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路图
第4章 有源逆变电路

图4-2 全波电路的整流和逆变
(a)α=45°;β=45°
因Ra阻值很小,其电压也很小,因此Ud≈E。电流Id从Ud 的正端流出,从电动机反电动势E的正端流人,故由交流电源经 变流器输出电功率,直流电动机吸收电功率并将其转换为轴上的 机械功率以提升重物。如在提升运行中突然使晶闸管的控制角α 减小,则Ud增大,瞬时引起电流Id增大,电动机产生的电磁转矩 也增大,因电动机轴上重物产生的阻转矩不变,所以电动机转速 升高,提升加快。随着转速的升高,电动机的反电动势E=Ceφn 也增大,使Id恢复到原来的数值,此时电动机稳定运行在较高转 速。反之α增大,电动机转速减小所以改变晶闸管的控制角.可 以很方便地对电动机进行无级调速,从而改变提升的速度。 • 当α增大到某值如α3值,如图4一3所示,如此时电动机转矩 M1恰好与负载转矩相等,则电动机稳定在n=0处a点。如图4一3中 曲线①,这相当干整流器供电给电阻和电感,仍运行在整流状态。 如α再增大到90°,如图4-3中曲线②,则电动机转矩小于负载 转矩,于是在重物作用下电动机反转,E改变方向,E使Id增加, 最后稳定在b点,此时电动机运行在能耗制动状态,向整流器输 出的平均功率为零。
图4-6 有源逆变环流失败波形
• 二、最小逆变角的确定及限制 • 根据上述各种逆变失败原因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 律:为了保证逆变能正常工作,除了选用可靠的触发器不丢失脉 冲外,同时对触发脉冲的最小逆变角β min,必须要有严格的限 制。 • 〔一)最小逆变角β min的确定 • 要保证在电压换相点之前完成换相,触发脉冲必须有超前的 电角度,即最小逆变角β min 应根据下面的因素来考虑。
•
公式与整流时一样。由于逆变运行时α>90°,cosα计算不 太方便,于是引入逆变角β,令α=π-β,用电度表表示时为 α=180°-β,所以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电路图画法和实物图连接专题(含答案)

电路连接方式与电路图串联电路实物图串联电路电路图并联电路实物图并联电路电路图判断方法:看电流有几条路径,只有一条的就是串联电路,两条及以上的就是并联电路。
【例题1】判断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电路图画法:1.判断电路连接方式;2.理清各个支路上的电路元件;3.根据电流路径画图。
注意事项:1.电路元件符号用统一规定的符号;2.画的线应横平竖直,呈方形;3.元件符号不要画在拐角处;4.线路要连接到位,不能有断点;5.画完检查!【例题2】判断电路并用线条代替导线画出实物连接图方法总结:实物图连接方法:1.先判断电路连接方式;2.理清电流的路径;3.根据电流路径画图。
注意事项:1.连接实物图导线不能交叉;2.看清楚要连线的接线柱;3.画完检查!练习1:画出下图相应的电路图和实物图(前两题画实物图,后两题画电路图)练习2: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中,甲图为两灯串联,乙图为两灯并联.图中是否有错?请在错处打“×”,并在原图上加以改正,改动的线要尽量少.甲乙专题训练类型1连接实物图1.根据图甲所示电路,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相应的电路.2.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图乙的实物图.甲乙3.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图连接.甲乙4.将图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连接成实物图(要求导线不能交叉).甲乙5.请你根据电路图甲,帮助小雨同学连接图乙实物电路.解:6.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甲乙类型2画电路图7.请按照如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8.按如图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9.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线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要求连线要横平竖直,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10.根据实物图在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错误!11.请根据实物连接情况在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错误!1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类型3识别、修改电路图13.如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中,甲图为两灯串联,乙图为两灯并联.图中是否有错?请在错处打“×”,并在原图上加以改正,改动的线要尽量少.