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搭接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最新钢筋钢筋焊接机械连接试验作业指导书ppt

最新钢筋钢筋焊接机械连接试验作业指导书ppt

《建筑施工安全标 准》JGJ59-2012
相关标准引用列表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其他参考资料引用列表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0186-2017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测量数据
对试验中测量的数据,如扭矩、拉 力等进行整理。
数据表格
将测量数据整理成数据表格,便于 分析比较。
数据对比
将不同钢筋类型、焊接/连接方法的 试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性能差 异。
数据分析
根据数据表格,对试验结果进行统 计分析,得出平均值、标准差等统 计信息。
试验结论与报告
结论总结
、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
02
培训施工人员
根据试验结果,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他们掌握焊接和机
械连接的操作技巧和安全知识。
03
现场实施与监测
在施工现场按照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钢筋焊接和机械连接作业,同时
进行质量监测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降低施工成本
通过采用新的钢筋焊接和机械连接技术,可以减少钢筋 加工和连接的人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从而降低整个 工程的施工成本。
钢筋端面处理
将钢筋端面平整,并进行清洁和干燥处理 。
进行焊接
按照选择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操作,确保 焊接过程中不出现偏移、气孔、裂纹等缺 陷。
选择焊接参数
根据钢筋直径、焊接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 的焊接参数,包括电流、电压、焊接速度 等。
机械连接流程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

中交一公局重庆市万达高速公路第02合同段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中交一公局重庆万达高速公路项目总部万达二分部一、钢筋连接准备1.接头性能和质量要求所有机械连接均采用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连接套材料采用优质合金钢制作,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不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0倍。

连接套必须有明显的规格标识,两端应用密封盖扣紧,连接套不能有锈蚀、油脂等影响本身质量和影响砼质量的缺陷和杂质。

2. 机具准备(1)剥肋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机具:1)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其技术参数如下表所求:2)限位挡铁:对钢筋的夹持位置进行限位,型号划分与钢筋规格相同。

3)螺纹环规:用于检验钢筋丝头的专用量具。

4)力矩扳手:力矩扳手的精度为±5%。

5)砂轮切割机:用于钢筋端面平头。

(2)、用于检验钢筋丝头的专用量具:1)钢筋压接器YJQ-32(3台):用于挤压钢筋接头。

2)辅助机具:包括模具、检测工具(卡板、测深尺)。

(3)、施工手续现场所有钢筋工必须具备上岗证,钢筋机械接头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执证上岗。

未经培训的人员严禁操作设备。

3.钢筋下料钢筋下料用专用机床或砂轮切割机下料,切口端面应于钢筋轴线垂直,端面应平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

4.丝头加工加工丝头的牙形、螺纹、螺距必须和连接套的牙形、螺纹、螺距一致,有效丝段内的秃牙累计不大于半丝口周长。

用相应的环规和丝头板检验。

滚轮直螺纹时应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不得用机油代替切削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直接滚轮丝头。

钢筋丝头加工后应全数每个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加工下一丝头,并填写加工记录;质检员对每批丝头随机抽查10%,并不少于10个,如发现有不合格品则全数检验;不合格的丝头应切除后从新加工。

钢筋丝头一端戴上保护套,另一端拧上连接套,并按规格分类堆放,并挂牌标识。

二、钢筋连接施工钢筋连接时,应核对规格、型号,并确保丝头和连接套的丝口干净、无损伤。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1 总那么1.1 本作业指点书是以«钢筋机械衔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为主要依据,总结了恶滩水电站工程运用钢筋等强度滚轧直螺纹套筒接头衔接技术的成功阅历,并依据我局ISO9001:2000规范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而制定。

指点书未提及的局部,仍执行现行国度规范及行业规范。

1.2 钢筋机械衔接具有节省人力、无明火作业、节能省材、工效快等优点,对抢工期具有清楚的优势,接头可预制,工厂化消费,质量动摇牢靠。

常用的钢筋机械衔接接头类型有挤压套筒接头、锥螺纹套筒接头、直螺纹套筒接头、熔融金属充填套筒接头、水泥灌浆充填套筒接头、受压钢筋端面平接头号。

在工程施工中,采用何种类型的钢筋机械衔接技术应依据有关设计要求、工程施工条件、综合效益、质量动摇性及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或其它修建工程中运用成功的阅历等因历来选定。

从几种接头衔接技术的对比优势来看,宜优先采用滚压直螺纹套筒接头,并经设计与监理单位审查赞同。

1.3 各种类型的钢筋机械衔接各有特点,施工工艺迥然不同,本作业指点书以施工工艺和检测手腕比拟复杂、衔接质量比拟动摇牢靠的滚压型等强直螺纹衔接技术为例停止编写,其它类型的钢筋机械衔接可依此为参考。

