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实验讲义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UO
RF Ui R1
为了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 R2 =R1 // RF。
图 2-5-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 2-5-2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2) 反相加法电路 电路如图 4-5-2 所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U O (
RF R U i1 F U i2 ) R1 R2
3、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1) 按图 2-5-2 连接实验电路。调零和消振。 2) 输入信号采用直流信号,可用图 2-5-6 所示电路实现。实验时应选择 合适的直流信号幅度以确保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用直流电压表测量输入电压 Ui1、 Ui2 及输出电压 UO,记入表 2-5-3。 表 2-5-3 Ui1(V) Ui2(V) UO(V)
R3=R1/R2/RF
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 2-5-3(a)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它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U O (1 RF )U i R1
R2=R1/RF
当 R1→∞时,UO=Ui,即得到如图 2-5-3(b)所示的电压跟随器。图中 R2 =RF, 用以减小漂移和起保护作用。 一般 RF 取 10KΩ, RF 太小起不到保护作用, 太大则影响跟随性。
(a)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 2-5-3 4) 差动放大电路(减法器)
(b) 电压跟随器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对于图 2-5-4 所示的减法运算电路,当 R1=R2,R3=RF 时, 有如下关系 式
UO
RF (U i2 Ui1 ) R1
图 2-5-4
减法运算电路图
图 2-5-5
积分运算电路
5) 积分运算电路 反相积分电路如图 2-5-5 所示。在理想化条件下,输出电压 uO 等于
模拟电路实验讲义..

实验一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1-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1-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1-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 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U CE =U CC -I C (R C +R E ) 电压放大倍数CE BEB E I R U U I ≈-≈beL C V r R R βA //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输出电阻 R O ≈R 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
模电讲义

讲义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李红益编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目录单元1 晶体二极管的特性与应用1.1理论:半导体物理的基本知识和晶体二极管的特性1.2实验: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测试和简单应用单元2 晶体三极管的特性2.1理论:晶体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2.2实验:晶体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测试单元3 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基本放大器3.1理论: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和分析方法3.2实验: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基本放大器性能指标测试单元4 晶体三极管共集电极基本放大器4.1理论:射极跟随器的性能指标分析4.2实验:射极跟随器的性能指标测试单元5 晶体三极管多级放大器5.1理论: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和分析方法5.2实验:阻容耦合两级放大器的性能指标测试单元6 负反馈放大器6.1理论:反馈组态的判断和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6.2实验: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单元7 正弦波振荡器7.1理论:正弦波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7.2实验:RC分立元件文氏电桥正弦波振荡器单元8 差分放大器8.1理论:差分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8.2实验:差分放大器的性能指标测试单元9 集成运算放大器9.1理论: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条件和应用9.2实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单元10 功率放大器10.1理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10.2实验:OTL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测试单元11 直流稳压电源11.1理论: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11.2实验:串联直流稳压电源的性能指标测试单元12 场效应管的特性及放大电路12.1理论: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和性能指标12.2实验:结型场效应管特性曲线和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测试单元1 晶体二极管的特性与应用1-1理论:半导体物理的基本知识和晶体二极管的特性1-1.1半导体物理的基本知识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称为半导体。
模拟电路实验讲义

实验一 晶体管特性与参数的测试一、实验目的熟悉晶体管的直流参数I cbo 、I ceo 、h fe 的简单测试方法。
二、测试内容与方法1、测量I CBO测量I CBO 的电路如图实1-1所示。
在接通电源之前应复查一下电表及三极管的极性。
通常小功率晶体管的I CBO 一般在10 µA 以下。
2、测量I CEO测量I CEO 的电路如图实1-2所示。
I CEO 比I CBO 要大得多,测试完毕后可将被测管加温(如用手捏紧管壳),观测I CEO 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3、测量h FE测量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h FE 。
