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感恩的四字成语故事
关于古代感恩、报恩的成语小故事

关于古代感恩、报恩的成语小故事1,投桃报李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仅仅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来说,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2,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3,慈母之恩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衔环结草,以报恩德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6,漂母的一饭之恩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7,知遇之恩: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所以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8,士为知己者死:这是春秋末期晋国刺客豫让说的,强调感恩报恩.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第一次攻击失败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第二次行刺仍以失败告终,但是被捕的豫让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他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刀.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小故事.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伟人毛主席,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老师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有关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

有关感恩图报的成语故事感恩图报:比喻别人给自己的恩惠要感激,并要想办法报答。
小编收集了感恩图报的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释义] 感激别人的恩惠而设法报答。
[语出] 宋·曾巩《上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吴楚材等注:“即感恩图报意顿住;下乃发出绝大议论。
”[辨形] 图;不能写作“涂”。
[近义] 感恩戴德感激涕零[反义]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用法] 用于人。
一般作谓语。
[结构] 连动式。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xū)带领士兵要去攻打郑国。
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再攻打我国,我一定重赏他!”可惜一连三天都没人想出好办法。
到了第四天早上,一个年轻的渔夫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
”郑定公一听,马上问道:“你需要多少士兵和马车?”渔夫摇摇头说:“我不要那些,也不用食物,我只用我这根划船的桨。
”说完,渔夫便跑到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
他一边唱着歌,一边敲打着船桨。
伍子胥看到后,问渔夫:“年轻人,你是谁啊?”渔夫回答道:“你没看到我手里的船桨吗?当年我父亲就是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啊。
”伍子胥想了想,便说:“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一位渔夫救了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就是他的儿子。
你怎么在这里呢?”渔夫说:“还不是因为你们要来攻打我们。
郑定公说谁能让你们退兵,他就重赏谁。
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父亲救过您的面上,就不要攻打我们了。
”伍子胥感叹一声,说:“是你父亲救了我,我才能当上大将军的。
好吧,这个恩情我一定会报答的。
”说完,伍子胥就下令撤兵回国了。
后来人们就用“感恩图报”比喻别人给自己的恩惠要感激,并要想办法报答。
[]:(1) 别人帮助了自己,应感恩图报;自己帮助了别人,却不应施恩望报。
(2) 我又不是他们孝子,为甚要走?我以后留在闯王大旗下感恩图报,决不三心二意。
(3) 今日一切皆是恩师所赐,弟子饮水思源,怎敢不感恩图报?(4) 做人要饮水思源,感恩图报。
关于感恩父母的成语故事

关于感恩父母的成语故事
以下是 8 条关于感恩父母的成语故事:
1. 乌鸦反哺:乌鸦小时候靠父母找食物喂养,当父母老了不能飞出去找食时,长大的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父母。
就说咱小时候啥也不会,不都是爸妈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嘛,等他们老了,咱不也得像乌鸦一样好好照顾他们呀!
2. 羔羊跪乳:小羊吃奶时总是跪着,仿佛在感谢母羊的养育之恩。
这不就跟咱似的,爸妈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得怀着感恩的心呀,就像小羊那样!
3. 寸草春晖:小小的草儿怎能报答春日阳光的恩情呢。
想想我们成长过程中,爸妈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啊,我们那点回报跟春晖比起来,简直太微不足道啦!哎呀,咱可得好好孝顺爸妈才行呀!
4. 菽水承欢:哪怕是用豆子和水这样简单的东西供养父母,也能让父母欢乐。
有时候陪在爸妈身边,给他们做一顿家常饭,他们就开心得不行,这要求多低呀,咱可得做到呀,对不对?
5. 舐犊情深:老牛用舌头舔小牛,表现出深深的爱。
咱爸妈对咱不也是这样嘛,那爱真是没话说,咱们能不感恩吗?
6. 慈乌返哺:和乌鸦反哺一个道理呀,都是说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咱可不能做那没良心的人呐,爸妈养咱小,咱就得养他们老呀!
7. 戏彩娱亲:老莱子穿彩衣娱亲,多令人感动啊!咱是不是也得想点法子让爸妈高兴高兴呀,让他们知道咱心里有他们!
8. 扇枕温席:黄香夏天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用身体温暖被窝。
咱也得向人家学学呀,爸妈为咱付出那么多,咱这点行动算啥呀!
所以呀,咱一定要好好感恩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
关于感恩的成语故事