甲乙14.如图所示电路,在某些接线柱间去掉或接上一条导线,可使3盏电灯成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请你说出办法.(1)成为串联电路的最简单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成为并联电路的最简单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2.3. 4.5. 6.7.8.9.1010.11.13.14.(1)成为串联电路的最简单的办法是:__去掉导线BF__.(2)成为并联电路的最简单的办法是:__连接AD或AE__.9.1010.11.13.14.(1)成为串联电路的最简单的办法是:__去掉导线BF__.(2)成为并联电路的最简单的办法是:__连接AD或AE__.9.1010.11.13.14.(1)成为串联电路的最简单的办法是:__去掉导线BF__.(2)成为并联电路的最简单的办法是:__连接AD或AE__.。
南邮模电 第四章 差动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

RC
+
V1 + Uid1 - -
Uid2
V2
Uid=Uid1-Uid2
-
+
11
图4―13基本差动放大器的差模等效通路
U od 1.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ud U id 在双端输出时 U od U od 1 U od 2 2U od 1 2U od 2
U id U id1 U id 2 2U id1 2U id 2
+
~ U i1 U i 2 2 ~ U i1 U i 2 2
~
RE -UEE
U i1 U i 2 2 2
~ U i1 U i 2
32
双端输出时: Uo AudUid Aud (Ui1 Ui 2 )
1 单端输出时: U o1 AudU id Auc (单)U ic 2 1 U o 2 Aud U id Auc (单)U ic 2
6
图4―12 基本差动放大器
RC UC1 U i1 + V1
RL Uo - V2
RC UC2
U CC
U CE1Q U CE 2Q U CC 0.7 I C1Q RC
U C1Q U C 2Q U CC I C1Q RC
静态时,差动放 大器两输出端之 间的直流电压为 零。
7
34
六、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差动放大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 所以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有四种不同的连 接方式,即(1)单端输入,单端输出;(2)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3)单端输入,双端 输出;(4)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图4.2.6 给出了电路图。
35
(a)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b)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第四章电路的暂态响应

uL(0+) i1(0+)
i2(0+)
Us
12V
R1 4Ω
R2 6Ω
i1(0 )R1 Us uL (0 ) 0
uL (0 ) 4.8V
2)求S闭合后的各稳态值
S闭合达到稳态时,电感相当 于短路,其等效电路图如图所 示
uL() 0V
i1()
US R1
3A
i2 ()
US R2
2A
iL() i1() i2() 5A
R2 6Ω
iL
i1
Us
12V
R1 4Ω
1)求S闭合后的各初始值 由换路定律可得: il (0 ) il (0 ) 3A
L iL
S
uL
i1
i2
Us
12V
R1 4Ω
R2 6Ω
等效一个电流源,等效电路图如下图
i1(0 )
R2 R1 R2
iL (0 )
6 4
6
3
1.8A
iL(0+)
i2 (0 ) 1.2A 由KVL,可知
+ uL – R
iC
+ R IS –
0+电路
uL(0+)= - RIS
iC ( 0
)
Is
RI S R
0
例4
S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试确定S
闭合后电压uL和电流iL、 i1 、 i2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解】开关S闭合之前
il
(0
)
US R1
12V 4
3A
L iL
S
uL
i1
i2
Us
12V
R1 4Ω
电力电子技术-第4章逆变电路讲解

4.3.1 单相电流型逆变电路
(1)电路结构
①用④阻载② 载来③ 联 确4并抗电个采 电限应C谐联,压桥和用 压制称振谐谐波臂L负 (晶之式振波形、,载 呈闸为逆回在接R每换 容管容变构路负近桥相性开性电成对载正臂方)通小路并基上弦晶式。时失(联波产波闸,的谐但谐呈生。管要d负最振高的i各/求载d终电阻压t串负)负路抗降联载载,,很一电仍故对小个流略此谐,电略显电波因抗超容路呈此器前性称低负L于T,为,负并准
4.2.1 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1、 半桥逆变电路 •(1)电路图