本实验用图实1-3所示电路来测量h FE 。
通电前,连好所有电表,并将..R .w .逆时针方向旋到底........,检查连线无误后,接通电源,然后顺时针方向调节R w ,使I B =100uA ,读出相应的I c 值,则h FE =B C I I =1.0C I注:* I CBO ――称为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
或称为集电极-基极反向截止电流。
* I CEO ――称为穿透电流。
图实1-1 I CBO 测试电路 图实1-3 h FE 测试电路图实1-2 I CEO 测试电路三、实验仪器1、直流微安表1块2、直流毫安表1块3、直流稳压电源1台四、实验报告1、简述测试原理。
2、整理所测管的直流参数。
五、思考题同一支晶体管,为什么每次测量的h FE都不一样?附录一国产小功率晶体管的管脚识别国产金封管的排列规律:附录二国产晶体管的命名方法以3AX31为例:3A X31三极管PNP型,锗材料低频小功率管器件序号B NPN型,锗材料G 高频小功率管C PNP型,硅材料D 低频大功率管D NPN型,硅材料 A 高频大功率管低频管:f hf b<3MHz高频管:f hf b≥3MHz小功率管:P CM<1W大功率管:P CM≥1W实验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了解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一般使用方法。
模电实验讲义(1203)

计算值
Vc1
Vc2
Vo双
Ad1
Ad2
Ad双
Vc1
Vc2
Vo双
Ac1
Ac2
Ac双
CMRR
+0.1V
-0.1V
4、在实验板上组成单端输入的差放电路进行下列实验。
(l).在图l中将b2接地,组成单端输入差动放大器,从b1端输入直流信号Vi=±0.lV,测量单端及双端输出,填表5.3记录电压值。计算单端输入时的单端及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并与双端输入时的单端及双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进行比较。
按表3l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avf根据实测结果验证avf开环05闭环052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作用3l电路开环逐步加大幅度调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测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及v幅度使输出电压接近开环时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然后测出其时的输出电压和v05mvf5khz调整示波器的voltsdiv微调旋钮使输出信号的电压在示波器上所占格数刚好满格
二、实验仪器
l、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2.明确实验内容及要求,拟定记录表格。
四、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三种常用电子仪器是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示波器。图1-1为实验过程中各仪器仪表之间的相互关系。
输入信号输出信号
交直流电压
图1-1仪器仪表之间的联接图
毫伏表用来测量交流信号的电压有效值。本实验室毫伏表为交流毫伏表,能测量频率为5Hz~2MHz、幅度为300μV~100V的正弦信号。
(2)测量静态工作点:测量V1、V2、V3各极对地电压填入表5.1中。
表5.1
对地电压
Vc1
Vc2
Vc3
Vbe1
Vbe2
Vbe3
Ve1
模电实验讲义

电工实验装置的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室供电系统以及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规范;2、了解电工实验装置的结构与布局,掌握其使用方法;【实验仪器】DGJ-2型电工技术实验装置【实验原理】1、实验室供电系统图2、安全用电常识①触电;②体电阻③安全电压、安全电流④接零保护⑤接地保护3、电工实验装置的结构、布局与使用4、电阻网络的伏安特性及其测量图【实验内容及步骤】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实验目的】1、学会常用电路元件识别的方法;2、掌握线性电阻、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逐点测试法;3、掌握实验装置上仪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设备及元器件】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30V 直流数字毫安表直流数字电压表二极管2CP15(N型硅材料普通管)2AP9 (N型锗材料普通管)2CW51(N型硅材料稳压管)白炽灯12V/0.1A 线性电阻200欧姆、1K欧姆【实验原理】1、网络的伏安特性2、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及其测量(a)3、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①白炽灯的伏安特性(b)双向对称冷电阻热电阻②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c)方向性正向死区电压③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d)工作在反向区稳压值【实验内容及步骤】1、测定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按图1接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U,正向0~10V、反向0~-10V变化,记下、I。
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UR图1 图22、测定白炽灯的伏安特性(参照内容1)3、测定半导体二极管2CP15的伏安特性测量电路如图2,其中R为限流电阻。
测量中应注意:①限流电阻R不可少;②正向电流不超过30mA;③在0.5~0.75之间多测几个点;④反向时电压可加到30V左右。
4、测定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参照内容3,反向电流不超过-30mA。
【注意事项】1、测二极管时,正向电压一定要缓慢,稳压源输出勿短路;2、应估算电压和电流,选择合适的量程。
【报告要求】方格纸画伏安特性曲线,二极管的正、反向曲线应画在同一坐标系中,正反向可取不同比例。
《模拟电路实验》课件

调整电路参数,记录相关数据。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记录要求
避免出现涂改或遗漏,保持数据的原始性。
记录内容
记录电路元件的数值和规格。
数据记录要准确、完整、清晰。
01
02
03
04
05
06
01
分析内容
02
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
0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04
分析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In-text citation: (Smith, 2018)
MLA格式示例参考文献Smith, Jane. "The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on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34.2 (2018): 101-120.
