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启示

合集下载

《学习杜邦安全管理理念的启示》心得体会

《学习杜邦安全管理理念的启示》心得体会

《学习杜邦安全管理理念的启示》心得体会学习杜邦安全管理理念的启示,让我深感安全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首先,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忽视或漠视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致命影响。

因此,杜邦的安全管理理念让我明白了安全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确保员工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才能为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其次,安全管理需要全员参与。

杜邦将安全管理看作是全员参与的事业,不仅仅是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

每个员工都应当对自己的安全行为负责,并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中。

这让我意识到,安全管理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每个员工都应该具备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定,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再次,安全管理需要持续改进。

杜邦提倡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地分析和评估安全风险,寻找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这让我明白了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善。

只有通过持续改进,才能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效能。

最后,安全管理需要注重文化建设。

杜邦注重安全文化的建设,使每个员工都将安全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这让我意识到,安全管理不仅仅是流程和制度,更是一种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企业需要培养和弘扬安全文化,使所有员工都能自觉地遵守安全规范,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总而言之,学习杜邦安全管理理念,让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只有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和文化建设,企业才能建立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员工和生产环境的安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学习杜邦安全管理理念的启示》心得体会

《学习杜邦安全管理理念的启示》心得体会

《学习杜邦安全管理理念的启示》心得体会
学习杜邦安全管理理念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体会。

首先,安全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
关重要的一部分。

杜邦公司的安全理念以人为本,将安全管理纳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

这告诉我,在企业的发展中,安全始终处于重要位置,不仅仅是关乎员工的生命
安全,也是企业形象和信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杜邦公司强调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每个员工都是安全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只有
形成全员安全管理的氛围,才能够保证安全工作的实施。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管
理需要全员共同努力,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其中,不能推卸责任。

再次,杜邦公司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安全分析和决策。

通过对安全数据进行分析,识别
问题,找出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改进。

这告诉我,科学的数据分析
和决策对于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数据分析,才能够找到安全管理的症结所在,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最后,杜邦公司强调连续改进。

安全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需要不断总
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改进安全管理方法。

这启示我,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能停
滞不前,要始终保持警惕性,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总之,学习杜邦安全管理理念让我深入了解了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为我今后的
工作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

只有将安全管理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充分发挥每
个员工的参与作用,以科学的数据分析为基础,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
够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杜邦安全管理对我的启发

杜邦安全管理对我的启发

杜邦安全管理对我的启发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面对的安全问题种类繁多。

我们经常会面临突发事件,如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和网络安全问题。

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学习杜邦安全管理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保障。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杜邦安全管理学习经验的启示和教训。

什么是杜邦安全管理?杜邦安全管理(DuPont Safety Management)是一种可应用于各种领域和行业中的安全管理方法。

该方法灵活且实用,旨在为组织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安全体系。

这种方法是以人为本的,注重领导和员工参与,将各种安全风险纳入综合的安全管理框架中。

我从杜邦安全管理学到什么?1. 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学习杜邦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可能的危险和风险,并采取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的可能性。

为了更好地评估风险,我们需要了解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包括人员、设备、环境因素和管理问题等。

我们还需要不断审查和更新我们的风险评估,以确保我们的安全防范措施仍然适用。

2. 进行培训和教育杜邦安全管理方法强调的另一个重点是培训和教育。

教育和培训是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危险和风险的基础。

这些教育和培训需要围绕风险评估的结果展开,员工需要知道如何在危险和不安全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避免事故发生的措施。

3. 领导和员工参与杜邦安全管理方法还强调领导和员工参与的重要性。

领导需要树立好的形象和榜样,给予员工充分支持,还需要将安全问题作为组织的重要议程之一。

员工也需要加入安全管理的行动中来,他们可以提供宝贵的安全意识和想法,使安全防范成为组织的生活方式。

学习杜邦安全管理方法是我个人成长和学习的重要体验之一。

通过这个过程,我意识到了风险评估、教育和培训,以及领导和员工参与等方面对于安全管理来说的重要性。

我也发现了这些安全措施的实施可以在个人和组织层面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未来,我将继续积极采用和推广杜邦安全管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我的生活和工作中。

