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 成语故事大全
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五篇】

【导语】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是分享的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作⽓ 春秋时期,有⼀次齐国攻打鲁国。
当时,齐国强⼤,鲁国弱⼩,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的军队准备抵抗。
鲁国有⼀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叫曹刿(ɡuì),他⾃告奋勇,请求跟鲁庄公⼀同参战。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辆战车,率领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
双⽅刚摆好了阵势,鲁庄公就要击⿎进攻。
曹刿说:“时机未到,不能进攻。
”齐国击了三次⿎,发了三次进攻的命令,曹刿才对鲁庄公说:“好了,现在可以进攻了。
”于是,鲁军⿎声震天,⼠兵们像潮⽔⼀样冲向齐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抱头逃命。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阻⽌,并下车细看地⾯齐军兵车轮迹,⼜攀上车前横⽊,注意观察敌军退⾛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
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击⿎三次以后,你才让我下令出兵呢?”曹刿答道:“打仗时主要是靠勇⽓。
第⼀次击⿎时,⼠兵们的⽃志最旺盛;第⼆次击⿎的时候,⼤家的⼠⽓就会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击⿎的时候,⼠兵的勇⽓就全消失了。
等齐军的三通⿎击完,我们才击⿎冲锋,这时齐兵的勇⽓已经衰竭,⽽我⽅的⼠⽓正是最旺盛的时候。
因此,⼀⿎作⽓,打败了齐军。
” 成语“⼀⿎作⽓”⽐喻做事要趁⼤家情绪⾼涨时,⼀下⼦做完。
含有⿎励的意思。
⿎,敲战⿎;作,振作。
2.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黔驴技穷 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没有驴。
有个多事的⼈运来了⼀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处,就把驴放到⼭脚下。
⼀只⽼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的家伙⼀定很厉害,就躲在树林⾥偷偷观察着,后来⼜悄悄⾛出来,⼩⼼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的底细。
有⼀天,驴叫了⼀声,驴叫的声⾳很特别,很恐怖。
⼤虎⼤吃⼀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了,⾮常恐惧。
然⽽,⽼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故事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成语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字成语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故事一:鹬蚌相争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
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
’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
’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
”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
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故事二:画蛇添足楚国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独喝又嫌多,于是让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
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人还没画好,又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
那个画蛇脚的人,终于没有喝上酒。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其《感春》诗中写道:“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有时也作“画蛇著足”。
故事三:羽扇纶巾周瑜和诸葛亮都曾经被诗人用“羽扇纶巾”来形容过:《类说》卷四九引《殷芸小说》:“武侯(诸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泊兵,将战,宣王戎服位事,使人密见武侯,乃乘素舆葛巾,自持白羽扁指麾,三军随其进止。
宣王叹曰:‘真名士也’。
”故事四:锦囊妙计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中有关于“锦囊妙计”的精彩故事。
东吴大将周瑜听说刘备的妻子刚刚去世,就设计要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入赘,到时将他幽囚狱中,并用他换取荆州。
诸葛亮识破此计,决计派赵云伴随刘备入东吴成亲。
临行,诸葛亮悄悄对赵云说:“你保护主公到东吴,我给你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到东吴后依计而行。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精选10篇)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精选10篇)1.四字成语故事篇一熟能生巧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
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