关于感恩的成语故事结草和秩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
前者讲述的是士大夫与父亲的妃嫔分别成婚,不作人祭。
爱嫔妃报答女儿的父亲,把地上的杂草缠成一个结,绊倒恩人的对手而获胜;后者说一个孩子救了一只被困的黄雀的命,黄雀带来了四个白环,声称这个环可以让恩人的孩子世世代代白下去,身居高位。
之后两个典故合而为一句,比喻被别人偏爱,必然重赏,生死不变。
二:感恩图报春秋时期,吴国大将伍子胥率领吴国将士攻打郑。
郑国国君郑说:“谁能让伍子胥带兵回去,不攻打我们,我一定重赏他。
〞可惜没人想到好方法。
第四天早晨,一个年轻的渔夫来到郑面前说:“我有一个方法可以阻止伍子胥攻打郑。
〞郑听了,立即问大余浪:“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辆?〞钓鱼郎摇摇头说:“我不需要士兵和汽车,也不需要带食物。
吾可唤数万吴兵,用橛子回吴。
〞什么样的桨这么厉害?渔郎腋下夹着橹子,跑到伍子胥的军营里去找伍子胥。
一边唱歌,他一边拍打着桨:“芦中人,芦中人;过河,谁的恩典?剑上,七星文;给你,带上它。
今天,你骄傲了,你还记得吗,余张任?〞伍子胥看到渔郎手里的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是谁?〞渔郎答道:“你没看见我手里的桨吗?我的父亲靠这桨生活,他用这桨救了你。
〞伍子胥一听,说:“我想起来了!之前逃跑的时候,一个钓鱼老师救了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原来你是他儿子,为什么来这里?〞渔郎道:“不是你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郭征,所以把我们渔民都叫到这里来。
我国君郑曰:“只要能请吴将军退兵,不攻郑,我必赏他!“希望将军看着我死去的父亲救了你,不要攻打郑,等我回去再给我一些奖励。
〞伍子胥用感谢的语气说:“因为你父亲救了我,我才得以活成将军。
我怎么会忘记他的好呢?我一定帮你!〞伍子胥一说完,立即把吴的士兵都带了回来。
钓鱼郎快乐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郑。
突然之间,郑内所有的人都把渔郎当成了救星,称他为“渔医〞。
郑也给了他一百里地!伍子胥为了报答渔郎的父亲对他的帮助,不仅没有攻打郑,还奖励了渔郎,这就是所谓的“报恩〞。
感恩节的成语故事:知恩图报

感恩节的成语故事:知恩图报知恩图报,说的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是不会忘记他人对自己的协助,而且在有机会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报答恩人。
在吴国准备攻打郑国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打渔郎凭借一根船桨劝退了伍子胥的吴国大军,从而平息了一场战争。
成语解释知恩图报,意思是对于别人给自己的恩惠表示感激,并想办法报答。
成语由来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准备去攻打郑国。
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
”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办法能够让伍子胥不攻打郑国。
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渔郎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
”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渔郎到:“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子?” 打渔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车子,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能够叫好几万的吴国士兵不攻打郑国!”郑定公问:“是什么样的船桨那么厉害呀?”打渔郎把夹在胳肢窝下面的船桨拿给郑定公看了看,郑定公看见那仅仅一根普通的船桨,心里不太相信这根船桨能劝退伍子胥的大军。
打渔郎说:“国君让我试一试便知道这船桨的厉害了!”于是打渔郎便拿着船桨跑去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
打渔郎跑到伍子胥的军营外一边敲打着船桨,一边唱歌:“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
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伍子胥听见声音出了营帐,看到打渔郎手上的船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是谁呀?”打渔郎回答说:“你没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桨吗?我父亲就是靠这根船桨过日子的,他还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呀!”伍子胥一听说到:“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先生救过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是他的儿子,那你怎么会来这里呢?”打渔郎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们这些打渔的人通通被叫来这里。
我们的国君郑定公说:只要谁能够请伍将军退兵,不来攻打郑国,就重赏谁!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父亲以前救过您的份上,不要来攻打郑国。
有关感恩报德的成语俗语诗句和故事

有关感恩报德的成语俗语诗句和故事一、成语。
1. 结草衔环。
故事可有趣啦。
“结草”说的是春秋时期,魏颗的父亲魏武子生病的时候,嘱咐魏颗等他死后,把他的爱妾杀了殉葬。
可魏颗觉得这不合理,等他父亲死后,就把那爱妾嫁出去了。
后来魏颗在战场上与秦国杜回作战,有个老人把草打成结,绊倒了杜回,魏颗才得胜。
夜里魏颗就梦见那个老人,老人说自己是那个爱妾的父亲,特来报恩的。
“衔环”呢,是汉代杨宝救了一只黄雀,黄雀伤好后叼来四个白环报答他,还说他家子孙会很清白,四代都会做三公这样的大官呢。
这成语就是说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2. 感恩戴德。
就是心里充满感激之情,特别敬重和感谢别人的恩德。
比如说,一个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后来发达了,就对恩人感恩戴德,逢人就说恩人的好。
3. 羊羔跪乳。
小羊羔吃奶的时候都是跪着的,就像在感谢妈妈的养育之恩。
这就告诉我们啊,动物都知道感恩,我们人更得懂得感恩报德啦。
二、俗语。
1.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意思就是哪怕别人给你的帮助像一滴水那么小,你也要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回报人家。
就像你在沙漠里快渴死了,别人给你一口水,那你以后就得好好报答人家,可不能忘恩负义。
2. “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很直白啦。
你喝着井水,就不能忘记是谁辛辛苦苦挖的井。
就好比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建设、为我们幸福生活打拼过的先辈们,得感恩他们的付出。
三、诗句。
你看,诗人把自己比作小草,把母亲的爱比作春天的阳光。
小草怎么能报答得了阳光的恩情呢?这就是在强调母亲的恩情深重,我们做子女的要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虽然很难完全报答,但也要尽力去感恩回报。
别人送我桃子,我就拿李子回赠给他。
这就是一种很朴素的感恩报德的观念,有来有往,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
四、故事。
1. 韩信报恩。
韩信以前可穷啦,没饭吃。
有个漂母(就是在河边漂洗丝絮的老妇人)看他可怜,就经常给他饭吃。
韩信很感激,说以后一定报答她。
漂母还生气呢,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为了你的报答?后来韩信成了大将军,真的回来报答漂母,给了她很多金银财宝。
关于感恩报德的成语故事