安全管理制度的体会

安全管理制度的体会

安全管理制度的体会首先,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提高组织的安全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员工往往容易忽视安全问题,因为他们往往过于专注于工作的完成,而忽略了安全因素。

通过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组织能够向员工普及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使他们了解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安全管理制度还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规范,要求他们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避免造成意外事故。

其次,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诸多风险和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通过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组织能够定期对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减少事故风险。

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也要求组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人和监督机制,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

再次,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应急响应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爆炸等。

如果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措施,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通过实施安全管理制度,组织能够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培训员工应急处理技能,提高组织的应急响应能力。

在紧急情况下,员工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总之,安全管理制度是组织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设置安全标准、流程和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和灾害的发生,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执行,确保组织的持续稳定和发展。

“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启示

“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启示

“杜邦”安全管理体系的启示安全管理十大原则杜邦公司于1802年创立,如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200年里,决策层更迭数代,员工更换数茬,业务范围已从最初的单一火药生产扩展到今天的综合产品开发,但杜邦公司“安全至上”的理念始终不曾改变。

今天,“杜邦”就是“安全”的代名词。

杜邦安全管理的十大基本原则是:所有的事故是可以防止的,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安全是被雇佣的条件,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各级主管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消除,工作外的安全与工作内的安全同等重要,良好的安全就是一门好的生意,员工的直接参与是关键。

在杜邦,管理者和员工是这样理解“安全”的:安全具有显而易见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制度或培训课程;安全与企业绩效密切相关;安全是习惯化、制度化的行为,影响企业的组织变革、感召力和员工。

在杜邦,安全体系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新员工的安全教育,每月的安全会议,办公室安全规定(如上下楼梯必须扶扶手、在办公室不准奔跑、铅笔芯朝下插在笔筒内等)、会议介绍惯例(所有会议的第一个话题必须是安全),以及通过电子邮件、员工通讯、在其他出版物上公布的安全知识和访客登记制度。

杜邦的宗旨是:“从科学出发,一切事故均可避免。

”向“杜邦”了解什么一是学杜邦的“安全文化”。

杜邦创业之初主要以火药制造为主,特殊的行业造就了杜邦“特殊的”安全理念。

该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制定安全法规的公司。

让我们看看在1812年公司的规定:进入工场区的马匹不得钉铁掌,马蹄要用棉布包裹起来,以免马蹄碰撞其他物品产生明火,引起火药爆炸;杜邦家族成员尚未测试任何新工艺,其他员工不得进行操作,等等。

200多年的发展,杜邦已把“安全、健康和环境”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

杜邦安全文化的形成经历了自然本能的反应、依赖严格的监督、独立自主管理、团队互助管理四个发展阶段。

现在的杜邦已发展到团队互助管理阶段。

安全管理经验启示

安全管理经验启示

安全管理经验启示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员工和业务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不断涌现,企业必须认真对待安全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员工和业务的安全。

本文将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安全管理实践经验和启示三个方面探讨安全管理经验,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保护员工健康和安全安全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企业要确保员工在工作场所不受伤害,不受威胁,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是企业的首要责任。

2.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和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和运营。

没有安全问题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保障生产质量,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3.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企业如果频繁发生事故,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二、安全管理实践经验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职责。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必须以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管理手段来确保安全生产。

2.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教育,可以增强员工对安全管理的认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

3.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标准操作程序。

这些制度可以指导员工的工作行为,规范生产作业,保障员工的安全。

4.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企业应当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通过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可以有效降低各类潜在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

5.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机制。

安全管理经验启示

安全管理经验启示

安全管理经验启示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和员工健康的重要保障,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仅意味着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还包括对企业资产、机器设备以及环境的保护。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安全管理的经验启示,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引导和启发。