1.4 实行本作业指点书的目的是在我局承建的各类工程混凝土结构中推行运用钢筋机械衔接,做到技术先进、平安适用、经济合理,使钢筋机械衔接施工顺序化,以完成工程施工快速、优质、平安、高效,同时提高我局的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队伍素质。

1.5 在施工管理和作业中,凡违犯本作业指点书而对工程质量、平安、进度及经济形成不良结果者,应按我局的有关规章制度视其情节和严重水平给予罚款及行政处分。

2 钢筋与接头2.1 钢筋的推销和管理按我局ISO9001:2000规范质量体系文件«工程物资管理顺序»GSG-QP-08执行。

钢筋机械连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机械连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和执行标准1.1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采用钢筋锥螺纹接头、钢筋等强度滚轧直螺纹接头和镦粗直螺纹接头等三种机械连接施工作业及质量验收。

1.2 执行标准1.2.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1.2.2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1.2.3 《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T3057—19991.2.4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 163—20041.2.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施工准备2.1需用材料2.1.1钢筋:钢筋材质应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现行国家标准。

经检验合格,已挂合格标识牌。

2.1.2 连接套:材料宜用45号优质碳素钢或其他经试验确认符合要求的钢材,厂家提供的连接套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原材料质量保证书,两端孔应有密封盖,套筒表面应有规格标记。

2.2使用机具钢筋套丝机(锥螺纹套丝机或直螺纹套丝机);能套制φ16~40钢筋(Ⅱ~Ⅲ级)状态经检验挂合格标识牌。

量规(牙形规、量规、环规、塞规等)力矩扳手及扳手辅助机具:砂轮锯、角向磨光机、台式砂轮机2.3作业条件2.3.1凡参与施工的操作工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均应经技术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由厂家培训、发证)。

2.3.2 钢筋连接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和接头进行工艺检验,其检验试件各不少于3件。

2.3.3提供足够的场地摆放套丝机,并搭设安全防护棚(或防雨棚)。

2.3.4墙柱竖筋连接时,应提供安全防护措施及搭设适宜安装高度的脚手架。

3操作工艺3.1螺纹加工3.1.1螺纹加工前,应检查钢筋端头质量,对“歪头”、“崩口”的应切除(不得用风焊机切),并用磨光机磨边。

3.1.2加工前,检查钢筋是否有油污或锈蚀,应用除油剂或钢丝刷除油或除锈。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范本(doc 15页)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范本(doc 15页)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钢筋机械连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施工。

2、适用的条件及范围适用于贵广铁路GGTJ-12标段钢筋的机械连接。

3,施工工艺1.滚压直螺纹连接作业1. JM钢筋剥肋滚丝设备钢筋剥肋滚丝机是现场加工钢筋丝头的机械,是决定丝头质量和加工效率的关键因素。

JM型钢筋剥肋滚丝机由电控箱、虎钳组、张刀剥肋滚丝机构、减速机构、冷却机构、电机、机架等组成。

主要参数见下表:2. JM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套筒直螺纹套筒是构成接头的重要组成部分,用45号优质碳素结构钢加工而成。

机械性能应符合下表要求:套筒尺寸参数如下:3. 丝头加工工艺及接头组接3.1 准备工作3.1.1 设备、工具、附件、配电装置的准备滚丝机必须平稳着落在坚实的地面上,保证工作时稳固可靠。