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2.四字成语故事篇二胸有成竹宋朝有个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3.四字成语故事篇三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4.四字成语故事篇四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5.四字成语故事篇五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6.四字成语故事篇六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60个原版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60个原版1、龙驹凤雏成语故事晋朝时期,陆机的弟弟陆云六岁时就能作文,文气很好。
因此年少时就与哥哥齐名,虽然文章没有陆机那么优美,但是论点十分犀利。
一次吴尚书广陵闵鸿看见陆云感慨地说:“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解释】驹:小马;雏:细鸟。
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
常作恭维语。
2、离群索居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夏生性孤僻,平时很少与同学合群,只与曾参比较要好。
子夏的儿子死了,他差一点哭瞎了眼睛。
曾参前去批评他,子夏听后,如梦初醒,觉得自己离群索居很久就造成这样,于是节哀顺变,与同学打成一片。
【解释】索:孤单。
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3、松枝挂剑成语故事古代季札第一次出使北方,见到徐君结为好友。
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口头虽没言明。
季札心里明白这事,为了便于执行公务,就没有送给徐君。
季札公务完毕路过徐地,见徐君已经去世,就到他的坟墓旁把宝剑挂在树上而离开。
【释义】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4、藏污纳垢成语故事公元前594年,楚庄王率军攻打宋国。
宋国派乐婴齐去晋国求救。
晋景公看不惯楚国的恃强欺弱,准备出兵救宋。
大夫伯宗认为晋国是鞭长莫及,他说:“谚曰‘高下在心’。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释义】污、垢:肮脏的东西。
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5、断杼择邻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解释】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6、年高有德成语故事薛蟠在酒席上调戏柳湘莲,遭到柳湘莲的一顿毒打后,觉得没有面子在京城呆下去,于是想与年高有德的张德辉一起外出做生意,请示薛母,母亲没有主意,宝钗认为应该让他去试一试,如果旧病复发也没办法,如果彻底改变同性恋倒也是好事。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

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千千万万的成语,以下是整理的四字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一)守株待兔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二)铁杵磨针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三)亡羊补牢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60个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60个爱屋及乌乌:乌鸦。
《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意思是说,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
后用“爱屋及乌”比喻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和他有关系的人或事物。
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一衣带水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一字之师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版_著名成语典故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版_著名成语典故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四字成语故事大全版,供大家参考。
四字成语故事1数典忘祖(鲁昭公十五年)十二月,晋国的荀跞到成周,安葬穆后,籍谈作为副使。
安葬完毕,除去丧服。
周天子和荀跞饮宴,把鲁国进贡的壶作为酒杯。
周天子说:“伯父,诸侯都有礼器进贡王室,唯独晋国没有,为什么?”荀跞向籍谈行礼请他来回答。
籍谈回答说:“诸侯受封的时候,都接受了王室赏赐的宝器,用来镇抚国家,所以能把彝器晋献给天子。
晋国处在深山,与戎狄为邻,而远离王室。
天子的福分感受不到,拜谢戎狄还来不及,怎么能进献彝器呢?”周天子说:“叔父,你忘了吗?叔父唐叔,是成王的同母兄弟,难道反而没有得到赏赐吗?密须的名鼓和它的大辂车,是文王所用来检阅军队的。
阙巩的铠甲,是武王用来攻克商朝的。
唐叔接受了,把它们放置在晋国的土地上,境内有着戎人和狄人。
这以后襄王所赐的大辂、戎辂之车,斧钺、黑黍酿造的香酒、红色的弓、勇士,文公接受了,保有南阳的土田,安抚和征伐东边各国,这不是得到的赏赐还是什么?有了功勋而不废弃,有了功劳而记载在书策上,用土田来奉养他,用彝器来安抚他,用车服来表彰他,用旌旗来显耀他,子子孙孙不要忘记,这就是福。
这种福不给予叔父,还给谁呢?而且从前你的高祖孙伯黡掌管晋国典籍,参与国家大政,所以称为籍氏。
等到辛有的第二个儿子董到了晋国,于是就有了称作董氏的史官。
你是司典的后氏,为什么忘了呢?”籍谈回答不出。
客人退出去以后,周天子说:“籍谈恐怕会没有后代吧?举出旧典却忘记了祖宗。
”四字成语故事2首鼠两端灌夫,汉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
父亲灌孟,本姓张,在“颍阴侯”灌婴家作门客,后来就改姓灌。
汉景帝时,讨伐吴、楚七国叛乱,灌夫父子同时从军,共同属窦婴麾下。
在这次战事中,灌孟阵亡,灌夫也因深入敌阵,奋不顾身,受了重伤。
灌夫的勇名,当时传遍天下,大将军窦婴很赏识他。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十篇】

【导语】成语⼀般⽤四个字,这与汉语本⾝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词为主有关系。
下⾯是©⽆忧考⽹分享的四字成语故事⼤全【⼗篇】。
欢迎阅读参考!1.四字成语故事 凿壁借光 把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
现在⽤这个成语来形容读书⼗分刻苦的⼈。