安全管理需要从领导层树立示范开始。

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对整个组织的安全氛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领导者要时刻强调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安全活动,多次强调重要性,并且对违反安全规定做出严肃处理,这样才能有效地传递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领导者还需要定期进行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意识,才能带领全员共同构筑一个安全的劳动环境。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安全评估、安全培训、安全监督等环节,确保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的工作中来。

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制度等,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深刻理解安全意识和安全规定,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安全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需要不断地接受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

企业可以组织各类安全知识培训课程,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安全意识教育等,从而提升员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意识。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多种方式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和传递,使安全管理知识深入到每位员工的脑海中。

安全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形成共同维护的氛围。

在日常工作中,每位员工都要时刻关注安全管理,积极参与各项安全工作,并且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上报,避免事故的发生。

企业要树立积极的安全文化,让每位员工都深刻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共同维护企业安全的氛围。

这样才能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真正的落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良好的安全管理经验能够大大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同时也能够减少企业的风险和损失。

安全管理经验启示

安全管理经验启示

安全管理经验启示安全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安全管理中,经验积累和启示总结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安全事故和灾害,为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健康保驾护航。

下面将从实际经验中得出的一些启示进行探讨。

安全管理要从高层领导做起。

企业领导者首先要具备安全意识,要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领导者要把安全管理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参与并推动安全管理工作,树立企业安全第一的理念,将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

领导者要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流程和规范,不断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

只有领导者高度重视,才能赢得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态势。

注重安全培训和教育。

企业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让员工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知晓不同环境下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掌握逃生自救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安全培训和教育,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对安全管理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企业要加强对新员工和临时工的安全培训,让每位员工都熟知和遵守企业的安全规定和制度,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流程。

设立专职的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计划,监督检查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档案,包括各类安全会议记录、安全培训记录、事故隐患排查记录等,便于追溯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和效果。

企业还要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评估,借鉴行业内外的安全管理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

要重视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控制。

企业要加强对各类安全风险的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要重视对常见的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火灾事故等的防范工作,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做好各类事故的应急演练和处理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上医治未病”,源自春秋战国的一个故事,有个名医叫扁鹊,一天扁鹊拜见魏文王,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仨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道:“长兄最好,仲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道:“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上医治未病),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仲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中医治欲病)。

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下医治已病),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的有道理。

”这就是“上医治未病”的典故由来。

“上医治未病”体现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就是要牢固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就是要牢牢把握安全预防的主动权,将各种安全隐患察之于未形,防患于未然。

一、“上医治未病”是一种安全理念有人说,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这说明要长治久安,保持长期的安全稳定,就要在人们头脑中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形成安全文化,并上升为一种安全理念。

(一)“上医治未病”体现了超前谋划预防为先的思想。

《淮南子•说山》中有“一叶而天下知秋”的说法,“以小明大,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意思是说一个人见了树叶落,就能够预见到秋天即将来临,说的就是一种超前意识,这和道家庄子所说的“飓风起于萍末”是一个思想。

“上医治未病”也集中反映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预防工作,“预”是基础,“防”是关键,“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才能“防患未然”。

2005年10月2日,受第19号台风“龙王”影响,某部新学员训练大队遭特大山洪袭击,一栋新学员租住的楼房被山洪冲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客观上是受台风影响、百年不遇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带来的,但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驻训选点不当,租住楼房质量差,埋下了发生灾害的重大隐患。

该部队将营地选择在陡峭山崖、江边河滩和行洪走廊上,直接造成山洪泥石流冲击。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超前谋划,预防为先,加强预测预想的重要性。

做好安全工作,最重要的是争取主动,在发生“质变”之前把握“量变”的规律和走势,特别是要在着眼长远、力求在本质上提前解决问题,如有针对性地抓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安全常识和安全规定的学习理解,加强教育和及时引导,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是一种超前谋划;建立思想骨干队伍,健全安全工作网络,坚持经常性的安全制度落实,进行群众性的安全隐患排查和预测预想活动同样是一种防范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常教育分析、勤预测排查,才有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在前,工作做在前,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从而牢牢地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二)“上医治未病”蕴含了注重效益讲求质量的思想。