滚丝机机头前须搭设钢筋支架,待加工钢筋放在支架上,钢筋轴线与机头中心应在同一平面上。

常用工具有:螺纹环规、定位块与棒、丝头保护帽、呆扳手(管钳)、测力扳手等。

加工现场要配备有漏电保护器的配电箱,箱内有三相四线插座(380V、20A)和接地端子。

其它附件、易损易耗件:冷却润滑液、滚轮、滚针、垫片、滚轮轴、剥肋刀等。

3.1.2 钢筋的准备钢筋端面要平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

任何可能影响滚压螺纹牙型完整度的缺陷均应处理,如切口马蹄、翘边、坡度等。

距钢筋端头0.5米范围内不得有影响钢筋丝头加工质量的弯曲。

距钢筋端头0.3米范围内不得粘结沙土、砂浆等附着物。

3.1.3 人员的准备加工钢筋丝头班组,每台滚丝机配操作人员一名,还要有接头组接人员和辅助人员若干。

操作人员和接头组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培训合格并取得操作证后方能上岗作业。

操作人员负责丝头加工和质量自检;辅助人员负责搬运钢筋,给钢筋丝头拧上塑料保护帽或套筒;组接人员负责工位安装组接钢筋接头。

3.2 丝头加工3.2.1 丝头示意图如下:JM 丝头参数如下表:钢筋 规格Φ16Φ18Φ20Φ22Φ25Φ28Φ32Φ36Φ40套筒长度40mm 45mm 50mm 55mm 60mm 66mm 75mm 90mm 99mm公称直径×螺距M17× 2.5 M19× 2.5 M21× 2.5 M23× 2.5 M26× 2.5 M29× 3.0 M33×3.0 M37× 3.0 M41×3.0剥肋直径 15.2-0.1 17.1-0.1 19.1-0.1 21.1-0.1 23.9-0.1 26.9-0.1 30.6-0.1 34.5-0.1 38.1-0.1剥肋 长度 20-1.0 22.5-1.0 25-1.0 27.5-1.0 30-1.0 33-1.0 37.5-1.0 45-1.0 49.5-1.0 丝头 长度 20+2.522.5+2.525+2.527.5+2.530+2.533+3.037.5+3.045+3.049.5+3.0丝头 扣数8~9 9~10 10~11 11~12 12~13 11~1212.5~13.515~16 16.5~17.5备注 1. 丝头长度公差比行业标准严 1 倍(行标为0~2扣); 2. 剥肋长度不含斜坡。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1. 引言钢筋机械连接是一种常见的钢筋连接方式,它通过机械力将钢筋连接在一起,使其形成整体结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有关钢筋机械连接的作业指导,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2. 准备工作在进行钢筋机械连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确保连接的顺利进行。

2.1 确认设计图纸在开始连接之前,需要确认设计图纸,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作业。

确认设计图纸包括钢筋的种类、连接方式和连接位置等。

2.2 准备工具和材料准备适当的工具和材料是连接过程中的必要步骤。

常用的工具包括扳手、扳钳、工具箱等。

而常用的材料包括机械连接件、螺栓、垫圈等。

2.3 检查连接件和螺栓在使用连接件和螺栓之前,需要仔细检查它们的质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3. 连接操作3.1 清理钢筋在进行机械连接之前,需要清理钢筋表面的杂物和锈蚀,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

可以使用钢丝刷或砂纸进行清理。

3.2 安装连接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件,并将连接件安装在钢筋上。

确保连接件与钢筋的配合紧密,无松动现象。

3.3 固定连接件在连接件安装完成后,用扳手或扳钳等工具紧固连接件。

要确保连接件固定牢固,防止松动。

3.4 安装螺栓在连接件固定完成后,安装螺栓。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螺栓,并使用扳手逐步拧紧。

3.5 检查连接质量在连接完成后,应进行连接质量的检查。

要检查连接件和螺栓是否安装正确,是否紧固牢固。

3.6 防止锈蚀连接完成后,应采取防止钢筋锈蚀的措施。

可以对连接处涂刷防锈漆或进行其他防锈处理。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钢筋机械连接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和眼镜等。

•注意工作环境的安全,确保周围没有杂物、堆积物或其他危险物。

•使用工具时要谨慎,不要随意扔掷或滑动工具。

•不要在连接操作过程中突然离开或分散注意力,以免发生意外。

5. 结论钢筋机械连接是一种常见的钢筋连接方式,通过机械力将钢筋连接在一起,使其形成整体结构。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

南沟门水库北线供水工程合同编号:NGMBG-SG钢筋机械连接作业指导书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沟门北线供水项目部二0一五年五月二十三日钢筋直螺纹连接作业指导一、编制依据1.串坡沟排洪渠涵及二级加压泵站设计施工图纸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二、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机具准备2.1 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其技术参数如下所示:2.2限位挡铁对钢筋的夹持位置进行限位,型号划分与钢筋规格相同。

2.3 螺纹环规检验钢筋丝头专用量具。

2.4力矩扳手力矩扳手的精度为±5℅。

2.5辅助机具砂轮切割机:用于钢筋端平头。

三、剥肋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设计3.1接头的应用3.1.1、结构设计图纸中应列出设计选用的钢筋接头等级和应用部位。

接头等级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结构中要求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延性要求高的部位,应优先选用Ⅱ级接头;当在同一连接区段内必须实施100%钢筋接头的连接时,应采用I 级接头。

②、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力较高但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Ⅲ级接头。

3.1.2、钢筋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少于15mm。

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3.1.3、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的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 计算(d 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接头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Ⅲ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Ⅱ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I 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除下面b 条款所列情况外可不受限制。

②、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Ⅱ级接头或I 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指导书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指导书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指导书钢筋机械连接指的是通过机械装置来连接钢筋的技术,通常是在钢筋的两端设置钢筋连接器,经过机械切割或钻孔后,将钢筋通过连接器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坚固的钢筋结构。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钢筋连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因而备受建筑工程师和设计师的青睐。

