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旧县中学

马建辉王玉生

2010.1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摘要]

数学概念课教学是初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初中三年概念较多,教师通过怎样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呢,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即,数学概念要关注形成背景,让学生从现实生活情景中感悟;在概念的教学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体会概念的螺旋上升逐步剖析数学概念,揭示其本质,让学生感受概念的实际应用等,简要介绍了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初中概念数学教学。

[关键词]

数学概念形成过程揭示本质体验感受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 是用数学语言揭示事物的共同属性即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数学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抽象的思维过程.通过数学概念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正确掌握数学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各种思维能力.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基本出发点是让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认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着这一理念,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悟概念,重视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知识的层层深入中体验概念的螺旋上升,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即在引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概念。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数学概念要关注形成背景,让学生从现实生活情景中感悟

“能够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任何正当的手段和方法,都是合理的,假如为了促进学习,必须把要教的东西包上糖衣,那么你不应当吝啬糖。”这“糖衣”就是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应体现数学概念的问题情境,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意义,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义。初中数学概念多数都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教学要通过让学生了解形成的背景,获得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自己感受数学

和余弦”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经历了正弦和余弦概念的发生过程,实现了由形到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探究的热情。

三、让学生体会概念的螺旋上升逐步剖析数学概念,揭示其本质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与知识特点,在教学中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应遵循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并逐步深入剖析概念的定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含义。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概念,我们必须揭示其本质特征,进行逐层剖析。

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课本中给出的定义,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义,也不应只关注对其表达式、定义域、值域的讨论,而应选取具体事例,使学生体会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

如先让学生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什么方式表达:

(1)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在t小时内行过的路程是s千米;

(2)用表格给出的某水库的存水量与水深;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

(4)由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曲线所揭示的气温和时刻.

让学生反复比较,得出各例中两个变量的本质属性:一个变量每取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唯一确定一个值.再让学生自己举出函数的实例,辨别真假例子,抽象、概括出函数定义,至此学生能体会到函数“变”渗透了函数思想。

例2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某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使用者先缴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费0.4元;“快捷通”;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本题的通话均指市内通话}.

(1)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移动通讯费用相同?

(2)某人估计一个月内通话300分钟,应选择哪种移动通讯业务合算些?

通过在不同阶段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呈螺旋上升,有利于学生不断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 并逐步形成函数概念,(1)“在某个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是说明:a.、变量的存在性;b、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2)“对于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是说明变量x是在一定范围内取值,即允许值范围也就是函数的定义域。

(3)“y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说明有唯一确定的对应规律。(4)“y是x的函数”揭示了谁是谁的函数,由以上剖析可知,函数概念的本质是对应关系。

四、让学生感受概念的实际应用

《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实现“人

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挖掘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因素,使学生掌握概念,并能够应用概念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题《怎样测量旗杆的高度》是安排在九年级下册三角形相似和锐角三角函数之后的一个课题学习。本课题运用是三角形相似概念、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将经历计算、比较、估计、对比、交流、反思、选择最优化方案等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对本课题的讨论,将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教育。

本课题的学习实质上是一个对相似三角形概念和锐角三角函数概念复习巩固的课题,主要意图不是怎样测量的问题,而是提供一个思考、探究的平台,在活动中体现归纳、综合和拓展,感悟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分析和设计测量方法,促使学生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

本例通过生活中测量实例,让学生亲身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总之,中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概念教学,其地位尤为突出.因此,我们一定要在中学数学概念学习原理的指导下,按照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中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