汉朝时,有⼀⼈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很穷,⽩天必须⼲活,晚上他才能读书。
但⼜买不起蜡烛,天⼀⿊,就⽆法看书了。
他的邻居家⼀到晚上屋⼦都点起蜡烛把屋⼦照得通亮。
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你们家的⼀⼨之地呢?” 邻居瞧不起⽐他们家穷的⼈,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常⽓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洞,烛光透过来了。
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附近有个⼤户⼈家,有很多藏书。
⼀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户⼈家门前。
他对主⼈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活不⽤报酬。
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
”主⼈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2.四字成语故事 道听途说 从前,有⼀个叫⽑空的⼈,有⼀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艾⼦于是两个⼈便闲聊了起来。
⽑空对艾⼦说:“有⼀户⼈家养的鸭⼦,⼀只鸭⼦⼀次就下了⼀百多个蛋。
” “这不可能!”艾⼦不相信地说道。
于是⽑空⼜说道:“我说错了,不是⼀只鸭⼦,实际上是两只鸭⼦⼀次下了⼀百多个蛋。
” “那也不可能!”艾⼦还是不信。
⽑空⼜说道:“⼤概是三只鸭⼦⼀次下了那么多蛋,我记不太清了。
” 艾⼦还是不信,结果⽑空便⼀次次的增加鸭⼦的数量,艾⼦实在听不下去了,便对他说道:“你就不能把鸭蛋的数⽬减少些说吗?” 可⽑孔却坚持地说:“那不⾏,宁可多说也绝不少说。
” 接着,⽑空⼜对艾⼦说道:“上个⽉,从天上掉下来⼀块⾁,这块⾁有⼗丈宽⼗丈长。
” 艾⼦依旧不相信地说道:“哪⾥可能有这样的事情?” ⽑空于是⼜说道:“是我记错了,那⼤概是⼆⼗丈长宽吧!” 艾⼦实在是受不了⽑空的吹嘘,便说道:“这世上哪⾥会有那么⼤的⾁,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掉到了哪⾥?你见到了吗?还有,刚才说的那个鸭⼦是那户⼈家养的?” 这时,⽑空尴尬地说道:“我也没有亲眼见到过,都是从街上听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字成语成语故事大全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
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精卫填海----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
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范文一
汉哀帝赶快召集众大臣,商讨出兵征讨匈奴的事。
朝中的丞相王嘉对息夫躬这种恃宠
乱政的行为极为愤怒,他很干脆地对汉哀帝说:“现在并没有确实的证据可以证明匈奴人
要造反,陛下不可轻信。
”接着他又说道,“希望陛下能吸取古代君主的经验教训,反复
参考各方意见,而不要先听到谁的意见,就以谁的意见为主。
”(原文是:“唯陛下观览
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朝中以董贤为首的大臣们也纷纷表示同意王嘉
的意见,汉哀帝也就接受了,不再提出兵的事。
没多久,息夫躬的阴谋大白于天下,汉哀
帝大怒,把他关进监狱,后来他就死在狱中。
锦囊妙计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中有关于“锦囊妙计”的精彩故事。
东吴大将周瑜听说
刘备的妻子刚刚去世,就设计要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入赘,到时将他
幽囚狱中,并用他换取荆州。
诸葛亮识破此计,决计派赵云伴随刘备入东吴成亲。
临行,
诸葛亮悄悄对赵云说:“你保护主公到东吴,我给你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到东
吴后依计而行。
”后来赵云果然依计而行,保刘备成亲,并携新夫人安全返回荆州,使得
周瑜的计谋成为泡影。
只落得“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笑谈。
“锦囊
妙计”本意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算。
现在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方法
范文二
王凤有个亲戚叫杨肜,是琅那太守,因为没有把他管辖的地方管理好,王商要办他
的罪,王凤为此亲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杨肜说情,为他开脱。
王商坚持原则,免去了杨
肜的官职,王凤更加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想要打击报复。
于是他勾结了同伙,诬陷王商。
汉成帝最后听信了谗言,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
羽扇纶巾
周瑜和诸葛亮都曾经被诗人用“羽扇纶巾”来形容过:
春秋时,鲁国有个贤人名叫颜阖,被卫国灵公请去当太子蒯Z的老师。
颜阖听说蒯Z
仗着父亲是一国之君,整天作威作福,蛮不讲理。
颜阖感到教育这样一个学生十分困难,
不知如何是好。
《类说》卷四九引《殷芸小说》:“武侯(诸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泊兵,将战,宣王
戎服位事,使人密见武侯,乃乘素舆葛巾,自持白羽扁指麾,三军随其进止。
宣王叹曰:
‘真名士也’。
”
范文三
女娲补天
传说盘古开天用四根“不周山”大柱子支撑天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将不周山撞倒,
天地裂了一条大缝,女娲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炼了36501块五彩石把天的裂缝补了起来,砍大鳌腿支撑天,从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成语出处: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
遗寇尚炽。
”
[语出] 元•刘一清《钱塘遗事》:“秦桧欲杀岳飞;于东窗下谋。
其妻王氏曰:‘擒
虎易;放虎难。
’其意遂决。
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我已诉于天;得请于帝矣。
’桧遂死。
未几;子缫嗨馈7蛉怂贾;设醮;方士伏章;见绾商枷……备受诸苦。
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