为了更好地指导相关人员使用钢筋机械连接技术,需要编写一本《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指导书》,该书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前言本章节主要介绍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指导书的目的、意义和编写背景。

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用户了解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钢筋连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减少因连接不良导致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发生。

二、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基本原理本章节主要介绍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与肋骨钢筋连接技术的区别。

机械连接技术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其中直接连接技术包括镶嵌式、缩径式、搭接式、扭剪式和滚扣式等多种方式,而间接连接技术则通常采用螺纹连接器。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与肋骨钢筋连接技术相比,具有连接强度高、连接效率高、连接质量稳定、方便快捷等优点。

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操作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操作方法,包括连接前的处理工作、安装连接器、钢筋连接、连接器结构等。

操作方法的具体步骤需要根据不同的连接方式和不同型号的连接器来具体规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以确保连接质量。

四、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安全注意事项本章节主要介绍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连接器的选用、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用具、人员培训和操作规范等。

这些注意事项都是为了确保操作人员和施工场所的安全,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和质量问题。

五、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检验和维护本章节主要介绍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检验和维护,包括连接质量检验、连接器损坏检验、连接器的防锈维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XD机械系统搭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机械系统搭接实验,进一步了解机械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与设计要求;
2、通过机械系统搭接实验,了解通过搭接组合进行机械传动系统创新设计的基本方式,提高机械创新意识;
3、通过对典型机械系统的性能参数(线位移、角位移、角加速度)的测试与数字化分析,进一步了解典型机械系统的特点,掌握测试与分析的方法,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验台组成与工作原理
JXD型机械系统搭接与分析实验台主要由机械传动装置、控制系统、信息测量和计算机处理系统组成(图1)。

图1 电气原理框图
机械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平台和搭接机构或传动零部件(平面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等)。

图2所示为其中的一种搭接方式。

图2 实验台机械传动装置例
用与实验测试分析的计算机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实验测试分析的计算机界面
三、实验台功能与性能
机械系统搭接实验在JXD型机械系统搭接实验台上进行。

它是一种开放性的实验台。

该实验台可以实现快速搭接组合,且可随意在安装位置允许的情况进行新的组合。

该实验台装有变速机构,且装有角位移传感器,使学习者可清晰地分析到速度输入与输出的变化。

该实验台配有曲柄摇杆装置、曲柄滑块装置、位移传感器,可实现运动轨迹可视化。

该实验台采用适应高速动态参数测试的PCI数模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测试速度快、精度高、性能稳定。

计算机测试分析软件功能强大,可自动或人机结合进行测试分析、运动模拟、理论仿真、保存数据和提交实验报告模板。

计算机插槽采用PC104总线架构,确保测试精度。

机械系统搭接方式可以在下面的方案中选择:
此外,学习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其他的搭接。

该实验台提供以下5种典型机构的测试与分析:
(1)齿轮传动(角位移,角加速度测试);
(2)带传动(角位移,角加速度测试);
(3)链传动(角位移,角加速度测试);
(4)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角位移,角加速度测试);
(5)曲柄滑块机构曲柄(角位移,角加速度测试;滑块:直线位移及加速度测试)。

四、实验台主要技术参数
JXD型便携式机械系统搭接与分析实验台的主要技术参数为:
直流电动机:功率:125W 转速:0-250转/分
直流电动机:功率:375W 转速:0-250转/分
测试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0-5V 脉冲数:500P 2支
直线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0-5V 量程:160-L 1支
摆动传感器:输出电压:0-5V 量程:0-90 1支外形:2050×780×860
五、实验步骤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2.确定搭接方案。

1)选取相关零件。

2)进行搭接
在搭接的过程中用塞规和水平仪调整轴的水平,当轴不水平时机械振动较大,当轴水平时机械振动较小。

3、进行机械系统的性能分析实验。

1)打开电器控制面板(注意:必须在搭接完毕后才能打开面板,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2)将调速开关调到最底转速。

3)打开总电源开关。

4)打开电机电源。

5)慢慢调速:平面机构的调速在0-45n/min;传动装置调速在0-200n/min 6)打开计算机主机。

7)根据搭接方案选择测试项目。

8)待转速稳定后,选择测试。

9)分析数据。

4.完成实验报告。

六、注意事项
(1)开机时必需无负载且电机转速由慢到快;
(2)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

女生必须戴帽,将长发盘于帽中。

操作者必须紧扣衣袖扣;
(3)工件在旋转过程中,不许用手触摸旋转部位。

(4)375W电机不适合驱动平面机构。

附录:搭接方式的传动简图
方案1
方案2
实验报告
一、熟悉搭接方案。

二、绘制齿轮机构实测传动比曲线
三、进行齿轮机构传动比不均匀实测数据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