正确理解“上医治未病”安全理念的其中内涵,也包含了这样一个道理,就是避免无畏的牺牲和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危害。

避免伤筋动骨危及全局,力求内化矛盾和自我修复,最大程度地降低矛盾激化事态恶化的可能,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物力和资源,争取最大化的安全管理效益。

发生一个案件或事故,往往给个人和单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迟滞单位的全面发展。

同样是扁鹊看病的例子。

有一天,扁鹊见到蔡桓公,说:“大王,您有病了,只在皮肤里,赶快医治吧。

”蔡桓公说:“不用治,我没有病!”十天之后,扁鹊来见桓公,说:“大王,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再不治就会加重!”桓公听了很不高兴。

过了十多天,扁鹊见到蔡桓公,又说:“大王,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再不治就危险了!”桓公仍然不理,而且愈加生气。

又过了十多天,扁鹊来见桓公,看了几眼,转身就跑。

桓公觉得奇怪,派人追问。

扁鹊回答:“一个人生了病,病在皮肤、肌肉、肠胃的时候,都有办法医治好,但是病到骨髓就没有办法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发展到了骨髓,我没有办法医治了。

”五天后,蔡桓公遍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扁鹊知道他的病已经无法医治,早就跑到秦国躲起来了,蔡桓公最后病死了。

蔡桓公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治疗时机,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上医治未病”倡导的是及时有效、经常实效、创新高效地抓预防,而非上级强调什么抓什么的盲目跟风式的抓,想起什么抓什么的就事论事式地抓,疏于平时防范严于问题处理“灭火”式地抓,用老经验解决新问题的“刻舟求剑”地抓防范。

“上医治未病”还要善于借鉴反省,学会从别人的泪水中感悟到生命的自由的珍贵,从别人的告诫中汲取到滋养人生的甘露,从别人的忏悔中树立起遵纪守法的观念,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教训,用事前的主动防范去替代事后的被动治理,就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安全管理成本,增强预防工作效益。

(三)“上医治未病”诠释了细节管理重在经常的思想。

《后汉书•丁鸿传》有个我们都熟知的成语叫“防微杜渐”,“防微杜渐”表达了两层含义,其一是防止对微小的忽略,其二是杜绝在“渐”中演变。

“微”字本身的含义是细小,就像蝼蚁洞穴很小,一般不引人注意。

但是小蚁穴的危害却极大,因为“千里之堤”就“溃于蚁穴”。

“渐”本身的意思是慢慢地,是一种从量变至质变过程,这种过程慢得不易使自己感知,也不易使人察觉。

“防微杜渐”就很好地表达了细节管理和重在经常两方面的要求,“上医治未病”强调的是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将问题发现于青萍之末,防范于未然之间,同样也需要及时有效的经常管理和明察秋毫的细节发现,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坚持就是胜利。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作者汪中求在回答细节真正的核心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说,细节的核心就是两句话,一是细节是科学的精神,二是细节是认真的态度。

100-1≠99,100-1=0,安全管理工作不允许丝毫的松懈麻痹和微小的失误差错,1%的错误可能导致100%的失败。

同时,经常性管理控制是实现长治久安、安全稳定的重要保证,就象人要实现健康长寿,重在经常保健;装备要处于良好技术标准,重在精心保养;物资器材要经久耐用,重在妥善保管。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有的人有时往往因为看了一本小说、受到一次批评、接了一个电话、发生一次口角等,就有可能诱发违法或违纪的意念,但这种意念又是不稳定的,往往是若即若离,徘徊不定,有时一句入情入理的话,一件关心体贴的事,就有可能打消其违法违纪的想法,从而消除不确定的隐患。

这必须要有大家的积极配合和有效参与,更要有各级各类组织的制度保证和作用发挥,通过积极有效的常态控制和细节管理,帮助大家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做到在各种荣辱得失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认真履行职责,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军人。

