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书法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书法课教案

七年级书法课教案

七年级书法课教案【篇一:初中七年级书法教案(1-8)】初中七年级书法教案(备课)第一单元认识行书第一课什么是行书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中国书法传统2、让学生明白学习书法的意义3、了解什么是行书及行书的特点教学重点:什么是行书与楷书有什么区别教学难点:行书与楷书的区别教学过程一、介绍1、什么叫做书法?(1)、“书法”这一名词在我国已运用了三千多年,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名词了,从广义上理解,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因为“书”所指的就是写字,而“法”可以理解为方法;而从狭义上说,书法特指用毛笔书写的汉字艺术。

(2)、或许有的同学会问,书法既然是写字的方法,那么外国是不是也有书法艺术呢?有没有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书法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艺术,它的产生与我国古代的书写工具毛笔有很大的关系。

记得西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蔡邕说过:“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由此可见,汉字与毛笔的特殊性,是产生书法艺术的主要原因;造型与表现的有机结合是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这样的说法一时之间或许我们还很难理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会慢慢理解的。

(3)、现在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书法是怎么会诞生的呢?其实书法是从实用中发展而来的。

我们知道在原始人的时候没有文字,他们记事很不方便,于是他们每当有事的时候都会在腰带上打上一个结,大事就打一个大结;小事就打一个小结,这件事做完之后就把结解开。

这就是最初的结绳记事说。

但这样还是不方便,传说是黄帝派他的一个史官仓颉创造文字,使人们能够详细地记录所发生的或要去办的事,文字也就因此而诞生了。

文字的存在必须经过书写,于是书法也就诞生了。

二、学习书法的意义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早在周代,就把书法列入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后人更是注重书法的教育,文字是写给人们看的,具有一手好字,不仅能够让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更能给人以艺术的美感。

或许有的同学会说,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电脑早就可以代替人类的书写工作,我们为什么还要舍易求繁呢?书法走到今天,已经逐渐转换为了纯艺术,它的实用功能已逐渐地减少,所以说,我们的书法课其实和美术、音乐等课程一样,均属于艺术类课程,在书法课上,我们所要学习的,不光是书写的技巧,更重要地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书法艺术的美感,体会其中的韵律,提高我们的艺术审美观。

初中美术_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美术_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课件设计
古老优美的汉字,一字一图画, 一字一故事。每个汉字都能给我 们带来无尽的遐想!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汉字数千年来经历了不同的
历史阶段,点画的形态与字形结 构发生了多次美妙的嬗变。
总体来看,汉字的笔画发生 了哪些变化?
甲骨文
小篆
金文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甲骨文主要指殷商时代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 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 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 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 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 完整的文字。
战国中晚期 杜虎符
春秋 栾书缶及铭文
● 简洁质朴、圆融含蓄的篆书线条
不做任何装饰,粗细 均匀而劲挺,婉转而流畅, 回环盘曲,藏头护尾,笔 势多下垂。不同弧度,不 同长短的曲线与直线巧妙 组合,使它更具美感。
● 飞动伸展、波挑起伏的隶书点画
隶书以波势著称。在隶书 中毛笔的功能已得到了较为充 分的发挥线条在小篆的基础上 变连为断,画弧为直,改转为 折,产生了点、横、竖、撇、 捺、钩、折等基本笔画。点画 有肥瘦变化,用笔有轻重提按 的不同,起止有藏锋露锋的区 别,更具变化。
活动
临摹楷、隶、篆三体的“不及”二字,体悟不同字体 中点画线条用笔的提按与快慢,含蓄与张扬、连断与行止 等形态、质感的不同,并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与同学 交流。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尊重 汉文
商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 钟鼎文。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 铭文就叫作“金文”;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 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又叫 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 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年。

篆刻 初中美术教案

篆刻 初中美术教案

篆刻初中美术教案课程类型:美术课程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技法。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名家的篆刻作品,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篆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篆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2. 篆刻艺术的特点和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1. 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和力度。

2. 篆刻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篆刻工具和材料,包括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等。