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禁止擅自改动实验设备等。
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禁止擅自改动实验设备等。
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禁止擅自改动实验设备等。
分类存放
实验废弃物应按照实验室管理员或教师的指导进行分类存放,不得随意丢弃。
参考文献
1
2
3
主要用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论文引用。
APA格式
主要用于人文学科的论文引用,特别是文学领域。
MLA格式
分为芝加哥格式手册(15版和16版)和芝加哥格式手册(17版)。
Chicago格式
APA格式示例
电路与模拟电子实验讲义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讲义实验安排步骤1.首先讲解课堂知识的理论基础(5-10分钟);2.说明实验的要求,实验的目的,实验器件,实验的主要内容和步骤(10-15分钟);3.带领学生开始做实验,首先为学生提供示范,并讲解其中需要注意和强调的地方,(10-15分钟);4.有学生开始做实验,在学生中间指导学生;5.在下课前,总结实验中的问题,总结实验的结论,并指导学生将仪器归置整齐。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习目的学习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为今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仪器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定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三实验原理及说明本次实验内容为今后实验的基本技能,所有实验仪器设备后面都会用到。
1 数字万用表(详细见附件一)万用表用途广、体积小、价格低,是最常用的测量仪表。
分为模拟(机械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具有精度高,体积小,功能强,显示直观等优点,随着数字万用表价格的降低,模拟万用表已面临被淘汰。
最常见的是三位半数字万用表,其最高位只有不显示(表示0)和显示1,其它各位可显示0~9,故称三位半。
数字万用表一般可测量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2 直流稳压电源(详细见附件二)实验中需要的直流电压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调节直流稳压电源得到,实验室内提供的直流稳压电源为三通道,最多一次可提供三组直流电压。
CH3通道为恒定电压,输出为5V,CH1,CH2通道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调节。
并能通过调节产生对称电压,为实际电路提供电源支持。
3 函数信号发生器(详细见附件三)主要为实验提供各种频率与大小的波形,本实验室采用EE1640函数信号发生器。
能直接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锯齿波和脉冲波,且具有VCF输入控制功能。
TTL / CMOS 与OUTPUT同步输出。
直流电平可连续调节,频率计可作内部频率显示,也可作外测频率,电压用LED显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实验三:基本放大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 Q 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 试方法。 3、要求课前预习,每人独立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三相电综合实验台 2、模电二号实验板 3、TFG2030V 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 4、ATTEN 公司的 7020 型 25MC 数字示波器 5、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测量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4、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5、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四、实验原理及要求 4.1 单管共射极放大器的原理如图 3.1 所示, 直流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通过调节 Rp 电阻获得不同的 Q 点 Q 点计算:
12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实验四: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 OP07 集成放大器的应用。 2、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含跟随器) 、加法、减法、积分等基本运算 电路的功能盒测量。 3、掌握集成运放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同(反)相迟滞比较器的电路原理和测量。 4、要求每人独立完成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三相电综合实验台 2、模电三号实验板 3、TFG2030V 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 4、ATTEN 公司的 7020 型 25MC 数字示波器 5、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比例放大器的测量。 2、加(减)法器的测量。 3、积分器的测量。 4、电压比较器的测试。 5、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测试。 四、实验原理及要求 4 .1 比例放大器的原理及测试
《模拟电子技术》
实验讲义
西安电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1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本讲义包含机电工程学院自动控制系和电气自动化专业,模拟电子实验 的基本实验内容和要求。 模拟电子实验包含以下主要实验内容:
9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图 3-1 共射极放大器的原理 4.2 电路的测试要求 1) 、静态工作点 如图 3-1 的单管共发射极电路,调节 Rb1 电位器,使 IC=2mA(即 UE=2V) , 用直流电压表测量 UB、UC、UE,并测量 Rb2 的值,记入表 3-1 中; 表 3-1 测量值 UB UE UC Rb2 UBE 静态工作点(Q 点)的测试 计算值 UCE IC
U0 Rb1 U cc ; Rb1 Rb 2 IE U B U BE I c ; U CE U CC I C ( RC RE ) RE
电压放大倍数: AV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RC // RL rbe
Ri Rb1 // Rb 2 // rbe R0 RC
5) 、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RC=5.1K,RL=2.4K,调节输入信号 Ui 的幅度和调节 RP1,用示波器测量 Uim (输入电压的幅度) ,U0PP(输出电压的峰-峰值)及输出电压的幅值 Uom,记入表 3-5 中。 表 3-5 IC Uim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 Uom UoPP
