:
4.错觉
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作用下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根底知识●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含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心理过程感情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开展。

.●感知与注意〔一〕感觉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响。

它包含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根本特性〔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楚地反映。

〔2〕整体性:〔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在知觉的条件在肯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旧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1、注意概述〔1〕什么是注意:指心理活动对肯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2、注意的种类: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范围:在一瞬间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整理)环境心理学基础知识

(整理)环境心理学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人们根据在某时某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对建筑环境、物理环境、生态环境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设计,这就是心理建筑学、心理环境学或心理建筑环境学的任务。
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说就是典型的心理建筑环境学的例证,它是在人们的心理上、乃至哲理上有了一定的"宇宙模式"、"天人相应"、"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后,才到自然界中去寻找他的风水宝地,即所谓的"宅择也,择吉地而营之",并在建筑上和环境设计上附会阴阳五行的理论,求得心理上的安适和满足,从而激起自己对生活的希望,对工作的激情,因而可能事业发达,前途无量。实际上,它同时又满足建筑设计和城镇规划中趋利避害的原则,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价值。
如何使80%以上的居住者或使用者感到满意,如何使建筑环境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求,应该是建筑师和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的目标。特别是人们的心理需求问题,由于它的复杂性、特定性和不断发展性,已经成为建筑舒适性设计理论的瓶颈问题。
心理环境学的研究目标就是针对这一瓶颈问题,研究心理声学(包括心理噪声学、乐音学、心理热环境学、视觉心理学、心理色彩学、心理日照采光学、心理形体形态学、空间和行为心理学)与建筑环境学的关系,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心理建筑环境学的比较研究,以及建筑师在方案设计中从酝酿到成熟的心理过程等。
其实,就是埃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铁塔、悉尼歌剧院、"珠江帆影"、白天鹅宾馆和风行一时的玻璃幕墙,都与人们、特别是设计者和决策者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有关。
心理环境学和环境心理学是一对姊妹科学,它们并不是简单的词语倒换,而是有着重大的区别。首先是所属的领域不同,前者偏向于环境科学和建筑学;后者偏向于心理学,从而使得参加两类学科的研究人员有所不同。其次是研究的内容不同,前者侧重于在特定的心理状态下人们需要怎样的建筑与环境;后者侧重于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可能存在怎样的心理与行动。再就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不同,在前者的研究中,人是主动的,是自变量,而环境是被动的,是因变量;在后者的研究中则相反。最后是研究的层次不同,前者着眼于人工环境对特定心理的适应情况,并力求对古代建筑进行说明,对未来建筑的发展作出预测;后者主要对环境与心理的对应关系进行描述、说明或解释。它们的既是一物的两面,又是整个设计过程应当考察的两个相邻的阶段。

心理学入门课件

心理学入门课件
•数字表 •2 0 4 4 3 2 8 9 4 8 2 5 6 7 0 l 6 9 5 6 •3 0 4 l 3 8 5 4 3 5 6 7 3 0 2 0 8 5 6 4 •4 1 2 5 6 3 7 1 5 4 8 9 7 9 7 4 7 2 2 8 •2 8 5 6 3 9 6 3 0 l 7 5 4 4 9 6 3 7 5 2 •1 8 5 4 9 8 9 7 4 7 3 2 2 6 8 4 0 4 3 5 •6 7 l 3 8 5 6 4 8 7 5 3 l 8 0 6 3 9 6 2 •3 1 7 7 5 4 8 0 2 6 8 7 4 2 3 1 8 2 5 0 •2 0 8 5 4 7 7 9 2 6 2 0 8 5 4 l 2 6 7 9 •6 8 0 1 3 5 7 6 4 3 0 9 8 7 5 2 4 6 6 0
心理学是什么?—几种误解
1 心理学家知道你所想 2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3 心理学只研究变态的人 4 心理学家都会催眠
5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
纠正:心理活动并不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它 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 意志等。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即 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相互间有什么联系 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等来研究人 的心理。
状态
4.情绪智力(情商)
了识解自别我和理控制解自自我 己自及我他激励人的识情情别绪他绪人状态人际并交往
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 •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
能力。 •自信心
情绪
•自我控制 •化解不良情绪
•适应性
•成就趋力 •耐挫力 •主动性 •积极心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我和谐发展是心理健康之本
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②接受他人,善于人处; ③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④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⑤调控情绪,心境良好; ⑥人格完整,行为恰当; ⑦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二、自我和谐发展的影响因素
1、先天素质 —遗传 —神经类型(强度与平衡性)
2、后天环境与教育 —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 —社会环境
?
(3)及时澄清和整理思路
观察的技巧
? 面部表情的观察 ? 身体动作的观察 ? 声音特征的观察
处理阻力的技术
1、认清阻力的表现 ①对会谈时间及规定的消极态度;②把注意力集
中在辅导者身上;③回避问题或沉默 2、分析阻力的来源 ①来自成长中的痛苦;②来自对抗辅导的动机; ③来自对辅导员的不满 3、恰当处理阻力 ①接纳的态度;②针对原因给予疏导
几个关键因素:
①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 ②竞争与压力 ③环境剧变与心理危机 ④人际环境与社会支持
三、良好心理环境的构建
1. 重视和加强心理卫生的普及宣传工作。 2. 建立有效的心理支持平台,包括成立学生咨询中心、组
织和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建立导师辅导制以及成立危机 干预小组等。 3. 尽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心理咨询与辅导。 4. 有针对性地开设讲座,并组织和开展各种心理训练活动。 5. 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加强辅导员培训,鼓励教师参与 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6. 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养的提升。
? 要求:(1)多在澄清问题时使用
?
(2)注意次数不宜太多
3、反应的技巧
Hale Waihona Puke 含义:对学生谈话内容和情感的反应。
? 技巧:(1)鼓励
?
(2)复述
?
(3)情感反应
?
(4)摘述
4、具体化技术
? 含义:找出学生问题的特殊性,了解其具体细节 和重要的情感体验。
? 要求:(1)借助开放性提问
?
(2)抓住关键词句
四、怎样对学生做心理辅导
(一)了解心理辅导的涵义和特点 涵义:心理辅导是透过特定的人际关系,应用 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来访者解除心理困扰, 促进其健康成长的过程。 特点:以会谈为主要形式,强调助人自助。
(二)遵循心理辅导的原则
? 理解支持性原则 ? 平等尊重性原则 ? 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 ? 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 ? 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 ? 保密性原则
合理解释:
? 含义:对学生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其原因提供另 外一个参照系统。
? 要求:(1)解释可以是经验性的,也可以是 心理学理论的应用;(2)解释应在充分了解 学生问题的基础上进行;(3)解释要注意深 入浅出,避免过多专业化术语的使用;(4) 解释要尽量采取试探性的保留态度。
具体指导:
? 含义:给予学生行为和认知改变的具体指导 ? 要求: ? (1)指导限于有关认知改变和行为矫正的具
体技术的指导 ? (2)不对学生的选择和抉择给予确定
提供信息与建议
? 含义:向学生提供有关信息与建议。 ? 要求: ? (1)提供的信息与建议要完全以学生的利益
为出发点; ? (2) 提供忠告时,要注意语言的措辞; ? (3)忠告和建议不宜太多,一般尽量不主动
提出。
恰当的自我暴露
? 含义:指辅导老师在必要时,适当地将自己的经 验、感觉和行为与学生分享,以增进学生对自己 问题的了解和获得自我改变的有益信息。
2、尊重
? 含义:指对来访学生的接纳态度。
? 要求:(1)正确的人性观
?