2. 教师准备各种字体的碑帖及名家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3. 教师准备两枚已经刻好的印章供学生观察。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5分钟)1. 检查学生是否带齐了篆刻工具和材料。

2. 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准备开始上课。

二、讲授新课(10分钟)1. 介绍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篆刻艺术的历史背景。

2. 讲解篆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包括篆法、刻法、打磨等。

3. 分析篆刻艺术的特点和审美价值,引导学生欣赏篆刻作品。

三、动手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篆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可以参考自带的碑帖或名家的篆刻作品进行创作。

四、总结展示(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篆刻知识和技巧。

2.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篆刻作品,分享创作经验。

二、深入学习(10分钟)1. 讲解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和力度。

2. 分析篆刻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

三、动手实践(10分钟)1. 学生继续进行篆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可以参考自带的碑帖或名家的篆刻作品进行创作。

四、总结展示(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技法,欣赏了名家的篆刻作品,并亲自动手实践,体验了篆刻的乐趣。

初中写字书法教案

初中写字书法教案

初中写字书法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和书法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汉字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耐心、细心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汉字的基本书写规则。

2. 书法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书法技巧的掌握。

2. 个性化书写风格的形成。

教学准备:1. 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等书法用品。

2. 书法教材或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二、基本书写规则讲解(10分钟)1. 讲解汉字的基本书写规则,如笔画顺序、结构比例等。

2. 示范书写一些基本笔画,让学生跟随练习。

三、书法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讲解书法技巧,如笔法、墨色运用、构图等。

2. 示范书写一幅作品,让学生跟随练习。

四、学生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幅作品进行临摹练习。

2. 引导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确保书写质量。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书写规范和书法技巧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书法,形成自己的个性化书写风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基本书写规则和书法技巧,让学生掌握了汉字书写的基本方法。

在学生练习环节,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相互评价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在讲解书法技巧时,可能没有讲解得足够详细,导致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书法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总之,写字书法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初中美术《书法的结构之美》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书法的结构之美》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书法的结构之美>>教学设计今天,我讲的是书法欣赏的《书法的结构之美》,下面我将从书法欣赏、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1.书法欣赏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让学生感知、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

采用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2.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书法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将欣赏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① 认知目标: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②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按照要求用硬笔尝试临写不同书体,并能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③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形似物象”的例字结构的巧妙之处,结合临写和交流,让学生感受书法结构的美感,领悟“艺术源于人们对生活的体验”之真谛;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平时自觉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等。

3.教学重点难点①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知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等的结构之美。

②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临写时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欣赏课的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欣赏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问题发现法,比较分析法,示范指导法,临写体验法,直观展示法,欣赏评述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由音乐韵律的动感情景导入教学,再由“整体感受”,让学生在书法练习纸中临写“中、盖、人、台”等例字,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望。

在合作探究环节,通过课件展示,加深了学生对“均衡对称之美”和“疏密匀称之美”的认识。

初中美术 篆刻教案

初中美术 篆刻教案

初中美术篆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如篆刻的起源、类别和治印的基本技法与步骤。

2. 通过欣赏和练习,使学生感受篆刻艺术的美,激发他们对书法和篆刻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了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字体的碑帖及名家书法作品数幅;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学生仔细看。

2. 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字体的碑帖和名家书法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篆刻的基本概念,如篆刻的类别和治印的步骤。

2. 教师讲解和示范篆刻时的运刀技巧,如运刀的方向、角度和力度。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行尝试篆刻,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完成自己的篆刻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欣赏与交流(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篆刻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篆刻艺术,如学习更多的篆刻技法和字体,尝试创作更复杂的篆刻作品。

同时,学生也可以将篆刻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如在绘画、设计等作品中运用篆刻元素。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篆刻技艺。

在评价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初中雨字头书法教案

初中雨字头书法教案

初中雨字头书法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雨字头的写法,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教学重点:1. 雨字头的写法。

2. 书法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1. 雨字头的结构安排。

2. 书法的节奏与韵律。

教学准备:1. 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等书法用品。

2. 书法教材或相关资料。

3.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雨字头的结构,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雨字头的认识。