6) 、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RC=5.1K,RL=2.4K,调节 Rb1 使 IC=2 mA,输入 1KHZ 的正弦波信号 Ui, 在输出电压 U0 不失真时,测量出 US 的值,Ui 和 UL 的值,记录在表 3-6 中; 表 3-6 US Ui 测量值 输入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Ri 计算值 UL U0 测量值 R0 计算值
整流电路的原理图:整流电路分为半波、全波和桥式整流,如图 2.2:
6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半波整流及其波形
桥式整流和全波整流及其波形 图 2-2 整流电路及其波形变化
IC U0 AV
2 mA
注:测量 IC 时,要使信号源输出为 0 4)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RC=5.1K,RL=2.4K,Ui=0,调节 Rb1 使 IC=2 mA,测量出 Uce 的值;再逐 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 U0 足够大而不失真。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 大或减小 Rb1,使波形出现失真,记录 U0 的波形,并测量失真情况下的 IC 和 U0 的值,记录入表 3-4 中; 表 3-4 IC UCE Q 点对输出信号失真的影响 U0 波形 失真情况 管子状 态
2) 、电压放大倍数测量 输入 1KHZ 的正弦波信号,电压幅度约 10mV,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电 压波形,记录入表 3-2 中,并观察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差。 表 3-2 RC 5.1K 2.5K RL ∞ ∞ U0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IC=2mA、U=10mV ) AV 记录一组 Ui 和 U0
五、实验中常见问题及其分析 1、实验过程中出现电路板电解电容击穿 原因有两个,电容两个正负极脚接反了或者电压低于耐压值。更换一个耐压 值高的电解电容就基本可以解决。 2、整流二极管容易烧坏 原因是在试验中学生接反电源,造成二极管击穿。标清楚二极管正反极要求 学生按其正确方向连接电源。
六、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内容及要求完成相关的表格文档。 2、实验结果的分析。 3、实验中的收获体会和问题讨论。
实验一:仪器使用及元器件知识 实验二:整流滤波和直流电源 实验三:基本放大器设计 实验四:集成运放的应用 实验五:负反馈放大器 实验六: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2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4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2 电容的标识和识别 能够快速识别电容的容量以及电解电容的正负极。 电容的容量单位:1F=10^6uF=10^9nF=10^12pF 电解电容的正极为长管脚。 3 二极管的 P、N 端 根据二极管上的三角标识识别,三角形顶点指向就是 N 端。 三、常见问题 1、函数发生器经常出现无输出。 原因是学生接错借口; 导线接触不良或者函数发生器内部出现故障。 要求 学生正确链接并换新的导线,如若还是无输出,更换新的函数发生器。 2、示波器探头设置不准。 原因探头的微动开关经常拨动, 导致接触不良。 一般更换一个新的微动开 关或者换一个探头。 四、实验报告 总结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比例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如图 4.1 所示。
13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同相比例放大器
实验一:仪器使用及元器件知识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初步掌握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数字示波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数 字万用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初步掌握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 电容的方法, 会用数字万用表快速确定 二极管、三极管等器件的特性。 了解实验中所用电路板设计的格局,熟悉试验台相关按键的分布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 2.1 介绍实验台和实验用电路板的模块布局 2.1.1 试验台 重点熟悉试验台总开关和应急开关的使用方法, 尤其是应急开关的使用。 2.1.2 实验板的布局 一号实验板: 重点(1)整流形式:半波、全波以及桥式整流; (2)滤波电路; (3)实 验用电源:±12V 稳压电源及可调稳压±1.5~30; (4)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二号实验板: 重点: (1)两级晶体管放大电路; (2)反馈放大电路; (3)射极输出器; 三号实验板: 重点: (1)基本运算放大器所用的电源电路。 2.2 ADS7000 系列数字存贮示波器的介绍 熟悉面板按键的分布和作用,主要掌握信号的输入、时间刻度的调节、显 示范围(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调整,熟练掌握测试波形的输出方法。 实验中对测试探头的合理使用方法,禁止野蛮操作。
11
Print Biblioteka 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五、实验中常见问题及其分析 1、输入信号在很小幅度就出现输出失真。 答: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计不合理,过高或者过低。过高造成输出的饱和 失真,过低造成输出信号截止失真。 2、放大器直流工作点调整失灵 原因是实验板中电位器损坏。更换一个新的电位器或者换成固定电阻。 六、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内容及要求完成相关的表格。 2、实验结果的分析,分析实验中误差的产生原因。 3、实验中的收获体会和问题讨论。
5.1K 2.4K 3)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RC=5.1K,RL=∞,Ui 适量,调节 Rb1,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在 U0 不失真的情况下,测量 IC 和 U0 的值,记录入表 3-3 中。 表 3-3 Q 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10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3
Print to PDF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
2.3 TEG2000 系列 DDS 函数信号发生器 熟练调节输出信号的波形、幅度和频率。
2.3 常用元件的规格和用途 重点:电阻 电容 二极管和三极管。 1 电阻的标识 掌握电阻的色环标识方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