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分一分

合集下载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知识梳理巩固提升 上册第7讲 分一分与除法(北师大版原卷)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知识梳理巩固提升 上册第7讲  分一分与除法(北师大版原卷)

第7讲分一分与除法知识点一:小数目物品平均分1.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

2.平均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当分的总数较多时,可以分多次完成。

知识点二: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平均分的情况:(1)按指定份数平均分;(2)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知识点三:大数目物品平均分在平均分时,要分到剩余的个数不够每份再分一个时才能停下来,余下的数量小于分的份数。

知识点四:认识除法的意义和除法算式1.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每几个一份,求可以分几份都用除法计算。

2.“除号”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知识点五:用乘法口诀求商根据乘法口诀求商计算简便,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知识点六:“倍”的认识和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知识点七: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考点一:除法的认识与平均分【例1】按要求圈画。

1.24个同学去公园划船,如果每4个同学坐一条船,需要多少条船?如果有8条船,那么平均每条船上可坐几个同学?2.猴妈妈把18个苹果分给3只小猴,平均每只小猴可分几个?3.张老师带36名同学一起划船,每条船上最多坐6人,至少应租几条船?答:至少要租条船。

考点二: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例2】圈一圈,填一填。

每个班分2个,可以分个班。

1.看图列式计算。

2.看图列式计算。

3.看图列式计算。

一.选择题(共5小题)1.小猴3只,小鹿15只,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倍。

A.5B.12C.182.有20个梨,如果每4个梨重1千克,那么这些梨共重()A.5千克B.16千克C.24千克3.54÷6=9读作()A.54除6等于9B.6除以54等于9C.54除以6等于94.o+o+o+o=32,o代表的数是()A.4B.8C.95.把9条鱼平均分给3只猫,下面的分法中,正确的是()A.B.C.二.填空题(共5小题)6.除法算式36÷4=9,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

这是一堂非常有趣的数学课,我会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西师大版的教材,主要学习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如何将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并且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简单的平均分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同学们独立地进行平均分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物,比如苹果、糖果等等,以及一些分拣工具,如剪刀、小刀等等。

同学们则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学具,比如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同学们展示一些实物,比如苹果,然后提问:“如果我们要把这只苹果分给你的同桌,你会怎么分?”引导同学们思考。

2. 讲解:接着我会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并且演示如何将一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桌。

3. 实践:然后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尝试,将一些糖果平均分给自己的同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是一些关键词,如“平均分”、“分一分”等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学具,将一些物品(如糖果、苹果等)平均分给自己的同桌。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比如一些关于平均分的数学故事,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平均分。

这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实物平均分的操作理解在教案的引入部分,我会使用实物苹果来提问如何分给同桌,这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通过直观的物品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表内除法《分一分》说课稿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  表内除法《分一分》说课稿

《分一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分一分》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除法》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什么是平均分以及几样平均分。

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情境,实际操作,想一想分一分,巩固练习这样几个层次,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牵引。

上好这节课将为本单元《表内除法》及今后学习各种除法、除法应用题、分数的含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情分析1.二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游戏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在玩中建立起知识结构。

2.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有了动手把物品进行简单分类的经验,同时通过本册表内乘法单元的学习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能力基础。

3.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经有了浅略的表象,这是学习本课的基础,但学生的这种经验却是无系统、杂乱的,概括和升华学生原有“平均分”的经验也是本课的目的。

(3)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会用“平均分”的方法平均分物品。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平均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2.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

(4)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5)说教法、学法。

数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从生活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这节课的主导思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西师大版,主要涉及“分一分”这一章节。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人。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学具:练习本、笔、卡片五、教学过程2. 讲解平均分:教师通过PPT展示平均分的定义,解释什么是平均分,并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教师用黑板和粉笔展示一个例题,如将10个糖果平均分给5个同学,如何分配。

引导学生思考,并讲解解题步骤。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反馈。

5.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个题目,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并讨论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均分: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人解题步骤:1. 确定数量和分配人数2. 使用除法计算每人的分配数量3. 进行分配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将12个橘子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几个橘子?答案:每个同学分到2个橘子。

2. 题目:小明有15个糖果,他想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3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部分学生的作业中,仍存在对平均分概念理解不深,解题步骤不清晰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一分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分一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比5大?A. 3B. 4C. 62. 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水果?A. 5B. 6C. 73. 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4. 下列哪个数字不是偶数?A. 2B. 5C. 85. 10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A. 1B. 2C. 5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5+3=_______7. 8-4=_______8. 7个苹果,每个苹果重100克,这些苹果一共重_______克。

9. 4个苹果和3个香蕉一共有_______个水果。

10. 下列哪个数是3的倍数?A. 4B. 5C. 6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1. 4+5=9。

()12. 6个苹果比5个苹果多一个。

()13. 9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3个苹果。

()14.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

()15. 8个苹果比7个苹果重。

()四、应用题(每题5分,共20分)16. 小明有10个气球,他要把这些气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多少个气球?17. 小红有8块巧克力,她要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块巧克力?18. 小刚有12个橘子,他要把这些橘子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橘子?19. 小丽有15个彩色铅笔,她要把这些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得到多少支铅笔?20. 小明有20个玩具,他要把这些玩具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玩具?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A4. B5. B二、填空题6. 87. 48. 7009. 710. C三、判断题11. ×12. √13. √14. √15. √四、应用题16. 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3个气球。

17. 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4块巧克力。

18. 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3个橘子。

19. 每个同学可以得到5支铅笔。

20. 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4个玩具。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分一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分一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分一分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并了解分数的概念。

首先,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一个物体或一个集合分成几份,并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然后,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并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最后,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并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

2.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分成几份。

3. 让学生能够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

2.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分成几份。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物体或集合,用于展示如何将整体分成几份。

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进行练习。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物体或集合,让学生观察如何将整体分成几份。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分成几份。

2. 讲解:教师讲解分数的概念,并展示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

然后,教师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并展示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分成几份。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练习。

学生可以通过将物体或集合分成几份,并用分数表示来进行练习。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板书设计:1. 板书分一分2. 板书内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的计算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分成几份,并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物体或集合,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

同时,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关注的细节: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的讲解和练习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讲解和练习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西南师范大学 二年级
每份分同样多,这就是
平均分
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不是平均分
是平均分
不是平均分
把18串葡萄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个?
把18串葡萄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2串。
把18串葡萄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个?
把18串葡萄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串。
平 均 分 给 三 人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 如何平均分了吗?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一分 ︳西师大版 (25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 (11)-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 (11)-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 (11)-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是用来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2. 让学生学会用图形、实物等直观方式表示分数,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写3. 分数的表示方法4. 分数的简单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和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的理解,分数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整数,然后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分数的概念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方式,向学生讲解分数是用来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例如,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蛋糕的四分之一。

3. 讲解分数的读写让学生认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分数线,学会正确地读写分数。

例如,分数“3/4”读作“四分之三”,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要表示的份数。

4. 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教会学生用图形、实物等直观方式表示分数。

例如,用长方形、圆形等图形表示分数,用苹果、糖果等实物表示分数。

5. 讲解分数的简单计算让学生学会分数的加法、减法,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

例如,1/4 2/4 = 3/4,3/4 - 1/4 = 2/4。

6. 练习与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