(2)着眼点放在“人”,而不是“怎样
?
人”上。
?
(3)关注倾听与非批评言语
?
(4)信任与保护隐私
3、真诚
含义:以“真正的我”出现,不戴面具。 要求:(1)真诚关怀、不虚伪
(2)恰当表达真诚 (3)适当使用对质技巧
倾听的技术
? 要求: ? (1)辅导员必须在认定自我暴露有助于学生改
变的情况下进行;(2)自我暴露的时间和次数 要适可而止。
(五)其他心理治疗技术
心理治疗技术包括: 认知与理性情绪疗法 行为矫正法 精神分析法等
1、认知与理性情绪疗法
①A-B-C理论(A代表事件、 B代表认知评价、 C代 表情绪和行为反应)
② 常见不合理认知:绝对化、极端化、任意推断 与糟糕至极
③认知改变技术 苏格拉底式辩论、五栏作业法
2、行为矫正法
1.行为矫正的原理 ①经典条件反射;②操作条件反射;③模仿原理 2、行为治疗技术 ①正强化;②适当惩罚;③自我行为管理;④肌
肉放松训练;⑤系统脱敏等
3、精神分析疗法
1.精神分析理论 ①意识与潜意识;②性本能与力比多;③人格结
(四)应用一般性心理疗法
? 一般性支持疗法包括 : ? 1.启发与领悟 ? 2.合理的解释 ? 3.具体的指导 ? 4.提供信息与建议 ? 5.适当的自我暴露
启发与领悟:
含义: 通过某件具体事情,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 与分析,从而悟出其中的问题之关键。 要求: (1)不讲大道理,从具体事情出发。 (2)不包办分析,启发学生自己思考。 (3)善用暗示。
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促进大学生自我的和谐发展
一、自我和谐发展与心理健康
1、自我和谐的含义 自我和谐意指两个层面的和谐: 一个层面 :是自我内在心理活动之间的和谐,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活动的协调以 及人格的健全。 另一个层面 :是自我与外界客观环境的和谐, 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环境的适应。
构(本我、自我、超我);④焦虑与自我防御机 制(否认、合理化、幻想、压抑、升华);⑤性 心理发展的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 伏期、生殖期等) 2.治疗技术:自由联想、释梦、移情、领悟与修通 等
(三)掌握辅导的会谈技巧
会谈技巧主要包括 : ? 建立良好的关系 ? 学会倾听和观察 ? 处理会谈中的阻力
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
? 1、同感
? 含义:指对来访学生的充分理解和准确的传达。
? 要求:(1)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
?
(2)善于观察,准确把握
?
(3)正确表达,及时反馈
?
(4)把握角色,能进能出
? 1、开放性提问
? 含义:运用包括“什么”、“怎么样”、“为什 么”、“能 ……不能”等在内的词发问。
? 要求:(1)多运用于每次会谈的前半部分和收 集资料时
?
(2)注意语气语调的共情性、委婉性
和关怀性
2、闭锁性提问
? 含义:引导学生用“是”或“不是”、“有”或 “没有”,“对”或“不对”的语句来回答的提 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