2. 讲解雨字头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二、基本笔画讲解(15分钟)1. 讲解雨字头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则。

2. 示范雨字头的书写,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三、书法技巧讲解(20分钟)1. 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笔法、墨法、纸法等。

2. 示范书法技巧,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和掌握。

四、练习与指导(20分钟)1. 让学生独立练习雨字头的书写,老师巡回指导。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回顾(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雨字头的写法和书法技巧。

2. 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二、深入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深入讲解雨字头的结构安排,让学生理解每个笔画的走势和力度。

2. 示范雨字头的书写,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三、书法创作与展示(20分钟)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雨字头进行书法创作,可以是短句或诗词。

2. 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书法,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雨字头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书法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书法作品质量。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初中美术字教案

初中美术字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美术字体设计教学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教材:《初中美术》课本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字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3. 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字体设计的基本原理2. 字体设计的方法和技巧3. 创意字体的设计步骤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字体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字体设计的美感。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字体设计的认识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字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字体结构的平衡、对比、统一等。

2. 学生通过课本学习,了解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字体设计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字体设计的基本原理,自行设计一个字体。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字体设计作品,分享设计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字体设计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的练习成果。

二、字体设计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字体设计的技巧,如如何处理字体的大小、粗细、间距等。

2. 学生通过课本学习,掌握字体设计的技巧。

三、创意字体设计实践(15分钟)1. 学生运用所学的字体设计技巧,创作一个具有创意的字体。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字体设计作品,分享设计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字体设计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对字体设计原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书法课教案 案 板蚌乡中心学校关于迎五.四书法绘画比赛活动方案 音体美教研组——美术组 一、活动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显我校“读书明理,创新成才。”的教学理念,顺势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展示我校学生艺术活动成果,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与才华的平台,丰富学生艺术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能力,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特举办此次比赛活动。 二、活动内容形式 1、活动主题:以“家乡、校园、四季、未来”为主题,内容健康向上,构思新颖,具有创新性,能充分反映当代青少年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并以巧妙的艺术手法和创造性思维来表现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真善美的向往,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体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2、活动形式: (1)书法类:硬笔、毛笔均可,字体不限。 (2)绘画类:素描、色彩、速写、卡通等。 3、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4、参赛形式:首先各班自行安排比赛,选出优秀作品报送学校参加全校评比(每班每类作品不少于5份,即:书法5份、绘画5份,合计为10份)。 (每人每类限作一幅作品,纸张、颜色、规格、表现形式不限。) 三、活动时间和要求: 1、活动时间(2015年4月17至5月7日): (1)各班于2015年5月4日前把作品选送到音体美组李有政老师处。 (2)2015年5月5日音体美组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比与表彰。 (3)2015年5月7日音体美组将对获奖作品进行公开与展示。 2、活动要求: (1)参赛所有作品应在背面右下角用硬笔注明作品名称、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 (2)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本人创作。 (3)参赛作品要检验学生真实水平。 四、评奖办法: 1、每类设立书法、绘画、一、二、三等奖分别各为3、5、7名,优秀奖若干名。 2、设立优秀指导老师奖若干名。 3、对获奖者将颁发证书及奖品。 2015年4月17日 【篇二:美术说课教案《中国书法艺术》】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本课内容出自高一美术教材第九章,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休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 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 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 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 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篇三:初中美术教学随笔(简)】

初中美术教学随笔 ——邱长华 当今的美术不只是书法和画画,而是所有可以用来表情达意的媒介和方式的综合艺术。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不断革新和发展,绘画材料多种多样,有上百种漂亮的色彩,有能营造各种效果的调色油,有丰富的绘画工具??表现的方式也不断革新,从架上绘画到电脑绘画到表演形式的绘画(沙画、现场绘画)。新技法、新材料的运用,让创造更具有表现力、时代感和艺术个性的艺术作品有了可能,新技法、新材料也改变着当代人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那么就没有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所赋予学生的一切也只能是空谈。因此,美术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1.密切师生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这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并对教师更亲近。教师则从中得到课堂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