+
Ud 2
Ud
Ud 2
-
V1 io R L
u o V 2
a)
VD 1
VD 2
*导电方式:
V1,V2信号互补,
各导通180゜。
•半桥逆变电路有两个桥臂, 每个桥臂有一个可控器件和一 个反并联二极管组成。 •在直流侧接有两个相互串联 的足够大的电容,两个电容的 联结点是直流电源的中点。 •负载联结在直流电源中点和 两个桥臂联结点之间。
能否不改变直 流电压,直接进行 调制呢?为此提出 了导电方式二:
移相导电方式。
*导电方式二:移相调压 调节输出电压脉冲的宽度
采用移相方式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
• 各IGBT栅极信号为180°正偏, 180°反偏,且V1和V2栅极信号互补, V3和V4栅极信号互补; • V3的基极信号不是比V1落后180°,
而是只落后q ( 0< q <180°);
• 也就是:V3、V4的栅极信号分别比
V2、V1的前移180°-q 。
工作过程
•t1时刻以前V1,V4通,u0=ud, io 从 0 增加; •t1时刻V4断,V1,VD3续流,u0=0,io 下降; • t2时刻V1也关断,io 还未下降到0,于是VD2,VD3续流,u0=-ud。 •直到io过0变负,V2,V3通,u0=-ud, io从0负增加; •t3时刻V3断,V2,VD4续流,u0=0,io 负减小; • t4时刻V2也关断,io 还未减小到0,于是VD1,VD4续流,u0=ud。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最新版精品课件-第四章交流-交流变换电路

t
不通io过零后, VT2开通, VT2导通角小于π; iG1
➢ 原有的io表达式仍适用,只是α ≤ωt <∞;
O iG2
➢
过渡过程和带R-L负载的单相交流电路在ωt = α (α
O io
iT1
t t
< φ)时合闸的过渡过程相同;
O iT2
t
➢ io由两个分量组成:正弦稳态分量、指数衰减分量; <时阻感负载图交4-流5 调压电路工作波形
交流调功电路:以交流电周期为单位控制晶闸管的通断,改变通态周期数和断态 周期数的比,调节输出功率平均值的电路。
交流斩波调压电路:改变占空比,调节输出电压有效值。 交流电力电子开关:串入电路中根据需要接通或断开电路的晶闸管。
■ 应用 灯光控制(如调光台灯和舞台灯光控制)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
异步电动机调速
VD1 V1
i1
斩波控制
u1
V2 VD2
斩波控制
V3
VD4
R
uo
VD3 V4 L
续流通道 续流通道
图4-9 交图流4斩-波7 调压电路图
■ 特性
4.3 交流斩波电压电路
➢ 电源电流的基波分量和电源电压同相位, 即位移因数为1;
➢ 电源电流不含低次谐波,只含和开关周期 T有关的高次谐波;
➢ 功率因数接近1。
图4-7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基本形式及输出波形
4.2 交流调功电路
■ 交流调功电路——以交流电源周波数为控制单位 ■ 交流调功电路 VS 交流调压电路
➢ 相同点:电路形式完全相同
➢ 不同点:控制方式不同——将负载与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 改变通断周波数的比值来调节负载所消耗的平均
自学入门教程第四章电气原理接线图

第7节机床电路图绘制
第7节机床电路图绘制
2、控制回路 ✓ 控制变压器 ✓ 照明回路 ✓ KS速度接点 ✓ KM3及KT作用 ✓ KA作用 ✓ 点动原理 ✓ 正转过程及制动 ✓ 反转过程及制动 ✓ 分支回路编号 ✓ 绘制方法
第8节PLC电路图绘制
1、西门子紧凑型PLC电路图
第8节PLC电路图绘制
✓ 西门子MM420主电路图
理解变频器控制原理的基础上,绘制控制回路的端子接线。
200PLC电路图 交流供电 直流供电 输入部分 输出部分 UF1连接 导线标记
第8节PLC电路图绘制
2、欧姆龙CPM1A端子 接线端子排列 导线识别标记 输入、输出通道 输入接法 输出继电器接点
第8节PLC电路图绘制
3、机架(背板)通讯型PLC ✓ PLC控制系统图
第8节PLC电路图绘制
✓ DP站点1系统图
第8节PLC电路图绘制
✓ DP站点1的A1模块的1/4部分
第1节电路图概述
1、电路图定义:用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 置的全部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其目的是便于 详细理解作用原理、分析和计算电路特性,所以这种图又称为电气原理图或 原理接线图。
2、电路图的要素:电气元器件和连接线是电路图的主要内容,电气图形符号和 文字符号是组成电路图的主要要素。
1、主电路的简化画法: ✓ 三相五线电源表示方法
✓ 电源分开表示
第5节电路图的简化画法
2、并联电路的简化:
第5节电路图的简化画法
3、相同支路的简化:
第5节电路图的简化画法
4、功能单元和外部电路的简化:
第5节电路图的简化画法
5、某些基础电路的简化: ① 无源二端网络无源四端网络
科学八年级第四章第一节 电路图课件

电路短路
火灾后的宾馆大厦重 新修理,需要重新安装电 路系统。电工设计了一张 大厦的电路图纸来施工 (左下图显示了其中某一 部分)。 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吗?