关于感恩报德的成语故事以下是 9 条关于感恩报德的成语故事:1. 结草衔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的父亲魏武子有个宠妾。
魏武子生病时,曾嘱咐魏颗在自己死后让宠妾殉葬。
但魏武子死后,魏颗却把那宠妾嫁了出去。
后来魏颗与秦国打仗,有个老人用草编的绳子绊倒了敌人,帮助魏颗取得了胜利。
晚上魏颗梦见老人说自己是那个宠妾的父亲,特来报恩。
比如,当别人在你困难时帮了你一把,你难道不应该像魏颗一样,时刻铭记这份恩情,寻机报答吗?2. 一饭千金汉初的韩信在未得志时,生活困苦。
有一位老婆婆很同情他,常给他饭吃。
韩信很感激她。
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他找到那位老婆婆,送给她千金作为报答。
这不就像我们在低谷时遇到贵人相助,发达后定当涌泉相报吗?3. 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曾流亡到楚国,楚王待他很好。
重耳承诺如果日后两国交战,晋国会退让九十里。
后来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在城濮之战时他果然下令后退九十里。
就像生活中朋友对你好,你也绝不会亏待他一样!4. 知恩图报秦穆公丢失了一匹骏马,被一些村民抓到分吃了。
秦穆公不仅没有怪罪他们,还赐予他们美酒。
后来秦国与晋国交战,这些村民拼死为秦穆公效力。
想想看,要是有人如此宽容你,你能不心怀感激,努力回报吗?5. 投桃报李从前有两个人,一个经常给另一个送桃子,而另一个则用李子回赠他。
这不就是礼尚往来的美好体现吗?就好像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反过来对你好呀!6. 以德报德孔子的弟子子路救起了一名落水者,那人送了一头牛表示感谢,子路收下了。
有人说子路贪心,但孔子却表扬了他,说这会鼓励更多人做好事。
是啊,别人用善意对你,你就应该用同样的善意回报,不是吗?。
关于动物感恩的四字成语故事

关于动物感恩的四字成语故事衔环结草成语释义: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慈乌反哺释义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处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蛇雀之报: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后汉书·杨震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报”为报恩的典故还有就是羊羔跪乳了。
羊羔跪乳“羊羔跪乳”语出古训《增广贤文》。
以下为民间故事: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
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
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
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
一次,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
一只母鸡走过来说:“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
吃上的东西都让小羊咂了去。
你看我,从来不管小鸡们的吃喝,全由它们自己去扑闹哩。
”羊妈妈讨厌母鸡的话,就不客气地说:“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头来犯下拧脖子的死罪,还得挨一刀,对你有啥好处?”气走母鸡后,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
”小羊听后,不觉下泪,“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感恩的四字成语故事
1.一饭千金
【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身边有一员大将军名叫韩信。
他出身贫困,父母早逝,每天靠讨饭过日子。
韩信没有别人能够依靠,只好每天到河边去钓鱼,用鱼来充饥。
有一天,韩信碰到一个老婆婆。
老婆婆见他饿得骨瘦如柴,面无血色,便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
一连几天,这位老婆婆每天都给韩信饭吃,韩信十分感激,便对老婆婆说:“您这样照顾我,将来我一定要
好好报答您。
”老婆婆说:“我不要你报答。
只希望你要努力自立啊!”韩信满脸羞愧。
从此,他认真读兵书,练习武艺,决心做个有
用的人。
后来,韩信投奔到汉王刘邦门下,受到重用,拜为大将,并授以
调兵遣将、行军布阵的大权。
韩信经过认真训练兵马,率领汉军东征
西讨,终于打败了大的对手项羽,协助刘邦建立了汉朝。
韩信被封为楚王,回到了故乡,派人去找给他饭吃的老婆婆。
韩
信见了老婆婆,向她再三道谢,并送给她一千两黄金。
2.退避三舍
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呢?楚成王又说,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重耳说,若
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
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
听了重耳的话,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3.结草衔环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的父亲魏武子有个非常宠爱的小妾。
魏武子临死前,要魏颗把那个小妾给他殉葬。
魏武子死后,魏颗却把父亲宠爱的那个小妾嫁给了别人。
后来,秦将杜回领兵攻打晋国,晋王命魏颗率兵抵抗。
两军正在激战之时,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位老人,他把地上的草打成了很多结把杜回绊倒,魏颗所以活捉了杜回,秦军大败。
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白天的那个老人对他说:“我是你所嫁的那个妇人的父亲,特来战场上结草报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