二、“上医治未病”是一种能力素质“上医治未病”事关大局,切乎生死,更是一种能力素质上的要求,因为“治未病”是至关重要的,而达成“治未病”这一目标,首先是要成为“上医”,而要成为“上医”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素质,在平时点滴积累,加强锻炼,自觉养成,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必须保持忠于职守的敬业之心如果说在战斗中,忠实履行职责是赢得胜利的关键,那么在和平时期,忠实履行职责同样是安全发展的保证。

“上医治未病”所体现的是一种拥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不是立足于“治欲病”满足心理,也不是迫于“治已病”的观望心态,而是建立在主动作为的敬业精神,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可贵素质。

2007年武警水电指挥部为一名入伍刚刚满一年的战士荣记一等功。

这名战士名叫王建斌,他所在的部队担负贵州省北盘江董箐水电站的施工任务,2007年3月15日晚19点30分,担任安全员的王建斌在巡查时,听到有石块滑落的声音,他马上警惕的打开手电巡查,发现作业面上有一条横向裂缝正在迅速扩大,显现山体滑坡的征兆。

王建斌立即向现场值班干部报告,并大声呼喊施工人员沿预设通道火速撤离。

2分钟后,一块长80多米、高30多米的巨大山体整体坍塌,累计土石方13500多立方米。

由于安全员王建斌报警及时,16名施工人员得以全部安全撤离,340万元的施工设备免受损失。

从王建斌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所发挥的作用和力量,也是“上医治未病”首要具备的素质,相反则是令人不耻的,在汶川地震中弃学生于不顾一跑成名的“范跑跑”和面对两名学生在课堂打架致死而置之不理“杨不管”,两个绰号已成为没有责任操守的代名词。

试想如果对明显隐患视而不见,见怪不怪,对身边同志反常表现漠不关心,甚至幸灾乐祸,“上医治未病”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必须锻炼务实急需的学习之功2004年12月,在著名的泰国,当几十米高的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英国一位年仅10岁的聪明女孩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威力强大的海啸将吞没整个海滩,她立即让父母提前发出警报疏散了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普吉岛成为唯一未发现遇难者的海滩,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

这个英雄小姑娘名叫蒂莉•史密斯,聪明伶俐的蒂莉对世界地理有着特殊的爱好,圣诞节的两个星期前还在学校里专门研究了“巨浪”,堪称一个小专家。

当时,穿着泳装的蒂莉发现在大海的远处突然涌现出了一波白色的巨浪,将蓝天和大海明显地隔成了两半。

观察力敏锐的蒂莉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掌握的地理知识,意识到这就是可怕的海啸。

于是,焦急万分的蒂莉就让她的爸爸妈妈动员沙滩上的游客们赶快撤离这个危险的地方。

当疯狂逃命的游客们刚刚抵达安全的地方时,海啸的白色巨浪已经排山倒海般奔涌而至,转眼间就把原先热闹非凡的海滩吞没,让站在高地观看的人们吓出了一身冷汗。

小蒂莉之所以能挽救那么多人的生命,与她爱学习善于学习是分不开的,要形成学习的能力,要靠不断的学习积累,要靠丰富的工作经验,要靠反复的思考领会,要靠经常的实践验证。

“上医”要能“治未病”,要求我们也要具备这种学习力,因为做好安全工作对于大家掌握和运用安全法规、科学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

必备的科学知识是预防和处置各类安全重大问题的基础,科学知识可以减少行动的盲目性,提高群众自我防范和消除事故灾害的能力。

我们要善于学习,勤于积累,把握规律,从谈好一次心,上好一堂课,开好一次会做起,时时处处事事都当成学习的机会,做安全管理的有心人。

(三)必须具备见微知著的洞察之力德国有个飞行员海恩通过对多起航空事故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认为每一起重大事故背后,必然有30次左右的事故征兆,每一次事故征兆后面,还有300次左右的事故苗头,以及上千个事故隐患,要消除一次严重事故,首先必须敏锐而及时地发现这些事故征兆和隐患,人们把海恩的发现称为“海恩法则”,并广泛运用于安全管理领域。

如果我们不善于从细微处发现问题,就有可能难以避免祸患,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