为了方便表述电路,科学上规定每个电路元件用 一个特定的符号来表示:
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
动手做 画出桌面上电路连接的电路图,看谁画得
最好?
画电路图要注意:元件分布均匀,位置合 理,导线横平竖直呈矩形,使图形美观。
分享收获: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1.小明接了一个电路,但是当开关 合上时灯去不亮,你认为会是什么 原因,怎么样去证明?
猜测与假设:
可能是灯丝断了; 可能是导线断了; 可能是开关接触不良; 可能是导线接线松了; ……
2、关于电源短路及其危害,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D ) A.短路就是连接电路用的导线很短
开路: 某处断开没有电流的电路,也叫断 路。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பைடு நூலகம்合电路。
电路的状态3
易损坏电源或造成火灾
猜想: 这样的电路连接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电源短路
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 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某日,广东汕 头发生一起特大 火灾。造成31人 死亡、28人受伤, 损失惨重。 外界盛传这起 火灾是人为故意 纵火引起的。国 家安监部门经反 复勘查分析,发 现真正元凶却 是—
B.短路没有危害,并且节省导线
C.短路就是电路中没有开关
D.短路时,电源会发热而烧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闭合的电路一定是通路 B.导线内部断裂时会发生短路 C.电路发生开路时要发生危险 D.电路连接导线松脱会产生开路
)
科学作业
• 必做题:《作业本A》本1-9题 • 选做题:《作业本A》10题 • 预习:《电流的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下面控制电路能否实现既能点动、 又能连续运行
SB1 KM SB2 FR KM
不能点动!
SB3
二、单台电动机的多地控制电路
L1 L2 L3
有些生产设备为了操作方便,需要在两地或多地 控制同一台电机。
甲地停止 按钮 乙地停止 按钮
QS
FU
FR KM
SB1
SB3
乙地起动 按钮
SB2 SB3 KM
主电路
KM1
KM2
控制电路
四、工作台自动往返控 制
五、 直流电机控制
1、图中KM1是什么元件,KM1①、KM1②、KM1③、KM1④ 是KM1的什么部分,KM1③、KM1④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2、FU是什么元件,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3、FR是什么元件,FR①、FR②是FR的什么部分,FR 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1. 中间继电器
通常用于传递信号和同时控制多个电路,也可 直接用它来控制小容量电动机或其他电气执行元件。 中间继电器触头容量小,触点数目多,用于控 制线路。 KA 线圈 常开触头
KA
常闭触头 KA (b) 符号
中间继电器外形与符号
(a) 外形
2.时间继电器(KT)
时间继电器是在感受外界信号后,其执行部分需 要延迟一定时间才动作的一种继电器,分有通电延 时型和断电延时型。
第四节 电路图的简化画法
一 主电路的简化
二 并联电路的简化
第四节 电路图的简化画法
三 相同电路的简化
第五节 电路图示例
一、既能点动又能连续运转的电动机控制电路
L1 L2 L3
QS 连续运转
FU
起动按钮
SB1
FR SB2
KM
KM1
FR
SB3
KM
SB3
复合按钮 SB3
M 3~
点动控制原理:按下SB3的常开起动按 钮,其串接在自锁环节中的SB3常闭即 刻断开,致使自锁环节不能起作用,从 而实现了点动控制。
第三节 电路图的绘制原则和方法
一、 图上位置的表示方法 1. 图幅分区法 对于水平布置的电路,一般只需行的标记。对于垂直 布置的电路,一般只需标明列的位置。 (a)表示了导线的去向,至配电系统E2的第24张图 的D列,(b)表示项目在图上的位置,第三章图 的4行
一 图上位置的表示方法 2.电路编号 电路各支路数字编号加以标识
时间继电器各部分图符号和文字符号
通 电 式 断 常闭触点 常开触点 常闭 断电后 延时闭合 常开 断电后 延时闭合 电 式
瞬 时 动 作
延 时 动 作
常闭触点
常开触点 常开 通电后 延时闭合 常闭 通电后 延时断开
3、
热继电器(FR)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切断电路以 起过载保护的电器设备。
4、试叙述按下启动按钮SB1电路的动作过程。
KM1
FR
KM2
电动机反转 控制主电路
SB3
KM2
反转控制辅助电路
M 3~
改变通入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中 电流的相序,即可使电动机改变旋 转方向而反转。
1、电动机的正转控制过程演示
L1 L2 L3
打开停止按钮, QS 电动机正转停止
FU
SB1
按下正转起动按钮,电 动机正转辅助电路接通。
FR
KM2 KM1
KMR
FR
3~
KMR
KMF KMF
KMR
KR
归纳一下自锁和互所的作用与区别
1.作用 自锁:能保证松开启动按钮时,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 的线圈继续通电; 互锁:能够保证两个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的线圈的 线圈不会在同一时间都处于通电状态。 2.区别 自锁利用动合辅助触点;互锁利用动断辅助触点. 自锁环节与起动按钮并联;互锁环节与另一交流接触器 (或继电器)的线圈串联.
FR
KM2 KM1
SB2
KM1 KM1 KM2
KM1
FR
KM2
M 3~
KM2主触头闭合, 反转主电路接通, 电动机反向运转。 KM2辅助常开 闭合自锁。
SB3
KM2
按下反转起动按 钮,电动机反转 辅助电路接通。
机械互锁加电气互锁
Q FU SBstp KMR KMF SBst1
KMF
双重互锁
SBst2
JS7-A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空气阻 尼的原理来获得延时的。主要由电磁系统、气 室及触点系统组成。
工作原理:线圈通电时,电磁力克服弹簧 的反作用拉力而迅速将衔铁向下吸合,衔 铁带动杠杆延时使常闭触点分断,常开触 点闭合。
空气调整 镙钉 气室
通电延时闭合 的常开触点
活塞连杆机构
挡板 衔铁 重锤 线圈 铁芯 通电瞬时打开 的常闭触点 杠杆及支点
(二)、组合开关(QS)
1.作用: 主要用于机床设备的电源引入开关 ,也可用来通断5KW以下电机电路或小电 流电路。 2.结构: 由多层动触点和静触点组成
M 3~
图 :用组合开关起停电动机的接线图
(三). 低压断路器 (QF)
—自动开关或空气开关 1.作用:兼有刀开关和熔断器的作用
2.符号:
× × ×
QF
二、控制电器
(一)按钮.( SB)
常闭触点
常开触点 (b) 结构 (a) 外形图 按钮开关的外形和符号
1.作用:用于接通或断开辅助电路的,靠手动。 2.结构:
触点1
1—常闭触点或动断触点 2—常开触点或动合触点
触点2Βιβλιοθήκη 按钮帽结 复位弹簧 支柱连杆
常闭静触头
构 1 2 3 符 SB SB 4 1 3 2 4
第二节 电气控制线路中基本环节的识读
通过开关、按钮、继电器、接触器等电器触点的 接通或断开来实现电动机各种运转形式的控制称做继 电—接触器控制。 典型的控制环节有点动控制、单向自锁运行控制、 正反转控制等。 电动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 异常情况,如电源电压过低、电动机电流过大、电动 机定子绕组相间短路或电动机绕组与外壳短路等等, 如不及时切断电源则可能会对设备或人身带来危险, 因此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保护 环节有过载保护、过流保护、欠压保护等。
一、带过载保护的点动控制电路
L1 L2 L3
QS
FU SB KM FR FR
主电路:开关、熔断器、 接触器的主触头、热 继电器的热元件。与 被控制电动机相串联。
KM
主 电 路
M 3~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按钮、接触 器线圈、热继电器常闭 触点。接在两相之间, 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较小。
起动控制过程:按下按钮SB接触器线圈 KM得电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运转;
桥式静触头
常开静触头 外壳
号
名 称 常闭按钮 (停止按钮) 常开按钮 (起动按钮)
SB
复合按钮
(二).行程开关(ST)
——也称限位开关
用于自动往复控制或限位保护等。
未撞击 撞击
(b)示意图
(a)外形图
ST 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 (c) 符号
ST
动作原理:运动部件撞击产生动作
例:工作台前进、后退往复运动
甲地起动 按钮
KM1
FR
控制原理:只要将两地或多地的起动按钮并联,
M 3~
停止按钮串联,就可实现两地或多地同时对一台电 动机的控制。
三、顺序启动同时停止控制
FU2 L1 L2 L3 FR
Q
FR SB3 KM2 FR2
M1 3~ M2 3~
FU1
SB4 SB2 KM1 KM1 KM2
SB1
KM1 FR1
KM
KM
辅助常开
辅助常闭
3、工作原理:利用电磁吸力的作用而动作的 .
辅助常闭触点
静触点 辅助常开触点 三对常开主触头 衔铁及其固定在 衔铁上的动触头 支撑弹簧 通电线圈 铁芯
五、 继电器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大致相同。 主要区别在于: 接触器的主触点可以通过大电流; 继电器的体积和触点容量小,触点数目多,一 般通过小电流。所以,继电器一般用于控制电路中。
STA1 STA2
STB2 STB1
主电路:
一台电机正反转
控制电路:应在正反转的基础上,在每套支路 中分别串联行程开关的动断触点.
三、 熔断器(FU)
—它的主要部分就是熔体,也叫保险丝。 1.作用:短路保护 2.符号: 3.选择熔体: 对于无冲击电流的电路:如照明电路, IFN≥I (I为电路的最大电流) 对于有冲击电流的电路:如电动机的起动, IFN≥(1.5~3)IMN 若有几台电动机共用一熔断器,
一 图上位置的表示方法 3. 表格法 在简图外围列表,在表中重复标出图中项目代号
二 符号的布置 1. 插图法 把采用分开表示法分散在图中不同位置的同一项目的 不同部分的图形符号集中绘在一起,并给出位置 信息,就称为插图
二 符号的布置 1. 插表法 把采用分开表示法分散在图中不同位置的同一项目的 不同部分的图形符号会在一起,位置检索标志被 制成插表
停止控制过程:松开按钮SB接触器线 圈失电KM主触头打开电动机停转。
二、电动机单向运行控制
1、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
L1 L2 L3 停止按钮 接常闭 停止按钮和 起动按钮 起动按钮 接常开 辅助常开起 自锁作用 接触器 电动机主电路 M 3~
松开按钮后,电动机 也能够继续运转的控制 方式称为连续运转控制。
第四章 电路图
第一节 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图形
第二节 电气控制线路图中基本环节的识读 第三节 电路图的绘制原则和方法 第四节 电路图的简化画法 第五节 电路图示例
第一节 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图形
应用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称为电力拖动。利 用继电器、接触器实现对电动机和生产设备的控制 和保护,称为继电接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